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摘园管理制度

2025-05-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采摘园管理制度(精选7篇)

采摘园管理制度 篇1

为进一步规范采摘园旅游服务,提高采摘园旅游服务质量,更好满足游客旅游休闲需求,推动省乡村旅游健康持续发展,制定本办法。

一、评定对象

山东省行政区域内,利用农业资源建设的以采摘为主,以观光、休闲、教育为辅的乡村旅游园区。旅游者在这里享受采摘、收获的乐趣,欣赏田园风光、放松身心和了解相关的农业知识。

二、评定工作程序

评定采取自愿原则,由采摘园向所在县(市、区)旅游局提出申请,县(市、区)旅游局组织初评,初评合格的报市旅游局组织终审验收,报省旅游局备案。省旅游局每年分期分批公布验收名单。

评定工作分书面审查和现场审评两部分: 一是书面审查,包括以下内容:

1、采摘园申请报告;

2、采摘园基本情况;

3、初评部门评审报告;

4、标准评分结果。二是现场审评。由验收部门选派人员组成,按材料查验、现场检查、抽样调查和反馈意见等步骤进行。

报省旅游局备案包括以下内容:

1、采摘园基本情况;

2、县级旅游部门对采摘园的初评报告、市级旅游部门验收报告;

3、市级旅游部门采摘游工作年度报告。

三、评定工作批复

通过评审的精品采摘园,由市旅游局给予评定合格批复,授予相应的标牌和证书,并予以公示。

标牌样式由省旅游局统一制定。

精品采摘园标志应置于采摘园明显位置。

采摘园分值满分为300分,基本要求满分180分,加分项目满分120分。基本要求得分达到120分,加分项目得分达到60分,可以通过评审。

四、复核

精品采摘园复核是评定工作的重要部分。每三年对通过评审并授牌的精品采摘园进行一次复核。复核工作由省旅游局统一安排抽查并组织实施。

对复核达不到本标准的精品采摘园,按以下办法处理:

1、明确其不足之处,限期整改;

2、逾期整改不合格的,取消其精品采摘园称号,注销其标牌和证书;

3、被取消精品采摘园称号的,自取消之日起一年内不予恢复和重新评定;

4、已取得精品采摘园称号的,如发生重大事故,市旅游局取消其精品采摘园称号。

五、评定工作的领导

山东省精品采摘园评定由省旅游局归口管理,日常工作由政策法规处负责。各市、县(市、区)可依据实际设立具体领导和工作机构。

各市旅游局应当健全精品采摘园旅游服务质量咨询和投诉制度,将有关咨询和投诉纳入统一管理,接受游客的监督和投诉。

采摘园管理制度 篇2

北京草莓面积逐年倍增, 已经成为京郊特色。东南西北中, 条条大路通罗马, 北京市民不但有口福还有眼福, 不但可以吃到新鲜的草莓, 还可以“面朝黄土背朝天”亲手采摘, 过一把瘾, 追忆一番似水年华。草莓似乎是最能拉近人们和春天距离的一种水果。那鲜红欲滴的娇嫩果实, 那伸着懒腰的绿叶, 那满口略带酒味的醇香, 无法不让你感觉到春天美好。还可以把这些采摘地和周边的游玩景点串成一起, 一举两得。

采摘草莓游爬长城, 昌平被称为北京的后花园, 而昌平的兴寿是北京最大的草莓采摘基地, 去了那里才知道什么是草莓的海洋。去了兴寿娟子草莓采摘园, 才知道什么叫眼见为实, 不同凡响, 美味无穷, 在采摘园采摘最大的体会是吃了采摘的新鲜草莓就没有办法吃商场里的了。商场里卖的大多数草莓都是跟快餐一样经过批量催熟, 种植成本低, 所以价格便宜。真正依靠自然生长的草莓味道好, 但是走到市场里价格拼不过那些外来草莓, 所以一般都是在当地的采摘园里卖, 只有少部分定向输出到一些重点客户那里。

北京西营娟子种植园 (娟子草莓采摘园) , 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兴寿镇西营村昌金路旁, 是专门面向北京周边采摘爱好者的农业采摘园区, 园区拥有草莓大棚25栋, 苹果园60亩, 紫薯40亩, 总占地600余亩。其中所有草莓均严格按照有机标准培育, 不使用任何化肥和农药, 草莓的生产完全符合安全、卫生、健康的要求, 已全部获得北京市安全食用农产品认证, 草莓在采摘期间均可以免清洗直接食用。每年1月—6月采摘园面向北京以及周边城市提供新鲜草莓采摘和精品礼盒装草莓, 草莓品种多样丰富, 个大香甜, 每年都有很多喜欢草莓的市民前来采摘, 也有各大单位选购精品有机草莓礼盒, 礼盒是亲朋馈赠、福利送礼的最佳选择。

掀开大棚, 棚内生机勃勃, 绿意盎然, 穿梭其中的蜜蜂, 不受来人的干扰, 忙着采蜜, “一抹红颜青上垄, 满面桃花笑春风。”颗颗亮丽的草莓在白色的花朵中、在青垄上表达着它们的娇俏与夺目。即使周边仍然荒芜一片, 却抵挡不住草莓的诱惑, 环保、有机肥种植所带来原汁原味的口感体验同草莓离开枝头散发的泥土气息合二为一, 足以让我们为了那一抹新鲜而远赴京郊的娟子草莓采摘园。

在娟子采摘园的草莓新品种展示基地里, 工作人员用凤仙、刺梅、报春花等5个品种共计500余盆栽草花, 打造出了一座别有韵味的“草莓花园”。走进草莓温室, 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花香, 游客不仅采摘到好吃的草莓, 还可以在草莓花园拍照留影, 甚至可以把心仪的花卉买回家。草莓采摘园都采用了立体种植技术。市民不用猫腰蹲在地里, 站着就能把草莓摘了, 既方便, 又卫生。而且草莓的品种也越来越多:有圆圆胖胖味道蜜甜的“红颜”, 有长圆锥形味道酸甜的“章姬”, 还有“金中三姬”、“燕香”等香甜型草莓……特别推荐红颜和6号大棚里的国外引进品种卡麦罗莎, 味道特别香浓。

9月底开始则是苹果和紫薯的采摘时节, 苹果引进的是日本含糖高的新品种, 紫薯是引进的越南紫罗兰, 营养价值极高。同时采摘园还外售一些柴鸡蛋、杂粮等放心农副产品, 你可以一起带回家。除了采摘外还提供特色农家饭菜, 饭菜品种丰富, 有:特色烤全羊、农家自磨豆腐、农家红烧肉、炖柴鸡、炒柴鸡蛋、清炒自种蔬菜、清炒山野菜、玉米子粥、贴饼子等;另外采摘园还提供农家住宿, 楼房标准间、农家土炕、独立四合院。在采摘园采摘后你还可以去附近景点游玩。

距离娟子草莓园不远, 在昌平农业科技示范园内有个号称亚洲最大的蝴蝶兰培育基地, 在这里不仅能欣赏到大面积曼妙多姿的蝴蝶兰, 还可以参观蝴蝶兰的整个培育过程。在家里难得存活的蝴蝶兰在此却长得油绿葱葱, 主要得益于大棚里严格控制的高温与高湿环境。蝴蝶兰的优雅是其他花卉很难比肩的, 用很多人的话来说, “美得跟假的一样”。采完草莓可以带全家人顺路到龙脉温泉度假村, 它地处故宫中轴线上, 因而得名龙脉温泉, 此处地下蕴藏着国内首屈一指的淡温泉, 地热资源丰富。同时因为良好的开发与设计, 这里成为北京郊区休闲品质非常好的一家温泉度假场所。

