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标驳回复审的典型案例(精选4篇)
法定代表人川本良博,董事长。
委托代理人池成道,男,朝鲜族,1973年5月1日出生,该公司职员,住吉林省延吉市新兴街康民委八组。
被上诉人(原审被告)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评审委员会,住所地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东路8号。
法定代表人许瑞表,主任。
委托代理人卢榆,该委员会审查员。
委托代理人杨梅,该委员会审查员。
上诉人青岛宝鲁泰克斯电源有限公司(简称宝鲁泰克斯公司)因商标行政纠纷一案,不服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一中行初字第9号行政判决,向本院提起上诉。本院6月23日受理后,依法组成合议庭对本案进行了审理。207月22日,上诉人宝鲁泰克斯公司的委托代理人池成道,被上诉人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评审委员会(简称商标评审委员会)的委托代理人卢榆、杨梅到庭接受询问。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认定,宝鲁泰克斯公司于5月30日在第9类低压电源商品上向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简称商标局)提出了“Voltex”商标(简称申请商标,见本判决书附图一)的注册申请,其指定使用商品的类似群为0913。10月10日,商标局做出ZC4687707BH1号商标驳回通知书,驳回申请商标的注册申请。宝鲁泰克斯公司不服商标局的驳回决定,于月1日向商标评审委员会申请复审。10月20日,商标评审委员会做出商评字()第9号《关于第4687707号“VOLTEX”商标驳回复审决定书》(简称第19979号决定),申请商标予以驳回。
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认为,申请商标与引证商标都是文字商标,由纯英文字母组成,且均不是英文中固有的词汇,没有含义,两商标的区别仅在于申请商标“Voletex”相对于引证商标“VOLEX”多了一个字母“t”,该区别属于细微差别,相关公众施以一般注意力难以区分,申请商标与引证商标构成近似商标。申请商标与引证商标具有相同的类似群组,宝鲁泰克斯公司未提交充分证据予以证明申请商标指定使用的低压电源商品的消费群体、功能和应用的产品与引证商标存在差别,因此,申请商标指定使用的商品与引证商标核准使用的商品构成类似商品。
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二十八条、《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五十四条第(一)项之规定,判决:维持商标评审委员会第19979号决定。
宝鲁泰克斯公司不服原审判决,向本院提起上诉,请求撤销原审判决,对申请商标核准注册。其理由为:引证商标核定使用的商品与申请商标申请使用的商品在功能、用途、生产部门、销售渠道、消费对象等方面均不同,因此,申请商标申请使用的商品与引证商标核定使用的商品不属于类似商品。原审判决将《类似商品与服务区分表》作为依据是错误的。商标评审委员会服从原审判决。
经审理查明,宝鲁泰克斯公司于205月30日在第9类低压电源商品上向商标局提出了申请商标的注册申请,其指定使用商品的类似群为0913。
年10月10日,商标局做出ZC4687707BH1号商标驳回通知书。商标局认为申请商标已与引证商标构成类似商品的近似商标,故依据商标法第二十八条的规定,驳回申请商标的注册申请。
