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青春焕发光彩青年节话题作文

2025-03-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让青春焕发光彩青年节话题作文(精选5篇)

让青春焕发光彩青年节话题作文 篇1

公司广大团员、青年朋友们:

在2015年国庆节前夕,集团公司董事长发表了题为《以奋斗者为本》致全体员工的一封信。《一封信》全文20次提到“奋斗”二字,提倡艰苦奋斗是一种锐意进取、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是一种勇于追梦、敢于担当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是一种集体奋斗、团队成功的合作观念,是一种不计得失、甘于奉献的情怀。

奋斗是青春最厚重的底色,奋斗让青春更加绚丽多彩,董事长致全体员工的一封信为公司系统全体团员、青年如何在工作中成长成才、建功立业、实现青春梦想指明了方向。公司团工委现向公司系统广大团员、青年发出如下倡议:

——坚定理想信念,用奋斗实现青春价值。公司自诞生之日起就立志做核电自主化发展的引领者、能源革命的推动者、“一带一路”战略的实践者和国企改革的先行者。新的蓝图在激励我们,新的使命在召唤我们。作为公司的青年人,我们要始终坚定理想信念,深刻认识公司的发展战略,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集团公司党组重大决策部署上来,用锐意进取、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勇追青春梦想,用奋斗实现青春价值,努力成为推动公司持续快速稳定发展的生力军和突击队。

——勇挑时代重担,让青春的旗帜在战斗一线高高飘扬。公司的光明前景激励着我们,公司的美好未来召唤着我们。我们要紧紧围绕“严治企、强管理、稳增长、谋发展”的全年工作总体思路,顽强拼博,无私奉献,用智慧和汗水铺就公司的发展之路;我们要立足岗位,刻苦钻研,创新创效,让青春在平凡的岗位上闪光,让团徽在急难险重的第一线更加璀璨;我们要让求真务实的作风、开拓创新的勇气、自觉奉献的热情在中电物流青年身上尽情地演绎,为实现公司的全面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立志发奋学习,早日成为公司发展的栋梁之才。责任与奉献是诠释共青团誓言的最好体现,我们要把责任和誓言化作刻苦学习的毅力和恒心,化作只争朝夕的拼搏信念,化作滴水穿石的坚韧意志,化作创新创效的生动实践。在勤学苦练、不断进取的过程中完善自我。广大青年正处于学习的黄金时期,我们应该把学习作为首要任务,作为一种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生活方式,树立梦想从学习开始、事业靠本领成就的观念,让勤奋学习成为青春远航的动力,让增长本领成为青春搏击的能量。

青年朋友们,激情的岁月,孕育着光明的前程;崭新的时代,涌动着青春的豪迈。人的一生只有一次青春。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人生之路,有坦途也有陡坡,有平川也有险滩。只有进行了激情奋斗的青春,只有进行了顽强拼搏的青春,只有为企业作出了奉献的青春,才会留下充实、温暖、持久、无悔的青春回忆。青年朋友们,我们风华正茂,我们雄姿英发,让我们携起手来,挑起时代赋予我们的重担,勤于学习、善于创造、甘于奉献,努力创造无愧于青春、无愧于时代的光辉业绩!

团工委

让青春焕发光彩青年节话题作文 篇2

一、思维上学会创新

作文是思维成果的展示,作文要创新,首先思维要创新。在构思作文时,自觉地运用创新思维,能使作文独到、新颖而深刻。譬如同一个问题:秋天到了,树上的叶子为何少了?中学生们往往会用生物学的知识来解答,而幼儿园的小朋友却会说:“树叶累了,它想躺在地上睡觉。”这就是思维上的创新,比较新奇而独特。具体来讲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首先通过异中求同,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这既可以在课外找材料,又可以充分利用课本中的现有材料;其次是通过同中求异、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正如苏轼所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创造性的思维是一种高度的敏感性、感受力和洞察力,既具有求同性,又具有求异性。它不仅要求思维者对他所思维的对象有浓厚的兴趣,而且要求思维者能把自己的注意力长久地、锲而不舍地集中在自己的思维对象上。

