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数学第八单元知识点(精选7篇)
(一) 教学内容分析
本册的“位置与方向”这部分内容, 要使学生掌握利用数学工具来确定图上的方位, 辨别生活中的方位的方法, 加强数学本体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
(二) 学生分析
1.知能水平:四年级学生已经掌握并能辨别八个方向, 能用这些词语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会用量角器量角、画角, 用刻度尺测量、画线.
2.年龄心理特点:这个阶段的学生具有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自主探索能力, 思维具有一定的守恒性, 但思考问题一般还离不开具体事物的支持.
3.可能存在的学习困难:学生对根据角度和距离确定位置的生活经验不够丰富, 确定一个物体相对于观察点的任意方向, 有一定难度.
二、以培养学生智慧为本的教学目标确定
(一) 知识与技能
1.在具体情境中, 理解方向、距离两个条件对确定位置的作用, 会以方向和距离结合的方式测量和描述物体的具体位置.
2.能通过测量方向、距离来绘制出物体的具体位置.
(二)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解决生活中遇到的方位问题, 掌握利用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的方法, 能比较清楚地表达自我的思考过程与结果.
2.经历位置与方向的观察、测量、描述、画图等过程, 学会与人交流.
(三)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验从实践中学习的方法, 感受确定物体.位置的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 积淀生活数学、大众数学的价值观念.
三、以支撑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为本的教学活动设计
(一) 营造问题情境, 激发认知矛盾, 积淀数形结合思想
1.教学方法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会以方向和距离结合的方式测量和描述物体的具体位置.解决这一重点首要方法是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感知“确定物体相对于观测点的准确位置需要方向和距离两个要素”, 因此我选择营造学生熟悉的去动物园游玩的情境来引出学习问题.
2.教学活动设计及整合点分析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将模拟现实的情境生动还原:以“孔雀馆和雄狮山都在大象馆的东北部, 那么他们的位置一样吗?”这样一个认知冲突作为起点, 帮助学生初步感知要同时知道方向和距离才能确定物体的准确位置, 并在过程中帮助学生积淀数形结合与坐标的思想.
(二) 方法、工具支撑、构建探究环境、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1.教学方法
在创设了“情境”之后, 就进入了学习的“意义建构”阶段.具体来说就是要在确定参照物的基础上, 掌握确定主方向, 偏离的角度, 以及距离的方法.需要为学生提供一个测量、画图的探究环境, 在充分动手探索的基础上进行汇报交流, 进而归纳出描述方位的一般方法.
2.教学活动设计及整合点分析
这里我为学生准备了多媒体学件:动物园平面图、量角器、刻度尺, 构建出一个学生可以虚拟操作的探究环境, 让孩子们在讨论、量、测、画、交流的过程中, 在初步感知的基础上进一步体验如何确定准确位置, 提升信息素养.
四、以用技术学习为本的数字化学习环境构建
基于以上的分析, 我设计在网络环境下进行教学活动, 利用一个网页把所有资源连接在一起, 设置了“热身赛、动物园、试身手、定向赛”等几个模块, 主要作用是构建问题、探究、训练环境;如果条件不允许, 这些素材也可以方便地转化为多媒体教室环境下的教学资源.
五、结语
(一)【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17页——118页的例
1、例2。【教学目标】
1、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通过动手操作的实践活动,让学生感悟分的段数与植树棵树之间的关系。
2、通过小组合作、交流、使学生能理解段数与植树棵树之间的规律。
3、通过实践活动激发热爱数学的情感,感受日常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学习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植树问题(两端要数)”的特征,应用规律解决问题;
难点:理解“间隔数+1=棵数,棵数-1=间隔数”。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1、每位小朋友都有一双灵巧的小手,它不但会写字,画画、干活,在它里面还藏着有趣的数学知识,你想了解它吗?请举起你的右手,请每一位学生高举起右手,并将五指伸直,关拢。
师:现在请每位小朋友将五指张开,数一数,张开后有几个空格?(4个)
师:在数学上,我们把这个空格叫“间隔”。刚才,我们把五指张开,有4个空格,也就是4个间隔。
2、举例说出生活中的“间隔”到处可见,比如:在马路边种树,每两棵树之间有一段距离,我们就把这一段距离叫做一个间隔,楼梯、锯木头等。
3、大家清楚地看到,5个手指之间有4个间隔,那么,将手指换成小树,5棵小树之间有几个间隔(4个),6棵呢?7棵呢?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趣的植树问题。
二、小组合作, 共同探究
1、出示:在全长100米的小路一边植树,每隔5米栽一棵(两端要栽)。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
(1)同桌相互讨论。(2)用线段图表示你的方法。(3)学生汇报。(4)引导总结:
“两端要栽”的时候,比较间隔数和棵数,你得出什么规律?(生:棵树比间隔数多1)
你能用一个式子表示两端都栽的棵数和间隔数的关系吗? 板书:棵数=间隔数+1(5)在线段图上,又有怎样的关系呢?点数=间隔数+1(6)这个问题应是:100÷5=20(个)„„间隔数
20+1=21(棵)„„棵数
2、练习:书第118页的“做一做”独立完成,指名反馈。
三、自主学习, 比较质疑
1、出示:大象馆和猩猩馆相距60米。绿化队要在两馆间的小路两旁栽树,相邻两棵树之间的距离是3米,一共要栽几棵树?
(1)读题,理解题。(2)分组看图讨论。(3)尝试列式计算。
(4)交流:60÷3=200„„间隔数
两端不栽树:20-1=19(棵)19×2=38(棵)(5)质疑:
为什么减1?为什么乘2?
比较例1与例2的不同?小组讨论,再交流 例1两端要栽树,所以棵数比间隔大1:例2两端不栽树,所以棵数比间隔少1。
四、练习反馈,巩固新知
教科书第119页“做一做”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反馈。
五、本课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课题:植树问题
(二)【教学内容】
教科书P119“做一做”第2题,练习二十第1-5题。
【教学目标】
1.利用生活中的问题,通过动手操作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发现分的段数与植树棵数之间的关系,并能利用规律来解决简单植树的问题。
2.进一步培养学生从实际问题中发现规律,应用规律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发现植树的棵数和间隔数之间的关系,并用发现的规律(点数=间隔数﹣1)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直尺、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上节课我们共同探讨了植树问题中的规律,请谁来说说,上节课大家发现了什么规律?(板书
两端都栽树:棵数=间隔数+1或点数=间隔数+1)2.这节课继续研究植树问题。(板书:植树问题)
二、探索规律
1.设计方案,小组交流
“有一条20米长的小路,小朋友要在小路的一边植树,要求每隔5米栽一棵,该领多少棵树苗呢?”请按照要求设计一份植树方案,并说明设计理由。
(1)独立活动,设计方案。
(2)小组交流,说明设计方案及理由。(3)集体交流。
(可能5棵,两头都栽;可能3棵,头尾都不栽;可能4棵,栽头不栽尾;或者相反)
这节课我们重点研究“两端都不种”与“ 只种一端”的植树问题。
2.观察分析,发现规律
(1)“两端都不种”的时候,比较间隔数和棵数,你得出什么规律?(棵树比间隔数少1)
你能用一个式子表示两端都栽的棵数和间隔数的关系吗? 板书:棵数=间隔数-1(2)“只种一端”的时候,比较间隔数和棵数,你得出什么规律?(棵树等于间隔数)
你能用一个式子表示两端都栽的棵数和间隔数的关系吗? 板书:棵数=间隔数
三、巩固新知
1.运用规律,解答119页的“做一做”的第2题。一根木头长10米,要把它平均分成5段。每锯下一段需要8分钟,锯完一共要花多少分钟?
2.运用规律,解答122页的“练习二十”的第3题。从王村到李村设有16根高压电线杆,相邻两根的距离平均是200米。王村到李村大约有多远?
四、拓展提高
有一块长方形空地,它的周长是100米,要在它的四周种树,每隔5米种一棵,可以种多少棵?