吉县苹果采摘园方兴未艾 篇3

目前,山西省吉县苹果种植面积已达2万公顷,具有苹果最佳的优生环境,已开发有富锌、富硒、SOD等功能型和艺术型苹果,含有人体所需的多种微量元素和矿物质,苹果种植已实现了“五个”80%,即:苹果种植面积占耕地总面积的84.8%,82.3%的行政村全部为“一村一品”苹果专业村,从事苹果生产的农户占总户数的82.1%,果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80%以上,果农人均果品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80%以上。

以往,果农都是把成熟的苹果自己采摘下来,经过选果、分级、装车等程序,然后送到苹果冷藏气调库贮藏等待时机销售或直接卖到收购商手中,苹果价钱由收购商说了算。不仅费时、费力,还流失好多经济效益。现在,通过发展苹果观光园采摘游项目,不仅丰富了来黄河壶口瀑布旅游的内涵,而且拓宽了旅游框架,更重要的是为果农省去了大量采摘苹果的人力、物力,还能增加收入,一举多得。

如今,每到节假日期间,慕名前来观光、采摘、旅游的省内外游客络绎不绝,甚至经常出现一房难求、一餐难求、一园难求的情况。旅游与苹果,在吉县县委、县政府的精心策划下,就这样结合到一起。苹果采摘游的带动,使吉县的旅游市场分外红火。

采摘园可行性报告 篇4

目录 第一章:概论

第一节:项目概况........................................................4 第二节: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依据............................................6 第三节:可行性研究范围...................................................6 第四节:主要技术经济指标.................................................7 第五节:可行性研究报告结论...............................................8 第二章:项目的必要性与市场分析

第一节:项目的必要性.....................................................9 第二节:市场分析.........................................................12 第三章:建设场地选择和建设规模

第一节:建设场地........................................................15 第二节:建设规模和建设方案。............................................16 第四章:总图布置

第一节:总图布置。.......................................................20 第二节:土建工程。........................................................21 第五章:高新技术内容和技术流程

第一节:主要高薪示范高科技技术。..........................................23 第二节:生产技术流程。....................................................35 第六章:生态环境保护及综合利用

第一节:生态环境改善及综合利用。..........................................37 第二节:环境保护。........................................................38 第三节:环境评价。........................................................39 第七章:低碳节能

第一节:设计依据。....................................................39 第二节:节能措施。....................................................40 第八章:安全生产、劳动保护、卫生防疫

第一节:安全生产、劳动保护。..........................................40 第二节:卫生防疫。....................................................41 第九章:项目的组织管理和技术依托单位情况

第一节:项目组织管理。................................................42 第二节:项目的运行管理和机制。........................................43 第三节:劳动定员。....................................................43 第十章:项目实施进度计划。..........................44 第十一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44 第十一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第一节资金估算的依据。................................................44 第二节编制依据........................................................44 第三节:投资估算。....................................................45 第四节:资金筹措。....................................................46 第十二章:财务评价

第一节:财务评价的依据。..............................................46 第二节:财务评价基础数据。............................................47 第三节:财务评价。....................................................48 第十三章: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评价

第一节:社会效益评价。................................................50 第二节:生态效益评价。................................................52

第一章概况

第一节项目概况

1.项目名称:百果采摘园项目

2.项目承办单位:某某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3.项目法人代表:林某某 4.项目技术负责人:罗某某

5.项目主管单位:某某市某某区社会事业局 6.项目地址:某某区兴城街道办事处西石沟村

7.项目建设目标: 建设以生态农业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运用生态学、生态经济学原理和系统工程方法,以科学技术作支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发展高产、高效、低耗、无污染有机的花果蔬菜、畜产品。加大科技支农力度,调整和优化农村经济结构,创建农业生产示范基地,坚持走持续发展的道路,改善生产条件、保护生态环境,进行生态农业综合开发,将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结成完整的产业链条,进行产业化经营,实现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达到生态、经济和社会三大效益的有机统一,使之成为集农业综合开发、生产经营等功能于一体的生态农业示范园。

8.项目主要建设内容与规模: ①有机蔬菜生产基地 20 亩: 良种蔬菜苗培育园,大棚 1 栋,特色蔬菜栽培,大棚 7 栋、单体拱棚 30 栋,②生态果园示范基地 50 亩: 果园:40 亩其中: 樱桃: 10 亩油桃: 5 亩葡萄: 10 亩猕猴桃:5 亩草莓、小型台湾西瓜: 10 亩③生态养殖示范基地 10 亩: 良种肉兔、獭兔 3000 只商品兔 10 万只④示范基地环境基础设施园内道路建设;其中:主要道路 200 米次要道路 300 米给排水工程;供电及电气设备;⑤沼气池:300 米3及配套设施⑥排灌系统(喷灌、滴灌)⑦项目总投资: 600 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 550万元,流动资金 50 万元。

9.项目实施期限拟从 2016 年 12 月到 2017 年 12 月,1 年内达到本报告提出的规模目标。该园建成后,其收益可继续投入农业新技术更新,使项目继续发挥示范推广作用。第二节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依据

1.国家、某某省《十三计划和 2020 年远景目标纲要》

2.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菜蓝子”工作的通知,国发[1997]22 号。3.《国务院关于当前产业政策要点的决定》 4.《某某省当前产业政策重点的决定》 5.国家关于现代农业示范项目建设的文件

6.国家计委和建设部联合颁发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与参数》 第三节可行性研究范围

本可行性研究报告以建设生态有机蔬菜、生态果园、生态养殖的农业生态示范为主要研究对象。对项目农业结构调整布局,种植场地选择,建设条件进行分析,选择具有抗性的蔬菜良种和优质畜禽品种及种植养殖技术,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的选择。拟建规模、投资估算,项目经济效益测算作为重点,具体内容有: 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建设条件和规模 3.市场预测 4.生产技术方案 5.公用工程及生态、环保卫生、防疫 6.生产组织,劳动定员,技术培训 7.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8.财务效益分析 第四节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单位:万元序号项目单位指标 1 总投资600万元 2 年销售收入960 万元 3 年总成本 630万元4 年销售税金24万元5利润总额150万元 6财务内部收益率30.5% 7 财务净现值 94 万元8 投资利润率41.67% 9 投资利税率45 % 10 资本金利润率150 % 11 借款偿还期12年投资回收期2.25 年13 盈亏平衡点68% 14 资产负债率27.78 % 第五节可行性研究报告结论

1.建设生态农业示范园是现代农业科技与农业生产的有机结合,在追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并举的基础上达到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的,走农业产业化道路;向高产、优质、高效的现代农业方向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为市场提供生态有机农副产品,是符合当前国家和我市农业产业政策的。

2.项目市环境条件好、气候适宜、雨量充沛、土地资源丰富,可充分发展多种农业项目。本项目从现代农业生态示范考虑各子项目的综合开发利用,使项目总体上产生良性循环,变废为宝,并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保护了环境,有显著的生态效益。

3.项目建成后,保证了市近郊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生态农业是一种新型的农业生产经营模式,示范园的建设可带动市区域农业科学技术推广和应用,使市的环境质量得以改善,真正做到对资源与生态环境的保护。

4.本项目各子项均引进良种栽培和饲养,采用先进的耕作技术和饲养方法,依托科研院校不断更新,做到低投入、高效益,在调整生态生产模式的同时,发展深加工,形成产业化生产,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益。项目拟生产优质农副产品为主,全面开发生态、有机食品及畜牧良种,供应本市市场及辐射周边地区,起到示范推广作用,市场前景十分看好。5.项目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明显,财务评价指标均高于一般农业项目,项目是可行的。

