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a数学王国

2025-05-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9a数学王国(精选14篇)

9a数学王国 篇1

在一张看似平常和普通的白纸上,却生活着一个9A数学王国。国王就“100”这个数字,他统领着1到99以及加、减、乘、除四个符号。国王对他的臣民并不是一视同仁,而是将他们分成三个等级:贵族、平民和贱民。两位数字机是贵族,一位数字为平民,符号最为悲惨,生活在社会最底层,被称为贱民。数学王国里等级森严,不但不允许不同等级的臣民通婚,而且还分开居住,尤其是符号们永远也别想和数字呆在一起,因为数字根本就看不起符号。

有一天,9A数学王国里来了一个小怪兽,这个怪兽随意的把数字吃掉,国王立刻命令大将军99率领大军出征迎战,可是大将军有去无回,带去的军队也覆灭了。国王非常着急,下旨求才,称能打败怪兽者将被封为“大将军”。

这天,皇宫里来了加、减、乘、除四个符号贱民,国王正想说不见,站在旁边的宰相98说:“大王,既然我们都打不过怪兽,不如让他们去试试,就算被怪兽吃掉也无所谓”。国王听了表示同意,加、减、乘、除四个符号被国王授予“将军”并带领国王的军队出征应战。“乘号”将军派数字20去打探一下怪兽情况。20探完回来报告:怪兽的生命力是1000,我们这里的任何一个将军、士兵都不是它的对手。“乘号”将军马上叫来20和60两个数字马上个变成了1200,“加号”将军也不甘示弱,叫来了15、25、96、84等数字往他们中间一站,这支队伍立刻变成了1100,“乘号”将军和“加号”将军带领着1200和1100这两位“巨人”向怪兽猛攻,怪兽在两位巨人的左右攻击下应声而倒,而被怪兽吃下的数字也从怪兽的肚子里出来了。这时减、除两个符号也发挥了自己的作用,他们把1100和1200又分成了原来的数字向国王复命。

9a数学王国 篇2

(1) 开发工具:Photoshop。

(2) 运行平台:Wi n d o w s 9 8, Wi n d o w s 2 0 0 0, Windows XP。

二、课件简介

本课件是针对5~6岁幼儿设计的数学游戏课件, 利用多媒体电子游戏方式更加自然、逼真地认识多姿多彩的数学领域。幼儿可通过互动游戏对数字进行感知、认知, 从而更加有兴趣走进数学活动。

三、学习目标

(1) 利用点数游戏建立实物与数字之间的思维关系。

(2) 根据游戏任务进行简单的分类, 提高幼儿的概括水平。

(3) 能够判断实物的多少从而进行比较。

(4) 通过动画形式认识数字1~10。

四、课件详介

幼儿进入大班年龄阶段后, 数学思维能力有了进一步提高, 通过游戏的形式使他们更加有兴趣主动参与学习。幼儿在探索数学知识的过程中重在帮助他们发展思维能力。因为数量关系反映了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和规律, 是发展幼儿思维的积极因素, 因此, 本课件能够帮助幼儿建立初步的数学思维能力, 刺激大脑皮层对数学领域的探索与感知。游戏中渗透选择、认知、点数、分类、比较等多个数学领域内容, 帮助幼儿在数学学习中获得更进一步的理解与发展。

1. 视频

使用亲宝网的数字视频动画认知10以内数字, 感知10以内数字、序数、数字书写等。

2. 音频

利用Office办公软件中的录音功能, 添加生动的提问音频、鼓励音频, 提高可见的声音效果, 使课件更加生动有趣。

3. 文字和图片信息

本课件选取色彩鲜艳、生动有趣的卡通人物、动物、水果图片, 贴近幼儿生活, 吸引幼儿注意力, 能够提高幼儿参与操作的兴趣。

4. 教学内容介绍

PPT第1页 (如图1所示) :神秘的森林封面引发幼儿的好奇心及探索欲望, 进入数学王国中会发生什么呢?带着好奇心, 孩子们可点击“进入”键, 走进数学王国的森林。

PPT第2页 (如图2所示) :进入页面, 蓝色的水滴状选择条增加了视觉上的神秘感, 幼儿喜爱的米老鼠将对幼儿进行提问, 请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地方去看一看。幼儿可选择进入森林或海边进行探索与认知。

PPT第3页 (如图3所示) :幼儿选择森林页面后, 可看到森林中有许多小动物, 每个小动物可带领幼儿进行不同的数学学习。幼儿可通过鼠标点击自己喜欢的小动物 (蝙蝠、袋鼠) , 跟随它们进入数学领域去感知和学习。

PPT第4页 (如图4所示) :点击蝙蝠后, 幼儿便可跟随蝙蝠进行数学点数认知的学习与练习, 建立实物到数字的数学逻辑关系, 感知数字代表的意义, 并进行5~12的点数练习。此页面有声音提问设置, 幼儿听到问题后进行操作会更加有目的性。当幼儿操作正确时, 数字将走进相对应的盘子里;当幼儿没有选对答案时, 将出现鼓励的语音:“不对, 再想想!”幼儿可重新进行点数并选出正确答案。完成任务后, 幼儿可点击“返回”键, 回到大森林选择其他小动物进行游戏。

PPT第5页 (如图5所示) :点击小袋鼠后, 幼儿跟随小袋鼠进入了分类的游戏环节, 画面中有幼儿熟悉的实物 (胡萝卜、苹果、黄瓜、辣椒、草莓、梨) 。当幼儿点击实物时, 实物将自动滑入相对应的分类栏中, 幼儿可跟随音频的讲解了解实物的分类原因, 建立初步的分类关系。当实物全部分类完毕后, 幼儿可点击“返回”键, 返回到米老鼠页面进行新的选择。

PPT第6页 (如图6所示) :此页面与第2页连接, 当幼儿选择海边的水滴条时, 便进入了此页面, 美丽的海边景色将带给孩子们愉悦的心情, 幼儿可跟随音频及文字提示尝试点击海星和海螺进行游戏。如不想进行游戏便可点击“回车”图标, 回到米老鼠页面, 重新选择。

