八年级地理知识竞赛

2025-05-1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八年级地理知识竞赛(通用9篇)

八年级地理知识竞赛 篇1

八年级地理座位号_____

23.世界上最大的内陆国是A.蒙古B.哈萨克斯坦C.伊朗D.老挝24.中东哪一城市是三个宗教的圣地 A.伊斯坦布尔B.大马士革C.耶路撒冷D.麦加 25.我国分为四大区域,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请问:甘肃兰州位于哪个地区? A.北方地区B.西北地区C.南方地区D.青藏地区

26.长江三峡位于最西面的一个峡谷是:A、西陵峡B、巫峡C、瞿塘峡 D、三门峡

27.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是大家非常熟悉的唐诗,“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现在的问题是:阳关在哪个省?

A.甘肃省B.新疆维吾尔自治区C.陕西省D.宁夏回族自治区

28.天安门广场的升旗仪式令世人瞩目,每天国旗与太阳同时升起。如果你去天安门广场看升旗,下列几个节日中,升旗最早的是 A.元旦B.“五·一”劳动节C.“六·一”儿童节D.国庆节

2014年6月13日至7月14日于巴西举行2014世界杯,回答以下问题: 29.巴西人最喜爱的一种舞蹈是:A.桑巴B.华尔兹C.探戈D.踢踏

30.2014世界杯足球赛开幕时间为北京时间(所在时区为东八区)6月13日凌晨两点开始,那么巴西(所在时区为西三区)的时间是()点

A.6月12日15点B.6月13日15点C.6月12日21点 D.6月14日15点

八年级地理知识竞赛 篇2

而惯性的考题中可以分两大类; 惯性概念的理解和惯性现象的解答,习题的类型涵盖了选择、填空、简答、作图、实验。下面我从两大类问题中的选择题和简答题做一些解法分析。

一、惯性概念的理解

答题时铭记: 一切物体在任何状态下都具有惯性,惯性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

例1 ( 2015·六盘水) 一辆汽车正在公路上行驶,有关汽车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汽车静止时不具有惯性

B. 正在运动的汽车不具有惯性

C. 各种状态下的汽车都有惯性

D. 汽车刹车时才具有惯性

解析: 本题的解题关键要理解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有的静止或者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是物体本身的属性,只能描述为物体具有惯性,不能描述为物体受到惯性的作用,因为惯性不是力。惯性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故选C.

二、惯性现象的解答

惯性简答题流程: ①分析整体的运动状态→②讨论某一部分因受力而改变运动状态→③另一部分由于惯性继续保持原来运动状态→④回应题目。

例2 ( 2012·贵阳) 在一条东西方向的平直公路上,一辆沿公路行驶的汽车上有水滴落在路面上,路面上部分水滴的印迹如图所示。请根据水滴印迹的特点指出该车行驶的方向,并应用所学物理知识加以解释。( 图中虚线为汽车的行驶路线)

解析: 行驶方向: 由西向东,原因: ①水滴离开汽车后,由于惯性,在水平方向仍保持向前的运动状态,②滴到地上后,最初接触地面呈圆形的部分很快停止,③其余部分由于惯性继续向前运动而向前抛洒,④因此出现了先圆后不规整的痕迹。

例3 为什么汽车刹车时,站在车内的人会向前倾倒?

解析: ①汽车行驶时人与汽车以相同的速度向前运动,②刹车时,人脚与汽车速度一起减慢,③而身体上部由于惯性继续以原来的速度向前运动,④人就会向前倾倒了!

题目练习

一、选择题

1. 中学生喜爱的体育运动中,涉及许多物理知识,下列没有利用惯性的是()

A. 穿钉鞋跑步B. 跳远时助跑

C. 滑步推铅球D. 远距离投篮

2. 排球是贵阳市初中学生学业考试体育测试的项目之一。如图1所示是某同学排球考试时的场景。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排球离开手后还能继续向上运动是由于受到惯性的作用

B. 在击打排球过程中人没有对排球做功

C. 手击打排球的力大于排球对手的作用力

D. 排球上升到最高点时受力不平衡

3. 下列有关惯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拍打衣服灰尘脱落,是由于灰尘有惯性

B. 小明没有推动静止的汽车,是由于汽车没有惯性

C. 跳远运动员要助跑后起跳,是为了增大惯性

D. 高速飞行的子弹穿入木头后静止,它的惯性就消失了

4. 下列情景中利用惯性的是()

A. 驾驶员要系好安全带

B. 禁止汽车超载行驶

C. 公交车启动时,提醒乘客抓好扶手

D. 将锤子的木柄在硬地上撞击几下,就能套紧锤头

5. 下列常见的交通警示语中,与惯性无关的是()

A. 酒后不驾车B. 驾车须系安全带

C. 行车保持一定车距D. 雨后路滑,减速慢行

6.运用物理知识提高安全教育认识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雷雨天气里,不要在高大的树木下避雨

B . 一旦发生电路起火或触电事故,应先切断电源再实施灭火或抢救工作

C. 坐在行驶汽车前排的人员必须系好安全带是通过减小惯性来保障安全的

D. 如果乘客站在铁路安全线以内等候列车,是非常危险的

7. 下列示例中属于防止惯性带来危害的是()