引证商标(见本判决书附图二)为第256567号“VOLEX”商标,其申请日为1985年7月20日,授权公告日为1986年7月20日,经延展,有效期至7月19日。商标专用权人为沃莱克斯集团公共有限公司,指定使用商品为第9类的电缆、电配件如插头;插座;开关;灯架等,其类似群为0912—0913。 宝鲁泰克斯公司不服商标局的驳回决定,于2007年11月1日向商标评审委员会申请复审,其理由为:一、申请商标与引证商标不构成近似商标。1、读音上申请商标与引证商标之间互相区分。根据英语发音规则,申请商标的发音上分为“Vol”和“tex”两部分音节,重读部分在“tex”,而引证商标的发音则为一个音节,重读部分在前部分;2、外形上申请商标与引证商标互相区分。申请商标由6个字母组成,引证商标由5个字母组成。而且申请商标字母组合最中间处加有“T”字,使得申请商标的主体部分在“tex”部分。因而申请商标与引证商标在外形上就有了区别;3、含义上申请商标与引证商标之间互相区分。申请人作为电源厂家,从事对“VOLT”(电压)的控制。另外,“Voltex”也意味着到达顶点的“VERTEX”中“EX”的含义,“Volt”和“ex”的组合就是申请商标的创意来源。而引证商标的含义非常明显,“VOLEX”是引证商标所有人沃莱克斯集团公共有限公司的中文音译,消费者不会将沃莱克斯集团公共有限公司与申请人混淆和误认。二、申请商标与引证商标申请使用的商品具有区分性。申请商标申请使用的商品为低压电源,是0913组第四部分第二段商品。而引证商标核定使用的商品中,电缆是0912群组商品,而电配件,如插座、开关是0913组第四部分第一段商品,其商品所在群组段落与申请商标有区别。并且,申请商标申请使用的商品与引证商标核定使用的商品在使用功能、用途、消费群体等方面是不同的,引证商标的消费群体是普通消费者,而申请商标的消费群体是生产高端电子科技产品的公司及厂家。三、申请商标已经实际使用多年,申请人对于申请商标已经投入了大量的财力和精力,如果因为区别非常明显的商标被驳回,对于申请人来说是不公平的,将会造成申请人的巨大财产损失。综上,原告宝鲁泰克斯公司请求核准申请商标的注册申请。
月20日,商评审委员会做出第19979号决定。商标评审委员会认定:申请商标与引证商标字母构成、呼叫近似,且均无含义,构成近似商标。申请商标指定使用的低压电源与引证商标核定使用的开关等商品属于类似商品,两商标共同使用在上述商品上易造成相关公众的混淆误认,已构成使用在类似商品上的近似商标。宝鲁泰克斯公司的复审理由不成立。据此,商标评审委员会依据商标法第二十八条的规定,对宝鲁泰克斯公司在第9类低压电源商品上提出的第4687707号“VOLTEX”商标的注册申请予以驳回。
在本案二审审理期间,宝鲁泰克斯公司向本院提交了该公司出具的《申请商标与引证商标申请使用商品在功能、用途、生产部门、销售渠道、消费对象等方面截然不同的说明及依据》。
以上事实有第19979号决定、ZC4687707BH1号商标驳回通知书、驳回复审申请书、申请商标及引证商标的商标档案以及庭审笔录等证据在案佐证。
本院认为,本案主要涉及的焦点问题为申请商标指定使用的商品与引证商标核准使用的商品是否属于类似商品。商标法第二十八条规定,申请注册的商标,凡不符合本法有关规定或者同他人在同一种商品或者类似商品上已经注册的或者初步审定的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由商标局驳回申请,不予公告。《类似商品和服务区分表》可以作为判断商品或服务是否类似的参考,但不是判断类似的唯一参考标准。如果当事人提出与《类似商品和服务区分表》的划分不一致的关于商品类似或者不类似的证据的,应当根据当事人提供的证据予以认定。判断商品与服务是否类似应考虑下列因素:商品与服务在性质上的相关程度,在用途、用户、通常效用、销售渠道及销售习惯等方面的一致性,即在商品和服务中使用相同或者近似商标,是否足以造成相关公众的混淆、误认。
