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语文园地七(推荐11篇)
这天,她正巧在大街上听到黄鼠狼在到处宣传:专家坐诊,为您免费整容,地址国货路华美整容医院。小S一听这话兴奋极了。她决定去整整容。她想:哈哈!这回我可算是赚到了,又是专家为我整容,又是全免费的,不做白不做。整出个美丽容颜来,今年的形象大使就非我莫属了!
第二天一早,刺猬小姐就飞奔向华美整容医院,只见这里早已排起了长龙,简直是人山人海,水泄不通啊,看来这些人都是被黄鼠狼说的话给吸引过来的。小S只好耐心的.等待。
她等啊,等啊,终于排到了。她艰难地躺在手术台上。经过精心伪装的黄鼠狼专家,彬彬有礼地问小S:“我的稀客小S,你要整哪里啊?”“帮我烫一头卷发,再把我的体积缩小点!”小S想了想回答道。黄鼠狼医生先给小S打了一针麻醉药,然后痛痛快快地用卷发机将小S身上一根根的刺卷起来,小S留下了痛苦的眼泪,但她眼前却憧憬着自己整容后的大变身。随后黄鼠狼又用压缩机将小S进行了压缩。整个手术过程,黄鼠狼都在心里哼着:今天是个好日子……很快手术就完成了,小S得意洋洋地走了出来,大家觉得一个小时前的小S和一个小时后的小S真是天差地别啊!
小S充满了信心,套上华丽无比的皮衣,戴上优雅的丝巾,穿上典雅的高跟鞋,昂首挺胸地走向形象大使竞选的赛场。真是皇天不负有心人,小S夺下了本届冠军,拿下了金光璀璨的奖杯,小S一路上亲吻着,抱着。突然,她的面前出现了一只黄鼠狼,狡猾地笑道:“哈哈!我的形象大使,你难道忘记应该感谢我吗?”当小S正单纯的想说“谢谢”时,黄鼠狼早已张开了血盆大口扑向了小S。就这样,小S就此蒸发了……
习作内容:神话、传说中的人物真神奇。比如孙悟空, 他会七十二变。如果你也会变, 你想变成什么呢?这次习作, 就给你一次“变”的机会, 请你展开想象的翅膀, 编一个故事。在故事里, 你可以变成任何人、任何物。作文写好以后, 读给爸爸、妈妈听, 根据他们的意见认真改一改。
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要“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 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 同时强调要“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 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
本教学设计重在尽可能减少对学生的束缚, 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自由宽松的氛围, 鼓励学生大胆想象、自由表达。在具体指导中, 应充分发挥合作学习的作用, 让学生在小组内充分展示自我, 相互激励、互相启发, 写出自己创编的故事, 同时培养学生自改、互改习作的好习惯。
教学目标:
1.展开想象和幻想, 练习写想象中的事物。
2.尝试编写故事, 不受束缚, 自由表达。
3.积极参与合作学习, 互相交流, 养成自改、互改习作的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激发兴趣
1.同学们, 本单元我们学习了多篇神话故事和民间故事, 这些想象神奇的故事深受同学们的喜爱, 读了让人难以忘记。在课余时间, 你们还读过哪些神话故事和民间故事?请给同学们做简单介绍。
2.小组交流。
3.推举代表介绍。
4.同学们, 从刚才交流的情况看, 你们读的神话故事和民间故事真不少。如果给你一个编写故事的机会, 你愿意吗?这堂习作课就是一个很好的展示台, 谁编写得最好, 他就是咱们班编写故事的小作家, 有信心吗?
(设计意图:谈话引入, 组织学生交流课外阅读。以神话故事、民间故事为话题, 激发兴趣, 互相启发, 为想象作文丰富素材, 拓宽思路。)
二、复习课文, 学习表达
1.同学们, 假如你想成为编写故事的小作家, 那么你就得了解一个完整的故事应包括哪几个要素。请大家不要着急, 先让我们一起来复习学过的神话故事《女娲补天》《夸父追日》。
2.先重温两个神话故事的内容。 (指名复述)
3.再说说故事的基本要素。 (指名回答)
4.根据回答, 总结编写故事的基本要素。编写一个完整的故事, 首先要交代这个故事的起因, 然后详细写出这个故事的经过, 在写故事的经过时, 应该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描写, 这样可以增强故事的生动性和感染力, 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最后还要写出故事的结果怎样。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复习学过的神话故事, 意在使学生对故事的内容和构成故事的要素加深印象, 以便学生发挥想象, 有内容可写;明确故事要素, 学习谋篇布局。)
三、明确要求, 动笔习作
1.我们已经知道编写故事的基本要素。下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看看“语文园地八”的习作内容和要求。 (指名读, 交流对这次习作要求的理解。)
(1) 你想变成什么?展开想象, 编一个故事。
(2) 在故事里, 你可以变成任何人, 任何物。
(3) 写好后, 读给家长听, 认真改一改。
(4) 根据自己编写的内容, 自己拟题。
2.针对上面的 (1) 和 (2) , 组织学生小组讨论、交流, 互相启发。
3.班上交流。
4.小结激趣。看来编一个故事并不难, 只要同学们展开想象的翅膀, 在幻想的天空中自由翱翔, 就会创作出一个神奇、美丽的故事。同学们早已等不及了, 那你们就根据习作要求自由地去想象, 大胆去创作吧!