五、总结收获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课题:围棋中的数学问题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20页例3及部分练习。【教学目标】
1.借助围棋盘探讨封闭曲线(方阵)中的植树问题; 2.初步培养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探索规律,找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的能力;
3.让学生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重点】
重点:从封闭曲线(方阵)中探讨植树问题。难点:用数学的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具准备】
3×3格、4×4格、5×5格方格纸、围棋子若干粒、4×4格条形吹塑纸贴在地下。
课前准备:课桌围成“回”字形。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课件出示)猜谜:十九乘十九,黑白两对手,有眼看不见,无眼难活久。(打一棋类名称)
二、探索新知
1.教学每边摆放3粒棋子的方法。
(1)课件出示围棋格子图,最外层每边能放3个棋子。最外层可以摆放多少个棋子?
(2)抢答:读题后,让学生口算出答案。(学生可能会出现多种答案)
(3)动手验证:请学生分小组按要求摆放棋子,验证刚才答案。
(4)汇报交流。(着重请学生说出方法)可能会出现以下方法:
3×2+2=8
2×4=8 3×3-1=8
3×4-4=8
直接点数。
教师表扬学生的创新摆法,并奖励“智慧星”。(教师随学生回答,用课件出示摆放方法。)
2.教学每边摆放4粒棋子的方法。
(1)课件出示围棋格子图,最外层每边能放4个棋子。最外层可以摆放多少棋子?
(2)动手操作:请学生分小组按要求摆放棋子,写出算式。(3)游戏:让一学生当“小老师”,其余学生当“围棋子”,请小老师邀请“围棋子”按上题要求站在老师设计的大棋盘上。
(4)汇报交流(着重请学生说出方法)教师随学生回答,用课件出示摆放方法。(5)你们最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 3.教学每边摆放5粒棋子的方法。
(1)课件出示围棋格子图,最外层每边能放5个棋子。最外层可以摆放多少棋子?
(2)动手操作:请学生分小组按要求摆放棋子,写出算式。(3)汇报交流。(教师随学生回答,用课件出示摆放方法。)(4)你们最喜欢哪种方法?和同桌说一说。
三、总结规律
1、师:你觉得再用棋子摆,方便吗?你能根据前面我们摆放的方法,填写下列表格,总结出规律吗?(小组合作完成)
每边放的个数
最外层总数
4
5
6
„
你发现了什么规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教学例3:出示围棋格子图。问:围棋盘的最外层每边都能放19个棋子,最外层一共可以摆放多少个棋子?
3、总结规律,教师随着学生的回答板书: 间隔数×边数=最外层的总数
4、学生根据规律,独立完成例3。
四、运用规律
1.如果最外层每边能放100个,最外层一共可以摆放多少个棋子?
如果最外层每边能放200个,最外层一共可以摆放多少个棋子? 如果最外层每边能放300个,最外层一共可以摆放多少个棋子?
拓展思维:如果一个五边形,怎么算?一个三角形呢?(集体口答)
2.做第121页第3题。
【教学后记】
课题:综合应用:小管家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24“小管家” 【教学目标】
1、通过记录家里一周的开支,进一步熟悉用小数表示钱数的方法,巩固小数加减法。
2、进一步认识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熟悉用折线表示数据基本方法。
3、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从小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经历收集整理数据、操作及交流的过程,从而提高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收集家里一周开支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了解各家一周开支情况。
1、小组交流。
让学生在小组里交流在自己家里一周开支记录单。
2、全班交流 指派几名学生展示家里一周开支记录单(用实物投影展示),学生在展示过程中,提问:
(1)你是怎么得到记录单上的数据的?
(2)表中的“项目 ”金额、小记和总计分别表示什么?你是怎么算的?
二、用折线统计图表示一周的开支情况。
让学生用折线统计图表示一周的开支情况。
如果学生感到困难,就可提供下统计图,让学生自己的记录单,继续完成。
学生在画图过程中,巡视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三、展示、交流
学生画完折线统计图后,让学生先在小组交流一下,看看各家一周的开支有什么变化规律。接着,组织学生进行全班展示交流。
1、展示
指派几名学生把自己所画的自己家一周的开支情况统计图,与同学们进行评价
2、交流
针对“看看各家一周的开支有什么变化规律”?这个问题,进行交流。
3、估算
让学生根据自己家一周的开支估算本月的总开支。学生估算完后,说一说自己具体的估算方法。
4、提建议
勤俭节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勤俭节约这方面你有什么想法和建议?
四、活动总结
对于本次活动你有什么感想?
五、布置作业
把自己估算的本月总开支告诉爸爸妈妈,并针对如何节约开支这个问题向爸爸妈妈提出自己好的建议。
单元主题:故事长廊
单元内容:29 寓言两则 30*文成公主进藏 31普罗米修斯 32*渔夫的故事 语文园地八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习本单元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能力目标: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寓言故事、民间故事、神话故事,体会做事、做人的道理,领略正义和智慧的无穷力量。
3.情感目标:使学生了解故事的各种形式,激发学生读故事、讲故事的欲望;对学生进行民族团结的教育。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多读、多讲,读中感悟,体会故事蕴含的哲理和情感。2.学习简要概括故事的内容,练习讲故事,3.以课文为生发点,把学生目光引到课外阅读中去,引导他们大量阅读民间故事、寓言故事和神话故事,进一步激发读书的兴趣。
教学难点
1.学习简要概括故事的内容,练习讲故事。
2.引导学生大量阅读民间故事、寓言故事和神话故事,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教学课时
29寓言两则(2课时)30*文成公主进藏(1课时)31普罗米修斯(2课时)32渔夫的故事(1课时)语文园地八(5课时)
29寓言两则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6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纪昌学射、妻子、百发百中、扁鹊治病、拜见、理睬、肠胃、汤药、医治、无能为力”等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力目标:联系有关词句,体会人物的想法,体会到“学习要练好基本功”和“要防微杜渐、听取别人正确意见”的道理;练习提出问题和大家讨论,发表自己的想法和看法。
3.情感目标:知道学习要打好扎实的基础;知道做事要防微杜渐,不要讳疾忌医,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
教学重点
整体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联系上下文,结合重点词句。教学难点
体会人物的心理,理解两则寓言的寓意,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6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纪昌学射、妻子、百发百中、扁鹊治病、拜见、理睬、肠胃、汤药、医治、无能为力”等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力目标:联系有关词句,体会人物的想法,体会到“学习要练好基本功”和“要防微杜渐、听取别人正确意见”的道理;练习提出问题和大家讨论,发表自己的想法和看法。
3.情感目标:知道学习要打好扎实的基础;知道做事要防微杜渐,不要讳疾忌医,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想法,体会到学习要练好基本功。教学难点
提出问题和大家讨论,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读书兴趣
我们读过《惊弓之鸟》的故事,还记得故事中的更赢吗?他不仅是射箭能手,更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和判断能力。今天我们再去认识两位古代的射箭能手。他是谁呢?箭法又如何呢?
出示句子:飞卫是一名射箭能手。有个叫纪昌的人,相学习射箭;就去向飞卫请教。
读句子:说说从句子中,你了解到了什么?还想了解什么?(学生可能说:知道飞卫和纪昌都是射箭能手,知道纪昌是飞卫的徒弟,并且他能百发百中。可能提出这样的疑问:飞卫是怎样教纪昌的,使他成了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
要想解开心中疑问,我们就来读寓言故事《纪昌学射》,我想,同学们不仅会从故事中找到答案,还会得到有益的启示。
二、自读自悟,完成以下要求 1.读准字音,把课文读正确。
2.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为心中的疑问找到答案。3.思考:你有什么问题想跟大家探讨?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三、交流讨论,朗读课文
1.指名课文,注意随机指导读正确词句。
2.汇报纪昌怎样学射的,指导学生说文章的主要内容。
纪昌想学习射箭,向飞卫请教。飞卫让他练眼力,先练眼睛盯着一个目标,一眨不眨,后练把极小的东西,看成一件很大的东西,纪昌都照做之后,飞卫才开始教他开弓、放箭。后来纪昌成了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
3.讨论疑问和交流启示。
学生可能提出以下疑问:飞卫为什么先让纪昌练眼力,而不先教他开弓放箭?
根据学生的交流教师可相机引导,让学生从多角度体会故事的寓意。(1)假如纪昌不先练眼力,他会百发百中吗? 小结:纪昌学射的故事,告诉我们学任何一项本领,都要有扎实的基本功。要想掌握射箭本领,就要先练眼力。要想掌握骑车本领,就要„„;要想掌握滑冰本领,就要„„;要想掌握操作电脑本领,就要„„;要想掌握„„,就要„„。你能举例说一说吗?