A. 拍打衣服,把灰尘拍去

B. 将足球射入球门

C. 公路上的汽车看见远处有障碍物时提前减速

D. 跳远时快速助跑

8. 关于物体的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足球在静止时没有惯性,运动时才具有惯性

B. 跳高运动员起跳前要助跑,是为了获得惯性

C. 赛车在高速行驶时不容易停下来,是由于速度越来越大惯性越大

D. 百米赛跑运动员到达终点不能立即停下来,是因为运动员具有惯性

9. 下列实例中,利用物体惯性的是()

A. 人踩到香蕉皮上易滑倒 B. 跳远运动员起跳前助跑

C. 司机开车时应系安全带 D. 赛车在转弯对应减速慢行

二、简答题

1. 洗完手后若没有毛巾,人们通常会快速甩动手来减少手上的水。 请你用学过的力学知识解释其中的道理。

2. 理发时,为了避免发屑沾到衣服上,经常在人身上围上一块布, 理完发后,理发师用力抖动布将发屑去掉。请问理发师抖掉发屑的做法,属于哪种物理现象,并加以解释。

3. 在公交车上,当车转弯时,车上的广播会提醒乘客: 车转弯,请坐好扶稳! 请从物理知识角度分析为什么要这样提醒乘客?

4. 烧锅炉的工人在用煤铲向炉膛送煤时,铲子停在锅炉前,煤却飞进了炉膛,这是为什么? 请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释这种现像。

5. 在冰面上滑倒时,总是仰面朝天,而在急速奔跑中被绊倒时,却总是趴在地上,请用学过的惯性知识解释这两种现象的差别。

6. 滑板运动已经成为青少年十分喜爱的时尚运动。滑板爱好者站在表面粗糙的滑板上,单脚向后蹬地,便能加速前进; 当两脚都站立在滑板上时,他仍能在水平地面上自如地滑行,如果碰到固定的石头,人会向哪倾,为什么?

7. 陈翼飞同学搭张彪的自行车回家,在行驶过程中,陈翼飞突然从自行车上跳下来,结果摔了一跤,请解释陈翼飞摔倒的原因。

8.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不知不觉地利用物理知识来解决问题。 如: 用勺从电饭锅中盛饭,有时饭团会粘在勺上,用勺向下轻敲锅边就能使粘在勺上的饭团掉落,请你用学过的物理知识对这一现象加以解释。

9. 自行车由比较陡的坡顶下坡,即使不踩车的脚踏,车也会越来越快,请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解释这个现象。如果下坡时遇到紧急情况要刹车,为了安全,你选择刹自行车的前闸还是后闸? 假如选用错误的车闸刹车,用相关的物理知识分析可能出现的现象。

一、选择题

1. A 2. D 3. A 4. D 5. A 6. C 7. C 8. D 9. B.

二、简答题

1. 答: 手上的水变少的原因之一是由于惯性。当手甩动时,手停止运动,而水珠由于惯性仍然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运动,就会离开人手。

2. 答: 理完发后,理发师用力抖动布,布在力的作用下改变原来的静止状态而运动,离开原来的位置,而发屑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所以发屑就会受到重力从布上掉下来了。

3. 答: 车转弯时,人的下身随车一起运动状态改变了,但人的上半身由于惯性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运动,车转弯时人的身櫥櫥櫥体会倾斜,为了安全在车转弯时,乘客要“坐好扶稳”。“车转弯, 请坐好扶稳! ”是防止物体惯性的应用。

4. 答: 原来煤和铲子一起向前运动,在锅炉前铲子由于受到手的作用力由运动变为静止。而煤由于惯性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继续向前运动。所以铲子停在锅炉前,而煤却能飞进了炉膛。

5答: 当人在冰面上滑倒时,往往是因为冰面的摩擦力小,人的下肢突然向前运动,而上身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所以会向后摔倒,而“仰面朝天”;

当人在急速奔跑时,脚被绊住而停止运动,而人的上身由于惯性仍保持高速向前的状态,所以会向前摔倒趴在地上。

6. 答: 当两脚都站立在滑板上时,他仍能在水平地面上自如地滑行时,人和滑板一起向前运动,当碰到固定的石头后,滑板运动停止,而人由于惯性,仍向前运动,所以人会向前倾倒。

7. 答: 开始,人与自行车一起向前运动。当人跳下来后,由于惯性,仍会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容易摔倒。随自行车往前走几步,可以避免摔跤。

8. 答: 先让勺和饭团一起向下运动,使它们处于运动状态,当勺子遇锅静止时,饭团由于惯性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向下运动,从勺中掉落。

八年级地理知识竞赛 篇3

2.D

3.C

4.D

5.B

6.B

7.D

8.B

9.A

10.B

11.D。解析:北宋官修四大类书,即百科全书性质的类书《太平御览》、史学类书《册府元龟》、文学类书《文苑英华》和小说类书《太平广记》。它们都是在北宋初期纂修而成的。《佩文韵府》是清代康熙年间官修大型类书——词藻典故辞典,专供文人作诗时选取词藻和寻找典故,以便押韵对句之用的工具书,由张玉书、陈廷敬、李光地等七十六人奉敕编撰。

12.C

13.B

14.B。解析:孙权(182-252),字仲谋,三国时期吴国的开国皇帝,229~252年在位。传说是中国兵法家孙武后裔。长沙太守孙坚次子,幼年跟随兄长吴侯孙策平定江东,200年孙策早逝,孙权继位为江东之主。208年,孙权与刘备联盟,并于赤壁击败曹操,天下三分局面初步形成。219年孙权自刘备手中夺得荆州,使吴国的领土面积大大增加。222年孙权称吴王,229年称帝,正式建立吴国。

