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俭的名人名言名句(精选11篇)
一、在各项节约成本的.措施中,以精减人员最为重要。——王永庆
二、不择手段地追求高级物质生活的人,他的思想品德,必然是低级的。——潜夫
三、奢侈是民族衰弱的起点。——古巴
四、节约就是大收成。——谚语
五、若要生活好,勤劳节俭储蓄三件宝。——谚语
六、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以伐根而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魏徵
七、一切节约,归根到底都是时间的节约。——马克思
八、一切节约,归根到底都是时刻的节约。——马克思
九、财有限,费用无穷,当量入为出。——颜之推
十、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资治通鉴》卷二百三十四
十一、小处不省钱袋空。——托·莫尔
十二、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陶渊明
十三、粗茶淡饭,吃得到老;粗布棉衣,穿得到老。——谚语
十四、论吃还是家常饭,论穿还是粗布衣。——谚语
十五、真理是我们所有财产中最有价值的,所以让我们节约吧。——谚语
十六、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李商隐
十七、节俭本身就是一个大财源。——辛尼加
十八、节俭是你一生中食之不完的美筵。——爱默生
十九、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务维艰。——朱柏庐
二十、囚其国家,去其无用之费,足以倍之。——先秦
二十一、节俭是你生中食用不完的美筵。——爱默生
二十二、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李商隐
二十三、侈而惰者贫,而力而俭者富。——韩非
二十四、生产好比摇钱树,节约好比聚宝盆。——谚语
二十五、节省下来多少,就是得到多少。——丹麦
二十六、钱币是圆的,所以容易滚走。——托里安
二十七、惜衣有衣穿,惜饭有饭吃。——谚语
二十八、节俭是你生命中食之不完的美筵。——爱默生
二十九、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荀况
三十、辛苦得来的果实,不好一口气把它吃完。
三十一、谁在平日节衣缩食,在穷困时就容易度过难关;谁在富足时豪华奢侈,在穷困时就会死于饥寒。——萨迪
三十二、奢则妄取苟且,志气卑辱;一从俭约,则于人无求,于己无愧,是能够养气也。——罗大经
三十三、只有勤来没有俭,好比有针没有线。——谚语
三十四、豪华尽出成功后,逸乐安知与祸双。——王安石
三十五、善于选择要点就意味着节约时间,而不得要领的瞎忙,却等于乱放空炮。——培根
三十六、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诸葛亮
三十七、兴家犹如针挑土,败家好似水推舟。——谚语
三十八、节俭是致富的秘诀。——英国
三十九、辛苦得来的果实,不要一口气把它吃完。
四十、节约莫怠慢,积少成千万。——范继亭
四十一、一勺勺积累的东西,不好用桶倒出去。
四十二、一星半星,凑两成斤。——谚语
四十三、粮食打进仓,莫忘灾和荒。——谚语
四十四、奢侈好像酒,既使人兴奋,又使人衰弱。——卡尔
四十五、舒适的享受一旦成为习惯,便使人几乎完全感觉不到乐趣,而变成了人的真正的需要。——卢梭
四十六、侈则多欲。君子多欲则念慕富贵,枉道速祸。——司马光
四十七、勤俭是愉悦之本,浪费是贫困之苗。——谚语
四十八、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李绅
四十九、奢者狼藉俭者安,一凶一吉在眼前。——白居易