PPT第7页 (如图7所示) :当幼儿点击海星时, 便会跟随海星走进比较大小的数学领域。在此页面会出现3张不同数字的牌, 上面分别写着数字与相对应的实物, 当幼儿认识数字时便可直接进行比较, 选出正确答案。当幼儿点击数字8的牌时, 图片下方会出现汉字“大”, 再点击8的牌时, 语音将说出正确答案“8比6大”;当幼儿点击数字2的牌时, 图片下方会出现汉字“小”, 再点击2的牌时, 语音将说出“2比6小”。此时, 幼儿可判断自己的认知是否正确。回答正确的幼儿内心得到了认可;回答不正确的幼儿可跟随课件进行正确的认知。操作完成后, 可点击“返回”键, 回到海边页面。

PPT第8页 (如图8所示) :当幼儿点击海螺时, 便会进入此页面, 此页面拥有生动有趣的Flash视频, 幼儿可听到欢快、有趣而又上口的数字歌。欣赏完毕后, 可点击“返回”键, 回到海边的页面, 重新选择游戏。

五、结束语

数学多媒体课件具有独特的魅力, 使幼儿更加喜爱数学领域的学习, 建立数学思维能力。此课件可用于教师辅助教学, 也可用于幼儿复习操作练习。

数学王国的故事 篇3

在这个寒假里,我增长了不少知识,原来我对数学不怎么感兴趣,经过妈妈一段时间的辅导,我现在已经很喜欢数学了,因为在数学王国里,有很多很多的故事让我回味无穷……

上学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心里特别的高兴,妈妈也和我一样的高兴,今天是星期天,我们收拾完后,妈妈就带我去文具店了。

一进文具店,琳琅满目的文具吸引了我,有书本、有钢笔、有铅笔、有橡皮,还有许多的学习文具。我首先来到书本前拿了三本语文本,每本1元3角,1.3×3=3.9;三本数学本,每本1元2角,1.2×3=3.6;三本英语本,每本1元3角,1.3×3=3.9;大笔记本一本1元5角,1.5×2=3.0;小笔记本一本1元1角,一本记作业本1元,不知不觉中我走到了卷笔刀前,拿了一个卷笔刀一看上面标着9元5角;和一个笔袋6元,和一卷胶带6角,一把尺子1元,六个书皮7元2角;我觉得差不多了,该买得都买上了,便拿着一大摞东西走到了收银台前结账,阿姨问我:“小朋友,你算一算看花了多少钱?”我便一样一样地数起来,1.3×3+1.2×3+1.3×3+1.5×2+1.1+1+9.5+6+0.6+1+7.2=40.8元,算了一会儿,我就觉得不耐烦了,抓抓脑袋,回头看了看妈妈,看着妈妈对我信任的目光,我一下子有了勇气,赶紧算了起来,“阿姨,总共40.8元。”阿姨高兴地边点头边说:“小朋友,真棒!”

山西省太谷师范附属小学26班

数学王国作文 篇4

他把西服拉整齐,跟我握了个手,接着彬彬有礼地介绍起来:“我叫正方体,这位是我哥哥――长方体,很高兴认识你!”我们开心得合不拢嘴,笑着说:“也很高兴认识你!”

长方体接着说:“他是我双胞胎弟弟,所以大家都称他‘特殊的长方体’,他和我长得差不多,又有一些不同,我来说,你仔细观察哦!我有6个面,12条棱和8个顶点……”正方体嬉皮笑脸地插了一句:“我也不比我哥哥少,我还有个可以区分我和哥哥的特点――我的6个面完全相同!

长方体又把话题夺了回来,继续有条有理地介绍起来:“我一般把底面较长的一条棱叫作长,较短的一条棱叫作宽,垂直底面的棱叫作高。而我弟弟因为长、宽、高都相等,统称为棱长。”

正方体看哥哥说得口干舌燥的,就代替哥哥介绍起来:“我和哥哥6个面的面积之和叫表面积。我的表面积可好求了,先求一个面的面积,再乘6,也可以这样写:棱长×棱长×6。而我哥哥的求法就比较难了:(长×宽+长×高+宽×高)×2,就是先求前、左、上面,再乘2,因为相对的面面积相等。好了,我哥哥要回家喝水了,拜拜!”

遨游数学王国作文 篇5

或许我们就是差这个勇气。

高中毕业,奋斗了三年的时光说没有就没有。我们的处境就像纸飞机,一旦填下了志愿身处何方各不得而知。我们纯白纯白的社会经验染上各种颜色,学会观察别人的脸色,学会讨好对自己有好处的人,学会许多生存之道。

小学的同学是过客,初中的同学是同学,高中的同学是战友,大学的同学是朋友。战友的情谊可想而知。我们一起折纸飞机,一起放飞纸飞机,一起谈天谈地。每天被试卷淹没,为一次次的模拟考提心吊胆。一起为高考倒计时,一起紧张的在考试的最后几秒改答案,如果不是证确的,一定会懊恼几天。

在最美的年华,最美的青春,遇见最青涩的爱情。我们开始了解高中的生活,开始享受这深刻的类似于战友般的情谊。这份情感深人人心,宛如天价。这段时光美好到我想感谢这人生。回忆真是令人爱又恨的东西啊。用来回味但是却回不去。

一点一滴的时光,纸飞机也要落下,我们能相擦而过,成为心中的美好就已知足。

数学王国 篇6

士兵17和19看见远处有一群数奔过来,首先过来的是2,。17说:“我知道所有的偶数都是合数,你不能进来。”2急忙说:“我虽然是偶数,但我也是”质数王国的臣民埃”2说着从怀里掏出身份证,上面写着:2的倍数只有1和2,是质数王国的人。17就让它进去了。