(2)假如纪昌没跟飞卫学射,而跟一个普通箭手学射,会成为射箭能手吗? 小结:看来,学习本领和好老师的指导与自己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四、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点指导读课文的2.3自然段。一是读好老师飞卫的话,要读得清楚明白。二是要读好纪昌的做法,通过“躺”“睁大”“注视”“每天”“聚精会神”“盯”等词语,读出他的认真和虚心。三是要读出纪昌练习眼力取得的非凡成绩——就是有人用针刺他的眼皮,他的眼睛也不会眨一下;那只小虱子,在纪昌的眼里一天天大起来,练到后来,大得竟然像车轮一样。要读出夸张的描写。
五、识字、写字、写词 1.识字:事、虱。2.写字、写词。
指导重点:“昌”不能写成“冒”。“妻”把上半部分与“女”连起来。“刺”左半部分是“”不是“束”。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6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纪昌学射、妻子、百发百中、扁鹊治病、拜见、理睬、肠胃、汤药、医治、无能为力”等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力目标:联系有关词句,体会人物的想法,体会到“学习要练好基本功”和“要防微杜渐、听取别人正确意见”的道理;练习提出问题和大家讨论,发表自己的想法和看法。
3.情感目标:知道学习要打好扎实的基础;知道做事要防微杜渐,不要讳疾忌医,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想法,体会防微杜渐、不要讳疾忌医,要善于听取别人正确意见的道理。
教学难点
自己提出问题和大家讨论,用于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已经认识了射箭能手纪昌,这节课再来认识一位古代名医,他是谁呢?发下阅读资料,学生阅读,了解扁鹊其人:
有一次,扁鹊和弟子子阳、子豹等人路过虢国,虢太子恰好患病,病得很厉害,人们都以为他死了。为此,全国正举行大规模的祈祷活动,把国家大事都撂在一边。扁鹊得知后,前去为虢太子医治。扁鹊告诉国君,太子患的是“尸劂”(类似今天的休克或假死)。于是,扁鹊叫弟子子阳磨制针石,在太子头顶中央凹陷处的百会穴扎了一针。过一会儿,太子就苏醒过来。接着,扁鹊叫弟子子豹在太子两胁下做药熨疗法。不久,太子就能做起来。再服二十天的汤药,虢太子就完全恢复了健康。从此以后,天下人都知道扁鹊有“起死回生”之术。
生读短文回答:故事中主要讲的是谁,他是什么人?
小结:看来,扁鹊真不愧是神医啊。就是这个神医扁鹊,与蔡桓公之间发生了一个小故事,并广为流传。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这篇寓言故事《扁鹊治病》。
二、自读自悟,完成以下自学要求 1.读准字音,把课文读正确。
2.边读边思考:扁鹊几次见蔡桓公?都说了什么?结果怎么样?练习简要地讲述课文内容。
3.把自己的疑问或写下自己受到的启示,准备与大家交流。
三、交流讨论,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指名读课文,注意指导读好“蔡桓公、敷烫、骨髓”等词语和第6自然段中扁鹊说的话:“皮肤病用热水敷„„”
2.指名讲述课文的主要内容。3.交流讨论。(1)交流学生的疑问。学生可能产生这样的疑问:
①扁鹊是有名神医,蔡桓公怎么会不相信他?
②明知蔡桓公不相信,扁鹊为什么还一而再再而三地去说? ③扁鹊为什么几天前就跑到秦国去了?
结合学生的疑问,结合讨论,体会蔡桓公根本没有觉察到自己有病,所以不相信扁鹊的话;而扁鹊出于医生的医德才一次又一次去提醒蔡桓公治病,当他觉得自己无法治疗时,跑到秦国,是出于自己安全的考虑。
相机指导读好扁鹊的话和蔡桓公的态度。扁鹊的话和蔡桓公的态度要结合揣摩他们的心理读好。扁鹊的话要诚恳耐心。
如:扁鹊第二次来看蔡桓公之前是怎么想的?第三次呢?第四次呢? “蔡桓公听了很不高兴,没有理睬他。”他心里会怎么想? “蔡桓公听了非常不高兴。”他心里会想什么?
“蔡桓公觉得奇怪,派人去问他。”蔡恒公会怎么想,怎么说?
“蔡桓公浑身疼痛,派人去请扁鹊给他治病。”此时浑身疼痛的他,又会怎么想?
(2)交流受到的启示。
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教师可相机点拨:蔡桓公本为患的是皮肤上的小病,怎么会要人命呢?使学生体会到防微杜渐,听取别人正确的意见,不能讳疾忌医,固执已见等道理。
(3)如果能够跨越时空,你想对蔡桓公说什么?用几句话写下来,想想蔡桓公听了你的话会说什么?也用一两句话写出来。题目可用《跨越时空的对话》。
例文:
跨越时空的对话
我:蔡桓公,虽然你是国君,又快死了,我还是忍不住要说你两句:扁鹊是那样著名的医生,你怎么把他当庸医一样看呢?怎么怀疑他想显示自己的高明呢?他几次提醒你,你怎么就那么固执地认为自己没病呢?小病终于因没有及时治疗成了不治之症,这都怪你自己啊!我想你一定也在后悔吧!
蔡桓公:唉,你批评得没错。我快死了,没别的愿望,只希望大家从我的事中吸取教训吧!那个词叫什么?对,叫“防微杜渐”吧!
四、认读生字,抄写字词 重点指导:
对比记忆:“肠、烫、汤”的字形。蔡,“祭”的第五笔是“フ”第六笔是捺。板书设计 寓言两则 纪昌学射
练眼力—开弓、放箭—百发百中
基本功:恒心毅力
扁鹊治病
扁鹊(请治)蔡桓公(讳疾忌医)
皮肤小病不信
皮肉之间不高兴不理睬
肠胃非常不高兴
病入膏肓浑身疼痛—病死
(防微杜渐、听取别人正确意见)
教学反思
30*文成公主进藏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7个生字,读读记记“唐朝、西藏、大臣、求婚、断定、豌豆、耕种、沼泽地、技艺”等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力目标:体会文成公主进藏故事的美妙与神奇;抓住文章主要内容,练习简单地讲述故事。
3.情感目标:了解文成公主对民族团结、共同发展做出的贡献。教学重点
了解文成公主的功绩,受到民族团结的教育。教学难点
抓住文章主要内容,练习简单地讲述故事。
教学过程〖你正在浏览《老百晓在线》提供的文章〗
一、引入
课文的题目是《文成公主进藏》,谁能说说那些部分具体写文成公主进藏? 从第5自然段到13自然段,写文成公主进藏。师简要讲述“文成公主入吐蕃的”历史事件。
二、浏览讨论
请快速浏览课文这一部分,你能简要说说文成公主进藏中发生了几件事吗? 四件事。一条河挡住了去路,她找了一段树干搭了一座桥;在沼泽地上撒了一把羊毛,就走过去了;遇见恶乌鸦,以为松赞干布死了,修了一座石头房子纪念他;把乃巴山背走;遇见神鸟天鹅这件事。
三、简要概括
如果把这部分的内容简要地讲述,你想怎么讲呢?
1.文成公主和她的随从们,跨过一条条河,翻过一座座山,走了一程又一程,终于来到西藏,和松赞干布结成夫妻。
2.文成公主向西藏出发,一路上,她搭桥、铺路、遇到恶乌鸦和神鸟天鹅、移走乃巴山,终于来到西藏和松赞干布结成夫妻。
3.一个运用故事中的话来总结,一个概括几件小事来总结,都是好方法。那么,文成公主进藏前几段,主要写了什么呢?你能不能用一两句话说一说?
