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歌(节选)》同步达纲练习题及答案

2025-05-0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组歌(节选)》同步达纲练习题及答案(共4篇)

《组歌(节选)》同步达纲练习题及答案 篇1

1、下列加粗的字注音和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田垄(lǒng) 污秽(huì) 桦树(huá) B、镐头(gǎo) 炽痛(zhì) 嗥鸣(háo) C、亘古(gèng) 默契(qì) 泛滥(làn) D、丰饶(ráo) 蚱蜢(zhà) 召唤(zhào)

2、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誓言 胸膛 涌跃 仰望 B、汇合 土壤 辘辘 飘扬

C、怪涎 破晓 高梁 标直 D、幽远 斑澜 呻呤 耻辱

3、给下列的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奔:( )( ) 解:( )( )

( )( ) ( )( )

( )( )

4、对课文的分析,下面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这是一篇抒情散文,充溢着饱满、深沉的爱国热情。

B、标题土地的誓言应理解为土地自身发出的誓言。

C、文章大量运用排比,造成连贯的、逐渐增强的气势。

D、作者将倾诉对象拟人化,以她而不是它相称,隐含将土地比作母亲的意思。

5、本文的`语言以富有力度和浓度的情感来打动人心。请从下列句子中找出你认为最富表现力的词语,并稍加分析。

⑴ 我常常感到它在泛滥着一种热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 在那田垄里埋葬过我的欢笑,在那颗稻上我捉过蚱蜢,在那沉重的镐头上留着我的手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D

2、B

3、奔:bēn 奔波 bèn 投奔 解:jiě 解放 jiè 解元 xiè解数

4、B

八年级语文《组歌》同步练习 篇2

一、积累与运用

1.本文选自__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__,黎巴嫩诗人、画家。著有散文诗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沙与沫》等。

2.依原文内容填空。

①曾有多少次,当有情人向俊俏的少女倾诉自己为爱情所苦时,我陪伴他____________,帮助他将衷情____________;曾有多少次,我与礁石同席对饮,它竟____________,我同它嘻嘻哈哈,它竟____________。我曾从海中托起过多少人的躯体,使他们从____________;我又从海底偷出过多少珍珠,作为向美女丽人的____________。

②我是大海的____________,是天空的____________,是田野的____________。这同爱情何其酷肖:它是____________的叹息,是____________的泪水,是____________的微笑。

3.仿写句子:(任选一题,不要求句式一致)

我是根根晶亮的银线,神把我从天穹撒向人间,于是大自然拿我去把千山万壑装点。

我是颗颗璀灿的珍珠,从阿施塔特女神王冠上散落下来,于是清晨的女儿把我偷去,用以镶嵌绿野大地。

①露:

②雪:

4.读一读,为下列拟物诗选择恰当的名称。

①只不过是水的化身/惹得天鹅痴心追求( )

②把大自然的恩赐/一次次铭刻在心( )

③狂风企图摧残你的生命/你却借此繁衍后代( )

④弯着腰/绝不是对人崇敬( )

⑤满嘴胡须/并不能证明你有渊博的学识和丰富的阅历( )

A.年轮B.虾C.羊D.蒲公英E.云

二、阅读

阅读下列文段,回答文后问题。

浪之歌

我同海岸是一对情人。爱情让我们相亲相近,空气却使我们相离相分。我随着碧海丹霞来到这里,为的是将我银白的浪花与金沙铺就的海岸合为一体;我要用自己的津液让它的心冷却一些,别那么过分炽热。

清晨,我在情人的耳边发出海誓山盟,于是他把我紧紧搂抱在怀中;傍晚,我把爱恋的`祷词歌吟,于是他将我亲吻。

我生性执拗,急躁;我的情人却坚忍而有耐心。

潮水涨来时,我拥抱着他;潮水退去时,我扑倒在他的脚下。

曾有多少次,当美人鱼从海底钻出海面,坐在礁石上欣赏星空时,我围绕她们跳过舞;曾有多少次,当有情人向俊俏的少女倾诉自己为爱情所苦时,我陪伴他长吁短叹,帮助他将衷情吐露;曾有多少次,我与礁石同席对饮,它竟纹丝不动,我同它嘻嘻哈哈,它竟面无笑容。我曾从海中托起过多少人的躯体,使他们从死里逃生;我又从海底偷出过多少珍珠,作为向美女丽人的馈赠。

夜阑人静,万物都在梦乡里沉睡,惟有我彻夜不寐;时而歌唱,时而叹息。呜呼!彻夜不眠让我形容憔悴。纵使我满腹爱情,而爱情的真谛就是清醒。

这就是我的生活;这就是我终身的工作。

5.在这首散文诗里,诗人借助丰富的想象,以第一人称手法,塑造了"海浪"这一形象。根据你的理解,谈谈你对这一形象的认识?