下一个是1,他从怀里掏出身份证。17一看,上面写着:1的倍数只有1,不是合数王国的人。17想:不是合数王国的人,那就一定是质数王国的人喽。他刚要让1进来时,19说:“你忘了咱们质数的特征了吗?我们的倍数只有1和本身两个,所以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1听了只好灰溜溜的走了。

49兴冲冲的跑过来,17和19看了看,绞尽脑汁想了好久才找出它的倍数:1、7、49。49见被揭穿,只好垂头丧气的走回合数王国去了。

接着,91和121想要通过检查站,17和19没有发现疑点,正准备让它们进去时,大将军23巡视到此,看见他们都是合数王国的人,就把他们赶走了。

士兵17和19红着脸过来请教。23说:“看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首先要看它的倍数只有1和它本身倍数的一定是质数否则就是合数。还要看它是不是7、11、13的倍数如果是,它的倍数就多出两个了,所以它们是合数。”

9a数学王国 篇7

一、让数学语言的应用成为习惯———对培养学生准确运用数学语言的理性认识

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 它包含着大量表面看来枯燥无味的推理和计算等, 但其中却蕴涵着一种简练、准确、通用的语言。当我们掌握并学会运用这种语言后, 就能得心应手地在数学世界里遨游, 以数学的思考方式解决问题。

学习语言离不开语言应用的环境, 所以培养小学生运用准确的数学语言, 首先要以课堂教学作为主要基地, 因为只有数学课堂才能充分提供数学语言交流运用的时间和空间。其次和其他语言的产生一样, 数学语言最早也来源于生活。学习准确运用数学语言的目的之一就是会用数学的思维解决问题 (包括生活问题) , 因此课外的学习活动是准确运用数学语言的有效补充。再次, 语言的习得和其他技能的习得一样, 需要不断强化刺激, 错误矫正才能逐渐巩固, 因而进行数学语言的错误解析与矫正也十分重要。我们的想法如下图所示。

通常, 学习数学语言要经历机械识记—归纳认识—理性认识的过程。因而我们遵循学生的数学语言学习心理规律, 设计了四种教学法:提问教学重在生活语言修正为数学语言;关键词教学重在剖析、明了数学语言;知识结构教学重在梳理、提炼数学语言;交互教学重在三种形式的数学语言间的相互转化。

二、数学教学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对培养学生准确运用数学语言的实践探索

数学语言是对数学对象、运算、关系、演绎做出表述的一种语言形式, 也是数学知识有型化、公理化、模式化的体现。数学语言的高度抽象化, 使之成为数学教学的难点, 因此, 开展教学必须遵循数学语言培养的规律。

(一) 生活问题转化中修正数学语言———实施提问教学法

对于数学能力而言, 具备数学建模思想至关重要。其中把自然语言转换为数学语言又是形成数学建模思想的关键。提问教学就是引导学生从生活情境或数学情境中找到数学信息, 从具体的生活原型出发, 运用数学语言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 并解决部分或全部问题的教学方法。其核心就是用数学的视角发现数学问题, 运用数学语言来提出问题, 运用数学语言来解决问题。下面, 我们以校本教材《一份剪报中的数学问题》教学片段为例阐述。

1.收集信息, 丰富数学语言的原材料

从学生身边最感兴趣的、最熟悉的事和物入手, 放手让学生自己收集信息, 整理信息。可以这样说, 信息收集是提问的一个重要前提, 有了信息的充分呈现, 可提炼的数学语言信息就会越多, 问题之水就会汩汩而来。

“东阳71岁退休老人俞仁文花了近一年时间, 用毛笔小楷字完成了手抄《四书五经》, 约39万字……”———“近1年时间”“约39万” (隐藏着近似值知识) “对于一个年逾花古稀的老人来说, 一年写出近40万个毛笔字简直是天文数字。”———什么叫天文数字? (隐藏着大数的知识)

(在学生所收集的信息中蕴涵了“近似值”“天文数字”等数学语言的雏形原本, 为下面的学习奠定了数学语言学习的基础。)

2.确定主题, 筛选数学语言的原材料

学生呈现的信息中有很多对于数学学习是没有价值的, 如果完全放手, 将严重干扰数学的有效学习, 对数学语言的学习造成消极影响。因此在让学生进行提问之中, 对于信息的整理和取舍显得至关重要。把有效的信息留下来, 生产出无限的数学问题来, 积累真正有用的数学语言材料, 准备后来的整理、组合。

“这么多的问题中, 与数学直接相关的有哪些呢?”

“俞仁文老人一天要花多少时间进行抄写工作?照这样估算, 他抄写完《四书五经》大约一共花了多少时间?”“什么叫天文数字?”“这么多的信息, 哪些跟我们的数学有关系呢?请你把它们写下来。”

(教师的点拨, 将学习主题的范围有效地确定出来了。)

3.呈现情境, 集聚数学语言问题

主题已定, 学生也收集了足够的信息, 教师就要挖掘其中隐藏的数学语言, 组合出一个较为生活化的情境, 供全班一起研究学习, 相当于营造出一个相近的数学语言组成的学习场。其形式可以是一幅主题图, 一篇短小的文章, 一份表格等等。这样可以有效舍去无关信息, 形成数学语言学习材料的核心。

东阳71岁退休老人俞仁文花了近一年时间, 用毛笔小楷字完成了手抄《四书五经》, 约39万字 (包括译文) 。开本为长70厘米, 宽34.5厘米。

他决定, 从2007年8月8日开始, 用一年时间完成手抄《四书五经》, 用这一特殊方式来庆祝奥运。

对于一个年逾古稀的老人, 一年写出近40万个毛笔字简直是天文数字。

(上述文字信息中与数学有关的就是画线部分的内容, 留下画线的内容, 舍去其他无关的信息, 直奔数学问题的主题。)

4.筛选问题, 提炼规范的数学语言

这个过程中需要教师进行适时的引导和组织、筛选, 让学生的问题更准确化、数学化。学生问题不断修正的过程, 也就是数学语言不断修正的过程。

让我们对“从2007年8月8日开始, 用一年时间完成手抄《四书五经》”这一数学信息的提问过程做一个模拟。

师:对于这一信息, 你们想到了哪些问题?让我们大家一起来听听。

生:俞爷爷为什么要手抄《四书五经》啊, 这样多累啊!

