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化检验技术

2025-05-0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理化检验技术(共10篇)

理化检验技术 篇1

B.一氧化碳

C.二氧化硫

D.甲醛

E.苯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靛蓝二磺酸钠分光光度法测定空气中臭氧的浓度时,空气中的二氧化氮、二氧化硫、硫化氢、氟化氢等均可干扰臭氧的测定结果。

2).当空气中气体污染物浓度较高时,可选择的采样方法是()

A.注射器取样

B.溶液吸收法

C.固体吸附剂采样管

D.分配型采样管

E.反应型采样管

正确答案:A

理化检验技术 篇2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通过全国普通高考录取的我校2009级与2010级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 2009级164人, 2010级147人, 两个年级学生性别、年龄、入学成绩均无显著性差异 (P>0.05) 。2009级学生为LBL教学组, 2010级学生为PBL教学组。

1.2 研究内容

两组按照相同的教学大纲、教材 (朱道林主编的《卫生理化检验技术》、熊金林主编的《卫生理化检验实验指导》) 进行授课, 教学内容相同。

1.3 研究方法

PBL教学组:随机分组 (7~8人一组) , 每组选出两名组长, 即组长、副组长 (由组员轮流担任) , 组长负责组织、主持、汇报工作, 副组长负责记录、汇总、联络等事宜。教师以理化检验项目为主题, 设计需要学生解决的问题, 提前一周将授课内容告知学生, 学生预习自学, 查阅、收集资料, 课堂教学中组员进行情景模拟或角色扮演, 并对问题展开讨论, 提出各自的见解, 利用已学相关课程 (如分析化学) 的知识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 教师全程指导并对争论焦点进行点评、总结。有些授课内容需结合实验进行, 学生通过实验室网络平台或电话预约实验室, 对理化检验项目进行实验设计及验证。

LBL教学组:采用以教师为主体、以大班课堂讲授知识的传统方式进行教学。

1.4 效果评估

1.4.1 客观测试

课程结束后按照考试大纲统一命题, 进行理论测试和操作技能考核, 两组考试内容、评分标准、难易度等无明显差异。

1.4.2 主观自我评估

自制调查问卷, 以匿名填写、现场上交的形式分别对PBL教学组与LBL教学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问卷回收率达100.0%。

1.5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两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χ2检验和t检验) , 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

2 结果

2.1 客观测试成绩 (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 PBL教学组和LBL教学组学生理论考试成绩相当, 差异无显著性 (t=1.114, P>0.05) , 但操作技能考核成绩PBL教学组优于LBL教学组, 差异有显著性 (t=6.903, P<0.01) 。

2.2 主观自我评估结果

绝大多数学生认为PBL教学法形式新颖、课堂气氛活跃、有吸引力, 对调动学习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自学能力很有帮助, 提高了团队协作、分析及解决问题、语言组织表达、沟通交流、文献检索及应用、科学思维等多方面的能力。调查还发现PBL教学组学生普遍认为学习时间不足、学习压力较大, 学习内容在全面性、完整性、连贯性方面有待加强 (见表2) 。

3 讨论

(1) PBL教学组课堂气氛活跃, 学生学习兴趣浓厚, 注意力集中, 学习主动、积极, 学习参与性强, 能不断提出自己的见解;该组学生在科学思维、科研意识、创新意识、人际沟通能力等方面优于LBL教学组学生。如PBL教学组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参加第九届“挑战杯”湖南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获二等奖一名, 三等奖两名。

(2) PBL教学组学生不仅学到了理论知识、锻炼了操作技能, 更重要的是通过实际理化检验项目的分析讨论, 形成发现、分析及解决问题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能力也得以提高, 操作技能考核成绩明显优于LBL教学组。

(3) 通过PBL教学, 学生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法, 通过检索、阅读文献, 对书本以外的新知识、新观点、新领域进行研究探索, 达到了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目的。多名学生组队申报了“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 获得省级立项4项, 校级立项2项。

(4) PBL教学法的运用对教师各方面能力的提高也发挥了一定作用。教师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 为了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教师必须不断学习, 扩大知识面, 更新知识结构。

PBL不仅是教学方法, 更是重要的教育理念, 它强调自主学习、终身学习、人际沟通、团队协作、深入理解与批判思维能力培养。通过PBL教学法的应用, 教师对PBL理念的接受程度及PBL多变性、复杂性的理解得以加强, 充分发挥了教学相长的作用。因此, 应因地制宜, 结合国情和学校实际情况, 探索适合我国医学教育的PBL教学模式[10]。

摘要:以我校2009级与2010级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 探讨PBL教学法在卫生理化检验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卫生理化检验技术,PBL教学法,能力培养

参考文献

[1]李文芳, 梅勇, 朱长才.公共卫生人才检验技能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1, 8 (3) :365-366.

[2]王苏华, 邢光伟, 陆荣柱, 等.医学检验专业卫生理化检验的教学体会[J].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1, 8 (9) :1139-1140.

[3]海华, 龙艳, 全裔, 等.PBL教学在检验医学教学的应用研究[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3, 34 (7) :900-901.

[4]侯振江, 王娇.PBL评价体系的构建与思考[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1, 32 (4) :521-523.

[5]Spinello E, Fischbach R.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public health instruction:a pilot study of an online simulation as a problem-based learning approach[J].Educ Health (Abingdon) , 2004, 17 (3) :365-373.

[6]Neville A J.Problem-based on learning and medical education forty years.A review of its effects on knowledge and clinical performance[J].Med Princ Pract, 2009, 18 (1) :1-9.

[7]贾宝洋, 关晓辉, 杨志平, 等.PBL与传统教学在消化科教学中的比较[J].现代预防医学, 2010, 37 (28) :3480-3481, 3488.

[8]王钰, 艾恒, 仇容, 等.浅议高职高专基础医学课程中PBL教学法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 2013, 31 (11) :40-41.