4.四人小组讨论交流。
5.关于考验智慧一段,还可以说得更简洁一些? “两个难题”就概括了,这样就简洁了。
四、学习最后一自然段
我们来看课文最后一段,能用一句话说说它的意思吗?这件事仅仅是对西藏有好处吗?再读读第一句话。
五、课文分段 第一部分是求婚成功,第二部分是文成公主进藏,第三部分是文成公主的贡献。
六、作业
1.把故事简要地与同桌交流一下,抽学生复述。2.回家把故事讲给父母听。板书设计
文成公主进藏
吐蕃 求婚→考验→答应→进藏
乌鸦使坏 文成背山
民间传说、想象奇妙、善恶分明
教学反思
31普罗米修斯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会认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火种、喷射、火焰、驱寒取暖、驱赶、领袖、气急败坏、惩罚、敬佩、造福、违抗、狠心、双膝、啄食、肝脏”等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力目标:学习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抓住有关语句,揣摩人物的心情。
3.情感目标:体会普罗米修斯的勇敢和献身精神。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普罗米修斯的勇敢和献身精神。教学难点
学习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会认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火种、喷射、火焰、驱寒取暖、驱赶、领袖、气急败坏、惩罚、敬佩、造福、违抗、狠心、双膝、啄食、肝脏”等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力目标:学习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抓住有关语句,揣摩人物的心情。
3.情感目标:体会普罗米修斯的勇敢和献身精神。教学重点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学习复述课文。教学难点
学习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在以往的学习中我们阅读了许多中国神话故事,比如《女娲补天》、《猎人海里布》等。但你们知道吗?古希腊也流传着许多动人的神话故事,你能说说自己看过的古希腊神话故事吗?(生介绍,师可以适机梳理各位神)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讲述的是古希腊神话中的一位正义之神——普罗米修斯。对这个神,你们有所了解吗?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顺、流利。
2.出示生字,指名读、齐读,注意正音:“恕”是翘舌音。
3.在读文中,有没有艰涩的词或长句子不好读的,提出来当堂解决。“普罗米修斯、赫拉克勒斯”人名连读,引导生多练习。
4.默读课文,看看有没有不懂的词语,在文中标注出来。
5.生提不懂的词语,可采用师启发或众生帮助的形式解决。(以下两词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进行理解)
气急败坏:上气不接下气,狼狈不堪。形容十分慌张或恼怒。本文指宙斯十分恼怒。
惩罚:严厉地处罚。本文中指宙斯对普罗米修斯采取了一些残忍的手段。
三、学习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1.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中讲述了普罗米修斯干了一件什么事? 2.指名答,注意引导学生说得简要一些,“抓主去次”。(普罗米修斯为人类盗取了火种。)
3.然后呢?这部分注意引导学生:普罗米修斯所受到的折磨不用一一说出来,可概括为:宙斯知道后,用残忍的手段严厉地惩罚了普罗米修斯。
4.最后呢?(大力神赫拉克勒斯救了普罗米修斯)
5.把这三部分连起来就是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了。(生自己先练习一下,再指名生说。)
四、分析字形,写生字
1.学生找出难写或易写错的字,大家分析,老师在黑板上板书示范。2.学生练习,将黑板上的字一个写一遍,再分小组评议,说说你认为谁的哪个字写得好,好在哪里,<或谁的不好,该怎样改>,引导学生鉴赏。
五、布置作业
熟读课文,思考:课文中的众神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会认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火种、喷射、火焰、驱寒取暖、驱赶、领袖、气急败坏、惩罚、敬佩、造福、违抗、狠心、双膝、啄食、肝脏”等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力目标:学习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抓住有关语句,揣摩人物的心情。
3.情感目标:体会普罗米修斯的勇敢和献身精神。教学重点 感悟普罗米修斯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教学难点
从有关语段的描写中体会人物的心情,学习复述故事。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指名答)
二、学习课文
1.对于古希腊神话故事中的诸神,我们以前了解得不多。读了普罗米修斯的故事,我们接触到了几个神:普罗米修斯、众神领袖宙斯、火神、大力神赫拉克勒斯,不知道这几位神给你们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能结合课文有关词句谈一谈吗?
2.关于“普罗米修斯”:
(1)普罗米修斯很勇敢,他是冒着生命危险,到太阳神阿波罗那里去拿取火种。(有感情地读读一自然段的最后一句话,指名读,生评,师注意引导学生谈感受:这一句要读出普罗米修斯盗火的决心。因为从一开始,他就已经看到了盗火的后果———冒生命危险,但他还是毅然决定去为人类盗火。)
(2)普罗米修斯是个真正的英雄,他很有正义感,认为是对的事,就义无返顾地去做,不怕受到宙斯的惩罚。
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第5自然段,读出普罗米修斯的坚定和无畏。(自读、竞读、齐读)
(3)普罗米修斯是一个勇敢的神,任凭宙斯用残忍的手段折磨他,他也不屈服。
宙斯用了哪些残忍的手段?(指名说)
师:普罗米修斯的双手和双脚戴着铁环,被死死地锁在高高的悬崖上。高加索山,到现在都是人迹罕至的地方,他独自被锁在这里,既不能动,也不能睡,不光日夜经受风吹雨淋,凶恶的鹫鹰还每天剖开他的肚子,啄食他的肝脏,他要忍受撕心裂肺的痛苦。结合你的理解,再读读6.7、8自然段。忍受这样的痛苦,普罗米修斯也没有屈服,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
(4)普罗米修斯还是一个善良的神,当他看到人类吃生东西,在无边的黑夜中度过了一个又一个长夜,他很同情人类,就决定为人类盗取火种。
(5)普罗米修斯是一个值得敬佩的神,他的行为让执行惩罚的火神都敬佩。3.对别的神,你们有什么看法呢?
宙斯:冷酷无情,看到人类受苦一点也不同情。而且,他还很残忍,就因为拿了一颗火星给人类,他就用那么残忍的手段折磨普罗米修斯。
宙斯作文众神的领袖,太霸道了,他很可怕,几乎没人敢违抗他的命令,一旦违抗,他就会给以最严厉的惩罚。
火神:是一位有正义感的神,他对普罗米修斯的行为很佩服,并且他想救普罗米修斯。(指导读第三自然段)但是,他也很软弱,尽管他知道普罗米修斯没有错,却不敢违抗宙斯的命令。
大力神赫拉克勒斯:力气很大,还很有正义感。
4.师小结:同学们说得都很不错,我想,普罗米修斯的神话故事之所以在世界各国广为流传,大概是他为正义而战,不屈服权势的原因吧。在人们心中,他是真正的英雄!
三、充实所概括的主要内容。
(出示上节课概括的课文的主要内容)为了能更准确地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在理解完了课文的基础上,再回过头来看看我们上节课所概括的主要内容,你可以怎样适当地添加一些词语,体现普罗米修斯的无畏、为人类献身的精神。
添加后的主要内容:普罗米修斯冒着生命危险为人类盗取了火种,宙斯发现后,用残忍的手段严厉地惩罚了普罗米修斯,但普罗米修斯毫不屈服。最后,大力神赫拉克勒斯救了普罗米修斯。
四、课外拓展
1.在我们的课文中,除了普罗米修斯,还有一位正义之神——赫拉克勒斯,他也有一番不平凡的经历呢!有同学知道关于他的故事吗?
2.古希腊神话故事中的神还有很多很多,我们一起来看看课后的“资料袋”。板书设计
31普罗米修斯
盗取了火种、遭受惩罚、获得自由(勇敢无畏、为人类献身的精神)
32渔夫的故事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2.能力目标:了解民间故事情节曲折的特点,学会从人物语言、心理描写抓人物形象塑造的方法。
3.情感目标:从分角色朗读和课本剧表演中领会文中人物性格,增强民间故事语言的赏析能力。
教学重点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在理解课文脉络的基础上,从有关词句中体会魔鬼的凶恶、狡猾和渔夫的智慧。
教学难点 简要地讲述故事。教学过程
一、巩固预习
1.让一名平时字词掌握较差学生上黑板列出本课需掌握的字词,指名一生写出字音,师生共同正音。
2.解词:笑逐颜开 恩将仇报
二、解题启思
1.文章选录于那部著作?你对这部作品的知识了解多少?
生:选自《一千零一夜》。它是阿拉伯民间故事集,是世界著名的文学作品之一,又名《天方夜谭》,“天方”是指阿拉伯地区,“谭”通“谈”。作品真实地反映了公元8世纪至16世纪阿拉伯的器的风土人情,显示了古代阿拉伯人民高度的智慧和丰富的想象力,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和地方色彩。
2.课文为什么不改为“渔夫和魔鬼的故事”?