师:手抄《四书五经》是一件让我们同学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更何况手抄的时间不是一秒钟, 一分钟, 也不仅仅是一小时, 一天, 而是漫长的一年。有哪位同学能知道他抄书的时间是几天?如果老人抄书的时间正好满一年, 那么他应该是在哪一年哪一月哪一天完成的?

(巧妙递进, 自然地引入到两个与“年、月、日”有关的数学问题。 (1) 闰年与平年的判断; (2) 计算需要的时间。两个问题的提出, 学生的思路就展开了。)

5.完善问题, 促进数学语言有序化

当大量的数学问题出来后, 引导学生对以上数学问题归类、完善, 不仅问题指向会更明确, 学生的数学语言自然也不断趋于有序化、严谨化。

问题:

(1) 长70厘米, 宽34.5厘米的纸面有多大?

(2) “近1年时间”“近40万个毛笔字”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3) “约39万”与“近40万”有什么联系?……

师:这么多的数学问题摆在大家面前, 如果请你对它们进行分类, 你会怎么分?为什么这么分?

(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 教师进行有效的点拨指引。上述问题归纳为几类:问题 (1) 指向的是空间领域的面积的大小;问题 (2) 、 (3) 是数与代数领域的近似数的问题……而学生的数学语言也逐渐修正得更有逻辑性。)

6.解决问题, 提供数学语言应用的机会

在完成以上环节内容后, 教师便可放手让学生去解决问题, 开展数学语言应用的实践, 最终达成将数学语言融会贯通的目的。由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需要用一定的时间对所用知识进行链接、应用, 因此不要求所有问题全部解决。

(二) 数学概念剖析中明晰数学语言———实施关键词教学法

学习任何一种语言都要从音节、词汇这些语言的基本单位入手。对于数学语言而言, 表达数量关系、图形特征或数学思想、方法的词句, 包括概念、定律、法则、公式等的关键词就是重要的基本组成单位。如果学生理解并能够熟练运用关键词, 那学习数学语言就驾轻就熟了。关键词教学要求教师牢牢抓住学习材料中的关键词设计教学活动, 使之贯穿教学的每个环节, 通过由表及里, 层层剥示, 揭示关键词的特征和作用, 使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关键词, 达到掌握准确运用数学语言的目的。

1.揭示课题, 引入关键词

关键词教学法主张自上而下的教学设计模式, 即在唤起学生学习动机的前提下, 引入新课后直接呈现核心关键词, 让学生明白学习的内容与目标, 有目的地展开学习活动, 进行数学语言的外围探索。

2.获取信息, 分析关键词

为了更深入地学习关键词, 我们从核心关键词中衍生出一些附属关键词。核心与附属关键词的出现, 既让学生明确了学习的内容和目标, 又引导他们进一步分析核心关键词, 进而更深入地掌握数学关键词, 也就能更真切地理解数学语言的严谨和准确。

如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课。

师:丁丁和当当在数学活动中遇到了一些数的问题。 (出示图:4个苹果、2瓶水、1个蛋糕)

生:把4个苹果平均分成2份, 每份是2个。

生:把2瓶水平均分成2份, 每份是1瓶。

师:数学上把物体分得一样多, 叫做———? (板书:平均分)

师: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 两人各分得多少?怎样分? (生:切成两半) 这每一份是这个蛋糕的一半, 这一半该用什么样的数来表示?

生:二分之一。

师:像二分之一这样的数就是分数。我们这节课一起来“认识分数”……

围绕着“分数”这个核心关键词, 出现了一个物体、平均分、几份等附属关键词, 通过探索这些附属关键词, 帮助学生加深对分数的理解。

3.研究探索, 理解关键词

明确了学习任务中的核心关键词与附属关键词后, 学生可自主选择研究的顺序与重点, 或独立研究, 或合作探索。通过逐渐明晰附属关键词, 进而理解核心关键词, 理清核心关键词与附属关键词的联系, 也就是学习数学语言内在的逻辑关系。

4.归纳讨论, 提炼关键词

为了形成学生对关键词统一、正确的理解, 需要将各自学习的结果提出来全班交流。在这一过程中, 学生的数学语言得到充分运用, 种种不完善或不准确或不简洁的语言都将在交流讨论中趋于完善、准确和简洁。

例如在“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中, 学生经历“猜想、验证、操作”的过程, 将圆转化成近似的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 进而推导出: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最后归纳得出:通过把圆转化成近似的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 或先算出其中的一小份再求出总面积的方法, 都能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S=πr2。

5.深化实践, 运用关键词

在提炼出准确的数学语言之后, 学习者要将关键词运用到实际的解决问题之中, 不仅做到知其然, 还要知其所以然, 并能用准确的数学语言阐述自己的观点, 反驳或补充他人的观点, 才是真正的融会贯通。

(三) 数学知识梳理中提炼数学语言———实施知识结构教学法

遵循小学生数学语言能力发展的规律, 依据各块知识在小学数学知识体系中的地位, 确定相应的学习目标, 引导学生用内化了的数学语言重组各个数学知识, 从而使学生深入理解数学语言内在的逻辑关系, 形成一个相对严谨的语言系统的学习过程是知识结构教学的出发点。知识结构教学的环节如下所示:

回顾原有知识, 使数学语言更丰富→出示知识纲要, 让数学语言更有条理→探讨知识结构, 形成数学语言的互译→整理知识结构, 使数学语言更精确→学生重温教材, 达成数学语言的应用性。