第二章项目的必要性与市场分析 第一节:项目的必要性

某某市属于能源枯竭性城市,自进入九十年代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市农业在结构调整、农产品总量扩张、农民由温饱向小康目标迈进等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生态农业是农业持续发展的生产模式。发展生态农业,进一步加强生态农业建设既是保证农业持续、稳妥、健康发展和保证我国农业现代化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又是造福子孙后代的千秋大业。2020 年国家远景目标纲要再一次强调“把加强农业放在发展国民经济的首位”。在 2010 年全国农业工作会议上,党中央、国务院对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作了整体部署,确定农业的发展战略目标:增加农业投入,走低投入、高产出、高效益的集约持续发展的道路,实现人口资源、生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协调共进,形成良性循环,建设成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农业。分析我市自身的特点,我们清楚地看到,我市传统农业“一小三低”(规模小、低投入、低产出、科技含量低),其导致在农业产品结构优化、产业关联体制创新和新技术应用能力等方面与先进市相比有较大差距,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所受的发展压力越来越大,对某某传统农业是一个严峻挑战,农业结构调整势在必行。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某某选择了生态农业和有机食品作为突破口,顺应了当前市场需要。目前存在的问题还是无效生产能力过剩与有效需求不足的矛盾。根据市委市政府提出“21 世纪某某在高标准下将以生态农业为主的现代农业、以有机食品为主的食品产业、以生态观光为主的观光业培育成为新的支柱产业”的战略布署,我们用优质化去改造传统农业产业,用特色化形成新的农业支柱产业,加速农业产业的结构调整和升级换代,是十分必要的。随着人类进入 21 世纪,我国农业进入可持续发展的探索热潮。从单纯的追求数量转向追求质量,从追求产量的增长转向追求综合效益的提高。全球的农产品消费市场普遍关注安全性,生态食品、有机食品受到人们的普遍欢迎,以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生产有机食品为特征的现代生态农业应运而生,未来人们对生态生态有机食品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而食品安全问题却成了我国农产品的“瓶颈”,因此,发展生态农业、开发生态有机生态食品有其必要性和迫切性。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建立科学的农业生态模式,选择科技含量高的优良品种,生产生态有机的粮食、果蔬、畜禽,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已成当今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在追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并举的基础上达到农业可持续性发展。项目选择基础设施条件较好,农民素质较高,有一定畜禽养殖基础,交通便利的地市,建立生态农业示范园,是符合我市农业产业政策的。随着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提高,假日的增多,市民的休闲观光的兴趣越来越浓。崇尚回归自然、返朴归真的农家乐假日休闲观光,近郊农村现代农业生态模式的建立,可大力发展生态观光,把生态农业市的建设与生态观光建设统一起来,提高产业的关联度,带动其它产业的共同发展,不但为城市提供了新的观光项目,而且宣传了生态农业科普知识,增加了经济效益,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全面发展与进步,采用现代农业生产模式,加大科技兴农力度,调整和优化村经济结构,进行山水农业综合开发,通过示范园的建设将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联结成完整的产业链条,进行产业化经营,实现农业生产与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通过示范园的建设,从而起到生产技术、生产方式、经营模式、消费方式和直接参与等方面的示范样板基地的作用,带动市和周边地市农村运用高新生物技术走高产、优质、高效、低耗和无污染的生态新路子,实现该地市从农业资源型开发向农业科技型开发转变,达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因此,建设该示范园是十分必要的。第二节市场分析

随着人类跨入 21 世纪,对环境保护、生态农业由感性认识转到了理性认识,人们从单纯追求数量转向追求质量,从追求产量的增长转向追求综合效益的提高。以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生产有机食品为特征的生态农业应运而生,并呈方兴未艾之势。生态农业代表了 21 世纪农业的发展方向,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特点之一,合理安排农村产业结构,选择科技含量高的优良品种,采用生态种养技术,形成一定规模的产业化生产,将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有机、生态、有机食品将有广阔的市场。创新蔬菜品种、发展蔬菜生产是国家种子工程中的一个重要内容。生态有机、保健型的蔬菜,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主要副食品,目前市场上为数不多,供不应求,深受人们的欢迎。利用生态有机农产品加工的生态食品和工业产品,是人们优先采购的品种,具有很高的附加值和经济效益,发达国家对生态食品的需求以每年 25%-30%速度增长,而且大部分依赖从发展中国家进口,到 2005 年欧盟和美国市场生态(有机)食品销售额将达 1050 亿美元。按生态农业模式建设的示范园,将推动生态有机生态、有机、食品的发展,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优势,蔬菜农副产品生产均属劳动密集型产业,我国人多地少,农民有精耕细作的好传统,生产成本相对较低。就蔬菜一项国外价格一般是我国国内的5-8 倍,蔬菜产品在国外市场竞争中居有利的地位,近年来我国蔬菜出口贸易稳步增长,仅仅某某省在 2009 年前 11 个月,出口蔬菜总量为 290.1 万吨,出口额 20.3 亿美元,其市场前景广阔。蔬菜生产中有害物质污染已越来越严重,不少地方却出现过食用污染蔬菜造成的急性中毒事件,特别是农药残留已严重影响到人们的身体健康。人们开始认识到农业资源与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未来的农业的优势决定于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研究创新能力及相应研究成果的转化率,即要大幅提高土地生产率又要维护改善农业资源基础与生态环境,因此,建设生态农业示范基地,引导农民发展生态农业、生产生态、有机蔬菜,是人们保证生活质量,提高健康水平的需求。生态、有机水果的需求量逐年增长,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水果已成为人们必备的食品,但由于化肥、农药激素的无节制应用,使水果的农药残量超标,危害到人们的身体健康,生态、有机水果成为市场的热销水果产品。某某有较丰富的荒山荒坡资源,合理开发荒山荒坡资源,建立具体生产与环境改善相结合的生态果园,亦是某某生态农业发展的一个有利方向。同时,某某有很多具地方特色的名特优水果品种资源。建立生态果园,为改善市场供应结构、提高人们生活水平提供物质保障。某某农村水果消费水平较低,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水果消费将逐步上升,特别是符合世界健康潮流的有机水果,将进入世界水果市场并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市场前景将十分广阔。随着人民对兔肉的认知,以及兔肉具有独特的高蛋白低脂肪的特点,和我国兔肉价格优势、地理位置优势、及养兔成本的降低使国外兔肉市场空间极大提高。兔肉及其相关产品的国际贸易成为产品国际贸易的重头,比例仅次于禽肉;香港、澳门、东南亚、日本、俄罗斯和东欧国家由于劳动力昂贵,土地资源等方面的问题,禁止或限制兔肉生产的发展,每年需从国外调入大量兔肉。建设生态饲养基地,现在兔肉检疫及肉的质量上下些功夫,我国具有价格竞争力的兔肉产品在世界出口贸易中将有一席之地。随着沿海城市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产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作为第一产业的兔肉生产的比重将逐年下降。城市人口和城市流动人口的不断增加,作为肉类消费主体的兔肉及其产品的调入量将逐年提高。目前,广州市每年需调入兔肉 3 万余吨,福建、四川每年消费 10 多万吨。优质兔肉及其产品外销有着巨大的市场空间,据有关资料,全世界兔肉贸易每年约 200 万吨,我国每年出口约 40 万吨,约占兔肉总量的 20%,其中多数是兔肉,销往日本、俄罗斯、东欧等多个国家。

