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论述题和简答题(共3篇)
1、马斯洛需求层次的主要内容
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社交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2、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工作能力会如何影响管理幅度
主管工作能力强,则可以迅速地把握问题的关键,就下属的请示提出恰当的指导建议,并使下属明确地理解,从而可以缩短与每一位下属在接触中占用的时间。同样,如果下属工作能力强,则可以在很多问题上根据自己符合组织要求的主见去解决,从而可以减少占用上司时间的向上司请示的频率。这样,管理幅度便会宽些。
3、管理人员考评的目的和作用
1.为确定管理人员的工作报酬提供依据2.为人事调整提供依据
3.为管理人员的培训提供依据。4.有利于促进组织内部的沟通。
4、激励强化理论的主要观点
这个理论认为人的行为时其所获刺激的函数。如果这种刺激对他有利,这种行为会重复出现;若对他不利,这种行为会减弱直至消失。因此管理者要采取各种强化方式,以使人们的行为符合组织的目标。
5、泰罗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观点
1.科学管理的根本目的是谋求最高工作效率。
2达到最高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是用科学的管理方法代替旧的经验管理。
3.实施科学管理的核心问题,是要求管理人员和工人双方在精神上和思想上来一个彻底变革。
6、为何决策被称为管理者工作的实质
1.决策时管理工作的核心。2.决策决定着管理行为的方向3.决策时各级管理者的主要职责。
7、领导者应具备的业务技能
1.应具备较强的分析、判断和概括能力。2.决策能力3.组织、指挥和控制的能力。
4.沟通、协调企业内外各种关系的能力。5.不断探索和创新的能力。6.知人善任的能力。
8、影响集权与分权程度的主要因素
影响集权的因素有:影响分权的因素有:
1.组织的历史。1组织的规模。
2.领导的个性。2活动的分散性。
3.政策的统一与行政的效率。3训管理人员的需要。
9、目标管理方法优缺评价
优点:缺点:
1.调动员工和管理人员的工作热枕。1.乏组织内最高级领导人的支持
2.在目标的制定中注意相互联系和合作。2.采用目标管理过分强调数量目标。
3.对每个人工作表现有更加具体合理的评价。3.忽略员工间真正的沟通。
4.有利于管理人员发挥自己的才能。
5.有利于每个人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和积极性。
10、企业的社会责任
1.办好企业,使人民物质文化需求更美好。2.企业一切经营管理行为应符合道德规范。
3.社区福利投资。4.社会慈善事业。5.自觉保护环境。
11、为何出现彼得现象?如何防止?
1.公司应有一份完善的晋升评测方案。2.晋升前必须设定一个试用期,并根据试用期作出决策。
3.在职位晋升上,至少要有两名候选人。
12、为何不能实施多头领导?
多头领导的弊端:
1.决策需要大量时间,时间上有一定延误2.就各方利益,具有相对的折中性
3.因最终结果不能代表各个领导间的个别意见,造成权力与责任分离。
1、骨龄:是指骺及小骨骨化中心出现的年龄和骺与骨干愈合的年龄,也是一种生物年龄。
2、胸骨角:胸骨柄与胸骨体相接处向前凸,称胸骨角。两侧肋切迹与第2肋相连接,是计数肋的重要体表标志。
3、气血屏障:肺泡与毛细血管之间进行气体交换时,必须经过由肺泡上皮、上皮基膜、毛细血管内皮基膜及内皮这四层结构,称气血屏障。
4、血液循环:血液由心脏射出,经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再回心脏,如此循环不止,称血液循环。
5、上消化道:通常把从口腔到十二指肠的这段消化管道称上消化道。
6、神经:周围神经系统内,许多神经纤维集中成束被结缔组织膜包裹,称为神经。
7、本体感觉:感受肌肉和关节的运动、身体位置的改变及运动速度的变化的感觉,称为本体感觉。
