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重机械安全检查方案

2025-05-1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起重机械安全检查方案(精选4篇)

起重机械安全检查方案 篇1

一、检查目的

通过大型机械设备的安全检查,进一步推动特种设备安全生产,加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力度,落实安全主体责任,加强安全管理,提高机械操作人员安全意识,预防和减少特种设备事故,促进承秦项目特种设备继续保持安全运行,提供良好的安全施工环境。

二、主要检查内容

加强机械设备安全管理的措施

1、构建安全管理体系

建立安全管理体系时,应充分体现“安全生产,人人有责”以及“管生产必须管安全,准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建立一套安全体系,形成一个完整的管理网络,纵到底,横到边,层层落实,不留死角在整个网络中应包括第一责任人、主管负责人、日常安全业务管理责任人、安全管理员、操作人员,所有成员要各负其责,措施得力。安全管理制度的建立必须使安全管理体系和管理活动正常运转.约束安全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使安全管理规范化、合理化、科学化遵照国家“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基本方纠,依照《劳动法》《安全生产法》以及行业、上级主管部门的政策,结合本单

位实际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管理制度应包括: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目标考核制度、安全教育培训全管理制度应包括: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目标考核制度、安全教育培训。

2、培养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

操作人员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敬业爱岗,具有较强的安全意

识和自我防护意识,心理稳定,身体素质好。在复杂的环境下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应变性。操作人员上岗前必须进行岗前安全教育培训,做到不经培训不上岗,操作不熟练不上岗,不了解岗位可能发生事故及防范措施不上岗要在取得考核证后方可上岗操作,实行定人、定机、定岗制度。要做好操作人员劳动防护工作,安全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签订安全责任合同,并且与经济挂钩,使操作人员具有安全风险意识。有的放矢,避免事故发生。

3、搞好机械自身安全

首先,要制定操作人员岗位责任制,采用定期、不定期对机械进行检查审验,发现隐患,及时整改=操作人员在操作机械过程中应严格执行“三检”制度:工作前检查、工作中检查和工作后检查。工作前检查是预防,工作中检查是发现,工作后检奄足处理。其次.要保证机械各部位运转正常,缺少安全装置或安全装置已失敬的设备不得使用.严禁拆除机械设备上的自动控制机构,如力矩限制器、紧急停机开关

等安全装置,严禁拆除监测、指示、仪表、报警及警示装置机械周围可设立醒目的安全标志牌,用以提醒人们注意安全及发生意外时如何采取紧急措施。要根据设备技术状况制定设备报废计划,适时报废使用周期终止的设备,严禁使用淘汰及报废设备。

4、加强机械使用环境的保护

起重机械安全检查方案 篇2

1 起重机械的安全管理

起重机械使用单位必须购置取得相应的特种设备设计、制造许可厂家的产品, 并要求厂家提供相关文件, 同时使用单位还要具备相关条件及建立相关的规章制度。

1.1 起重机械出厂时, 制造单位应当向使用单位提供如下文件

(1) 设计文件, 至少包括总图、主要受力结构件图、机械传动图、电气和液压系统原理图; (2) 产品质量证明书, 至少包括产品合格证、产品技术特性、主要受力结构件材料、主要零部件、安全保护装置、出厂检验报告、铭牌实物复印件; (3) 安装及其使用维护说明; (4) 制造监督检验证书; (5) 整机型式试验证明。

1.2 起重机械使用单位应先具备下列条件

(1) 起重机械应经特种设备检验人员检验合格, 未经定期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起重机械, 不得继续使用。 (2) 起重机械操作人员及其相关管理人员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考核合格, 取得国家统一格式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书, 方可从事相应的作业或者管理工作。

1.3 建立安全管理规章制度

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设备管理制度;日常检查管理制度;维护保养管理制度;定期报检管理制度;人员培训管理制度;交接班管理制度;事故报告和应急救援管理制度;技术档案管理制度。

1.4 建立起重机械安全技术档案

产品出厂文件;施工资料;使用登记证明;日常使用状况记录;日常维护保养和定期自行检查的记录;运行故障和事故记录;定期检验报告。

1.5 应按制度经常检查起重机械的技术性能和安全状况

每年对在用的起重机械至少进行一次全面检查, 其中载荷试验可以结合吊运相当于额定起重量的重物进行, 并按额定速度进行起升、行走等机构安全性能检查。

每月至少应检查下列项目: (1) 安全装置、制动器、离合器等有无异常情况; (2) 吊钩、抓斗等有无损伤; (3) 钢丝绳、滑轮组等有无损伤; (4) 配电线路、集电装置、配电盘、开关、控制器等有无异常情况; (5) 液压保护装置、管道连接是否正常; (6) 顶升机构、主要受力部件有无异常和损伤。停用一个月以上的起重机械使用前也应做上述检查。