[9]俞颖, 李晓, 黄丽丽, 等.浅谈PBL教学模式下教师的重要性[J].西北医学教育, 2012, 20 (1) :116-119.

理化检验技术 篇3

关键词:卫生检验与检疫技术专业 实验考核 改革

实验教学是高等院校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教学环节,是培养实用型、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卫生检验与检疫技术专业实验教学在该专业的专业课程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实验教学的目的是通过形象鲜明的感性认识使学生加深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理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学生基本的操作技能和实验方法以及良好的实验工作习惯[1]。实验考核则是实验教学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既可以评价学生对专业技能的掌握程度,检查实验教学质量,又可以评价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同时,实验考核还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达到提高实验教学质量的目的。目前,大多数高校的实验考核是采取传统的方式,如以学生平时实验课的出勤率、实验操作、课堂纪律和实验报告等方面或者是将某项基本操作考核的成绩作为实验成绩的评定依据。经实践发现,传统方式的实验考核不仅存在无法较为全面、客观、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的问题,而且在客观上使学生产生了对教师及教材的依赖,形成了被动、机械思维的学习方式。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们选定了2006级和2007级卫生检验与检疫技术专业的学生作为考核对象,分别于2007~2008学年第二学期,2008~2009学年第二学期专业课实验教学结束后一周进行了理化实验考核的改革。

一、实验考核改革的内容及方式

(一)精选实验项目,改革实验内容

符合培养目标的实验考核内容,可客观评价学生的专业技能、实验操作能力及综合素质。传统的实验考核大多选用某一项基本操作作为考核的内容,这种方式虽然也能够反映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及实验操作能力,但存在一定的偶然性、局限性及片面性。为了能够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及能力,我们根据专业性质及培养目标的要求选定有代表性、难易程度相近的多个综合性理化实验项目作为考核的内容,如:空气中某种有害物质浓度的测定、食品中某种营养素或有害物质含量的测定等。实验考核内容包括检测物质及检测方法的选择、待测样品的采集、预处理、分析测定、结果计算、评价及影响因素的分析等。因此,这种实验考核的内容全面,能真实、客观反映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程度,实践操作、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改革实验考核方式

灵活的实验考核方式有利于教师在考核过程中客观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及实践操作技能,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同时,这种考核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为此,我们在实验考核方式上,采用学生自主阐释、实验室操作、提问相结合,以教师与学生一对一的方式进行考核。学生自主阐释,即对其自身选择的待测物质、选用的测定方法、实验原理、影响因素及注意事项进行简要的说明;现场操作,即根据自选的测定方法进行器材、试剂的准备,独立完成待测物质的测定,计算出浓度,得出实验结果,并对结果进行分析与评价;提问,即教师根据实验考核过程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对学生提出问题,学生作出回答。这种实验考核方式不仅考查了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实践操作的技能、综合分析及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也考查了学生的语言组织及表达能力。

二、实验考核的评分标准

合理、完善的成绩评定方式能客观全面地评价学生的真实水平,有利于加强实验管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其创新能力及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进行实验考核内容和方式的改革后,实验考核的评分标准是一项很重要的改革工作。只有合理的评分标准才能对学生的考核成绩进行准确、客观、科学和全面的评价。为此,我们根据综合性的考核方式,结合学生提交的实验项目,组织教师对评分方式及方法进行了集体讨论,并制订相应的评分标准。如评分标准见表1。在学生实验考核前,组织监考教师结合实验项目对评分标准进行学习,作到在实验考核时使用统一的评分标淮和方式,达到客观、公正、公平的目的。

三、实验考核的要求

(一)对学生的要求

在保证实验室全开放的条件下,学生在实验课程结束后通过抽签的方式获取实验项目,要求在一周的时间内完成查阅相关的资料,确定待测物质,选定测定方法,进行仪器及试剂的准备和预实验等。同时,要求将确定好待测物质及测定方法反馈给带教老师。一周后进行学生实验考核。实验考核的过程按照考核方式逐一进行,第一,阐释选择的待测物质及测定方法;第二,介绍测定方法及实验的原理;第三,独立完成实验操作;第四,对实验结果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口述);第五,回答提问;第六,整理用品。要求在3学时内完成。

(二)对教师的要求

改革后的理化实验考核模式因其内容及方式都比较灵活,涉及的知识面比较广,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不但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过硬的操作技能、熟悉评分标准,而且还要对现代前沿技术要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另外,要求教师在实验考核过程中,将学生出现的错误及不足之处,详细记录在考核评分表中,以作为突破教学薄弱环节的依据。

四、实验考核改革的效果

(一)问卷调查

为了较全面地了解实验考核改革的效果及学生和教师对考核的意见及建议,分别设计了适用于学生和教师的“实验考核效果调查表”,希望从学生及教师两个方面了解新的实验考核模式在开阔学生思维、提高学生主动获取知识能力、实践操作能力、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的能力等方面是否起到促进作用。并分别于考核结束后对学生及带教老师进行了问卷调查。经对教师问卷调查结果的统计得出:88.9%的教师认为新的实验考核模式对开阔学生的思维有帮助、61.1%的教师认为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83.3%的教师认为实验考核后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有提高、94.4%的教师认为提高了学生实践操作的能力和72.2%的教师认为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所提高。经对学生问卷调查结果的统计得出:93.6%的学生认为通过实验考核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91.7%的学生认为实践操作能力有提高、75.0%的学生认为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提高以及56.3%的学生认为培养了自身的创新意识。