五十、节俭本身就是一宗财产。——英国
(一) 提高认识, 明确重要性
学生对背诵的抵制情绪大, 大多数学生是谈背诵而头痛。在他们看来, 花费几节课时间去背诵一首古诗词或一篇古文, 远没有做一道数学题、记几个英语单词见效快, 来得实在。背诵课文要花费时间和精力, 可是考试又不考书上的, 即使考到了也不过就3~5分, 不要也没多大关系。我们应引导学生充分认识诵读默写的显性意义和隐形意义。从表面看只有5~8分, 但在诵读的过程中对于文言词汇、词类活用、句式等积累都有益, 从而培养良好的文言语感, 进而有利于古文阅读和诗歌鉴赏。记得准, 写得对, 也可培养学生的理解力、记忆力、意志力和细致认真的学习态度。历史和实践证明积累是提高语文素养行之有效的途径。以默写检测和引导积累应是命题者的真意。
(二) 注意考点, 引导积累
不少学生时间花了, 也能背诵下来, 但考试失分不少。究其原因, 对考点理解不到位, 一旦落实到个别字句时, 往往不是写不出来就是写成了错别字, 或者把语句的顺序写颠倒, 因记忆模糊而导致失分。因此, 应该明确在文言文默写中容易考查的易错字。
1. 生僻难写字
“名句名篇”中有一些生僻难写的字, 平时要勤于动笔, 强化记忆。在考试中才能准确无误地写出来。
如: (1) , 秋水共长天一色; (2) , 形影相吊。
以上二题的答案为:“落霞与孤鹜齐飞”“茕茕孑立”。其中“鹜”“茕”就是生僻字, 比较难写, 学生往往容易多写或少写笔画。
2. 同音异形字
读音相同但意义不同甚至相反的字在名句名篇中大量存在着, 这是命题者“设伏”的热点, 平时复习时要特别注意这些同音异义字, 有意识地多做分析比较, 能够既知其形, 更知其义。
如: (1) 山重水复疑无路, ; (2) 可怜身上衣正单, 。
以上二题答案是:“柳暗花明又一村”“心忧炭贱愿天寒”, 其中“暗”“愿”容易与同音字“岸”“怨”混淆。其实这二组同音的意义根本不同, 只要联系语境, 就可以区别开来。
3. 异形同义字
意思相同而字形迥异的字在“名句名篇”中也是屡见不鲜的, 是考试得分的“盲点”之一, 复习时也应引起高度的重视。
如: (1) 出师未捷身先死, ; (2) 两朝开济老臣心。
以上二题答案是:“长使英雄泪满襟”“三顾频烦天下计”, 其中“长”“烦”容易与音近字“常”“繁”混淆。
4. 形近异义字
形近字在“名句名篇”中屡见不鲜, 再加上读音又大多相近, 对学生有更大的迷惑性和误导性, 因此在答题时更应予以注意。
如: (1) 众口铄金, ; (2) , 不尽长江滚滚来。
以上答案为“积毁销骨”“无边落木萧萧下”。其中“销”容易写成形近的“消”, “萧”容易写成形近的“箫”。
5. 语句顺序
有不少名句的语句顺序即使颠倒, 意思也不会发生改变, 也正是这个原因, 一部分学生往往只观其大略, 不求甚解, 导致把语句的顺序写颠倒, 白白丢掉了分数,
如: (1) 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 (2) 料得年年肠断处, 明月夜, 短松冈。
以上两句, 稍不注意, 就很可能写错顺序:把“春色满园”写错为“满园春色”;把“肠断处”错写为“断肠处”。
6. 句中容易忘写虚词
如“夫”, 是由于古今汉语语法的差异。
除了以上几种错误类型外, 还有缺笔少画、书写无法辨认等。平时让学生有意识地记忆或训练这些易错字, 注意书写学生的失分率自然就降到最低。
二、注意复习时间安排
高三复习时间紧, 应抓住重点科学合理地安排复习范围与顺序。先以必修教材中要求背诵的篇目为先, 之后扩展到选修乃至课外;先诗歌后散文;先短后长;先易后难。让学生明确复习范围和重点, 引导合理安排顺序, 容易有所收获, 培养成就感, 增强自觉性, 注重平时复习。心理学实验证明, 分散复习要比集中复习效果好, 名句名篇的复习不能幻想“毕其功于一役”, 必须科学合理地安排时间。
第一轮:9~12月在早自习安排读背任务 (也可学生自行安排任务) , 并在课堂上即时抽背以达到检测目的。这阶段是要求扎扎实实地落实所有读背篇目, 对学生的检查反馈要及时。对学生的抽查, 面要广。
