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必修二期末复习题201

2025-05-1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高中生物必修二期末复习题201(推荐11篇)

高中生物必修二期末复习题201 篇1

生物 必修二 复习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下列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玉米的黄粒和圆粒 B.家鸡的长腿和毛腿

C.绵羊的白毛和黑毛 2.要判断一株高茎豌豆是否是纯合子,最简单的方法是()A.测交

B.自交

C.与杂合体高茎杂交 D.与纯合体高茎杂交

3.水稻的非糯性(W)对糯性(w)是一对相对性状.含W的花粉遇碘变蓝,含w的花粉遇碘不变蓝,把WW和ww杂交得到的F1种子播下去,长大开花后取出一个成熟的花药,取其中的全部花粉,滴一滴碘液,在显微镜下观察,可见花粉()

A.全部变蓝

B.全不变蓝

C.变蓝

D.变蓝

D.豌豆的高茎和豆荚的绿色

4.已知一批基因型为AA和Aa的豌豆种子,其数目之比为1:2,将这批种子种下,自然状态下(假设结实率相同)其子一代中基因型为AA、Aa、aa的种子数之比为()A.3:2:1

B.1:2:

C.3:5:1

D.4:4:

5.遗传的基本规律不适用于()

①噬菌体

②乳酸菌

③酵母菌

④蓝藻

⑤豌豆. A.①②③ B.②③⑤ C.②③④

D.①②④

6.已知某一动物种群中仅有Aabb和AAbb两种类型的个体,Aabb:AAbb=1:1,且种群中雌雄个体比例为1:1,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个体之间能自由交配.则该种群自由交配产生的子代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A. B. C. D.

7.基因型为Mm的动物,在其精子形成过程中,基因MM、mm、Mm分开,分别发生在()①精原细胞形成初级精母细胞

②初级精母细胞形成次级精母细胞 ③次级精母细胞形成精子细胞

④精子细胞形成精子. A.①②③ B.③③② C.②②②

D.②③④

8.下列几个家系谱中,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可能是色盲遗传的家系是甲、乙、丙、丁

B.肯定不是抗维生素D佝偻病遗传的家系是甲、乙

广西师范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 2017-2018 高二下学期 期末复习 C.家系甲中,这对夫妇再生一男孩患病的几率为

D.家系丙中,女儿一定是杂合子 9.下列关于四分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每个四分体包含一对同源染色体的4条染色单体

②四分体就是四条染色单体 ③复制后的同源染色体都能形成四分体

④只有减Ⅰ时期形成四分体

⑤四分体时期可发生交叉互换现象进一步丰富了配子类型

⑥四分体时期的下一个时期是联会 ⑦细胞中有几个四分体,就有几对同源染色体. A.①④⑤⑦ B.①②③⑦ C.④⑤⑥⑦ D.③④⑤⑦

10.如图中的甲、乙、丙、丁为某动物(体细胞染色体数=2n)睾丸中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和DNA分子数的比例图,对此图描述正确的是()A.甲可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

B.乙可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 C.丙可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D.丁可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

11.基因型为Aa的植物产生的配子是()A.雌:雄=1:1 B.雌:雄=1:4

C.A:a=1:1

D.AA:aa=1:1 12.为了鉴定如图中男孩8与本家族的亲缘关系,下列方案最科学的是()A.比较8与1的常染色体DNA序列

B.比较8与3的X染色体DNA序列 C.比较8与5的Y染色体DNA序列

D.比较8与2的X染色体DNA序列

13.一个男子把X染色体上的某一突变基因传给他的孙女的概率是()A. B. C. D.0 14.下列关于基因和染色体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A.基因全部在染色体上

B.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D.染色体就是由基因组成的 C.一条染色体上有一个基因

15.下列关于遗传物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①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 ②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RNA ③细胞核的遗传物质是DNA

④细胞质的遗传物质是RNA ⑤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④⑤

D.③④⑤

16.如图是某种生物生殖细胞内染色体情况示意图,则该种生物的基因型以及染色体组数可表示为()

广西师范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 2017-2018 高二下学期 期末复习 A.ABCd

B.Aaaa

D.BBBbDDdd

C.AaBbCcDd 17.某研究人员模拟赫尔希和蔡斯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进行了如下实验:

3235①用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②用未标记的噬菌体侵染S标记的细菌; 15③用N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

一段时间后进行离心,检测到放射性存在的主要部位依次是()A.沉淀、上清液、沉淀和上清液

B.沉淀、沉淀、沉淀和上清液 C.沉淀、上清液、沉淀

D.上清液、上清液、沉淀和上清液

18.有一种蛋白质由两条肽链构成,翻译成此蛋白质时共脱去126个水分子.在控制该蛋白质合成的基因中,游离的磷酸数目和脱氧核苷酸的最少数目分别是()A.4,762

B.4,768

C.762,762

D.768,768 19.图为中心法则中部分遗传信息的流动方向示意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过程1、2一般可发生于RNA病毒的体内

B.过程1、3、5一般发生于肿瘤病毒的体内 C.过程2、3、4发生于具细胞结构的生物体内

D.过程1﹣5不可能同时发生于同一个细胞内

20.将猪的生长激素基因,转入鲇鱼的受精卵中,在鲇鱼的个体发育过程中产生了生长激素,使鲇鱼比同种正常鱼增大3~4倍.此项研究所遵循的原理是()A.DNA→RNA→蛋白质

B.DNA⇌RNA→蛋白质 C.

D.

21.用15N标记含有100个碱基对的DNA分子,其中有胞嘧啶60个,该DNA分子在14N的培养基中连续复制4次.其结果不可能是()

A.含有15N的DNA分子占

B.含有14N的DNA分子占 C.复制过程中需腺嘌呤脱氧核苷酸600个

D.复制结果共产生16个DNA分子 22.下列关于遗传密码子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GTA肯定不是遗传密码子

B.一种氨基酸可能有多种与之相对应的密码子 C.每种密码子都有与之相对应的氨基

D.一种密码子只能决定一种氨基酸

23.某植物的花色受不连锁的两对基因A/a、B/b控制,这两对基因与花色的关系如图所示,此外,a基因对于B基因的表达有抑制作用.现将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与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杂交得到F1,则F1的自交后代中花色的表现型及比例是()

广西师范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 2017-2018 高二下学期 期末复习

A.白:粉:红,3:10:3 B.白:粉:红,3:12:1 C.白:粉:红,4:9:3 D.白:粉:红,6:9:1 24.遗传学检测两个人的体细胞中两种基因组成,发现甲为AaB,乙为AABb.对于甲缺少一个基因的原因分析,错误的是()A.染色体结构变异 B.染色体数目变异

C.基因突变 D.可能是男性

25.基因工程中不能作为运载体的是()A.质粒

B.动植物病毒 C.细菌

D.噬菌体

26.大肠杆菌可发生以下何种变异()

A.基因突变

B.染色体结构变异

C.染色体数目变异 D.基因重组 27.能打破物种起源,定向地改造生物遗传性状的高新技术是()A.诱变育种 B.基因工程 C.杂交育种 D.单倍体育种

28.细胞的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都可能产生可遗传的变异,其中仅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的变异是(A.染色体不分离或不能移向两极,导致染色体数目变异 B.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导致基因重组 C.染色体复制时受诱变因素影响,导致基因突变 D.非同源染色体某片段移接,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

29.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和生物进化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细菌在接触青霉素后会产生抗药性的突变个体,青霉素的选择作用使其生存 B.蜂鸟细长的喙与倒挂金钟的筒状花萼是它们长期共同进化形成的相互适应特征 C.生物多样性的形成过程,不能说是新物种不断形成的过程 D.自然选择能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 30.如图表示生物新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对图示分析正确的是()

A.a表示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是生物进化的原材料 B.b表示生殖隔离,生殖隔离是生物进化的标志 C.c表示新物种形成,新物种与生活环境共同进化 D.d表示地理隔离,新物种形成一定需要地理隔离

广西师范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 2017-2018 高二下学期 期末复习)

二、非选择题

31许多病毒会使人体致病,下图是一种病毒的基本结构和该病毒进入细胞后复制繁殖的过程.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病毒的主要成分是______.

(2)分析图2,病毒在生命活动中的一个显著特征是______.(3)①表示的是______过程,通过④过程形成的是______的RNA.

(4)图3表示的是生物体内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在遗传学上称为“______”.(5)请在图中选择①~⑦中恰当的序号填人图3的括号中.______.

32.某地区生长的野生植物类群中出现了许多变异植株.请分析回答有关问题:(1)植株的可遗传变异类型中,只能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的是______.

(2)部分变异植株与正常植株相比,茎秆粗壮,营养物质含量明显增加,原因是环境因素影响了这些植株有丝分裂中______的形成,导致了______成倍地增加而引起的.

(3)某种植物有甲、乙两株突变体,对它们同一基因形成的信使RNA进行检测,发现甲的第二个密码子中第二个碱基C变为U,乙的第二个密码子中第二个碱基前多了一个U,则与正常植株相比______的性状变化大. 33.普通小麦中有高杆抗病(TTRR)和矮杆易染病(ttrr)两个品种,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实验小组利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了如下图所示三组实验.

请分析回答:

(1)A组由F1获得F2的方法是______,F2矮杆抗病植株中不能稳定遗传的占______.(2)Ⅰ、Ⅱ、Ⅲ三类矮杆抗病植株中,最可能产生不育配子的是______类.

(3)A、B、C三组方法中,最不容易获得矮杆抗病小麦品种的是______组,原因是______.