(二)实验考核改革的效果

1.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及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验考核改革前的实验教学过程中,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很强。学生缺乏主观能动性,思维不活跃,不善于主动提问,认为只要按部就班地把实验完成就可以了,对实验的原理及整体的内容掌握不到位,不善于抓关键环节,学生无法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对实验结果及影响因素的分析不知从何入手,实验报告也只是应付了事。理化实验考核改革后,通过对考核效果调查表(教师用表)的整理及分析后发现,带教老师普遍反应绝大多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较前有明显的提高。体现在不仅在课前对实验内容进行预习,而且对在实验过程中發现的问题作到先思考后问,或者小组进行讨论了以后再与带教老师进行讨论。同时,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及操作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分析均较前全面具体。例如:学生在利用碘量法测定漂白粉中有效氯的含量的实验课上,测得的样品中有效氯的含量远远低于一般漂白粉中有效氯的含量这一实验结果。在实验考核改革前学生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只停留在低于正常范围这一层次,而为什么会低于正常范围就不得而知。但在实验考核改革后,学生对实验结果的分析不再局限于前述的层次,而是进一步考虑样品中的有效氯的含量为什么会这么低?是方法、操作的原因,还是样品本身的原因?通过对实验过程中的误差及影响因素的分析,排除是实验方法和操作的原因造成的结果,最终找到待测样品中有效氯含量低的主要原因,从而得出结论。理化实验的考核的改革,促使学生真正成为了实验的主人,改变了以前教师要求学生做实验的被动局面,极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学生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2.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实验考核过程中学生要对自己所选的待测物质、实验方法及实验原理等进行阐释,为了通过这部分的考核,学生必须查阅大量的资料,并对收集的资料进行综合整理和必要的分析,然后组织用语言表达出来。通过这一过程,不仅培养了学生查阅资料的能力,同时,提高了学生的语言组织及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从而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提高。通过对实验考核效果调查表(学生用表)的整理及分析,在提高查阅资料能力方面,66.7%的学生认为效果显著,27.1%的学生认为效果较好,6.2%的学生认为效果一般;在提高逻辑思维能力方面,43.8%的学生认为效果显著,29.2%的学生认为效果较好,27.0%的学生认为效果一般;在语言组织及表达能力方面,52.1%的学生认为效果显著,31.3%的学生认为效果较好,16.6%的学生认为效果一般。从上述的数据可以得知,理化实验考核的改革不仅显著地提高了学生查阅资料及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而且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也有提高。

3.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实验考核改革后,不仅要求教师在实验考核过程中根据评分标准对学生的每项实验内容进行认真地评分,而且要求教师把学生在考核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及不足之处记录在评分表中,在考核结束后,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小结、汇总。在新学期实验教学开始前,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集体备课,讨论解决方案。实验考核的改革促使带教老师改进教学方法,达到了提高了教学质量的目的。

五、收获及体会

通过对2006级和2007级卫生检验与检疫技术专业理化实验考核的改革,改变了以单一考核内容及方式为主的考核模式,促使学生在往后的实验过程中不再只重结果而轻过程,让学生在考核过程中体会到要完成一个检测项目重要的不仅是要懂得如何正确规范地使用检测器材,而且要懂得如何选择及掌握检测的方法和对检测结果的分析。改革后的实验考核既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实际本领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综合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又为学生创造了一个自主选择待测物质、实验方法、对结果及影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得出结论的平台,激发了学生自主性、创新性学习的热情,尤其是学生的专业技能、综合素质和创新精神得到了很好的培养,为学生日后的专业实习奠定了基础。另外,通过改革后的实验考核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及存在的不足,发现平时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加强实验教学、提高教学质量起到了反馈作用。

实验考核改革的实践证明,它不仅能较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实践操作能力、综合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在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及创新意识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同时,有利于教学水平及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唐婧,郑胜彪,李子荣.无机化学实验改革初探[J].广东化工,2010,37(2):156-157.

[2]王彦卿,张红梅,周秋华.高校化学实验改革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J].广东化工,2010,37(7):149,156.

[3]增光堯,王薇玲,等.临床医学专业“有机化学实验考核”的实践与作用探讨[J].基础医学教育,2002,4(1):35,37.

[4]秦昌明,李欣则.实验操作考核环节的管理与监控[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27(5):151-152.

2012年工作总结(理化检验) 篇4

2012年,我在中心领导、科长及同事们的关心与帮助下,圆满的完成了各项工作。思想政治上要求上进,积极参加中心组织的各项活动;具有严格的组织纪律观念,能够遵守中心的各项规章制度,服从管理。在业务学习方面,认真踏实,态度端正,在科室领导和同事的带领下完成实验任务,掌握了一定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也逐渐加强个人在实验方面的动手能力。现将本的工作总结以下几项:

一、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开拓创新

在过去的一年里,认真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中心的各项决定,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开展争先创优活动。围绕 “地区精神文明单位”,发扬不怕吃苦,不怕累的精神,不断提高思想觉悟,改进工作作风,积累经验。通过不断的学习,思想政治觉悟和理论水平也有了明显提高,这对我的工作实践也提供了有益的指导和帮助。

二、业务工作和学习方面

积极参加单位和科室组织的各种业务学习,通过学习与回顾,加强自身素质的提高,在业务工作中,认真履行科里的各项规章制度,一切检验操作都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对待工作认真负责,时刻以谨慎的工作态度处理好每一份待检标本,认真处理好工作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对检测结果标准不太相符的结果,第一时间向科室领导反映,坚持做到复查,确保所发出检验报告的准确性。现总结如下:

学习上,今年5月3日-7日参加2012年全区水质、食品风险监测工作培训班;5月29日-31日参见食品风险监测学习班,通过这两次的培训学习,了解食品风险监测和水质监测的重要性和各大型仪器在监测中的重要运用,也掌握了不同项目的监测方法。11月中旬,中心新到的气相色谱和原子吸收仪,在安装技术人员的培训和指导下,本人已掌握原子吸收的基本操作,能熟练运行气相色谱仪,独立完成实验。

工作上,在科室领导和同事的帮助下,认真完成上级下发的各项任务:生活应用水中AS、Hg、Zn、Se检测,43份;食品样中As、Hg、游离棉酚检测,43份;职业卫生中粉尘浓度检测366份,游离二氧化硅41份。