第二轮:3~4月以默写为主, 要求学生自备一个默写本, 对背诵的课文自行默写。在默写后, 自行用红笔批改。每晚一篇。老师可视情况对于较长的古文或容易错的文章要求重复默写。反复的默写使学生对自己容易写错的字有一个强化认识。老师一定要检查督促, 否则容易流于形式。
第三轮:5~6月, 查漏补缺阶段。以学生自由背诵为主, 以老师出题测试为辅。以达到巩固的目的, 特别强调书写规范。
三、备考注意
1.按题目要求答题。题目怎么要求就怎么答, 不要多答也不要少答, 如让任选两题, 就选确保得分的题。
2.备考复习时, 一定要既动脑又动手, 避免书写上的错误。
3.答题时, 可以凭借语句的内容和形式, 推断所填的名句。如试题已经给了“不能成方圆”, 让填出上句, 到底是“无规矩”, 还是“不以规矩”呢, 这就要根据下句的“不能”进行推断, 古人行文, 很注意讲究对仗, 因此可确定应填“不以规矩”。
4.在答题时, 如果有选择余地的话, 应选有把握地写, 如果实在不会写, 就要果断放弃, 不要想当然地瞎碰, 那样只会浪费宝贵的时间, 因为凭空不可能写出和原句一样的句子来。
小处不省钱袋空(托·莫尔)
钱币是圆的`,所以容易滚走(托里安诺)
节约一分钱,等于生产一分钱(英国)
节省下来多少,就是得到多少(丹麦)
黄金本无种,出自勤俭家
饱时省一口,饿时得一斗
细水长流,遇灾不愁
省下烟酒钱,急难免求人
有荒节约度荒,天荒节约备荒
好处安身,苦处用钱
成由勤俭破由奢
勤俭永不穷,坐食山也空
从俭入奢易,从奢入俭难
小钱不知省,大钱将滥花(英国)
成家子,粪如宝;败家子,钱如草
眼下胡花乱铺张,往后日月空荡荡
一勺勺积累的东西,不要用桶倒出去(哈萨克族)
辛苦得来的果实,不要一口气把它吃完(维丵吾丵尔族)
家有万石粮,挥堆不长
杀牛吃肉,不如留着挤奶(藏族)
有钱时摆阔,没钱时挨饿
欲求温饱,勤俭为要
紧紧手,年年有
精打细算够半年,遇到荒年不受难
年年有储存,荒年不荒人
奢侈的必然后果风化的解体反过来又引起趣味的腐化(英国)
2、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先秦《左传庄公二十四年》
3、合理的安排时间,就等于节约时间。――培根
4、合理安排时间,就等于节约时间。――培根
5、豪华尽出成功后,逸乐安知与祸双。――王安石
6、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7、冬不节约春要愁,夏不劳动秋无收。――(锡伯族)谚语
8、侈则多欲。君子多欲则含慕富贵,枉道速祸。――司马光《训俭示康》
9、侈将以其力毙。――先秦《左传襄公二十九年》
2) 只有勤来没有俭,好比有针没有线。——谚语
3) 学问勤中得,富裕俭中来。 ——谚语
4) 家有千金,不点双灯——谚语
5) 冬不节约春要愁,夏不劳动秋无收。 ——(锡伯族)谚语
6) 钱是一块一块上万,麦是一颗一颗上石。——谚语
7)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李商隐
8)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诸葛亮
9) 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荀况
10) 侈而惰者贫,而力而俭者富。——韩非
11) 节俭本身就是一宗财产。(英国)
12) 节俭是你一生中食之不完的美筵。(爱默生)
13) 节省下来多少,就是得到多少。(丹麦)
14) 黄金本无种,出自勤俭家。
15) 奢侈好像酒,既使人兴奋,又使人衰弱。(卡尔)
16) 奢侈是民族衰弱的起点。(古巴)
17) 节俭是天然的财富,奢侈是人为的贫困。(希腊)
18)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朱子家训》