15.C

16.C。解析:岳麓书院,嵩阳书院,白鹿洞书院,应天府书院为宋朝四大书院。岳麓书院创办于北宋开宝九年(公元976年),由潭州太守朱洞在僧人办学的基础上创办。白鹿洞书院原为唐朝人李渤(人称白鹿先生),李涉兄弟的隐居处,后李渤将此处改建,号为白鹿洞,后人在此办“庐山国学”,朱熹,王阳明等人曾在此讲学。嵩阳书院原名嵩阳寺,嵩阳观,五代时进士庞士曾在此聚德讲学,宋仁宗赐名嵩阳书院。集贤书院,中国古代收藏,校理典籍的官署,又名集贤殿书院。

17.C

18.A

19.B。解析:汉字的演变过程:甲骨文→金文→大篆、六国古文→小篆→隶书→楷、草、行书。由小篆演变为隶书叫做隶变,是古文字和今文字的分水岭。

20.A。解析:西汉汉文帝、汉景帝在位期间,减轻人民负担,减轻刑罚,推崇道家思想,主张无为而治休养生息,使得国力大大增强。

21.B。解析:“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即是月亮黄昏已经升起来了,那就应该是满月了。满月的特点是与太阳此升彼落,出现在黄昏,消失在清晨!既然是满月了,那就是在農历的十五或是十六。

22.C。解析:天干地支产生于汉代,它以立春作为一年的开始而不是以农历的正月初一。

23.C。解析:《春秋左传-鲁文公十四年》有“秋七月,有星孛入于北斗”的记载,这是世界上第一次关于哈雷彗星的确切记录。

24.D。解析:扁鹊为春秋战国时代名医,孙思邈为隋唐时代著名医师、道士,李时珍为明代医药学家,张仲景为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

25.C

26.A。解析:四川是中国蚕桑产区,历史上这里是蜀锦的主要产地与集散中心。蜀锦在东汉已负盛名,古人利用流经成都的流江濯锦,濯后之锦色泽鲜丽;又因濯锦者沿江不绝,致使江水呈现五光十色,艳丽似锦,故称锦城。蜀汉时设管织锦之官,驻地称锦官城,由此可知锦城或锦官城之称皆由蜀锦而得名。

27.B

28.B。解析:饴糖。糖、饧之类食品既甜又黏。取意灶君顾了吃,顾不了说话,上天后嘴被饧黏住,免生是非。

29.B

30.B。解析:写作技巧纯熟,文思敏捷。点:涂上一点,表示删去,改动、修改的意思。文章一气呵成,无须修改。

31.D

32.C

33.B

34.C

35.B

36.A

37.B

38.C

39.B

40.B

41.C

42.C

43.B

44.B。解析:“一衣带水”是指水道像一条衣带那样狭窄。比喻只隔一水,极其邻近。语出《南史·陈本纪下》:“隋文帝谓仆射高曰:‘我为百姓父母,岂可限一衣带水不拯之乎?’”南朝末年,陈国在长江以南,隋文帝杨坚住在长江以北。那时候,隋文帝杨坚正在进行统一全国的战争,由于江水浩浩荡荡,杨坚的军队不能过河到江南。因此无法攻打陈国。但是,隋文帝并不因此感到气馁,他望着江南,果断地说:“我是老百姓的父母,难道能因为有一条像衣带一样的江水,就阻挡我不去解救他们吗?”因此,杨坚下令造船,最后消灭了陈国,统一了全国。

45.B

46.D。解析:解析:元曲,元代的曲,又被称作“乐府”、“北乐府”、“新乐府”,包括剧曲和散曲。由于剧曲并不具有独立性,它需与宾白、舞台表演以及用代言体表现人物故事,才能构成完整的艺术表现形式,可以看作一种新的文学体裁。叫元杂剧。元曲中元杂剧成就远高于散曲。

47.D

48.A。解析:净行简称“净”,亦叫花脸。净角指脸画彩图的花脸角色,看来并不干净,故反其意为“净”。净行分如下几种角色:以唱为主的铜锤花脸与黑头花脸、以工架为主的架子花脸,如大将、和尚、绿林好汉及武花脸与摔打花脸等。铜锤花脸称正净,架子花脸叫副净,武工花脸名武净,武二花脸言红净,在表演风格上均有不同的特色。

49.C。解析:元杂剧《赵氏孤儿》被法国著名文学家伏尔泰于1775年翻译成《中国孤儿》,在欧洲产生了一定影响。王国维评价:“(《赵氏孤儿》)即列于世界大悲剧之中,亦无愧也。”此外,英国剧作家威廉赫察特还将其改编为《中国孤儿》。

八年级物理知识竞赛总结 篇4

八年级物理知识竞赛总结

本次竞赛的试题是物理组全体教师,精心设计的试题。意在考察学生对物理概念,原理,定律,公式等知识的理解情况,综合运用的能力。培养学生将学到的课本知识和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集合起来,并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内化这些知识,做到所学知识的升华。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让学生在竞赛中有所学,有所得。通过本次竞赛,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自学物理的兴趣,真正使他们自觉主动的去学习,深入下去、精益求精。同时学生也意识到了自己在知识点上的不足。相信孩子们会在未来的学习中更加深入的分析,思考问题。一个充满希望的未来值得我们共同期待,我们教师将一如既往的踏实工作,奋发进取;同时也希望孩子们在创新中求实,在求实中创新;积极前进,迎接挑战。获奖名单: 第一名 张智程 第二名 谢 添 第三名 杨晓霖 第四名 许家乐

第五名 周 轩 王代坤 房锦哲

八年级地理知识竞赛 篇5

一等奖: 李明皓、张鹏飞、闫霄枫、刘雨馨、黄泽、(10位)缪亚君、李嘉琪、桂思佳、郑颖、刘蓉蓉 二等奖:

(20位)

三等奖:

(30位)

三八知识竞赛简答题 篇6

1、按照《廉政准则》的规定,属于挥霍公款、铺张浪费行为有哪些?

