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称外语考试备考方略

2024-06-2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职称外语考试备考方略(共12篇)

职称外语考试备考方略 篇1

定期更新出国留学考试资料,发布最新出国留学信息,提供出国咨询!精彩内容尽在吉大出国留学交流中心主页:http://page.renren.com/601270001?id=601270001

内容提要:在GMAT考试的备考过程中,考生能够掌握一些GMAT考试的备考策略或者是技巧,那么将会大大提高GMAT考试的备考效率。下面就来为大家介绍一下GMAT考试中的实用备考技巧,以供广大考生参考。......1.势——备考策略之“和”备考策略众说纷纭,做题技巧更是五花八门,察看Chasedream上的心经、总结,总量几不少于考试资料本身。然而,一个考试若如果真有如此浩如烟海之体系,则考生可休矣,因为一辈子也不可能穷极。个中原理,其实就是,这些心经、总结,都是无数个性化案例的叠加,因此是无数个路径的并集,而不是交集。GMAT作为思维测试,与高考(论坛)等知识重现性考试的核心区别,在于考试技能习得路径的多样化而非单一化。换言之,复习高考,不同人达到同一分数的路径,应该是大致相同的,因为考试考的是某个固定集合的“知识”。而GMAT达到同一个分数的路径,却可能悬殊。个中哪一条路径适合自己,需要对自身的深刻洞察,如思维方式特点,阅读习惯,情绪起伏幅度,自我管理能力,语言习得天赋,数理基础等。只有与自身特质相“和”的途径,才是效率最高的途径。简单划分的“要认真做XXX”、“xxx不要练”、“XXX没有用”,都只是一叶障目的二分法论断,有语言基础甚好者无知者无畏而“生吃”考试,对技巧不着一墨,有数理逻辑功底深厚者,暗度陈仓,更有驽钝者,穷极天下题目仍不得其门。准备GMAT,请先从认识自身开始。2.道——解题方略之“和”

逻辑原文要不要看懂?阅读原文精读还是跳读?语法先读意思还是先读结构?类似的问题,实际暗含着若干可以的假设:

(1)对于所有人,有A方法显著好于B方法;

(2)如果想看懂原文,就可以看懂,如果想精读,就可以精读,如果想读意思,就能读懂意思,如果想读结构,就能分析清楚结构。

如果能洞察以上假设之荒谬,就能明白一些考生费劲琢磨的事项,一些培训机构的教师为充上课时间,总结的套路多么脆弱和经不起推敲。实际上,对待真实考场当天在考生面前呈现的题目,应该采取什么样的策略,是基于当场考生的主观感受的,通俗地说,我们的训练方向,应该是“能读出什么德行,就按什么德行去做”。这又是一种深刻的“和”,即行知合一,人的现场感受与应对策略的统一。

让原文都看不懂的学生,练习逻辑题目里面的A和B推理,和要求阅读流畅快速的学生,练习如何蒙选项,一样的不负责任。3.术——考点之“和”

GMAT考试设计中,最能体现“和”的思想的莫过于语法考察。大量的题目,其最高考察意

DS工作室整理上传,转载请标明出处 |

图,就是句子内部能否形成和谐。如代词前后指代,平行结构,修饰关系、等等。洞察这一考察意图,有利于解题时确定正确的观察点,即尽量从题目内部信息寻找线索,而不是借助自己固有的英语知识。

不难看出,GMAT考试的备考过程可由一个“和”字全程贯通,而这其中体现出的GMAT备考策略则需要考生在大量的练习和积累中逐步掌握,以达到不断提高GMAT考试备考效率的目的。

职称外语考试备考方略 篇2

1 一级上机考试的题型结构及特点

一级考试采取上机考试形式,上机考试时间为90分钟。主要题型结构包括有单项选择题40道,每道1分,共40分,多项选择题10道,每道2分,共20分,操作题分为Windows操作题8分,Word操作题10分,Excel操作题6分,Powerpoint操作题6分,打字题10分。题型特点:客观题占较大比重,考试的内容大部分属于基础知识阶段,但知识点却比较全面,是各大专、高职院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必须达到的知识水平。

2 一级上机考试的复习方法

2.1 合理分配复习时间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安徽省考区)考试通常在每年的6月下旬和1月上旬至中旬进行,通常各大专院校要求学生在大一的第一学期就得参加考试,由于新生入学时间较晚,并且每个学校的新生都参加军训,因此,对于大一新生来说,可以用来复习的时间较少,如何合理分配时间成了学习的关键。通过笔者多年从事计算机教学及计算机等级考试教学辅导经验表明,学生除了平时上课的时间,真正用来复习一级考试的时间,只剩下一个月左右的时间,怎样合理利用这段时间,笔者建议,这段时间内学生每天拿出2到3个小时进行复习,实践表明,大部分情况下男生由于实践动手能力较好,实践操作题往往得分较女生高,因此,男生复习的重点是着重复习理论知识;较之,女生往往动手能力不及男生,操作题的得分相对男生低,但因为女生在客观题的表现要好于男生,因此,建议女生对于操作题应该多加练习。