19)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一粥一饭汗珠换。
关键词:理财,节俭,自我约束
一、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节俭是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一直提倡并保持下来的传统美德, 影响着所有中国人的行为, 两千多年前的《左传》中就有“俭, 德之共也;侈, 恶之大也。”的论述。
三国时诸葛亮曾在《诫子书》中说过:“静以修身, 俭以养德。”这正体现出节俭对于提高自身道德修养的重要作用。事实上, 自古以来, 凡品德高尚者, 大都注意勤俭节约。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官至参知政事, 仍保持富不忘贫、贵而能俭的品德。周恩来总理又以“简朴”为座右铭, 成为令人敬佩的领袖。不难看出, 节俭对于修身养德是大有禅益的。
先哲们提倡节俭主要是为了使自己不受物质欲望的诱惑, 能够一心一意的钻研真理, 从而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内在修养。奢侈的生活往往会增强人的惰性, 使人耽于享乐, 而忘了需要多多学习来提高自己的知识和涵养。因此, 古时的贤者把奢侈视作非常恶劣的品性, 而把节俭作为极高的德行。
节约首先是一种美德,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 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这是一句很著名的古训, 流传已很久, 现在还是适用。我们必须尊重劳动, 尊重劳动果实, 珍惜创造财富的艰难。有位名人曾说过:贪污和浪费是极大的犯罪。中华民族历来有勤俭节约的光荣传统, 我们应该继续发扬。
二、节俭是个人立足社会成就自我的需要
现在流行一个新名词:新抠门主义。在现在的都市中涌现出一群人, 他们的收入也算可观, 可是在消费上却精打细算, 该花的钱, 出手大方, 该节俭时必须节俭, 日子过得津津有味。时下, 人们所说的抠门不再是过去的那种口号。而是对过度奢侈和繁琐的一种摒弃, 崇尚的是一种简单生活。不是以不消费或减少消费为节俭标志, 而是在正确的理财理念下用尽量少的钱获取尽量多的享受, 满足尽量多的需求。
众所周知, 微软公司的创始人比尔·盖茨是当今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之一。然而, 比尔·盖茨的节俭意识和节俭精神比他的财富更令人惊诧。
从微软创业时起, 比尔·盖茨就非常注重节俭。一次, 兼任微软总裁的魏兰德将自己的办公室装饰得非常气派, 比尔·盖茨看到后非常生气, 认为魏兰德把钱花在了这上面是完全没有必要的。他对魏兰德说微软还处在创业时期, 如果形成这种浪费的风气, 不利于微软的进一步发展。即使在微软开始成为业界营业额最高的公司时, 比尔·盖茨的这种作风也没有改变过。
要理好财必须从做好节约一点一滴开始, 从尊重付出和收获开始。点点滴滴节约的事情虽小, 但意义很大, 一是培养了节俭理财的良好习惯, 二来也是积水成渊, 集腋成裘。所以, 我们不应因为一些应该节俭的点滴小事而不为。理财要从自身做起, 从现在做起, 从小事做起, 从节俭做起, 必须用心去做。
三、节俭是企业经营的一种理念
勤俭节约是企业发展进步的内在动力, 是企业持续发展之本。尤其是现代化的企业, 提高效益已经不仅仅取决于生产与销售的业绩, 通过节能降耗来实现和创造利润也是企业效益的重要组成部分。
浙商的节俭在全中国都是有名的。鲁冠球的对自己的要求是:不请客吃饭, 不在外面过夜。“白天当老板, 晚上睡地板”, 这些是浙江大老板们, 真实的生活描述。创业、经商的温州人非常节俭, 甚至有人发出这样的感叹:“像他们那样投资一个项目就几千万元的企业家。那么有钱, 却和工人一样吃饭、加班, 原料、设备、人力都被他们算计到家了!”