(设计意图:本环节让学生阅读课本中的习作内容、习作要求和充分地“说” (内容和打算) , 目的是让学生进一步明确写作内容和要求, 并通过讨论交流, 互相启发, 从内容入手, 解决有话可说, 有内容可写的问题。)
四、交流修改, 取长补短
1.学生完成初稿后, 同桌互相阅读。
2.学生评议:你认为你的同桌创编的故事有哪些优点?还存在哪些不足?教师相机抽样点评。如, 故事是否完整———起因、经过、结果, 想象是否神奇, 描写是否生动。)
3.同桌互改;教师指导修改。
出示同桌互改要求:
第一步, 同桌交换习作本, 互相评改。
第二步, 用“○”画出错别字, 并改正, 用“◇◇◇”勾出好词、好句和好段。
第三步, 做出你对这篇故事的简单评价 (用“☆”表示) 。
一颗“☆”:能把故事写清楚, 敢于想象。
二颗“☆”:故事较完整, 敢于大胆想象。
三颗“☆”:故事完整 (有起因、经过、结果) , 而且想象丰富, 描写生动。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学生互相评议、修改习作, 让学生懂得如何评价、修改习作, 促使学生乐评、会评, 在评改中取长补短, 提高习作能力。)
五、拓展延伸, 召开创编故事会
举办创编故事会, 在班上讲自己创编的故事, 同时评出创编故事的小作家。
Ⅰ.奥运“入场式”
请按英语字母表的顺序排列下列国家参加奥运会入场式的先后顺序。
FranceEngland JapanAmerica China
ItalyGermanyBrazilHolland Denmark
1.____ 2.____3.____4.____ 5.____
6.____ 7.____ 8.____ 9.____10.____
Ⅱ.排除异己
选出与所给音素不同的选项。
11. /ei/ A. A aB. H hC. J jD.I i
12. /i:/ A. C cB. K kC. P pD. V v
13. /i:/ A. B bB. Y yC. G gD. E e
14. /e/ A. O oB. F fC. N nD. L l
15. /ju:/ A. U uB. Q qC. W wD. R r
Ⅲ.重新组阁
请仔细看一看下面的大写字母,它们怎样排列才能组成一句话呢?请把它们快快写出来吧!注意:英语句子中字母的大小写和标点符号要正确哟。
16. NOONERTFADOOG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 WHATISTHECOLORJACKET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 SPELLPLEASEIT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候会话区
Ⅰ.根据所给的情境,选择最佳答案。
1. ——Hi, Bob!
——____, Helen!
A. GoodB. OKC. HelloD. Fine
2. ——Good morning.
——____.
A. FineB. Good morningC. Good afternoonD. Good evening
3. ——How are you, Eric?
——____.
A. Fine, thank youB. Good morningC. Good afternoonD. I’m fine
4. ——What’s this in English?
——____.
A. It’s yellowB. It’s goodC. It’s orangeD. It’s an orange
5. ——What color is it?
——____.
A. This is a penB. It’s a penC. It’s a red penD. It’s red
Ⅱ.从B栏中选出A栏中句子的相应答语。
A B
6. What’s this in English?A. Good evening!
7. Good evening!B. It’s green.
8. How are you?C. It’s an orange.
9. Please spell it.D. Fine, thanks.
10. What color is the ruler?E. N-A-M-E.
词汇、语法大超市
Ⅰ.在横线上填入所缺的字母,完成单词。
1. h__ll__2. e__en__ng3. En__li__h4. __han__s
5. co__o__6. bla__k 7. t__is8. w__ __te
Ⅱ.将图片和对应的单词连线。
Ⅲ.用冠词a, an, the或/(不填) 填空。
14. It’s ____ green.
15. ____ jacket is green.
16. This ____ jacket is green.
17. This is ____ pear(梨), not ____ orange.
18. ——What’s this in ____ English?
——It’s ____ English book.
1、培养积累好词好句的习惯,并学会运用。
2、培养学生仿写句段的能力。
3、学写寻物启事,注意内容和格式。
4、观察字的结构,练习书写。
5、背诵经典句子。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仿写句段的能力。
教学难点:
学写寻物启事,注意内容和格式。
教学准备:
积累本,ppt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交流平台
1、导入: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说的是人的记性再好,也不如时常拿笔记录你认为有用的东西。所以我们要学会经常从文章中摘录有用的好词佳句并积累下来。
好词和佳句是两个概念。好词就是优美的词语,佳句就是对某种事物的描写和表达生动准确的句子。
积累词语能更好地帮助以后写作文,在脑海中形成一个词语小仓库,写起文章就不愁词句贫乏,还可以扩展知识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课本上的小朋友积累了什么词语,并怎样运用的吧?
2、生读第一个句子,并说说“窃窃私语”的意思,同桌之间表演一下什么是窃窃私语。小组内点评运用是否恰当,再全班交流。
3、拿出积累本,在本单元的语文学习中你积累了什么好词佳句,和同学们一起交流吧。
(小组内交流记录的好词佳句,并推选出积累最丰厚的同学进行全班交流。)
4、你能运用你积累的好词语写个句子吗?
(学生口头造句,同桌互相点评。)
5、下边还有两个句子,是根据第一个句子仿写了第二个句子。
(1)大家看看第二个句子模仿了第一个句子的哪些方面?
(修辞手法)
(2)出示句子:清晨,小鸟在枝头放声歌唱,梳理自己美丽的羽毛,迎接新的一天。
你能仿写吗?
生练习仿写句子。
二、词句段运用:
1、过渡:交流平台中我们联系了句子的仿写,现在我们来看看句段的仿写。
出示“语句段运用”要求。
2、老师适当点拨。(要找出规律,明确仿写什么。每次模仿解决一个问题,不要贪多。或学习一种组句成段的方式,或者学习某一片段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段的运用。)
3、小组讨论交流写什么。
4、学生动笔练习。
5、讨论交流展评仿写句段。
三、本课小结
主要学习了积累和仿写,这对大家的语文学习有许多的好处,希望大家重视。
第二课时
一、寻物启事
1、复习导入
上节课学习了积累和运用词句段,今天我们首先来学习一种应用文体。
大家知道,我们丢了东西都很着急,想快点找回自己丢失的物品,怎样找回自己丢失的物品,并能够让见到你丢失物品的人联系到你呢,这就需要用到“寻物启事”。即便现在有多种信息发布平台,寻物启事的基本构成要素依然是我们要掌握的根本。
2、同学们自己看课本例文,想一想寻物启事要有哪些构成要素。
3、小组交流讨论寻物启事的构成要素。
4、全班交流寻物启事的构成要素。
(标题、时间、地点、物品名称外观、失主)
5、假设你丢了自己的书包,请写一则寻物启事。
学生练习。小组交流批改。全班展示。
二、书写提示
1、看看你的寻物启事,对自己的字满意吗?想不想把字写得更好一些。我们接下来就进入书写提示,再多学几个把字写漂亮的小妙招。
2、根据泡泡提示观察课本上的两组字,说说你的发现。
3、“光说不练假把式”我们就把你的发现实践一下。生练习写字,师巡视指导。
4、书写展示,同学点评。
三、日积月累:
1、导语
大家对成语都很熟悉了,一般是四个字的成语,今天我们来学习几个八字成语。
2、小组讨论交流成语的意思,可借助工具书。
3、全班讨论交流,师适时点拨。
4、成语意思大概明白了,我们来看看这些句子可以用上哪个成语吧。
(1)交朋友是很重要的,你周围的人什么样子你就容易变成什么样子,这就是( )。
(2)依我看这事用不着发愁,( )到时候自有对付的办法。
(3)当卧底的警员都是抱着( )的决心,深入犯罪组织内部探查。
(4)任何事情不能别人说什么你就信什么,要知道( )。
类似的成语还有很多,希望大家课下可以多积累成语,了解每个成语背后的故事,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
四、本课小结。
板书设计:
杉木完小 熊 涛
教学目标:
1.学生展开想象,任选几种动物来编写童话。2.激发学生想象力,感受到童话故事带来的乐趣。3.提高学生书面表达能力,感受合作学习的意义。教学重点:
选取几种动物做主人公,编写有趣的童话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想象力,提高学生书面表达能力 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点拨引导、合作探究 教学准备:
课件、学生阅读童话故事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播放视频片段(狮子王)。
2.在视频片段中你看到了哪些动物?这些动物与我们平常看到的动物有什么不同呢?