知识结构教学有两种变式。

如上是新授课的知识结构教学, 不简单停留在对知识的言语陈述, 更要求掌握知识的来龙去脉, 在适当的情境中运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

如上是复习课的知识结构教学, 注重知识梳理过程, 将相对独立的知识点串成线, 连成片结网, 将杂乱无章的知识梳理成一个清晰的知识脉络, 实现知识内化, 让学生感受获取数学知识的愉快。

(四) 数学信息互译中融会数学语言———实施交互教学法

数学语言一般可分为文字、符号和图形三种语言。交互教学通过将相关的知识转化成各种各样的语言进行表征, 并将这些表征在头脑中相互转化以帮助学生记忆和理解知识本身。主要教学结构是“问题的提出 (知识本身) ———学生个体的理解 (图形、符号、文字) ———几种语言间的互译———形成知识的多种表征形式”, 如下图所示。

1.创设情境, 明确任务

创设情境, 明确学习任务, 引发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与新知现象的矛盾和冲突, 让学生带着饱满丰富的感情走入数学语言交流的环境, 在教学中有的放矢地提出问题。

2.自主探索, 形成语言

学生根据自身的学习基础和思维方式将数学问题用图形语言、符号语言、文字语言描述, 将自已的思想呈现在纸上, 供大家学习和参考。

如在学习《梯形的面积》这一课时, 教师提供“两个完全相同的梯形、剪刀、尺子”等素材, 让学生动手操作, 并在操作完成后将自己的想法用图形、符号或文字语言呈现在预习纸上。

有的学生用两个完全相同的梯形拼成一个与梯形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

有的学生用剪刀将其割补成长方形、三角形。

有的学生会运用符号来表述:S梯= (a+b) h÷2。

而有的学生会运用语言的形式来表述, 如:将两个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的底就是梯形的上底加下底, 平行四边形的高就是梯形的高, 所以梯形的面积是上底加下底的和乘以高再除以2。

3.交流语言, 交互提升

在上面的片段中, 学生通过自身努力, 已经将抽象的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以图形语言、符号语言、文字语言呈现出来。这时再安排二人交流、组与组之间的交流、全班同学的交流, 继续辨清图形语言的意思、符号语言的含义和文字语言的内涵, 不仅能吸取别人的成果, 完善自己的想法, 而且使每一位学生头脑中的表象模式更丰富。

4.主体内化, 整合语言

语言的转化最后就是整合性的理解。也就是将第3个环节中所分析的图形语言、符号语言、文字语言, 通过分析、理解、感触、记忆以多元统一的方式融合在一起, 形成完善的数学语言, 从而理解数学知识。

例如:在研究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法则中, 我们运用图形、符号、文字三种语言, 帮助学生理解和建立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法则。如:

用图形语言描述:部分占整个长方形的, 部分占整个长方形的, 从图中可知。

用符号语言描述:

用文字语言描述:分数乘分数等于将两个分数的分母之积做新分母, 两个分数的分子之积做新分子。

上面, 学生将三种语言整合在一起, 同步显示在大脑中, 有助于形成知识的统一体。

(五) 在数学日记撰写中内化数学语言

数学课堂中的交流是数学语言的言语表达, 而数学日记就是数学语言的文字表达, 它是学生数学表述能力的反映, 而数学表述能力恰恰又反映了学生理解和运用数学语言的能力。因而, 我们把写数学日记作为培养小学生准确运用数学语言的课外补充, 以帮助学生通过数学信息的编码组合, 真正内化数学语言, 同时也可以有意识地把数学语言学习的时间与空间加以拓展。

(六) 在数学语言错误解析与矫正中完善数学语言

知识学习的过程其实是一个不断辨析、勘误的过程, 认真地对待学生中出现的数学语言错误这一现象, 深入地去分析错误的类型, 研究错误形成的原因, 并总结经验, 探讨出错误的矫正方法, 一定能更有效地培养学生准确运用数学语言。为此, 从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及解决问题等四个领域深入分析, 枚举常见数学语言错误, 仔细解析, 提出矫正方法, 也是培养学生准确运用数学语言的一条有效途径。比如空间与图形中常见错误的解析与矫正。

[个例]在教学认识角这个内容时, 为了让学生体会角的大小与两边的张口大小有关, 与边的长短无关, 出示这样一组角:

学生往往会说∠1大于∠2, 哪怕进行操作对两个角用重叠法进行比较, 仍旧会说∠1大于∠2。

[解析]造成这一错误的原因, 在于学生缺乏对图形语言正确解读的能力。儿童无论是通过操作还是通过观察, 对图形的感知往往偏重于研究对象直观性较强的属性特征, 而忽视那些不太明显的特征, 在对角的本质属性的认识上, 往往会集中在组成角的两条边的长短上, 而忽视两条边“张开”的程度, 这也是因为边的长短的视觉刺激明显要大于两条边“张开”的程度。

[矫正]针对学生容易受感知图形外显性较强因素影响的心理特点, 我们从以下方面矫正。

首先, 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角的大小的概念。让学生做一个活动角, 慢慢变大, 再慢慢变小, 体会角的大小是随着两边张开的程度而变化的。

其次, 突出角的大小和边的长短无关。教师制作一个活动角, 使角的两边变长, 思考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把角的两边剪短, 思考什么变了, 什么没变, 进一步让学生感受角的边虽然在变长 (或变短) , 但角的大小没有变。

最后, 在应用中突出角的大小和两边张口大小有关, 从而排除边的长短对学生理解角的大小的干扰。

丁丁梦游数学王国(2) 篇8

在飞毯上,麦斯狗问丁丁会不会下国际象棋。

丁丁慢条斯理地说:“下过,但不精通。”

麦斯狗又问:“我的小主人,你知道国际象棋的来历吗?”

丁丁还是显得不感兴趣!

麦斯狗想了想,对丁丁说:“这背后可有个好玩的故事呢?”