二、题材上减少束缚

作文的题材是宽泛的,“春夏秋冬,走过四季都是诗;天地之间,人生百味皆成文”。语文教师在题材上应减少对学生的束缚,让学生写自己最想写的、最乐意写的。这样既能发挥学生的个性特点,又能使学生养成在作文中说真话的习惯,对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和人格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例如:我曾在所任教的班级中就“你喜欢老师命题,还是自己命题”展开调查,有85%的学生极力赞成自己命题,并说:“自拟的题目,有丰富的趣味,很容易激起我们的写作兴趣和灵感。”而在批阅学生命题作文时,也常常发现此类作文内容显得丰富多彩,各具特色。学生独特的角度,独特的理解,对生活的独特感受让人忍不住鼓励、表扬。有一名学生由平常的打电话而发引出如下的感慨: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彼此之间的通讯方式也大有改变,从飞鸽传书,到烽火传信、邮差送信,又到电话联络,直至电子邮件。从原始社会到现在的高科技社会,人类的发展速度惊人,也许十年或是二十年,会变得更惊人。还有一位女生在自己命题的《那一次我哭了》的作文中,道出了由于爸爸、妈妈的不和给自己心灵造成伤害的心声,可谓情真意切,不仅感染了读者,而且让我找到了她成绩陡然下降的原因,及时地帮她度过了心理上的“难关”。另外,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可采用多元性的形式来拓宽作文的范围,除了布置正常的作文外,还可以布置学生写一些日记或周记、读书心得、名著赏析、影视评论等,从而切实地在笔墨自由上解放学生,放飞学生的心灵,开阔学生的视野。叶圣陶先生在给《学作文报》的题词中曾说:“作文就是用笔说话。”二十多年前的题词对我们当前的作文教学仍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所以我们必须在作文教学中减少对学生的束缚,鼓励学生说实话、抒真情、创新意。

三、生活上重视积累

古人云:“功夫在诗外。”对于作文来说,这种“功夫”就是指生活中的观察与积累。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社会,视听手段日新月异,电视、电脑、网络渗透在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人们获取知识的空间扩大了,渠道也多了。这就需要教师培养学生多热爱生活,多认识和思索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文学史上有一个被人广泛引用的例子足以证明观察社会生活的重要性。福楼拜曾要求莫泊桑以《牛车》为题写一篇文章,莫泊桑感到很为难。福楼拜对他说:“拉车的牛,早上和晚上的神态不一样;赶车的人喝醉了酒和没吃饱,对牛的态度不一样;牛饿着肚子上山与饱着肚子走平路明显不同……这些不同的细节举不胜举,如果仔细加以观察,就是写出100篇也不难。”我也曾作过尝试,教完《闲情记趣》之后,发现学生对“作者观二虫斗,虫被蛤蟆吞掉”的情景印象深刻,便启发他们这就是细心观察的成果,鼓励他们也来用心观察一只小动物,把它写成文章。其中有一位学生是这样描写一只荷兰鼠的:当我扔下一块饼干时,意外地发现小老鼠用一只脚踩住饼干,另一只脚像美国人吃西餐的刀叉一样在刨饼干吃……正因为用心观察,他写出了如此生动形象的一幕。当然,除了观察外,还应及时地积累,语文老师除了要求学生一定要充分利用课余时间、节假日大量阅读课外读物之外,还应规定学生每一周至少用一节课课外活动时间到学校阅览室去看书,而且所看之书可以广一点、杂一点,就像蜜蜂采蜜一般。学生通过对生活的观察与积累,知识面越来越广,也就意味着思路越来越宽,能将积累过的知识灵活运用到自己的文章中去,那么写出高质量的作文也就不难了。

