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做饭的初中随笔

2025-04-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写做饭的初中随笔(共13篇)

写做饭的初中随笔 篇1

当你第一次把自己熬的大米粥给爸妈喝的时候,成就感就会倏地遍布全身。

星期五放学后,我回家了,给爸爸打电话说:“爸爸,我到家了。”爸爸说:“好,我也往回走着呢!儿子,你试着熬一下粥,等爸爸、妈妈回去后,做个菜,吃完饭就可以下楼玩了。”我问:“爸爸,熬什么粥啊?粥怎么熬呀?”爸爸说:“熬大米粥,盛一小碗大米,把大米洗两遍后放到锅里,再往锅里放上三分之一的的水,就行了。记住要小心,火要三档。”

我牢牢记着爸爸的交代,说:“好的,我保证熬一锅香喷喷的粥给你们喝。”挂了电话,我来到厨房,把熬粥的锅拿了出来,洗干净,然后从袋子里盛了一小碗大米,接着把米洗了洗,放到了锅里,又倒上水,把锅放到了炉子上后,我突然想起,是不是应该放几个大枣,给米粥加点色,调个味。于是我把六个大枣放进了米粥。开了三档火,我守着锅寸步不离。25分钟后,一股大米粥特有的香味充满了厨房,我知道粥熬好了。但爸爸、妈妈还没有回来呀,我就开了温火的一档。

后来爸爸、妈妈相继回来了,爸爸进门就说:“儿子,在楼道里我就闻到大米粥的味了,你会熬粥了!”听着爸爸的表扬,我的成就感马上遍布了全身。

这就是我一次做饭的尝试。

写做饭的初中随笔 篇2

要进行随笔的写作, 首先要认识这种文体的基本要义。《随笔》刊物曾经表明自己的办刊宗旨, 即关注现实、直面人生。既能给读者思想上的启迪, 又能给读者以美感。几句话基本概括了随笔文体的写作特点和意义。

一般概念上讲, 随笔也是散文的一种。它随意而写, 篇幅短小, 表现形式灵活自由。学生可以畅所欲言, 随意而谈, 更广泛地展示他们丰富多彩的生活, 展示他们开阔的视野, 传达出更深刻独特的感悟。它是联系课外阅读和练笔的最好方式。

怎样才能使学生写好随笔?

一、了解随笔的写作思路

随笔的基本思路是这样的:一个感触点 (生活中的某一事物或某一现象) 引起作者的思考, 由此想到与此有关联的一些事情, 通过联想, 作者提炼出一个中心, 使得主题和立意升华。这是随笔的构思过程。由此看来, 随笔也不是漫无目的、不着边际的“瞎扯”, 还是有严密的构思的。

二、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

叶圣陶先生曾说:“随笔的材料取自实际生活, 只要不是糊糊涂涂过生活的人, 生活延长下去, 材料也会源源不绝。”这就启迪学生抓住生活的一丝感触, 一个瞬间、一段经历、一个插曲、一句问候, 自然界的山水林木、风雨雷电、花鸟虫鱼。教师要引导学生捕捉生活中的点滴材料, 通过敏锐的观察, 积累丰富的素材。古人云:“一叶落而知秋。”学生们可以拾一片树叶, 拣一块石子, 抓一把泥土, 当“自将磨洗”后, 往往产生感悟, 孕育诗情。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写作, 在写作中感悟生活, 既增加了知识积累, 又丰富了文化底蕴。

对于初学随笔的学生, 教师可以指导他们从身边的小事说起, 对学有余力的学生, 要适当地提高要求, 让他们从“小我”中走出去, 放眼世界, 关注热点, 让自己随笔的天空更广阔、思想的翅膀更辽远。

初中学生可以通过观察发现, 校园里的同学之间、师生之间、学校活动、班级活动, 家乡的新事、家庭新事、邻里之间、父母关系, 社会的见闻, 电视、电影里的高科技, 焦点访谈、东方时空、电影评论, 读书的感想、书中的人物, 所有这些都可以成为写随笔的有益素材。

