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家乡一处景物作文(精选5篇)
春天,甘蔗下种了,我爷爷把甘蔗剁成一节一节的,埋在土壤里,再给它施上点肥。等那绵绵春雨下过,甘蔗便从大地钻出一个个小小的芽儿。那芽儿经过雨水的滋润,好像洗了个澡,显得生机盎然。
炎热的夏季悄悄地到来,甘蔗在爷爷的精心培育下,它一下子长高了。爷爷开始顶着火辣辣的太阳给它分行,分行后的甘蔗便整整齐齐的,像一排排整齐的队伍。每枝甘蔗笔直地挺立在田野上,远远望去像一个个站岗的哨兵。没过几天,甘蔗长到一米多高了,甘蔗叶子的颜色也越来越绿,一阵微风吹过,叶子发出“沙沙”的响声,像在唱一首动人的歌。
落叶飘飘,百花凋零。正是这金秋时节,甘蔗成熟了。田野的甘蔗地连成一大片,郁郁葱葱。看着长高长粗的甘蔗,爷爷乐开了花。爷爷慈祥地抚摸着我的头,轻轻地说:“科科,收获的时候,爷爷把最大的甘蔗给你吃。”
不觉到了冬天,爷爷不顾寒冷,开始砍收种下的甘蔗,把一根根甘蔗捆扎好,抬上三轮车送回家。到家后,爷爷又在家的后园挖了一个大坑,把一捆捆甘蔗放进去,然后用土把甘蔗埋藏起来。爷爷说:“这样甘蔗可多贮藏几天,只要藏得好,甘蔗不会烂掉,到春节可以拿出来待客。在暖洋洋的阳光下,甘蔗吃起来特别有味。”
在三年级下学期, 学生虽然经过了一个学期的习作训练实践, 但也只是初步接触, 还是处于起始阶段。对学生来说, 每一次习作不仅有着各种困难, 更重要的是, 他们首先面临这样一些问题:对这次习作是否感兴趣?有没有东西可写?能不能把这次习作写好?
“介绍家乡景物”因为都是学生身边的景物, 在选材上有较大的自主空间, 学生一定会兴趣盎然。但要想把景物写得具体、生动, 就需要对景物有足够的了解。另外, 学生的词汇量不够丰富, 即便想到了、观察到了, 也无法用生动、具体的语言表达。
[设计思路]
1.走进生活。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 选取自己喜欢的一处景物, 进一步细致观察, 加深切身体验, 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
2.阅读美文。搜集、阅读写景类作文及名家的相关文章, 在反复诵读中积累优美句段, 增强语言感受能力, 领悟某些带有共性的习作方法。范文仅仅是个例子而已, 绝不能让范文束缚学生的自由习作。
3.提供互动平台。创设读一读、说一说、评一评的教学情境, 让学生互动起来, 在读、说、评中, 掌握按顺序、抓特点、展想象等描写景物的基本方法。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引导学生按顺序、抓特点, 仔细观察景物, 展开丰富的想象, 把景物写具体;语言通顺、连贯, 表达出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3.培养学生独立构思和认真修改自己习作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按一定顺序, 抓住景物的特征, 展开丰富的想象进行描写。
[课前准备]
1.搜集、阅读写景类文章, 积累优美语句, 增强语言感受能力, 领悟习作方法。
2.仔细观察自己喜欢的一处景物。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 启发回忆
1.谈话激趣。
师:在口语交际课中, 同学们都介绍了自己喜欢的一处景物, 用语言把这些景物作了生动的介绍, 让人听了有身临其境之感。如果能把那些美丽的地方写下来, 并且配上自己找的图片, 或是自己画的插图, 那就更美了。
(教学策略:上课伊始, 教师动情的语言, 在第一时间内为学生们创设了良好的习作情境, 为习作打下了情感基础。)
2.启发回忆。
师:现在请同学们结合口语交际课中的交流内容, 再认真回忆一下你观察了的景物, 说说为什么喜爱这处景物。
生:我观察了河滨公园, 那里景色很美。
……
二、明确要求, 领悟写法
1.阅读习作提示, 明确习作要求。
师:读了习作提示, 你知道了什么?