1.6 每日作业前应检查下列项目

各类极限位置限制器、制动器、离合器、控制器的安全性能等;轨道的安全状况;钢丝绳、吊索吊具的安全状况;经检查发现起重机械有异常情况或损伤时, 必须及时处理, 严禁带病运转。

2 具体实施措施

根据上文的相关硬性规定, 起重机械运作中的安全工作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必须引起相关工作部门的谨慎与注意, 下面是对于条例具体的施行办法。

(1) 对于作业人员的职业技能需要有过硬的要求, 这样就必须加强相关人员的专业培训。国家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已经规定起重机械作业的相关人员, 例如:司机、指挥人员等工作人员均为特种设备作业人员, 必须要有相关专业技能以及安全管理意识的培训, 并且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考核合格, 取得国家统一格式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书, 方可从事相应的作业工作。但是, 在目前的情况来看, 这项工作的进展还不到位, 很多作业人员处于无证上岗的状态。所以, 相关的管理部门必须加大对此的排查力度。同时, 相关企业需要加紧对于起重机械作业人员的技能培训以及安全意识的培训, 消灭掉无证上岗的情况继续存在。特别需要注意的是, 国家的相关部门还没有完全将起重机械的维修人员纳入这一考核当中去。我认为, 起重机械作业单位的相关维修人员, 不仅仅工作量很大、要求知识涉及面广阔, 而且他们所承担的责任也十分重大。他们技术水平的好坏优劣, 不仅仅与他们自己的人身安全相关, 也直接导致了起重机械作业的企业是否能正常运营。所以, 我们应该多对起重机械的维修人员进行关注, 保证他们的职业技术过关, 定期组织他们去参加培训, 全面的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准以及安全意识的强弱, 以保障起重机械作业的正常进行。

(2) 施行全面备案的制度以及使用登记制度。通过这些制度, 可以把一些没有生产相关证书的企业、安全性能极差的企业或者国家、省、市等淘汰, 限制使用的起重机械设备及时地清除出市场。特别是针对建筑施工用得流动式起重机械, 相关的证明必须有统一的样式, 在各个地方都应该有查询的分点, 并且需要设置相应的防伪和防盗设施, 还需要把使用的情况详细的记录在案, 每次使用的登记都要由登记机关在备案证后备注栏内注明使用登记时间、使用工程名称、规模及工程地点等。并且需要在使用登记栏内加盖登记机关专用章。这样的话, 除了每台合格的起重机械都有一个自己的“身份证”以外, 还可以通过其记录的备注栏目中看清楚他曾经为哪些工程项目服务过, 在哪里进行过作业, 还使不合格的起重机械无处可逃、无处可用。如果有人假冒, 都一目了然。

(3) 还可以由国家的有关部门带头, 带领着各个企业进行投资开发新技术的项目, 提高相关的科技水平, 研发出先进的安全管理手段、安全检测手段, 全面提高有关设备的安全性能以及使用性能和检测质量等等。这样不仅仅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检查成本, 还可以保证相关技术的完整性, 出现差错的概率将大大降低。这样, 就实现了安全检查与安全管理的根本目的。

3 结语

要加强起重机械作业的安全性能, 就要求相关的单位应当坚持“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 综合治理”的方针, 广泛深入开展的施工起重机械的隐患排查与治理工作, 才能有效推进施工起重机械的规范化管理, 有效预防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林志忠.浅谈施工起重机械安全隐患的排查与治理[J].建筑安全, 2009 (9) .

起重吊装作业安全检查标准 篇3

(一)施工方案

1、起重吊装作业必须根据工程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并经企业技术负责人审批签字后实施。

2、专项施工方案应包括起重机型号选择,平面布置,吊装工艺及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二)起重机械 ①起重机

1、起重机必须取得准用证,进场安装后必须办理验收手续,合格后方可使用。

2、起重机必须设置可靠有效的超高和力矩限制器,吊钩有保险装置。②起重扒杆

1、起重扒杆必须进行设计计算并经企业技术部门审批。

2、起重扒杆必须按照设计进行安装,作业前进行试吊,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并做好书面记录。(三)钢丝绳与地锚