6.潮涨潮落是海浪的自然物理特征,但在作者灵性的笔下,却呈现出一幅生动感人的爱情画卷:____________既合人之情,也入物之理,体现着作者丰富的想象力。

7.黎巴嫩的贫穷和统治阶级的罪恶,造成了诗人与故土的别离。长期的异国漂泊,不仅没有淡化他对祖国的思恋,反而更加爱之深,思之切。诗人常在自己的诗作里表达这种情感。在这首诗里,他借助____________这对热恋的形象,曲折表达____________。

8."呜呼!彻夜不眠使我形容憔悴。"写出海浪对爱情的____________。让你联想中国古诗中类似意境的句子____________。

礁石

艾青

一个浪,一个浪

无休止地扑过来

每一个浪都在它脚下

被打成碎石,散开……

它的脸上和身上

像刀砍过的一样

它依然站在那里

含着微笑,看着海洋……

9.反复吟诵此诗,叙述礁石与海浪的斗争情况。(从海浪的力量、目的、结果,礁石的力量、代价及结果来谈)

10."一个浪,一个浪/无休止地扑过来",这句表面写海浪。海浪象征____________,"无休止"、"扑"说明____________。

1.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端午的鸭蛋》同步练习【附答案】

2.八年级语文《组歌》同步练习

3.八年级语文《罗布泊,消逝的仙湖》同步练习

4.八年级语文《海燕》同步练习

5.20xx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练习册答案

节选自《晋书》阅读练习及答案 篇3

陶潜,字元亮,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羁,任真自得,为乡邻之所贵。尝著《五柳先生传》曰:“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其自序如此,时人谓之实录。其亲朋好事,或载酒肴而往,潜亦无所辞焉。每一醉,则大适①融然②。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性不解音,而畜③素琴一张,弦徽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 (节选自《晋书》)

【注】①适:满足。②融然:和悦快乐的样子。③畜:同“蓄”。

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字

①落英缤纷 ②黄发垂髫③善属文 ④颖脱不羁2.翻译句子。

(1)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2) 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

3.请从【乙】文中摘录出与“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所表现的理想生活形成强烈反差的句子。

4.从【乙】文看,陶渊明的琴没有琴弦,他本人也不会抚琴,但与朋友相聚,他却“抚而和之”。结合全文看,这反映了他怎样的性格?

答案

1.花 小孩 写 拘束、束缚

2.(1)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能相互听见鸡鸣狗叫的声音。

(2)只要懂得弹琴的乐趣(或:琴中的`真意所在),何必非要在琴上奏出美妙的音乐呢?

3.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

《组歌(节选)》同步达纲练习题及答案 篇4

树愈来愈多,开始有房舍出现。这是对的,重要关隘所在,屯扎兵马之地,不能没有这一些。转几个弯,再直上一道沙坡,爬到土墩底下,四处寻找,近旁正有一碑,上刻“阳关古址”四字。

这是一个俯瞰四野的制高点。西北风浩荡万里,直扑而来,踉跄几步,方才站住。脚步是站住了,却分明听到自己牙齿打战的声音,鼻子一定是立即冻红了的。呵一口热气到手掌,捂住双耳用力蹦跳几下,才定下心来睁眼。这儿的雪没有化,当然不会化。所谓古址,已经没有什么故迹,只有近处的烽火台还在,这就是刚才在下面看到的土墩。土墩已坍了大半,可以看见一层层泥沙,一层层苇草,苇草飘扬出来,在千年之后的寒风中抖动。眼下是西北的群山,都积着雪,层层叠叠,直伸天际。任何站立在这儿的人,都会感觉到自己是站在大海边的礁石上,那些山,全是冰海冻浪。

王维实在是温厚到了极点。对于这么一个阳关,他的笔底仍然不露凌厉惊骇之色,而只是缠绵淡雅地写道:“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他瞟了一眼渭城客舍窗外青青的柳色,看了看友人已打点好的行囊,微笑着举起了酒壶。再来一杯吧,阳关之外,就找不到可以这样对饮畅谈的老朋友了。这杯酒,友人一定是毫不推却,一饮而尽的。