3.你还读过哪些童话故事?
4.想写一写童话吗?今天我们就来当一回童话大王,写一写童话故事。二:明确习作要求
1.请一位同学读习作要求,其他同学思考:这次习作写什么?对我们提出了哪些要求?
2.汇报交流,明确习作要求。三:展开想象
1.你们知道哪些动物,这些动物有什么特点呢? 2.生汇报
3.想一想:在这些动物身上可能会发生一些什么有趣的事呢? 4.小组交流有趣的事。
5.全班汇报交流,教师指导把事情说清楚。6.出示动物情景图片,激发学生想象力。三:开心练笔
1.下面就把你想到的有趣的故事写下来吧!2.教师巡视,相机指导。四.展示分享习作
1.学生到教室前分享自己的习作。
枝江市董市镇董市小学 三(1)班 杨万归
一、教学目标:
自由写一篇习作,培养习作兴趣。
二、教学重点:运用写作方法把内容写具体
三、教学难点:写作时,将内容写具体,句子写通顺。
四、教学准备:课件、习作例文等
五、教学时间:1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
同学们,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也许你游览过祖国的秀美山川,那令人心旷神怡的景物让你至今记忆犹新;也许生活中有些事你一想起来就会不由自主地发笑,而另外一些事可能让你现在仍然后悔不迭;也许你一直埋藏在心里的秘密还没有向人倾诉;也许压抑已久的委屈让你苦恼不已;也许生活中形形色色的人,有你喜欢的,有你不喜欢的,有让你觉得愉快舒服的,也有让你觉得别扭难受的;也许你想象力很丰富,经常遨游在想象的天空,有许多的奇思妙想让你不吐不快……这次习作就是一次自由习作,大家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样写就怎样写,现在请大家读读习作提示,看看给你什么启示。
二、明确要求
(1)写最想写的。(2)内容要具体。(3)把句子写通顺。(4)写真人真事。
三、习作构思
把你生活中经历的事、看到的景物、周围接触的人、你的各种想象回想一遍,想想哪个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你最想写什么。
四、习作方法指导
1、自主思考一会儿后小组讨论:怎样把内容写具体?
2、集中交流
3、教师点拨:
A、要有一定的顺序:把内容写具体,如何写具体呢?如写事情的,要仔细想清楚事情的经过和前因后果;如写景物的,要理清顺序;如写人物的,要想想为什么喜欢或不喜欢他(她)?……
B、适当运用一些描写方法:如动作、神态、心理、语言描写等; C、恰当运用一些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拟人等
五、佳作欣赏
范文:
难忘的几句话
今天是我的生日。昨天晚上,姑姑打来电话,说我已经长大了,要送我一份特别的生日礼物。我听了很兴奋,以前生日姑姑总是送我连衣裙、书包、吃的等东西。今年她要送一份特别的礼物给我,会是什么呢?
上午,姑姑来了。一进门,我就扑到姑姑的怀里,问她要礼物。姑姑笑眯眯地让我猜,可我每次都猜错了。最后,我没有办法了,说:“姑姑,我猜不出,请你告诉我吧!” 姑姑微笑着从包里拿出一个小红包。我一看,可高兴了,这里面装的一定是钱吧?我连忙把小红包打开,谁知里面是一张小纸条,上面写着:“聪明的人,今天做明天的事;平常的人,今天做今天的事;懒惰的人,今天做昨天的事;糊涂的人,今天做前天的事。希望你是个聪明的人。”看了纸条上的话,想着我们刚刚学过的《做事、生活有计划》,我觉得我突然很喜欢这份生日礼物了,我把上面的字读了一遍又一遍。姑姑看着我,高兴地说:“姑姑真的很高兴,因为你是真的长大了,懂事了!”
我想,这难忘的几句话会成为我收到的最特别的生日礼物。
总评:这篇习作,条理清晰,小作者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了姑姑送给她的难忘的生日礼物,心理描写生动有趣。
六、自主写作,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一、要积极获取创新的营养
“问渠哪得清如许, 唯有源头活水来。”教学要创新, 师者自己首先要有创新的精神。在此基础上, 潜心学习, 拓展知识面, 不断丰富和完善自己的思想, 突破自己固有的知识圈子, 教学创新打下坚实的基础。
对于学习的内容应该是多方面的:以语文教材教辅为主的知识系统要吃准吃透, 语文学科全盘的知识能力体系要不断完善, 这样对教材把握和课堂教学才能游刃有余, 得心应手。再有就是对《科学教育与实践》《课程与教学论》《中学语文教学》等各类刊物也要多读多看, 及时了解教学改革动态, 扩大教学视野, 掌握新方法, 接受新思想。平时还要多学习教育教学方面的理论书籍, 提升教学理念的高度, 提高教学思想水平和授课的敏锐度。另外, 平时教学工作中, 还要向同事学、向学生学, 在教学过程中涤荡思想, 总结经验和教训, 为教学改革创新提供肥沃的土壤。
二、课前准备工作要创新
传统备课只备教材, 不考虑学生的整体和个体水平, 这是极端错误的。如不了解学生的具体接受的情况, 教材备得再细再精, 也可能是无的放矢, 事倍功半。只有全面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兴趣爱好, 才能使教学创新进行下去, 否则创新将流于形式。
对于课堂过程, 要有新颖的设计。我觉得课堂要进行大板块设计, 不要过细, 否则, 师生之间很容易回到亦步亦趋的老路上去, 即使心里想放开, 学生仍成不了学习的主人。课堂板块可以这样来构想:一是导入板块。具有针对性和感染力的导入语言能调动学生求知的强烈欲望, 营造出特定的情感氛围, 把学生领进知识的花园。二是课程实施板块。要注意问题的设置, 点起学生的主体意识, 起动学生学习的源动力。三是课尾板块。要安排收束小结, 可以交给学生来做, 让学生对课堂有个整体认识, 但教师要做好补充准备, 可点睛开拓, 也可承前启后。这样, 一堂充满创新元素的语文课就成竹在胸了。