同样, 全球最大的零售企业沃尔玛公司也是有名的“抠门”专家。沃尔玛公司的名称充分体现了公司创始人沃尔顿的节俭习性。美国人习惯用创业者的姓氏为公司命名。沃尔玛本应叫沃乐顿玛特 (Walton-Mart, “Mart”的意思是“商场”) , 但沃尔顿在为公司定名时把制作霓虹灯、广告牌和电气照明的成本等全部都计算了一遍, 他认为省掉“ton”三个字每次可以节约一笔钱, 于是只保留了“WALMATR”七个字母——它不仅是公司的名称, 也是创业者节俭品德的象征。正是因为执著于节俭的经营理念, 沃尔玛这家零售业航母在全球市场上所向披靡。
只有节俭, 企业才能生存。在微利时代, 对于是否节俭的问题, 企业面临的只有一种必然的选择, 跨国企业巨头们用他们的行为证明节俭是一种永不过时的品质。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 节俭已经不仅仅是一种美德, 更是一种成功的资本, 一种企业的竞争力。节俭不是“老”、“旧”、“土”、“粗”的东西, 而是财富和利润的发动机。任何一家企业要创造出良好的经济效益, 必须争取少投入、多产出, 只有坚持节约降低成本才能不断取得竞争的优势, 创造更大的经济价值。
四、节俭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然要求
节约是一种美德, 一个家庭需要勤俭节约, 一个企业也需要勤俭节约, 同样, 一个单位也需要节约。节约不仅仅只是一个人的事情, 但是需要每个人都应该做到。也许有人会说:如今不是吃了上餐愁下餐的贫穷时代, 也不是物质凭票限量供应的短缺时代, 节俭已经过时。其实, 节俭是对物欲而言的。人们所需要的物质, 无非一部分是对自然资源的占有, 一部分是凝结于其中的人的劳动。而自然资源又十分有限, 人的劳动也不容蔑视。因此节制物欲, 就是要求人们既要珍惜人类有限的资源, 又要尊重人类劳动的成果。由此可见, 节俭不但不会过时, 而且永远是人类应该秉承的一种高尚的德性, 一种美好的情操。
随着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寒意, “节俭”这个词汇在中国年轻人心中重新鲜活起来。面对企业效益降低和无法指望的“年终奖”, 生活在中国都市中的白领开始寻求更适合应对特殊时期的生活方式。从网络大秀“百元周”到“月光族”的省钱实践, 人们发现处处节俭和悉心理财一样可以让生活更有质量。
我们要明确当今讲节俭, 其意义已经不只是物质上的节俭, 而更多体现为一种高尚品格, 一种可贵的精神, 体现为奋发进取, 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节俭, 有助于一个人修身养性、陶冶情操, 也是一个人事业有成和发展的重要因素。节俭, 是一种意识, 一种社会风尚, 也是一种自我约束。
2) 母仪垂则辉彤管,婺宿沉芒寂夜台。——《格言集锦》
3) 糠菜半年粮。——谚语
4)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5) 善于选择要点就意味着节约时间,而不得要领的瞎忙,却等于乱放空炮。——培根
6) 人生内无贤父兄,外无严师友,而能有成者少矣。——〖宋〗吕公著
7) 电力是个宝,度度要计较。
8) 家有万石粮,挥堆不长
9) 一勺勺积累的东西,不要用桶倒出去。——(哈萨克族)谚语
10) 眼下胡花乱铺张,往后日月空荡荡。
11) 奢则妄取苟且,志气卑辱;一从俭约,则于人无求,于己无愧,是可以养气也。——罗大经
12) 真理是我们所有财产中最有价值的,所以让我们节约吧。——谚语
13) 家有千金,不点双灯。——谚语
14) 节约就是大收成。——谚语
15) 年年有储存,荒年不荒人。
16) 知足是天然的财富,奢侈是人为的贫困。
17) 节约莫怠慢,积少成千万。——范继亭
18) 天下无不是的父母;世间最难得者兄弟。——《格言联璧》
19)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即使你的家庭财产再多,也要记住这句话。
1、贪污和浪费是极大的犯罪。毛泽东《我们的经济政策》
2、惟俭可以惜福,惟俭可以养廉。清·钱泳《履园丛话·安安先生》
3、一滴水,一滴油,不让一滴白白流。中国谚语