答:(1)擅自用公款包租、占用客房供个人使用;(2)违反规定配备、购买、更换、装饰或者使用小汽车;(3)违反规定决定或批准用公款或通过摊派方式举办各类庆典活动。

2、全国文明单位的评选标准有哪些?

答:组织领导有力,创建工作扎实;思想教育深入,道德风尚良好;学习风气浓厚,文体卫生先进;加强民主管理,严格遵纪守法;内外环境优美,环保工作达标;业务水平领先,工作实绩显著。

3、什么是基本国策?基本国策主要特点是什么? 答:是一个国家为解决带有普遍性、全局性,长远性问题而确定的带根本性的总政策:在国家政策体系中处于最高层次,对其他具体政策起导向和制约作用。

特点是权威强制性、普遍约束性、长期稳定性。

4、“平安家庭”创建增强家庭成员的“五个” 意识是什么? 答:家庭成员的懂法守法意识、安全防范意识、健康文明意识、和眭相处意识、男女平等意识。

5、利通区“妇女之家”的建设标准有哪些?

“三统一”“五有”标准,答:妇女之家建设要基本达到

即牌匾统一,模式统一、标准统一。有固定的活动场所,有开展活动的必要设备,有巾帼志愿者服务队伍、有健全的工作管理制度,有丰富多彩的活动。

6、什么是妇女人身权利?其内容是什么?

答:妇女的人身权利是指妇女的人身和与人身直接有关的权利。主要包括妇女的生命安全、身心健康、人身自由、人格与名誉等方面的内容,具体可分为人格权(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自由权、肖像权、名誉权、姓名权等)和身份权(荣誉权、监护权、亲权等)。人身权利是妇女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权利之一,是妇女能够正常生活的必要前提,也是妇女从事各种生产、劳动、学习和社会活动的根本条件。

7、农村妇女享有与居住地男子平等的权利,其权利内容是什么?

答:土地承包权、生产经营权、宅基地分配权、土地补偿费、股份分红等。

8、全国妇女代表大会几年举行一次?乡镇、街道、社区妇女联合会妇女代表大会几年举行一次?妇女代表大会闭会期间的领导机构是什么?

答:全国妇女代表大会5年举行一次;乡镇、街道、社区妇女联合会妇女代表大会3至5年举行一次;妇女代表大会闭会期间的领导机构是执行委员会。

9、《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是什么时间颁布的?什么时间修改的?修改后什么时间执行的?

答:《妇女权益保障法》是1992年4月3日颁布的,2005年8月28日第十次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修改的,2005年12月1日起执行的。

10、我国政府在哪一年,什么会议上郑重承诺把“男女平等作为促进我国社会发展的一项基本国策”?

答:我国政府在1995年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上承诺把“男女平等作为促进我国社会发展的一项基本国策”。

11、乡镇、街道、社区应建立什么妇女组织?机关和教科文卫等事业单位应建立妇女组织?

答:乡镇、街道、社区应建立妇女联合会;机关和教科文卫等事业单位应建立妇女委员会或妇女工作委员会。

1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规定妇女有权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哪些事务?

答: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

13、修改后的《妇女权益保障法》共几章,多少条? 答:修改后的《妇女权益保障法》共9章,61条。

14、新修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规定男方在哪三个时期不得提出离婚? 答:女方在怀孕期间 ;分娩后一年内;终止妊娠后六个月内。女方提出离婚的,或者人民法院认为确有必要受理男方离婚请求的,不在此限。

15、什么是基本国策?基本国策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答:是一个国家为解决带有普遍性、全局性,长远性问题而确定的带根本性的总政策:在国家政策体系中处于最高层次,对其他具体政策起导向和制约作用。

主要特点是权威强制性、普遍约束性、长期稳定性。

16、什么是性别意识? 答:是指从性别的视角观察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和环境,对其进行性别分析和性别规划,以防止和克服不利于两性协调发展的的模式和举措,实现男女平等,17、如何保障妇女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答: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手段剥夺或者限制妇女的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搜查妇女的身体。

18、哪些组织机构和行政部门应当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依法对受害妇女提供救助?

答:公安、民政、司法行政等部门、城乡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社会团体、妇女联合会。

19、妇联组织的“五种职能”有哪些?

答:团结动员妇女参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能力、依法维护妇女儿童权益的能力、引领妇女参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能力、开展中外妇女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妇联自身创新发展的能力。

20、什么是“家庭暴力”?

八年级地理知识竞赛 篇7

【1】be going to + 动词原形

be going to + 动词原形——表示将来的打算、计划或安排。常与表示将来的tomorrow, next year等时间状语或when引导的时间状语从句连用。各种句式变换都借助be动词完成,be随主语有am, is, are的变换,going to后接动词原形。

1) 如果表示计划去某地,可直接用be going to+ 地点

We are going to Beijing for a holiday.