第三章建设场地选择和建设规模

第一节建设场地百果生态农业示范园经过实地考察比选论证我市近郊各地实际情况后确定,按市总体规划选择在城市郊区和生态观光农业开发规划区域。发展生态农业,向种植养殖有机、果蔬、水产、畜等方向发展,采用了良种和先进的种植技术,形成生态农业生产的模式,制定建设农业生态示范园的规划,滚动实施。本项目为首期建设,其建设场地的确定只是按规划布置安排生态农业综合种养植模式。在保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的基础上,尽量发挥示范园的作用,突出科技特色。建成生产、现代农业高新技术推广、科普教育于一体的朴素、清新、自然的生态农业示范园。第二节建设规模和生产方案

一、建设规模某某区社会事业局对建设生态农业示范园的工作十分重视,多次聘请专家按生态农业示范园建设的要求,对种植养殖品种选择、场地进行合理种养殖安排。示范园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技术创新为突破口,组织生产,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按现代农业生态产业模式安排规划: 第一产业:蔬菜水果、名特优新畜牧养殖和与生态农业相关的生物技术。第二产业:建立生态农业服务体系,拓展生态农业观光休闲功能。第三产业:农产品保鲜、精深加工、生物饲料、生物肥料等农产品的开发、深加工。项目总面积 70 亩,按生态农业模式的要求,科学、合理的选择种养殖品种、规模、生态链。1.生态有机蔬菜基地 20 亩 2.生态果园 40 亩 3.生态养殖示范基地 10 亩其中良种种兔:年出栏 10000 只良种商品兔:年出栏 10 万只 4.环境基础设施(园市道路、给排水、绿化)5.建设 300 米3沼气池一座及配套设施 6.排灌系统(喷灌、滴灌)

二、建设内容 1.20 亩大棚生态有机蔬菜,良种蔬菜苗培育园 1 亩,特色蔬菜种植示范园 10 亩,栽培示范基地 9 亩。2.生态果园示范基地 50 亩(1)樱桃园区:分为暖棚、常温棚、陆地种植,采摘期 3个月:(2)油桃园区:常温棚、陆地、中期和晚期成熟,采摘期3 个月:(3)葡萄园区:常温棚、保护地、陆地,分早中晚,采摘期 4 个月;(4)蔬菜园区:主要以反季节采摘为主,采摘期为 4 个月;(5)猕猴桃园区:主要秋季采摘(6)草莓、小型台湾西瓜,间种美国玉米。果园设置山坡低丘地,植被较好,规划的果园种植群落,按生产要求和科目的属性按排种植,形成观光、推广展示方便的生态果园模式。3.生态养殖示范基地 10 亩养兔场:3000 只种兔 4.道路系统主要道路:按规划主要道路宽 4 米,水泥路面 4 米,全长约 200 米。次道路道宽 2 米,水泥路面 2 米,全长 300 米。5.排灌系统项目按排灌系统、果园、蔬菜大棚、开挖支排水沟,使整个区域形成层次分明的排灌网。6.喷、滴灌设施。实现灌溉自动化,节约水源,节市劳力,保护土壤,同时有利于集约化科学管理,展示推广。7.微生物菌肥生产充分利用市市及近郊周边地市的人畜粪便、垃圾、绿肥,回收利用、加工、生产微生物菌肥,使物质能源多层次利用,同时为生态有机、有机蔬菜瓜果提供肥料保证。8.园林建筑作为市近郊的生态农业示范园,有推广先进农业技术,保持生态环境,为市场提供生态有机生态农业产品,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职责,同时也是回归大自然,享受自然生态农业科普教育、观光休闲之处。因此在建设生态农业模式的同时,考虑建设一定量的园林小品和附属设施,以增加生态农业园的园林化和生活便利,提高生态农业模式的经济效益。

三、产品方案生产生态有机蔬菜 8 万公斤/年各类水果 20 万公斤/年良种兔种兔栏 10000 只/年商品兔出栏 10 万只/年经济间种作物 20 万元/年观光收入 5 万元/年

第四章总图布置

以兴城办事处的总体规划为依据,充分利用土地资源,以生态农业模式生产为主的原则,在充分发挥生态农业生产、示范、推广、应用等方面作用的同时开发农业科普教育,使之成为人们进一步了解现代高科技农业知识、认识自然、加强环保意识的理想场所。示范园的建设,将改善城乡结合部的环境质量,提高城市的绿化率,构筑一个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良好生态环境,使之成为全市生态农业的样板基地之一。第一节总图布置

示范园利用已经按某某某某区城市总体规划开始实施的生态农业计划扩展生态农业模式的总体布置,分为三个生产示范区,形成生态农业循环模式。1.生态有机蔬菜生产示范基地在地势较平坦处建设蔬菜大棚、玻璃温室及附属设施,配套现代化喷灌系统。2.生态果园生产基地设置果园服务的附属设施。利用地形规划种植品种,使春、夏、秋都有果花观赏、果实采摘,利用部分果树间隔地间种中 3.生态养殖示范基地发展良种兔仔的繁育、草药、绿肥,既有原始山村风格,又可按生态要求还原自然。良种商品兔为主的综合利用,设兔粪-沼-果-蔬生态模式,群落式生态果园按规划布置,让观光的游人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在果园中除草、修枝、采摘、品尝,使游人在劳动当中回归大自然,置身田园中。示范基地开辟游览路线,增加必要的服务设施。除推广应用示范技术和模式外,还可为游人增加农业科普知识,增加社会对生态农业模式的认识。所有观光项目、设施均按生态模式安排,注重环境保护,清新质朴,让每位游客都有回归自然,置身田园之中,体验自选自摘的农家生活的欢乐。第二节土建工程 1.建筑主要建筑设计是以建设生态农业模式的示范园为需要。除了展示保持生态环境的生态农业生产模式外,还要起到推广科学、合理调整农业结构、增加经济收入及保持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作用,因此项目的建筑设计尽量保持与该地农家风格相似的形式。显示出农村田园古朴、清新风格,使之与自然融为一体。①蔬菜生产大棚采用钢架结构和砖混网结构式,明顶或单体式明顶、大棚内采用自然通风和强制通风相结合,设喷、滴灌系统、大棚明顶采用弧形,最大面积接受光照,有条件可设置太阳能装置,解决升温的所需的能源。②兔舍兔舍等均为砖木简易结构油毡顶。兔舍面积 5000m2。兔舍为砖木结构,混凝土地面,兔舍面积 5000m2,良种兔舍 500m2。③加工房、库房均为钢结构结构一层板房,混凝土地面 300m2 ④生产技术服务用房 200m2钢结构二层结构。用于技术服务、科研。2.道路设计主要道路南北穿过,各组、团均有水泥铺就的次干道。本项目将在各示范基地修建主要进入道路和次道路①主道路采用水泥面路,4 米宽,水泥路面宽 4 米,为主要运输进出路线。②次道路道路宽 2 米,水泥路面 2 米,联系各分市。便于组织人流、运输、观光。③支道路支道路采用条石或三合漆铺设,宽 1.5m。用于步行到各生产点。道路系统表道路级别主要用途路面宽度路面材料主道路交通运输 4m 水泥路面次道路交通运输 2m 水泥路面支道路生产、步行 1.5m条石或三合土 3.给排水①给水工程:分为生活用水和生产用水。生活用水均为井水。灌溉用水来自盘龙河水。水质没有污染,可供生产用水。②排水工程排水工程设计:各示范基地就近与已有的水渠贯通,形成排水系统、近期采用雨污合流制、通过灌渠形成排水体系,雨水就近排入渠道或水塘,再排出。生活污水经粪池或沼气池处理后用于浇灌农田。4.绿化基地开发后要注重植被保护,防止水土流失,采用生态模式形成科学、合理的综合种植养殖形式,自然平衡生态链、显示生态农业美景。基地的绿化安排应综合考虑、统一规划,形成丰富层次的观赏景观。主次道行道树种植有观赏性又有经济价值的树种。