三、中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本人认为在以下方面还存在问题和不足:学习中不够认

真刻苦,对知识一知半解,不能很好的学以致用;工作中存在懒散心理,放松思想,对实验不敢大胆创新尝试。

食品检验员资格考试试题(理化) 篇5

(理化部分)

姓名:分数:

一、选择题(选择正确答案填在题目前面的括号内。每题2分,共20分)

()

1、行业标准由()编制计划,组织草拟,统一审批、编号、发布,并报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A.国家的官方标准化机构

B.国家政府授权的有关机构

C.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

D.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

()

2、《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于2009年2月28日第十一

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通过,自()起施行。

A.2009年5月1日B.2009年6月1日

C.2009年7月1日D.2009年10月1日

()

3、硫酸中氢、硫、氧三元素的质量比是()。

A 2:32:96B 1:32:16C 1:16:32D 2:1:4

()

4、下列物质属于有机物的是

A.氰化钾(KCN)B.氰酸铵(NH4CNO)

C.乙炔(C2H2)D.碳化硅(SiC)

()

5、欲配制1+5HCl溶液,应在10ml 6mol/L的盐酸溶液中加水

A.100mLB.50mLC.30mLD.20 mL

()

6、为防止溢满,在加入新废液前,先检查废液桶的水平,容

器应载至总容量的(),勿装至全满。

A 30%~40%B 50%~60%C 70%~80%

D 90%

()

7、在痕量有机色谱分析中常用的商品毛细管柱的口径一般为:

()

A.1.5 mm;B.2.5mm;C.0.32μm;D.0.53mm

()

8、薄层色谱常用的吸附剂是()

A.CaCO3 ;B.CaSO4 ;C.硅胶 ;D.硅藻土;

()

9、对于前处理方法中可用于汞的测定的是:()

A、干法硝解;

B、微波硝解法;

C、干法碱硝解;

D、湿法酸硝解;

()

10、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是一种动态分析方法,用校正曲线进行

定量。常用的定量方法有标准曲线法、标准加入法和浓度直读法,如

为多通道仪器,可用内标法定量。在这些方法中,()是最基本的定量方法,是其他定量方法的基础。()

A.内标法B.标准曲线法C.标准加入法D.浓度直读法

二、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填写在题目前面的括

号内。每题1分,共10分)

()

1、实验室应正确使用设施和控制环境条件(环境条件包括水、气、电源、照明、温、湿度、防尘、防振、防干扰、防辐射、无菌等)。应确保环境条件不会使测试结果无效或对所要求的测量质量产生不良影响。

()

2、称取1.0g酚酞,溶于乙醇,用乙醇稀释至100ml,该酚酞溶液的浓度为1%。

()

3、预包装食品的标签内容应使用规范的文字,包括注册商标。()

4、严禁带电进行接线、调整电路元件等操作,电路搭接与元件插拔等操作应保证在切断电源的条件下进行。

()

5、用间接碘量法测定试样时,最好在碘量瓶中进行,并应避免阳光照射,为减少与空气接触,滴定时不宜过度摇动。

()

6、气化温度不一定要高于分离物质的沸点,原则是保证样品组分快速气化的同时,不会造成某些组分的分解。

()

7、高效液相色谱常用的检测器类型有:紫外-可见光检测器、荧光检测器、示差折光检测器和电化学检测器等。

()

8、基体干扰的结果一般是造成目标分析元素信号的降低,即抑制效应,但在某些情况下反而引起信号的增强,即增强效应。

()

9、72型分光光度计调0时(即吸光度为0,透光度100%时),应将光路闸门扳到黑点上,当调透光度为0时,将光路闸门扳到红点

上。

()

10、在分光光度法中宜选用的吸光度读数范围为0.2~0.7。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简述分析误差的分类及其产生原因

2、简述危险品的领用使用原则。

3、请根据你的日常检测经验,谈谈当气相色谱出现进样重现性不好的情况,如何解决?

4、利用原子吸收光谱测定痕量金属和测定高含量组分时,为提高测量准确度,可采取哪些措施?

四、计算题(每题15分,共30分)

1、对某牛奶样品进行铬含量的测定,做平行测定,分别吸取样品1ml,消解后定容到25ml,用仪器测得样液的浓度分别为5.77ug/L和

5.59ug/L,该牛奶样品的铬含量为多少?(用mg/L表示,结果保留2 位有效数字)

合理化建议和技术革新管理办法 篇6

安全管理制度

合理化建议和技术革新管理办法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珞璜尾水电站合理化建议和技术革新管理办法的定义、要求、内容、程序、奖励。

本标准适用于珞璜尾水电站。2 规范性引用文件

国务院 《合理化建议和技术改进奖励条例》

中华全国总工会 《合理化建议和技术改进奖励条例实施细则》

重庆市电力公司 《重庆市电力公司合理化建议和技术革新管理办法》 3 定义和缩略语

3.1 下列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合理化建议的定义:指有关改进和完善企业的生产技术、安全管理、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具体办法和措施。

技术革新的定义:指对设备、装置、工具、仪器、工艺、材料、方法等方面所作的具体改进和创新。要求和内容 4.1 要求

4.1.1 凡本站职工均可向运行部或站长提出合理化建议和技术改进方案。

4.1.2 提出的合理化建议和技术革新具体项目必须同时具有先进性、可行性和效益性。4.1.2.1 先进性:是指提出的建议、技术改进的方案、措施在实践中对原设备有所改进、完善和提高。

4.1.2.2可行性:是指提出的建议、技术改进的方案、措施在实践中是可以实施的。4.1.2.3 效益性:是指提出的建议、技术改进的方案、措施实施后可以带来企业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

4.1.2.4 凡关系到本站或主厂安全生产的重大建议项目,应持谨慎负责的态度,在采纳实施应用之前,应经珞璜电厂有关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审核,作出是否可以实施应用的结论。4.2 内容