2) 表示位置移动的动词,如go,come,leave,fly等常用进行时表示将来。

The bus is coming.

My aunt is leaving for Beijing next week.

3) be going to与will的区别:

1对未来事情的预测用“will+ 动词原形”表达,will没有人称和数的变化,变否定句要在will后面加not, 缩略式won’t, 变一般疑问句将will提至句首。

Will planes be large in the future?

Yes, they will. / No, they won’t.

2 will常表示说话人相信或希望要发生的事情,而be going to指某事肯定发生,常表示事情很快就要发生。

I believe Lucy will be a great doctor.

3表示意愿用will.

I’ll tell you the truth.

4表示计划、打算要做的事情用be going to, 而不用will, 从不严格的语法角度而言,be going to与will二者可以互换, 但注意:

*There be句型的一般将来时结构为:

There is going to / will be + n... 将会有 ......

*come, go, leave, arrive等常用现在进行时表示将来:

He is leaving tomorrow.

* 在条件、时间状语从句中,一般是主将从现:

If it is fine tomorrow, I’m going/will go on a trip.

一、能力训练及解析:

( )1.There ____going to be a basketball match this afternoon.

A. are B. is C. have D. will

解析: 在there be句型中be与后面的 真正主语 保持一致,a basketball match是单数形式,谓语动词应该使用单数形式,答案:B。

( )2. —Are there going to be any young trees soon?

—Yes, ____.

A. there be B. there is C. there are D. there are going to

解析:问句为Are there…? 其肯定回答为Yes, there are. 答案:C。

( )3.There will be fewer factories,____ ?

A. won’t there B. will there C. isn’t there D. are there

解析:there will be的反意疑问句为won’t there, 但fewer含有否定意义,在反意疑问句中,前面否定,后面疑问部分用肯定形式,答案:B。

二、实战演练

( ) 1.There __________ a meeting tomorrow afternoon.

A. will be going to B. will going to be

C. is going to be D. will go to be

( )2.Charlie ________ here next month.

A. isn’t working B. doesn’t working

C. isn’t going to working D. won’t work

( )3. He ______ very busy this week, he ________ free next week.

A. will be; is B. is; is

C. will be; will be D. is; will be

( )4.There ________ a dolphin show in the zoo tomorrow evening.

A. was B. is going to have

C. will have D. is going to be

( )5. –________ you ________ free tomorrow?

– No. I ________ free the day after tomorrow.

A. Are; going to; will B. Are; going to be; will

C. Are; going to; will be D. Are; going to be; will be

( )6. Mother ________ me a nice present on my next birthday.

A. will gives B. will give

C. gives D. give

( )7. – Shall I buy a cup of tea for you?

–________. (不,不要。)

A. No, you won’t. B. No, you aren’t.

C. No, please don’t. D. No, please.

( )8. – Where is the morning paper?

– I ______ for you at once.

A. get B. am getting

C. to get D. will get

( )9. The day after tomorrow they ________ a volleyball match.

A. will watching B. watches

C. is watching D. are going to watch

( )10. There ________ a birthday party this Sunday.

A. shall be B. will be

C. shall going to be D. will going to be

【2】复合形容词的使用

1. 构成:数词 + 单数名词、数词 + 单数名词 + 形容词(每两词间用连字符 -)

2. 用法:常作定语,用于名词前 , 一般不单独使用。

如:an eight- year-old boy / a ten-metre-tall tree

3. 复合形容词后加复数,表示一类人或物,可独立作主语:Sixteen-year-olds 16 岁的人。

【能力训练】:

( )1.We will have a______ holiday after the exam.

A. two month B. two-month C. two-months

( )2.I think______ can choose their own life style.

A .nineteen-year-old B. nineteen-year-olds C. nineteen years old

( )3.There is a ____tree in the park.

A. four hundred years B. four-hundred-year-old

C. four-hundred-year old

( )4.Nie Haisheng had a ______flight in space.

A. five-days B. five-day C. five day’s

( )5.I’d like to spend ________holiday in the country.

A. a two-day B. two-day C. two day’s

【3】if引导的条件状语从句的用法:

1.if引导的条件状语从句

(1)“If从句 + 祈使句”的句子。

例如:If you want to go, please let me know.

If the green light isn’t on, wait for a minute.

(2)“祈使句 +and(or)+ 陈述句”在意思上相当于一个带有条件状语从句的复合句。

注意:A.“祈使句 +and+ 陈述句”可以转化为if引导的肯定条件状语从句,且主语是第二人称。

B. “祈使句+or+陈述句”可以转化为if引导的否定条件状语从句,且主语是第二人称。

例如:Study hard and you will pass the exam. = If you study hard, you will pass the exam.

Hurry up, or you’ll be late. = If you don’t hurry up, you’ll be late.

(考题 (2010重庆中考 )Work hard,________ you may catch up withyour classmates soon.

A.orB. butC. andD. yet

思路解析:本句是“祈使句 +and”的句型,句意为“努力学习,你会很快赶上其他同学的”,and在句中表示承接关系,所以选C项。

2.if从句与主句具有以下特点:

1)当if表示未来的条件时,主句中用一般将来时,从句用一般现在时,即“主将从现”。

e.g. If you can’t come tomorrow, we can hold the party a little later.

明天你如果不能来,我们可迟一点举行宴会。

If it doesn’t rain tomorrow, we’ll go to the Great Wall.