第五章高新技术内容和技术流程

第一节主要高新示范高科技技术本项目采用生态农业模式,利用高新农业技术和现代生物工程技术,为生态有机大棚蔬菜和周边农民提供优质种苗,也可作为科研基地。

一、主要生态农业模式 1.物质分级多层利用模式,建设微生物菌肥生产系统,设置集中沼气池,集中收集人畜、农作物废料、垃圾土堆发酵或沼池发酵,生产微生物肥料,用于生态有机和有机蔬菜生产。同时解决了养殖业粪便污染问题,形成“畜—沼—菜”、“畜—沼—果”为主的结构优化模式实现物质能源多层次利用。利用本地区粮食加工的下脚料,混合饲料、青饲料喂养兔,将兔粪、和其它农家肥用于种植果树、蔬菜、间种经济作物,形成良性生物链,保持生态平衡,降低成本,减少环境污染。2.以生物防治为主的病虫害防治模式,依托某某农科院校的技术力量建设生物防治体系,创造其天敌生存环境。3.生态农业种养结合技术本项目建立生态有机蔬菜基地、生态蔬菜基地和生态果园,均按高标准建设。生态果园的建设,首先营造防护林,根据不同的坡度,做好水土保持工程,建园的同时要规划好道路,节水排灌设施及绿肥饲料基地。建设年产 10 万只的养兔场,果树行间种经济作物(如:中草药、花生、大豆、绿肥等),建立果——兔——沼——菜等的生态模式。4.生态观光模式。项目根据实际情况,利用建设生态农业的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生态观光业,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项目各基地采用生态模式,为以上生态模式的综合运用,在依托生态农业科学技术、生产手段和科学管理的同时,最终建立一套完整、系统的生态农业体系。

二、高新技术内容

1.主要组装配套技术为了保证各示范基地种养殖高技术示范的实施,整体提高示范园的种养殖生产的科技水平,确保所采用的技术应用效果获最佳经济效益,项目采用了以下配套技术。

2.立体种植技术在项目果园、蔬菜、禽畜采用综合立体种养殖,用防护林带形式隔离不同种养殖区,改善小气候,防治交叉感染,采用间息轮作、种植绿肥、以地养地、施用农家肥、合理间作,充分利用阳光,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土壤肥力。

3.节水灌溉技术本项目建设的整个项目市全面疏通灌溉渠,衬砌排水渠,合理利用水源。在蔬菜示范区,大棚群用喷灌、滴灌方式进行灌溉。微灌系统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适用于各种大小棚及各种田块使用。灌水分布均匀、精确、效率高,可节水,节约劳动力,提高产量和品质。为更好地发挥使用效率,利用微灌系统自动施肥,根据不同的灌溉条件,设计了泵前式自动施肥器和泵后式自动施肥罐(高位差、自来水可用),现将微灌系统浇水施肥的管理和具体操作简介如下。(1)水份管理①微喷:可通过球阀来调整水量的大小,压力过大则可多开一个棚开关,压力不够可关闭一个开关,调于适合蔬菜灌溉的最佳状态,喷灌的水量应根据蔬菜不同的生长期适合蔬菜生长的需水量而定,一般喷至蔬菜根际处润湿即可。一天内最佳喷灌时间为:冬、春季宜选在早晨蔬菜表面有露水湿度大,最低温度时喷,夏、秋可根据蔬菜种类的不同,如菜秧根系浅的蔬菜,早晚都可喷,其它蔬菜以下午温度下降后喷为宜。②滴灌:通过每个棚的球阀来控制水滴的数量,对地块高处应经常检查有无水滴,如高处无水滴则水流量不够应关闭一个棚球阀,滴灌的滴水量应根据蔬菜品种植株的大小确定,每株应控制在 0.3-1.5kg 水,做到少滴勤滴节约用水。一天内最佳滴灌时间为:冬、春季宜选在中午地温最高时滴,夏、秋宜在早晨在下午地温低时滴,有利于蔬菜生长。(2)施肥管理①肥料种类:微量元素等可溶性速效肥,兔粪、沼渣过滤后的沼液,有机肥浸出液等液体肥都可用于喷滴灌。②肥料数量:667M2施 5-15kg 生物肥,配方施肥应根据蔬菜生长期而定,667M2菜地施生物肥溶液 1.5-3t。(3)施肥技术①施肥方式。a.泵前式自动施肥器(见附图一)是利用自吸泵的吸力在水泵前进水管上安装一个 1″×4″×1″的三通,一个 4′施肥阀,一根Ф4 养料软吸肥管,吸肥端接一过滤网插入贮肥便可将母液吸入稀释均匀地施入土壤。b.泵后式自动施肥罐(见附图二)是在水泵后主管上安装 2 个 1″×4″×1″的三通,二个 4′施肥阀,二根Ф8 的塑料软管与可封闭的贮肥罐相连而成,在 2 个三通中间安装一个调控阀,进行水量调控。贮肥罐可用自动喷雾器的塑料桶改装,在桶的上方安装一个出肥开关,实行一桶两用。施肥时将肥料加入到贮肥罐中,将盖子盖紧,打开施肥阀,把调控阀调小流量,使水流从低口冲进贮肥罐将肥料溶解后从高中流出进入主管,随水流施入土壤。②浇水、施肥的操作 a.开机前的准备:先打开需灌溉的棚球阀,自吸水泵加引水,底阀应用 60 目网纱罩住,每次开机前先用螺丝刀拨电机后背的风叶轮是否有转,有转才能启动,插上电后用螺丝刀拨风叶轮,一旦转动叶轮全部损坏,如叶轮没有转,就得修理水泵,清除锈垢才能使用。b.用一个装肥的桶或罐装满水,插入施肥管,在水泵运转状况下,打开施肥阀自动吸入主管。c.记录开施肥阀前的流量表数码和吸完桶内水后关闭的表数码,测得吸完后的流量。(4)注意事项①喷滴灌的工作压力不能过大,以免长期使用,负荷过大,影响使用寿命。②在使用泵后式自动施肥罐时,应先灌计划施肥液的1/3 的水后再开施肥阀,直至施完计划肥液的总量,为防止出现肥害,施肥罐一次只能装 1/3 容积的干粉肥。③每施 5 次肥,应拨出滴管堵头冲洗一次沉淀的肥渣,以免堵塞滴头,如有个别堵塞,可用打气筒的气嘴对准滴头冲开。④应严格掌握施肥浓度,防止过浓出现肥害,应控制在0.5%以内。⑤每次施肥后应灌以排干净管内肥液为标准的清水,防止堵塞和腐蚀管件。⑥经常检查过滤装置,发现流量不足,应及时清洗过滤网纱的堵塞物,保证灌溉效果,减轻电机负荷,节约能源。⑦为使水泵不锈,下次使用运转正常,水泵在长时间不用时,应打开灌引水口,插上电将水泵倒转过来,至水泵内水全部流尽。每隔 7-10 天通电一次,连续几次。