4.2.1 企业合理化建议是为提高本站在安全、经济、满发、优质、高效、低消耗、降低成本、增产节约、提高可靠性及现代化管理水平方面取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4.2.2 设备、仪器、装置的革新。工程质量的提高,更有效的利用和节约原材料。4.2.3 加工工艺、试验、检测方法、安全生产技术等方面的改进和创新。4.2.4 凡属下列情况之一者,则不属于合理化和技术改进之列。4.2.4.1 只提出建议和改进项目而无具体的实施方案和措施的。4.2.4.2 属于本电站计划或其他指令性任务所安排的工作内容的项目。4.2.4.3 日常性的一般修旧利废。

4.2.4.4 购置零部件组装设备,其性能不及目前国内外同类设备的。5 合理化建议实施和奖励

5.1 运行部职工提出的合理化建议或技术革新实施建议,应由运行部进行审查,然后以书面 1 尾水电站

安全管理制度 的形式交尾水电站站长,经站长审核同意后,由运行部组织实施。对运行部不能实施的合理化建议,由站长组织有关专业人员进行实施。

6.2实施合理化建议或技术革新所需经费由尾水电站根据实际情况决定。

6.3 合理化建议或技术革新实施后取得效果和经济利益时,由尾水电站站长按《华能珞璜电厂尾水电站运行承包工作考核办法》对尾水电站运行部进行加分奖励。提出合理化建议的职工由尾水电站运行部按《狮电总厂合理化建议奖励标准》进行奖励。7 合理化建议和技术革新成果管理

7.1 凡本电站提供了费用、物资、人力、技术资料等取得的成果,其所有权属本电站。7.2 对合理化建议和技术革新项目的评审工作要严格按规定执行,坚持实事求是,切忌弄虚作假,若有不实情况发生者要及时纠正,授了奖的则取消荣誉、收回奖金,直至行政处理。7.3 尾水电站运行部应认真做好《合理化建议和技术革新成果项目情况统计台帐》记录。7.4 凡经审电站查批准的合理化建议和技术革新成果资料一律由本电站资料室统一存档。8 检查与考核

理化检验技术 篇7

1 理化检验鉴定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

理化检测鉴定作为侦破案件的工具, 对于案件的侦破、诉讼以及审判都有重要的作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 理化检测鉴定在不断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挑战, 目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科学技术的发展带给人们便利的同时, 也给不法分子作案提供了越来越多的高科技手段, 给案件的侦破带来了难度, 这使得理化检测鉴定更需要从物证中提取出有用的检材, 为破案提供线索。另一方面随着我国法制建设的不断健全和司法审判工作越来越完善, 对于物证检验鉴定质量的要求也在不断增加。

1.1 侦破案件对于理化检验鉴定的要求

目前理化检验鉴定在侦破案件方面主要有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由于理化物证和相关知识在基层人员中越来越普及, 越来越多的案件的物证要求进行理化检验鉴定, 据统计部分地区涉及理化检验鉴定的物证数量甚至超过了传统的痕迹物证。需要进行理化检测鉴定的物证不仅在数量上明显上升, 在需要检测的种类方面也在持续增加, 这对技术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 需要通过不断研究来确定对新的检材种类的检测方法。另一方面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越来越多的新技术、新设备被应用到理化检测鉴定的工作之中, 要求技术人员要不断学习来熟练掌握新技术和新设备的使用方法, 以更好的完成理化检验鉴定工作。

1.2 法制的不断健全对理化检验鉴定的要求

我国法制的不断健全以及司法审判的不断完善使得对理化检验鉴定提出了新的要求,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 对理化检验鉴定结果的质量越来越高, 要求检测结果在保证准确可靠的前提下, 还要满足法律对其的期限要求。第二, 在许多民事案件的审理过程中也存在理化物证, 使理化检验的范围不断增加。第三, 根据新《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 要求鉴定人员出庭作证, 这使得相关人员不仅要具有过硬的专业素质做好鉴定工作, 还要求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完成好出庭作证的任务。

2 理化检测鉴定的发展趋势

2.1 更多新技术和新设备将被广泛应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许多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将会被应用到理化检验鉴定中来, 检测将会从常量、微量向痕量方向发展, 检验过程的精确度将会不断提升, 记录以及分析过程也将会向自动化发展, 检测结果的可信度会越来越高。

2.2 理化检验鉴定结果将成为规范化证据

理化检验的结果将会在诉讼的证据环节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尤其是在投毒、贩毒、爆炸以及放火等方面的案件之中。如今,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 犯罪的手段也越来越智能化, 传统的侦办案件的方式很难找到有力的证据, 在法制越来越健全, 人们越来越重视证据的情况下, 需要理化检验鉴定结果为案件提供规范化的证据, 使得诉讼活动有充分的证据做支持。

2.3 理化检验鉴定将更多地和现场勘查相联系

理化检验鉴定依赖于现场物证的发现和提取, 没有发现和提取的物证, 也就谈不上检验, 因此未来理化检验鉴定人员将会更多的进行现场勘验, 以检验的专业角度对现场众多物品进行现场判断, 更好的进行物证的发现和提取工作, 以提高检测的效率。如在投毒、放火等一些案件中, 指甲、局部衣物、呕吐物等的提取和检验对于案件的侦破有很重要的作用, 需要进行专业、细致的检查。

2.4 建立专业的数据库

通过对于毒物、毒品、爆炸物、微量物证等进行成分分析, 并且通过对各地区的分析数据进行分析整合, 建立起专业的数据库, 并使相关数据能够在公安专用网络大数据中被检索、查询, 使办案人员能够对这些物品的来源及走向等信息进行分析, 为侦破案件提供方向。