2.2 注重模拟题,平时时间多加练习

注重对一级考试模拟题的训练,由于一级考试的真题有很大一部分是从模拟题的题库中随机抽取出来,因此,模拟题的练习成了重中之重。学生应在每次上机课认真做好模拟题的练习,把每次的练习当作一次真实的考试来对待,针对客观题中的单项选择题部分,应做到看到题干,就能基本知道本题所要考的知识点,及正确的答案;客观题中的多项选择题,由于难度较高,学生也应该做到对题目熟悉,使用排除法首先排除一些明显错误的备选答案,以增加所选答案的正确性;操作题中的Windows操作题,难度相对简单,常考的知识点就是一些文件或文件夹的建立,重命名,删除,移动,复制,文件修改属性,添加内容等操作,此类操作简单,基本属于送分题,因此要求学生务必在Windows操作题取得满分;操作题中的Excel操作题,电子表格操作是一级考试中难度最大的,实践表明学生的弱项通常是对Excel中的公式、函数操作不能正确掌握,针对这种情况学生在复习过程中,首先搞分清楚公式和函数的区别,然后根据题目中的要求是使用公式或者是函数,并且对一些常用的函数,比如sum()求和函数,min()最小值函数,max()最大值函数,average()求平均值函数等多做多练,以及一些比较难掌握的函数,比如if()函数,先去理解函数的功能,再有针对性地多去使用这些函数,以达到熟练掌握的程度;操作题中的powerpoint题,题目难度适中,主要考幻灯片的创建,删除,切换,幻灯片版式及背景,创建文字或图型动画及声音效果,添加项目符合,创建超链接等,学生只要多做模拟题,可以取得高分;最后的打字题,考查学生打字速度及正确性,打字操作不可能在短期内提高,这就要求学生在平时时间多做打字练习,以取得较好成绩。

3 关于上机考试的几点注意事项

根据笔者经验,虽然一级考试中试题难度总体不大,但总有些考生会因为对一级考试操作中的不熟悉,而失去了许多本来该得的分数,以下说明几个常见的注意事项:

在Windows操作题中,题目中更改某一文件的类型,例如要求将文件“abc.txt”更改成“abc.ppt”,由于文件的后缀名决定了文件的类型,因此这里需要将”abc.txt”更改成“abc.ppt”,但是,由于有些电脑设置不一样,假如考生所在电脑并没有显示出文件的后缀名,只显示了文件的前缀“abc”,很多同学直接将“abc”改成了”abc.ppt”,结果真正的文件名变成了“abc.ppt.txt”,因此考生并没有把文件的类型真正的改过来,从而做错了题目,造成了不必要的失分。

有些题目要求考生修改文件的属性,例如将文件“abc.txt”修改成为“隐藏”属性,考生按题目要求修改完成之后,发现找不到该文件,造成接下来的题目无法完成,原因是,由于相关设置的关系,文件被隐藏之后,用户将看不到该文件,为了避免上述的问题出现,考生考试前先做好相关设置,设置步骤如下:打开资源管理器,选择横向菜单中的“工具”菜单,点击“文件夹选项”,弹出“文件夹选项对话框”,点击“查看”选项卡,如图1“文件夹选项”所示,将“隐藏已知文件类型的扩展名”前面的勾选去掉,并且选中单选按钮“显示所有文件和文件夹”,最后按“确定”按钮。设置完成之后,考生将不会出现上述问题,避免了丢失应得的分数。

在打字题中,考生也会经常出现如下问题,例如:题中出现了英文字母和英文名字,考生应注意进行半角和全角的切换,标点符号中,应该注意中英文标点符号的切换,有些比较难打的标点符号,特别是某些英文名字常在中间带有分隔号,可以通过使用智能ABC输入法键入“V1”、“V2”、“V3”来选择相应的符号。

4 总结

由于一级考试是全国性的普及性考试,考试难度总体不大,因此考生在备考过程中要保持一定的自信心,只要做好充分的复习准备,考前调整好心理状态,考试过程中,做到细心看题,就相信自己一定能取得高分,顺利通过。

摘要:该文针对计算机一级上机考试的特点,根据考试题型及知识点分布结构进行分析,如何着重复习及合理安排好复习时间以及上机考试中所要注意事项等各个方面阐述了考生备考方略,以期对考生有所帮助。

关键词:NCRE,一级考试,计算机考试,备考方略

参考文献

[1]胡宏智.计算机文化基础[M].第二版.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9.

职称英语考试备考技巧经验总结 篇3

先熟后生(先做熟悉的,如20XX年职称英语阅读理解从书上出的一篇和完形),先易后难(先做容易的,如20XX年职称英语阅读理解中的细节题),先有后无(先做有把握的,如20XX年职称英语词汇选项)。

20XX年职称英语考试技巧考场做题流程:

Step 1:

浏览试题:拿到20XX年职称英语试题后,不要急着做题,更不要按照试题的顺序从头(词汇选择题)开始,而应是把所有的试题(除第一部分词汇选择题外)都浏览一遍,最好是从后面开始浏览;

Step 2:

找出熟悉文章:把20XX年职称英语完形填空和阅读理解中出自教材的文章勾画出来;

Step 3:

开始做题:

做题顺序是:“完形填空”、“阅读理解”、“词汇选项”、“补全短文”、“概括大意与完成句子”、“阅读判断”的先后顺序做题――先一举拿下教材上的30-45分,然后用字典查下12~14分,最后其他题型用技巧快速拿下必备分。

20XX年职称英语考试技巧考场做题其他注意事项:

1、填答题卡时要注意对号入座,答题卡的题号顺序是竖着的而不是横着的,与我们习惯不一样,所以一定要对号入座,否则,将会一错再错;

2、为了不填错答题卡,最好是做完一部分内容的题就把其答案填入答题卡,特别是20XX年职称英语来自教材的30~45分,更要做到十拿十稳,在勾完答案时就应把它填入答题卡;千万不要等所有的题做完了才填答题卡,因为这样容易看走眼;

3、相信第一感觉(语感),没有十足的把握或在模棱两可时绝不要改答案,根据经验,第一感觉的命中率是比较高的,因为那时是最清醒的,当然,有足够的把握证实第一次选择是错的除外;

4、做题时,对自己没有把握或是模糊不清的题,不要纠缠下去,把你认为可能的两个答案都选上(大多数题基本都能做到二选一,回头有时间之后来斟酌,如果没时间,涂答题卡的时候,涂第一感觉的那一项)