3.生态有机蔬菜栽培技术生态有机产品是当前的发展趋势,本项目采用综合防治病虫害,以防为主,防重于治,采用生物防治,物理办法灭害等办法。“生态有机”蔬菜生产技术措施采取以农业防治为基础,结合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少量、合理地使用高效生物药的(1)农业防治:根据病虫害的消长规律,综合防治技术。综合运用先进的栽培技术,创造有利于蔬菜生长而不利于病虫发生的环境条件,使蔬菜健壮生长和发育,增强蔬菜抵抗力,从而抑制部分病虫害的发生和扩展,避免或减轻危害。①因地制宜,选用抗、耐病品种。利用抗性品种和杂交优势是防治蔬菜病虫害最经济有效的方法之一,现在许多抗病品种,各地应根据需要引进适宜当地种植的蔬菜抗病品种。如抗霜霉病的津研 4 号、7 号、津春 4 号,抗病毒病的之豇 28豆角,浙杂 805、宝大 903 等番茄。②合理轮、间、套作。轮作可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恶化病虫生存环境,对预防病虫发生,减轻损失,效果非常显著,尤其是对土传性病害、青枯病、枯萎病等效果更佳。合理的间、套作可利用不同蔬菜根际微生物的拮抗作用,防治或减轻土传病虫害。如大白菜与大蒜间作(水西),软腐病指减轻 24.2,韭菜套种冬瓜(沿坳)细菌性角斑病发病株率减轻 20%;冬瓜疫病减轻 31-45.6%。辣椒套种苋菜可减轻小地老虎的危害。对无法轮作的菜地每年安排种一季大蒜,对减轻翌年病虫害的发生很有好处。喜阳的冬瓜与耐荫的生姜、早芹菜间作或套种等。③合理耕作,田园清洁。合理的耕作可改变土壤环境,如夏季晒土、冬季冻土、深沟高畦栽培以利排水、合理密植以利通风透光、用石灰调节土壤酸碱度。及时消除残株败叶,摘除病叶、病果、病枝,拔除病株,铲除杂草,保持田园清洁,可减少病原,切断传播途径,从而减轻病虫害发生。④合理施肥,科学管水。以基肥为主、追肥为辅,有机肥为主,无机肥为辅,合理配方施肥,实行“三看”(看地、看苗、看天)施肥,保证蔬菜生长所需的营养,促使蔬菜健壮,抗病虫能力增强,不用未腐熟的有机肥料。采用先进微灌技术供水,做到适时适量灌水,保持土壤湿润,不干不涝,降低湿度,可减轻病虫害发生。⑤适时播种,推广新技术。根据当地气候条件、病虫发生规律和不同蔬菜种类的生长特点,适当提早或延后播种,可避免或减轻病虫的危害。引进先进的技术,如西葫芦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可大幅度减少病害发生和烂瓜,利用嫁接技术防病,如黄瓜嫁接在黑籽南瓜的砧木上,茄子嫁接在托鲁巴姆等砧木上可大大减少枯萎、青枯、黄萎、根结线虫等土壤病害。利用无土栽培技术可生产出洁净的“生态有机”蔬菜产品。⑥适时栽培,开发野菜。由于高山气候凉爽,病虫害大为减轻,建立高山“生态有机”蔬菜基地,实行适地栽培,多地供应。野菜由于长期的自然选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强,抗逆性、抗病能力强,是纯天然的“生态有机”蔬菜,是很有开发前景的,如马齿苋、蕨菜。(2)物理防治:利用各种物理因素、人工或器械杀灭病虫害的方法。①防虫网。蔬菜防虫网覆盖栽培技术,立足于对害虫的持续控制,构建人工隔离屏障,切断害虫为害、传毒途径,从而有效控制蔬菜病虫害,促进和维持田间生态平衡,是一种蔬菜防虫抗灾的环保型新技术,适用于夏季叶菜类、茄果类、瓜类、秋菜育苗,实行全程覆盖,是“生态有机”蔬菜生产的理想途径。②种子、土壤消毒。以防种子带虫、带菌,在播种前采用风选、水选或筛选等方法进行种子精选,并进行种子包衣和种子消毒。种子包衣技术是采用不同方法和配方,将化肥、农药等包在种子上,防止苗期虫侵害而迅速生长。种子消毒方式有温汤消毒、高锰酸钾消毒、药物浸、拌种等。为消灭土壤中的病原物,在种植前进行土壤消毒,如药物(绿亨一号、托布津、百菌清等)消毒法、石灰消毒法,大大减少土壤病原物的数量,减轻危害。③人工捕杀,灯光诱杀。当害虫发生面积不大,可人工捕杀,如早晨把落地的豆角花瓣清除干净,可减轻豇豆荚螟的为害。菜地发现地老虎、蛴螬为害后,可在被害株及邻株根际土捕捉。灯光诱杀是消灭害虫的有效方法。④毒饵诱杀,色板(膜)诱虫。利用害虫的某些趋性,调制各种毒饵,将害虫毒死,也可用带色的粘板进行粘虫,如黄色的粘板可用于粘蚜虫、美洲斑潜叶蝇,银灰薄膜有避蚜作用。(3)生物防治:利用生物农药、天敌、植物提取液、生物肥料等无害化方法进行病虫防治,具有成本低、无污染等特点。①以虫治虫。直接利用大量繁殖的昆虫天敌来杀灭害虫,如寄生蜂、草蛉、食虫、食菌瓢甲及某些专食害虫的昆虫。利用拟澳洲赤眼蜂防治烟青虫、瓜野螟效果良好,赤眼蜂是一种卵寄生蜂,将自己的卵产于害虫卵内,致使害虫不能孵化而杀死害虫。②生物农药:包括生物杀菌剂、生物杀虫剂、生物病毒防治剂。a.生物杀菌剂。用发醇法繁殖多种不同的良性霉菌或生物代谢物,用于防治不同的病害,如丰宁 B1、农抗 120、井岗霉素、农用链霉素、新植霉素、春雷霉素、454、农丰菌等。b.生物杀虫剂。利用有益微生物及其代谢物,还有昆虫激素进行杀灭害虫。如 BT 系列、苏云金杆菌、青虫菌、白僵菌、威敌、强敌