本案中,首先,根据《类似商品与服务区分表》,申请商标指定使用的商品的类似群为0913,引证商标核定使用的商品的类似群为0912-0913,两者具有相同的类似群组。其次,申请商标指定的商品为低压电源,引证商标核定使用的商品包括开关、插座等,两类商品在用途、用户、通常效用、销售渠道及销售习惯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关联性,在上述两类商品上使用近似商标,足以造成相关公众的混淆、误认。因此,申请商标指定使用的商品与引证商标核准使用的商品构成类似商品。宝鲁泰克斯公司关于申请商标指定使用的商品与引证商标不属于类似商品的上诉主张不能成立。
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或者反驳对方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有责任提供证据加以证明。没有证据或者证据不足以证明当事人的事实主张的,由负有举证责任的当事人承担不利后果。本案中,宝鲁泰克斯公司主张申请商标指定使用的低压电源商品的消费群体、功能和应用的产品与引证商标存在差别,但其在本案二审期间提交的证据不足以证明两者不属于类似商品,同时,该证据也并非商标评审委员会做出被诉决定的依据,因此,对该证据本院不予采信。 综上,原审判决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宝鲁泰克斯公司的上诉请求不能成立,本院不予支持。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六十一条第(一)项之规定,本院判决如下:
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1996年6月4日, 广州市《服务导报》刊登了这样一则新闻, 某酱醋厂委托高校美术老师设计一款酱油的商标, 这个商标由树和各种花纹组成, 该厂对这个商标设计效果非常满意, 并开始在日常销售中引用此商标, 但是该厂一直没有向有关部门申请注册。两年后, 该厂发现有另一家食品加工厂应用了此商标, 并且已经向相关部门申请了商标注册。酱醋厂认为该厂享有对此商标的著作权, 食品加工厂没有经其同意就擅自使用该商标并申请注册, 其行为已经侵害了酱醋厂商标的著作权, 酱醋厂以此为由将食品加工厂告上了法庭, 要求食品加工厂归还商标的使用权, 并对此侵权行为基于经济赔偿。[1]通过对以上案件进行分析可知, 其案件定性的难点和重点在于商标权与著作权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意义分界, 本文将结合有关著作权和商标权的一些法律知识, 探讨该案件引发的一系列思考问题。
一、著作权和商标权的理论概述
(一) 著作权
著作权也被称为版权, 是作者和其他人有权对相关著作产品 (文学书籍、艺术作品、科学技术成果) 等享有财产权和人身权的总称。作者可以通过相关法律机构保护自身的著作权, 当作者或其他人因他人攻击和扭曲事实的行为造成名誉、经济、财产损害时, 作者和享有著作权的公民可以通过法律武器保护个人权益。著作权是因人类智慧、知识产生的权利, 这种权利不能在未经本人同意的情况下私自播放、展示、散布、出租。著作权可以通过两种途径获得, 一种是自动获取, 一种是注册获取。自动获取, 公民在通过自己知识和智慧创作出作品之初, 即可享有该作品的著作权, 无需向相关部门登记和注册, 大多数国家都采用这种自动获取制度;注册获取, 公民可以向相关部门注册获取著作权, 没有注册的作品不享有著作权, 只有少数国家采用这种注册获取制度。[2]
(二) 商标权