三、梳理情节
1.抓渔夫心理变化的句子,用一个词概括。
渔夫在打渔生涯中不幸遭遇魔鬼,经历了一次最严峻的人生考验。面对着这突如其来的生死攸关的困难,渔夫的心理产生了怎样的变化呢?请找出有关的句子。2.学生讨论,并领会情节的曲折性。
渔夫先为自己好不容易第四次捕鱼时,捞到一个可卖十块金币的胆瓶,解决了生计问题而高兴。当他遇到了凶恶的魔鬼,内心无比害怕之后,又镇定下来,按自己的计划骗魔鬼上钩,这里应是自信的。最后,渔夫处置凶暴的魔鬼的态度果断而坚决,从不受魔鬼的诱惑。
板书:喜悦害怕自信果断情节曲折
四、研习性格
1.同桌分角色朗读,体会人物形象个性。
提示:你现在正扮演谁?缩短本人与文中角色差距。2.课本剧表演:渔夫与魔鬼的斗争过程。演员——魔鬼:
道具——面具2个、马夹、风衣内衬 舞台监督
音响——魔鬼进出场模拟录音
3.评议角色表演:舞台上的“他”表现如何?
我觉得“渔夫”在与“魔鬼”说话时,应该用颤抖的声音表示自己的害怕,并且加上表情动作,比如瞪大眼睛、全身抖索等;最后与瓶中的魔鬼说话时,应十分果断,没有丝毫的犹豫,要有斩钉截铁的感觉。
4.概括人物性格:从渔夫和魔鬼的表现可见他们有什么不同的性格? 学生讨论,板书:诚实、机智、勇敢(渔夫)凶恶、愚蠢、狡猾(魔鬼)
五、想象描述
1.“假如渔夫在第三个世纪救了魔鬼”,请设计一段话,学生构思。2.学生交流,选取典型例子,评议哪一例更加合理。板书设计
渔夫的故事 渔夫善良、诚实机智、勇敢 魔鬼凶恶愚蠢、狡猾
教学反思
语文园地八
教学目标
1.把自己读过的一本好书,用普通话清楚明白地介绍给他人;通过互相介绍,了解什么是好书,激发读整本书、读好书的兴趣。
2.自主选择内容,自由习作,把自己想读的意思写清楚,学习运用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练习修改自己的习作。
3.读“我的发现”,学习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并交流自己的发现。4.读背歇后语,积累歇后语,初步了解歇后语的作用。
5.熟读趣味故事,体会祖国语言文字的奇妙,感受人物的才思敏捷。教学重点
1.把自己读过的一本好书,用普通话清楚明白地介绍给他人。2.读背歇后语,积累歇后语,初步了解歇后语的作用。
3.读“我的发现”,学习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并交流自己的发现。教学难点
通过互相介绍,了解什么是好书,激发读整本书、读好书的兴趣。教学课时 五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口语交际。
教学目标:把自己读过的一本好书,用普通话清楚明白地介绍给他人;通过互相介绍,了解什么是好书,激发读整本书、读好书的兴趣。
教学重点:把自己读过的一本好书,用普通话清楚明白地介绍给他人 教学难点:通过互相介绍,了解什么是好书,激发读整本书、读好书的兴趣。教学过程
一、名言导入
对于书,我们都不陌生。书,好书,到底会给人带来什么呢?在我们以前,有很多有成就的人都说过读书的作用。
二、师生齐读
列宁说:“书籍是巨大的力量。”
高尔基说:“爱护书籍吧,它是知识的源泉。”“每一本书都在我面前打开了一扇窗户,让我看到一个不可思议的新世界。”
伏尔泰说:“当我们第一遍读一本好书的时候,我们仿佛觉得找到了一个朋友;当我们再一次读这本好书的时候,仿佛又和老朋友重逢。”
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人类的营养品。”
歌德说:“读一本好书,就像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别林斯基说:“好的书籍是最贵重的珍宝。”
今天,我们就来交流一下,自己读过什么好书,向大家介绍一本你喜欢的好书。
三、自由交谈 介绍一本好书: 1.指名介绍一本好书。
(1)请1名同学介绍一本好书。
(2)征求大家的意见,想了解哪个同学读的哪本书,请那位同学介绍。师生评价,概括出介绍、推荐一本好书的方法:一是要把书名、内容说清楚明白;二是可以从不同角度介绍──比如有趣的部分、书给人的启示、快乐等;三是要把握听的同学的疑问简要解答。
2.小组开始互相介绍。
可以介绍自己最想向大家介绍的一本书,也可以根据小组同学的兴趣,应他们要求,介绍一本自己读过大家又感兴趣的书。小组之间评价谁介绍得清楚,选出大家都感兴趣的一本或两本书。
3.各小组评出都感兴趣的一本书,以小组为单位在全班介绍,小组成员互相补充。
4.教师也参与介绍一本好书,在语言上给学生一种规范、引导和点拨。5.根据学生介绍,把好书名字写在黑板“好书看台”里,鼓励大家有条件亲自读一读这些书。
再读名言,能说说通过以前的读书经历和今天的交流,你对谁说的话有同感?(学生交流,体会好书的作用)
小结:名人们说的书,应该都是指好书。今天,我们谈到的书,应该说也都是“好书”。这些好书会像营养品一样滋润我们的心灵,像朋友一样陪伴我们的人生,像窗户一样打开我们的世界,给我们力量、勇气和智慧。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和好书交朋友呢?
四、生活拓展
1.请家长为自己购买一本同学推荐的好书,要把这本书的内容跟家长介绍清楚。
2.在适当的时机,多开展几次“推荐一本好书”“推荐一种好杂志(报纸)”的活动,使学生对读书产生持久的热情。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习作。
教学目标:自主选择内容,自由习作,把自己想读的意思写清楚,学习运用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
教学重点:自主选择内容,自由习作,把自己想读的意思写清楚。教学难点:习运用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趣,拓展思路
1.导语:同学们,我们已经写了不少作文了,每一次都有内容的要求。有的同学说,要是让我自己想写什么就写什么,那该多好!今天,就请同学们自由习作,写自己最想写的内容。
2.读习作提示,想想自己最想写什么。
3.教师小结:引导学生从内容和体裁两方面体会习作的自由。如内容,可以写人,可以写事,也可以写景;可以写实事,也可以写虚拟、想象中的事。体裁上,可以是故事,可以是童话、寓言,可以是散文,也可以是诗歌。
二、自主习作 师生评议作文 1.交流自己写了什么内容。
2.小组之内交流读习作,选出大家认为比较优秀的文章,并说说好在哪。在读习作前,小组成员要把文章的特点讲一讲,以激发听者的兴趣。3.同学读自己的习作。根据实际情况,可体现以下特点:内容各异,体裁各异,语言流畅,内容具体。
4.教师推荐一篇有明显优点也存在问题的文章,引导大家读、修改。修改后再读一读。
5.自己修改习作。
三、拓展阅读风格各异的小文
1.导读:写作文最好是有感而发,写自己真实的想法,真正要说的话,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写,这样的作文才会感染人。我们来欣赏一下风格各异的几篇文章,有的是专家写的,有的是小学生写的,相信一定会给你很大启发。
2.自由读文章。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习作修改。
教学目标:学会欣赏文章,准确运用修改符号修改自己的作文。教学重点:练习修改自己的习作。教学难点:正确评价自己、别人的作文。教学过程
一、自主习作
二、师生评议作文 1.交流自己写了什么内容。
2.小组之内交流读习作,选出大家认为比较优秀的文章,并说说好在哪。在读习作前,小组成员要把文章的特点讲一讲,以激发听者的兴趣。3.同学读自己的习作。根据实际情况,可体现以下特点:内容各异,体裁各异,语言流畅,内容具体。
4.教师推荐一篇有明显优点也存在问题的文章,引导大家读、修改。修改后再读一读。
5.自己修改习作。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我的发现、日积月累。
教学目标:读“我的发现”,学习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并交流自己的发现;读背歇后语,积累歇后语,初步了解歇后语的作用。
教学重点:读背歇后语,积累歇后语,初步了解歇后语的作用。教学难点:了解教科书中歇后语的意思。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读词语盘点中的词语。2.听写词语。3.互相纠错。
二、读对话,了解内容
1.自读“我的发现”,想想从小林和小东的谈话中,你知道小东有什么发现? 2.同桌分角色读,进一步读好对话。
三、谈一谈,小东有什么发现 1.谈一谈小东有什么发现? 2.谁还有相同的发现?