5、做完题后,检查一遍(尤其检查答题卡是否涂错),如果时间更充裕些,把20XX年职称英语阅读理解模棱两可的题放回答案出处仔细比对干扰项。

1.职称英语考试备考的技巧

2.职称英语考试备考技巧汇总

3.2017职称英语考试备考技巧

4.2017职称英语考试备考技巧与经验

5.职称英语考试备考分析句子结构技巧

6.职称英语考试高分技巧分享

7.职称英语考试技巧分享

8.职称英语考试八大技巧分享

9.职称英语备考技巧

职称外语考试备考方略 篇4

近日,职称英语考试考生最为关注的2014年职称英语国家指定教材新鲜出炉,这标志著多数职称英语考生进入集中复习阶段。国家指定教材无疑是考生复习的首选参考,纵观2014年新教材,综合类新增两篇阅读理解文章,理工类新增一篇阅读理解文章,卫生类无新增阅读理解文章,完型填空文章三大类别均无新增。

以往考生往往会将新增文章作为复习重点,今年的教材新增文章如此少,让职称英语考试更加扑朔迷离,依靠押题和复习新增文章来确保通过考试几乎不可能。对于新教材的变化,乐其英语老师表示,针对2014年职称英语考试,考生要足够重视,做好三步走准备,正确认识考试难度,做好提前复习准备,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第一步:正确认识考试难度。对于在职人群来说,工作繁忙、生活压力大、备考时间少,多年未接触英语,基础差是大家普遍存在的问题,这让应考人员极度缺乏自信。李玉技老师建议考生,盲目恐惧的心态非常不利于考试,而认识考试的难度至关重要。考生水平大都相当,信心是成功的最大保障,考生可以多跟考过的同事、朋友沟通,以此来树立信心。第二步:做好提前复习准备。有了考试通关的信心,就该把实际行动落实到备考之上。如何做好考前的复习呢?那就需要耐心和毅力了,英语学习本身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一口吃个胖子”做不到也行不通。

职称外语考试备考方略 篇5

参加会计中级职称考试的考生一般都是一边工作一边考试,在承担工作压力的同时,还要承担考试的压力,这样的应考就需要比较合理的分配工作与学习。其次,从报名到考试的时间间隔有7、8个月之长,对于考生的毅力有一定的要求,坚持不住,往往是考试失败的重大败因。最后,从考试难度上看没有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考试那么难,但相比初级会计职称考试已经有了飞跃式的提升。

根据以上几点的现实情况,本人针对中级考试做了全局式的学习计划,阶段性的学习重点,以及自我减压调整的劳逸结合。

从全局来看,从报名到考试跨度7、8个月,大体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1月到1月,属于第一遍学习,侧重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在此期间习题量不大,但是对重点内容或者难理解的内容,依然需要采取以做题来理解和掌握的方式。

2月到3月,属于第二遍学习,侧重实战训练和强化熟练度,考试中,题目往往有60%左右是重复而且常规性的考点,要以这些考点为中心,彻底掌握这些考点,有余力再向冷门考点进攻。

4月到5月,其实只有1个半月,这段时间为冲刺阶段,以网校的冲刺班为主,减少做题量,做题几乎以模拟卷为主,对于主要考点回归书本,带着题目去理解书本上的知识,这段时间还要注意自己的减压工作。

有好的大局观,但是没有真正去实施,结果还是失败,所以做好了全局设计,之后就要来如何去实现它,对于上班族的我们来说已经不再是学生,也不可能有全职读书的时间了,我们必须忍受下班之后,依然要鼓足勇气坚持学习,每天安排3-4的小时学习,但是最少不能少于2个小时,就算随便看一下,也要强迫自己。人是会懈怠的,懈怠会渐渐演变成放弃。所以我并不强调每天要做些什么,因为能坚持下来已经是最大的成功了。而付出也一定会有回报的。

最后,我要说的是自我减压,自我减压非常重要,很多人往往临场会发挥失常,因为,自己给自己太大的压力,压力没有得到释放,最后就在考场上爆发出来了,每学习1个小时,休息10-15分钟,每学习5天,休息1天。临考前,看看电影,电视,尽量把神经放松。

2012年会计中级职称考试资料来源:

http://lm.chinaacc.com/ManageCheck.asp?adsid=506&UnionID=2820

高考化学最后冲刺阶段备考方略 篇6

一、复习要立足基础知识

从考纲可以看出, 试题将突出对主干知识的考查, 降低对化学基本概念, 基本理论的理解要求, 注重知识理论和知识规律的运用, 考生要注意这些变化。

1. 注重知识网络化。

首先要对中学化学应掌握的内容进行融会贯通, 将知识横向和纵向统摄整理, 使之网络化、条理化, 有序地存储。

2. 对重要的概念和规律进行深层次的理解。

对于重要的概念和规律, 要从不同的角度、不同层次去理解和运用。要学会在知识的广度上做文章, 而不需在知识的深度上下功夫。

近几年高考化学科特别突出了对主干知识的测试, 如物质结构、元素周期表、离子共存和离子方程式、物质的量、氧化还原反应、溶液的p H和电离平衡、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电化学等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知识, 这一特点在今后高考中也会继续体现, 并且在充分重视对双基考查的基础上, 将会以学科内综合的形式侧重对学科能力和综合能力的考查。

二、复习要回归教材与联系实际相结合

前几年, 理综试题联系社会生活、生产实际和高新科技内容的比例较高, 这对于扭转死读书、读死书的错误倾向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与此同时, 也出现了忽视课本、漫无边际联系的现象。针对这种状况, 2002年以来, 化学命题在坚持以问题立意的命题原则的同时, 注重与课本中的实际问题相结合, 即回归课本。这种命题的表述形式减轻了考生的阅读负担, 使考生留有更多的精力去集中解题。预测2008年高考化学试题将会继续保持这一特点, 注重对课本知识的考查, 着重考查考生的四大能力。并且从教材中来看, 会注重“新情境”试题的考查, 不过这种新情境是与中学化学知识紧密相关的知识。