4、人惰而侈则贫,力而俭则富。《管子·形势解》
5、勤是摇钱树,俭是聚宝盆。《古今对联集锦·农村联》
6、不勤不俭,无以为人上也。隋·王通《文中子·关朗》
7、克勤克俭,无怠无荒。《乐府诗集·梁太庙乐舞辞》
8、光俭不勤无源水,光勤不俭水断流。中国谚语
9、一粥一饭皆辛苦,半丝半缕应节约。中国谚语
10、俭为德之恭,侈为恶之大。《周书·韦孝宽传》
11、轻而多取,吾宁寡而俭用。弘一大师《格言别录》
12、创业不可不勤,居家不可不俭。中国谚语
13、制俗以俭,其弊为奢。宋·王安石《风俗》
14、量入以为出。《礼记·王制》
15、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左传·庄公二十四年》引古语
16、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宋·司马光《训俭示康》
17、勤能生则,俭能聚宝。中国谚语
18、勤俭好似燕衔泥,浪费好似水冲堤。中国谚语
19、增产不节约,金碗也打破。中国谚语
20、俭开福源,奢起贫兆。《魏书》卷六二《李彪高道悦列传》
21、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留连。清·朱柏庐《夫子治家格言》
22、俭则寡欲,侈则多欲。宋·司马光《训俭示康》
23、俭朴是我们美德的可靠卫士。婆罗门谚语
24、俭则足用,俭则寡求,俭则可以成家,俭则可以立身。《古今图书集成·家范典》
25、家有良田万石,也要粗茶淡饭。中国谚语
26、奢未及侈,俭而不陋。汉·张衡《西京赋》
27、克勤克俭粮满仓,大手大脚仓底光。中国谚语
28、俭则约,约则百善俱兴;侈则肆,肆则百恶俱纵。清·金缨《格言联璧·持躬》
29、上节下俭者则用足,本重末轻者天下太平。宋·林逋《省心录》
30、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清·朱柏庐《夫子治家格言》
31、俭以寡营可以立身,俭以善施可以济人。《古今图书集成·家范典》
32、凡不能俭于已者,必妄取于人。清·魏禧《目录里言》
33、多求不如省费。宋·司马光《言招军札子》
34、为政之要,曰公与清。成家之道,曰俭与勤。宋·林逋《省心录》
35、节俭朴素,人之美德;奢侈华丽,人之大恶。明·薛宣《读书录》卷七
36、仁以厚下,俭以足用。《资治通鉴》卷八九《晋纪十一》
37、凡事一俭,则谋生易足;谋生易足,则于人无争,亦于人无求。清·钱泳《履园丛话·俭》
38、居丰能俭,在富能贫。《晋书·陆云疏》
39、声色之害,甚于鸩毒。《明通鉴》郑五,太祖语
40、有德者皆由俭来也。宋·司马光《训俭示康》
41、惟俭养德,惟移荡心。《明通鉴》卷六,太祖语
42、克勤于邦,克俭于家。《尚书·虞书·大禹谟》
43、勤,锄头上的黄金;俭,米缸里的白银。中国谚语
44、衣不求华,食不厌蔬。宋·王安石《长安县太君墓表》
45、以俭立名,以侈自败。宋·司马光《训俭示康》
2.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3. 一粥一饭汗珠换
4.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
5. 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
6. 成物不可损坏
7. 节约粮食是美德。
8.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9.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陶渊明
10. 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 易卜生
11. 年年有储存,荒年不荒人
12. 奢侈的必然后果风化的解体反过来又引起趣味的腐化(英国)
13. 奢侈好像酒,既使人兴奋,又使人衰弱(卡尔)
14. 奢侈和淫靡只是一种社会腐化的现像,决不是原因(鲁迅)
15. 奢侈乃德义之灭亡(瑞士)
16. 奢侈是民族衰弱的起点(古巴)
17. 知足是天然的财富,奢侈是人为的贫困(希腊)
18. 良田万顷,日食一升。广厦千间,夜眠七尺
19. 一饱之需,何必八珍九鼎?七尺之躯,安用千门万户?