三、课程实施过程要创新
课堂是语文教学的主阵地, 也是创新理念集中表现的舞台。传统讲授模式使学生失去了学习兴趣, 严肃的批评也难以改变厌烦语文的尴尬局面。对此, 我们只有大胆创新, 采取多种教学艺术手段, 才能使学生的心回到语文课上, 让他们在课堂上闪现灵性的火花。
有哪些手段呢?例如, 把班级分组进行朗读比赛, 声音洪亮、整齐、有感情, 为三大标准。文言文分组分段, 解析接力赛, 一组一段, 从实虚词活用到句式, 详解全释, 各负其责。语段、诗歌配图练习、配音表演。各学习组推荐代表进行小型学习竞赛。小组之间质疑问难。安排语文读书自学, 总结出已解决的问题与不能解答的问题。教师设疑, 学生讨论展示。教师拓展提问, 鼓励学生个性回答。分配任务让学生走上讲台, 讲析某些学习内容。还可组织学生辩论, 口头小作文, 三分钟自由讲话, 课前励志演讲接龙等。
针对教学内容, 把这些手段合理搭配、选择使用, 课堂就会活起来、动起来, 学生的心就会回来, 积极投入到课堂教学中, 让学生心动的课堂也一定是高效的课堂。这样, 学生上语文课就像在语言文字的花园散步, 在轻松愉快中收获。
四、课外活动设计要创新
教学可以分为两部分:课内和课外。而课外的活动长期以来主要以不等量的作业为主。时下这种方式远不能满足学习语文的需要, 教师要拓展思路, 寻找更多的课外学习方式来促进语文的学习。
古语讲: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强调要把学习的内容和生活实践联系起来;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 则清晰阐明了阅读与练笔的关系。这些都告诉我们一点:学好语文要树立“大语文战略”的思想, 充分利用课外时间, 让学生广泛涉猎知识, 这样做到课内和课外结合, 学校生活与家庭生活结合, 书本知识与实践活动结合, 使学生时时处处都能学习语文。
具体做法有:要求学生每天读三千字, 内容不限, 但要做好读书笔记。逐渐养成日记或周记的习惯。课外自由作文, 就是写自己想写的, 可以写的, 愿意写的, 进行不限制字数、文体内容的写作练习。新闻摘要, 每天安排一名学生收集当日的重要新闻, 侧重学校生活、文化道德方面的, 用定时播报的方式展示, 让学生适当点评、各抒已见。还可办班级日报, 每日两人, 篇幅适度, 版面内容自定, 可同学投稿, 也可自己挑稿。还可搞一些参观、实践活动, 深入社会, 丰富自己的生活积累。再有, 目前媒体如此发达, 做一个文化文艺动态前沿捕捉, 也是语文课外活动一个好方法。
写字教学既有实用价值,也是继承和发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向学生进行美育,陶冶学生情操的重要手段。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具有一定的意义。本节内容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对比、书写,使学生理解并记忆偏旁与例字的字理、字形和结构,并把字写得正确、端正、美观。
【教学过程】
一、开课激趣,创设情境
1. 欲要字正,先要身正。检查学生坐姿,引导学生集中精神。
猜字谜:一横一横又一横,一竖一竖又一竖,一撇一撇又一撇,一捺一捺又一捺。
引导学生猜出字谜,谜底为:森。(板书“森”字)
2. 请同学们观察这个“森”字,它由什么组成?这三个“木”字完全一样吗?(不一样。)
看来同为“木”字,再做构字部件时笔画会有变化,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偏旁的变化。
二、新课指导,边讲边练
1. 做好准备工作
同学们,大家还记得写字前的准备工作是什么吗?(注意坐姿以及握的姿势。)同学说得太棒了,这就是我们写字前的准备工作。我们写字前, 第一,注意写字姿势,可让同桌互相检查一下对方的握笔方法与写字姿势是否正确;第二,看准,想好,再落笔,书写时要多动脑筋。
2. 认字读字
(1)教师领读书本上的四个字。
(2)指名读字。
(3)学生组词,加深对这几个字的印象。
3. 观察对比
(1)出示:又 劝 土 堆 车 转 牛 特
(2)引导学生观察每组字,让学生说出自己的发现。(每一组的第二个字都含有第一个字;每组字的相同部分字形略有不同。)
(3)引导学生说出具体的不同之处,并相机归纳总结:①“又”是的第二笔是捺,而在“劝”字中,“又”的第二笔变成了长点儿;②“土”字的第三笔是横,在“堆”字中变成了提;③“车”字最后一笔是横,但在“转”字中,变成捺;④“牛”与“车”相似,在合体字中都是最后一笔变成捺;
(4)这些字形变化我们都看出来了,谁来总结一下我们的发现呢?
指名回答。(独体字在做偏旁时,有些笔画会发生变化,字形也变小了。)
(5)同学们观察得很细心,总结得很全面。有的字变成偏旁后,它的笔画的大小和形态都要发生变化,这样写出来的字才会更加美观。我们一起来写一写吧!
三、指导写字
1. 教师板书示范写字,边写边讲解。“劝 堆 转 特”
2. 学生在课本上描红,再练习书写。
3. 同桌互评,看谁的字写得棒。
四、拓展练字
1. 同学们,刚才大家的字写得非常棒,看来大家已经掌握了部首的变化规律。现在请大家想一想我们学过的字,有哪些独体字可以做偏旁,哪些合体字里面含有这些独体字?可以从书本中找一找,在练习本上写一写。
2. 学生找字,想字,写字。教师巡回指点。
3. 写完后,请学生展示自己所写,并简要讲解字形的变化。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学完这节课,你一定有很多收获吧!我们知道了有些字做偏旁后,笔画和形态会发生变化,掌握了这些变化,我们就能写出更加漂亮的汉字来!