3.抓主要内容,你还发现有什么好方法?
三、学生自由谈,肯定学生学习中注意发现总结方法。
练习用自己能掌握的方法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在前几个单元中任选两篇概括)
四、读课本中的歇后语
1.读六个歇后语,说说发现了什么? 2.熟读歇后语。
3.讲解三个典故“关羽失荆州”“王羲之写字”“周瑜打黄盖”。如果学生知道,可请学生讲一讲。
第五课时
教学内容:趣味语文。
教学目标:熟读趣味故事,体会祖国语言文字的奇妙,感受人物的才思敏捷。教学重点:积累故事,了解故事内容,体会祖国语言文字的奇妙。教学难点:理解故事,体会故事情感,感受人物的才思敏捷。教学过程:
一、趣味语文
1.自读两个小故事,读熟练。2.你觉得趣在哪?说一说。3.读对子,反复吟诵,感悟趣。水车车水,水随车,车停水止 风扇扇风,风出扇,扇动风生 花甲重逢,增加三七岁月 古稀双庆,更多一度春秋
二、拓展作业:
把书中的故事讲给家人听。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搜集趣联妙对故事,在语文活动课上讲给老师和同学听。
三、阅读延伸
读一读《猎人海力布》。
四、课外作业
写教案不能千篇一律,要发挥每一个老师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老师的教案要结合本地区的特点,因材施教。下面由我为大家整理了关于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作文教案,供大家参考!
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作文教案1
作文内容: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写一篇想象作文。
本次作文的教学目标是:
1、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和幻想,激活学生的思维,丰富学生习作的素材。
2、引导学生通过定向阅读.让学生领悟写假设类想象作文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1、采用扶放结合的方法,进步培养学生学写假设类想象作文的能力。
2、培养学生独立构思和认真修改习作的良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激发兴趣
同学们,在你们美好的心灵世界里一定装满了一个个美好的愿望,当你看到孙悟空变幻无穷的非凡本领时,也许会想,假如我会七十二变该多好;当你学习感到疲倦时,也许会想,假如我是一片自由自在的云该多好;当你看到病魔夺去一个个人的生命时,也许会想,假如我是一名神医该多好……让你的愿望今天就能实现,当然是不可能的。然而,如果将你的愿望通过自己的想象和幻想,在自己的作文中成为现实是完全可能的。
同学们,你们是否愿意把自己的美好愿望写下来呢?
二、引导走向阅读,领悟写法规律
为了帮助学生领悟假设类想象作文的写法规律,教师课前先布置学生在课前广泛收集有关假设类想象作文,并在浏览的基础上做好摘录笔记,然后组织课堂讨论,揭示其规律。
1.课堂讨论,激活记忆表象
同学们,老师布置大家课前收集、阅读了有关假想类作文,想一想:在你读过的这类文章中,哪些人或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从中受到哪些启发呢?假设类想象作文与一般的写人、记事、写景、状物的文章有什么不同呢?
2.归纳小结,揭示写法规律
教师先组织学生讨论:你认为要写好假设类想象作文,必须把握哪几点呢?在组织学生广泛讨论的基础上,教师进行归纳小结,并揭示以下写法规律:
(1)根据自己的愿望,选择自己理想中的人或物来写。
(2)想象要大胆、合理,假设的推测是有理有据,情节要生动有趣。
(3)所写的理想中的人或物,都应当有人的思维和人的行为。
三、启发点拨,指导选材
1.启发谈话,开拓选材思路
同学们,写假设类想象作文,写什么都可以。如果你对流逝的时光、对古老的历史有一种“揭开谜底”的_,你可以把时光想象成可以倒流;如果你学习感到困倦了,你可以把自己想象成一只鸟,一条鱼,一只老鹰……;如果你看到一位身患癌症的病人在死亡线上挣扎,你可以把自己想象成一盒药丸,一位名医……等等。每个人的兴趣爱好不同,生活经历不一样,因此,每个人想象的内容应该是各式各样、丰富多彩的。
2.独立选材,分组互议
出示题目《假如我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印象将题目空白处补充完整,然后引导学生分四人小组讨论,说说自己选择这个材料写的理由。
四、扶放结合,培养能力
为了减缓训练的坡度,教师在指导学生写作文时,采取“根据提供材料写→独立构思表达”这一由扶到放的方法,逐步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根据《假如我是一个科学家》提供的开头:假如我是一个科学家,我将发明一些东西贡献给人类。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续写成一篇完整的文章。
2.引导学生根据自己选择的材料独立构思表达
(1)启发引导,开拓思路
教师在进行构思指导时,要在引导学生求异思维上下功夫。让学生明白:同一个愿望,可以想象成多种不同的人或物,同一个人或物,情节结构的安排也可以多种多样。
(2)独立构思,完成习作初稿
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选材,运用学到的写假设类想象作文的写法规律进行独立构思,并完成习作初稿。对在25分钟内能完成习作初稿的学生授予“耕耘奖”。
五、指导修改,完善习作
1.提出修改要求,学生自改习作。
在学生进行错别字和病句常规修改的基础上,教师可引导学生对照下列要求进行独立修改。
(1)是否通过假设中的人或物来实现自己某种愿望的?这些人或物是否具有人的思维和行为?
(2)想象是否奇特、合理,假设的推测是否有理有据?情节是否生动有趣?
(3)你的习作是否能给人以某种启迪?
2.分四人小组互批互改。
3.课堂交流。要求学生说出自己如何修改的过程和理由。
4.对通过自己的修改,习作有明显进步的同学授予“百花奖”,进一步调动学生修改的积极性。
六、指导评赏,成就激励
1.指导学生根据提供的材料写假设类想象作文
1.让被评为“百花奖”的同学上台朗读自己的佳作,师生进行示范性评赏。
2.分四人小组自评自赏或互评互赏。
3.对评赏得好的学生授予“浪花奖”。
4.将班级优秀习作汇编成册,在班内或校内传阅,激发学生的成就感。
5.指导学生将自己的习作向有关少儿报刊投稿。
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作文教案2
[学生分析]
学生大多喜欢读故事、讲故事,通过课外的阅读又拥有了一定的阅读积累,所以对本单元的内容学生会比较感兴趣。在本单元的学习中,要注意给学生充分的读书时间,让学生反复读故事,在熟读的基础上练习讲故事,并以课文为出发点,把学生目光引到课外阅读中去,引导他们大量阅读民间故事、寓言故事和神话故事,进一步激发读书的兴趣。
[教学设想]
1、从学生已有的阅读积累出发,鼓励学生根据以前对这些故事的了解,互相交流见解,从而了解学生对这些故事所知多少,在此基础上进行有的放矢的指导,有针对性地开展课堂教学。
2、让学生反复读书,练习讲故事,引导学生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加深理解与感悟。
3、使学生对不同体裁的故事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有效地拓展课外阅读。
[学习目标]
1、认识28个生字,会写27个生字,正确读写“理睬、医治、驱赶、造福”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故事,讲述故事。
3、感受故事蕴涵的哲理和情感,体会做事、做人的道理,从中受到民族团结等方面的教育。
[教学准备]
教师制作与教材内容相关的课件。
[教学流程]
一、课前准备
师生共同查找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文及音像资料,了解故事中的人物及故事的大体内容。激发学生学习这四篇课文的兴趣,同时为本单元的学习提供一定的知识储备。
二、教学建议
(一)《寓言两则》
《纪昌学射》和《扁鹊治病》这两则寓言故事都有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好学的纪昌,堪称名士的飞卫,医术高超的扁鹊,固执己见的蔡桓公;且人物对话较多。因而要引导学生反复读课文,读好人物对话,揣摩人物的想法,才有可能准确地理解寓言的寓意。
《纪昌学射》
1、自读,简要概括故事内容。
2、熟读,请学生提出自己想要和大家讨论的问题,梳理提出的问题后,再引导学生进一步读书、思考并与同学交流自己的想法。
3、围绕重点问题引导学生讨论。(如:飞卫为什么要纪昌练习眼力呢?为什么纪昌后来会成为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
4、指导读文(重点指导读好人物对话)。
5、交流: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体会或想法?