商标权是决定商标是否具有专用权利的主要依据, 主管商标注册的政府机关部门应保护拥有商标权商家和企业的商标使用的专用权, 一旦发现有他人侵害其商标权, 商家和企业有权向有关部门提起诉讼, 索要经济赔偿。商标注册商家和企业享有对此商标的收益、使用、处分权利, 其他人不能通过各种途径擅自使用该商标以及该商标组成的相关要素, 如图形、文字、字母、数字等。商标权可以通过三种途径获得, 使用获取, 注册获取和折中获取。[3]使用获取, 商家和企业在使用商标之初而形成的权益, 这种权益是自然产生的, 根据使用事实情况来判定的;注册获取, 商家和企业向商标管理机构注册, 注册之后, 商家和企业将依法拥有商标权, 这种权益的产生是依附于注册行为而成立的;折中获取, 商家和企业在使用该商标过程中, 就对此商标进行了注册, 这种权益的产生既因注册而产生, 也因使用而产生, 在法律上这种商标权的时效性很高。
二、著作权与商标权的重叠和分界引发的思考
(一) 商标受著作权保护的条件
著作权的保护条件是在自动获取保护条件的同时, 维护作者的独创性, 任何存在复制比的作品都可以算做侵犯著作权行为。我国《著作权实施条例》中规定, 提高作品的独创性, 扩大作品的实质性条件可以有效提高著作权的实效性。美术作品的创作元素很复杂, 颜色、文字、形状、符号等都是构成美术作品的要素, 上文案例中提到的商标也属于美术作品的一种, 在设计之初, 美术老师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和智慧创作, 设计出了能反映酱醋厂食品特点的商标。从整体上看, 各种食品商标的设计形象大体相同, 所以有关食品商标的类型有很多相似之处。剽窃、抄袭、临摹等局部作品都会使作品存在复制比。酱醋厂委托美术老师郭某设计商标, 虽然没有订立合同, 但是其商标的著作权应归郭某所有, 在酱醋厂使用商标的两年里, 郭某并没有收回商标的使用权, 所以酱醋厂对商标的使用属于合法行为。
(二) 商标注册后, 权利人是否享有著作权和商标权的两项权利
商标的表现形式是美术作品, 在作者创作出美术作品时便即刻享有该作品的著作权, 案例中的郭某是该商标著作权的受益人, 如果郭某到相关部门注册之后, 那么郭某将同时享有该商标的著作权和商标权。案例中, 食品加工厂在未经郭某同意的情况下, 擅自将商标拿到商标注册机构注册, 食品加工厂是否同时拥有该商标的著作权和商标权?这种权限的界定取决于著作权与商标权的重叠和分界划定。著作权的专属性、地域性和时间性是影响著作权归属的主要影响因素, 权利的产生模式和内容不同, 其著作权的归属不同。商标权主要是为了维护商标本身的使用性能和经销性能, 由此看出, 著作权和商标权的权益保护对象不同, 其分界还是非常明显的。但是, 如果将作为实用美术作品的图形商标在自动取得著作权后再申请商标注册并取得商标专用权, 就可能出现著作权与商标权的重叠。所以, 从权益保护形式上分析, 著作权和商标权的权益保护效益并不自相矛盾, 但是从实际保护效益来看, 其产权保护是相互交叉的。[4]
(三) 在享有著作权的情况下, 权利人如何维护自身权益
通过案例分析可知, 酱醋厂并没有对其使用的商标进行注册, 所以酱醋厂只享有对商标的著作权, 食品加工厂在未经权利人允许的情况下擅自使用了酱醋厂的商标, 其行为可以判定为是侵权行为。但是在著作权里面法律保护的对象是作品本身价值, 不包括其商标价值的保护。食品加工厂申请商标专利之后, 应依法享有对该商标的商标权, 使用该商标也是在法律允许范围内的。但是食品加工厂在申请注册之前就已经开始使用该商标, 所以这种侵权行为会直接导致食品加工厂的商标权无效。所以权利人在获得著作权和商标权之前, 如果有相关侵权行为或违规现象, 那么其权利在法律上可以判定为无效。[5]
三、解决著作权与商标权冲突的合理性建议
(一) 商标权与著作权冲突的解决原则
通过对上述案例进行系统分析可知, 著作权和商标权在权利上是有冲突的, 目前, 我国对著作权和商标权冲突问题的处理原则是以保护在先权利为原则, 在充分考虑相关因素的情况下, 对著作权和商标权的权属问题进行公正、系统、科学的判断, 其影响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1. 效益因素
如果权利人享有著作权, 在享有权利阶段, 对商标权的使用问题存在一定的抵触情绪, 那么法律在判定著作权权利人合法权益时, 应酌情考虑该作品在社会公共利益下的使用价值, 衡量其公共利益, 假如权利人的商标权对公用利益有利, 则应系统分析其著作权和商标权的使用权限, 寻求更广泛的解决方式。