三、写随笔要有自己独特的感悟

“我手写我心。”随笔是一种自我情感的释放, 仿佛是心与心的交流。虽随心而写, 选材多样, 但最重要的是“感”字。如叙事性随笔, 基本的内容是写人叙事, 它描绘的往往是人间的琐事, 但经过学生的仔细体味, 多问几个为什么, 他们自然能够察觉世间风情, 感悟人生哲理。作者有感而发, 哪怕是一点思考, 一点感悟, 一种想法, 一个道理, 都可以在文中随意抒写。

如走进大自然, 学生以这样的句子结尾:“这一次大自然之旅, 让我感受到孩子的纯美, 让我感受到岁月的流逝。人长大了, 忧愁变多了, 快乐变少了。”“时间, 快快回来, 我会珍惜你的。”“谁能给我一个美丽的家园?”这些只是一点感悟, 却能给人深思。渐渐地, 学生自己会有独到的思考, 心胸会更开阔, 个人的境界也会得到提升。

又如, 学生随笔《我有我的“神六”吗?》中有这样的思考:

一个国家有国家的成就, 一个家庭有一个家庭的业绩, 神舟六号升空是我们国家的成就。买一栋楼房、买一辆摩托车是我的家庭的业绩。姐姐的自豪是考上了一所名牌大学, 我的成功在哪里呢?……我会有我的“神舟六号”吗?

笔者由一桩生活中的见闻思考到自己的人生前途。我们的学生就这样在随笔中丰富阅历, 在阅历中长大, 在长大中成熟。

我的班里有一个学生, 在《我养成了写随笔的习惯》一文中写了如下的话:

慢慢地, 我把自己的心里话、悄悄话, 自己的计划、想法, 自己的苦忧烦恼、喜怒哀乐, 自己的是是非非……都写进随笔之中, 而且我已经不能再停笔了, 半年下来, 我已写了整整两本了……我养成了写随笔的习惯。快乐——我要!开心——大家分享!

不难看出, 学生感到随笔就是再现真实生活、抒发真实情感、流露独特的人生感悟, 写随笔既快乐又自然。

四、教会学生随笔的多种表达形式

随笔虽属于散文的一种, 但与叙事散文、写景散文不同。它不追求细致形象的描写, 不追求强烈的感情色彩, 不追求严格的谋篇布局。在表达上, 一般是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 或记叙、或议论、或抒情、或描写, 形式比较灵活自由。它仿佛是在拉家常, 仿佛是和朋友谈心, 读起来会亲切, 却能给人启迪。由于是有感而发, 因此, 它一般都注入了作者真实的感情和感受。

当然, 随笔的写作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学生学会在不知不觉中记录自己的喜怒哀乐, 抒写自己的真情实感, 一些有价值的素材也被保存下来, 等写作文时学生就会信手拈来, 写成原汁原味的好文章。

孩子写菜单,妈妈做饭不愁 篇3

每次买菜的时候,就在菜摊前晃悠,总会忍不住念叨:“买什么菜呢?”

问老公、孩子想吃什么,都说“随便”,我说:可惜没这道菜,要不我天天给你们做“随便”。

孩子早饭在家吃,晚上上晚自习,所以晚饭在学校吃。有人建议中饭也让孩子在学校吃,或者让“小饭桌”给送,“小饭桌”的饭菜口味好、花样也多。

但我不愿意这样。孩子一天两次在学校吃,中午不回来,晚上十点多才到家,一天能见到孩子的时间太少了!孩子自己也说,如果中午不回家,就感受不到家的温暖。

所以中午这顿饭非常重要!不仅是保证孩子吃得好,也是为了多一点和孩子相处的时间,多点沟通交流——这才是和孩子一起吃饭的重点啊!

可是,吃什么呢?愁。

办法总比困难多,一定要改变现状!

拉菜单,列菜谱?这想法早就有,但没有落实。

想法再好,不落实等于空想,首先解决执行力问题!中午吃完饭我对孩子说:“咱三口每人列五个自己最喜欢吃的菜,你爸爸先写,我最后写,不能有重样。”爷俩都说刚吃饱,等晚上饿的时候再写吧。也行,到了晚上十点多,我拿出纸和笔,放在老公面前。写吧,只要不是天上的龙肉,地上的驴肉,对了,老公不吃驴肉,一句话,只要是能买到的原料,家常能做的,只管写!倒不是我厨艺多高超,反正自家人吃,没必要是饭店的味道,只要适合咱家人的口味就行呗。