2) 细水长流,遇灾不愁
3) 黄金本无种,出自勤俭家
4) 吃饭要知牛马善,着丝应记养蚕人
5) 小处不省钱袋空(托莫尔)
6) 节俭是致富的秘诀。——英国
7) 眼下胡花乱铺张,往后日月空荡荡
8) 一勺勺积累的东西,不要用桶倒出去(哈萨克族)
9) 辛苦得来的果实,不要一口气把它吃完(维吾尔族)
10) 家有万石粮,挥堆不长
11) 杀牛吃肉,不如留着挤奶(藏族)
12) 有钱时摆阔,没钱时挨饿
13) 欲求温饱,勤俭为要
14) 紧紧手,年年有
15) 勤能补拙,省能补贫
16) 思前顾后,吃穿常有
17) 精打细算,油盐不断
18) 披着破大氅的,往往是个好酒徒(西班牙)
19) 粮收万石,也要粗茶淡饭
2. 身之不俭,断不能范家;家之不俭,必至于累身。清朝总督 贺长龄
3. 奢者富不足,俭者贫有余;奢者心常贫,俭者心常富。 先秦法家代表人物,慎子 慎到 《慎子》
4. 增产不节约,好似无底锅,节约不增产,太阳底下水一碗。
5. 再严厉的法律也不能让浪子回头挥霍者节俭酒鬼清醒。英国政治改革家和道德家 塞·斯迈尔斯
6. 对于浪费的人,金钱是圆的,可是对于节俭的人,金钱是扁平的,是可以一块块堆积起来的。法国作家 巴尔扎克
7. 谁在平日节衣缩食,在穷困时就容易度过难关;谁在富足时豪华奢侈,在穷困时就会死于饥寒。波斯诗人 萨迪
8. 这个不知好歹的青年后生说:如果金钱是圆形的,为的.是让人滚动吗?对于浪费的人,金钱固然是圆的;可是对于节俭的人,金钱是扁平的,是可以一块块地堆积起来的。 法国作家 巴尔扎克
9. 老子以俭为宝。所谓俭者,非止财用,俭于饮食则养脾胃,俭于嗜欲则聚精神,俭于言语则养气息,俭于交游则洁身寡过,俭于酒色则清心寡欲,俭于思虑则蠲除烦恼。凡事省得一份,即受一份之益。清末民初的中医药学者,传说活了岁 李庆远 《养生自述》
10. 有的人自认为会做一些事情,实际上他们什么都不会,只是什么都懂一点而已。对于什么都不需要的人,他们什么都愿意出借,而对真正需要的人,却什么也不拿出来;另一些人悄悄审度着别人的思想,而将自己的金钱及疯狂的举动都高利放出去。有的人你再也得不到如实的印象,他们的心灵,就像一面使用过久已不光滑的镜子,再也映照不出任何形象;另一些人,对他们的感官和生命都格外节俭,表面上则装出舍弃生命的样子,就像有人随意将性命从窗户抛掷出去一样。法国作家 巴尔扎克
11.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清·朱柏庐《夫子治家格言》
12. 凡不能俭于已者,必妄取于人。清·魏禧《目录里言》
13. 以俭立名,以侈自败。宋·司马光《训俭示康》
14. 俭则足用,俭则寡求,俭则可以成家,俭则可以立身。《古今图书集成·家范典》
15. 勤是摇钱树,俭是聚宝盆。《古今对联集锦·农村联》
16. 凡事一俭,则谋生易足;谋生易足,则于人无争,亦于人无求。清·钱泳《履园丛话·俭》
17. 上节下俭者则用足,本重末轻者天下太平。宋·林逋《省心录》
18. 有德者皆由俭来也。宋·司马光《训俭示康》
19. 克勤于邦,克俭于家。《尚书·虞书·大禹谟》
20. 俭以寡营可以立身,俭以善施可以济人。《古今图书集成·家范典》
21. 俭为德之恭,侈为恶之大。《周书·韦孝宽传》
22. 为政之要,曰公与清。成家之道,曰俭与勤。宋·林逋《省心录》
23. 仁以厚下,俭以足用。《资治通鉴》卷八九《晋纪十一》
24. 俭则约,约则百善俱兴;侈则肆,肆则百恶俱纵。清·金缨《格言联璧·持躬》
25.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宋·司马光《训俭示康》
26. 轻而多取,吾宁寡而俭用。弘一大师《格言别录》
27. 惟俭可以惜福,惟俭可以养廉。清·钱泳《履园丛话·安安先生》
28. 惟俭养德,惟移荡心。《明通鉴》卷六,太祖语
29. 节俭朴素,人之美德;奢侈华丽,人之大恶。明·薛宣《读书录》卷七
【节俭的名人名言名句】推荐阅读:
节俭养德的名言警句01-01
劝人节俭的名言警句04-13
节俭的妈妈作文01-08
一个节俭的人01-28
关于节俭的作文题目10-02
节俭养德的演讲稿09-09
与节俭相关的作文300字07-17
歌德的励志名人名言名句07-23
发奋学习的名人名言名句11-09
和生命有关的名人名言名句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