三、注重新教材和新课标的学习

在全国普遍使用新教材、实施新课标的同时, 理综试卷的命题会依据新材料, 体现新课标, 注重对实验、研究性学习的考查。

新考纲、新课程和高考形势的改革, 对复习策略必然提出了新的要求, 复习可以采用两步复习法, 即对每一章节知识的复习分两个阶段。一是复习课本知识, 即在理解的基础上以落实“课本”为目的;二是根据章节内容的特点和考纲要求, 对重难点知识和典型实验, 从不同角度或通过不同层次进行小专题总结, 并配合相应例题或针对性练习题, 以完善知识结构和灵活运用主干知识为目的, 即熟练掌握“双基”。

四、重视化学实验, 强化实验设计

从近几年的实验试题的编制可以看出, 高考化学试题力求做到有利于真正做过实验的考生、对实验的复习, 要求学生能根据实验的目的, 进行实验设计, 选择器材和仪器, 合理设计实验步骤, 正确地操作, 在实验中进行正确地观察和认真地记录, 并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综合分析, 给出正确的解释和评价。

对化学实验的复习可分步进行:

1. 对每一个“学生实验”甚至“演示实验”最好重做一遍, 加深印象。

做实验时, 不能“照方抓药”, 要带着问题进实验室, 对每一个实验不仅要知道怎样做, 还要知道为什么这样做, 不这样做会导致怎样的后果?有了坚实的功底, 在遇到实验创新题时才不会“手忙脚乱”。

2. 掌握实验基本操作、仪器的用途和相关演示实验, 明确这些化学实验仪器的作用与实验操作的规范要求。

3. 领会教材中的演示实验和学生实

验的实验原理、实验装置、实验过程中产生的现象, 分析产生现象的原因。

4. 进一步明确化学实验仪器的作用及实验操作的规范要求。

5. 通过实验原理和方法训练多向思维, 提高创新意识。

学生要认真掌握实验原理。实验装置、实验过程中产生的现象及产生该现象的原因, 与此同时还要思考一些相关问题, 如能否用其他方法或装置, 完成同一实验或类似的实验, 来培养多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 进行“发散”和“求异”思维的训练, 以提高创新意识。

6. 培养和提高设计化学实验方案的能力。

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是新教材中新增加的一个单元, 虽然近两年的化学试题中化学实验试题未涉及到这一题型, 但不等于今后不考。新考纲对实验能力的第5条要求是“根据实验试题要求, 设计或评价实验方案”的能力, 因此备考时要注意这些内容。设计化学实验方案的能力属于要求较高的能力层次, 平时的复习中要多训练, 可通过一些简单的试题, 试写一下实验方案, 训练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

五、注重学科内综合

新考纲反映出高考对能力要求的提高, 更加注重综合考查, 即将计算、实验现象等有机地结合起来考查问题。现在理综化学比单科减少了题量, 所以, 单独就某一个考点命大题的可能性减少, 在Ⅱ卷已经出现了推断中有计算, 计算后再推断的趋势。

六、冲刺阶段复习备考对策

在最后冲刺阶段一定要处理如下“三重三轻”的关系:

1. 重课本, 轻资料。

复习中不能没有一两本高水平的资料, 但资料应该为掌握、应用课本中的化学知识服务, 任何资料绝对不能代替课本。因此, 在最后冲刺阶段一定要轻资料重课本。

2. 重基础, 轻难题。

近年来化学试卷中, 容易题、中等难度题占80%, 这是《考试大纲》明确规定的, 命题者不可能将试题出得很难, 理科综合卷只能是考查学科的主干知识, 考试题目也只是在基础知识的熟练掌握和灵活运用上做文章。

3. 重应变, 轻模式。

2006、2007年高考理综卷中化学试题第Ⅱ卷中的四个大题, 没有按往年中学化学的“四个知识板块”来设计, 而是考查化学知识的相互渗透, 导致部分考生不适应。就考查的知识点来看并不是很难, 但考生失分不少, 这说明考生就怕“变”和“新”。

4. 注重答题技巧的训练。

对概念、规律的描述要有条理, 要科学, 要严谨, 切忌随意;对化学用语、化学专用名词的描述和书写要规范。对于简答题, 答案不但要准确, 还应层次分明, 条理清楚, 逻辑严谨。答案宜简洁, 要紧扣题中的基本观点和要求, 并用规范的化学术语进行答题。对开放性试题可以大胆采用多种方法解答, 但应使用规范性语言。

职称外语考试备考方略 篇7

The whole of the United States cheered its latest hero, Ashley Smith, with the Federal Bureau of Investigation saying it was planning to give a big reward to her for having a brave heart and wise mind.

__________ (46) She was moving into her apartment in Atlanta, Georgia early on the morning of March 12, when a man followed her to her door and put a gun to her side.“I started walking to my door, and I felt really, really afraid,” she said in a TV interview last week. The man was Brian Nichols, 33. He was suspected of killing three people at an Atlanta courthouse (法院) on March 11 and later of killing a federal agent. __________ (47)

Nichols tied Smith up with tape, but released her after she repeatedly begged him not to take her life. “I told him if he hurt me, my little girl wouldn’t have a mummy,” she said. In order to calm the man down, she read to him from “The Purpose-Driven Life”, a best-selling religious book. He asked her to repeat a paragraph “about what you thought your purpose in life was ― what talents were you given.” __________ (48)

“I basically just talked to him and tried to gain his trust,” Smith said.

Smith said she asked Nichols why he chose her. “He said he thought I was an angel sent from God, and we were Christian sister and brother,” she said. “And that he was lost, and that God led him to me to tell him that he had hurt a lot of people.”__________ (49) She said Nichols was surprised when she made him breakfast and that the two of them watched television coverage (报道) of the police hunt for him. “I cannot believe that’s me,” Nichols told the woman. Then, Nichols asked Smith what she thought he should do. She said, “I think you should turn yourself in. If you don’t, lots more people are going to get hurt.”

Eventually, he let her go. __________ (50)A US$60,000 reward had been posted for Nichols’ capture. Authorities said they did not yet know if Smith would be eligible (有资格的) for that money.