老公写完了,孩子写,写着写着她说:“不行,酱焖黄花鱼我爸写了。”女儿很认真地回忆我们家做过的、她最爱吃的菜,最后终于完成了“任务”。

到我写了,难度更大。想一道又一道,一看不是和老公的重样,就是和女儿的重样,我就不信写不出五道菜来!通过认真“排查”和平时姐妹们之间交流的厨艺,我也完成了“任务”。

然后,我拿出一张纸开始整理。在整理的过程中,我们三个人又想出了好多道菜,那就添加上,一些凉拌菜、很简单的菜就不上菜谱了。数一数,呀,共有二十多道菜呢!

这样,一份家庭菜谱诞生了!贴在冰箱上,女儿每天中午吃饭前趁着空腹有食欲时点明天中午的炒菜。女儿平时从不挑食,做事总为别人考虑,每次只点一个菜,我就来个点一送一或点一送二送三什么的招数,我送的菜我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什么既有规定动作,又有创新动作。这个创新令我很幸福,感到很自由,到吃饭时还能给女儿惊喜。

由于提前计划好了,每天也就不犯愁了,心情特舒畅,去买菜时也不用愁得来回挑。看来生活也要和工作一样,得有计划性。

每天晚上或早上上班前在小区门口买好菜,洗好,备好料,中午回来就干,节省很多时间,有时回来晚了,高跟鞋也顾不上脱,穿着一身上班服,就不亦乐乎地搞定一场小小“战役”!

一次到小区买菜,老远我就喊:“小芬,有有机菜花吗?”“有,你这是在家就想好了?”我说:“那是,不但想好了,我还有一张菜谱呢。女儿每天点一道菜,我就给她点一送一或点一送二送三,再也不为炒什么菜犯愁了!”其他几个买菜的姐妹都说这法好,回家就试试。

初中生语文随笔怎么写 篇4

“累啊!”我趴在桌子上,我刚刚写完作文。“累的话,那为什么你还能坚持到现在,你写作文也赚了两百多了吧?”同桌继续问。

“暑假那会儿,我没有事情做,想出去打暑假工呢!我太小,没人要我,所以我只能靠写作文赚钱。好像赚了两百多吧!记不清了。”我回答。“真羡慕你能每天赚到钱,我一天都赚不到钱,我用的都是父母的钱。”同桌趴在桌子上。“你也可以写作文赚钱啊!”我说。

“唉!写作文不是我的强项,写日记我都很烦了。”同桌抱怨道。我同情的看了她一眼。“你有没有什么赚钱的方法啊?”同桌突然跳起来问我。我跳了一下,很快反应过来。“有,但是一个任务一角,很麻烦的,我就是有空的时候做而已,而且任务不多。”我说。

同桌又趴在桌子上,有气无力地说“那还是算了。”“你最近很缺钱么?”我问。“不怎么缺钱,但我用的都是父母辛苦赚来的钱,看你用自已的钱买东西,我也想用自已赚来的钱买,我不想麻烦父母了,最近都在找赚钱的方法。”同桌说。

听了她说的,我很想帮助她,可我自已赚的钱都是写作文得来的,我只知道写作文赚钱,不知道其他赚钱的方法。她的心情我理解,我上六年级的时候也想自已赚钱,我的写作水平还不错,才想到来写作文的。她好像不擅长什么唉!我很想帮她,可我帮不了,唉。

写做饭的作文200字 篇5

妈妈说:“那我给你教吧!”

我说:“好。”

妈妈先拿来一个小锅打了一点水,放在煤气上。然后打开火,等水开了之后,再把面小心翼翼的放在锅里面,再把调料打开慢慢倒在小锅里,然后,再拿上一双筷子,再用筷子把方便面搅一搅,然后,又过了一会儿,面好了我就用布子把小锅拿起把面倒进去,方便面就好了。

我又做糖拌柿子。先洗好,再把柿子切成十几半,再放在盘子里,再撒一点糖,在搅一下就好了。

我吃饭的时候妈妈看到我吃的津津有味,她也吃了一口,真的很好吃。

第一次学做饭的作文怎么写 篇6

妈妈说:“没关系,我可以教你呀。不过我现在肚子有些疼,我休息一会。你把菜先洗一洗,等会我来做饭就行了。如果你饿的话煮点饺子先吃。你只要在锅里放半锅水煮透再把饺子放进去煮一煮就行了……。”妈妈即使是肚子疼得厉害,还是不放心我自己做饭,怕我饿着了。