六、布置作业
班级:五()班课时: 第三、四课时执 笔:学生姓名:累计课时:学习目标:
1、学写读后感,提高阅读和作文的能力。
2.通过交流搜集的资料,谈感想,提高认识事物的能力。
3.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增强学生的历史责任感。
学习内容:习作
学习重、难点:完成习作,提高表达水平,培养读写能力。
学习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学习了本组课文我想大家一定感触很深,对“圆明园”灿烂文化的追忆和对侵略者强盗行径的痛恨我们难以忘怀;狼牙山五壮士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伟大的献身精神让我们深深感动;《难忘的一课》《最后一分钟》字里行间饱含的强烈的民族精神和爱国热情让我们的心久久不能平静。这些感受我们能用自己的笔写下来吗?读了文章、书籍,把自己的体会、感想写下来,就是读后感。
【通过对本单元课文内容的激情回顾,激发学生爱国热情以及学写读后感的欲望。】
二、自读阅读提示,了解写好读后感的方法。
1.默读提示,边读边想:你读懂了什么?
2.读后交流。
⑴什么是读后感?
读(了文章、书籍,把自己的体会、感想写下来,就是读后感。)
⑵如何才能写好读后感?
3、预设指导。
(1)、“读”是基础,只有仔细地阅读,认真地思考,深入地感悟,理解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体验到了文章的思想感情,读出了自己的感受和体会,才能有感而发写好读后感。
(2)、“感”是重点,要着重写出自己的感受,不宜过多地重复作品的内容。
(3)、为了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感受,也可以适当引用相关的资料。
【自学阅读提示,让学生自主提炼写好读后感的方法,既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又为习作做了良好的铺垫。】
4、点拨:平时在阅读文章或书籍时,可以在文旁圈点批注,随时记下瞬间的思考与感受,遇到相关的资料也可以随时积累下来,为写好读后感做好阅读等方面的准备。
三、阅读范文,感悟写法
1.自由阅读范文《愤怒和惋惜——读〈圆明园的毁灭〉有感》。
边读边思考:从这篇读后感中你体会到了写读后感的哪些方法?
2、小组讨论,习得写法。
通过读《愤怒与惋惜》,引导学生发现读后感的写法。
3、交流读后感的一般写法:
⑴紧扣原文,抓住重点。读后感的“感”,必须是从原文引发出来的感想、体会,不要面面俱到,泛泛而谈,应集中到自己感受最深的一点或几点上来发表议论。⑵联系实际,情感真实。读了一篇文章,产生了对现实生活和自己思想上某些问题的思考,这才激发了“感”。所以,写读后感一定要联系社会实际和自己的生活、思想实际。联系实际一定要实事求是,写出自己的真实感想,忌说假话、空话、套话。⑶叙议结合,以“感”为主。读后感属议论文范围,但不同于一般的议论文,常用的写法是夹叙夹议。可以适当引用原文中对自己教育最大、体会最深的章节、句段或人物的语言、精彩的场面等,在此基础上写出自己的感想。为了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感受,还可以适当引用相关的资料。另外,恰当运用一些平时积累的名言警句、古诗文名句和谚语等,也可以增强文章的说服力与感染力。
⑷一般来说,读后感的题目是“读《×××》有感”或“《×××》读后感”,当然,也可以根据文章的内容或自己最深的感受拟一个醒目、新颖的正标题,下面再写上副标题。如:
愤怒与惋惜
──读《圆明园的毁灭》有感
成功=刻苦+勤奋+机遇
──读《岳飞苦练成帅才》有感
4、归纳写读后感的一般写法:
紧扣原文,抓住重点;联系实际,情感真实;叙议结合,以“感”为主。
【引导学生自主发现读后感的写法,让学生在阅读、讨论、交流,在自我发现的基础上,归纳出读后感的一般写法以及要注意的事项。】
四、独立选材、激情写作
1、同学们,本组课文的学习留给你的情感激荡还记忆犹新吗?你们课下搜集的有关中华民族受尽欺凌的历史以及中华儿女奋力抗争、爱国爱人民的故事带来了吗?在写读后感的时候,可以选择我们课文,也可以选择自己搜集的材料,你想写哪篇文章的读后感,请同桌交流一下。
2、交流写作内容,相机指导。
交流预设:
⑴《难忘的一课》中“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在文中三次出现,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台湾人民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热情,那强烈的民族精神、深厚的爱国情意让我感动。我决定写《难忘的一课》读后感,题目为
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读《难忘的一课》有感
⑵我在课下搜集了一篇文章,题目是《最后一课》是郑振铎先生写的,文章记叙了日本侵略者侵占我国领土,郑振铎的学校决定“看到一个日本兵或一面日本旗经过校门时,立刻停课,将这所大学关闭结束。”在停课之前,作者上的最后一堂课的情景以及当然人们的心情让我感动。读着短文,我觉得心情异常沉重,文中很多场景打动了我,所以我想写这篇文章的读后感。我会着重写感动我的语句以及我的感想。
⑶我搜集了闻一多先生的诗歌《七子之歌》,我感受到台湾、香港、澳门对祖国的眷恋与深情。我想写《祖国,我永远的母亲——读〈七子之歌〉有感》。
⑷学习了《狼牙山五壮士》我感受到抗日英雄的临危不惧、爱党爱民、视死如归的革命精神。课下我又搜集了很多抗日英雄的故事,我想写《小英雄雨来》读后感。雨来是我们同龄的孩子,面对强敌,他泰然自若,机智勇敢是我们该学习的。在写的时候,我会联系我们的生活实际,歌颂英雄,激励自身,写一写我们今后应该用我们的实际行动热爱祖国,振兴中华。
【写作内容的交流激发了学生抒发内心感受的热情,使学生对于写作的思路更明晰,写作的重点更突出,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鼓励学生写出自己的感想。】
3、自由选题,独立写作
同学们已经选择了自己所要写的内容。那就请拿起你的笔写出你的感受。
五、自改互评,定稿誊抄:写完后自己阅读,修改,然后整齐地誊写于作文本中。
《语文园地七》学案
班级:五()班课时: 第二课时执 笔:学生姓名:累计课时:学习目标:1.学习演讲、提高口语表达与语言交际能力。
2.通过交流搜集的资料,谈感想,提高认识事物的能力。
3.培养学生初步的演讲能力,增进学生对近代中国屈辱历史的了解。
4.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增强学生的历史责任感。
学习内容:口语交际
学习过程:
一、主持演讲比赛,激情导入
1、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要有高瞻远瞩、面向未来的宽广胸襟,但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只有牢记历史教训,保持清醒的头脑,锐意进取。我们的民族,我们的国家才能绵延不息、繁荣昌盛。
2、同学们的读后感,非常震撼人心,催人奋发。写完读后感,你心中是否还有许多的话要说呢?今天我们就以“不忘国耻,振兴中华”为专题举行一次演讲比赛。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的习作,列一个简单的提纲,想一想自己想说些什么?