A The local police were searching for him.

B Smith is a 26-year-old single mother with a daughter.

C Smith tried very hard to kill Nichols.

D She even cooked breakfast for the man before he allowed her to leave.

E And the two of them discussed this topic.

F Then she called the police.

46=B

47=A

48=E

49=D

中考作文备考方略 篇8

——为初三毕业生复习迎考加油

杭州第十五中学 王建民

近年来,全国各地中考作文试题异彩纷呈,出现了许多佳题,这源于命题者思想理念的转变。命题中强烈地折射出《语文课程标准》的光华:只有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减少写作束缚,才能实现写作的个性化,让学生表达出自己的独特的主观感受来。就此,想谈谈近年来中考作文的特点,并展望20的作文复习方略。

一、近年来,中考作文的命题特点

1、命题具有人文性和教育性

人文性和教育性是语文中考命题的重要原则。很多作文试题都能体现这一特点,让学生在作文的材料和提示语中得到熏陶感染和教育。如福州市以“美德”为话题,提示语是“美德是至善、至纯、至高人性的结晶。它源自生活又融入生活,只要我们用心去感悟,就会发现它无处不在。一个甜蜜的微笑,一种执着的追求,一次慰藉人心的宽容;讲究文明,真诚待人;求知苔渴,完善自我;打破成规,探索创新;善待自然,呵护草木……都是美德赞颂曲上一个个拨动人心的音符。”这极具文采的提示语,让学生具体感性地认识到中华传统美德,学生在笔端自然能流淌出人性中最美好的东西。话题作文的命题越来越把目光聚焦在学生生活中的两个世界:

一是:把目光投向(聚焦)于学生生活的物质世界;二是把目光投向学生的心灵(精神)世界。前者近年来已占作文题的60%左右。像“关注生活”、“感受生活”、“把握”、“实践”、“家·人·灯”、“选择”、“美在我身边”、“明天”、“在需要帮助的时候”、“生活中的亮点”、“我的另一片天地”、“课外生活带给我的乐趣”等话题,都紧紧地围绕学生生活的世界来出题的;后者如“真情”、“自信”、“感动”、“关爱”、“感悟”、“宽容”、“孝”(孝顺)、“梦”、“我的一个心愿”等话题,则牢牢围住学生的心灵世界来出题的。当然还有一类是比较抽象的是兼于二者之间的话题:如“水”、“绿”、“墙”、“门”、“桥”、“窗”、“树”等话题。正是由于话题作文的命题趋向越来越面向学生的这两个世界,由此所出的试题一定会注意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捕捉生活中美好闪光点的能力,深刻感受复杂繁奥的心灵世界的能力;同时也一定会注意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话题作文出题的“纲”——人文性和教育性,这将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向上的人生观。话题作文中的提示语还会起到发散学生思维,有利于打开作文思路的作用,如20杭州市中考作文话题“实践”,浙江省话题作文“珍宝”,河北省的以“把握”为话题;杭州市中考作文“自信”等话题的提示语都具有了上述的特点。

2、选材立意呈现开放性和多样性

近年来的中考作文命题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施展写作才情的空间,呈现了开放性的特点。学生可在平时积累,贮存的素材库或生活实践中,依据题目特点,筛选出最佳的素材,立意构思,表达成文。如杭州市以“自信”为话题,提示语从多个角度解说了“自信”的种种表现,这个试题针对当代中学生自信心不足,感情脆弱,易受挫而动摇的心态,提示学生审清题意后,从身边的生活中选出最能触动人心的素材来写出自己的经历、见闻、故事、体验、感受来;也可以写出对“自信”这个问题的见解和看法。同时此题立意是多样的,可多角度来表现的(当然学生写时最好只选取一个角度来表现):可写成“我”应该要有“自信”;也可写成“我”在别人的开导与帮助下怎样树立了“自信”;现精彩的是写“我”帮助别人树立了“自信”。因为这个立意新颖别致,易显个性。

3、形式体现多元性,表达更具灵活性

近年来,中考作文的形式呈现多久性的特点:如既有话题作文,也有半命题作文,全命题作文或材料作文。总趋势是话题作文占了“大”壁江山,所占作文命题形式的比例越来越大。但仍有几种形式长期并存的可能,有一点可以预料,命题中的提示语(要求)会越来越富有人情味,会拉近考题与学生的距离,使学生能从写作时的望而生畏,到易产生创作冲动,充分体现自己的写作个性。

近年来的中考作文的表达,无论从形式还是内容,都更具灵活性。命题不设审题障碍,淡化文体要求,重在考查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学生选取的内容,也可谓五花八门,上天落地,只要思想健康,各类风格不同的题材与内容都可入文,学生便于袒露心迹, 以最佳的内容与表达方式来铺写成文。

二、年中考作文复习方略

2004年中考作文会在稳中求变的基础上,更能体现〈语文课程标准〉的理念,我们要切实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要学会观察、感悟、整理、积累生活

生活始终是我们作文的源头活水,学生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我们要引导学生细心观察,“多愁善感”,体悟生活,并积累素材。我们同学要在美不胜收的自然现象中体味美感;在纷繁的社会生活中练达情感;在丰腴的文学作品中滋养文化底蕴。狭义地说,学生的生活不外乎家庭生活、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其中尤以社会生活为要。现在中考命题一般都会直面学生的社会生活,就是要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长心眼,“两耳多闻窗外事”,拥抱生活,感悟生活,勤于交流,善于发现“人人心中有,却又人人笔下无”的素材,化腐朽为神奇,于评谈中了现闪光的东西。另外,我们还可列出以“我的生活”或以“我的情感世界”为序列的内容进行作文训练,如以“体验”、“足迹”、“合作”、“珍惜”、“积累”、“坚持”、“责任”、“发现”、“创新”、“美”、“拥有”、“作业”、“家”、“环保”、“收获”等(以上以“生活实践”为主要内容);“梦”、“向往”、“自我”、“需要”、“理解”、“真诚”、“亲情”、“人情”、“信心”、“信念”、“个性”、“爱好”等(以上以表现内心世界为系列)。如果我们的同学能“世事调明”、“人情练达”,那么上考场为文就能“学问多多”,才情就能“显山露水”,精品佳作就能“浮出水面”。