2. 法律与行政协调因素
法律和行政是判定著作权和商标权权属问题最重要的两个机构, 如果著作权权利人抵触他人使用该作品的商标权, 那么在解决其关系冲突时应着重考虑该商标权使用的现实意义, 如果商标权无法撤销或撤销困难, 则有关部门应和权利人协调好权利使用关系, 尽可能地达成一种权利均衡共识。
(二) 解决著作权和专利权交叉问题的处理方式
1. 自动移转
作者在创作作品时会最先考虑其作品的著作权保护问题, 采用工业手段和自动化升段制作出来的作品, 其复制比会大大提升, 所以在作品实际应用过程中, 权利人应根据作品的实际应用价值和创作价值, 对其著作权保护权限进行初步定位和认识, 将其保护范围自动转移到符合相关法律规定的一方, 从根本上解决著作权保护权限的交叉问题。
2. 自由选择
权利人在选择商标权和著作权权属比重时, 有自主选择权利, 相关法律应根据作品的创作价值, 设定不同的权属判定依据。如果作品的创作价值很高, 则作品的著作权和商标权应分隔开来保护, 权利人只能选择一种权利, 如果作品的创作价值不高, 公共利益很小, 则权利人可以同时享有著作权和商标权两种权利。
3. 双重保护
权利人在创作作品之后, 可以同时申请注册著作权保护和商标权保护, 这是每个公民应享有的权利。两种权利申请之后, 权利人的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都会受到法律的保护, 任何人在未经当事人允许的情况下, 擅自引用其作品, 拿该作品作为利益交换对象, 这些行为都属于非法行为。权利人可以向有关部门申请, 甚至到法院提起诉讼, 申请经济赔偿。[6]
(三) 保护商标权的方式
1. 申请撤销注册商标
如果权利人发现自己创作的作品被他人引用, 作为商标图案, 经过相关部门初步审定, 这种商标使用行为属于侵权行为的话, 权利人可以以他人非法侵占自己著作权为由, 向商标注册机构申请撤销注册商标, 申请成功后, 该商家或企业会失去对商标的使用权和经销权。
2. 向法院提起侵权诉讼
拥有商标著作权的权利人在未注册商标的情况下, 他人提前注册了该商标, 并开始投入使用和经销, 并且已经过了商标注册的有效异议期, 则权利人只能以他人侵犯其著作权为由, 向当地人民法院提起侵权诉讼, 要求法院根据相关法律保护其著作权, 法院经过判定和分析, 认为该商标图案的著作权所有人的诉讼请求合理, 则人民法院会对其诉讼请求予以支持, 法院会出具相关法律文书向商标局提出申请, 要求撤销侵权人的注册商标, 或者由人民法院直接向商标局发出司法建议书, 要求撤销侵权人的注册商标。
四、结论
综上所述, 商标权和著作权的重叠和分界是增加其权限归属判断难度的主要原因, 其商标权和著作权的相互冲突可以直接影响其权利的使用效果和权威性。特别是在著作权的判断上, 确认其独创性十分复杂。因而衍生出的所谓著作权与商标权的冲突也就更加复杂, 需要认真探讨, 从而共同提高认识, 这不仅有益于公平, 也对实践中的企业知识产权竞争有所帮助。[7]
摘要:近年来, 随着全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 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创新, 我国宪法对经济解释的权威性和时效性不尽如人意, 著作权和商标权是市场贸易经常会应用到的两种基本权益。两种权益法规对商品经营交易的影响很多, 由于著作权和商标权在法律和效力方面有一定的重叠性和重复性, 所以要想提高著作权和商标权在商品交易中的作用, 必须清晰认识著作权和商标权的重叠和分界问题。基于此, 文章将结合相关案例, 探讨著作权和商标权界限划分的具体情况。
关键词:著作权,商标权,重叠和分界,案例思考
参考文献
[1]张红宵.著作权与商标权的重叠和分界——由一则案例引发的思考[J].法学, 2014 (11) :118-124.