8、腱梭:是一种肌肉张力感受器,能感受静力工作中肌肉张力的变化
9、人体标准解剖学姿势:身体直立,两眼向前平视,双足并拢,足趾向前,上肢下垂于躯干两侧,掌心向前。
10、矢状面:沿前后方向将人体纵切为左右两部分的切面称为矢状面。
11、额状面:沿左右方向将人体纵切为前后两部分的切面称为额状面。
12、肌肉生理横断面:一块肌肉所有肌纤维横断面之和称为肌肉生理横断面。
13、肺的导气部:肺内支气管反复分支为终末细支气管等。分支到终末细支气管为止,只输送气体而无气体交换作用,故称为肺的导气部。
14、对掌运动:拇指绕第一腕掌关节的运动轴可相对于手掌心运动,称为对掌运动
15、联合关节:是指在结构上独立,但在运动时必须同时进行运动的两个或多个关节。
简答题:
2、简述肩关节的结构特点及如何运动。答案要点:
肩关节是典型的球窝关节,由肩胛骨的关节盂与肱骨的肱骨头构成。关节面大,关节窝浅,相连骨的关节面大小相差大,关节囊薄而松弛,故灵活性大。可作屈伸、内收外展、旋内旋外、环转和水平屈伸运动。
3、简述肘关节的结构和运动。答案要点:
(1)关节的基本结构:肘关节由肱尺关节、肱桡关节和桡尺近侧关节包在一个关节囊内构成复关节。肱尺关节由肱骨滑车与尺骨的滑车切迹构成屈戍关节;肱桡关节由肱骨小头与桡骨的关节凹构成球窝关节;桡尺近侧关节由桡骨的环状关节面与尺骨的桡切迹构成车轴关节。(2)关节的辅助结构:加固肘关节的韧带有:尺侧副韧带、桡侧副韧带、桡骨环状韧带。(3)运动:肘关节可以绕肱桡关节和肱尺关节进行屈伸运动,绕肱桡关节和桡尺近侧关节进行了旋转运动。
4、简述髋关节的结构特点及如何运动。答案要点: 髋关节由髋臼和股骨头构成,股骨头的关节面约占球面的2/3,髋臼的周缘有髋臼唇附着,增大了关节窝的深度。关节囊坚韧。加固关节的韧带前方有髂股韧带,内侧有耻股韧带,后方有坐股韧带,其中髂股韧带最为强大,它起自髂前下棘,呈人字形止于转子间线,有限制髋关节过度后伸的功能。
髓关节是杵臼关节,有3个运动轴,可绕冠状轴做屈伸运动,绕矢状轴做内收外展运动,绕垂直轴做旋内,旋外运动。此外还可进行环转、水平屈伸等运动。
6、试述脊柱的组成、整体观和运动功能。答案要点:
成人脊柱由24块椎骨、1块骶骨和1块尾骨以及连结它们椎间盘、关节和韧带装置组成。前面观脊柱,椎体从上到下逐渐加大,骶骨的耳状面以下又变小。侧面观脊柱,具有4个生理弯曲包括颈曲、胸曲、腰曲和骶曲,颈曲和腰曲向前凸,胸曲和骶曲向后凸。后面观脊柱,可见棘突于背部形成一条纵嵴。脊柱能够进行屈伸、侧屈、旋转和环转运动。
3、对俯卧撑动作上肢各环节进行运动解剖学分析(列表)。
俯卧撑动作撑起阶段上肢各环节运动解剖学分析
环节 关节 运动 与外力矩关系 原动肌 工作条件 工作性质
肩带 胸锁关节 前伸 相反,M肌>M外 前锯肌和胸小肌近固定 向心 上臂 肩关节 屈 相反,M肌>M外 三角肌前部、胸近固定 向心
大肌上部和肱二头
肌长头等
上臂 肘关节 伸 相反,M肌>M外 肱三头肌、肘肌 远固定 向心 前臂 桡腕关节 过伸 相反,M肌>M外 桡侧腕屈肌、尺侧
伸 腕屈肌、掌长肌等 远固定 向心
2、试述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答案要点:
消化系统由消化管和消化腺两大部分组成。消化管主要包括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大肠(盲肠、结肠、直肠)等。口腔到十二指肠的管道又称上消化道,空肠以下的管道又称下消化道,习惯上将食管至肛门的部分称为胃肠道。消化腺主要包括肝、胰和三对唾液腺(腮腺、下颌下腺、舌下腺)。
消化系统的主要功能是消化食物,即摄取和消化、吸收食物中的营养,为机体提供能量、构筑细胞和组织,最后排出食物残渣(粪便)。此外,口腔、咽等还与呼吸、发音和语言活动有关。
5、简述呼吸系统的组成和功能。答案要点:
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呼吸道是传送气体的通道,包括鼻、咽、喉、气管和支气管。鼻是呼吸系统的起始部分;口咽和喉咽是呼吸和消化道的共同通路;喉不仅是呼吸通道,还是发音器官;气管和主支气管输送气体;肺由肺泡及肺内各级支气管组成,是容纳气体和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