311、强敌

312、菜蛾清、菜蛾敌、绿菜宝、卡死克、抑太保、农梦特、灭幼脲、绿灵等。c.生物病毒防治剂。蔬菜病毒种类多,发生普遍,为害严重,近年相继研制了一系列病毒防治剂。如弱毒疫苗 N14、卫生病毒 S52、植物病毒钝化剂-912、高脂膜、83 增抗剂、植病灵、病毒 A、抗毒剂一号(病毒 K)、抗病毒、病毒净、病毒灵等。③植物提取液(植物农药)。从植物体内提取杀虫杀菌成分用于防治病虫害,如楝科植物中的印楝其种子中含有印楝等多种杀虫活性物质,已商品生产的有 0.5%楝素杀虫乳油(蔬果净),还有菊科植物中的除虫菊、万寿菊、以及大蒜、番茄叶、黄瓜蔓、丝瓜叶蔓、马尾松、皂角树叶、枫树叶、桃树叶、辣椒、韭菜、洋葱等均含有杀虫或杀菌活性物,均可利用自制杀虫或杀菌剂。④生物肥料。施用优质的农家肥如腐熟的人畜粪肥,堆沤的厩肥,秸秆还田和种植绿肥翻压等尽量减少化肥的施用量,是实现蔬菜“生态有机”生产,达到优质高产的关键,但优质农家肥远远满足不了当前生产所需,因此多效生物肥异军突起,以弥补有机肥之不足。如 5406 菌肥、TBS 高效生物菌肥、绿友生物肥料、阿姆斯世纪地得力、道林生物肥、高效生物菌肥、生物固氮肥、酵素菌肥、生物钾肥等。这些肥料本身含有丰富的有益微生物(巨大芽胞杆菌、蜡状芽胞杆菌、硅酸盐细菌、固氮芽胞菌、磷细菌、钾细菌等)和有机质,可改良土壤理化性质,促进土壤中无效态营养元素向有效态转化,提高土壤中 P、K 元素的利用率,增强植株根际土壤的活性,增加土壤有机质的含量,提高蔬菜产量和品质,增强抗病能力。4.品种选择项目除种植本地名优蔬菜外,还引进现市场需求量越来越大的保健蔬菜品种,如七彩小蕃茄、樱桃蕃茄、紫背天葵、小型保健南瓜等,采用生态有机种植技术。利用大棚种植反季节蔬菜,如日本天春大萝卜、杨子洲黄瓜、瑞昌辣椒,水果品种的选择,按海拔高度和市场需求选择,优良品种除适时的品种外,可用于调节水果淡季。早熟、反季节樱桃现已是我市果业工程实施计划的中的一部分。经科研部门多年研究,已有不少优良的品种。汁多肉质细、味道酸甜,很受市场欢迎,尤其是在各大城市市场十分畅销。葡萄、桃均适应当地种植,主要是点缀果园。草莓、小型西瓜间种果园和草莓,除供应市场直接作水果,还是很好的饮料,食品加工的原料、香料。草莓品种选择果大汁多,味香甜,色鲜艳的品种,小型西瓜选择台湾引进的品种,小型西瓜在我市上市后受到市场的青睐,小型西瓜,瓜体小(1-2 斤),皮薄,甜度适中,汁多,便于携带和作为礼品水果,现我市还没有大面积种植,本项目依托科研单位引种、示范,成功后向周边推广。兔:引进(良种)母兔自繁自育商品兔,提供给集体、专业兔场和农户。并通过商品兔的示范饲养、推广生态有机兔饲养技术。兔:选择加利福尼亚“伊拉”兔和,引进母种自繁自育,采用果树林旁盖兔舍,林中放养,以保持土兔的自然风味,先集体集中示范饲养、逐年扩大。发展到专业户农户饲养及周边地市,形成一定规模土兔饲养基地,兔粪可以肥果林,兔粪可以用于基肥,变废为宝,自然循环。果园间种品种应选择能固肥,经济价值高的作物,近年来市农业大学研究高效间种作物粒粒苋其蛋白质、赖氨酸含量高。项目实施对品种的引种养殖应与技术依托单位仔细研究,进一步确定种养殖品种的科技含量和市场需求,增产增效。第二节生产技术流程

作为示范园所选择的种养殖技术必须是当前农业高新技术。①果树、蔬菜等种植技术的基本生产技术流程如下: 新品种引进试种→筛选适应本地市的优良品种→基地种植→栽培技术培训→种苗繁育→大面积推广种植→市场开拓→产品销售②禽畜养殖生产流程。1.禽畜养殖生产流程: 引进良种→自繁自育→选种→基地饲养→技术培训育肥→商品兔→推广养殖→开拓市场→产品销售

2.菌肥生产工艺流程为了保证生态有机蔬菜、瓜果的有机肥料,示范村在养殖基地设置了集中菌肥生产部门,通过堆泥发酵、参入沼渣、干燥达标后,分销给基地和农户,生产工艺如下: 有机肥采集→集中→施入专用菌液→堆泥发酵→参入沼渣→干燥→制粒→装袋→分销

3.设备选型为保证优质生态有机果蔬、禽畜检测繁育需要,必须采购部分必要的设备仪器,所选设备必须具有九十年代先进水平,示范村委应依托科研单位、指导采购必要适用的仪器和设备。

4.果园立体生态种植流程沼渣--堆肥-粪便-下脚料沼--------果树--------菜 5.沼气生产技术流程: 收集示范基地的部分兔粪人粪、果蔬下脚料垃圾及周边地市的有机废料,加水经罐发酵产生沼气加压后经管道输入备用气点 300 米2沼气发酵灌→下料→发酵→ 产气→加压→输配管道→用户沼渣→参入有机菌肥→干燥→装袋第六章生态环境保护及综合利用第一节生态环境改善及综合利用本地区气候适宜,雨量充沛,并且紧靠市区,可利用当地的资源发展多种农业项目。本项目的设计方案充分考虑了各子项的综合开发利用,使项目总体上产生良性循环,变废为宝,并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在本项目实施过程中,充分依托建设地点的资源优势创建生态农业示范园。针对当地农业结构选择在排灌方便建设连片的生态农业示范基地,进行合理规划,推广先进的生态技术,实现良性生态循环,并且建立综合养殖示范基地,进行科学养殖,形成良性食物链。果蔬下脚料、生活垃圾、部分兔栏粪用于沼气池,产生能源供应养兔和生活燃料。部分兔粪、兔粪经过发酵处理后,以及沼渣可作果园、生态有机蔬菜生产基地的肥料。建设生态果园生产基地有利于改善整个示范园的生态环境,营造出一个优雅、清新的自然环境。收集粮食副产品精料饲料兔禽人类粪粪垫草沼气蔬菜水果间种作物菌肥蔬菜、水果、畜禽生物链示意图上述各子项目在提供给人类丰富食品的同时,综合利用园市内外的资源优势,减少污染,保护环境,使项目具有显著的生态效益。第二节环境保护

采摘园管理制度 篇5

一、项目名称

长汀镇哈达村葡萄观光采摘园

二、承建单位

长汀镇哈达村

三、建设地点

哈达村至亿龙风情园公路两侧。

四、建设规模及内容

该项目总规划面积100亩,30栋棚室葡萄栽植。

规划以一条旅游通道贯穿,起点由牡丹江市,经海林市,终点为亿龙水上风情园。通道内有宁古塔将军府遗址、满斗城遗址、千年古榆、满族风情园、葡萄观光采摘园、亿龙水上风情园,集生态旅游、农业观光、餐饮娱乐、水上乐园于一体,形成旅游黄金线路。位置得天独厚,具有开发满族民俗、生态旅游和观光农业的优势,前景十分广阔。

五、投资概算及资金来源

项目计划总投资300万元,向上申请财政开发资金200万元,100万元自筹。

建园第一年所需投资:苗木、基础设施、肥料、农药、人工等投资每亩约为3万元。

六、效益分析

哈达村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位于长汀镇10公里,距海林市42公里。海长旅游公路横穿村内。省内闻名的旅游风景区亿龙风情园坐落村旁,旅游旺季旅游人数达50万人次。项目建设完成后,将成为牡丹江地区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区”,“大型葡萄观光采摘园”和农家乐乡村游的典范。

效益分析:第一年葡萄本身没有任何回报。在生长管理良好的情况下第二年亩产可达2000斤,根据市场价2—4元/斤计算,收入为

4000-8000元。第三年的亩产量一般可达到3000斤。丰产期的亩产量在3000-4000斤,按市场价亩收入在10000-20000元之间。第三年收回全部投资并可获纯利。

七、项目进展

中心园冬季取暖安全管理制度 篇6

为了认真落实冬季取暖期间安全防护措施,切实做好冬季师生取暖等安全工作,消除各类隐患,严防危及师生安全事故的发生,使全园有一个稳定的教学秩序和良好的教学环境,确保师生人身和幼儿园财产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一 加强领导,明确责任

1、幼儿园成立以园长为组长的冬季取暖工作领导小组,全面领导本园的冬季取暖工作,定期检查和维护供电线路,保证用电的安全可靠。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2、各年级主任为本级部冬季取暖工作的主要责任人,负责落实本园冬季取暖工作领导小组布置的各项任务,部署安排本级部的相关工作,检查督促各班级冬季取暖工作的具体落实情况。

3、各班班主任为本班第一责任人,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对班级冬季取暖工作等各项安全工作的领导和管理。