我连忙说:“好的,放心好了。”

我首先把菜放进盆里,再在盆里装满水,再洗一洗。不过,我把它当衣服一样洗,结果都被洗烂了。幸好里面还有一些完整的菜。接着我又放了些水,将菜浸泡在水里。肚子还不饿,先去看会电视吧。于是我坐在沙发上看电视了。过了一会儿,我感觉自己饿了,就在锅里面放了水把饺子放进去。这时妈妈来了,一看我竟然在里面放了开水,就对我说:“这里一下子不能放开水的。”然后妈妈把里面的水倒掉装上了生水,然后我把火打开。妈妈也走进房间去了。过了几分钟以后里面的水都满出来了。妈妈又跑了出来把锅盖拿起来说:“如果满了出来就把锅盖拿起来,如果饺子浮起来就说明已经熟了,懂吗?”

我说:“知道了。”

如何指导中学生写好随笔 篇7

【关键词】 中学生 随笔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33.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5)11-081-01

0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决定了教学过程只有通过学习者本身的积极参与、内化、吸收才能实现。要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教师的教就要着眼于学生的学,在教法中渗透学法,用教法指导学法;就要把教的过程变为“导”的过程,把教学过程变成一个在教师引导、指导下,学生自行摸索、自己发现的过程,而不要只给学生一个现成的结论;要从便于学生的学来设计教师的教,一切为学生的学服务。因此,在教学中要把握好师生角色定位,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作文是生活的反映,生活中并不总是正襟危坐,惊涛骇浪的。常态的生活是平淡而有味的,有很多无法预约的故事,也有很多不期而遇的情思。生活的本色是恬淡的,作文也应是这种生活的写照。但这些情感的涌动和灵感迸发只有在作文课上才有吗?显然不是,这些情思和感受随时都可以流淌出来!

我们在写作教学实践中主要采用下列方法体现作文的随意。

随时随地:随笔可以随时写,让同学们写在平时,不管在课间、阅读课上、自习时间、语文课堂还是周末、假期,灵感闪现之时,情感涌动之际,均可以挥笔作文。写作的地点不仅局限在教室和书桌前,随笔本在手,可以随地写,操场、宿舍、野外、电视机前都是写作的场所,作文的时空广袤无垠。

随遇随历:在学校、家庭和社会上亲身经历的事情,在现实生活和思想驰骋的情感世界的波澜,在阅读体验中的种种情思,形成随手而写的习惯。

随情随意:真实的自我是率性的,面对自己的写作需要袒露出诚实的自我。尽管随笔中的自我可能是自私的、狭隘的“小我”,但缺失“真我”!“真我”是会变化的,从“小我”变成“大我”的过程就是人格发育的过程。

随形随体:随笔不拘一格,散文,小说,诗歌,童话等只要适合自己,自己喜欢都可;不受字数限制,根据需要而定;它形式多样,笔调各异,可议论,可抒情,可记叙、随心所欲。洋洋洒洒几千字,不嫌多;点点滴滴几十字,不嫌少;有话则长,无话可短,尽兴而写,随意而止。可以充分地表现自我,体现了文章的个性化。

随读随评:自己写完的作品,读一读;可以读一读同伴的作品,当然可以和老师进行交流,在教师指导下可以读经典的作品。读完后自己和同伴师长互相品评借鉴。

随改随展:经过阅读和交流的随笔,随手进行修改,修改成文的随笔,誊抄在自己的作品集中,在课堂上口头发表,在班级作品集展出,在校刊、各级报刊投稿发表,以写促写!