这回丁丁来了精神,忙问:“什么故事,快讲讲吧。”

“那好吧,我们不如到国际象棋的发源地——古印度走一走。”

飞毯缓缓降落了下来。

“亲爱的中国小朋友和麦斯狗,欢迎你们来到国际象棋的发源地——古印度。”一位美丽的印度小姑娘迎接了丁丁和麦斯狗。小姑娘带着丁丁、麦斯狗边走边聊,来到了一座王宫。丁丁看着金碧辉煌的殿堂,感慨万千。他好奇地问小姑娘:“你怎么把我带到宫殿来了呢?”

“是这样的,我带你去看一场象棋比赛,一场很特殊的比赛。”

“哦,原来是这样,好吧!”

果然,大殿上正在进行一场比赛,对弈的是国际象棋发明者达依尔与国王。

小姑娘说:“他俩已经下了好一会儿了,你知道如果达依尔赢了的话,他会得到什么奖赏吗?”

“什么奖赏,钱?大房子?田地……”丁丁想了半天想不出答案。

小姑娘呵呵笑着说:“如果达依尔赢了,国王就赏达依尔大米。按照达依尔的要求,在棋盘的第一格上放1粒,第二格放2粒,第三格放4粒,第四格放8粒,……就这样按照后一格是前一格的2倍的规律放下去,一直到最后一格为止。”

“棋盘有多少个格呢?”麦斯狗问。

“64个。”

“那能有多少米啊,达依尔真傻。”丁丁对这个比赛有点失望。不过,他还是耐心地和麦斯狗还有那个小姑娘一起旁观。

时间一分一分地过去,双方也“杀”得越来越激烈,在一旁观战的人也看得越来越心动,时不时地动动嘴唇,希望也能支上几招。

终于结束了,国王输了。观战的人似乎也都没把达依尔的胜利当回事。

这时,国王叫来粮食总管大臣,让他算算要奖赏达依尔多少米粒。

粮食总管大臣一算:第一格里是1粒,第二格里是2粒,第三格里是(2×2)粒,记作22,第四格里是(2×2×2),记作22,……最后一格里是2岛粒,把这些数加起来总数是:

1+2+…+263=18446744073709551615(粒)

国王吩咐:“马上兑现!”

粮食总管大臣又一算,对国王说:“陛下,如果按1立方米米粒约合1500万粒计算,大约折合12000亿立方米。”

这不是一个天文数字吗?包括国王在内的所有人都惊呆了。接下来怎么办,所有人都把目光投向了国王。

丁丁听到这个数字,也有些意外,64格的棋盘竟然能赢下那么多米粒!

这时,最为难的是国王,他在台上走来走去,一时不知道怎么处理。

丁丁也替他着急,忽然,他灵机一动便走上台去:“尊敬的国王,我是来自中国的小朋友。”国王这才发现了这个小客人,眉头有些舒展。这时,丁丁小声跟他说:“国王,我有一个办法可以帮您解决这个问题!”

国王一听有办法,有些不相信眼前的少年:“快说吧,是什么办法?”

丁丁说:“您让达依尔到仓库一粒一粒地数吧!我相信他一辈子也数不完。”

国王一听,哈哈笑起来,马上吩咐:“让达依尔自己到仓库一粒一粒数米粒吧!不数完,不行!”

这时,宫殿里响起热烈的掌声。丁丁和麦斯狗也无比高兴,受到了印度国王的热情款待。不过,丁丁注意到达依尔十分落寞的样子,便趁国王高兴,请他放弃自己出的鬼主意。国王当然舍不得惩罚自己的爱臣,自己既然已经下了台阶,就赦免了达依尔,鼓励他继续研究国际象棋。

后来,达依尔特意送给丁丁一副珍贵的象棋作纪念。

数学王国历险记 篇9

启东市紫薇小学六(1)班黄滟雯 有一天,我正在家里看书,突然,电话铃响起,原来是我的五年级朋友邀请我去她家玩,我高兴地答应了。

到了她家,我们就在网上玩起了游戏,在浏览网页时看到了一个叫“数学王国历险记”的游戏,我好奇地点开了网页,进入游戏后,我们发现,在这里到处都离不开数学,游戏中的角色都需要生命值才能继续活下去,生命值可以通过玩游戏来赢得。我们先玩了一个叫“为生命而战”的游戏,在这里,游戏人物的生命值在快速下降,只有找到猎枪,把鸟儿打下来才能恢复生命值,我们有二十分钟时间,而在面前的走廊里有许多房间,猎枪就在其中一间里。突然,出现了一张纸条,上面写着:一个整数除以15余2,被除数、商和余数的和是100,求被除数和商,被除数就是猎枪所在的房间号,商就是猎枪所在的箱子号。我和朋友立刻开动脑筋想了起来,不到一分半钟,我就想到答案了,我立即指挥主人公向92号房间的第6个箱子走去。主人公顺利地打开了房间门并取出了猎枪。朋友好奇地问我:“你是怎么想到的?”我说:“被除数、商和余数的和是100,而余数是2,那么100-2=98,就算到被除数和商的和,被除数比上的15倍多2,那么98-2=96,就算到商是15+1=16倍是多少,96处于16等于6就是商,被除数是6乘15加2等于92。”“原来如此!”朋友恍然大悟。拿到猎枪后,我们用了11分钟才用得到的猎枪打到了鸟,恢复了主人公的生命值。

玩完这个游戏后,我们又玩了一个“我是小小厨师”的游戏。在这个游戏里,我是寺院里的厨师,老院长对我说:“我们这儿人和马共有100个头,还有250条腿,每3个人需要2碗饭,每5匹马需要9捆草,算算我们一共需要几碗饭、几捆草吧!”我眨了两下眼睛对正在冥思苦想的朋友说:“我算出来了,一共要50碗饭和45捆草。”朋友不解地问道:“你又是怎么算的?”我说:“假设100个都是马,那么就有4×100=400条腿,实际只有250条腿,每把1匹马换成1个和尚,就少了2条腿,(400-250)÷2=75个和尚,100-75=25匹马,75÷3×2=50碗饭,25÷5×9=45捆草。”解释完后,我输入了“50碗饭、45捆草”,老院长说道:“恭喜你过关!你可真聪明!”朋友目瞪口呆地看着我,我对她笑了笑说:“这道题还有一种解法,你想想吧!”她马上开始了思考,不一会儿,她就高兴地对我说:“我也想出来了!假设都是人,那就有200条腿(250-200)÷(4-2)=25,100-25=75人也就算出了答案。”我说:“你也很聪明,第一次接触这样的题就学会了解题方法。”我们一起开心地笑了。