明天如果不下雨,我们就去长城。

2)表示如果某种条件存在,就有可能 / 不可能发生什么事情。

e.g. If you don’t get up early, you will be late for school.

你如果不早点起床,上学就会迟到。

If I play games on it, it will go wrong.

如果我用它玩游戏,它就会坏掉。

3)if从句可放在主句前或主句后,从句置于主句前时,须用逗号与主句隔开,反之则不用逗号。

e.g. If it’s fine tomorrow, we can go out. 如果明天天气好,我们就能出去。

She will be happy if she joins the party. 如果她参加聚会她会很开心的。

I’ll ask the teacher for help if I don’t understand. 如果我不懂我会求助老师的。

【典题分析】:

1.(2010上海)We will have no water to drink ____we don’t protectthe earth.

A. until B. before C. though D. if

[ 答案 ]D.[ 解析 ]if引导条件状语从句,表示“如果”。意思是如果我们不保护地球,我们将会没有水喝。

2.(2011重庆)We will plant trees tomorrow, and I don’t know ___Tomwill come and join us.

A. if B. which C. what D. where

[ 答案 ]A.[ 解析 ]if引导宾语从句,表示“是否,是不是”。意思是我们明天将会去植树,但是我不知道Tom会不会去。

—Do you know if _____finished the work?

—Not yet. If he , he____ will give me a call.

A. he’s, will finish B. he’ll, finishes

C. he’s , finishes D. he’ll , will finish

[ 答案 ]C.[ 解析 ] 问句的if引导宾语从句,表示“是否”,从句要用陈述语序,从答句Not yet. 中可以看出从句应该用现在完成时态,答句的if引导状语从句,要遵循主将从现的规律。

【(1-6单元)知识点能力提升】

Ⅰ . 单项选择:

( )1. You are sure to pass the exam ______ you study hard.

A. if B. though C. that D. since

( )2. I'll go to see the film with you ______I have time this evening.

A. whether B. so C. if D. when

( )3. ______ you study harder, you'll never pass the final exam.

A. If B. Until C. Unless D. Except

( )4.We’ll stay at home if it ______ this afternoon.

A.rain B.rains C.to rain D.raining

( )5.We will go to the Great Wall if it ______tomorrow.

A.won’t rain B.isn’t raining C.rained D.doesn’t rain

( )6.—I don’t know if he ______.

—He will come if it ______.

A.comes; won’t rain B.will come; doesn’t rain

C.comes; doesn't rain D.will come; won’t rain

( )7.Do you know what time ______.

A.the train leave B.does the train leave

C.will the train leave D.the train leaves

( )8.Do you think if______ an English film tomorrow night.

A.is there B.there is going to have

C.there is going to be D.will there be

( )9.Will you please tell me ______.

A.where Pudong Airport is

B.how far Pudong Airport was

C.how can we get to Pudong Airport

D.when was Pudong Airport built

( )10.—Do you know if he _______ to play basket ball with us?

—I think he will come if he ______ free tomorrow.

A. come; is B. comes; will be

C. will come; is D. will come; will be

Ⅱ . 请用正确的形式填空:

1. If I come, I ________ (see) you.

2. If it is fine, we ________ (go) for a walk.

3. If it rained, they _________ (stay) at home.

4. You will spoil it if you ________ (not be) careful.

5. We would be very much pleased if you ________ (come).

6. Will you help me if I________ (need) you.

7. They will get wet if it ________ (rain).

8. What a pity I haven’t got my car. If I had, I _________ ( take ) you to the airport.

9. We would answer if we ________ (can).

10. If you eat too much, you ________ (get) ill.

【参考答案】:

【1】be going to

一、能力训练及解析答案: 1.B 2.C 3.B

二、实战演练答案:

1. C 2. D 3. D 4.D 5. D 6. B 7. C 8. D 9. D 10. B

【2】复合形容词的使用答案:

【实战演练】:1. B 2. B 3. B 4.B 5. A

【(6-10单元)知识点能力提升参考答案】:

Ⅰ . 单项选择: 1-5 ACCBD 6-10 BDCAC

Ⅱ . 请用正确的形式填空:

1.will see, 2. will go 3. would stay 4. are not

5.came 6. need 7. rains 8. would take

八年级地理知识竞赛 篇8

一、“活动”板块的分析与类型

2013版新教材“活动”的设置与新课程标准实验版教材进行对比,具有以下特点:① 内容更具时代性和学科性,并对实验版教材“活动” 进行适当增减;②格式更规范,每篇“活动”标有统一的图标色彩,字体醒目,引人注目。活动是教材结构的组成部分,占教材的30%左右。其围绕教材的教育主旨,紧扣教材知识,起到补充正文的作用,同时也增加了教学内容的弹性。教师对教材“活动”的特点及功能进行分析有助于对教材的整体把握和宏观运用。

1.“活动”板块的分布概况

八年级《地理》(上、下册)教材共有70个活动,各章活动在新教材中的分布情况如表1。活动主要集中在第1、2、3、4、6、7章。每一节都安排了“活动”,而且多数还配有相关图像。

2.“活动”板块的类型

教材“活动”中对能力的要求分布如表2。根据地理学习能力要求大致分为以下四个类型。

(1)获取信息的能力。从资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是指通过对资料的观察、对资料本身的理解和对有用信息的提取等方面表现出来。资料的形式有文字、数字、图表、地图等。在八年级地理教材中,属于从资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的“活动”有51个,约占总数的73%。教材中通过“认识”、“记住”、“了解”等词来体现,如八年级上册的活动“了解我国的民族构成和民族文化”、“认识我国主要地形区的分布”,八年级下册的活动“读图认识北方地区的气候差异”、“了解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等。