二、启发思维,小组交流
1、动笔列提纲。
2、小组内试着讲一讲,互评。
三、推荐演讲,互相点评。
1、同学们在组内讲的有声有色,有些同学还恰当地运用手势、表情来配合演讲。下面,请每组选配代表进行第一轮的比赛。
2、各组代表演讲
提醒听众注意力集中,听完以后热情鼓掌。
3、刚才的演讲中,哪位同学的演讲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可以是肯定同学演讲中的优点,也可以是忠肯地提出建议。)
4、总结怎样演讲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围绕一个主题
◆抓准几个方面
◆列举有力事例
◆组织通顺语言
◆表达有声有色
四、自荐演讲,自评
1、鼓励同学们根据刚才同学们的建议,调整自己的演讲思路。
2.谁愿意走上讲台,尽情抒发自己对祖国深深的爱。
演讲示例:
不忘国耻,振兴中华
同学们,你们还记得1860年10月6日那天吗?这是中国人民永远难忘的日子,英法联军侵入北京城,闯进了圆明园,施以兽行,这是作为中国子民一辈子的耻辱。
我伤痛啊!清朝的政府是那样的软弱,那样的无能,看这些可恶的强盗在我国的领土上,横行霸道,熊熊大火整整在圆明园燃烧了三天三夜,而那些清朝的皇亲国戚、达官贵人竟然无动于衷,我又怎能不伤痛呢?
黑暗终于过去了,迎来了灿烂的光明。这一缕缕的阳光为我们抹去了黑暗的阴影,迎来了辉煌的荣耀!难忘1997年香港重回祖国的怀抱;不能忘2003年我国成功地加入世贸组织;更不能忘2005年,神州“六”号载着人类的梦想探索宇宙。如今,这东方睡狮已经觉醒,我们国家已经成为举世瞩目的体育强国,彻底洗刷了“东亚病夫”的耻辱。截止至今,我国运动员共获1498个世界冠军,打破世界纪录1054次,令外国人刮目相看。你听,你听,08年奥运会的脚步已越来越近;你看,你看,“五福娃”高唱“北京欢迎您!”向全世界人民发出诚挚的邀请……
同学们,作为世界上最坚韧民族的一员,作为龙的子孙,让我们时刻谨记“不忘国耻,振兴中华”!为中华之腾飞而读书!
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亲爱的同学们:
我们的祖国历史悠久,五千年的文明源远流长;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国土美丽富饶,蕴藏丰富;我们的祖国文化灿烂,世界的四大文明古国,祖国位居其中,四大发明,惠泽世界!可正是因为这块土地如此富饶,正是因为这块土地蕴藏丰富,使得国门外的豺狼时时窥探!你们可曾知道,我们美丽的祖国曾经被人践踏得满目沧痍、伤痕累累!
对于南京大屠杀想必同学们早有所闻吧,早几天我收看了电影《南京大屠杀》。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我一直流淌热泪,我的拳头握得紧紧的!在这场空前大屠杀中,中国军队死伤三十多万,日本杀害南京的老百姓三十多万,他们把成千上万的老百姓捆绑起来,用机枪扫射,甚至活埋,制造了几十个万人坑,他们甚至在南京城里将活人当枪靶,杀人取乐!电影里说,这种勾当只有禽兽才会去做,只有禽兽才能如此残忍!
1945年9月3日,中国人民经过八年抗战,终于打败了日本强盗,从此我们的祖国又重新站立起来了!看,我们现在多么幸福,上课时,我们可以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专心听老师讲课,休息时,我们可以挽着父母的手去公园里嬉戏,我们每天都能吃到丰盛可口的饭菜,甚至可以去肯德鸡享受洋风味的乐趣!你看,我们的新县城多么美丽,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一条条马路宽敞笔直,一棵棵树木正茁壮成长,一朵朵鲜花正灿烂绽放。这一切,都来源于先辈们抛头颅、洒热血,来源于先辈们为之付出的智慧和汗水!但是,今天,直到今天日本人仍然没有死心。他们仍然想霸占我们的钓鱼岛,仍然想侵占我们的东海油田,仍然想篡改教科书企图掩盖那段罪恶的历史,仍然在参拜他们死去的刽子手!面对这一切,我们必须不忘国耻,时刻记住这段令中国遭受痛苦和磨难的历史,面对这一切,我们只有好好学习,掌握知识,钻研科学,为振兴中华作出自己的贡献。
最后让我大呼一句: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五、评选“最佳演讲奖”,总结
同学们,祖**亲身上的伤痕和悲痛我们怎能忘怀?但不忘历史不等于铭记仇恨,我们应该做的是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努力学习,不让历史的悲剧重演,使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之林。
课题及栏目等图片、汉字组合体卡片、动物(小花鹿、小山羊、小白兔)头饰。
教学过程及设计意图
一、提示课题
1、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猜谜语:“嗡嗡嗡,嗡嗡嗡,飞到西来飞到东……”(蜜蜂)出示图片。
(2)蜜蜂“飞到西来飞到东”干什么?(采花粉酿蜜),蜜甜不甜?(做尝甜味的表情)
(3)蜜蜂采花粉酿的蜜很甜,我们每学习一个新的知识,掌握一项新的本领,高兴不高兴?甜不甜?
(4)让我们就像小蜜蜂一样,来到盛开着知识鲜花的语文园地中,尽情地采集知识的花粉,酿出知识的甜蜜吧。
2、在黑板上出示课题:
语文园地七及几丛绿草鲜花图片(绿草丛中暂隐藏“我的发现”等栏目标题),师生共诵自编儿歌:“来到语文园地,这里花香四溢,我们是快乐的小蜜蜂,知识的花粉酿甜蜜。”图片演示小蜜蜂采蜜动作。
设计意图:
由小蜜蜂采蜜类比语文园地学习,既充满儿童情趣,又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主动参与,自主学习,并体验到学习的快乐。
二、教学“我的发现”
1、演示小蜜蜂飞到第一个草丛,翻转绿草丛,呈现“我的发现”之花,口号:“我的发现,只要细心!”