2、要披沙拣金,号准时代脉搏

现代社会新现象不断涌现,新观念不断更新。知识经济使人们的价值观正在发生着变化。我们的同学都渴望着有一个自由驰骋的空间,而作文就是他们张扬个性的最佳表现方式之一。我们在中考作文训练中,要号准时代脉搏,披沙拣金,引进时代活水,激活同学思维,让“时尚、科技、潮流”都注入同学的心田。时代活水包括,社会热点,时政新闻,国内外大事;当代科技住处的最新发展,如“神舟”五号;当代先进的理念,如“新课标”、“责任”、“城乡户籍变化”、“北大博士生当街卖肉”、“明孔”、“团队精神”、“公平”等;当代的各项改革等;时尚语言,如网上流行语言等。在引入时代活水时我们同学要学会去伪存真,分清良莠;选准角度,鲜活表达,写作佳作。在我们平时训练过的话题集子中,选出一些话题,变换角度,多层次“立体式”地进行讨论,辨析、交流,再与有时代活水的素材接轨。日积月累,我们同学的作文将大气起来,会令人耳目一新的。

3、要流淌真情实感,有创意地表达“真我”

考场作文,批卷老师大概最反感的莫过于弄虚作假、虚情假意、无病呻吟等不良文风。

因此,中考作文的要求就是要我们同学有真情实感。古人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法国美学家狄德罗也说:“没有感情”这个品质,任何笔调都不能打动人心?可见,文章不是无情物,“落花水面皆文章”,学生作文的内容能否渗入真情实感,情感体验的深处,能否引起读者共鸣,往往是作文成败的关键。我们同学在平时要积累生活素材,积累情感体验“一切景语皆情语”,让文章成为自我感情流淌的载体与宣泄的窗口。同学们生活中的酸甜苦癞、喜怒哀乐,均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摹出来,文章就显得亲切、自然、其实,生活画卷式的作文就能打动读者,打动阅卷人。现在中考的话题作文开放性强,同学尽可以用自己的语言抒写情怀,不必拘泥作志,矫“情”造作,“以我笔写我心”有创意地表达“真我”,敢于亮“丑”,敢于解剖自我!敢于准确生动地评判事物及他人,文章就有了哲理韵味。这样的作文肯定能叩人心扉,令人击节。我们要鼓励,提倡这种求实质朴的文风。

4、要内容具体,立意深刻

内容具体,是中考作文成功的要决之一。特别是写记叙文时,要细心描摹,写人要“如见其人”,叙事要“如临其境”,“人、事、物、景”都形象可感,“立体”到能触摸,其人其物这样的文章才是有血肉丰满形象的,生动可感而又感人至深的文章,一定能感染读者,感动阅卷者,那定是佳作无疑。

有经验的阅卷老师还告诉我们,阅卷中不难发现有些同学的作文内容是较具体,字从句顺,观点正确,但总觉得文章平淡无味,缺乏有深度的理性思考。如写“自信”的话题大多写自己某次经历中,(如比赛、考试、演出等)怎么从“怯懦”、“不自信”,而后经老师与同学的开导,教育或帮助下,有了“自信”,开掘还不是很深;而另一位同学却独群蹊经,从自己一个微小的动作(细节),说明要培养自信:上课举左手的(表示不自信),他(她)以前老是举左手,后来阅读名人传记,深受教育,他试着开始举右手……他(她)终于为自己树立了自信的“路标”。这个“自我培养自信的心理历程”的立意,不落俗套,有新意。再如在写“文明”话题作文时,我们常看到“让座”题材的作文;有各式各样的“让座”,也有各式各样的人不愿“让座”,甚至“抢座”,多“占座”的。都较普通,立意一般说明人要学会文明礼让,而有位同学都立意独到,高人一筹,“我”与一位老奶奶互相谦让,以致旁边的人对椅子顿生疑惑,怀疑椅子有问题,以致别人对“我”嗤嗤以鼻,宁站不坐。这个“社会中缺少信任”的立意,就不落窠臼,比较有深度。所以我们在引入话题训练时要培养我们的发散思维,求异思维的能力,让同学联想不仅到位,而且深层次蕴含有深意,透过现象认清事物本质,写出立意鲜明深刻,回味又无穷的文章来。

另外,还要强化训练文章的“人格”,注意“升格”。“万丈高楼平地起”,同学作文时的一些基本要素仍需“人格”训练,防止失分。如:审题、拟题、书写、格式、字数、不同文体的要求的训练,各种类型题目的训练等,这时拿“基本分”;在此基础上再切实抓好作文几项基本功的“升格”训练:立意新,构思巧,情感真,结构精,语言美,内容详,争取在有限的复习时间里,求得最大的效益。

50天版2012年申论备考方略 篇9

(50天版)

考试时间:2012年4月

一、课堂内容复习(课程结束后)

1、复习讲义(核心技巧、方法、例题分析);

2、结合讲义或课件复习课堂内容。

二、热点及语感培养(前20天)

1、阅读相关资料。七个怎么看(2011年理论热点面对面)、人民日报、新闻联播、半月谈、南方周末、南风窗,上人民网、新华网(目的在于培养语感重点在前20天);

2、熟悉热点,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十七大报告》、《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十二五规划》)。

3、申论写作有其特殊的语体特征。熟读、甚至背诵两到三篇半月评论或申论范文。

三、真题练习及分析

顺序:做国考09、河北10、11、国考10、9.18联考、国考11、4.25联考(选作)、国考12(选做)、其它题,每套至少做一遍(大致3天一套),重点体会找答案和写答案的套路。每次按照考场上的思路阅读和作答前面几道客观题,做完之后和答案对比。答案怎么用:

内容上找答案中的关键词作参照;形式上看层次性和逻辑性;学习语言风格和规范。

四、大作文备考

1、有鉴别的阅读分析范文,重点看语言规范、开头、结尾、过渡

2、练习10篇左右的文章,尽量用真题,注意列提纲,写完后进行修改;

3、改写两篇典型文章

4、离开电脑,到纸上写。

五、其它

1、练字、正楷,字不出格。

2、理性报冲刺辅导班。

六、模考(最后三天)

1、模考一到两次即可(可选联考题),在考前三天左右,一定选讲解比较详细的题目;

2、全真模考,重点体会答题过程,琢磨适合自己的时间分配;

3、尽量做到答案中的每一句话都能在原文找到根据。

祝备考顺利、考试成功!