在随笔化写作中,教师和学生建立随笔本进行练笔积累,无需写在专门的作文课写在作文本上,同学们可以随意写自己想写的内容,日记本、读书笔记本、随笔本均成为笔耕的田园。教师和学生通过随笔本进行交流和笔谈,相互交流、评点、修改,共同提高。在训练中,我们要运用好以下有效策略。

1.将学生放在主体地位,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要在中学的写作课堂上中真正做到将学生放在主体地位就必须要将学生的真实想法作为课堂教学的着手点,这样便可以进行针对性的教学,进而提高教学的实效性。中学作文课堂只有紧密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从学生的真实思想出发,才可以全面激发学生上课的热情和主动性。

2.改变传统教学评价方式。例如曾经有一个学生在作文中这样写道:“今天我和妈妈一起去了黄鹤楼玩,那里有着很高大的一个古代建筑,旁边绿树环绕……”就是这样的作文被老师判定为不及格,原因就是因为没有意义。对于这样的作文老师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充分的挖掘,不要果断的就否定学生,可能在一个叙事的作文之间,这篇文章不太出色,但是可能在抒情写景的文章中是一篇佳作,所以老师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评价方式,从多个角度进行考量研究,发现学生在写作中间的亮点,积极鼓励学生,不要让学生的天赋就此而遭到扼杀。

3.开展读书活动,引导学生注意观察生活。开展阅读活动能够从很大的程度上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因为有了一定的阅读量的积累,学生就能够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化,量变引起质变,学生在对一些经典佳作有所了解之后就会形成一种自己的认知,在潜意识中间会有所记忆,这样之后如果再遇到相类似的题目,学生就可以进行类比迁移,将以前的文章按照自己的见解重新加以创新,进而提高写作水平。同时在平时的生活中,语文教师要教导学生做个有心人,注意生活素材的积累,可以通过读书,报刊杂志,电视新闻,网络媒体等等多种渠道来了解信息,增长见识积累写作素材,有了足够的作文素材作为支撑就一定能够使得作文内容更加丰富充实,进而可以有效提高初中作文的写作水平。

经过探索与梳理,我们形成了随笔化作文教学体系,将日记、随笔作为作文基本内容。初步做到提笔能写,下笔成文,达到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情,言之有文,言之有理。平日以写日记随笔为主,所做、所观、所闻、所感、所想,尽收笔下。在此过程中,教师根据初中生应达到的写作要求,给予适当的方法指导。教学操作流程为:平日或日记或随笔或阅读笔记,做到每日一记;写作课进行日记随笔读评交流;做专题写作指导;修改、加工、润色;作品誉抄入集。采用日记积分法、随笔读评法、作品专辑法、发表激励法、师生同写法等多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坚持读写并重,以读促写,以量变促质变,厚积而薄发。

孩子写菜单,妈妈做饭不愁 篇8

孩子上高二了,正是学习压力大、长身体需要增加营养的阶段。可是一到中午这顿饭,我就不知道炒什么菜好,加上工作忙,整天凑合。

每次买菜的时候,就在菜摊前晃悠,总会忍不住念叨:“买什么菜呢?”

问老公、孩子想吃什么,都说“随便”,我说:可惜没这道菜,要不我天天给你们做“随便”。

孩子早饭在家吃,晚上上晚自习,所以晚饭在学校吃。有人建议中饭也让孩子在学校吃,或者让“小饭桌”给送,“小饭桌”的饭菜口味好、花样也多。

但我不愿意这样。孩子一天两次在学校吃,中午不回来,晚上十点多才到家,一天能见到孩子的时间太少了!孩子自己也说,如果中午不回家,就感受不到家的温暖。

所以中午这顿饭非常重要!不仅是保证孩子吃得好,也是为了多一点和孩子相处的时间,多点沟通交流――这才是和孩子一起吃饭的重点啊!

可是,吃什么呢?愁。

办法总比困难多,一定要改变现状!

拉菜单,列菜谱?这想法早就有,但没有落实。

想法再好,不落实等于空想,首先解决执行力问题!中午吃完饭我对孩子说:“咱三口每人列五个自己最喜欢吃的菜,你爸爸先写,我最后写,不能有重样。”爷俩都说刚吃饱,等晚上饿的时候再写吧。也行,到了晚上十点多,我拿出纸和笔,放在老公面前。写吧,只要不是天上的龙肉,地上的驴肉,对了,老公不吃驴肉,一句话,只要是能买到的原料,家常能做的,只管写!倒不是我厨艺多高超,反正自家人吃,没必要是饭店的味道,只要适合咱家人的口味就行呗。

老公写完了,孩子写,写着写着她说:“不行,酱焖黄花鱼我爸写了。”女儿很认真地回忆我们家做过的、她最爱吃的菜,最后终于完成了“任务”。

到我写了,难度更大。想一道又一道,一看不是和老公的重样,就是和女儿的重样,我就不信写不出五道菜来!通过认真“排查”和平时姐妹们之间交流的厨艺,我也完成了“任务”。

然后,我拿出一张纸开始整理。在整理的过程中,我们三个人又想出了好多道菜,那就添加上,一些凉拌菜、很简单的菜就不上菜谱了。数一数,呀,共有二十多道菜呢!