一道光带我走进数学王国 篇10

一天我正在上网,突然发现 桌面 上多了个“欢迎进入数学王国”的图标,我好奇的双击了这个图标一下,这时电脑出现了10个金灿灿的大字:“祝你在数学王国玩得好”紧接着我只觉得我浑身没力气,简直不省人事,后来就什么也不知道了„„等我醒来已经是晚上了,我抬头一看,发现我面前有一个大门,大门上写着“数学王国”四个大字,旁边有两名卫士把守。我走过去,请求他们让我进去,他们问:你不是 数学王国 的公民吧,我点了点头,他们俩说要想进去必须做出他们出的数学题,我数学最拿手了,还怕它不成,我接过题稍思索了一下便把答案写上去,那两个卫士看我答出来连忙放我进去,我这才想起我还没地方住,于是我连忙向别人打听附近有没有旅馆,终于在一位老大爷口里知道前面200米有家旅馆,我连忙赶过去,发现那旅馆十分高级,便有点担心,万一我的钱不够怎么办,想着想着便到了那家旅馆的门口,一位面带笑容的服务员阿姨问道:“朋友,你要住店吗?” “恩”。我回答道。“那请你说出十个数学名词”。“ 难道不要钱?”我吃惊的问道 “对呀”。“那好,我说了,真分数、分母、对顶角、等腰、直径„„”我一口气说了十个,那位阿姨看我说的这么快又这么准,连忙带我到一间十分高级的屋子,我刚进去就吃了一惊,这里的电视是超大屏的,卫生间又干净又大,而且还有电脑,阳台上还有几盆花,那花香让人陶醉。这时那位阿姨边给我一张卡边说,你只要把这张卡插进门上的那把锁,那把锁就会打开。哦,那我看会电视,我打开电视,发现电视上有道数学题,我连忙解答出来了,电视可以看了,我津津有味得看起来了。当指针指向10时,我的瞌睡虫来了,我不情愿的上床了。但我还没挨着床,床就把我弹回来了,我仔细一瞧,发现床沿边有一张纸,纸上写着三道数学题,看来想睡觉得把这三道题做出来。我有气无力的做出了题,然后往床上一扑就睡着了„„第二天早上,我迷迷糊糊地睁开眼睛,发现闹钟毫不留情地指向8,“糟了,上学要迟到了。”我刚醒来才想起我是在数学王国,我松了一口气,但还是连忙穿起衣服,洗脸刷牙,我这时发现墙上多了两张纸,其中一张纸上写着:您的数学王国之旅结束,只要你把另一张纸上的数学题做完就可以回家了,我看了看题,又想了想,才把答案写上去。我刚把最后一笔写完,一道蓝光射进屋来,接着什么也不知道了„„

带领孩子周游数学王国 篇11

关键词:中小班;数学兴趣;情感交流;游戏;生活艺术

幼儿都是可爱的天使,带着满满的好奇心来到这个世界,在幼儿期开始培养孩子学习数学的兴趣,对孩子逐渐了解数学的本质所在,引领孩子逐渐揭开数学的神秘面纱有重要意义。教师有责任、有义务培养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带领幼儿畅游数学王国。

一、情感交流是开启幼儿心门的钥匙

“动人心者,莫先于情,”怎一个“情”字了得,这个“情”是最容易打动人的,也是培养幼儿学习数学兴趣的最好手段。因此,创建一个和谐、轻松的氛围是很重要的,教师不能以师长自居,而是作为大哥哥大姐姐带领小朋友们共同学习,共同玩耍。孩子需要肯定、鼓励与赞扬,不要吝啬自己赞美的言辞,经常鼓励孩子,对于孩子的点滴进步给予肯定与赞扬,让孩子在成功中收获快乐与自信。在一次课堂数字游戏中,大家都三三两两地选好了自己的小伙伴,只有一个胖胖的孩子一个人耷拉着脑袋坐在那,我走到他身边问他为什么不参加游戏,是不是不喜欢学数学?他摇摇头,说:“不是的,是他们说我太笨了,不带我玩。”笔者想了想,故意提高了嗓门说:“谁说你笨啦,小胖最聪明了,是不是,跟老师一起玩好不好?”小胖抬头看看我,点点头。在小胖掌握了游戏的玩法之后,很快找出了数字的规律,在游戏中屡次获胜,这样以后其他小朋友都来找他一起玩,在这样一个和谐融洽而又趣味十足的课堂气氛中,诱发了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掌握了数学的规律。教师的鼓励与赞美非常重要,可以激发幼儿学习的动力,时常对幼儿说:“你真棒!”“你好聪明!”诸如此类的话,能够增强孩子的信心,使整堂课都处于活跃兴奋的状态,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

二、在游戏中爱上数学

心理学家皮亚杰说:“数学的抽象乃是操作性质的,它的发生发展要经过连续不断的一系列阶段,而其最初的来源是一些具体的行动。”爱玩是孩童的天性,但是若在游戏中促进孩子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也不失为一种妙法。教师在设计数学游戏时要注意把教学的目标、学习的内容融入进去,这样才能让孩子既玩好又学好。笔者是这样设计的:在学习10以内的数字时,笔者把翻卡片的游戏运用进来,在十张卡片上分别写上0,1,2,3…10,让两个孩子一组任意翻出其中两张卡片,然后两个孩子分别进行口头计算,