2.5 现场检测

在未来为了快速的对案件进行侦破, 需要尽快的对相关物证进行分析, 并且通过大数据系统查询, 为案件的侦破提供方向, 因此在案发现场直接进行理化检验测定具有很重要的作用。进行现场检测需要对快速检验设备进行研发, 并提高快速检验设备的检测范围和检测能力, 以达到快速、准确进行现场检测的目的。并且需要提高检验人员的综合素质, 使其能够达到快速发现、提取物证并进行检测的要求。

3 结论

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法制的不断完善, 刑事科学技术理化检验鉴定也面临了一些新的情况, 需要相关人员能够高度重视, 合理应对, 促进刑事理化检验的科学发展, 为案件侦破和诉讼提供强有力的证据。

摘要:随着检测手段的不断进步, 相关法律的不断健全, 刑事科学技术理化检验工作中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 本文对刑事科学技术理化检验工作的新情况进行了介绍, 并阐述了其发展趋势。

关键词:刑事科学技术,理化检测鉴定,新情况,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金建中.刑事科学技术理化检验鉴定工作面临的新情况及发展趋势[J].甘肃警察职业学院学报, 2013 (2) .

[2]田艳, 马明忠, 赵彦军.刑事理化检验质量提升分析[J].法制博览, 2016 (30) .

理化检验技术 篇8

关键词:卫生理化实验室;检验;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R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4-0698-01

卫生理化实验室作为向社会提供检测报告的部门,要增强服务意识,提升技术含量,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根据相关标准对检测过程进行规范,从而出具准确?公正的检测报告,为人民?企业和社会提供良好服务?要想保证卫生理化实验室检验的结果准确,就要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并提升检验人才队伍的技术能力?在卫生理化实验中,对质量进行检验仍存在很多问题,下面从影响卫生理化实验检验质量的因素和对策进行探讨?

一、影响卫生理化实验室检验质量的因素

(一)检验人员

实验室人员要满足实验室需要人才的标准,熟悉本专业业务,并且要定期培训检验人员,经考核后才方可上岗?对所有人员进行职责明确,奖罚能够分明,发挥出每个人员的能力?积极鼓励检验人员能够掌握新的技术?新的方法,培养检验人员的创新精神;积极鼓励检验人员继续深造学习,可以设立多级别的考核考试,对于考核通过的检验人员,可以加薪或者提拔等,通过各种方法让检验人员进行掌握更多的检验知识,从而提升检验人员的技术水平?

(二)实验室环境

实验室的温度?照明?通风?气体污染等都会直接或者间接的对仪器性能造成影响?所以,实验室进行测试的区域,要与办公场所进行分离,预防实验室的环境问题而造成检测结果不准确?根据实验室的用途以及功能,考虑环境问题对检测工作会造成的影响,然后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控制?

(三)仪器

仪器与设施是卫生理化检验的基础,因此,要满足各项检验分析的要求,例如,仪器的量程范围?分辨率以及精密度等偏差和误差能够在允许范围内?对于,器皿和容器,要保证检验分析用的器皿是合格的,注意交叉污染等问题?对仪器要定期进行维护与管理,从而避免操作出现误差与错误?仪器维护与保养的工作人员,要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操作,并做好记录?

(四)样品的选择

送到实验室进行检验的样品就是被检样品,代表的是总体样本,具有代表性,与总体样本有直接影响?其检验结果可能对于总体样本的质量结果有偏差?实验室要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对样本进行采集以及封存运输?样本保留等程序,对每个过程要有详细的记录,比如,检验环境?采样地址?采样容器等?对于采样人员,必须是经过培训考核才能够上岗的?

二?卫生理化实验室检验质量控制策略

(一)防止环境污染?

主要是防止环境产生交叉传染的现象,例如,对水中的氨氮和水中的总硬度就是不可以在同一个实验室进行检验的,在对水中总硬度进行测定时需要用氨水来调节pH至10,因此,这种环境下,实验室会有一定的氨气的残留,在对污染水中测定氨气时,就会造成影响污染水的检测结果?为了防止在操作过程中试剂造成的污染,在大多数检验时,会在相同的容器中加入反应试剂或者是标准溶液?虽然在加入不相同的试剂会选择不同的习惯,但是,对不相同的样品管?标准管加入相同的试剂会使用相同吸管,进行重复的操作,会造成试剂污染现象?因此,要将试剂从瓶子里倒入保证干净的烧杯中进行使用,并且,烧杯中所剩余的试剂是不能够回收使用的?

(二)规范操作

在操作的方法过程没有详细说明时,一定要编制详细的指导书,要严格按照相关的程序与方法进行操作,比如,对样品准确量取或称取时,要按照取样量保留的小数点来选择量器或者天平的等级;当化学反应要进行一段时间,要按照方法来掌握反应的时间,使可以完全反应,同理,当化学反应需要进行一段时间后需要进行中止反应时,要对样品管根据相关标准进行时间的掌握来中止反应,来确保每个样品管的条件相同并且反应时间相同?

(三)实验室质量控制

在对实验室进行质量控制时,首先要对实验室的内部质量控制和外部质量控制进行讨论,对实验室的内部质量控制,主要有:阳性对照实验?加标回收实验以及工作曲线核查和分析样品等的相关性以及不同特性?实验人员要进行比对,以及对方法的比对等,这些都能够对实验室的内部有效控制?对实验室的外部控制,主要是参加实验室间的比对或者能力验证?由国家认可委员会组织实验室的检验能力的一种考核叫做能力验证?在与同级或者同级以上有资质的实验室进行上级检验机构进行组织的范围内进行的考核以及实验室进行比对,称为实验室间的比对?

(四)对检验结果进行分析

在检验接受出来后,要用统计技术来对检验结果进行分析,对评定结果的选择不确定度能够表述被测量值的分散性,能够帮助我们对检验结果的可信度做出判断?当发现结果不可信时,要分析原因,并及时纠正?若错误可能会再发生,就要采取正确的预防措施和纠正措施来进行防止再次发生错误?