(2)分析与判断问题的能力。分析、判断问题的能力是指通过对学科问题或社会现象的成因、过程、结果以及相互关系等方面的理解、分辨和评价等活动表现出来。在八年级地理教材中,属于分析、判断问题的能力的“活动”有11个,约占总数的15%。教材中通过“分析”、“理解”、“感受”、“比较”、“选择”等词来体现,如八年级上册的活动“理解我国的人口国策”、“理解因地制宜的必要性”、“比较与选择交通运输方式”,八年级下册的活动“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及其危害”、“感受我国东西部人口密度差异”等。

(3)解决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地理学习方面主要是指对综合性、实践性较强的问题作决策并执行的能力。在八年级地理教材中属于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活动”有4个,约占总数的6%。教材中通过“提出计划”、“探讨”、“解释”、“模拟探讨”等词来体现,如八年级上册的活动“开展一次用水调查活动,提出节水建议和计划”、“探讨长江流域的生态建设”,八年级下册的活动“运用黄土风成说,解释下列地理现象”、“模拟科学考察,探寻黄河源头”等。

(4)表述或表达想法的能力。表述或表达能力,是指一个人善于把自己的思想、情感、想法和意图等,用语言、文字、图形、表情和动作等清晰明确地表达出来,并让他人理解。在教材活动中就是把所要理解的地理问题用语言和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如撰写一小段文字或一篇短文,说出想法以阐述一个地理问题。在八年级地理教材中属表述或表达想法的能力的“活动”有4个,约占总数的6%。教材中通过“说出”和“交流”等词来体现,如八年级上册的活动“说出家乡土地利用类型构成的主要特点”,八年级下册的活动“交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发展成就”等。

二、“活动”板块运用的原则与途径

“活动” 板块是新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训练的主要载体,每个活动的设计都有其目的性。教学时要根据活动的类型及特点,找准与正文内容的关系,依其意图来加以应用。依据活动类型和学生需要,对“活动”讲解应详略得当,有些可不讲,让学生自己思考。此外,“活动”的运用还应遵循针对性、趣味性和简练性原则。

1.获取信息能力类——重视学法指导

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是其它三项能力的重要前提,是对学生最基本的能力要求,也是学生解答问题的第一步,能否正确获取和解读信息是关键。所谓地理信息,就是材料中的文字资料、图表、数据、符号等。地理信息呈现方式主要有文字信息和图表信息。其中,特别要重视地图,因为地图是地理学科特有的信息,它的信息承载量最多也最丰富。地理信息获取和解读的基本方法:一是知道“要干什么”,即通过怎样的方式获取和解读信息。表现在“活动”中对行为动词进行正确判断和理解,如“阅读”、“寻找”等。二是清楚“要找什么”,即通过“阅读”、“寻找”等方式来获取哪些地理信息,这就要求学生找出材料中与问题关联的主要信息,包括显性信息和隐性信息。例如,在学习八年级上册“自然灾害”一节中“防灾减灾”时,指导学生知道一是“要干什么”:阅读;二是“要找什么”:避灾的方法。通过训练,让学生在“活动”中锻炼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

2.分析与判断问题能力类——强化思维锻炼

分析、判断问题的能力是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的提升,包括归纳信息和分析、判读地理问题。具体到地理学习能力的要求上,要求学生从已获取的地理信息,结合所学知识,通过地理思维活动,将分散、具体的地理事物,按其内在联系,进行归纳、总结,从而得出结论。分析、判断问题的基本方法:一是细化问题,把一个问题分为几个具体的小问题,目的是为每个学生分析、判断问题提供一个易于达成的目标。二是合作分析,目的是将分散、具体的地理事物,按其内在联系进行归纳、总结。通过思维训练,提高学生思维能力,从而增强学生分析、判断问题的能力。例如,在学习八年级上册“分析季风对我国气候的影响”时,通过分组细化问题(把气候的两个主要要素:降水、气温分开分析),合作分析判读问题(影响降水和气温也就影响了气候)。如可以分成两组:一组分析阿拉伯半岛与我国长江以南地区的差异(主要是降水的差异),另一组分析季风对我国气温的影响。最后总结,受季风的影响,我国长江以南降水较多,气温年较差较大。通过活动的开展,培养学生分析、判断问题的能力。

3.解决问题能力类——优化情境创设

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分析、判断问题能力的进阶目标。心理学的解释是:由一定情景引起的,按照一定的目标,应用各种认知活动、技能等,经过一系列的思维操作,使问题得以解决的过程。通常分为四个过程:发现问题(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分析问题(分析、判断问题能力),提出假设和检验假设。其中提出假设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正确的假设引导问题顺利得到解决,不正确的假设则使问题的解决走弯路或导向歧途。假设只是提出一种可能的解决方案,不保证问题必定能解决,所以问题解决的最后一步是对假设进行检验。例如,在学习八年级上册“水资源”时,活动要求“开展一次用水调查活动,提出节水建议和计划”,可以利用活动,创设具体情境,如可以布置调查农业用水的灌溉方式,列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让学生提出建议(假设),与其他同学一起检验假设。得出结论:适当推广节水灌溉。通过具体化的情境创设,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4. 表述能力类——注意文字表达