(4)通过矮杆抗病Ⅱ获得矮杆抗病小麦新品种的方法是______.获得矮杆抗病植株中能稳定遗传的占______.

广西师范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 2017-2018 高二下学期 期末复习 34.图1表示某动物精巢内细胞分裂不同时期与细胞内DNA数量变化的关系,图2为处于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图像(只表示出部分染色体的模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下面的问题:

(1)图1中b→c、f→g阶段形成的原因是,i点表示。

(2)图2中,A图细胞内含有 条染色单体,染色体数与DNA分子数之比为,其细胞名称为_____________。

(3)图2中,C图分裂后产生的子细胞的名称为____________,F图发生在图1中的_____阶段。(4)图2中发生在图1中a→e过程的图像为________,进行的是___________分裂过程。

35.下面为基因与性状的关系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通过①过程合成mRNA,在遗传学上称为________。

(2)在真核细胞的细胞核中,①过程的mRNA通过____________进入到细胞质中,与______________结合在一起指导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3)②过程称为________,需要的物质和结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在玉米的叶肉细胞中,能够进行过程①的细胞结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是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实现的。白化病是由于缺乏合成黑色素的酶所致,这属于基因对性状的________(直接/间接)控制。

(6)从图中可以分析得知,生物的性状具有多样性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6.如图是有关生物变异来源的概念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广西师范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 2017-2018 高二下学期 期末复习(1)图中③的含义包括________________;④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此过程发生在________________时期。(2)将①的原理应用在育种中,常利用物理因素如______________或化学因素如________________来处理生物。(3)番茄体内的蛋白酶抑制剂对害虫的消化酶有抑制作用,导致害虫无法消化食物而被杀死,人们成功地将番茄的蛋白酶抑制剂基因导入玉米体内。玉米获得了与番茄相似的抗虫性状,玉米新品种的这种变异的来源是图中[

]________________。传统的育种方法一般只能在同一种生物中进行,基因工程的出现使人类有可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7.(1)为研究某病毒的致病过程,在实验室中做了如图所示的模拟实验。

①从病毒中分离得到物质A。已知A是单链的生物大分子,其部分碱基序列为—GAACAUGUU—。将物质 A加入试管甲中,反应后得到产物X。经测定产物X的部分碱基序列是—CTTGTACAA—,则试管甲中模拟的是________过程。

②将提纯的产物X加入试管乙,反应后得到产物Y。产物Y是能与核糖体结合的单链大分子,则产物Y是________,试管乙中模拟的是________过程。

③将提纯的产物Y加入试管丙中,反应后得到产物Z。产物Z是组成该病毒外壳的化合物,则产物Z是______________。

(2)若该病毒感染了小鼠上皮细胞,则组成子代病毒外壳的化合物的原料来自____________________,而决定该化合物合成的遗传信息来自________________。若该病毒除感染小鼠外,还能感染其他哺乳动物,则说明所有生物共用一套________。该病毒遗传信息的表达过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8.农业上常用的育种方法如下:

a.甲品种×乙品种→F1→F1自交→F2→人工选择→自交→F3→人工选择→自交……→性状稳定的新品种; b.甲品种×乙品种→F1→F1花粉离体培养得到许多小苗→秋水仙素处理→若干植株→F2→人工选择→性状稳定的新品种;

c.正常幼苗→秋水仙素处理→人工选择→性状稳定的新品种; d.种子搭载人造卫星到太空→返回地面种植→性状稳定的新品种;

e.获取甲种生物的某基因→通过某种载体将该基因导入乙种生物→性状稳定的新品种。

(1)a方法属于常规育种,一般从F2开始选种,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选中的个体还需要经过若干代的自交、鉴别,直到不发生性状分离为止,这是因为新品种一定要是____________。(2)b方法与a方法相比,突出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F1有n对杂合的基因(分别位于n对染色体上),则利用其花粉离体培养得到的小苗理论上应有________种类型。

(3)通过c途径获得的新品种应属于________体,它们往往表现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广西师范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 2017-2018 高二下学期 期末复习 特点;育种中使用的秋水仙素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d方法中搭载的种子应当是____________(填“干燥的”、“萌发的”或“休眠的”);种子返回地面种植后,其变异________________(填“全是对人类有益的”、“不全是对人类有益的”或“全是对人类有害的”),所以要对其进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e方法培育出的新类型生物可以表达出甲种生物的某基因控制的性状,该表达过程应包括遗传信息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过程。

39.荠菜的果实形状有三角形和卵圆形两种,该性状的遗传涉及两对等位基因,分别用A、a和B、b表示。为探究荠菜果实形状的遗传规律,进行了杂交实验(如下图)。

(1)图中亲本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根据F2表现型比例判断,荠菜果实形状的遗传遵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F1测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另选两种基因型的亲本杂交,F1和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与图中结果相同,推断亲本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F2三角形果实荠菜中,部分个体无论自交多少代,其后代表现型仍为三角形果实,这样的个体在F2三角形果实荠菜中的比例为________;还有部分个体自交后发生性状分离,它们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

40.下图是表示某种生物的细胞内染色体及DNA相对数量变化的曲线图。据此回答下面的问题。(注:图中横坐标各个区域代表细胞分裂的各个时期,区域的大小和各个时期所需的时间不成比例。)(1)图中代表DNA相对数量变化的曲线_________________。(2)图中0~8时期表示细胞的________________分裂过程。8处发生的生理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_,8~13表示细胞的__________________分裂过程。

(3)细胞内含有同源染色体的区间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数为20条则一个细胞核中的DNA分子数在1~4时期为____个。(5)着丝点分裂分别在横坐标数字的________、______处进行。

广西师范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 2017-2018 高二下学期 期末复习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 CBCAD 6-10 BBBAB 11-15CCDBC

16-20 BBBCD

21-25 BCCCC

26-30 ABBAC

二、解答题

31.答案:(1)蛋白质、核酸(2)寄生性(3)逆转录

病毒(4)中心法则

(5)④⑦ 32.答案:(1)基因重组(2)纺锤体

染色体数目(3)乙 33.答案:(1)自交

加倍

100% 34.答案:(1)DNA的复制

减数第一次分裂结束

(2)8 1∶2 初级精母细胞(3)精细胞

i~j

(4)B、E 有丝(2)Ⅱ(3)C

基因突变频率低且不定向(4)秋水仙素(或低温)诱导染色体35.答案:.(1)转录(2)核孔 核糖体(3)翻译 mRNA、氨基酸、tRNA、酶、ATP、核糖体(4)细胞核 叶绿体 线粒体(5)间接(6)蛋白质的多样性 DNA的多样性

36.1)替换、增添、缺失 交叉互换 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四分体(2)X射线(或γ射线、紫外线、激光等)亚硝酸(或碱基类似物等)(3)② 基因重组 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定向改造生物的遗传性状 37.(1)①逆转录 ②mRNA 转录 ③多肽(或蛋白质)(2)小鼠上皮细胞 病毒RNA 密码子 RNA→DNA→RNA→蛋白质

38.(1)从F2开始发生性状分离 纯种(2)缩短育种年限,较快获得纯系植株 2n(3)多倍 茎秆粗壮,叶片、果实和种子都比较大,糖类和蛋白质等营养物质含量增加,但结实率低 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4)萌动的 不全是对人类有益的 人工选择(5)转录 翻译

39.(1)AABB和aabb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三角形:卵圆形=3:1 AAbb和aaBB(2)7/15 AaBb.Aabb 和aaBb 40.(1)曲线A(2)减数分裂 受精作用 有丝分裂(3)0—4 8—13(4)40(5)

6、11

高中生物必修二期末复习题201 篇2

关键词:新史观,瞻前顾后,左顾右盼

在江苏新高考方案实施背景下, 历史作为文科的必选科目, 看似重要, 实则地位尴尬。 许多学校打出了“全力决胜语数外、有效匹配两选修”等的口号, 江苏省教育厅在2009年出台的“五严”规定, 迫使学校、教师改变了之前占用学生大量课外时间提高学习成绩的传统做法, 更加注重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我以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必修二第九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为例, 就如何提高教学效率, 培养学生的全球史观和整体史观运用历史知识解决问题做了思考和探索。

课堂上, 我首先问学生, 这课在必修二中所处位置? 学生都回答是第三单元第一课。 之后我提问:本课要探究的是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历史学讲究源流, 我国古代的经济结构是怎样的状态学生马上发现, 原来必修二第一单元就是探究《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 学生回答:是发达的古代农业、古代手工业的进步和古代商业的发展。 但是这个仅仅是古代经济间的内容, 他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少部分学生回答出来了:古代农业是占主导地位的。 我问:古代手工业和商业是什么地位呢? 引导学生注意与农业的关系, 得出是农业的补充。 探究完古代经济结构, 我接着提问:这种超稳定的经济结构为什么到了近代会发生变动? 学生联系到时因为鸦片战争的影响。 我接着提问:为什么会在近代爆发鸦片战争? 学生回答: 是英国完成工业革命, 对外寻求原料产地与商品销售市场。 我说这个是在哪里讲述的知识呢? 学生回答:是第二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 这样通过 “瞻前”的方式, 使学生了解了必修二前三单元之间的联系, 对中国古代以来经济结构的变化作了很好的衔接, 也把中国近代经济结构的变动放入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与发展影响下的一个具体表现, 运用了整体史观和全球史观看待这段历史, 中国近代经济结构的变动也是我国经济社会近代化的一个过程。