四、批改上能出实效

每次作文本发下去之后,大多数学生只是草率地看一下分数和评语,便置之不理。对于作文中的错误,下次作文仍旧出现,这不禁令我思考:“这样的批改是否有价值?作文批改的主动权应交给谁?”我想,张志公先生说得好:“应当养成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习惯。”通过多次的实践总结,我觉得这样做不仅可以把教师从繁重的工作中解放出来,而且可以提高学生锤炼作文的能力。批改作文的过程分四步:第一步,每个学生将写好的作文对照作文训练要求自我修改,尽可能地找出认为需要修改之处,并把它修改在文章中,然后写上自己的评语。教师则不断巡视教室以全面了解学生修改情况,必要时还可以让修改好的学生介绍一下自己是如何修改的。第二步,在学生自我修改之后,教师可选择一篇有代表性的作文在实物投影上进行修改示范,修改的范围小至标点符号、遣词造句,大至审题立意谋篇布局,使学生对作文的批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知道如何才能将作文改得更好。第三步,将学生按4人一组分成若干组,并指定每一组的组长,把收上来的作文再发下去,让每一篇作文在小小组中轮流批改:各自把错别字圈点勾画,不通的句子改通,并打上分数,写上评语。学生在互改的过程中,看到其他人的修改也会产生联想,激发灵感。第四步,教师让组长把互改的作文收上来,整体审阅,精选出写得好的作文与批改精辟的小组,在下一次作文前加以认真评讲,从而增强学生的写作信心和竞争意识。古人贾岛曾在修改“推敲”上给我们一个很好的典范,难怪有人说,文章不是写出来的,而是改出来的。学生自主修改作文,再加上教师的正确引导,不仅能修改出实效,而且能修改出精美、有创意的佳作。

让青春焕发光彩青年节话题作文 篇3

非常荣幸我能站在这个舞台上给大家作演讲,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让青春焕发绚丽的光彩》。

记得刚踏上岗位的时候,我心里充满了对新生活的美好憧憬,规划着用自己的激情和拼搏去打造美好的未来。但是,现实是残酷的,并不像伊甸园的菩提果那样完美和甜蜜。我和同事每天要面对的是一张张被病痛扭曲的面孔,听到的是一声声痛苦的呻吟……忙碌的脚步分不清时间的分分秒秒,三小时,六小时,哪怕十几个小时,腿酸了要站住,肚子饿了要忍住,困了要撑住……当无数人进入甜美梦乡时,我们穿梭在各个病房之间;当人们举家团圆时,我们默默忙碌在工作岗位上;当病魔肆虐横行时,我们用坚强的身躯组成一道道钢铁长城;紧张而劳累的工作,让我体验到了作为一名护士的艰辛,体验到了其中的压力。

在神经内科工作的日子里,虽然疾病导致患者的行动、语言等功能障碍,大多数时间里他们只能躺在病床上等待天黑,再等待天亮。可那一双双祈望的眼神,却期盼着与我们的交流和沟通,常常流露出一丝丝的希望、一丝丝的想念。记得在给他测血压时,绑着袖带的手仍然会不自主的乱动,每次遇到这种情况,我便主动地握住那只手,我的手被紧握住了,安静了,不动了,直到我测完血压,手仍然被紧握着,不经意间会看到他开心的笑容,像一个小孩子拿到想要的糖果……有一次,为一位奶奶翻身时,奶奶看到瘦弱的我,开玩笑地说“我有一百公斤,你翻不动,会把你压跨的”,我知道奶奶这是在心疼我。常常地我们要哄病人喝水、吃饭、吃药,他们就会像群小孩一样应答我们“好,我听话”……我感觉,做好工作中的点点滴滴,一个微笑、一次握手、倒一杯水----,都能带给病人带去温暖;一盏烛光虽然微弱,但仍然能温暖一颗心,盏盏烛光凝聚,就能照亮生命。