1、起重钢丝绳必须符合有关要求,磨损、断丝不得超标。

2、缆风绳安全系数必须大于3.5。

3、滑轮、地锚的设置必须符合有关规定或施工方案的要求。(四)吊 点

起重吊点符合设计规定,所用的索具、钢丝绳规格型号、绳径倍数符合设计和有关规范要求。(五)司机、指挥

1、司机、指挥必须持证上岗,起重机械必须由本机型的司机操作。

2、高处作业必须有可靠的信号传递措施。(六)地耐力

起重机作业路面的地耐力必须符合说明书要求,否则应采取相应的铺垫加强措施。(七)起重作业

1、每次作业前均应进行试吊,正常后才能作业。

2、被吊物体应明确重量,不得不明吊重或超载作业。(八)高处作业

1、吊装作业必须设置防坠落措施,作业人员应系安全带并悬挂在牢固可靠的地方。

2、应设置人员上下专用斜道、爬梯,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九)作业平台

1、起重吊装人员必须有可靠的立足点并有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

2、作业平台应坚实、牢固,单独支撑,且宜采用4cm厚以上木板或防滑钢板铺设严密,临边防护符合“三宝四口”中有关要求。(十)构件堆放

1、构件堆放整齐,楼板堆放不得超过16M,其他构件堆放不得超过有关规定。

2、大型构件堆放应有稳定措施。(十一)警 戒 吊装作业时应设置警戒线,悬挂警戒标志,并派专人监护。(十二)操作工

安全检查整改方案 篇4

单 位:交口煤业有限公司

时 间: 2013年1月14日

贯彻落实省市区安全会议精神

安全大检查存在问题及整改方案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区安全会议精神,吸取近期发生在我省的五起安全事故教训,进一步加强我矿安全基础工作,加大安全管理力度,根据上级管理部门要求,我矿于2013年1月12日下午,由矿长牛海明亲自主持,各副矿长、副总、项目部领导参加,召开了安全办公会议,传达贯彻学习区煤炭局2013年第一季度安全例会精神及省市区三级政府有关我省近期发生的五起事故通报,并要求项目部把会议精神贯彻到每位员工。根据上级主管部门要求安排对全矿进行安全大检查。

根据我矿建设施工进度及气候、环境等因素,决定从2013年1月12日起,回风立井停工停建,主副斜井继续施工建设。为了确保施工建设安全,矿决定成立安全检查领导组,对我矿基建主副斜井“一通三防”和冬季防火、防冻、防触电等方面进行了安全大检查。

一、成立安全检查领导组:

组长:牛海明

第一组:毛官、程凤权、白富军

郭永豪、薛振华(项目部)

检查地点:副斜井

第二组:李强、柳文军、武东山、郝如

赵宇冰、李良汉

检查地点:主斜井

检查时间:2013年1月13日早班

二、检查存在问题:

此次安全检查根据不同的项目施工地点,分小组进行,从井下“一通三防”到地面“防火、防冻、放触电”。共查出问题22条,其中井下“一通三防”方面问题8条,机电问题5条,运输问题3条,其他问题:2条;地面冬季防火问题2条;防触电问题 2条。

1、一通三防问题:

⑴、副斜井风筒多处接头不严漏风,有破口。

⑵、副斜井360~420m处风筒吊挂不直。

⑶、副斜井风筒距工作面远,出风口落地。

⑷、副斜井井口无灭火器,消防器材不齐全。

⑸、副斜井工作面无消防器材。

⑹、副斜井350m处往下风水管路未吊挂。

⑺、主斜井井口有一个灭火器失效,消防器材不齐全。

⑻、主斜井井口有破口漏风。

2、机电问题:

⑴、副斜井防爆灯喇叭嘴普遍松。

⑵、副斜井140m处接线盒电缆伸入内腔短,不足5mm。

⑶、副斜井1#临时水仓开关整定大。

⑷、副斜井400m处临时水仓80开关喇叭嘴羊尾巴。

⑸、信号综合保护不起作用。

3、运输问题:

⑴、副斜井440m以下缺托绳辊。

⑵、副斜井部分道夹板缺螺栓、螺母。

⑶、副斜井行车不行人信号装置井底与井口不联通。

4、其它问题:

⑴、副斜井440m处躲硐里炸药箱与开关一起放置。

⑵、副斜井480m往下13米范围右帮缺网片、锚杆。

5、地面防火问题:

⑴、副斜井绞车房有一个灭火器失效。

⑵、主副井工人宿舍使用电炉、钨丝灯取暖。

6、地面防触电问题:

⑴、主副井职工宿舍用电插头明接。

⑵、配电室开关负荷线明接。

三、问题三定情况

我矿领导高度重视此次查出的问题,认真分析了存在问题的原因,并与2013年1月13日下午,召开了三定会,由矿长亲自主持,各副矿长及检查人员、项目部负责人参加,根据不同问题,制定相应整改措施,定时间、定责任人进行了三定(三定表附后)。

四、采取措施

根据各个问题的三定情况,定于2013年1月14日对所有问题的整改情况进行检查落实,对按期完不成的整改问题,每条罚款2000元,并责令停工整改。

五、整改落实情况

2013年1月14日中班,我矿组织各分管副矿长对所查出的22条问题逐一进行落实,经落实检查,所有22条问题都按照“三定”进行了整改处理。

上一篇:客户背景调查标准下一篇:四年级下册数学第八单元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