接着, 我请学生探究了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的诸多因素, 使学生在探究中得出: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的根本因素是西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扩展性、侵略性所导致的。 直接原因是:鸦片战争后, 中国国门打开, 外国资本主义经济的侵入。主观上说, 也是落后腐朽的封建主义没有能够阻挡新兴的资本主义。 这样拓宽学生分析问题的思路, 运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接下来, 我提问: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的具体表现是什么? 学生很容易找到:自然经济逐渐解体、外国资本主义的出现、洋务经济的产生、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官僚资本主义的出现。我做了适当的补充, 结合根据地的新民主主义经济, 要求学生探究这些新的经济因素出现的先后时间顺序及近代经济的主要特征:经济结构的多元化, 导致近代中国社会的多元化。

我要求他们思考这些新经济在新中国诞生后的归宿, 学生反映:联想新中国初期的经济建设, 这个就是第四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所要讲述的内容, 得出:对自然经济, 我们先是废除封建土地制度, 实现农民的土地私有, 接着在1953年开始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走集体化道路, 在1958年农村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 到1978年在农村开展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这样整个中国农村主要生产关系的变革都理顺了。 而对外国资本主义、官僚资本主义, 我们采取没收的办法;对民族资本主义采取公私合营、赎买政策。 这些经济都融入改造成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一部分。

我接着问: 近代经济结构变动给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带来怎么样的影响呢? 学生马上想到这是第五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所讲述的内容。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根源就是中国近代以来经济变动引发的。 近代社会生活与习俗的“中西合璧, 土洋结合”的特征正是因为近代经济成分的多元化所导致的。 这样就把必修二前五个单元联系起来, 让学生站在世界整体角度, 用整体史观考察经济发展的历程。

将经济瞻前顾后之后, 我引导学生, 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经济是决定政治与思想文化的, 那么, 近代我国多元的经济结构对我国的政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呢? 由此引导学生复习时还不能忘记“左顾右盼”。

学生的回答角度许多, 我对这些回答进行了概括:由于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多元化的因素, 导致近代中国在政治近代化过程中表现出了: 近代社会性质特殊化———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近代社会矛盾的复杂化———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的交织; 近代阶级成分的多元化———有无产阶级、 民族资产阶级、地主阶级、农民阶级、官僚资产阶级等, 还有就是近代民主革命历程的长期化。 正是因为这些原因, 近代的中国民主革命如果仅仅依靠其中的一个阶级就很难完成, 近代以来的民主革命运动无一不是体现了这样的特征。 正是因为如此, 中国共产党才要不断地推动建立各种统一战线, 争取民主革命的胜利。

正是因为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多元化特征, 使得近代中国的思想近代化历程体现了层次阶段分明的特征。 学生马上想到了, 近代中国思想的近代化, 也是有地主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领导了向西方学习的三个阶段即:学造器物、仿行制度和思想解放。

高中生物必修二期末复习题201 篇3

2.1938年3月罗斯福亲信卡尔逊在《关于中国西北部军事活动的报告》中说: 中国广大民众具有一种崭新而且不寻常的民族主义精神;日本步兵在应对传统军事战役时效率较高,但面对没有固定成法可循的战术时却无所适从。这一报告()A.高度评价了国民政府进入相持阶段后的积极防御作战 B.认为抗日战争后中国近代民族主义意识方才真正觉醒 C.充分认可共产党发动人民群众坚持游击战的正确战略 D.支持国民政府调整片面抗战路线和单纯正面会战战略

3.1935年,美国最高法院因为《全国工业复兴法》授予联邦政府管理州内贸易等权力违宪宣布该法无效;1937年,最高法院认为联邦政府有权监管任何涉及州际贸易的劳资关系,否定了琼斯一劳克林钢铁公司对《全国劳工关系法》侵犯各州权力的控诉。这一变化反映出()

A.美国司法受到政府权力的影响B.分权制衡原则削弱了新政的效果 C.最高法院反对罗斯福的干预政策D.形势的发展影响了司法解释

4.1934年1月,《华盛顿星报》刊登漫画《新政疗法》。画面中,罗斯福总统被视为新政医生,他试图拯救生病的“山姆大叔”,国会变成一名听从医生吩咐的护士。医生告诉护士,“如果没有取得成效,我们当然会改变治疗方法。”该漫画强调的是()A.政府部门权力的制约与平衡B.政府部门权力分配发生变化 C.罗斯福有权实施国家干预D.总统的行政权力有所扩大

5.美国国会于1936年通过《土壤保持和作物调配法》,规定给土地休耕的农场主休耕补貼,换得他们放弃种植,削减粮食生产。这反映出罗斯福政府()A.保护环境以维护生态平衡B.用行政的手段调控市场 C.补贴农业以恢复金融信用D.以工代賑创造就业岗位

6.1937年到1939年间,美国所有股票的价值几乎都贬了一半,企业破产率上升了50%,国债翻了一倍,失业率比1931年的16.3%还高出0.9%。据此,下列理解最为准确的是()A.评价罗斯福新政应忠于历史本真B.新政已完全摆脱经济大萧条状态 C.政府干预经济的做法已宣告失败D.基于此数据即可以完全否定新政

7.1933年5月美国通过《农业调整法案》,对农产品实行价格支持,把粮食价格提到市场均衡价格之上,使农民每年以等量的农产品能够交换到相同数量的工业品。1938年2月,在罗斯福总统的敦促下,美国国会又通过了第二个《农业调整法》。罗斯福政府此举意在()A.摆脱日益严重的经济危机B.国家大力干预经济 C.把国民经济纳入计划轨道D.稳定农产品的价格

8.1933年,富兰克林·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后,立即以“新政”救治经济危机。下列选项中属于罗斯福新政的是()

A.恢复银行信用B.刺激进口C.增加农业产量D.美元升值

9.20世纪30年代后,美国一直将农业作为特殊行业给予国家补贴。二战后,欧洲国家和日本也实行农业补贴政策。西方国家这一做法()A.旨在保护小农经济B.是凯恩斯主义在农业生产中的运用 C.制约农业生产发展D.表明农业是其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10.《罗斯福传记》的作者弗雷德尔评论道:“尽管他希望通过国际经济合作以克服萧条,他仍然步其他工业强国的后尘,走向一种经济民族主义的政策。”罗斯福新政中,具有经济民族主义色彩的是()

A.计划指导,国家干预B.放弃金本位制,美元贬值 C.以工代赈,剌激消费D.整顿银行,恢复银行信用

11.1933年5月美国通过《农业调整法案》,对农产品实行价格支持,把粮食价格提到市场均衡价格之上,使农民每年以等量的农产品能够交换到相同数量的工业品。1938年2月,在罗斯福总统的敦促下,美国国会又通过了第二个《农业调整法》。罗斯福政府此举意在()A.摆脱日益严重的经济危机B.国家大力干预经济 C.把国民经济纳入计划轨道D.稳定农产品的价格

12.当最高法院宣布《农业调整法》违宪以后,在时任农业部长的竭力争取下,美国国会通过了《土壤保持与作物调配法》,法案规定:对凡不再种植消耗土壤肥力作物,而改种保持土壤肥力作物,且进行土壤整治的农民,由国家发给奖金。这一法案的通过()A.掀起了一场现代环境保护运动B.意味着美国分权制衡的原则已被打破 C.有利于合理调节农产品的供应D.实现了对农产品流通领域的全面控制

13.1931年经济学家凯恩斯曾把在大街上购物的家庭主妇称为爱国者。他说:“现在我们所 需要的,不是勒紧裤带过日子,而是一种发展扩张、积极活跃的精神状态,要多干一些实在事,多买一些东西,多制造一些东西。”从经济学上看,凯恩斯的“消费爱国论”()A.没有看到“过剩危机”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必然结果 B.表明消费是生产的动力 C.没有看到消费归根到底取决于生产的品种 D.提倡超前消费,反对勤俭节约 14.罗斯福新政一开始就引起中国政论界的关注,有人指出:“此项试验如能成功,则非特美国之经济组织将有极重要之转变,即世界各国之经济政策亦必受其影响。”这一评论()A.认为新政不能取得成功 B.预见到新政的世界意义 C.未看到新政的久远效果 D.担心经济危机蔓延中国

15.某美国历史学家评价罗斯福新政的某项措施“是美国历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它意味着美国开始与极端个人主义价值观支配下的所谓自助、自制和个人负责的传统决裂,确立了个人有权享有社会权利的观点”。这项措施是()A.提高农产品的价格B.制定公平竞争章程 C.建立社会保障制度D.帮助银行恢复信用

16.罗斯福新政期间,美国出台了700多个法令,建立了几十个委员会和管理局,实现了国家对经济的直接干预。下列法令,按其出台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紧急银行法》②《农业调整法》 ③《联邦经济救济法》④《全国劳工关系法》 A.①②④③B.①③②④C.①③④②D.④①②③

17.“供给侧改革”一经提出,便成为热点。所谓“供给侧改革”,就是从供给、生产端入手,优化产业结构,淘汰落后产能,大规模减税、削减开支、紧缩货币,提升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西方历史上曾经也有过类似的做法,下列与供给侧改革相似的是()A.推行混合市场经济B.西欧普遍实行福利制度 C.鼓励出口刺激消费D.里根“经济复兴”实践

18.1935年,一份由美国商人联合签署的反对新政的宣言写道:新政就是一帮异想天开的神经质和野心家的恶作剧,它葬送了我们先辈所创造的繁荣,让无功者不劳而获,由此毁掉了我们对于未来创造的进取心。该宣言主要针对的是()A.紧急银行法B.全国工业复兴法C.社会保险法D.全国劳工关系法