一次夜班,一位急性脑梗塞的病人经会诊后送来我们科室,当时病人发病3小时左右,正是溶栓的黄金时机,而科里住院病人猛增,唯一仅剩走廊上一张加床,我们克服困难,给病人调配好床位,立即吸氧、上心电监护、抽血、建立静脉通道,一系列措施井然有序,因为我们知道,时间就是生命。溶栓顺利进行了,而后续的病情观察、护理更重要,15分钟测一次血压,到半小时一次,再到一小时一次,病人生命体征稳定了,左侧肢体肌力由1级,逐渐地升到3级。当焦急等候的家人流下了热泪时,一刹那间,从未有过的激动蓦然涌上心头,所有的劳累和满身的汗水无法掩饰我们真心的笑容。我们的工作虽然是那么的辛苦,日常护理是那么的繁琐,却为医生的治疗提供了重要的依据,保证了每次抢救的顺利进行,对病人的顺利康复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维系着病人的健康乃至生命。这平凡的工作正如那盏盏微微烛光,虽然不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光芒医学,也没有耀眼闪烁的美丽,但不可否认,我们工作的重要性,为患者送去温暖,送去光明。我也明白了:在平凡的护理岗位上,同样可以为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施展才华,创造业绩。

让生命焕发光彩作文 篇4

我曾看到过这样一个现象:有一个小孩子,把一颗种子随手扔进了墙缝里,随后就走了。过不了几天,我无意中发现,墙缝里竟然冒出一截小苗来了。慢慢地它又吐出了嫩叶。这顽强的种子既不怕风吹雨打,也不怕大风的袭击,更不怕顽皮的小孩把它刚长出来的新叶折断……到最后,它虽然是枯萎了,可它对生命的期待,对自由的渴望我却能感受得到。

我还做过这样一个试验:有一次,我抓到了一只西瓜虫,于是就想玩玩它。我想了一会儿,先找来了一把泥土盖在身上,心想:看你怎么逃出来!过了一会儿,我被下面所发生的一幕感到震惊:西瓜虫已经从泥土里挣扎着爬了出来。我不敢相信,又找来了一大把泥土盖在它身上。这回逃不出来了吧!我心想。可它并没有放弃,身子慢慢地蠕动着,还想逃脱出这个困境,虽然有点困难。可它对生命是十分地渴望呀!

我还听说过这样一个奇迹:音乐大师贝多芬二十六岁以后,他的听力渐渐衰退,这是这位大音乐家最大的不幸。然而,他的绝大部分作品都是在二十六以后创作的,一直到他的耳朵完全聋了以后,还在不停地创作。贝多芬说,他是“不顾自然的阻碍”,尽力使自己“成为不愧为人的人”。他要用自己的行动,来“向可怜的人类鼓吹勇气”,希望其他遇到不幸的人,能够受到鼓舞。

让生命焕发光彩 篇5

第二课、珍惜生命,健康成长

第三节、让生命焕发光彩 上海市闵行区文来中学

徐枢清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生命对每个人都只有一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命;懂得生命扎根于平凡,并且正确认识生命的价值。

2、过程与方法:通过 “寻找生命中的点”、交流自身成长经历、故事情景剖析等课堂活动,让学生领悟生命的意义、发现平凡生活中的闪光点、积极面对挫折,使生命更有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养成观察生命、热爱生命的态度以及珍惜时间、珍惜生命每一天的好习惯;正确看待人生中的挫折,热爱生命,积极向上。

二、教学准备:

1、观察学生生活特征,设计生命曲线和生命中的点;

2、准备相关故事情景材料,制作ppt。

三、教学过程:

导入:残奥中的生命之光

有这样一个男孩子,5岁开始打篮球,8岁市级小学生篮球赛冠军,13岁特征入伍成为职业球手,后进入国家青年队,参加了1995-96赛季全国篮球甲级联赛,并获得最佳扣篮奖。