[2]王泽鉴.人格权保护的课题与展望——人格权的性质及构造:精神利益与财产利益的保护[J].人大法律评论, 2012, 14 (08) :109-114.
[3]张玉敏, 凌宗亮.我国著作权刑法保护问题研究[J].知识产权, 2012, 15 (05) :145-152.
[4]何炼红.知识产权的重叠保护问题[J].法学研究, 2013, 13 (06) :198-201.
[5]刘胜红, 卢玉超.我国著作权法应取消发表权——从一则案例引发的思考[J].中国版权, 2013, 13 (06) :147-153.
[6]易继明.知识产权的观念:类型化及法律适用[J].法学研究, 2011, 14 (24) :189-193.
申请人名称:*****公司 地址:******
商标代理组织名称:***** 地址: ***** 联系电话:XXX
评审请求
申请人对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发出的第*******号《商标驳回通知书》之驳回理由不服,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以下简称《商标法》)第三十二条的规定,委托****公司依法向贵委提出商标驳回复审,恳请贵委予以核准申请号为****号的“****”商标(下称申请商标)的注册申请。
事实和理由
驳回理由称: “*******”作为商标,用在所指定的服务项目上缺乏显著特征。
据此,商标局驳回了申请人的商标注册申请。申请人对此裁定不服,理由如下:
一、申请人简介
申请人*****公司(***,***),于***年**月***日创办正式开业,是***首间商业无线电视台,从***的免费电视起步,公司业务拓展至中国内地及台湾地区、东南亚、澳洲、南北美洲及欧洲,主要业务包括电视广播服务、节 目制作及节目发行及分销,数码媒体业务及书刊发行业务,为全球最大的中文商营传媒之一。
经过多年累积的经验及努力,****已拥有一条每年可制作超过650小时剧集和超过17000小时新闻、综艺、旅游和资讯娱乐等节目的制作生产线。在中国,***是第一批获得中国国家广电总局批准,合法落地中国的境外电视媒体。在中国广东珠三角地区,到各地有线电视网络传输,中国各地观众,均可透过各种方式,收看过无线电视的各类节目,其中无线电视出产的****电视剧,可以说是有华人的地方,都曾播放过。
近几年,****制作的各类电视节目及宣传短片等屡获殊荣,至今已经获得三百多项国际重要奖项。1997年,****入选亚洲五十年间最具竞争能力企业、全港二十大杰出商业机构及亚洲二百家卓越公司;2001年,****获得美国国家广播协会颁发的“2001年国际广播卓越大奖”。至今,****仍旧是全球唯一一家能够全面覆盖两岸三地的华语电视媒体,并且是全球第一家能够在香港、澳门、中国大陆、台湾均能得到当地政府批准,合法落地,进入两岸四地千家万户的电视媒体,并透过庞大的海外发行,覆盖全球,无线电视现为全球股票市值最大的华语电视台,以及最大的华语节目供应商之一,2008年营业额超过45亿港币。
二、申请复审商标是申请人精心构想,使用在申请商标所指定的商品上具有天然的显著性的商标。
按照《商标法》的宗旨,某一商标是否应获准注册,应视其指定使用商品或提供服务的具体情况,因为商标的价值源自其商品或服务的联系。本案中,按照《类似商品和服务区分表》的规定,申请人此次申请提供的商品为“互联网电视广播、网络电视、视频点播、手机应用程式”。根据维基百科的解释,“无线电视”可以指:
(1)地面电视:一种电视讯号的转送模式,在地面建立电波塔以无线电波方式播出电视节目;
(2)电视广播有限公司(TVB):香港一家电视台,惯称为无线电视。若“无线电视”是指一种电视讯号的转送模式,那么申请商标所核定的服务项目所指内容有着本质的区别。