这便是唐人风范。他们多半不会洒泪悲叹,执袂劝阻。他们的目光放得很远,他们的人生道路铺展得很广。告别是经常的,步履是放达的。这种风范,在李白、高适、岑参那里,焕发得越加豪迈。在南北各地的古代造像中,唐人造像一看便可识认,形体那么健美,目光那么平静,神采那么自信。在欧洲看蒙娜丽莎的微笑,你立即就能感受,这种恬然的自信只属于那些真正从中世纪的梦魇中苏醒、对前路挺有把握的艺术家们。唐人造像中的微笑,只会更沉着、更安详。在欧洲,这些艺术家们翻天覆地地闹腾了好一阵子,固执地要把微笑输送进历史的魂魄。谁都能计算,他们的事情发生在唐代之后多少年。而唐代,却没有把它的属于艺术家的自信延续久远。阳关的风雪,竟越来越凄迷。

王维诗画皆称一绝,莱辛等西方哲人反复论述过的诗与画的界线,在他是可以随脚出入的。但是,长安的宫殿,只为艺术家们开了一狭小的边门,允许他们以卑层侍从的身份躬身而入,去制造一点娱乐。历史老人凛然肃然,扭过头去,颤巍巍地重又迈向三皇五帝的宗谱。这里,不需要艺术闹出太大的局面,不需要对美有太深的寄托。

于是,九州的画风随之黯然。阳关,再也难于享用温醇的诗句。西出阳关的文人还是有的,只是大多成了谪官与逐臣。

即便是土墩、是石城,也受不住这么多叹息的吹拂,阳关坍弛了,坍弛在一个民族的精神疆域中。它终成废墟,终成荒原。身后,沙坟如潮;身前,寒峰如浪。谁也不能想象,这儿,一千多年之前,曾经验证过人生的壮美,艺术情怀的弘广。

这儿应该有几声胡笳和羌笛的,音色极美,与自然浑和,夺人心魄。可惜它们后来都成了兵士们心头的哀音。既然一个民族都不忍听闻,它们也就消失在朔风之中。

回去罢,时间已经不早。怕还要下雪。

【阅读练习】

18.结合三、四段回答:为什么说“王维实在是温厚到了极点”?(4分)

19.从第五自然段的相关信息概括出唐人风范的特点是什么?(4分)

20.第六自然段中“只为艺术家们开了一个狭小的边门”,“不需要艺术闹出太大的.局面”“历史老人凛然肃然,扭过头去,颤巍巍地重又迈向三皇五帝的宗谱”运用了何种艺术手法?其作用是什么?下文中与之相照应的内容有哪些?(6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对下列文章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两项(4分)

A.文章第五自然段充分运用对比的艺术手法,把中国文化现象与西方文化现象进行全方位对比,从而突出中国文化现象自身缺乏持久魅力的特点。

B.综观全文,文章在对阳关的真实的描写中融进了对历史的评论与慨叹,显现了对文化现象理性的思考。

C.作者在写作中充分运用了夹叙夹议的手法,语言含蓄,耐人寻味。

D.文章由阳关的自然环境入笔,很自然联系到王维的诗歌,进而引出中外文化现象,文笔浪畅,从容自如。

E.“阳关坍弛了,坍弛在一个民族的精神疆域中”,“它终成废墟,终成荒原”是因为它已失去战争中重要的地位而被人们遗忘。

【参考答案】

18.阳关荒凉偏僻,环境恶劣,(2分)而王维在诗中只字未提到,只说“无故人”,强调的是朋友情至上,(1分)因而说“王维实在是温厚到了极点”。(1分)

19.(1)乐观。(2)眼光放得远。(2)告别步履放达。(3)充满自信。

20.①采用了拟人的艺术手法形象地说明统治者所追求的只是王权,因而不可能为艺术家们提供广阔的舞台空间。(3分)

②与下文的“九洲画风黯然”,“阳关再也难享用温醇的诗句”,文人大多成了“谪官逐臣”,“阳关坍弛了”等内容相照应。(答出一点给2分,答出2点或2点以上给3分)

上一篇:我是一只小鸟的550字作文下一篇:故意伤害刑事上诉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