《扁鹊治病》
1、自读,了解故事内容。
2、划出文中带有时间的句子并反复读一读,概括一下蔡桓公的病是怎样发展变化的?讨论:为什么蔡桓公的病会有这样的变化?从中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3、练习分角色读故事并讲述故事。
4、开展一次与蔡桓公之间的跨越时空的对话活动。把你想对蔡桓公说的话用一段简短的文字写下来。
(二)《《文成公主进藏》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有关文成公主的民间故事有很多,课文所选的这个故事以历史真实为依托,却与历史有所出入,反映了百姓对文成公主的崇拜和爱戴。
教学本文要引导学生独立阅读课文,了解故事内容,简要讲述故事,激发学生阅读民间故事的兴趣。
1、展示“文成公主进藏图”及相关音像资料,使学生更直接地感知故事内容。
2、根据阅读提示自读课文,了解故事的经过,提出自己的疑问。
3、交流汇报阅读收获。
4、提出不懂的问题,组织全班同学讨论。
5、练习简要讲述这个故事,开展组际之间的讲故事比赛。
(三)《普罗米修斯》
这是一篇外国的神话故事,课文重点写了普罗米修斯盗取火种后,受到了残酷的惩罚,但他并不屈服直到被大力神所救。教学本课,要引导学生感悟普罗米修斯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从有关语段的描写中体会人物的心情,学习复述故事。
1、读文,概括故事内容。
2、再读课文,想一想:普罗米修斯、宙斯、火神、大力神赫拉克勒斯都是怎样的神?想好后,同学们交流一下自己的想法。
3、出示句子:宙斯得知普罗米修斯从天上取走火种的消息以后,气急败坏,决定给普罗米修斯以最严厉的惩罚。组织讨论:从这个句子中可以体会到宙斯什么样的心情?从文中找到类似的句子加以体会,并抄写下来。
4、练习复述课文。
(四)《渔夫的故事》
这个故事选自古代阿拉伯著名的民间故事《一千零一夜》。这是个充满智慧的故事,故事中魔鬼的强大和渔夫的弱小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但是故事却告诉人们:拥有智慧的人,才是真正强大的、不可战胜的。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内容不复杂,又是学生喜欢的故事,理解起来应该没有难度。所以,应放手让学生自己读通、读懂。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交流读书感受。
1、自读课文,概括故事内容。
2、提出不懂的问题,全班讨论解决。
3、利用分角色读、表演读等方式读文(读文中引导学生体会魔鬼的凶恶、狡猾而又愚蠢;渔夫的从容、镇定、聪明)。
4、练习讲故事,重点讲好魔鬼为什么要杀死渔夫和渔夫战胜魔鬼的部分。
5、随文阅读《东郭先生和狼》这个中国故事,以深化学生对课文内涵的感悟。
三、拓展阅读
课外读一些寓言故事、民间故事、神话故事,简单整理一下自己的阅读收获,开展一次读书汇报会,同学之间互相交流一下读书收获。
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作文教案3
教学目标:
1.能有顺序地介绍乡村景物。
2.试着运用积累的优美词句。
3.学会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
教学流程:
一、文始_情始生
同学们,我们学到哪一课了?感觉写作文难不难?其实,写好作文很简单,只要做到两点就够了,一、记住自己看过的好词佳句。二、读文章时能总结出文章的写作方法。现在,老师就来做一个思维训练,你看到的这些词语,看谁能在20秒内记下来。
嫩绿油绿
浅黄金黄
粉红桔红
炊烟袅袅树木葱郁
稻香扑鼻麦浪金黄
瓜果飘香五谷丰登
鸟语花香鸡犬相闻
同学们的记忆力真是非同一般,让老师佩服。前几天我在看报纸的时候,无意间发现了一篇小美文,因为也是写的田园风光,所以很感兴趣,今天拿过来跟大家分享。看看同学们在总结文章写法上有没有绝招?
现在,你拿出手中的文章,跟同桌一起读,边读边总结它的写作特点。
二、佳作导航促思成1.佳作欣赏
2.章法导写
大家讨论一下,这篇文章中有什么可取之处?
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汇报:
(1.)文章结构:
总—分—总
(2.)修辞手法:比喻拟人
(3.)写作顺序:
时间顺序:
空间顺序:移步换景(地点变化)
(4.)拓展总结
除了本文体现的这些,你还知道不一样的结构,顺序和修辞吗?
写作方法各种各样,如果用在自己的文章中,就会让文章增色不少。今天,我们也来写一篇描写乡村景物的文章。老师给大家提供了三个题目,(出示)现在,你先用5秒钟时间选择一个题目,OK了?再用三十秒时间思考,你想写什么景物?
我选择的题目是,我准备写按顺序写等景物。
看来同学们已经心中有数了,老师宣布作文要求,对大家的要求有三个,一是做到作文三个不,“口不能言目不斜视笔不停止”。二、试着用上课前积累的词语。三、时间为30分钟。提前写好的同学默读自己的文章,并用波浪线画出文章中的亮点。
为了给孩子们一个安静的写作环境,我对老师们的要求是三选一:1.你可以选题目自己写一篇文章。2.看自己带的书。3.如果有事,悄悄地走出去。
计时开始。
三、快速行文情寓中
学生习作,老师巡视指导,帮助有困难的同学。并学出四个层次的代表,标出序号。
四、文终止情情未了
1.作品展览,教师指导学生评价。并当场打分。
提示评价要求。
没有得100分的同学不要失望,因为好文章是改出来的。
2.读一读自己的作文,把不通顺的地方改通顺,如果没有使用修辞方法,就改一改句子。
一、纵观全局,宏观看教材
当我们获得一本新书时,你会如何阅读?显然,“How to read a book?”成为开启阅读之旅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教材亦是如此,当我们接手一个新的年级,拿到一本全新的教材时,我们要从哪个入口走进教材?从哪个部分解读教材?读封面(扉页)—读目录—速读内容—合书小结,想必这是我们大多数人常走的路径,其实这条看似普通的路径,同样适用于我们的教材解读,而且对于我们宏观把握教材有着很大的帮助。然而,不少教师,尤其是老教师,在面对教材时,往往抱着“备课”的态度对待教材,以单元为中心,集中备教材,准备教案,为上课做好“烹饪准备”,有的教师甚至以“课”为中心,上一课,备一课。这样教学看似没有什么问题,实际上却犯了致命的错误。古话说得好,“擒贼先擒王”,对待教材也是如此,我们要善于从大处着眼,善于抓主要矛盾,做到教材在心中,教学胸有成竹。
因此,在新学期开始前,我们就应该仔细阅读本学期所使用的教材,同时还应利用专门的课时,组织学生们一同走进教材,认识教材,跟我们的新教材说一声“Hi!”如在四年级下学期的第一课,我就设计了“走进教材,和它交朋友”主题活动课。在这堂活动课中,我首先以“Say hello!”活动,带领学生们读封面及编者的话,引导学生们畅所欲言,帮助学生们挖掘封面中的小细节,从编者的话中,认识我们本学期的“朋友吗”,如主要任务,话题等。接下来,以画思维导图活动,带领学生们读目录,并以“速读目录及内容”完成图表的探究活动方式,引领学生们认识本单元所学的话题,了解我们这学期主要探讨的话题内容是什么。最后,以组间讨论、集体小结的方式,帮助学生们在心中勾勒出四年级下册教材的轮廓,让学生心中有数,明确将要学的是什么。
二、直击单元,微观见天地
单元是教材综合又独立的教学个体,如果说教材是一棵树,那么我们先前所认识与了解的封面、序言、目录与总结就是它的主干,而单元则是它旁逸斜出的分支,撑起了这棵参天大树,令其枝繁叶茂。由此可见,在把握主要矛盾的情况下,如何学会“弹钢琴”,直击教材内的各个单元,从“微”处见天地,是我们教学是否能够出奇制胜的关键。在实际教学中,我坚持以三个步骤直击单元,解读教材,即“常规阅读—职业阅读—审视阅读”。首先,“常规阅读”,就是整体感知我们教材的单元内容,基于内容,尝试寻找单元话题与实际生活的连接点,不带教学包袱,而是立足于学生的内心需求及发展诉求,寻找教与学的纽带,搭建课堂与生活的桥梁。紧接着,我们要进行角色转换,站在教师专业的角度,开展“职业阅读”,从教的角度,深挖教材内容、单元板块设计中所包含的教学价值,并从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应用能力出发,开展更加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在教材的基础上,进行单元板块的优化整合,如Story time板块和song time的联袂上演,提高教学的趣味性。最后一步,便是“审视阅读”,这主要是基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再次探索与挖掘。在实际教学中,我们既要关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也要关注学生们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如学生英语思维能力的开发,英语素养的陶冶,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英语审美能力的渗透等,真正实现素质教育的育人目标。
三、目标定位,主线构课堂
精准的目标定位不仅是我们开展教学活动的神兵利器,能使我们的教学事半功倍,而且也是我们个性化解读教材、特色化开展教学活动的必要条件。在解读教材的过程中,我们要善于当教学的“有心人”,在研读教学内容,根植学生们实际英语水平及发展需求的基础上,对我们单元教学的各个板块进行精准的目标定位,在确保教材共性的基础上,发挥我们课堂教学的个性,使得每个学生都有获得发展的机会。如在设计第六单元的“Fun time”板块时,我考虑到,这个板块的功能以输出为主,在教学实际时,我先思考了两个问题:(1)这个板块重点解决什么问题?与是Story time板块是什么关系?(2)采用什么形式进行重点词句的操练?在确定好输出目标后,我尝试进行目标定位,该板块与第一课时中story time相衔接,起到承上启下,巩固故事内容,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教学作用,它主要采用课文情境或课文情境变式进行操练。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我们可以尝试借助趣味性、互动性的语言实践活动,如游戏等操练重点词句,让学生进一步强化并能够比较熟练地运用Whose...?特殊疑问句进行询问物品的主人,同时学会用一般疑问句Is/Are...’s?进行猜测,从而强化学生们的语言输出,把Story time的输入迁移到这个板块的输出,达到教与学的收放自如、学与用的收支平衡,促进学生们语言个性化的成长。