4、各班主任要按照维护幼儿园安全稳定目标管理责任制和一岗双责制度的要求,强化责任,真正把今冬明春取暖期间的安全防患措施落到实处。

二 加强管理,规范操作

1、幼儿园冬季取暖以空调为主,使用空调时,应先关闭门窗,如需通风换气时,可打开门窗使空气对流半小时,坚决杜绝长时间开窗使用空调现象。空调的启动时间为早晨7:30,然后,将室内温度控制在15℃至18℃之间,或者视天气情况各班班主任自由调控,原则上室温保持在室内人员感到舒适为度,若感觉空气过于干燥而不适,可以在地面上洒些水或放上一盆水,以增加空气湿度,保持一个适宜的环境。空调开机运行后不得再频繁开关机,防止损坏压缩机。下午放晚学时务必关闭空调。

2、必须增强节约用电,安全用电意识。如空调在运行过程中出现问题,应及时报告值班领导或年级主任,由幼儿园统一报修。任何人不得随意开启空调外壳,不得私自拆装空调开关,也不得在空调线路上乱接线。

3、严格落实好幼儿园无缝隙安全管理制度,做到组织、管理、人员、责任、行为、措施六到位,不留死角,不埋隐患,将工作落实到每个环节、每个时段。

三 多措并举,确保安全

1、班主任要充分利用多种形式,有针对性的对幼儿进行广泛的安全宣传教育,将安全知识和防范技能传授给每一名幼儿及家长,组织开展防火、防电、防交通事故等安全教育活动。

2、供暖前,各班级要进行一次取暖、消防为隐患的大检查,认真检查用电设备和电路、电源开关和插座是否完好、可靠,检查要仔细、全面、彻底,发现隐患要立即整改,不能整改的及时上报幼儿园,要落实人防、物防和技防措施,彻底消灭事故隐患,坚决杜绝带患供暖。

3、各班级要认真按有关规定供暖,取暖期间,如发现电器或者电线线路着火,要先切断电源控制火情并果断采取措施,防止失火过程中触电。要坚持每天检查和定期维护制度,要做好防止触电及火灾事故的发生,做到严格按规定取暖。

四 责任追究

各级部、各班级必须确保冬季取暖期间的各项安全工作落到实处,对由于工作责任不落实或落实不到位,而造成安全事故的;对没有及时发现、整改安全隐患而造成严重后果的;对因玩忽职守、工作不力、失职、渎职酿成安全事故的直接责任人,按上级有关规定进行责任追究,情节严重的要依法惩处,追究相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

采摘园管理制度 篇7

汾州核桃会展交易中心位于汾阳城市入口处,基地被两条城市主干道环绕,南北两侧为耕地,东临高速公路,西接307国道。作为城市窗口,汾州核桃会展中心将打造成汾州的城市标志,展示汾州的核桃及农产品。

2设计目的

本设计为汾州核桃展示交易中心标准示范园,标准采摘园的规划设计方案,旨在通过对地形的研究与分析,结合汾州特有的地理环境与区位分析,充分考虑汾州核桃这一独特的地方特产,进一步结合基地东侧的建筑用地,为广大汾州乡亲建立一处寓栽于乐的典型的核桃种植区,甚至可以为人们建立一处可以享受采摘乐趣的独特的农业园区,大大提升它的可观光性,使其成为独特的、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业园区。

3方案定位

本方案的定位是从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的高度着手,建设集合景观和集休闲观赏、科普教育、生态种植、生态保护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农业园区。 运用最新的环保、生态理念,对原基地的情况进行了详尽的调查,该地域适合核桃树种的生长,规划主要体现农业园区的景观性、现代科学性和淳朴性。

4基地构思特征

1)核桃仁的主体形状构思。

汾州特产核桃的充分考虑。本方案的主体构思是以核桃仁这一切合汾州地方特色产品的主题,通过绿化带的巧妙安排,使其具有核桃仁的肌理,其具体安排为在园区的基地周围设置了一条弯曲的绿化带,同时在中轴处安排绿化及景观通道,通过其他支路的绿化带的联系与分割,使其平面自然的形成了一个核仁状的图案,主题蕴含其中。

2)核桃品种雕塑的点题,成品的核桃雕塑果实。

在每一个不同的核桃品种种植区,设置一个超出常规尺度的该区域核桃品种的雕塑,以及特色广场。

3)农业园区入口广场的核桃仁形曲线。

在建筑基地与农业用地的交界处,通过醒目的核桃仁曲线,自然的让人们感觉和体会到核桃文化。

5设计依据

1)设计园区的整体地理位置,地理环境分析。

汾州核桃园区位于吕梁高速公路的一侧,是汾州的东大门所在地,其相邻建筑用地的一侧毗邻307国道,交通十分便捷,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所以我们更加有责任感发挥它的门户作用,使其成为汾州的一张名片,使其成为汾州多样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以此为依托,与展览馆、交易市场等基地内的建筑互为影响,相互促进其影响力。

2)核桃分区种植的需要。

通过业主任务书的研读,我们了解到为了种植核桃多样化的需要,我们需要安排不同的区域以供不同品种核桃的种植,包括早实品种与晚实品种以及汾州地方特色和其他国内外的适宜种植品种。主要途径是通过绿化道路网,以及水系的安排和疏密有间的休息活动场地的自然分割,形成了不同的区域,既可以供不同的树种种植,也可以由不同的种植者经营,使其成为生机盎然,充满乐趣的采摘核桃园区。

6设计理念

本设计方案通过建立疏密有间的绿化道路网,并在园区与建筑用地的交叉部位处形成标识广场,同时弧线和曲线将原有肌理加以分割,形成现代感极强并个性鲜明的新设计骨架,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核桃仁形的绿化带,以及限定入口核心区域的弧形水系源头。新与旧景观元素的穿插叠加,形成传统与现代意识在同一场所中的有趣对话,从而实现以结合地形为主,推陈出新的造园理想。

7功能分区

整体规划可持续发展原则:“统一规划、分步实施、成片发展、配套建设”,充分考虑各阶段设计和建设的衔接。贯彻“自然、生态、淳朴趣味、保护、创新、发展”的思路。文化性原则:景观和种植文化融为一体,体现地方精神和场地记忆,用园林的手法延续传统农业的发展脉络,为汾州创造一座独特的,有生态、景观和地方特色内涵的农业展览园区。整体性原则:结合夏汾高速东出口全面发展的需要,统筹考虑展示交易中心的各项功能需求,包括广场、园艺等,形成一个整合的公共中心。特色性原则:合理利用现状自然和规划水系、山地及人文等特色环境要素,塑造富有特色现代化、生态型的城市空间。

总体规划核桃种植区,绿化分隔带,入口中心广场,休闲水系。

1)核桃种植区。

核桃种植区分为16个种植区,可以安排不同的核桃品种种植,充分展示汾州的核桃优良品种。

2)绿化分隔带。

在示范园种植基地,后退20 m形成一个环形的绿化带。在植物设计上多用适合该地的乡土树种。通过艺术手法,充分发挥植物的形体、线条、色彩等自然美来创作植物景观。

3)入口中心广场设计。

入口中心广场设计已经成为衔接建筑基地与农业园区的重要空间。

4)亲水空间及水系的设计。

该区域考虑到游客们在赏景时需要一个休息的空间以及人的亲水性,在此设计了一个亲水空间。设计了花架小品来丰富它的垂直景观。亲水空间的两边有入水台阶,中间设置了一些现代式的花钵来软化硬质景观的僵硬性。

8 流线组织

围绕基地的主要环通的道路,与中央主要干线以支路的连接形成层次丰富的系统,使观赏者可以自由的选择路线,步移景异,形成独特的游览路线。

上一篇:请示回复企业下一篇:百货商场实习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