首先,在申请商标所核定的服务项目“互联网电视广播、网络电视”上。互联网电视广播和网络电视借助网络媒介传播信息,而传统的电视广播系靠接收卫星发射的信息作为声像传播的手段;
其次,在申请商标所核定的服务项目“视频点播”上。视频点播主要服务于广大的网络客户,使客户可以通过视频点播的形式可以收看自己想看的节目内容,而不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这一服务形式早已经远远超过传统的电视广播所能提供的服务
最后,在申请商标所核定的服务项目“手机应用程式”上。这一新型的服务撇开了电视这一服务载体,通过手机作为服务载体,借助通讯科技和电信信息,为广大的手机用户提供服务。在服务客体上也不同于传统的电视广播。
综上所述,申请商标所核定的服务项目“互联网电视广播、网络电视、视频点播、手机应用程式”这些服务项目,均系新型的服务,且服务的模式和客体已经与“无线电视”不产生任何关联,因此,申请商标“无线电视”使用在这些服务项目上,均具有天然的显著性。
若“无线电视”是指电视广播有限公司,这个指向对象恰恰是申请人,更加具备天然的显著性。
故,无论申请商标指向的是维基百科中的任一解释,申请商标均具有天然的显著性,依法理应被核准注册。
三、申请商标并非仅有申请服务的名称、型号,更不直接表示服务质量,具备足以使相关公众区分商品来源的特征,显然具有显著性。
根据《商标审查标准》的规定,商标的显著特征,是指商标应当具备的足以使相关公众区分商品来源的特征。仅有本服务的通用名称、图形、型号的,仅仅直接表示服务的质量及其他特点的会被判定为缺乏显著性。申请商标“无线电视”使用在互联网电视广播、网络电视、视频点播、手机应用程式等服务上,并不是上述服务的通用名称、型号,如互联网电视广播、网络电视目前并无通用名称、型号的存在,也与上述服务的质量、特点无关,“无线电视”并不能表示“互联网电视广播、网络电视、视频点播、手机应用程式”等服务的质量或特点。因此在申请商标“无线电视”并非仅有申请服务的名称、型号,更不直接表示服务质量的情况下,具备足以使相关公众区分商品来源的特征,应予以授权。
四、诚如网络上的所有查询可知,申请商标“无线电视”是申请人的简称,是与申请人一一对应的名称,本身就具备了非常强的显著性。也由于申请人在全世界华人,特别是国内人民中具有非常高的知名度,而使得“无线电视”已经唯一指向了申请人电视广播有限公司。
根据百度百科的查询可知,*****由于是***首家无线电视媒体,故简称为“无线电视”。正如第一部分对申请人香港电视广播有限公司的介绍可知作 为香港首间商业无线电视台,申请人一般被称为“***电视台”或“***”,观众又有 “***”、“三色台”、“无记”等。其业务已遍及各地,并涉足节目发行、收费电视、音乐、电影、出版等行业,为全球最大的中文商营传媒之一,开台以来依然保持香港一半以上的电视收视人群,培养出台前幕后的华语影视制作团队数以百计。其中,电视剧为***制作的品牌产品,每年产量近千小时,一直影响着香港和全球华人社区。
正是由于申请人如此高的知名度,而使得申请商标“无线电视”在全球华人,特别是国内人民的心目中唯一指向申请人,其显著性不言而喻。
综上所述,申请商标“互联网电视广播、网络电视、视频点播、手机应用程式”这些商品上,就天然地具备了非常强的显著性,同时申请商标并非仅有申请服务的名称、型号,更不直接表示服务质量,具备足以使相关公众区分商品来源的特征,具有显著性,且其做为申请人的简称,与申请人形成一一对应的联系,加上申请人在全球华人,特别是国内人民的心目中具有非常高的认知度与美誉度,更是使得申请商标在具备非常强的显著性的同时,也天然地因此而获得非常高的知名度。故,申请商标依法应当予以注册。
此致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评审委员会
申请人:*****公司
代理组织:*****公司
地址:xx省XXX市XXXX经济开发区XXX路1号
法定代表人姓名:
职务:
评审请求:根据《商标法》第三十二条第一款规定,请求评审委员会撤销商标局驳回我公司商标注册申请的决定,准予我公司商标注册。
事实与理由:
申请人于 20XX年X月6日,向贵局申请注册“AAAREEAAAXXX”,国家商标局认为该商标与BBB股份有限公司注册的XXXX号商标近似,于200X年X月X日通知申请人驳回了申请人的商标申请。申请人不服该决定,特申请复审。
一、申请人“AAAREEAAAXXX”是组合商标,与贵局引证的XXXX号“REE”商标(以下称引证商标)差别显著,两商标在组成要素、含义、图形的构图及整体外观等各个方面均有重大差异,不会使相关公众对申请人商品的来源产生误认,也不会使相关公众认为申请人的商品来源与引证商标的商品有特定的联系。
现将申请人商标与引证商标对比如下:
1、申请人商标与所引证商标在组成要素、含义上差距显著,不会引起公众误认或者认为与引证商品有联系。
申请人商标为中英文的组合商标,由11个英文字母“AAAREEAAAXXX”及中文“XXX”组合而成,特征鲜明。申请人商标含义是既包含申请人公司的字号“XXX”又含有其英文名称“AAAREEAAAXXX”,而引证商标则是单纯由英文字母“REE”构成。相关公众看到“AAAREEAAAXXX”及中文“XXX”组合的商标,会立即想到“此商品是“XXX”公司的商品”,并会想当然认为““AAAREEAAAXXX”是其英文名称,公众不会联想到“BBB公司”或者“REE”商标。
2、在图形构图及整体外观上差异显著,不近似,公众不会误认。
申请人商标由“AAAREEAAAXXX”、“XXX”上下排列组合而成。“AAAREEAAAXXX”在上,“XXX”在其下居中,并且但就英文“AAAREEAAAXXX”来看,也有左右对称的感官效应,也不会联想到商标“REE”,同时在中文“XXX”思维定势的影响下,更不会想到是“BB”公司的“REE”商标的`商品。二者不存在让消费者产生关联的条件与可能性。
二、申请人商标与引证商标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没有也不会引起消费者误认或者认为其间有何联系。
申请人公司坐落在素有“中国电饭煲之乡”之称的广东XX市。十多年以来申请人一直使用““AAAREEAAAXXX”商标经营多功能电炒炉(锅)、多功能电热炉、电饭锅、西施煲、快速电热水壶等一系列产品。申请人致力于此品牌产品的宣传、经营与推广,该标志广泛应用于申请人公司的各种产品、文件资料及宣传品中,此品牌日渐深入消费者之心已为人们所接受。已通过国家3C和CQC质量认证,荣获“中国知名品牌”、“97中国家用电器博览会金奖”,共青团广东省委员会命名“99青年文明号”企业。
在申请人使用“AAAREEAAAXXX””品牌的几年来,从未出现消费者误认,或者将此二者混淆起来的情况。这一现实状况更证明了申请人的品牌与引证商标无关。
综上所述,申请人商标与引证商标在组成要素、含义、图形的构图及整体外观等各个方面均有重大差异,不会使相关公众对申请人商品的来源产生误认,也不会使相关公众认为申请人的商品来源与引证商标的商品有特定的联系,且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该商标已被相关公众所接受,未发生误认的情况,为此,特恳求评审委员会撤销商标局驳回我公司商标注册申请的决定,准予我公司商标注册。
附件:(略)
申请人章戳
【商标驳回复审的典型案例】推荐阅读:
商标驳回复审解析11-14
驳回复审申请书12-29
商标撤销复审申请书11-24
驳回申请决定书02-22
驳回管辖异议申请书09-13
驳回行政复议申请决定书06-29
民事裁定书(驳回支付令申请用)06-19
民事裁定书(裁定驳回再审申请用)10-26
侵犯商标权案例10-05
商标侵权案件案例分析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