生:介绍家乡的景物要按一定的顺序, 要说出其特点。
师:对, 必须按一定的顺序来写, 才能使文章条理清楚, 才能更好地让读者欣赏文章中优美景致。任何景物都有自己的特点, 观察时要细致, 要抓住景物的特点。 (板书:按照顺序、抓住特点) 还有吗?
生:要展开丰富的想象。 (板书:展开想象)
生:要表达热爱家乡的感情。 (板书:热爱家乡)
师:写景并不是单纯地描写景物, 家乡的一山一水、一花一木都能让我们生发出强烈的思想感情, 或是热爱, 或是赞美。
(教学策略:恰到好处的“导”是提高学生习作能力不可缺少的过程。通过学生研究讨论和教师点拨, 引导学生领悟写作方法, 寻找规律, 真正让学生成为习作的主人。)
师:同学们, 我们阅读了习作提示, 知道了习作的要求, 这就是对作文的审题, 是写好作文关键的一步。
2.拓宽学生思路, 领悟写作方法。
师:同学们, 老师已布置大家课前搜集、阅读写景类的文章, 现在请大家拿出搜集的文章, 想一想, 阅读这些优秀文章后你受到了哪些启发?把自己想到的与小组内的同学相互交流。
(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广泛阅读, 交流信息资料。通过小组协作学习, 实现多元互动, 了解写景作文的规律。)
师:你们对怎样写好这篇习作, 还有什么好建议?
生:可以按时间顺序来介绍景物。
师:哦, 你读了什么文章, 是按照什么时间顺序写的?
生:我读了很多写景的文章, 最喜欢《荷花塘》这篇。它按早晨、夕阳西下、夜里的顺序写出了荷花塘在一天不同时间里美丽的景色。
师:我们小学生写景作文中最常用的顺序有两种, 以时间为顺序是其中的一种。以时间为顺序, 就是以时间的先后来描写景物, 主要表现在描写同一景物时, 突出景物在不同时间、不同季节发生的变化。例如一天之间的早、中、晚, 一年之中的春、夏、秋、冬四季。 (板书:时间:一天早、中、晚, 一年春、夏、秋、冬)
师:另一种常用的顺序, 你们知道吗?
生:方位顺序。我找到的《游塔尔寺》是按方位顺序来写的。塔尔寺有三层, 它从塔的底层一直写到塔顶, 再写塔内。
……
(板书:方位:上下、左右、前后、远近)
师:从作者写景的方法中, 你还学到了什么?
生:把景物写生动, 还要用比喻句、拟人句。
……
(教学策略:新课标虽然鼓励学生自由表达, 但教师在学生习作时适当的引导很重要。这节课学生通过交流的平台再次感悟到了“按顺序、抓特点、展想象”这一方法的妙用所在。至此, 这次作文的要求就在不留痕迹的引导中变成了学生自己习作的共识。)
三、合作交流, 乐于表达
1.引导说景, 交流互动。
师:刚才同学们交流了很多, 建议真不错。现在请说说你们是怎样抓住特点进行观察的。
生:我观察绿色家园, 重点观察了草坪和人工池。草坪
……
生:我补充, 池中有一条九曲桥, 人们就是顺着它才能到塔上游玩, 喷泉是在九曲桥的两边, 只有在节日时才开放。
……
师:同学们都有一双慧眼, 不仅学会了怎样观察景物, 而且能抓住景物的特点观察。那么, 如何让笔下的景物“活”起来呢?
生:写日月塔不仅可以写它的外形, 还可以加上自己的想象。
……
(教学策略:提供互动平台, 多形式、多层次的交流开拓了学生的习作思维空间, 同时引导学生在交流中产生灵感, 丰富学生习作内容和个性化的表达, 为学生轻松习作提供了心理支持。)
2.自主构思, 自由表达。
师:在交流中你们一定又受到启发了, 老师相信, 同学们不但说得好, 写得更精彩。请你们认真构思, 自由表达, 写出最棒的习作来!