职称外语考试备考方略 篇10

2014-02-24 黄彦 教育面对面

由北京城市广播、北京市教委、北京教育考试院、北京考试报共同主办的“教育面对面——2014年北京高校招生咨询”2月24日在FM107.3北京城市广播正式拉开帷幕,首期节目邀请到了北京市高考试题评价组学科组组长,曾8年参与高考阅卷的郑克强老师,第一时间为考生和家长权威详细解读“2014高考方案及百天备考方略指导”。

嘉宾:

北京市高考试题评价组学科专家、东城区教研中心主任、特级教师郑克强

2014北京高考命题思路

第一,高考命题是以科学、公平、准确、规范为目标,从落实课标、高等学校人才培养需求这个角度来做,做到三个坚持,或者叫做三个体现:第一个,体现首都基础教育向高等教育过渡的衔接;第二个,体现首都基础教育整体质量,还有北京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水平;第三个体现,中学教育在学生终身发展当中的重要作用。这是高考命题的第一个思路。

第二,我们北京高考的命题专家要使用先进的教学理论,还有命题技术,结合北京学生的实际,结合北京教育的实际,结合生产、生活、科学技术的实际,并做出比较好的考察考生素质,促进学生能力提高的题目。

第三,今年北京高考要采用学生熟悉的背景材料和学生熟悉的语言,避免人为设置障碍和“繁、难、偏、怪”型的题目,做到能够使学生用熟悉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进行答题。我们在命题的时候特别关注学生接受基础教育期间所积累的基础知识,想办法促进我们三维课程目标的实现,也就是说促进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格观,三维课程目标的基本实现,这就是我们北京高考的三个命题总的思路。

今年高考的试题难度如何?

首先高考是一个选拔性考试,所以这个试题的命制,它必须要有信度和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关于难度,应该说,按照市委市政府还有我们北京市教委对于命题工作的基本指导思想,我们要保持相对的稳定性,这个保持相对的稳定性是指2014年的高考和2013年的高考保持相对的稳定性。去年,我们理科一批录取提档线是550分,文科是549分,我们今年要对这两个分数保持一个基本的稳定。但是在这个基本稳定的过程当中,我们的学科,并不是说每一个学科都和原来保持分值一样。因为我们知道,按照我们市教委有关的指示精神,我们的英语学科要适当地降低难度,首先英语学科它去掉了一部分单词,还有在高考当中,可能我们涉及到的八级语法要考得少一些个,如果英语学科的难度做一点适当的调整,降低难度,那么我们其他的学科就不会再降低难度,甚至可能我们有的学科还要一些调整,比如说我们理科学科,像数学、理综,它在综合题上面,大的简单题、论述题上面可能难度不会下降,甚至还略有调整。

2014年高考九个学科试题难易的比例大体上是4:4:

2纵观我们2013年高考九个学科试题难易的比例,大体上是这样,因为每个学科不太一样。大体上是4:4:2,什么概念呢?4:4:2是说我们高考试题当中相对比较容易的题目,我们叫做较易题,大约占40%,中等难度题大约占40%,那么这两块加起来是80%,那么试题相对难一些的是20%,甚至可能还会少一些,有些学科是15%,控制在这个比例里面,这就是我们说的试题难易程度的比例,但是每个同学对每个试题难易的感觉是不一样的。

最后百天冲刺怎么科学备考?

从现在2月末到3月底,这期间我们要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全面复习。毕竟这是在一模之前,要进行全面复习。当然在一模之前,各个学校还要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模拟,一模之前的一个成套试题的训练。

3月份到4月底的时候还是全面复习。4月份的时候,各区县的模拟试题都出来了,大家要利用4月初的一模,到4月底这一段时间,做一下各个区县的模拟题,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不只是成套训练的简单的题目的训练,要理解我们试题考察的要点,同时要平衡一下学科内各知识板块,各种题型之间答题的时间安排,当然要是综合,还要平衡一下学科间的安排。4月份主要是训练这个。

5月份就是查缺补漏,按照我们刚刚发到考生手里的《考试说明》,大家去读那个学科考察知识的要点,然后在5月份的时候看,对照考试说明来看我们每个考生,在每一个学科每一个板块当中的优势、不足和缺陷,来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补差。

2014高考备考方略指导:

一个是要听好课,要认真上好每一节课,因为我们在学校的时间是主要的时间,不管我们的同学是不是喜欢每一门功课,我们在最后冲刺期间都要认真听课,毕竟我们每一个学科老师他在这么多年教学经验的积累过程当中,特别是对高考准确的理解当中,他是对一个学科准确的把握,而我们同学要应对六个学科,所以我们要充分利用每一节课认真听好老师的教学内容的指导。

第二个就是做好题。那么做好题,我们要通过各种题目的训练,加深对学科知识的应用性的理解,同时通过做题,可以找到我们学科上的不足。看到长处,找到不足,我们复习准确度提高。

第三个,我们要调整好心态。关于调整心态,将来有关的专家还要和同学们详细地说,我只是想说,把平时的每一次学校的训练当作高考,而把高考当作每一次的训练。

最后我认为同学们还是要有一种拼搏的精神,有一种向上的正能量,因为毕竟高考对我们高中生来说,对我们学生来说,是第一次上战场。我们要有一种饱满的精神,去拼搏,去战胜自我,去完善自我,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有意义、有价值的过程。

有问有答:

问:想给孩子报校外高考冲刺辅导班,请问专家有必要吗?”