19.美国总统罗斯福曾发出这样的感概。”在美国从来没有另外一个人比我对资本主义制度的私人企业,私有财产和私人利润有着更坚强的信仰„„当这个私人利润和自由企业制度面临到毁灭边沿的时候,是这个政府挽教了它。”罗斯福在“挽救”美国的过程中()A.扩展了美国政府的职能B.提出了国家干预经济理论 C.根除了危机发生的因素D.成功移植了计划经济模式

20.罗斯福是美国历史上最杰出的总统之一。在四次总统竞选中,拥护他的多数是南部白人、城市工人、移民、农民、黑人、广大处于下层的“被遗忘的人”。罗斯福执政期间,相对体现了这些选民利益的举措包括()A.改组、合并和取消了一些行政机构,改革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B.制定社会保险法案、全国劳工关系法案等法规,巩固新政成果 C.复兴工业生产,加强国家管理,借鉴并发展计划经济体制 D.调整农业和工业、以工代赈、建立社会福利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

2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881年11月17日,俾斯麦通过德国皇帝在帝国议会发表了一篇有着深远影响的演说。他郑重地向帝国议会宣称:“社会弊病的医治,一定不能仅仅依靠对社会民主党过火行为的镇压,而且同时要积极促进工人阶级的福利。”就是在这篇演说里,宣布了实行三种保险的计划。这一计划经过议会长时间的辩论,陆续在议会通过。由于德国这三个保险立法实施得最早,它们在其后的30年里,成了其他欧洲国家调查、研究、借鉴和学习的“典范”。这几个立法经过以后一些局部性的修改,一直沿用至今。

——黄素庵:《西欧“福利国家”面面观》

材料二 1933年6月16日罗斯福政府颁布《全国工业复兴法》,同时成立“国家工业复兴局”负责实施该法令。该法令确定各企业的生产规模、价格水平、市场分配、工资水平和工作日时数,以避免盲目竞争导致生产过剩。1935年8月国会通过《社会保险法》,改变以往由民间团体自助自救或由慈善团体提供救助的传统,开始实施“福利主义”试验。该法包括建立养老金制度、失业保险制度和对残废及无谋生能力者提供救济三个部分,规定年满65岁的退休工人,每月可获得10—85美元的养老金,所需资金一半由在职工人和雇主以保险费的形式交纳,另一半则由联邦政府拨付。

——摘编自王斯德:《现代文明的发展与选择:20世纪的世界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德国福利制度确立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罗斯福政府的社会保障措施。综合上述材料,归纳德、美社会保障的共同特点。答案

1.D2.C3.D4.D5.B6.A7.D8.A9.B10.B11.D12.C13.B14.B.15.C16.B17.D18.C19.A20.D 21.(1)第二次工业革命解放了生产力,奠定了资产阶级解决现实问题的基础;资产阶级代议制和政党政治的发展,推动了社会民主化运动;阶级矛盾尖锐,工人运动蓬勃发展,推动了福利制度的建立。

(2)措施: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规定了企业工人的最低工资和最高工时,为工人提供了劳动保障;通过《社会保险法》,建立了系统的福利制度体系。

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识 篇4

答:增加水中的氧气,防止根进行无氧呼吸造成根的腐烂。

(2)培养根尖时,应选用老洋葱还是新洋葱?为什么?

答:应选用旧洋葱,因为新洋葱尚在休眠,不易生根。

(3)为何每条根只能用根尖?取根尖的最佳时间是何时?为何?

答:因为根尖分生区的细胞能进行有丝分裂;上午10时到下午2时;因为此时细胞分裂活跃。

(4)解离和压片的目的分别是什么?压片时为何要再加一块载玻片?

答:解离是为了使细胞相互分离开来,压片是为了使细胞相互分散开来;再加一块载玻片是为了受力均匀,防止盖玻片被压破。

(5)若所观察的组织细胞大多是破碎而不完整的,其原因是什么?

答:压片时用力过大。

(6)解离过程中盐酸的作用是什么?丙酮可代替吗?

答:分解和溶解细胞间质;不能,而硝酸可代替。

(7)为何要漂洗?

答:洗去盐酸便于染色。

(8)细胞中染色最深的结构是什么?

答:染色最深的结构是染色质或染色体。

(9)若所观察的细胞各部分全是紫色,其原因是什么?

答:染液浓度过大或染色时间过长。

(10)为何要找分生区?分生区的特点是什么?能用高倍物镜找分生区吗?为什么?

答:因为在根尖只有分生区的细胞能够进行细胞分裂;分生区的特点是:细胞呈正方形,排列紧密,有的细胞处于分裂状态;不能用高倍镜找分生区,因为高倍镜所观察的实际范围很小,难以发现分生区。

(11)分生区细胞中,什么时期的细胞最多?为什么?

答:间期;因为在细胞周期中,间期时间最长。

(12)所观察的细胞能从中期变化到后期吗?为什么?

答:不能,因为所观察的细胞都是停留在某一时期的死细胞。

(13)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能否看到染色体?为什么?

答:不能,因为洋葱表皮细胞一般不分裂。

(14)若观察时不能看到染色体,其原因是什么?

高中生物必修二教学反思 篇5

随着学考的临近,高中生物必修教材到现在为止已全部上完,就整个必修教材来讲,必修二算是高中生物中较难的的一本。特别是遗传学的这一块内容,学生在上新课的时候表现的很困顿,很难理解,或者就是部分学生上课能听懂但习题不会做,这无形中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认为生物很难。学生之所以有这样的表现,关键还是对所学知识不会分析,不够熟练。

高二年级知识内容多,难度大,这样很多学生接受起来确实有一定的难度。各章节的内容又很繁琐,学生可能觉得枯燥无味,这就要求教师将新知识体系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或者经验的基础上,这样学生既有成就感,接受新知识又会比较容易(当然这需要做一些典型的简单的练习题)。

由于高二需要学生记忆的知识比较多,内容相对比较抽象,课堂教学中要把握住适当的教学方式,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尽可能地利用一些优秀的教学资源,不断总结归纳并运用优秀的教学方法。例如框图,表格,图片,等媒体方式,可以把抽象的知识形象直观的呈现出来,尽最大可能的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以增加学生的信心提高学生的兴趣。

高中必修二生物知识点 篇6

一、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相对性状

性状:生物体所表现出来的的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或行为方式等。

相对性状:同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1、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

显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F1表现出来的性状。

隐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F1没有表现出来的性状。

附:性状分离:在杂种后代中出现不同于亲本性状的现象)

2、显性基因与隐性基因

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

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

附:基因:控制性状的遗传因子(DNA分子上有遗传效应的片段P67)

等位基因:决定1对相对性状的两个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相同位置上)。

3、纯合子与杂合子

纯合子:由相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能稳定的遗传,不发生性状分离):

显性纯合子(如AA的个体)

隐性纯合子(如aa的个体)

杂合子:由不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不能稳定的遗传,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

4、表现型与基因型

表现型:指生物个体实际表现出来的性状。

基因型: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

(关系:基因型+环境→表现型)

杂交与自交

杂交: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间相互交配的过程。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间相互交配的过程。(指植物体中自花传粉和雌雄异花植物的同株受粉)

附:测交:让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可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属于杂交)

二、孟德尔实验成功的原因:

(1)正确选用实验材料:㈠豌豆是严格自花传粉植物(闭花授粉),自然状态下一般是纯种

㈡具有易于区分的性状

(2)由一对相对性状到多对相对性状的研究(从简单到复杂)

(3)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

(4)严谨的科学设计实验程序:假说-------演绎法

三、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

(一)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

P:高茎豌豆×矮茎豌豆DD×dd

↓↓

F1:高茎豌豆F1:Dd

↓自交↓自交

F2:高茎豌豆矮茎豌豆F2:DDDddd

3:11:2:1

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过程中,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二)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

P:黄圆×绿皱P:YYRR×yyrr

↓↓

F1:黄圆F1:YyRr

↓自交↓自交

F2:黄圆绿圆黄皱绿皱F2:Y--R--yyR--Y--rryyrr

9:3:3:19:3:3:1

在F2代中:

4种表现型:两种亲本型:黄圆9/16绿皱1/16

两种重组型:黄皱3/16绿皱3/16

9种基因型:纯合子YYRRyyrrYYrryyRR共4种×1/16

半纯半杂YYRryyRrYyRRYyrr共4种×2/16

完全杂合子YyRr共1种×4/16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生物常考知识点

1、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依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

2、光学显微镜的操作步骤:对光→低倍物镜观察→移动视野中央(偏哪移哪)

→高倍物镜观察:①只能调节细准焦螺旋;②调节大光圈、凹面镜

3、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根本区别为:有无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①原核细胞:无核膜,无染色体,如大肠杆菌等细菌、蓝藻

②真核细胞:有核膜,有染色体,如酵母菌,各种动物

注:病毒无细胞结构,但有DNA或RNA

4、蓝藻是原核生物,自养生物

5、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统一性体现在二者均有细胞膜和细胞质

6、细胞学说建立者是施莱登和施旺,细胞学说建立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细胞学说建立过程,是一个在科学探究中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充满耐人寻味的曲折

7、组成细胞(生物界)和无机自然界的化学元素种类大体相同,含量不同

8、组成细胞的元素

①大量无素:C、H、O、N、P、S、K、Ca、Mg

②微量无素:Fe、Mn、B、Zn、Mo、Cu

③主要元素:C、H、O、N、P、S

④基本元素:C

⑤细胞干重中,含量最多元素为C,鲜重中含最最多元素为O

9、生物(如沙漠中仙人掌)鲜重中,含量最多化合物为水,干重中含量最多的

化合物为蛋白质。

10、(1)还原糖(葡萄糖、果糖、麦芽糖)可与斐林试剂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脂肪可苏丹III染成橘黄色(或被苏丹IV染成红色);淀粉(多糖)遇碘变蓝色;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