四、交流评改, 分享快乐
1.读给自己听, 自己修改。
2.读给同学听, 分享快乐。
(教学策略:“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他人听, 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是习作教学提倡的好方法。通过相互交流习作, 有利于彼此激励和开阔思路, 也是学生重新感受写作和自我完善的过程。)
五、总结谈话, 提出希望
这是一条绿绿的小河。周围是一片树林,树上有各种果子:苹果、梨、杏……在水里,有各种各样的鱼,有名的,没名的,形态各异。一条条鱼多像一个个花纹啊!还有许多不知名的水草,像一个个跳舞的精灵。三三两两的蜻蜓在岸边飞来飞去,为美丽的玉河增添了许多了活力。水是那样清,清得能看见河底的手头。水又无比的绿,绿得像一块玉石一样。我想,这就是它叫玉河的原因吧!
春天的它,像一个刚刚苏醒的小姑娘,带着沉沉的睡意进入工作。
夏天,她从一位小姑娘变成了一位少女,热情欢迎来河边玩耍的每一位小朋友。
秋天,她像一位观众,欣赏着岸边丰收的美景。
冬天,冬爷爷给她盖上一层厚厚的冰被,美丽的玉河开始沉睡,等待新的一年。
家乡的小河
我的家乡在一个小山村里,那儿山清水秀,鸟语花香,是个美丽的地方。村庄的正前方,有一条美丽的小河。
小河弯弯曲曲,流水犹如水蛇一般。河水清清的,浅浅的。河底晃动的沙石清晰可见,还有小鱼从下面游过。
小河的水虽然少,但却一样能灌溉田地,让庄稼饱饱地“喝个够”。
小河是孩子们的最爱。每到夏天,小河里都会出现一个个像泥鳅一样敏捷的身影,那是我们在小河里游泳。我们一会儿打水仗,一会儿玩高台跳水,有趣极了!河面上溅起了一朵朵雪白的浪花和一阵阵欢乐的笑声。小河成了我们的乐园。虽然弄湿了衣服,回家免不了一顿训斥,但此时快乐占据了我们小小的心,其他的早已不重要了。
今天,爸爸开车带着我和妈妈到狼山游玩,经过40分钟的行程,我们来到了狼山脚下,买了门票,坐着缆车上山啰。
游览车把我们带到了山的最顶峰。我的眼前豁然开朗,各种景色尽收眼底。“哇,真是美不胜收啊!”我情不自禁地喊了一句。
从山上向南望去。我国第一条大河——长江,浩浩荡荡,向东流去。水面上各种船只来来往往,有大轮船、小轮船,缓缓而行。江边还有运动员在比赛划船呢!他们争先恐后,力争上游。岸上的啦啦队员们挥着不同的棒子,呼喊着“加油,加油!”江面上横跨着一座大桥,像一条巨龙向江南延伸,桥上的行人小得像一只只蚂蚁在来回走动,汽车像一只只小甲壳虫在爬行……
站在山顶向北看去,南通城里高楼耸立,阳光照在高大的建筑物上,五光十色,璀璨夺目。远处郊区绿色的田野无边无际,欣欣向荣。
我们走在山间的林阴小道上,倾听着鸟儿在枝头欢歌,享受着山间的清风带来的清凉,感受着树枝摇曳的“沙沙”声,沐浴着从树叶中穿过的一缕缕阳光,我完全陶醉了。我觉得这是世界上最舒适的环境。
啊!我为有这么美丽的家乡南通而感到骄傲!
【介绍家乡一处景物作文】推荐阅读:
介绍家乡的一处景物作文600字07-23
介绍家乡景物的作文600字12-07
介绍家乡的景物的作文300字11-19
介绍家乡作文11-04
介绍家乡美景的作文12-04
介绍家乡的节日作文01-21
高一英语作文介绍家乡04-27
一处家乡的美景作文01-15
介绍家乡的习作作文600字07-13
介绍家乡变化的优秀高中作文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