郑克强:首先我要说明,每一个孩子的情况不太一样,学校课程负担已经非常重了,所以如果用了课余大部分的时间,或者很多的时间去报各学科的冲刺班,可能孩子的精力不够用,因为我们最主要的是听老师学校课堂教学,然后自己去消化整理,而不是把所有的时间都去变成听老师的课,这是我总的一个想法。第二个想法,如果我们高考当中,一个考生六门功课,其中五门掌握得都好,或者是比较好,有一门可能问题比较多,那我们可以有针对性的参加这么一科的,或者一科两科的针对性的高水平的指导,是有意义的。但是我不太赞同,科科都去参加这种什么高考冲刺的辅导。

问:今年文综会比去年简单吗?北京的文综好像很难啊!

职称英语语法备考技巧 篇11

首先、我们要端正学习英语语法的态度。

不要把语法看得太难,进而丧失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信心,甚至放弃英语语法的学习,这是绝对不可取的。另外,也不要轻视语法。有的同学认为只要简单学一点,考试就能得分。这也是极其错误的看法。英语语法的考查在职称英语考试中占有重要地位,理应得到足够的重视。

第二、要仔细阅读大纲要求的语法范围,抓住考查重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

大纲是我们应对考试的首要材料,充分了解大纲的要求是学习职称英语语法的重要途径之一。对于大纲要求外的内容,可以简要了解或略过,以提高效率。而对于大纲要求的语法知识,要尽量达到熟悉并能良好应用的水平,在进行每一步复习时也要依照大纲有针对性的学习。

第三、注重基本语法,适当结合考点扩充。

基本的知识往往被认为简单不实用,但是基本的却决定了将来的更高进步。 如,教学中反复强调的一般现在表将来及深层的应用:在条件和时间从句中的应用。但考试时,还是有人会弄错。殊不知,在条件和时间从句中的应用是英语的常规,反而却不允许使用将来时,

第四、注重日常积累,切忌死记硬背。

为了迎接考试,考生难免会心慌慌。而由于职称英语考试的特殊性,很多考生需要一边工作一边准备考试,于是挑灯夜读在所难免。而英语学习的关键在于积累而不是死记硬背。因此考生要注重平时零碎时间的利用和积累,而不要捧着一本厚厚的语法书只顾死记,不去在真题或模拟题中进行应用。

第五、寻找适合自己的思维习惯,应对考试。

结合教材的内容,做些适合自己思维习惯的分类,学会归纳和演绎。

第六、及时进行总结

职称外语考试备考方略 篇12

带:职称考试是可以带字典进考场的,要是正式出版纸质的,不可以是电子词典。

选:现在各个考试中心都比较严格,我们建议朗文或牛津的英汉、汉英双解词典,里面会有很多的同义词和解释,不可以带社会上专门为此考试编写的词典,例如名称上打着“职称外语”等字眼的词典,学员反映《英语实用词典》不让带。

用:词汇这是大家都知道的,建议查词不要超过20分钟;接下来补充短文还是概括大意题干与原文同义词替换;阅读篇章中的关键词。

度:职称英语考试可以带词典进考场,因此不需要记单词。依据职称外语考试的考场规则,考生应考时词典是一柄双刃剑:在以往的考试中,很多考生把词典当成“救命稻草”,但往往是多数词典派不上用场,就是因为翻词典而浪费了大量的时间无法做完试卷,

练:在最后阶段需要反复练习,提高查阅的速度的准确率,建议一天练习查60对,而且一个词汇题要反、正查,同时也要进行职称考试中常考词汇的记忆,这样可以在考试时提高速度,节省时间。同时,建议考生将历年真题中的词汇选项部分常考的重点词汇及职称英语考试中的核心词汇进行考前最后的集中记忆,这样可以提高在考试中做题的效率,考生可以非常方便地在注解中找到答案,

熟:着顺手就好,广大考生在备考时应利用字典配合复习,养成查字典的习惯,以便在考试中更好地发挥。考前熟悉词典编排:为了节省时间,考生最好是带自己经常使用、习惯了其编排规律的词典。在以往的考试中,甚至有少数考生对英语词典中字母表排列顺序的规律都不了解,这等于把这一得力工具浪费了。

巧:考中查字典的五个小技巧:

1、对于词汇选项题,建议查词时最好从B)和C)答案查起。据美国权威机构通过对标准化考试的研究与分析,最终得出结论:在(A)、(B)、(C)、(D)四个选项的情况下,往往(B)和(C)正确的几率较大。因此我们建议在做词汇选项题时,遇不到生词最好从(B)和(C)答案查起。这样如果能从(B)或(C)中找到答案可大大节省时间。

2、重点查阅单词的常用解释。我们都知道一个单词有时会有好几个意思。在这里我们告诉大家职称英语考试中一般都考察该词语的前三个义项为主。剩下的很多解释一般不会考察。

3、确定答案后不要为了验证答案而查词典 在确定了正确答案之后,不必为验证答案而将其他选项单词全部查一遍,以免浪费做题时间。

4、抓住重点词汇查询 所查词汇要抓住重点,要学习根据据上下文意思去理解,切记挨个去查。

5、做标记,在字典边上贴上26个字母的标签,可以在考中更快的找到要查的词汇。 所有考卷全是客观题英语各专业类别、各级别和日语、俄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各级别的试卷均由客观题组成,全部在答题卡上作答。尽管英语考试分A、B、C三个等级,但每个等级的考试题型一样、题量一样,只是在阅读量及难易程度上有所不同。

上一篇:知识改变命运励志演讲稿下一篇:社会企业商业模式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