4、简述主张安静和运动中尽量用鼻呼吸的解剖学原因。参考答案
(1)鼻前庭生有鼻毛,能阻挡空气中的细菌和尘埃;鼻粘膜能分泌粘液,粘膜细胞为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借助纤毛的摆动,能清除进入鼻腔的异物。(2)鼻粘膜下有丰富的血管,能调节吸入空气的温度。因此,提倡安静或从事运动时都尽量用鼻子吸气。
9、心脏各腔有那些出入口和瓣膜?瓣膜有何功能? 答案要点:
右心房:三入口:上、下腔静脉口、冠状窦口;出口:右房室口。
右心室:一入口:右房室口、三尖瓣;
出口:肺动脉口、肺动脉瓣。左心房:四入口:肺静脉口;
出口;左房室口。
左心室:一入口:左房室口、二尖瓣;
出口:主动脉口、主动脉瓣。瓣膜的功能:瓣膜能防止血液逆流。
3、葡萄糖经饮用进入肱二头肌的途径如何?肱二头肌内的代谢产物如何经尿排出体外? 答案要点:
(1)葡萄糖→口腔→咽→食管→胃→小肠绒毛→小肠绒毛的毛细血管静脉端→肠静脉→门静脉→肝→肝静脉→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内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升部→主动脉弓→头臂干→锁骨下动脉→腋动脉→肱动脉→肱二头肌。
(2)肱二头肌内的代谢产物→肱静脉→腋静脉→锁骨下静脉→头臂静脉→上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内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升部→主动脉弓→主动脉胸部→主动脉腹部→肾动脉→肾门→经各级分支后入球小动脉→肾小球→滤过屏障→肾小球囊腔→肾小管→集合小管→乳头管→肾小盏→肾大盏→肾盂→输尿管→膀胱→尿道→排出体外。
4、O2由体外进入小腿三头肌的途径如何?小腿三头肌内的CO2经过哪些途径排出体外? 答案要点:
(1)O2由体外→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泡→气血屏障→肺内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升部→主动脉弓→主动脉胸部→主动脉腹部→髂总动脉→髂外动脉→股动脉→腘动脉→胫后动脉→小腿三头肌。(2)小腿三头肌CO2→胫后静脉→腘静脉→股静脉→髂外静脉→髂总静脉→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内毛细血管→气血屏障→肺泡→支气管→气管→喉→咽→鼻→排出体外。
4、简述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功能。答案要点:
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其中前者包括位于颅腔的脑和椎管内的脊髓,主要功能是调节和控制人体各器官系统活动,以及传导和反射。后者包括与脑相连的脑神经和与脊髓相连的脊神经,主要分布到头面部、躯干和四肢的皮肤和肌肉,接受外界的各种感觉刺激和支配躯体肌肉的活动,同时内脏神经还具有支配心血管、平滑肌活动和腺体分泌,以及感受内脏感觉的功能。
6、简述听觉和位置觉感受器的名称、位置及功能。答案要点:
(1)内耳膜迷路蜗管基底膜上的螺旋器是听觉感受器。
(2)内耳膜迷路膜半规管膜壶腹壁上的壶腹嵴是感受头部旋转变速运动的位觉感受器。(3)内耳膜迷路的椭圆囊和球囊壁上的椭圆囊和球囊斑是感受头部位置变动或直线变速运动的位觉感受器。
2、青少年生长发育的两次交叉现象和两次高峰? 答案要点:
(1)10~14岁女生身高体重平均数均高于男生,形成发育曲线上第一次交叉。(2)14岁以后,男生身高体重又超过女生,形成发育曲线上第二次交叉。(3)刚出生至6个月时为第一次生长高峰。
1、近代中国,经济、政治、社会生活具有明显的近代化趋势。回答下列问题。(1)“轮船招商局”创办人是谁?请再举一家洋务派创办的民用企业。“大生纱厂”的创办人是谁?为挽回国家利益,发展工商业,他提出了什么口号?