这样,一份家庭菜谱诞生了!贴在冰箱上,女儿每天中午吃饭前趁着空腹有食欲时点明天中午的炒菜。女儿平时从不挑食,做事总为别人考虑,每次只点一个菜,我就来个点一送一或点一送二送三什么的招数,我送的菜我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什么既有规定动作,又有创新动作。这个创新令我很幸福,感到很自由,到吃饭时还能给女儿惊喜。

由于提前计划好了,每天也就不犯愁了,心情特舒畅,去买菜时也不用愁得来回挑。看来生活也要和工作一样,得有计划性。

每天晚上或早上上班前在小区门口买好菜,洗好,备好料,中午回来就干,节省很多时间,有时回来晚了,高跟鞋也顾不上脱,穿着一身上班服,就不亦乐乎地搞定一场小小“战役”!

一次到小区买菜,老远我就喊:“小芬,有有机菜花吗?”“有,你这是在家就想好了?”我说:“那是,不但想好了,我还有一张菜谱呢。女儿每天点一道菜,我就给她点一送一或点一送二送三,再也不为炒什么菜犯愁了!”其他几个买菜的姐妹都说这法好,回家就试试。

写做饭的初中随笔 篇9

走出房门,等着爸爸催我快去洗脸、刷牙,可今天不一样,爸爸妈妈不见了!我以为他们也在睡懒觉,可是当我走到他们卧室门口的时候,却意外地发现了一张纸条:你自己吃点面包吧。爸爸、妈妈去你孙阿姨家了。就我一个人在家?耶!我哼着小曲打开冰箱找面包,可是……面包呢?没办法,我只好自己做饭了。我穿好围裙学着妈妈的样子打鸡蛋。我一手拿着鸡蛋,一手拿着碗,把鸡蛋在碗边轻轻敲了一下,没破?我再敲,敲,敲!总算把这个顽固的家伙敲开了。

然后把鸡蛋搅匀就开始蒸了。我把盛着鸡蛋的碗放在电磁炉上,为了节省时间我一边淘米一边蒸着鸡蛋。我一边淘一边想:妈妈做鸡蛋羹时都放了些什么呢?我怎么感觉少放了点什么。这时我打开水龙头,水!对,就是忘了加水了!我赶紧盛了一些水倒进鸡蛋羹里。我突然又想到了油,可油在哪呢?我在厨房里翻天覆地地找了好久才找到,我如获至宝,在碗里倒了点油。终于安心了,去看书,等着吃美味的鸡蛋羹。恩?这么长时间了怎么还没好?哎,我又忘了插上电源了。当我把电源插好,按下开关后,已经十点多了。

做饭初中优秀日记 篇10

那是一个中午,爸爸出差在外,妈妈在上班不能回家,我忍着饥饿在玩电脑游戏,到了最后被迫无奈的我只好下一个决定:自己动手做饭。我先来做一个炒鸡蛋,我在锅里倒上了油,学着爸爸试试油温,然后在锅里打上一个鸡蛋,谁知道我的心里一紧张,把鸡蛋壳也扔到了锅里,我只好倒了重做。这次我先把鸡蛋打在碗里,再放到锅里,嘿!还成功了。这时我突然想起刚才的电脑游戏还没有结束,我还是接着去玩会吧。正玩的起兴时,突然闻到了一种刺鼻的味道,原来是锅里的鸡蛋已经炒糊了。这时我有些灰心了,不过为了不饿肚子,我还是在努力一次吧!