总之,教材是我们教学的“说明书”,是教的依据,是教的前提,它值得我们精雕细琢,推敲考究。在面对教材时,我们既要以教者的姿态,认真研读,精心设计,挖掘其中更多的教学资源,为构建高效的课堂教学做足准备;更要做谦虚的学者,站在学生们的角度,走进教材,细细品味。我相信,教材虽然大同小异,但是只要我们用心解读,每一次阅读都能发现其中的新天地。
1.plant trees 种树
2.be good for... 对……有好处
3.reduce air pollution 减少空气污染
4.save water 节约用水
5.take shorter showers 缩短洗澡时间
6.turn off the lights 关灯
7.protect the environment by recycling waste
通过回收利用废品来保护环境
8.live a green life 过着环保的生活
9.used to 曾经
10.drive me to school 开车送我去上学
11.take the underground 乘地铁
12.cause serious air pollution
引起严重的空气污染
13.choose public transport
选择公共交通
14.a country with high mountains and clean blue lakes
一个有着青山和干净蓝色湖泊的国家
15.keep it that way 保持原样
16.be separated into different groups
被分为不同的族群
17.learn about an organization for recycling clothes
了解一个回收服装的组织
18.collect old clothes from all over the country
从全国各地收集旧衣服
19.be sold in charity shops
放在慈善店出售
20.be given to the poor 被送给穷人
21.be sent to factories for recycling
被送到工厂回收利用
22.have many laws to do
有许多法律来做某事
23.for example 例如
24.be not allowed to cut down trees
不被允许砍伐树木
25.drop litter in a public place
在公共场合丢垃圾
26.be fined by the police
被警察罚款
27.limit air and water pollution
限制空气和水污染
28.our greatest treasure
我们最大的财富
29.depend on 依靠
30.rich resources 丰富的资源
31.use energy from the sun, wind and water
使用来自太阳、风和水的能源
32.these new types of energy
这些新型能源
33.cost very little 花费很少
34.run out 用完
35.produce little pollution
几乎不产生污染
36.World Environment Day
世界环境日
37.do ... for the environment
为环境做某事
38.do something to make a difference
做点事情以起到作用
39.cause a result
导致一个结果
40.be used up 被用完
41.do something wrong 做错事
42.something used 用过的东西
43.so that 为了
44.set up 成立
45.protect nature 保护自然
46.my online friend 我的网友
47.keep their country clean
保持他们的国家干净
48.do with 处理
49.sound like a good idea
听起来像是一个好主意
50.in the town square
在小镇广场
51.at the town hall
在小镇礼堂
52.be invited to the show
被邀请到这个展览
53.at the show 在演出中
54.videos about the past and present of Sunshine town
有关阳光镇现在和过去的视频
55.one of the biggest problems
最大的问题之一
56.be thrown into lakes and rivers
被扔到河里和湖里
57.be filled with 被填满
58.in the future 在将来
59.clean up 清理干净
60.as well as 也;和……一样
61.act to improve the environment
采取行动改善环境
62.living things 有生命的东西
63.some good news 好消息
64.have a chance to do 有机会做某事
65.on that day 在那天
66.work together 一起工作
67.make the world a better place
使这个世界更好
68.turn off the tap 关水龙头
69.brush teeth 刷牙
70.take showers for less than 10 minutes
洗澡不超过10 分钟
71.use both sides of the paper 用纸的两面
72.recycle empty bottles 回收空瓶子
73.take their own bags to the supermarket
自己带袋子去超市
74.do a survey 调查
75.be asked about their daily habits
被问及他们的日常习惯
76.the results of ……的结果
77.look nicer with more trees around
有更多的树看起来更好
78.reduce dust 减少灰尘
79.be harmful to our health
对健康有害
80.keep soil in place
保护土壤不流失
81.not only... but (also)...
不但……而且……
82.be dug up from the ground
被从地里挖出
83.as a result 结果
84.if possible 如果可能
85.some simple steps to take
一些简单的措施可以采取
86.in use 使用
87.change for the worse
变得越来越糟
88.in order to save power
为了节省能源
89.a good way to do...
……的好办法
90.develop a green lifestyle
形成环保的生活方式
91.do more exercise 做更多的运动
92.watch less TV 少看电视
【重点句型】
1.Treat something used so that it can be used again.
处理用过的东西以便它能够被再次利用。
2. Pollution is one of the biggest problems in the world today.
污染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问题之一。
3. Here are the results of the survey.
这儿是调查结果。
4. Coal, oil and natural gas is not only useful for families, but have a wider use for factories.
煤炭、石油和天然气不仅仅对我们家庭有用,而且还在工厂中有着更广泛的用途。
5. In order to save power, we should turn off the lights when we leave a room.
星期六,哥哥带我去溜冰场玩。到了溜冰场后,看到许多人都在开心地玩着,我站在旁边有些难堪。过了一会儿,哥哥让我开始学着玩,还要穿着怪怪的鞋子,刚开始还站不起来呢。起初,我有些不耐烦了,实在不想玩了,因为学不会,而且还这么麻烦,更头疼的是,周围的人都盯着我,好像很丢人的样子。
哥哥看出了我的心思,后来,他停了下来,专门训练我。哥哥让我多多练习,不要害怕什么,一定可以成为最好的溜冰员。在哥哥的指导下,我慢慢地有了进步,主要是现在有了一些兴趣啦!
到了星期天,哥哥又带我去练习。这回可不同星期六了,一直是我一个人在摸索,说起来也怪,自己在瞎碰的过程中,我还慢慢地发现了一些规律,比自己模仿别人的效果快多了。记得中途我跌倒了一次,但是迅速又站了走来,继续玩,最终我也能像其他人一样得心应手了。
【四年级下册数学第八单元知识点】推荐阅读:
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知识点03-14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12-15
习作案例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11-08
小学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作文:笑声03-29
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作文350字:我的梦想06-21
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作文:一本书的传奇经历作文600字11-09
四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模拟考题11-11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教学反思11-21
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教案10-01
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案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