设计意图:情境设计吸引学生的注意并激发学生的主动探究。
2、出示字的组合体“音克(上下结构)”的放大图片于黑板上,示范拆合过程并相机提示:拆合字的部件不拆散笔画。
3、小组合作,观察并动手拆合“音克(上下结构)”的组合体卡片,发现其中所隐藏的字,一个个写下来,比快,比多。
4、指名小组展示拆合结果,并请学生上台,师生合作演示拆合过程,板书这些字。
设计意图:
师生互动,平等合作,学生更轻松主动,合作探究更积极。
激励:
奖“园地之花”。
5、拓展练习:
从“树、春、园”等组合体或字中,选自己最有兴趣的一个,也可以自己想出能够拆分的字,小组内互相考一考。
设计意图:
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体验,给学生的主动探究,合作体验提供空间。
6、又学到一种新的识字方法,高兴不高兴,甜不甜?(生做甜的表情)我们已经把“我的发现”之花酿成甜蜜了!
设计意图:
“园地之花”的激励,甜的表情动作,符合“园地”中“小蜜蜂”角色的情感体验,也体现成功的乐趣。
三、教学“日积月累”
小蜜蜂飞到第二个草丛,翻开绿草,呈现“日积月累”之花,口号:“日积月累,越积越多!”
1、“我会接”──词语接龙
(1)以书中词“父亲→亲人→……”为例,通过教师有节奏的示范读“父亲的亲呀,亲人的人呀,人生的生呀”,带动学生跟读接龙,迅速板书,相机指导方法和规则。
设计意图:师生共读,在和谐的氛围中,既培养了语感,又领悟了接龙的规则,提高了学习效率。
(2)任选一个非课本上的词(如“园地”)为龙头,小组合作接龙,在规定时间里,比快、比长。
设计意图:
自主、合作、探究,语文实践活动极大地拓展了语文学习的空间,唤起学生已有的信息储备,利于知识积累。
(3)展示:小组各自带读本组接龙词语,师生共同评价。口号:“日积月累,越积越多!”“甜不甜?”
2.“读读说说”──“把”字句、“被”字句转换练习。
(1)指名朗读、对比,体会两个句子之间的关系,男女生分读、齐读。
设计意图:
读中悟、悟中读,加强语言和意象的联系,体会句子中两个事物的主动和被动关系。
(2)指名练习(师动作演示、引导):“他把小鱼放进大海里”,改成“_____________被_______________。”齐读、体会。
(3)拓展训练。
①以课堂环境、实物等随机内容,结合教师表情、动作演示等,练习由“把”字句到“被”字句的口头转换。
②教师只以动作演示,引导学生根据情境,自主说出“把”字句或“被”字句以及两种句子的相互转换。
设计意图:
以身边的环境、实物为语言载体,给学生学习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师生平等对话,充满亲和力的互动,学生学习更轻松、更有趣、更主动。同时结合动作演示,由提供“把”字句训练转换为“被”字句到由只以动作演示,由学生自主说出“把”字句、“被”字句及二者的转换,注意到学生的认知规律,拓展了课本的知识容量,从知识目标到能力目标,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激励:“园地之花”。这朵园地之花又酿成甜蜜了,真甜!
设计意图:
不时体验享受成功的快乐,触激大脑皮层的兴奋点,符合儿童认知心理,保持学习主体良好的注意状态和参与的主动性、积极性。
3、“读读背背”──《小花鹿》
(1)出示情境:神秘地请一个同学藏在讲台后面,带上小花鹿头饰,语言引导:在美丽的森林里,有一个可爱的小动物(慢慢露出庭角,轻轻摇摆),你们看它是谁?它可爱吗?
设计意图:
由文中的图画转为头饰表演,由静态到动态,拉近了小鹿与学生的距离,学生更乐于与小花鹿亲近,表达情感。
(2)指名说出对小花鹿的可爱的感受,培养情感。
(3)自由读《小花鹿》,读出对小花鹿的喜爱之情。
(4)指名读,评议:读出了小花鹿的可爱吗?
设计意图:
朗诵是学生对课文理解认识的外化表现,因此,朗读应该带有个性化色彩。自由读到指名读,只要表现出对小花鹿的喜爱,只要有学生主体的情感体验,都予以肯定。
(5)指名同学分别扮演小花鹿、小山羊、小白兔,表演读《小花鹿》(熟读成诵)。
(6)情感渗透:喜欢它们吗?(小动物走进同学们中间)让我们和小动物们成为好朋友吧。
设计意图:
由表演读到小动物来到学生中间,学生可以自由地表现与小动物们的情感交流,体现了语文学科的实践性,也培养了学生的人文素养,丰富了学生的精神世界。
四、总结、课堂延伸
演示小蜜蜂继续在语言园地中采蜜(后面还有“口语交际”“展示台”等栏目的花丛):“来到语文园地,这里花香四溢,我们是快乐的小蜜蜂,知识的花粉酿甜蜜──啊,真甜!”
设计意图:
1.发现汉字的一字多义特点,结合语言环境理解字意。2.认识9个生字,巩固识字,积累词语。
3.能看懂图画的意思,能根据图意、联系生活实际想出办法,并乐于与同学交流、讨论。
4.能把自己所画的图画用文字表达出来。
5.树立生活中学习语文的观念,勇于展示课外学习成果。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2.识字卡片、词语卡片。3.竞赛评比用的小红旗。4.让学生准备展示内容。教学设计 我的发现
要引导学生发现:同一个字,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意思不一样,体会汉字表意的丰富性。
1.激趣:今天我请了一位汉字朋友,它是谁呢?出示“回”字,用“回”字来组词。
2.引导:这位朋友要教给我们一个新的知识,是什么呢?请你读读书上的三句话,然后把你的发现告诉小组的伙伴们。3.结论:同一个字在不同的语境中意思可能不同,要结合语境来理解字意。
(采用换词法理解第1、3句中的“回”字)
4.扩展积累:引导学生用“打”字练习组词、说句子,进一步体会汉字一字多义的现象。日积月累 1.读读认认。
a.激趣: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炊具、餐具,我们一起来认识它的名称。
(课件播放:结合实物出现词语)b.小组内练读词语。c.比一比。
◆小组开火车读词比赛,比哪组的火车开得好。◆同学来挑战,看谁最棒。d.认读生字。
◆刚才我们认识的词语中有很多要认的生字。课件出示:灶、铝、锅、漏、勺、铲、壶、汤、碟。◆小组内互相读一读生字。◆老师用生字卡抽查。◆听字音举卡片。
◆小组讨论交流:你有什么好办法可以记住这些字的字形? 2.读读背背。a.引入:成语是我国语言文化的精髓,短短的几个字概括出深刻的道理,我们可以从中受到启发。b.小组内练读成语。
c.比一比看谁读得快,读得最准确,记得最牢固。
(老师简笔勾勒一座山,山脚下贴几面红旗代表各个小组,老师随意抽出词卡,小组抢答,哪个小组抢答成功,就把哪个小组的红旗向上挪一步,最后看哪个小组最先到达山顶)d.学生自由说成语的意思。e.扩展积累:你还能说出哪些成语? 口语交际 1.看图了解图意。
a.出示挂图,提出要求:先仔细看每一幅图,弄懂每幅图的意思,再把四幅图连起来观察,说说讲了一件什么事。b.自己看图、理解图意。c.在小组内练说。2.续编故事。
a.小组讨论:如果你是这位小朋友,你会怎么做。b.列出学生想的办法。c.评一评谁的办法好。d.把续编的故事讲给同桌听。
e.推荐讲得好的同学把故事讲给全班听,评出“故事大王”。3.扩展延伸。
a.自主画一幅或几幅画,然后再把画上的内容写下来。b.与同学交流自己画或写的内容,互相观赏,互相学习。展示台
1.小组内展示课外学习语文的成果。2.每小组推荐一个代表在全班交流展示。3.办一个班级小报展览。
建议这次语文园地教学用3课时,其中口语交际用1课时
教学实录:小朋友,你们喜欢听笑话吗?老师要为大家讲笑话,听好了。这个笑话与外国人在中国学汉语有关。
一、创设情境
师:有这么一位外国人,一天他感冒了,来到医院检查身体,医生对他说:“你发烧了。”这位外国人吓了一跳,急忙说:“哪里发烧了?哪里发烧了?没有啊!”(师做动作:急忙在身上找来找去,边找边说)
“你真的发烧了!” “没有发烧呀!” “有呢!” “没有!” “有!”
