疟疾知识培训的通知(精选15篇)
各科室:为了提高我院医务人员疟疾发现、诊断、治疗和报告水平,保证我院消除疟疾工作顺利开展,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根据省、市、县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院实际,决定于2011年5月30日,在我院开展疟疾防治知识培训,现将培训安排作如下通知:
一、培训内容
1、疟疾的流行趋势;
2、疟疾病原学;
3、疟疾流行病学;
4、疟疾的临床症状、诊断及治疗;
5、蚊媒控制与预防
二、培训对象
各科执行医疗、护理工作的业务人员,科室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人员;医技科室工作管理人员。
三、培训地点 :本院五楼会议室
为推动再制造产业健康有序发展,规范再制造产品生产,引导再制造产品消费,工信部制定了《再制造产品认定管理暂行办法》。内燃机再制造产业作为再制造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几年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为全面贯彻落实《内燃机再制造推进计划》 ( 工信部节〔2013〕406号) ,使各相关企业能够充分了解再制造产品认定的意义,明确再制造产品认定流程,熟悉内燃机再制造标准化体系,加强再制造知识产权保护,以推动再制造产品认定等工作的开展,中国内燃机工业协会拟于2015年4月1日 - 2日在江苏无锡举办“再制造产品认定、标准体系及知识产权培训”。本次培训由无锡大豪动力有限公司协办。
培训将邀请工信部指定的第三方认证机构 - 方圆标志认证公司、全国内燃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以及北京中伦律师事务所的相关专家进行讲座,同时传授再制造产品认定的成功经验,协会希望内燃机再制造产业联盟以及各相关单位能够积极报名参加,为贯彻国家产业政策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培训主要内容
( 一) 培训内容
1. 专家详解《再制造产品认定管理暂行办法》内容,明确再制造产品认定流程;
2. 专家详解再制造标准化体系建设情况以及内燃机再制造过程中相关标准的应用;
3. 专家详解再制造产业的知识产权问题及保护措施;
4. 培训讲师现场解答学员提出的相关问题。
( 二) 参观考察
组织参观无锡大豪动力有限公司、玉柴再制造工业 ( 苏州) 有限公司等企业。
二、报到时间与地点
报到时间: 2015年3月31日全天报到
为了确保有效地控制人畜共患布病的发生和传播,切实保护人民身体健康和人畜安全,根据上级的工作要求,我院于2014年9月20日在卫生院会议室举办了布病防控知识培训班,参加培训人员有全体乡村医生、全院干部职工,举办本次培训班的主要目的是使基层医务人员能提高布病诊断技术规范和自我防范意识,并能认识到布病防控工作的重要性,提高责任感,能向广大养殖户进行正确的技术指导和宣传相关的预防措施,有效地控制人畜间布病传播发生,有效提高广大医务人员的业务素质,最大程度的减少此类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会上白立哲院长详细的讲解了布病概况,并要求大家要认真听讲,做好笔记,强调其重要性,回去后要做好宣传,利用一切可运用的宣传工具,大力宣传相关预防知识,力争达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的效果。
总之,通过学***提高了广大医务人员对布病相关知识的业务水平,从思想上和业务诊疗水平上有了进一步的提高,使他们从思想上真正认识到此类疾病给人们带来的危害,使他们能够正确的运用自己所学到的知识,辨别诊查此类疾病,为人民群众的健康服务,做出自己应尽的职责。
仁宗卫生院
机关各科室、中心:
为了进一步加强消防安全管理,增强员工消防基本知识,提高消防安全意识,提高〃〃〃〃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有效预防火灾,减少火灾危害。安保科特邀请“〃〃〃消防安全公益宣讲中心”的讲师组织开展消防安全知识讲座,具体事宜通知如下:
一、时 间:2014年6月13日(星期五)17:30时
二、地 点:办公楼五楼会议室
三、参加人员:机关各科室、中心全体人员。
四、具体要求:
1、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加强消防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准时参加本次培训,进一步提高全员防火意识。
2、各部门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要带头参加学习,无特殊情况不得缺席培训。
3、参训人员提前10分钟进场。培训时,认真听讲,做好笔记。
4、信息中心提前做好会议音响的准备工作。
职教科
一、培训人员:
全厂所有人员
二、培训时间:
11月1日 上午9点 (各队生产班 四点班、零点班) 下午17点 (各队生产班 八点班、零点班) 11月2日 上午9点 (各队机修工、电修车间、调度) 下午17点 (机关部室人员) (时间若有变动另行通知)
三、培训地点:
厂四层培训中心
四、培训内容:
1、学习消防安全知识“四个能力”的建设。(视频)
2、灭火器的使用方法。(视频)
3、消火栓的使用方法。(视频)
五、培训要求:
1、各部门领导要高度重视此次培训工作,认真组织相关人员提前到会场进行个人签到。
2、所有培训人员要按时到场,不得迟到、早退或无故不到,否则将对个人和集体进行处罚。
3、所有参加培训的人员要遵守会场纪律,在培训过程中严禁吸烟、并将手机设为静音,不要随意走动、交谈。
安监部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赴尼日利亚的务工回国人员共47人。
1.2 方法
按《疟疾诊断标准》 (WS259-2006) 制作血片, 经吉氏染色, 光学显微镜 (油镜) 检查。对47名返国人员全部进行了采血涂片。
2 结果
2.1 发病情况
2007年2月份开始, 浦江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现从一批赴尼日利亚的返国人员中不断有恶性疟疾病例发生, 立即开展了对出国和劳务输出返归人员的疟疾监测工作, 从2月份到9月份止, 分别有3批次共47名劳务输出人员返归, 通过采血镜检发现恶性疟疾11例。其中最早的1例病人在2月份, 最迟的1例病例在9月份, 主要集中在5月份、9月份, 分别为4例、5例。11例病人临床表现均有寒战、高热、出冷汗, 并有不规则发热等症状。
2.2 流行病学调查
11例病人均为男性, 年龄27~51岁, 系浦江县某公司派往尼日利亚拉哥拉斯一建筑工地的劳务输出人员, 分别于2006年6月份分批出国, 一起在尼日利亚务工5~8个月后回国。从2007年2月份开始分批返回。出国前未进行相关体检, 在回国后也没进行过传染病检疫, 在尼日利亚期间未进行过任何预防性服药。该批务工人员居住环境一般, 住工棚, 室内有蚊帐、纱窗等防蚊措施。但该工地蚊子很多, 气候干燥, 在日常工作期间或夜间时常被蚊子叮咬, 当地居民和工友中时有疟疾病例发生, 建筑工人与当地居民常有来往。回国后, 11例病人一直居住家中, 未外出, 居住环境较好, 有防蚊措施, 家人及周围接触者无类似症状的病人。在11例恶性疟疾的病人中有6人曾在尼日利亚发病过, 其中一位51岁的病人曾反复发病达9次之多。而5人是在回国后首次发病的。11例病人在回国后第2次发病时间分别为:10天内发病8例, 15~20天发病的2例, 最长的1例是在回国后27天发病, 这与恶性疟疾的潜伏期大致吻合。其中有1例病例在2007年3月3日发病;经过治疗后, 在7月3日再次发病, 其他10例无1例复发。
2.3 控制措施
县疾控中心接到疫情报告后, 立即派出相关专业技术人员赶赴疫点, 对疫点开展了流行病学调查, 并在调查的基础上制定详细的控制措施: (1) 积极治疗现症病例。对11例确诊病例进行积极治疗, 除使用青蒿琥酯注射剂外, 同时服伯奎抗疟药。在症状消失1个月后再加强服药。 (2) 进行预防性服药。此起返国的务工人员都进行了预防性服药。 (3) 切断传播途径。对病人家室内用灭蚊剂进行喷洒, 在病人家周围的水坑、厕所等50 m范围内容易滋生蚊子的地方开展灭蚊活动。 (4) 宣传教育。对病人及其家属开展了疟疾防治知识宣传, 要求病人及其家属注意个人的自我防护, 挂蚊帐, 置纱门、纱窗及防蚊子叮咬。 (5) 加强疟疾监测工作。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应加强三热病人疟疾监测, 通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劳务输出中介机构对从非洲返归的劳务输出人员逐个落实采血镜检。