(2)还原糖鉴定材料不能选用甘蔗

(3)斐林试剂必须现配现用(与双缩脲试剂不同,双缩脲试剂先加A液,再加B液)

学好高中生物最有效的方法和技巧

构建知识网络

学生在学习生物的过程中,首先必须抓住生命基本特征这根主线,理清每个章节的基础知识基本内容,把所学内容有机地与人类的生产实践、日常生活相结合,此外,还要密切关注生物科技的最新发展动态。

完善理论体系

高中生物必修二群落的演替教案 篇7

这是岩浆。岩浆所到之处,寸草不生。

好了,这一张就是岩浆冷却之后的情形。在这个位置,大家可以明显地看到,这块黑黑的地方,这就是岩浆留下的痕迹,已经变成了一些光裸的岩地。那么这一地区还有可能恢复到原来群落的结构吗?我们继续看。

1883年火山爆发,可是在几年后,就出现了小草和蜘蛛,而到了1909年,这里就出现了202种动物;到了1919年,出现了621种动物;到了1934年,出现了880种动物,而且还出现了乔木,最后变成了一片小树林。大家可以看到,在这个过程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刚开始的群落都逐渐被另一个群落所取代了,这个过程就叫做群落的演替。

翻到书上第78页,自己勾出演替的概念。这个概念很简单,但是大家要注意一个问题,如果这里我们改一下,改成这里在出现小草以后,我们人为地种植大量的树木,让它变成了树林,那么这里从小草地变成小树林的过程还叫不叫群落的演替?

为什么不叫,对了,所以这里我们要注意,这里强调的是要在自然状态下。回到我们刚刚看到的火山爆发以后的整个过程,最开始的光裸岩地变成了后来的小树林,那么这整个演替过程具体来看,究竟是怎样进行的呢?

下面大家自己看书,结合78页下方的思考与讨论,仔细阅读79页“发生在裸岩上的演替”。

现在不看书,你能自己背出裸岩上演替的几个阶段吗? 看到思考和讨论,第一题(地衣解释一下)······

现在我们来回顾一下这几个阶段,同时思考,植物变化有什么特点? 我们现在回到问题2······问题3······ 现在做一下82页基础题第二题。刚刚我们说到的这一种演替方式,就是我们要学习的第一种演替类型,叫做“初生演替”。书上80页下方,勾出初生演替的概念,一起读一遍,“初生演替是指”起。我们可以看到要能说明一个演替属于初生演替,有哪些条件呢?不论哪一种条件我们可以看到,初生演替的起始地是没有植物存在的,而且没有可供正常植物体生存的土壤条件。比如火山岩、沙丘、冰川泥。这些地方最开始的时候是不存在任何植被的。

那么我问:被火烧得光光的草原上进行的演替是不是初生演替?为什么?第一,它有可供植物生长的土壤条件,第二,虽然表面被烧得光光的,但是在土壤中其实还存在许多植物的根,不是有句诗叫做“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就是讲的这个意思。这种演替我们就把它归为第二种演替类型——次生演替,看书,什么是次生演替?书上列举出了哪些例子?

下面大家自己看书,80页的“弃耕农田上的群落演替”。

(找同学)你概括一下,这个演替过程要经历哪些阶段?所有演替最后都可以形成树林?

这里我们引入一个顶级群落的概念,顶级群落指一个群落演替的最终阶段,是最稳定的群落阶段。比如,在这个弃耕农田上的演替过程中,它的顶级群落是什么?是不是所有群落演替中的顶级群落都是在森林阶段呢?举个例子。内蒙古大草原上,它的顶级群落是在草本植物阶段和灌木阶段。

“丰富度?逆行演替?”

现在我们来比较一下两种演替类型。

在这个漫长的群落演替过程中,影响群落演替的因素有哪些?

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篇8

细胞生物含两种核酸:DNA和RNA病毒只内含一种核酸:DNA或RNA

核酸包括两大类:一类是脱氧核糖核酸(DNA);一类是核糖核酸(RNA)。

二、核酸的结构

1、核酸是由核苷酸连接而成的长链(CHONP)。DNA的基本单位脱氧核糖核苷酸,RNA的基本单位核糖核苷酸。核酸初步水解成许多核苷酸。基本组成单位—核苷酸(核苷酸由一分子五碳糖、一分子磷酸、一分子含氮碱基组成)。根据五碳糖的不同,能够将核苷酸分为脱氧核糖核苷酸(简称脱氧核苷酸)和核糖核苷酸。

2、DNA由两条脱氧核苷酸链构成。RNA由一条核糖核苷酸连构成。

3、核酸中的相关计算:

(1)若是在内含DNA和RNA的生物体中,则碱基种类为5种;核苷酸种类为8种。

(2)DNA的碱基种类为4种;脱氧核糖核苷酸种类为4种。

(3)RNA的碱基种类为4种;核糖核苷酸种类为4种。

三、核酸的功能:核酸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核酸在细胞中的分布——观察核酸在细胞中的分布:材料: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试剂:甲基绿、吡罗红混合染色剂

原理: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内,RNA大部分存在于细胞质中。甲基绿使DNA呈绿色,吡罗红使RNA呈现红色。盐酸能够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同时使染色质中的DNA与蛋白质分离。

高中必修二生物知识点新总结 篇9

第一节 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

一、各种育种方法的比较

第二节 基因工程及其应用

一、基因工程

1、概念:基因工程又叫基因拼接技术或DNA重组技术。人们意愿,把一种生物的某种基因提取出来,加以修饰改造,放到另一种生物的细胞里,定向地改造生物的遗传性状。

2、原理:基因重组

3、结果:定向地改造生物的遗传性状,获得人类所需要的品种。

二、基因工程的工具

1、基因的“剪刀”—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简称限制酶)

(1)特点:具有专一性和特异性,即识别特定核苷酸序列,切割特定切点。

(2)作用部位:磷酸二酯键

2、基因的“针线”——DNA连接酶

(1)作用:将互补配对的两个黏性末端连接起来,使之成为一个完整的DNA分子。

(2)连接部位:磷酸二酯键

3、基因的运载体

(1)定义:能将外源基因送入细胞的工具就是运载体。

(2)种类:质粒、噬菌体和动植物病毒。

三、基因工程的操作步骤

1、提取目的基因

2、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

3、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

4、目的基因的检测和鉴定

四、基因工程的应用

1、基因工程与作物育种:转基因抗虫棉、耐贮存番茄、耐盐碱棉花、抗除草作物、转基因奶牛、超级绵羊等等

2、基因工程与药物研制:干扰素、白细胞介素、溶血栓剂、凝血因子、疫苗

3、基因工程与环境保护:超级细菌

五、转基因生物和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

两种观点是:

1、转基因生物和转基因食品不安全,要严格控制

高中政治必修二考试重点复习资料 篇10

2、 在阶级社会里,政治的实质是:阶级关系和阶级斗争,阶级性是政治的根本属性。

3、 我们当前的政治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4、 政治的核心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

5、 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地统一起来。

第一单元:公民的政治生活

第一课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1、 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本质上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阶级性是国家的根本属性。

2、 是工人阶级领导的、 人民当家作主。

3、 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特点:

广泛性(表现在:民主主体和民主权利的广泛)

真实性(表现在:有制度、有法律、物质保障和人民利益日益充分实现上)

4、 民主与专政的关系:辩证统一或对立统一

对立:民主只适用于人民内部(统治阶级内部)。

统一:民主是专政的基础,专政是民主的保障。

民主的含义——指在一定阶级范围内(不是全民的),按照平等的原则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来共同管理国家事务的国家制度。民主是与专制相对立的一种国家制度。(民主是相对的、具体的,不是绝对的)

不能说任何国家都有民主(民主制国家才有),但任何国家都有专政的职能。

专政——主要依靠暴力实行的统治。

5、 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

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基础和政治权利

2)政治自由(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重要方式,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具体表现)

3)监督权(包括批评权、建议权、检举权、申诉权、控告权)

1)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应展开把握)

政治义务 2)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

3)遵守宪法和法律

4)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6、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

(1) 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指守法和司法上平等,没有特权。立法

上是不平等的)

指平等享有权利与履行义务——但不能说权利与义务是相同或一样的。

(2) 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统一,不可分,是相对应存在的,有权必有义,

不能只有其一)

(3) 坚持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第二课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

(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1、民主选举:

选举方式—(1)直接选举(县或县级以下的选举)(2)间接选举(县级以上的选举)

(3)等额选举;(4)差额选举(人大代表的选举)

面采取什么样的选举方式,是由以下条件:社会经济制度、物质生活条件、选民的文化水平。 各自优点:

直接选举——使每一个选民都有表达自己意愿的机会,选择自己最信赖的当家人。 间接选举——适合选民较多、分布较广的情况。

等额选举——可以比较充分考虑当选者结构的合理性。

缺点:限制了选民的自由选择,积极性受到影响。

差额选举——提供选择的余地,被选举人形成相应的竞争,有助选民了解候选人。 缺点:易导致虚假宣传、金钱交易。 我国根据国家性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状况及国情——采用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相结合的方式。

2、民主决策:

意义——公民参与民主决策具有重大意义。首先,有助于决策充分反映民意,体现决策的

民主性;其次,有利于决策广泛集中民智,增强决策的科学性;再次,有利于促进公民对决策的理解,推动决策的实施;最后,有利于提高公民参与公共失误的热情和细腻想你,增强公民的社会责任感。