(2)孙中山先生有哪些“丰功伟绩”?
(3)列举近代中国“新兴交通工具”和“社会风尚的革新”的表现和一例。近代中国出版业中,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是什么?
(4)综上所述,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2、材料一:近代中历史的主题及其解决的道路,取决于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近代中国没有按照正常的发展规律从封建社会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而是走上了属于资本主义体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道路,这是资本主义与封建主义相结合的结果。压迫和阻止近代中国社会向前发展的主要东西,是帝国主义国家的资产阶级和中国的地主阶级。
3、材料二:中国缺少的东西固然很多,但是主要的就是少了两件东西:一件是独立,一件是民主,这两件东西少了一件,中国的事情就办不好。一面少了两件,另一面却多了两件。多了两件什么东西呢?一件是帝国主义的压迫,一件是封建主义的压迫、、、因此,我们要破坏帝国主义,要破坏封建主义。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主题是什么?提出这一主题的依据是什么?
(2)辛亥革命性质是什么?有何积极的历史意义?南昌起义的历史意义和性质分别是什么?
(3)你从上述材料和民主革命的重大历史事件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4、材料一:“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 材料二:“日本掠夺了中国的山东省,是不是世界的盗贼呢?、、、、、山东三千六百万百姓丢失山东该不该愤怒?四万万中国人民该不该愤怒呢?” 材料三:“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异此头。”
1(1)即使“大将筹边”也不能改变当时中领圭被蚕食、被侵略的命运,其根本原因是什么?
(2)材料二提到的“日本掠夺了中国的山东省”发生在哪一次会议上?该决定引发了中国近代史上一次轰轰烈烈的斗争,这次斗争的性质是什么?
(3)材料三中,吉鸿昌不能战死在抗日战场上是因为国民政府实行的什么政策?
(4)去年,日本当局借中国政府忙于处理南海争端之机,企图占据中国钓鱼岛。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日本曾经在哪一条约签订后占据过钓鱼岛?
5、(1)辛亥革命后,中国掀起了近代以来工业化建设的第二次浪潮。请根据所学知识分析这次工业化建设浪潮兴起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根据(1)问和所学知识推断,中国近代工业化建设的第一次浪潮应开始于什么事件?这一事件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3)亲中国成立后,中国开始了又一次工业化的探索。根据所学知识说说这次工业化建设的主要特点。并说说产生这些特点的主要原因?
5、材料一:“一九五三年将是我国进行大规模建设的第一年。”
“国家建设包括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文化建设。而以经济建设为基础” “工业化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负不再过穷困生活的基本保证,因此这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全国人民必须同心同德,为这个最高利益而积极奋斗。“ 材料二:“我们怀着十分兴奋的心情跨入一九七九年”
“把全党工作的得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是一个伟大的战略转变。” 材料三:“在边远地区,落后地区和贫困地区,群众要求包产到户的,应当支持群众的要求,可以包产到户,也可以包干到户,并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保持稳定;在一般地区,已实行包产到户的,如果群众不要求改变,就应当允许继续实行。”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是什么?党和政府为实现这个“最高利益”而编制的规划是什么?