3 讨论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 患者临床症状、血片的鉴定, 判定此次为一起境外输入性疟疾疫情。浦江县自1990年已达到消灭疟疾标准后, 连续15年疟疾发病率为零。但近3年来,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 流动人口的骤增, 劳务输出增多, 使疟疾病例主要以输入性疟疾为主[2]。针对当前疟疾流行的新趋势和新特点, 应当做好以下防治工作: (1) 加强疟疾的监测, 特别是针对来自国内高疟区或往返非洲和东南亚的人员。 (2) 加强疟疾的防治技术培训, 提高疟防专业人员疟疾防治应急能力, 增强临床医生疟疾诊断能力和检验人员镜检疟原虫的技术水平。 (3) 开展爱国卫生运动, 加强蚊媒控制, 因地制宜采取各种媒介控制措施, 降低蚊虫密度, 减少人群感染。 (4) 加强宣传工作, 增强人群防护意识, 特别是非洲高疟区的出国劳务人员应进行防疟知识的培训, 提高劳务人员的防病意识和技能。
关键词:劳务输出,输入性疟疾,传染病
参考文献
[1]袁洪福.2例输入性疟疾的病案调查[J].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 2002, 23 (4) :197.
疟疾(又名打摆子、半日子),是由疟疾病人及人体带疟原虫者经按蚊叮咬传播的一种传染病。临床上以周期性定时发作的寒战、高热、出汗退热,以及贫血和脾大为特点。我县于1999年达到了基本消灭。近三年来由于人口流动,也有外地感染病例,主要是在流行区居住、打工的人群。我省的疟疾病例多是到非洲等热带国家打工的劳务人员。我县常见的有间日疟(隔一天发作一次),恶性疟(出国打工多见)。以下主要介召间日疟的有关知识及防治。
一、传染源 :疟疾病人及带虫者是疟疾的传染源。传染期:间日疟1~3年。
二、传播途径:疟疾的传播途径,也就是传染方法,当疟疾病人及带虫者被蚊虫叮咬后,该蚊虫就具备有传染性,当健康人被有传染性的雌性按蚊叮咬后即可受染,成为疟疾病人或带虫者。
三、人群易感性:人对疟疾普遍易感。
从人体感染疟原虫到发病,一般间日疟14天,恶性疟12天。间日疟发病多急。常有头痛,四肢酸痛;不规则低热。一般持续2~3天,然后出现 畏寒,全身发冷,皮肤起鸡皮疙瘩,牙齿打颤,有的人盖几床被子不能制止,可达40℃以上。持续约10分钟至一小时许,寒战自然停止,冷感消失以后,面色转红。通常发冷越显著,则体温就愈高,高热后颜面手心微汗,随后遍及全身,大汗淋漓,衣服湿透,约2~3小时体温降低,患者感觉舒适,但十分困倦,常安然入睡。一觉醒来,精神轻快,食欲恢复,又可照常工作。整个发作过程约6~12小时,典型者间歇48小时又重复上述过程。一般发作5~10次,因体内产生免疫力而自然终止。
四、预防:在有蚊季节正确使用蚊帐,户外作业时使用防蚊剂及防蚊设备。灭蚊措施除大面积应用灭蚊剂外,量重要的是消除积水、根除蚊子孳生场所。
在高发病区必须服药预防。一般自进入病区前2周开始服药,持续到离开疟疾发病区6~8周。预防服药的药物由所在地的疾病控部门提供。
为进一步加强公司安全管理工作,提升全员急救水平,普及自救互救知识与技能,预防或减少意外事件的发生,根据公司要求,各单位要组织全体员工开展现场急救知识大培训活动,现将活动要求通知如下:
1、现场急救知识培训内容:心脏复苏术、外伤救治、紧急止血、中毒窒息、触电、中暑、烧烫伤及其他伤害救治。
2、各单位根据自身急救需求自行联系医院进行全员现场急救知识培训,并配备基本的急救器材。
3、各单位根据实际生产情况,应根据需求,配臵在全公司范围内设置固定急救药品箱,并制定专人负责。
4、《现场急救知识培训计划表》和《应急药品箱存放点统计表》于6月11日前发送公司安监办孙景润邮箱。
要求:各单位要高度重视此次应急急救知识大培训活动,充分认识现场急救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安排专人专项负责推进落实培训要求。