方式——(1)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 (2)通过专家咨询制度

(3)通过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 (4)通过社会听证会制度

拓宽民意反映渠道——是决策机关进行科学决策的重要前提。

公民享有对涉及公众利益的决策的知情权——是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前提和基础。

3、民主管理:

社会主义民主最广泛的民主实践,也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性工作——村民委员会和居民委员会(它们都是基层民主自治组织或机构)(不是政府机构) 自己选举当家人——是村民自治的基础,也是村民参与民主管理的主要途径。

4、民主监督:(坚持实事求事原则,必须依法)

(1)民主监督的方式:①通过信访举报制度 ②通过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

③通过舆论监督制度 ④监督听证明会、民主评议会、网上评

议政府(民主监督的新形式,新方法)

(2)民主监督的积极作用(意义): ①有利于消除腐败现象,克服官僚主义和不正之风,改进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 ②有利于维护国家利益和公民的合法权益。

③有肋于激发广大公民关心国家大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出谋划策的主人翁精神。 (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是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

有序与无序的政治参与区别:

A 是否遵循法律、规则、程序(也是判断有序与无序的准绳)

B是否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义务

C是否正确处理权利与义务的关系第二单元 为人民服务的政府

第三课 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

1、政府的职能:管理与服务

(1) 政府的性质:我国政府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人民意旨

的执行者和人民利益的捍卫者。

(2) 政府的职能: ①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打击、惩治犯罪,保护国家或公民的权益)。 ②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以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提高生产力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 ③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宣传、、理论或精神,科、教、文、卫、体等各事业) ④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公共基础、文化、卫生设施的建设,医疗、社保、计生,自然环境保护等)

(3)政府的作用:便民的政府(管理与服务)

①人们的公共生活受到政府的管理:案例:户口登记,开办商店要到工商部门领执照等。 ②人民享受着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政府发行货币,政府开办学校,政府开办电信、电视、气象等公共设施。政府的服务使我们享受优美的生活环境和稳定的社会环境。

③了解具体政府部门及其职能:可以使我们支持政府的工作,寻求政府的帮助,监督政府的行为,这是我们公民意识和政治素养的体现。

④评价具体政府部门履行职能的效果

2、政府责任:对人民负责

政府的工作宗旨——为人民服务。 工作的基本原则——对人民负责。

对人民负责的要求:(1) 态度 (2作风

(3)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第四课 我国政府受人民的监督

1、政府的权利:依法行使

(1)依法行政——指政府及其公职人员行使权力必须依据宪法和法律。

(2)依法行政的根本或实质——是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3)具体要求——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当、高效便民、诚实守信、权责统一

(4)原因:——是贯彻依法治国方略、提高行政管理水平的基本要求

(5)意义:A有利于保障、、权利和自由B 有利于加强、、建设,增强、、 C防止?? D 带动、、推进、(6①加强立法??提高??;②建立??;③加强??提高??;④深化??改革??

2、权力的行使:需要监督

(1)对政府权力为什么要监督?

我国的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政府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权力是一把双刃剑,用好就能造福人民,滥用会滋生腐败,贻害无穷。为防止权力的滥用,需要对政府权力进行监督。(2

建立健全制约和监督机制,这个机制(一靠民主,二靠法制)

②建立全面的行政监督体系:,人民代表大会及常务委员会的监督,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新闻舆论和社会公众的监督,群众通过法定渠道的监督,司法机关的监督,中国共产党的监督。政府系统内部的监督(上级政府、监督部门、审计部门、法制部门)

(3)监督有什么意义?

政府接受监督是坚持依法行政,做好工作的必要保证。

① 才能提高行政水平和工作效率,减少和防止工作失误

②才能防止滥用权力,防止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等腐败行为,保证清正廉洁

③ 才能更好地作出正确的决策

高中生物必修二期末复习题201 篇11

期末考试模拟训练题

一、单选题

1.2017年3月,李克强总理作的《政府工作报告》,经代表分组审议并提出修改意见后,在全体会议上获得高票通过。在这里,人大代表行使的职权是()①决定权

②审议权

③表决权

④提案权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C 【解析】在这里,人大代表行使的职权是审议权和表决权,②③项正确;决定权是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不是人大代表的职权,故①项错误;④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正确选项为C。

【点睛】人大代表的权利:审议权、表决权、提案权和质询权。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 2.漫画《五证合一》的举措有利于

①减少职能范围,建设为民政府 ②政府以人为本,提高行政效率 ③转变政府职能,增强服务意识 ④弱化政府管理,提高服务水平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政府的转变政府职能的知识。选项①说法错误,并不是减少政府的职能范围,故排除。选项④说法错误,建设服务型政府并不是弱化政府管理,故排除。选项②③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B。【点睛】巧解漫画类选择题,可采用“口诀”法解答。考生应牢记下列口诀:图画要看全,褒讽弄明显,题旨是什么,联系课本选。“图画要看全”是指要看漫画中的人和物,把握人、物的特征及其相互联系,注意漫画中的文字,注意漫画中的人、物与文字的关系,从整体上把握漫画的寓意。“褒讽弄明显”,我们先弄清是褒还是贬,这对于选择有导向作用。“题旨是什么”,是指要在分析漫画的基础上,真正弄清漫画的寓意和主旨。弄清“题旨”要通过分析与综合,实现从现象到本质、从表意到寓意的飞跃。“联系课本选”,是指在具体做题时,应将题干、题肢和书本主干知识相联系,不能脱离课本知识。3.南海和平与稳定符合南海周边各国的利益。我国明确表示,在有关南海的领土划界、油气开发、渔业需求等问题中,领土划界是我国在南海的核心利益。这反映出,我国外交政策捍卫的最高利益是 A.国与国间的共同利益 B.我国的发展和繁荣 C.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 D.我国的独立和主权

试卷第1页,总11页 【答案】D 【解析】题目中,我国明确表示,在有关南海的领土划界、油气开发、渔业需求等问题中,领土划界是我国在南海的核心利益。这反映出,我国外交政策捍卫的最高利益是我国的独立和主权。故D入选。A错误,国与国间的共同利益是合作的基础。B、C选项与题意不符。

4.北京市某区人大创办《代表监督》内刊,每月一期,使人大代表可以将群众呼声直接送达区政府,使群众热切关注的问题可以得到快速有效解决。《代表监督》内刊的创办

A.提高了公民民主参与度和政府决策透明度 B.说明政务公开是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的关键

C.有利于人大代表更好地履行听取和反映群众意见的职责 D.有利于人大与政府之间相互监督,更好地履行其职能 【答案】C 【解析】《代表监督》“使人大代表可以将群众呼卢直接送达区政府,使群众热切关注的问題可以得到快速有效解决”,有利于人大代表更好地履行听取和反映群众意见的职能,故C选项符合题意,应选;A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政府决策透明度,排除;B说法错误,建立健全制约和监督机制是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的关键,排除;D说法错误,人大监督政府,排除。故本题答案选C。点睛:人大职权与人大代表权利的区分:

(1)内容不同:人大职权的内容是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等;人大代表的权利的内容是审议权、表决权、提案权和质询权等。

(2)行使的方式不同:人大的职权必须是集体行使,而人大代表的权利属于个人,可以个人单独行使。

(3)我国人大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人大代表行使权利是民主的体现,而人大职权则是集中的体现。在人大会议的活动中,法律的制定、修改和重大问题的决策,先由人大代表充分讨论,如审议、质询、表决等,这是发扬民主,表决结果是按少数服从多数原则,最后做出决定,这个决定是人大作为一个集体做出的,不是某个人大代表做出的,这就是民主基础上的集中。

5.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C.人民代表大会 D.各级人民政府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在我国,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人民代表大会。选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A不符合题意。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B也不符合题意。各级人民政府是我国的行政机关,排除D。考点:国家权力机关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属于容易题。需要准确把握各类国家机关的性质。6.据统计,我国目前大约有6100多万留守儿童。仅2016年以来,我国10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发生了不同程度的留守儿童悲剧事件,留守儿童保护制度的建立急不可待。如果你希望政府加大对留守儿童的工作力度,你对省政府反映这一情况,可以 ①投票表达自己对此事的态度,参与民主监督 ②要求召开居民会议讨论留守问题,参与民主管理

③对政府措施不完善、不合理之处提出批评建议,行使监督权 ④向有关部门提出意见,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参与民主决策

试卷第2页,总11页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答案】B 【解析】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如果你希望政府加大对留守儿童的工作力度,你对省政府反映这一情况,可以投票表达自己对此事的态度,参与民主决策,不是监督,①错误;召开居民会议讨论留守问题是基层群众自治,不是对政府反映,②不适合题意;公民向有关部门提出意见,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参与民主决策,对政府措施不完善、不合理之处提出批评建议,行使监督权,③④适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B。

【点睛】民主决策、民主监督具体的参与方式中有些是相同的,如写信、打电话、听证会等。如何区分两者,关键是看该行为是一种“事前”行为还是“事后”行为。“事前”行为属于民主决策,“事后”行为属于民主监督。如,向有关部门提建议,在决策之前,就应该是民主决策的具体途径;在执行过程中,应该是决策之后,就应该是民主监督的具体途径。

7.2012年3月 5 日,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人大五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2012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预期目标为7.5%。这是八年来GDP增速目标首次降低,这表明政府顺应人民的新期待,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从根本上看,这是因为()

A.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B.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C.人民直接享有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力 D.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国家性质。在我国人民间接参与管理国家事物的权利,不是直接参与管理国家事物,C错误;政府顺应人民的新期待,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从根本上是因为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答案为A 【点睛】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我国政府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国家的性质机关;我国政府的性质和职能从根本上说是由我国的国家性质决定的。