这时,外国人瞪大了眼睛,(师做动作:急忙在身上找来找去)说道:“你看,你看,我身上没有火,怎么会发烧呢?”
医生不由得哈哈大笑,说道:“发烧并不是用火来烧的。你发烧了那是因为你感冒,体温升高了。”
师:这位外国人说汉语时为什么会闹这样的笑话?他把发烧的“烧”理解成什么? 生:他听不懂中国话。
师:他把发烧的“烧”理解成什么? 生:他把发烧的“烧”理解成用火来烧了。
师:汉字宝宝非常奇妙,这位外国人弄不清楚汉字宝宝的秘密,因此闹了笑话。
二、我的发现
1、自由读句子。
师:那汉字宝宝究竟有什么秘密呢?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语文园地七”,一同去发现吧!小朋友先打开书本130页读一读“我的发现”中的三个句子。(生:自由读句子。)
2、出示句子,齐读句子。(出示:“我的发现”)
师:谁最能干,已经发现这三个句子的共同点了? 生:三个句子中都有一个“回”字。师:你观察得真仔细!
师: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三个句子吧。生:齐读句子。
3、查字典,理解“回”字。
师:“回”字宝宝,在三个不同的句子中分别是什么意思呢?我们来复习一下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
(1)确定“huí” 这个音节里的第一个字母是什么。第一个字母是什么?一起说
生:H(2)把字典翻到音节表,找到大写字母“H”。看谁动作最快?找到了马上举手。(3)在大写字母“H”下面找到“hui”这个音节,再看它右边的页码是多少。
(4)根据页码翻到正文,按照四声顺序找到 “huí”这个音节,就可以找到“回”字。最后就能查到“回”字的意思。
师:找到了马上举手,还没找到的小朋友可以请同桌帮忙。(生纷纷举手)
师:小朋友真厉害,都找到了。
师:“回”字宝宝都有哪几种意思呢?我们来读一读!
①掉转 ②从别处回到原来的地方 ③量词,指事情、动作的次数 ④回族 ⑤曲折环绕(生读“回”字的意思。)(出示三个句子。)
(1)师:谁能做做“回头一看”这个动作?(一学生做“回头一看”这个动作。)
师:我们一起来做一做“回头一看”这个动作吧。(全体学生做“回头一看”这个动作)
第一句中“回”字是什么意思?选哪一种? 生1:掉转,选第一种。(出示:①)
师:你真会动脑筋!(2)师:第二句中的“回”字是什么意思?选哪一种?
生2:回族,选第四种。(出示:④)师:对啦!(3)师:谁能将“有一回”换一种说法? 生3:“有一回”就是“有一次”的意思。第三句中的“回”字是什么意思?选哪一种? 生4:量词,选第三种。(出示:③)师:你真棒!
5、谈话,引出“一字多义”
师: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这三个句子中“回”字宝宝的意思,你发现了“回”字宝宝有什么秘密?开动脑筋想一想。生:“回”字宝宝在不同的句子中,有不同的意思。师:你真能干呀,老师为你感到骄傲。
师:在这三个句子中,“回”字宝宝有几种意思?用手指来表示。(出示:“回”字的五种意思)
师:是呀,同一个字在不同的句子中有不同的意思,一个字就有多种意思,我们把汉字宝宝的这个特点称为一字多义。(出示:一字多义)(学生读)
6、拓展练习
师:小朋友是不是真的发现汉字宝宝一字多义这个秘密,老师要考考大家。请看大屏幕。“烧”字宝宝有几种意思呢,我们来读一读。生读“烧”字的意思。(出示:“烧”字的意思)
(1)选择正确的解释,把序号填在括号中。师:“烧”字有几种意思,我们来读一读。烧:①使东西着火 ② 发烧 ③烹调方法(做菜的方法)小明感冒了,烧得很厉害。()一把火把这房子烧毁了。()客人来了,妈妈在厨房里烧鱼。()
师:第一句:小明感冒了,烧得很厉害。这个“烧”字是什么意思?选哪一种?
生1:发烧,选第二种。(出示:②)师:你真会动脑筋!
师:第二句:一把火把这房子烧毁了。这个“烧”字是什么意思? 生2:使东西着火,选第一种。(出示:①)
师:第三句:客人来了,妈妈在厨房里烧鱼。这个“烧”字是什么意思? 生3:烹调方法(做菜的方法),选第三种。(出示:③)师:你真棒!
(2)小结“烧”字的特点。
师:现在,你发现“烧”字宝宝也有什么秘密? 生:一字多义。(出示:一字多义)
师:对,你真聪明!其他的汉字宝宝也有这个特点那就是:一字多义。(生读)
【三语文园地七】推荐阅读:
六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七10-13
四上语文园地七习作01-19
四上语文园地七教案03-31
五上语文园地七教案05-18
五年级语文上册园地七05-20
《语文园地七·习作》教学设计12-17
二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七教案12-19
三年级语文园地八06-11
语文园地三教案范文03-27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三》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