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80后公务员辞职”——围城(共2篇)
日前,广东有公务员开始辞职,上海80后公务员辞职又成为舆论热点:收入7年没涨,能力是听话写报告。近来在中央八项规定严格规定之下,有人叹曰:为官不易。80后公务员辞职,其实和八项规定没有关联,但是在当前大背景下,这个辞职宣言无疑会让人们更理性地思考公务员职业的本质,尤其在国考热得发烫的今日。
读而优则仕,商而优则仕,士农工商„„公务员的职业魅力源自传统社会分层模式。年轻人之所以蜂拥国考,看到的无外乎是稳定、尚可的待遇和社会保障。还有为数不少的人目标定位在仕途上升,并对升官抱有隐约的财富幻想。社会思维中“当官即可发财”的观念源于两点。一是对历史官场的错位描述。如民间文化中盛传的“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二是当今个别贪官囤积的巨额金钱让人误以为身在官场,就会财源滚滚。
其实,从社会学角度来看,这是一种选择性的误解,公务员和财富本是风马牛不相及的天涯与海角。皇皇二十四史中所载,贪官污吏纵然不少,但更多的还是清正方直、为民为国的清官正官义官。两汉、盛唐时期自不必言,英明帝王和赤子忠臣同声相和,造就华夏文明的巍峨巅峰。即使到魏晋乱世、积弱之宋,依然有忠义之士破昏乱迷津、扶危局而不倒。历史上的贪官污吏,要么仕途中断,要么批刑受戮,善终完退者并不多见。所以民间只见贪官人前得意,却刻意忽略这个群体的终极结局,只用小农思维来揆度公务员的职业伦理,未免有南辕北辙的失落。
历史长河,千古一理。任何时代,权力寻租终非正途,必有落败之日。古有谏议诤臣,今有反腐之策,如财产登记制度,如反腐体系的完善,若执行到位,均可让那些灰色地带曝于明世。所以公务员这个职业只不过是通过服务社会来实现个人理想,和财富的界限泾渭分明,想获得财富,可以离开这个领域,别有光明坦途。
80后辞职公务员对职场文化的“控诉”会得到一些共振,这说明一些人对公务员工作未必有正确而清晰的认识。公务员群体的职场文化脱胎于传统文化,其精髓既有儒家的克己复礼,也含有道家的无为无不为。慎言慎行、中庸保守为基本原则,凡事讲究微言大义,这是传统文化高度凝练的一个映射。我们既接受平等、开放、进取的现代思想,也必然传承谦和、容忍、圆融的处世经验,官场文化是这种中庸之道的集大成之地,这是农业社会的一大文明特征,很难说哪种文化更先进。承平年代的社会演进必然是渐进式发展,不可能像商场那样波诡云谲,纵横摇荡。这就注定政府工作也是稳中求变,所谓治大国若烹小鲜是也。一些年轻人难以与这种文化兼容,因而萌生退意不足为奇。
当然,还有一个毋庸置疑的现实:“官多为患”也是当今一大弊端,一个省有四五十个省级干部,几百个厅级干部,一个县几十个县级干部,有的县仅副县长就有十一名,古今中外都不多见。尽管现代社会人口增加,社会职能复杂,但官员数量的膨胀已远超过应有比率。超编的公务员队伍势必稀释晋升机会,乃至让工作变得毫无挑战可言。人浮于事的结果就如这位80后所说:公务员是一座“围城”。城外的人,千方百计削尖脑袋往里钻;城里的人,却因这样或那样的不如意,心生去意中途离场。
任何职业都符合市场规律,公务员也不例外。公务员队伍扩编,势必耗费国家财政,当众人纷至之时,也是这个职业衰落的开始。典型如宋朝,冗官冗员充斥公务员队伍,虽有历史上最完备的文官制度,依然造就了中国历史上最虚弱的帝国。到宋神宗熙宁年间,国家财政收入等于开支,均为5060万,国库完全空虚。由于吏治腐败和人才政策的失误,使宋王朝积弱难返,一代风流终被雨打风吹去。
已经记不清近年来官员辞职的数量,过去很多官员辞职大都因为对公务员职业已经厌倦,希望另谋职业改变人生。在看到贵州省遵义市凤冈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吴奇凌突然辞去公职的消息及原因后,更加相信了基层公务员的酸甜苦麻辣。虽然也許有很多人对他的举动不理解或者尚存非议,但站在吴奇凌的角度,再看看当下基层公务员的困境,我们对吴奇凌的行为也应该释然。
虽然吴奇凌在辞职信里谈到“封侯非我愿”,但从他对凤冈县百姓的感情和对不可能体制内调回武汉的无奈来看,他对公务员这个行业还是眷恋不舍,只是实在放不下千里之外年迈多病的父母。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基层公务员为了解决就业门路,往往把就业放在了首位,很多人甚至抛妻离子远离他乡就为了那份公务员职位。更为让人揪心的是,很少人有吴奇凌这样为了改变生活方式而辞职的决心。吴奇凌辞职后,相信凭借着他的真本事,肯定很快会在武汉打开人生的另一个舞台。而其他众多的像吴奇凌这样的公务员,可能不敢想象放弃公务员职位后今后人生的路在何方。
很多基层公务员都是经过十年寒窗苦读,通过千军万马挤独木桥才赢得竞争获得公务员职位,不说凤毛麟角,也能算是百里挑一。当下的竞争是人才资源的竞争。将更多优秀人才聚集到公务员队伍,不论是社会管理还是社会服务肯定都能够得到大幅提升。让这些公务员心留得下来、才释放得出来、作用发挥得出来。让他们的地位能够被社会理解和认可,让他们的困难和问题能够被组织关心,必将是让他们的人才红利得到释放的有效途径。从目前基层公务员出现的辞职现象和基层公务员无声的呐喊中可以看到,这一点仍存在短板现象。
虽然公务员辞职也是对社会发展有利的人才流动的一种形式,但如果我们进一步完善人才保障机制,让人才的流动在一个良性有序的环境下流动,不至于出现胜利大逃亡现象,更是社会的需要。
【素材分析】许多基层公务员为了得到这份工作,不得已选择远离父母妻子就业,相比那些有能力有勇气离开的人,他们更需要组织的关怀和理解,这样才能将人才长久留在公务员队伍,让他们能安心为社会为人民做出更大贡献,这对人才的良性流动来说十分重要。
【解读“80后公务员辞职”——围城】推荐阅读:
80后公务员辞职自述10-15
解读河南公务员招考02-23
《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解读01-07
公务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大纲解读11-01
2018抚州国家公务员考试 申论大纲解读01-24
解读《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学习后感想07-11
考上公务员辞职信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