8.下列属于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是

①乡镇政府 ②村民委员会 ③地方人大 ④居民委员会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C 【解析】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是村民(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自治组织。故②④选项符合题意入选。①选项是政府机关。③选项是我国的权力机关。故选C。

9.天津市和平区在全市率先开展“民评官”活动,百姓当“考官”为政府打分,官员当“考生”接受百姓监督。这一活动大大增强了干部的服务意识,提高了工作效率,推动了经济社会发展。材料说明()

①实行民主监督,有利于改进被监督者的工作 ②我国公民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有监督权 ③公民要负责地行使监督权

④我国公民有自觉履行监督国家机关的义务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④ 【答案】A 【解析】我国公民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有监督权。实行民主监督,既有利于改进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又有利于激发公民关心国家大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出谋划策的主人翁精神。①②项符合题意; ③项是公民如何行使监督权的问题,与

试卷第3页,总11页 题意不符;④项错误;正确选项为A。

10.李克强总理18日在贯彻新发展理念培育发展新动能座谈会上强调,要把改善供给结构作为主攻方向,从供需两侧发力,调整优化经济结构。简政放权、减税降费都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和税负,有效改善供给端,释放更大活力。这些措施()

①是政府坚持科学决策的表现

②是政府坚持科学执政的表现

③是政府履行宏观调控的职能的具体体现

④是政府履行加强社会建设的职能的具体体现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答案】C 【解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属于政府履行组织领导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职能的体现,做出供给侧改革的决定,是政府坚持科学决策的表现。

①③项符合题意;政府要科学行政,②项错误;④项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C。【点睛】注意区分政府职能的五个方面。

11.每年3月,我国都要召开全国人大和全国政治协商会议,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汇集北京,共商国是。以下关于“两会”.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人大代表的任务是参政议政,政协委员的任务是政治协商 B.人大代表参加制定国家法律,政协委员协商国家重大事务 C.人大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政协是法律监督机关

D.人大直接创建国家管理制度,政协间接创建国家管理制度 【答案】B 【解析】A选项错误,政协具有政治协商、参政议政的职能。C选项错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权力机关。政协不是法律监督机关。D选项错误,人民政协发挥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作用,但是说间接创建国家管理制度是不科学的。B选项表述正确入选。

12.近年来通过网络,企图绑架法律的事件时有发生,一则有关大学生抓16只鸟获刑10年的新闻在网上引起广大讨论,对于量刑过重的质疑声不断。某媒体凭被告人之父的一方之词,对案件的事实作了模糊报道,绝口不提判决的法律依据,让公众对法律产生了误解。上述材料启示我们()

A.民意是决策的重要信息,政府应尊重网民的意见 B.媒体保障公民知情权,规范互联网秩序 C.媒体应大胆地突破法律的约束进行监督

D.应完善舆论监督,发挥舆论监督的正确导向作用 【答案】D 【解析】上述材料启示我们,新闻媒体不应该凌驾于法律之上代替法律进行舆论判决,新闻媒体报道应尊重事实,发挥舆论监督的正确导向作用,而不能误导公众,绑架法律,C错误,D正确。A的主体错误,判决不应该是政府。B错误,法律规定国家机关应保障公民知情权,而不是媒体。

13.“买房被要求证明无犯罪前科”、“办护照被要求开点痣证明”、“银行取钱被要求证明你妈是你妈”„„近年来,我国曝出的这些五花八门的奇葩证明让人哭笑不得。消除奇葩证明,政府应

①推进简政放权,依法规范权力运行 ②借助网络实现信息共享、部门互通

③完善公共服务体系,避免权力缺位 ④切实转变职能,强化政府管理职能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A

试卷第4页,总11页 【解析】试题分析: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权力由法律授予,行使行政权力必须依据宪法和法律规定,这就是依法行政。政府依法行政是贯彻依法治国方略、提高行政管理水平的基本要求,体现了对人民负责的原则。面对材料中存在的问题,政府应依法行政,借助网络实现信息共享、部门互通,①②适合题意;③是不科学的;政府的职能是管理和服务,我们要建立服务型政府,④是错误的;故本题答案选A。考点:政府依法行政

14.总书记指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之所以具有强大生命力和显著优越性,关键在于它深深植根于人民之中。”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①动员了全体人民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 ②由国家行政机关产生和决定

③以人民当家作主为宗旨,体现入民意志 ④是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唯一制度保障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A 【解析】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动员了全体人民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①正确;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并不由国家行政机关产生和决定,②错误;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以人民当家作主为宗旨,体现人民意志,③正确;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并不是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唯一制度保障,④错误,故本题答案应为A。

15.我国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旗)三级。民族自治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自治机关是指自治地方的 A.人民政府、人民检察院 B.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政府 C.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

D.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检察院 【答案】B 【解析】我国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指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B项正确,其他选项不符题意。

【点睛】民族自治地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地方行政区域,包括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旗)三级,民族自治地方不包括民族乡,民族乡是民族区域自治的一种补充形式。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指的是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自治机关不包括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及党委等。16.漫画《美式民主》反映了()

A.国际关系的实质是一种利益关系

B.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和平与发展的主要障碍 C.美式民主具有超阶级性

D.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 【答案】B 【解析】漫画中,所谓的美式民主实际上是在强权政治、霸权主义下的“民主”,故主要表明了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和平与发展的主要障碍。故B入选。A、D选项没有体现。C选项表述错误,没有超阶级的民主。

试卷第5页,总11页 17.2016年7月8日,美国和韩国不顾包括中方在内有关国家的明确反对立场,宣布将在韩国部署“萨德”反导系统。中方对此表示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美韩部署“萨德”反导系统,无助于实现半岛无核化目标,不利于维护半岛和平稳定,与各方对话协商解决问题的努力背道而驰,将严重损害包括中国在内本地区国家的战略安全利益和地区战略平衡。这说明

①任何国家的权利都应得到尊重,韩国有权部署“萨德” ②各国在行使权利时应履行相应的国际义务

③各国在维护自身利益时不能损害其他国家的合法利益 ④以和平方式解决争端成为各国的共识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国际关系及其决定因素。任何国家的合法权利都应得到尊重,①题肢错误,不选。④题肢夸大事实,不选。②③题肢符合题意,入选。

18.十二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期间,全国人大常委会,“泛征求意见,选择部分代表的议案交由科技部等相关单位负责办理,并请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等专门委员会进行督办。这说明

①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职权 ②全国人大和其它国家机关是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 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民主集中制的活动原则 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证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B 【解析】材料表明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民主集中制的活动原则。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保证了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全国人大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和其它国家机关是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②③④项符合题意;全国人大常委会作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关,在法律地位上低于全国人大,在职权行使上同样低于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故①项错误;正确选项为B。

【点睛】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司法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是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体现了我国人大制度的组织和活动原则民主集中制。

19.2017年5月江西省出台的《少数民族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将重点推进民族地区精准扶贫工程,加大对民族地区贫困村组、特别是37个精准扶贫示范民族村组扶贫力度。落实民族地区的精准扶贫政策是 ①我国实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重要原则 ②我国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重要途径

③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保证 ④发展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的重要举措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D 【解析】落实民族地区的精准扶贫政策是我国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重要途径,发展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的重要举措,故选项②④符合题意,应选;选项①说法错误,精准扶贫政策并不是我国实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重要原则,排除;选项③说法错误,夸大了精准扶贫的地位和作用,排除。故本题答案选D。

点睛:民族自治地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地方行政区域,包括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旗)三级,民族自治地方不包括民族乡,民族乡是民族区域自治的一种补充形式。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指的是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自治机关不包括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及党委等。20.2016年9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正式实施,它是我国首部慈善领域的试卷第6页,总11页 基础性和综合性法律。慈善法的制订,从提出立法建议到草案初步成型,从基层调研到反复修改,从两次上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到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是中国开门立法、公众参与立法的一次典范之作。这体现了()

①人民群众发挥主体作用,行使提案权 ②人大立法必须从人民群众的意愿出发 ③人大立法活动坚持了民主集中制原则 ④社会主义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D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中最根本的制度。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慈善法的制订,从提出立法建议到草案初步成型,从基层调研到反复修改,从两次上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到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是中国开门立法、公众参与立法的一次典范之作。这体现了我国人民民主的特点,说明人大立法活动坚持了民主集中制原则,③④适合题意;人民群众发挥主体作用,人大代表行使提案权,①是错误的;②材料没有体现,排除;故本题答案选D。

21.从政府网站、新闻发言人、百姓明白卡,到政府公报、行政服务中心,人民深切地感受到,我国政府工作的透明度越来越高,政务公开制度组织区逐渐完善。对此认识错误的是

A.我国政府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B.政务公开不利于政府工作的正常开展 C.透明度越来越能保障公民的知情权

D.我国正在大力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答案】B 【解析】本题属于逆向选择题。阅读题文可知,题文要你选出对此认识错误的选项。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政务公开有利于增强政府工作的透明度,推动政府工作的开展,故B选项符合题意,应选;A、C、D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答案选B。点睛:全面认识政务公开:(1)从国家性质和政府性质角度看:政务公开是由我国的国家性质和政府性质决定的,并体现了我国的国家性质和政府性质。

(2)从政府的宗旨、原则角度看:政务公开体现了我国政府的宗旨和原则。

(3)从依法治国、依法行政角度看:政务公开是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的要求和体现。(4)从政府自觉接受监督角度看:政务公开是政府自觉接受监督的要求和体现,意义重大,有利于规范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提高政府的公信力。