(2)材料二“我们怀着十分兴奋的心情”因何而起?请指出“战略转变”前后,党的工作重心分别什么?
(3)结合材料三说说:为了改变农村落后的生产面貌,农民作出了何种尝试?通过这些尝试而逐步形成的农村改革制度是什么?这种制度的全面推行,使农村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4)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请你为我国现代化经济建设建言献策。
6、(1)英国迫使清政府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什么?让我国的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20世纪50年代,中国首先提出的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是什么?
(3)结合所学知识,列举20世纪70年代中国对外关系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历史事件。
(4)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对外开放开始起步,设立“经济”特区始于哪一年?目前,我国已形成了怎样(特点)的对外开放格局?
(5)综上所述,中国近现代对外关系经历了屈辱外交一独立自主、对外开放的演变历程,对此你有何感想?
7、材料一:共产党之占领台湾,势必将直接威胁太平洋之安全,并威胁在该区域履行合法而必要的活动的部队。因此,本人命令美国第七舰队防止对台湾之任何进攻。材料二:正如我在过去三年多次指出的那样,没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及其七亿五千万人民的参加,是不能有稳定与持久的。正因为如此,我在好几个方面采到主动行动为两国之间的比较正常驻的关系敞开门户。
材料三:近年来中美关系大事摘录。
2001年4月1日,美国海军侦察机在中国海南沿海空域撞我军用飞机,导致飞行员失踪。我国政府向美方提出严正交涉和抗议。
2001年12月27日,美国总统布什签署命令,正式宣布给予我国永久正常贸易关系地位。2010年12月29日,美国政府通知国会计划向台湾出售总值64亿美元的武器,中国政府表示坚决反对和强列谴责。
2010年4月13日,国家主席胡锦涛美国首都华盛顿同美国总统奥巴马进行了会见,两国元首就中美关系和共同关心的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交换了意见达成共识。
(1)材料一反映了当时中美联关系呈现出怎样的基本特征?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70年代美国“为两国之间的比较正常的关系敞开大门而采取的行动,并简述其对国际局势产生的影剧影响。
(3)根据材料三指出近年来中美联社关系表现出怎样的态势?反映了当今国际形势具有什么特点?
8、(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有何意义?
(2)《独立宣议》、《人权宣言》分别是哪个国家颁布的?
(3)指出英美法等国家建立资产阶级政权的共同目的是什么?
9、材料一:1861年的一项法令宣布农妈获得人身自由。还规定农妈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土地,但必须缴纳赎买金。
材料二:1862年,林肯政府颁布《解放黑奴宣言》和《宅地法》规定:凡支持共和国的成年人,只要做到缴纳10美无聊登记费,就可以在西部获昨不超过160亩的空地,种了5年后,成为私有财产。
材料三: 1868年,日本开始“明治维新”,政治上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经济上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创办近代企业,同时开展土地改革。
(1)材料一反映了哪个国家的什么历史事件?它在该国历史上产生了什么作用?
(2)分析材料二,林肯下放颁布的《宅地法》鼓舞了农民参战热情,为什么?
(3)材料三中提到明治维兴时期开展了土地改革,其主要措施是什么?
(4)新中国成立初期,是如何解决农民土地问题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农村实行家庭 4 联产承包责任制,有何重大意义?
10、(1)一战前两在军事集团是指的是哪两大集团?
(2)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标志是什么?交战的双方是谁?重要的转折点是哪次战役?战争的性质是什么?战后形成的格局是什么格局?
(3)冷战涉及的是哪两个国家?
(4)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更加多元化特点”指的是什么?
(5)当今的世界并不太平,请举出你认为威胁世界和平与安全的主要因素。
11、结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一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鸦片战争呢?