当时他有一个很好的队友,表现不及他出色,后来却变得很优秀,那队友的名字叫王治郅。他说他最最向往的就是像乔丹一样,在扣篮的时候能够享受一种飞起来的感觉,因而练习得总是很刻苦。

就在他前途似锦的日子,有一天却因为搬动过期灭火器发生爆炸,右手失去一节手指,双目失明,右眼珠被摘去。

接着,他的父亲被晚期肺癌夺去了生命,母亲整日以泪洗面,痛苦万分。面对这样的情况,大家觉得他的生命还有没有希望?(学生讨论回答)大家都说得很好,然而在真正面对这样的命运的时候,是需要无比的勇气和毅力的,因此,这男孩子付出了很多。

比如在盛夏,他为了训练敏锐的触觉,手上的汗把凸起的盲文都浸湿了,因此,他只用了15天学会盲文读写,创下了当时省里的记录。当他完全掌握盲文后,用盲文写下的第一段话,就是给他母亲的:“从今以后,你不要哭,我要让你永远笑,让你为我骄傲。”

于是,他开始了对自己人生的探索,虽然失去了手指,失去了眼睛,但是他训练有素的身体和双腿是完好的,于是,他将目光聚焦到了一项自己能够参与的运动上,那就是三级跳远。

然而训练的过程也是辛苦的,甚至练起跳力量时,他让母亲把两个沙袋绑在他的小腿上,除了睡觉外,整天绑着,走路、上学、训练,当有一天他习惯了这样沉重的负担以后,解开腿上的沙袋,顿时他发现自己又开始能够飞翔了。

他叫李端,在这次的残奥会上,是男子三级跳远的金牌得主。李端用这样一句话时时刻刻地告诉着自己:“失去了光明,灵魂不能坠入黑暗;看不见道路,脚步不能停滞不前;战士可以受伤,但受伤的战士仍然是战士;军人可以倒下,但军人的意志不能被打垮!”

我们看到,命运让李端在他18岁的日子,虽然遭遇了苦难却也成为了他生命另一个光辉的开始。(作为导入,故事太长,描述性应少一些,至少要缩少一半文字。还有,他18岁是不是获奖,具体辉煌在哪里要讲清楚)

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来审视自己的生命,找到自己生命线中的亮点,当我们看到了自己生命中的亮点之后,就能够通过努力来让这些亮点焕发出更大的光彩。

(打出题目:让生命焕发光彩)

我们现在看到一个坐标,纵向的数轴代表了“生命的高度”,如果你认为你生命中的某件事情很重要,那么你可以把它放得很高,如果你认为这件事情对你来说不重要,则可以把它放得很低;横向的数轴代表了“生命的进度”,也就是你的年龄,随着年龄的增长,每个人的生命进程也会越来越长。

而我们刚才看到的李端,他就在18岁拥有一个影响生命的亮点。而我们也会拥有属于自己的亮点。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之路。但每个人的生命又都是有限的。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一组心理学家通过大量调查获得的数据。材料一:人生的不完全统计

人的一生如果按照80岁计算的话,可以分为以下各个部分: 0-20岁:共约20年,为一生中懵懂和求知时间。21-60岁:共约40年,为一生中主要工作和娱乐时间。61-80岁:共约20年,为一生中的养老时间。0-20岁中的20年大约可以细分为:

黑夜(休息、睡觉)约8年; 白天(工作、娱乐)约12年。白天(工作、娱乐)的12年中,其中: 婴幼儿时期:12960小时,共约1.5年 吃饭时间约:12960小时,共约1.5年; 上卫生间约:

4320小时,共约0.5年; 发呆发愣约: 6480小时,共约0.75年; 拨打电话约:

2160小时,共约0.25年; 娱乐玩耍约:

4320小时,共约0.5年; 最后还剩下了多少时间?大家能不能算一下? 剩下的7年,成就了你20岁以后的样子!