这一次我认真的看着,还不时在锅里翻着,终于能吃了。谁知道一尝,呀!咸死人了,不曾想炒这点鸡蛋该放半勺盐的,可我一下子放了二勺盐。唉,这次又失败了。我想会不会是忽略了一些技巧?于是我想着妈妈做饭时的情景,并反思了失败的原因。我终于想出来了,是我不太用心,准备的也不充足。于是我又开始了第四次尝试,我每一步做后都思考一下,果然我做出一道香喷喷的炒鸡蛋。

看着自己做出来的炒鸡蛋,我迫不及待地端上餐桌,大口地吃着,虽然远不如妈妈做的味道好吃,但毕竟也是自己汗水的功劳。我心里美滋滋的。

小女孩做饭初中作文 篇11

到了厨房,因为下面比较容易,小红就想给妈妈做一碗面条。小红想了想,妈妈下面的过程。小红先拿出西红柿和两个鸡蛋,把西红柿切成一块一块的放在案板上。接着小红开了火,然后往锅中倒水,等水热了,放入面条。接着,小红又往锅中放入盐,因为妈妈说过放盐可以不让面条粘在一起,比较好煮。

小红把刚刚切好的西红柿放进锅里面,然后把两个鸡蛋磕到锅里。小红等了一会,面条煮好了。小红把面条盛碗里,端给妈妈。除了面以外,小红还给妈妈拿了药和倒了一杯水。

第一次做饭初中作文 篇12

星期六的早晨,房间里射进一缕缕灿烂的阳光,我从温暖的被窝里挣扎着起床。我起晚了,家里就我一个人。先写了一会儿作业,肚子饿了就放下笔,走进厨房。我打开冰箱门,竟然只有做西红柿炒鸡蛋的材料!我盯着那些东西,竟萌发了一个大胆的想法——为什么不自己做呢?

我马上开始动手。先把鸡蛋打到一个小碗中,放点盐,搅拌均匀再把西红柿和青椒备好,就可以开始炒了。我仔细地回忆了一下妈妈做饭时的步骤,便开火,倒油。等油热了,我刚把鸡蛋倒进去,里面的油便开始溅了起来。我硬着头皮,勉强用锅铲翻了几下,可那顽皮的油点一下子“跳”到我手上,吓得我把锅铲一扔,站得老远,不管熟没熟,我立即把火关了。我镇定了片刻,又开始炒起了西红柿。这回我可是“全副武装”,戴了一个口罩,又戴了一个塑料手套。这次,我把西红柿和青椒倒进去,油溅在我身上竟然没有一点感觉。这一关过了,可还有一关更难的等着我呢!第一次做饭,免不了手笨,鸡蛋一面糊一面生但可比刚才顺利多了。想起平时爸爸还可以掂锅在我面前耍帅,如果我也学会了这项本领,岂不是就轮到我“春风得意”了吗?我把锅费力地抬起来,两只手使劲往上扬,里面的鸡蛋、柿子四散开来,锅底上,锅边上,有的在这边,有的在那边,还有的“趴”在了地板上,真是出乎我的意料!虽然我尽我最大的努力勉强接住了较多的菜。我尝了尝,哎呀!我的妈呀!呸呸呸,我开始庆幸做的不多,要不然我可有的受了……

这已经是两三年以前的事了,现在的我做起饭也很熟练了。在生活中要多多实践,这样才能进步,谁没有第一次呢?

初中作文素材第一次做饭 篇13

早上,我们小组兴致勃勃地来到教室,然后收拾好东西,便来到白岩寨野炊.我们到达哪儿时正好是中午十一点半,所以我们一上去就准备材料做饭.

我们小组是做的v豆稀饭.首先,我们将v豆淘好,放在水里煮开.在这段时间里,我们将米淘好,再将黄瓜和土豆还有火腿肠切好,大约半个小时后绿豆终于煮好了,这时我们才把米倒进锅里.这个时候其他小组已经在吃饭了,并且给王老师和张老师一人胜了一碗米饭和一些菜请他们两位品尝.而我们却还在煮稀饭,而且还有三个菜没有炒,照这样下去,我怕我们真的没有希望吃成米饭了.我想了一下还是和李成君去商店买了一盒方便面,和我们俩回来时,饭已做好了,而且是其他小组的同学吃完后帮我们煮的,于是我们这个组才吃上饭.

上一篇:市国家税务局2009年工作总结及明年工作思路下一篇:外墙防水涂料施工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