特此通知
安全监督管理办公室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例疟疾病例均为输入性病例, 年龄21~51周岁, 均为男性。对照组20例, 均为健康体检者。
1.2 实验方法
疟疾病例组和健康对照组均各采取静脉抗凝血2 m L, 用贝克曼5diffal全自动血球分析仪检测, 试剂均为贝克曼配套试剂。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统计方法为t检验。
2 结果
疟疾患者血液参数R B C、H G B和P LT均与对照组有差异 (P<0.01) , 而WBC、EOS与对照组无差异 (P>0.05) (表1) 。
3 讨论
涂制厚、薄血膜经染色后在显微镜下镜检, 是公认的诊断疟原虫的金标准[5]。目前, 国内大部分地区已达到基本消除疟疾标准, 多年未有本地病例报告, 部分医务人员防疟意识逐渐淡薄, 在发热病例诊断中可能会出现因未考虑疟疾或疟疾症状不明显而致漏诊或误诊[6], 从而耽误治疗。血液常规参数作为医院一般必检项目, 其参数的变化对疟疾诊断有一定的提示作用, 进而为后续科学、准确诊断提供依据[7,8]。
注:*疟疾组与对照组比较:P<0.01
本文通过疟疾患者和健康体检者血液参数的对比分析发现:与健康体检者相比, 疟疾患者RBC、HGB和PLT下降, 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这是由于疟原虫在人体内发育时, 肝期裂殖子释入血液循环系统, 侵袭红细胞, 之后不断消化血红蛋白, 从而导致RBC、HGB下降。疟原虫作为抗原刺激体, 导致单核巨噬系统功能亢进, 从而损伤血小板, 导致血小板下降[2]。研究中发现, 与健康体检者相比, 疟疾患者WBC和EOS持平或略下降, 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这与文献报道[9]相一致。
为提高我院疟疾防治、防控水平以应对疫情的发生,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治疗,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根据泗洪县有关会议及文件精神,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举办一次针对性的疟疾防治知识培训,具体总结如下:
一、我们印发了“疟疾防治知识培训”通知定于2016年07月06日下午午17点在我院二楼会议室举行,由张院长主持阐述我院整体疟疾防治工作,对我院疟疾的诊断、治疗、报告及消除工作有关知识进行了强调并进一步强调了会场纪律。
二、张院长分七项内容(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治疗、预防)对参加人员进行疟疾防治知识培训,培训结束后并对参加人员进行了试卷测试。
三、参加的人员有医院医生各科室负责人及公共卫生科相关人员。参加人员能够按照通知时间及时参加培训,应到27人实到27人,参加人员能够按照要求遵守会场纪律,认真听讲并做好笔记。通过本次培训使参加人员对疟疾防治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本次培训班圆满结束。
泗洪县妇产儿童医院
各科室:
为提高我院医务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及突发交通事故应急救援能力,推进院内医疗急救知识培训工作,不断提高全院医务人员的医疗急救知识水平,为患者提供高效便捷的优质服务,按照卫计局转发《甘肃省红十字会关于组织开展2018年“世界急救日”主题宣传活动的通知》要求,结合我院实际,经院委会研究,决定举办一次急救知识及应急演练培训活动,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时间:2018年9月12日
下午4:00
二、活动主题:交通安全,“救”在身边
三、参加人员:卫生院全体医务人员
四、活动地点:急救知识专题讲座设在三楼会议室;应急演练模拟场地设在东寨镇东岗佳苑小区门口十字路处
五、培训内容:
1.急救基本常识;2.心肺复苏;3.呼吸道异物堵塞处理; 4.止血包扎;道路交通事故应急处理演练(组织指挥、综合调度、现场救治、伤员转运等)
六、其他事宜:
1.全院医务人员必须高度重视本次应急演练工作,积极参与演练各个环节,做到任务明确、人员及时到位。
2.临床科、护理部分别派一人为具体实施人员,提前准备好急救物资。3.其余各科室人员遵守演练秩序,认真观摩学习。4.参加活动人员不得无故缺勤,遵守工作纪律。5.本次演练院内救护车列入转运伤员的交通工具。
2018年9月11
一、培训时间地点
本期培训班拟安排在2010年9月上旬, 地点北京。具体时间地点另行通知。
二、参加人员
1.企业中从事能源管理及标准化工作的相关人员;
2.中国标准化协会化工标准化分会会员单位的相关人员;
3.有关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及相关人员。
三、培训主要内容
1.《能源管理体系 要求》 (GB/T23331-2009) ;
2.《企业节能量计算方法》 (GB/T13234-2009) ;
3.《工业企业能源管理导则》 (GB/T15587-2008) ;
4.《综合能耗计算通则》 (GB/T2589-2008) ;
经培训、考核合格者, 可获得由中国标准化协会化工标准化分会颁发的《节能标准培训结业证书》。
四、报名时间
请各单位接到通知后, 认真填写“化工节能标准培训班报名表”并于2010年8月15日前报到中国标准化协会化工标准化分会秘书处。
注:此回执复印有效/请加盖公章
通讯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定路33号化信大厦A座309室
邮 编:100029
联系电话:010-64415692, 010-64261631
传 真:010-64268001
2014年秋季开学在即,为进一步落实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工作,切实加强学校食堂食品安全,使伙房人员有更好的服务意识,经学校研究决定对学校食堂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进行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知识培训
一、培训内容
(一)学校食品安全管理方面
(二)学校食品加工操作要求
(三)人员卫生要求
(四)学校食堂预防食物中毒
二、培训人员:全体伙房人员和伙管室管理人员
三、培训地点:一楼会议室
四、主讲人:刘树国
五、时间:2014年9月1日
各司法鉴定机构:
为实现司法鉴定机构档案管理工作规范化、系统化、科学化,力争完成各鉴定机构2013年底达到省二级综合档案管理标准的工作目标,经研究决定,举办档案管理专业知识培训班,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培训时间
2013年5月17号上午8:30—11:30
二、培训地点
市司法局会议室
三、参加人员
各鉴定机构负责人及档案管理人员
四、培训内容
由市档案局档案管理专家,全面解读司法鉴定机构档案管理达标升级工作方案,讲授《安徽省机关档案工作目标管理考核内容和评分标准》等相关内容,对档案材料的收集、分类、整理等工作做好全面部署。
五、相关要求
本次专题培训是鉴定机构档案达标升级工作的重要步骤与内容,请各鉴定机构高度重视,严格按通知精神参加培训,参训人员名单于5月16日前报市司法局法制科。
培训内容:安全管理基础理论, 安全管理知识, 重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安全评价机构的质量管理体系,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 安全工程技术。
联系方式 (电话/传真) :010-64976192、64896148
【疟疾知识培训的通知】推荐阅读:
疟疾培训试题及答案03-30
疟疾相关制度07-14
疟疾演练方案10-22
疟疾总结02-24
疟疾防治工作方案09-28
疟疾防治工作总结05-19
消除疟疾防治工作计划06-02
426疟疾宣传工作总结01-12
疟疾项目督导工作计划01-27
三班预防疟疾教育工作总结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