提问:我们对于这20年中的7年,有什么样的看法?(学生回答)

大家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大家同样拥有的不多的时间,收获的东西差距却如此之大?这在取决于是否珍惜时间之余,还有是否能够充分利用时间,有的人,会把娱乐的时间用于汲取更多知识和经验,有的人会把发呆发愣的时间用于练习自己的技能,这样的人,必然比那些用很多时间来娱乐、发呆的人更加容易成功。(应该提及具体典型事例或人物)因而,请大家一起来思考自己的人生:

提问:什么时候,做到了成功地充分利用时间?

或者什么时候因为某些原因浪费了时间?

(学生回答,边回答边把“点”黏在屏幕上,予以保留)

很多时候,我们都会有这样的想法,比如“我很聪明的,想要用功的话,一定马上可以进步的。”、“从明天开始,我一定努力读书。”或者“我差别人太多了,想要赶上是来不及的。”„„等等,然而从现在开始我们一定要知道,所谓的珍惜生命每一天,就是努力地不要为自己的懈怠找借口,不要拖延自己的时间,当你想开始好好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一定要“从今天开始”。

因此,只有珍惜了生命中的每一分钟,才能够珍惜生命的每一天,这样才能够真正做到珍惜生命。时间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对时间利用的合理与否,决定了一个人的人生成功与否。

接着我们所看到的生命中的点,是发生在我19岁的时候的事情。材料二:我生命中的点——19岁

进了大学以后,大家都开始想要找一份能够兼职的工作,我也不例外。于是去参加了一个著名媒体的实习生面试。只需要六个人,却有一百多个学生等待着面试,而且其中多半是交大复旦等名校。因而对于我这个非名校的学生而言,十分惶恐。

面试的地点是一个能容纳所有面试者的会场,要求是叫到被面试者的名字和号码以后,被面试者到台上去回答主考官的问题。面试者一个接一个地上台,当轮到我前面一个人的时候,我觉得,是否应该先走出座位以避免前一个人下来以后,所有人都看着我慢慢踱上台。于是在那人快结束的时候,我等在了演讲台前的第一个座位。等到面试结束以后,负责面试的人说了一句:“我们面试的人很多,时间也很紧,然而你们中间几乎每一个人都浪费了几分钟让别人等你们离开座位。意识到这一点的,在场的只有一位而已。”

最后,我成为了唯一被录取的不是名牌大学的学生。其实我们的生活就是这样子,看似充斥着一件件平凡的小事情,然而当你能够把许许多多小事情都注意到并且做好的时候,就已经很不平凡了。

因为生命是扎根于平凡之中的。在大家的生命中,有没有过一些点:

在你的生命中,有过哪些你觉得感觉不错的小事?(学生回答)在我们的生命中,每个人身上都会发生许许多多小却一直能够记在自己心里的事情。然而很多时候我们会看不到它们散发的光芒,才会去感叹生命的平淡。然而生命是平凡的,却绝对不会是平淡的。只要我们有一颗快乐的心,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我们就能够在平凡的生活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光彩。

下面我们来看一个乡村邮递员是怎样在平凡的生活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光彩的。材料四:当一块石头有了愿望

这是一个我听到过的最美丽的事情之一。

看着照片的话,难以想象那个孱弱的叫西瓦勒的法国乡村邮递员,会做出这样惊人的东西。就在他每日徒步在村庄间的时候,突然被一块石头绊倒,然而就在他回头看那块石头的时候,却发现那块石头样子是这样的好看。于是他把石头放进了自己的邮包,向路人炫耀着石头。

路人都笑了:“这样的石头山上到处都是,够你拣一辈子了。”这个邮递员却出现了一个一般人不会出现的逻辑:如果山上到处都是这样美丽的石头,我为什么不全部收集起来造一座城堡呢?