八年级数理竞赛总结 篇9

主办:草峰中学教导处

承办:草峰中学数理教研组

协办:草峰中学七年级组

八年级数理竞赛活动总结报告

2016年4月13日晚举办了八年级数理竞赛,共有60名学生参加了竞赛考试。本次数学竞赛活动得到了全校教师的大力支持与配合,从监考到阅卷都非常认真、严谨,达到了本次活动的初衷。竞赛中我校八年级学生奋发拼搏积极进取,取得了非常可喜的成绩。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竞赛的目的

为了激发学生学习、钻研数学知识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使学生逐步形成勇于实践、敢于创新的思维和良好品质。同时,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数学素养,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构建和谐校园,丰富全体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有效调节紧张的学习生活,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及热爱集体的组织观念。按照教研组活动计划和学校周工作安排精神,特举办本次七年级数学竞赛活动。

二、活动概述

1.这次活动活动本着公平、公正、公开、自愿原则。注重科学性、合理性、新颖性,体现本学科知识的教育作用,试题范围为八年级数学第一、二、三章、八年级物理前三章所学知识。试题题型为: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应用题、实践操作题五大类。力求体现趣味性、常识性,体现本学科知识的教育作用。使同学们更加了解数学应用价值,激发同学们的学习数学的热情。

2.本次竞赛采用答卷的方式进行,答卷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其中数学80分、物理70分)试题严谨,监考老师认真负责,每班推选的15名同学都能够积极参与。

3.奖励:本次竞赛设团体奖两名(取班级团体总分前两名),各颁发奖状1面,同时给获奖班级周考核予以加分;个人奖前20名学生,各发荣誉证及奖品一份。(具体奖励名单见附录一)

三、活动效果

通过本次数学竞赛,让同学们在草峰中学这个知识的海洋里展示了青春、展现了风采。同学们在此次竞赛中挑战了自己的知识积累,在不知不觉中开阔了视野,找到了各自的不足之处。帮助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有的放矢,更好地充实自己,培养自己综合能力和素质,以便在日后的学习生活中完善自身,拓宽知识面,进一步提高同学们的综合素质。同时也使同学们加强对地理知识的了解,使同学们热爱祖国,热爱家乡,激发同学们对数学学科的学习兴趣,掌握相关数学学科知识,充分发挥专业优势,提高自身的的专业技能,以此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四、竞赛中不足的问题

本次物理竞赛在教导处直接领导下,经过四位班主任密切配合,以及科任教师的努力工作,这次物理竞赛活动圆满结束了。

本次竞赛,参赛学生积极性高,态度认真,赛出了水平,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同时也能看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现将本次比赛总结如下:

1、从卷面字迹来看,同学们对本次竞赛态度认真,书写规范。

2、从答题速度来看,大部分学生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

3、从试卷准确率上看,大部分学生对所学基础知识掌握较扎实,运用知识的能力较强。第一题选择题全对的有三人,第二题填空题全作对的有两人。

4、从竞赛期间考场氛围来看,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自制力,可以凭靠自己的知识掌握水平,完成测试。

存在问题:

1、简答题答题语言组织不够通顺,抓不住采分点。

2、作图题不规范,画图时不使用直尺。

3、开放性试题答题思路不够开阔,这一点也反映射出了教师在日常授课中对学生的启发引领的还不够。

4、实验探究题,在审题时不够认真,理解题意的能力较差,甚至没有解题思路。总之,通过这次竞赛活动的开展,激发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了综合能力。同时对激发学习兴趣树立自信心都会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所以,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尽量多举行一些类似的竞赛活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我校教育教学整体的提高。

五、努力的方向

1.竞赛。根据本班情况,定期进行课堂小组竞赛或其它类型的竞赛:一是检查学生学习情况;二是表彰成绩好的学生,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

2.重视课堂变式训练,使学生举一反三,一题多变,多题一解,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综合能力。3.加强应考方面的辅导。利用平时测试进行心理素质、应试策略、典型的重要解题方法、数学思想、数学原理等的辅导。使之有良好的心理准备,临场时高水平和超水平地发挥。

4.结合卷首语的提示,老师们有效组织学生进行班风学风教育与调整。让这次竞赛成为学生发展的又一个新的起点。同时,也促使更多学生积极投身于研究性学习中,让他们敢于创新、勇于探索、乐于实践,人人争当数学能手。

可以说,这次竞赛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胜不骄、败不馁,希望今天的成绩是你明天奋斗的基石。

最后,对本次竞赛取得优异成绩的同学表示祝贺,希望所有在竞赛中获奖的学生再接再厉!

草峰中学数理组 2016年4月15日

附录一: 获奖名单如下: 1.团体奖(2个)

八年级(2)班(第一名)八年级(3)班(第二名)2.个人奖(20名)一等奖(共1名)张鑫 八年级(3)班 二等奖(共3名)张岚齐 七年级(2)班 李宝林 七年级(2)班 李雅萍 七年级(2)班 三等奖(共6名)陈建金

七年级(4)班 张萌萌

七年级(4)班 朱姗姗

七年级(1)班 何 钰

七年级(1)班 张振国

七年级(3)班 吕民钰 七年级(5)班 鼓励奖(共10名)吕甜甜 七年级(4)班

张愉洁 七年级(2)班 司 婧

七年级(5)班 李东阳

七年级(1)班

李 星

七年级(1)班

陈 瑞

上一篇:参观调研提纲下一篇:土地价格评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