结束语

综上所述,卫生理化实验室主要是以检验质量为目的,因此,不仅要做好培养人才职业素养工作,还要有较好的服务目标,仪器使用要校准,试剂要保证质量,过硬的技术人才队伍,使卫生理化实验室立足与社会,稳定?健康的发展?在对卫生理化进行检验過程中,要分析影响质量的因素,并对非实验因素和实验因素进行比较,采取有效的相应措施,使卫生理化实验室检验的质量得以保证?

参考文献

[1] 田丽霞.浅析理化检验质量影响因素及其控制要点[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3(11).

[2] 顾晓燕,何奕南.关于卫生理化实验室质量控制的探讨[J]月.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2(10).

理化检验技术 篇9

入站协议书

为加强博士后研究人员的在站管理,促进博士后研究人员更好地进行科研工作,保证博士后研究人员在站期间的合法权益,凡进科研流动站做博士后研究的人员(乙方)均与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甲方)签定如下协议:

一、博士后研究人员进站后三个月内要作开题报告,由合作导师会同人事处组织实施。每年年底进行考核,出站时应及时办理手续,并按时提交出站报告。

二、博士后研究人员,自进站之日起,其日常经费由所在题目组承担。所里在每年年底根据博士后考核的结果,视所经费情况给予不同等级的补贴。

三、在站期间博士后研究人员所从事的工作、完成的科技成果,其知识产权归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所有,具体规定参照《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关于保护知识产权的规定》。如有违反,则要接受经济处罚和行政处分,直至承担法律责任。

四、在站期间博士后研究人员对所从事的研究工作内容有保密义务。

五、外地博士后的住房可由研究生客座公寓物业管理办公室安排管理,博士后研究人员在站工作期满时,要按时退房。

六、博士后在站期限为两年。如要提前或延期出站,必须提前一个月向人事处提出申请,得到人事处的同意后,方可提前或延期出站。

七、博士后研究人员在申请入站材料中不得弄虚作假,若经发现,一律按退站处理。

八、在站期间如发生不宜继续做博士后研究工作的情况,化物所有权要求其退站。

九、此协议一式三份,中科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博士后、博士后合作导师各留一份,此协议自签字之日起生效。

甲方:中科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盖章)

乙方:博士后(签字)合作导师(签字):

理化检验技术 篇10

关键词:卫生检验;实验教学;创新与实践

R115-4

引言

近年来,在各高校本科教学评估和实践教学示范中心的推动下,围绕着构建创新与实践能力的人才培养,对实验教学能力的认识有了质的突破,从而实验教学特别是侧重于能力培养的地位及重要性逐渐凸显。在这种背景下,实验教学的改革已经逐步著力于从实验教学内容和实验教学方法的完善、从构建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模块化与层次化的实验教学体系,向有利于培养个性与多元化的实验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向网络平台实验教学等开放性资源方向转移。开展了大量的研究与实践,取得了诸多的可借鉴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1,5]。

卫生理化检验是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重要的专业必修课,这些课程具有很强的技术性、应用性、实践性。实验教学是卫检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启迪学生综合运用理论知识、培养动手能力以及开拓创造思维的一种重要教学模式。在整个课程的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但目前实验教学存在诸多弊端,如教学内容的单一重复,教学方法未充分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因而,构建新型的卫生理化实验教学新模式值得深思。

一、整合实验教学内容,提高实验效率

在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组织方面,心理学通常被认为是最有用的。泰勒分析了逻辑程序与心里程序的关系后,提出了课程组织的三个原则。(1)连续性,即直线式的陈述课程内容。(2)顺序性,强调后继的内容要以前面内容为基础,同时不断增加广度和深度。(3)整合性,要注意各门课程的横向联系,使学生获得统一的观点并把自己的行为与所学内容统一起来。卫生理化检验实验课程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其包括水质理化检验、空气理化检验、生物材料检验和食品理化检验四大方块,主要以分析化学和仪器分析基础专业课为依托,将理论延伸到实践,最后以综合设计性实验整合专业课内容整体把握。

1.扎实“准”的基础实验,基本操作技能培养

专业课的开展以修学专业基础课为前提,要求在基础实验上把握“准”的原则,比如分析化学实验课程对酸碱滴定、络合滴定、氧化还原滴定及重量分析要求非常严格的,从称样到操作到最后的终点判断及误差的分析计算必须非常严谨;同样的,仪器分析实验开设的分光光度法及色谱的实验等要求准确掌握仪器的使用及适用对象,为后续专业实验的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把握“深”的专业实验,理论实践相联系

专业课的修学以“深”为维度展开,则以基质较简单的水质理化检验和空气理化检验为先,主要涉及不同化学物质的化学检测方法和原理,学生进一步巩固分析化学中滴定分析的应用及仪器分析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的应用。生物材料检验样品则相对于前者较复杂,且生物样品的采集及保存有自身的特点,因此,此课程的重点在于生物样品的采集、保存及处理,进一步巩固仪器分析方法的应用。水质硬度测定,加深络合滴定实际应用的认识;重金属的检测则加强仪器光谱学的知识。最后是食品理化检验实验,食品样品繁多且基质复杂,主要包括有效营养成分和有毒有害成分两大部分,涉及大分子小分子,无机物及有机物。因此,此课程重点在于样品前处理方法的掌握。

3.拓展“广”的设计实验,培养实践创新能力

综合设计创新性实验则体现了整合内容的“广”度,实验内容的安排由易到难,循序渐进,逐步提高。学生只有在面临问题时,才会认真思考,并从中获得满足感,应当鼓励学生尝试各种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过于简单或困难的问题都会抑制学生的积极性。综上,课程侧重点的考虑,课程内容的整合是突出应用型特色,拓展专业口径,突出市场需求应充分考虑的问题。