于是日复一日地,他开始了推着独轮车送信的生涯。此后他再也没有过一天安闲的日子。白天他是一个邮差和运送石头的苦力,晚上他又是一个建筑师,按照自己的想象,天马行空地构造着自己的城堡。他变成了小镇里有名的怪人,大家以为他的大脑出了问题。当地人都知道有这样一个性格偏执沉默不语的邮差,干着一些如同小孩子建筑沙堡的游戏。

33年后,法国一个报社记者偶然发现了他和他的城堡,于是,西瓦勒出名了,很多人接踵而至慕名参观,最有名那个,叫毕加索。

现在,它已经成为了法国最有名的景点,名叫“西瓦勒的理想宫”。在城堡的石头上,西瓦勒当年刻下的一些话还清晰可见,有一句在入口处的一块石头上:“我想知道,一块有了愿望的石头能走多远。”

据说,这就是那块在当年绊倒过西瓦勒的石头。

提问:了解了西瓦勒的经历以后,大家有什么感想?(这个故事主要体现生命扎根于平凡之中,平凡中见伟大)

我想一个法国郊区邮递员的生命应当说已经是相当平凡的了,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平凡的人却做出了这样了不起的事情。这无异于告诉我们,要学会在平凡的生活中寻找生命的色彩。因此:生命扎根于平凡中。而大家身为学生,最为主要的生活环境就是学习生活、家庭生活和简单的社会生活,因而我们要善于在这些生活环境中有一双慧眼,发现生活中的美好。

与此同时,除了善于发现平凡生命中的美好之外,我们还要有敢于克服困难和挫折的勇气,因为生活本身就是成功和失败各占一边的,敢于克服困难,就能够看到更多生活中积极向上的内容,更加热爱生活,积极向上。(应该结合开头的事例,有典型性)

那么,在大家的生命中,有没有一些点,关于你曾经克服过的困难?(研读教材,结合教材“寻找宝藏”,让学生讲生活中的快乐事或者是从困难中找到快乐的事例)(学生回答)

我们大家都生活在充满了成就和阻碍、充满了喜悦和悲伤的生命中,一个拥有积极态度的人,一定是懂得,无论生活中的喜悦还是悲伤、成功还是失败,都是自己生命中最最宝贵的财富。因此,我们每一个人都应当用一种积极的态度去热爱生活,积极向上。

同时我们可以看到,留在屏幕上,有那么多的亮点,这都来自于同学们的生命当中,如果 我们能够记得自己所拥有的这些生命中的亮点,一定能够让生命焕发出最美丽的光芒。

因此,希望大家能够珍惜生命的每一天,在平凡的生命力创造不平凡,无论快乐或悲伤,都热爱自己的生命,让生命焕发光彩。

最后,希望大家能够想一想,从今天起,自己能做些什么,找到更多生命中的亮点,让生命焕发出更多的光彩? 师生互动:许愿树

我们现在看到一棵许愿树,大家每许一个愿望之后,这棵树是会听到的,愿望越多、树就会变得越漂亮。

首先老师来许个愿,从今晚起,每天我会复习20页的专业课和背50个英语单词,因为我将要参加研究生考试,如果我做到了,我想我会成为更加优秀的老师。大家有什么愿望吗?

非常感谢大家的配合!

四、学习训练与评价

1、对学生上课问题的回答给予积极引导和鼓励性评价;

2、引导学生积极分析和探讨问题,重视学生表达的独到见解;

3、借用班级同学的赞许(如掌声)对发言学生予以肯定,鼓励学生将课堂上的许愿贯彻到生活中去。

五、教学设计说明

针对一些学生尚不懂得时间的宝贵、体会不到发掘生命中的不平凡对于提升生命价值意义的状况,以学生熟悉并且结合时政以及爱国情感的残奥会题材导入本课能激发学生兴趣,使课堂气氛活跃。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体验与感悟,引导学生在课堂中的活动中感悟和认识生命的价值,激发学生热爱生命、勇于直面挫折的情感。

上一篇:中华传统文化故事下一篇:姐姐歌词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