(2)请列举出两例事实批驳日本右翼势力的荒谬言论?(“2012年2月,日本右翼分子发表:南京大屠杀事件并未发生过的言论。一直以来,日本国内右翼势力邕终不愿承认当年侵华战争中犯下的罪行。”)
(3)你认为当今避免战争的方法有哪些?
12、材料一:在1932年的美国总统选举中,民主党候选人罗斯福当选总统。面对“大萧条”他坚定的认为,这国家要进行大胆的。、坚持不懈的试验,如果试验失败了就再试行另一种方法,最得要的是进行试验。
(1)请问罗斯神福“进行试验”的目的是什么?为此,他采取的“中心措施”是什么?他的试验取得了怎样的成效?
材料二:在20世纪的最后20年在世界的东方,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解放了思想的中国人焕发出蓬勃的创造力,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
(2)材料二中所说的“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的总设计师是谁》概括说明,5 在20世纪的最后20年,他领导中国人民对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进行了哪些卓有成效的探索?
(3)今天,中国的发展站在一个新的起点。请结合自身实际,谈一谈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表少年学生肩负着怎样的历史使命?
13、材料一:欧洲的分裂所造成的影响是灾难性的。20世纪前半期欧洲的两次分裂带来的只是生灵的涂炭,文明的衰退和地位的削弱。在不到一个世纪的时间里,被誉为“世界工厂”和“日不落帝国”的英国,在欧洲第二次分裂后不得不依附于美国。
材料二:20世纪50年代中期,西德总理阿登纳说?“如果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里走下坡路的话,必须走向联合、、、、、否则欧洲各国将会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次分裂给欧洲造成怎样的影响?
(2)依据材一和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欧洲走向联合的目的是什么?为此,20世纪60年代欧洲国家联合成立了什么组织?发挥了什么作用?
(3)综合上述内容,你得到了什么认识?
14、(1)二战后初期西欧及日本同美国的经济实力相差悬殊,结合所学在识分析其原因?
(2)与二战后期相比,20世纪70年代美国与西欧国家的经济对比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结合所学知识说说20世纪70年代初西欧、日本同美国的经济关系。
(4)关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实力地位消长的事实,反映了什么规律?
15,(1)从全球化的角度看,发报机有何价值?试再举两列类似的发明。(2)针对经济全球化的趋向,美国前总统克林顿曾说:如果由于害怕全球化的破坏而希望挡回全球化的力量,我认为是不可取的“古巴领导人卡斯特罗则认为:由于不公正的国际经济秩序,经济全球化并没有使广大发展中国家从中受益,反而造成、、、、富国愈富,穷国愈穷。根据所学知识说说克林顿和卡斯特罗分别站在什么立场看待经济全球化的?请你为克林顿的观点提供论据。
(3)有学者认为在20世民50年代兴起的经济全球化实际上只是“半球化”,只有到八九十年代经济全球化浪潮才真正具有全球性。请你说说该学者提出经济全球化由“半球化”到“全球化”的理由。
16、(1)请说出一战中两大对立的军事集团的名称。及战后形成的世界政治格局是什么?是怎样被打破的?
(2)材料:1942年1月,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的代表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会议,共同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保证将用自已全部的人力和物力,联合起来,彻底打垮法西斯国家。而到了1945年5月8日,美国驻苏联参赞凯南说:“人们在欢呼雀跃、、、、、他们以为战争结束了,而战收才刚刚开始。”材料中26国的联合宣言对二战的进程产生了什么影响?文中“刚刚开始的战争”是指什么?它导致形成了怎样的世界格局?
(3)二战后的世界格局被打破的标志是什么?请说说当今世界又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格局?
【管理学论述题和简答题】推荐阅读:
病理生理学简答题论述题11-16
公共管理学论述04-01
管理学原理论述题10-17
管理沟通论述题参考04-13
公共管理案例论述答案05-28
企业管理咨询论述题04-28
财务管理简答论述重点11-27
安全管理学简答题01-16
论述全面质量管理在高校科研管理中的重要性04-12
《管理学原理》简答题及答案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