(5)从公民权利角度看:政务公开有利于更好地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便于公民监督政府的工作,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体现了人民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

(6)从政府威信的角度看:有利于树立政府威信。

22.今年东莞市政府将出台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实施细则,研究实施积分落户管理办法。落实省政府按照“总量控制、公开透明、有序办理、公平公正”的原则,科学控制东莞市人口规模,合理设置落户积分分值,建立积分落户制度。实现网上就可办事的便民举措,“让信息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这表明东莞市政府()

①审慎行使权力,做到权责一致 ②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服务水平③坚持以人为本,依法行使权力 ④运用政务信息化,提高行政效率。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D 【解析】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决定了政府职能的实施必须体现和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政府是人民意旨的执行者和人民利益的捍卫者。我国正在建设服务

试卷第7页,总11页 型政府,其根本目的是进一步提高政府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人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东莞市政府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实施细则,实现网上就可办事的便民举措,“让信息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这是政府积极转变职能,提高效率和服务水平的体现,②④适合题意;①③材料没有体现,排除;故本题答案选D。

23.努实真言共谋取蓝图,凝心聚力同创新伟业。2017年全国政协会议期间,与会政协委员围绕事关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建言献策,为党和政府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和参考。这表明人民政协 ①履行了参政议政的职能

②是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 ③是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政治基础

④能够促进党和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④ 【答案】B 【解析】此题考查人民政协的职能、性质。①项,政协委员围绕事关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建言献策,为党和政府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和参考,体现了人民政协具有参政议政的职能,为国家重大决策提供意见和建议,故正确;②项,题干强调了人民政协参政议政的职能,没有体现人民政协是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的内容,故错误;③项,在我国,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中国共产党在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中处于领导和执政地位是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前提和政治基础,选项说法错误,故错误;④项,人民政协具有参政议政的职能,政协委员的建议有助于党和政府听取各方意见和建议,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促进党和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故正确。故选B。

24.如今,我国每一项重大问题的决策和实施,大体上要经过“党委(党中央)提出→政协协商→人大通过→政府执行”这一程序,这可谓是“中国式的决策和执行过程”。这一过程说明,在我国()①中国共产党统一行使国家权力

②党的主张经过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 ③中国共产党坚持了依法执政

④人民政协是履行参政议政职能的国家机关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共产党坚持依法执政。“党委(党中央)提出→政协协商→人大通过→政府执行”这一“中国式的决策和执行过程”说明在我国,党的主张经过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中国共产党坚持依法执政,②③正确且符合题意;在我国,是由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①说法错误;人民政协是履行参政议政职能统一战线组织,不属于国家机关,④说法错误;故本题答案选B。

二、非选择题

25.材料一:某地竹资源丰富,传统竹产品加工业比较发达。该地村民外出旅游时,发现竹纤维产品市场需求量大、附加值高,于是建议政府制定相关优惠政策,帮助企业引进先进技术深度开发竹资源。当地政府在广泛听取村民意见后,邀请专家进行论证,组织企业家实地考察,出台了技术支持和资金补贴等扶持政策,引导企业转型升级,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

材料二:每年的5月31日是世界无烟日。某市开展了2015年控烟宣传的系列活动。资源链接:

试卷第8页,总11页

(1)材料一体现了哪些政治生活道理?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谈谈公民应如何积极参与控烟活动?(3)请就控烟活动拟定两条宣传标语,要求主题鲜明、朗朗上口,每条限15个字以内。【答案】(1)①公民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专家咨询制度等参与民主决策。如村民向政府提出建议,专家论证等。

②政府审慎用权,坚持科学民主决策。如政府听取村民、专家意见,制定政策等。③政府履行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如政府出台政策,引导企业生产,促进经济发展。

④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宗旨是为人民服务,工作的基本原则是对人民负责。如政府为了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采取了一系列举措。

(2)①公民应自觉遵守控烟的相关要求,履行控烟义务,拒绝吸烟,并劝阻他人吸烟,拒绝二手烟,积极维护社会公共利益。

②通过多种途径积极为控烟献计献策,为控烟决策提供民意支持; ③积极参与民主管理,协助创建无烟社区; ④积极参与民主监督,督促相关部门执法落实。

(3)例如:“为了爱你和你爱的人,请不要吸烟”;“燃烧的是香烟,消耗的是生命”。(一个建议2分,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本题分别以某地开发竹资源和控烟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政治生活》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公民义务、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政府科学决策、政府的职能、政府的宗旨及原则、等知识点的把握程度。试题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探究和论证事物的能力。

(1)回答本题,需要紧密结合材料。材料中村民向政府提出建议,专家论证等这体现了公民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专家咨询制度参与民主决策;政府听取村民、专家意见,制定政策这体现了政府审慎用权,坚持科学民主决策;政府出台政策,引导企业生产,这体现了政府履行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政府为了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采取了一系列举措这体现了政府的宗旨及原则。考生结合以上分析作答即可。

(2)民应如何积极参与控烟活动,考生可从公民应自觉履行控烟义务、通过多种途径积极为控烟献计献策、积极参与民主管理,协助创建无烟社区、积极参与民主监督,督促相关部门执法落实等方面展开回答。

(3)本题是一道开放性试题,考生可发散思维,从吸烟消耗自己的生命,吸烟危害家人健康等方面拟写宣传标语。

26.公民享有表达权是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前提和基础。【答案】错误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民主决策的知识。公民享有知情权是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前提和基础。

【点睛】考生要注意民主决策的主体是政府而不是公民,因此公民有参与民主决策的权利,但是并没有决策权。政府要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这是政府审慎行使权力的体现;公民可以通过直接和间接的方式参与民主决策。间接的方式就是通过人大代表代为转达;直接的方式可以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社

试卷第9页,总11页 会听证制度、专家咨询制度等制度参与民主决策。

27.在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各国都在寻找提振经济的“药方”之际,中国在G20杭州峰会上为全球经济治理提供了“中国方案”,得到参会各国的广泛认可。中国提出,面对世界经济形势的发展演变,全球经济治理需要与时俱进。全球经济治理应该以平等为基础,增加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代表性和发言权,确保各国在国际经济合作中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应该以开放为导向,广纳良言,充分听取社会各界建议和诉求,鼓励各方积极参与和融入;应该以合作为动力,加强沟通和协调,照顾彼此利益关切,共商规则,共建机制,共迎全球性挑战;应该以共享为目标,提倡所有人参与,所有人受益,不搞一家独大或者赢者通吃,而是寻求利益共享,实现共赢目标。(1)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知识,为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点赞

(2)“中国方案”赢得国际舆论高度评价。请就如何宣传“中国方案”列两条宣传标语,要求主题鲜明、朗朗上口,每条限20个字以内。【答案】(1)①全球经济治理以平等为基础;增加发展中国家的话语权,保障发展中国家享有平等的发展权利,有利于推动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②全球经济治理以开放为导向,广泛听取社会各界建议和诉求,利于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

③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全球经济治理强调各国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符合世界各国的共同利益。④完善全球经济治理,符合当今时代和平和发展的主题。反对一家独大或者赢者通吃,顺应了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有助于实现合作共享共赢。⑤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走和平发展道路。全球治理“中国方案”符合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有利于为世界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

(2)答案示例:①中国智慧,全球共享。②中国方案,引领世界经济复苏。③中国方案,尽显大国胸怀和责任担当。(本题具有开放性,考生作答只要围绕主题,言之有理均可酌情给分)

【解析】本题以中国在G20杭州峰会上为全球经济治理提供了“中国方案”,得到参会各国的广泛认可为背景材料,考查考生对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

(1)本题要求考生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知识,为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点赞。解答本题首先要求考生对材料中“中国方案”的具体内容要进行充分解读,根据其表述找出答题的切入点,然后再根据所学的相关知识进行分析作答即可。本题中考生可以从发展中国家的话语权、全球经济治理以开放为导向、时代的主题、外交政策等相关知识点进行阐述分析即可。

(2)本题要求考生就如何宣传“中国方案”列两条宣传标语。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这类试题的答案不是唯一的,允许考生发表不同的看法,鼓励创造性思维。试题在考查考生表达能力的同时,考查考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例如:中国智慧,全球共享或者中国方案,引领世界经济复苏。

28.农民工是城镇化进程中涌现出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四川省某中心镇在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中,要求各社区充分发挥社会融合功能,鼓励农民工积极参与社区自治、同历决策过程,促进农民工与城镇居民和睦相处。

结合材料,运用“公民的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为什么要促进农民工融入城镇社区自治和决策?

【答案】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积极促进农民工融入社区管理,有利于维护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

②社会主义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促进农民工融入社区管理、同历决策体现了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

③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促进农民工融入社区管理,有利于农民工平等地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

④民意是正确决策重要的信息资源。农民工共同经历决策过程,有利于提高决策的科

试卷第10页,总11页 学性和民主性。

⑤实行基层群众自治,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最有效途径。鼓励农民工积极参与社区自治,有利于保障他们当家作主的权利,促进社会和谐。

【解析】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运用“公民的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为什么要促进农民工融入城镇社区自治和决策,本题的知识范围是“公民的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问题指向是说明为什么要促进农民工融入城镇社区自治和决策,属于原因、意义类主观题,具体解答本题考生可结合材料从我国的国家性质、人民民主广泛性和真实性、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来谈要促进农民工融入城镇社区自治和决策的必要性;从有利于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维护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来谈要促进农民工融入城镇社区自治和决策的重要性。

上一篇:驻地监理总结报告--参考下一篇:外籍专家聘用合同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