二、改进实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1.普遍采用比较法

卫生理化检验的前处理方法繁多,涉及的样品种类千变万化,检验项目涉及面较广。因此,在实验教学中,不可能让学生掌握所有的方法和项目,必须通过设置合理的实验内容尽可能以点带面,通过比较,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比如,奶粉中蛋白质的测定,掌握湿消化法(酸水解法)比较海带中碘测定干灰化法;奶粉中铁测定比较原子吸收法和分光光度法等。通过一样多测的方式比较分析方法的可行性及结果的准确性,进而让学生加深对原理、仪器及方法的认识。

2.适度采用发现法

布鲁纳说“发现不限于寻求人类尚未知晓的东西,确切的说,它包括用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得知识的一切方法”。这种方法要求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自己在实验过程中探索和学习,去发现事物的内在联系。各式各样的样品前处理过程,不墨守成规直接给出实验方案,让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去发现问题并通过思考查阅资料去积极的解决问题。比如,化妆品中美白祛斑类成分的禁限用物质测定,发现各式化妆品处理的微小差异,发现部分化妆品处理产生乳化现象并找到合理的方法避免或消除乳化。再比如,大型仪器的实际操作,学生反馈乐意去尝试,但往往大型仪器的造价昂贵,开设的多为观摩课,针对这一弊端应小组教学,先精讲后演练,去发现操作错误,从而思考改正。

3.加大异步教学法

异步教学法也称六课型教学法,是湖北大学黎世法教授于20世纪80年代创立。强调教学的重心在学生的学,要求形成由学习过程“8环节”,“6课型”,“6因素”构成。8环节强调上课指制定计划、课前自学、启发思维、及时复习、独立作业、解决疑难、系统总结、运用创造,6课型强调课内指自学课、启发课、复习课、作业课、改错课、小结课,6因素指自学、启发、复习、作业、改错、小结。异步教学法倡导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先导,由课题来组织。

首先,制定切实可行的实验方案,如,在创新性设计性实验中,题目由实验教师集体讨论制定。在实验选材上尽量体现应用性和趣味性,实验项目灵活多变,包括课程的重难点(定性观测及定量验证)、学生的疑难问题与兴趣、教师的研究课题、社会服务与需求、学科热门问题等,具有联系生产和生活实际的应用价值,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提前2周布置给学生并提出实验的相关要求。其次,学生拿到实验项目后,4-6人组成一个实验小组,积极查阅资料,然后写出实验方案(包括原理、装置、步骤、试剂用量和含量测定)。实验步骤围绕采样、前处理(试剂及条件的选择)、检出限及灵敏度四种因素为核心采用正交实验设计成合理的实验方案。实验方案经实验指导教师审查符合要求后,采用开放性实验形式,在指导教师指导下,随时可以到实验室进行相关实验。完成实验后,写出小论文和实验体会,根据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表现、小论文和实验体会给出相应的成绩。设计实验的开设,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既考查了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又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将异步教学法贯穿于实验的准备、实施和考核的各个阶段。

三、改进实验成绩评定形式,提高创新积极性

实验成绩的评定应克服传统的重理论考试,轻操作考试,重期末考试,轻平时考核以及主观性强,缺乏客观标准等缺点。改革实验成绩评定方法,强化平时考核,提高成绩评定的客观性,调动学生创新积极性。

实验考核的内容要从以基础知识测量、基本技能测量为主转向以能力测量为主。把考核贯穿整个能力考核,注重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测量,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考核方法多方式并用,把笔试口试操作考试有机结合;将考核时机分散化,注重阶段性考核。

(1)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60%,由2部分组成,其一包括预习报告、出勤率、实验态度、课堂答问、实验操作的规范性、精确度、实验原始记录及实验完成情况、实验报告、仪器损耗情况、药品浪费情况、实验室卫生等内容,占总成绩的45%。每次实验成绩满分10分,分值分布:出勤0.5分,预习报告(课堂答问)1分,实验过程(药品浪费情况、装置、实验记录、仪器耗损、实验结果、仪器清洗、实验室卫生)5分,实验报告3.5分。其二是综合设计实验的小论文和体会文章,主要考察学生创新意识和实验数据的整理以及论文写作水平占总成绩的15%(小论文10%+体会文章5%)。

(2)实验笔试成绩:占总成绩的20%,主要考核学生是否掌握了实验的一般知识、实验原理、实验装置图、平时实验中的注意事项及思考题等。

(3)实验口试加操作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20%,借鉴结构化面试的方式,考题由学生抽签而得,主要包括实验的基本操作,如各种量器的读取。。。。。。考核时每项操作对于基本操作有关的原理、规范、注意事项、影响因素等进行面试。考核时教师根据其操作的规范性和面试情况给予相应的得分。考查内容包括:回答老师提出的有关问题;查找实验装置是否正确稳妥,指出错误之处,这样学生不易猜题,只有全面复习有关实验内容,掌握了所学知识和技能,才能考出好成绩。上述考核方法,既可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保证了实验成绩评定的客观性和正确性。

结语

卫生理化检验实验教学新体系的构建需要长期探索,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培养不是通过某一个教学环节能彻底解决的,需要注入更多新的活力和方式,如网络化实验教学平台的开拓;需要将相近实验课程融合的师资能力;需要科学的实验室管理机制等。21世纪人才培养,自主实验教学,綜合创新是高校改革的永恒话题,任重道远,努力实现创新实践的教学模式,把主动实践的教学理念贯穿整个教学环节[3-4],推行全新卫生理化教学体系。

参考文献

[1]邹学贤.我国高等卫生检验教育的现状和发展[J].昆明医学院学报,2007.28(3B):126-129

[2]余静,高蓉,等.构建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的实验教学新模式-卫生检验专业课教学改革与实践[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9.19(2):430

[3]陈刚.面向自主创新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观[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67(1):104-107

[4]宋国利,盖功琪,苏冬妹.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29(2):92-93

上一篇:毛概调查报告总结下一篇:工作简报(殡葬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