对的奖励小红花,错的也给予鼓励。这样能让孩子自己动手操作,在游戏中感受到乐趣,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三、贴近生活,感受数学

生活处处蕴含着数学的哲理,引导孩子在生活中寻找数学,真

切感受数学的存在,把抽象的数学具象化,能够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热情。教育孩子留心观察生活,说出身边的物体在数学中的应用,很多东西在生活中都是可感知、可触摸的。比如,学算数加法,孩子可以通过数大树的方法,准确地算出来;再比如,学习长方形、正方形等几何图形时,可以对照现实生活中的具体实物,皮球是圆的,教室是长方形的,魔方是正方形的等等。在吃饭的时候,笔者问孩子们:“孩子们你们知道一共要多少副碗筷吗?谁能告诉我?”孩子们在片刻思考后,纷纷举起了小手,这不就是数学中一一对应的关系吗?让幼儿随时随地都能感受到数学的存在,久而久之,他们会用数学式的理性思维去思考问题,有利于他们的健康发展。

四、故事教学展现数学魅力

故事中生动形象的语言有利于激发孩子的数学兴趣,经常给孩子讲一些有关数字的故事,有助于增强孩子对数字的敏感度,活跃他们的思维。把数字带进故事人物中,有利于孩子区分,记住并学会使用。《小红帽》是小朋友们都很熟知的故事,笔者把《小红帽》中的小红帽、狼外婆等角色分别用不同的数字代替,笔者会把故事讲一遍,然后让小朋友上来复述,这样在反复中帮助幼儿记住了这些数字,又为这些数字赋予了有意思的意义。故事的教学让孩子在情境中掌握数字的意义,了解数学的艺术价值,领略数学的美丽,激发孩子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教学水平,实现高效教学。

幼儿数学兴趣的培养很重要,一切要从娃娃抓起,只有在幼儿期养成数学学习的兴趣,在以后的学习中才能更好地学好数学。

方法很多,情感教学,让孩子体验成功,收获希望;游戏教学,让孩子玩得开心,学得愉快;生活教学,让孩子贴近生活,感受数学;故事教学,让孩子学得快,记得牢。

参考文献:

[1]丁丽.如何让幼儿学好数学[J].知识窗:教师版,2011(1).

[2]郇习红.幼儿数学教育资源的挖掘与运用[J].小学科学:教师论坛,2011(7).

[3]徐海晶.幼儿数学教育刍议[J].数学大世界:教师适用,2010(12).

9a数学王国 篇12

9A5输入输出接口梳理板的主要功能和工作特点如图1所示。

将反射功率取样电压、入射功率取样电压、高频推动取样电压分别送入58号线N1的3脚“+”端、59号线端N2的3脚“+”端、60号线端N3的3脚“+”端比较放大器,使其电压值通过比较放大器比较处理后分别从N1的6脚50号线端、N2的6脚51号线端、N3的6脚52号线端输出其一定值的取样电压值比较放大器原理如图2所示,以N1为例。

当反射功率的取样电压值通过9A5第58号接线端及电阻R3接入N1741集成块的第3脚“+”端输入后,与N1的2脚定值电压进行比较。调整R1可以改变N1的2脚比较电压值,使N1的3脚电压大于2脚电压。当N1的2脚电压为一定值时,反射功率取样电压有变化后,N1的3脚输入电压就会变化;同时,就会引起N1的6脚输出电压的变化,N1的6脚输出电压可以通过调整R1控制在0至+4V的某个定值上。

将主电源-140V取样电压(在-12V左右)及-18V电压分别送入9A5板61号线端N4的2脚“-”端和62号线端N5的2脚“-”端进行比较,使其负取样电压通过N4和N5比较放大器处理后变为正值(见图3)。以N4比较放大电路为例,-140V主电源取样电压(一般在-12V左右)通过9A5 61号接线端及电阻R22送入N4 741集成块2脚“-”端,通过调整R23可变电阻,使N4的2脚电压小于3脚电压,其N4的6脚就输出一个随-140V主电源变为正值电压,其值可根据调整R23控制在0~4V某个定值。-18V电源电压也通过N5的2脚“-”端,从6脚输出一个随-18V电源变化的正值电压,分别从9A5板53号线端、54号线端输出。其中,-18V电压除了给N5比较放大器提供-18V取样电压,还给9A5电路板中各741集成块比较放大器提供-18V工作电源。

12V电源和18V电源及24V电源分别通过9A5板63号线端、64号线端、65号线端给12V分压电路、18V分压电路、24V分压电路提供取样电压值,再分别取得12V、18V、24V的取样电压(0~4V之间)。另18V电源给9A5板中各741集成块比较放大器提供18V工作电源,24V电给9A5板中K1~K16继电器线包提供24V工作电源。9A5板中的K1至K16继电器可分别用于TS—01中波广播发射机中“零使能”报警电路。

数学王国历险记作文 篇13

突然,小鹿尖叫了起来:“小猴,小猴,快来看那,我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瓶子!”小猴立马跑了过来。它俩拿着瓶子瞧了老半天,决定打开瓶盖看看。谁知刚把瓶盖打开,就窜出来一阵龙卷风,把他们卷到了一个奇怪的王国。原来,这里就是数学王国。

这时,冲出来一队加减乘除等符号的卫兵,把他们团团围住。加号一把抓住了小猴,说道:“我出一道题,你答对了就跟我进王宫,要是答错了,嘿嘿,就要被关进监狱。这道题是:有一个一位数,这个数的两倍是个两位数。如果吧这个两位数写在纸上,倒过来看,就变成这个数的自乘了。请问这个一位数是多少?”“哈哈,这道题太简单了吧!我还以为是非常难的数学题呢!这个一位数不就是9嘛。9X2=18,18倒过来就是81,9X9=81,9这个数不是符合条件的吗?”小猴回答道。

加号吃惊地说:“你居然答对了数学大赛里最高等级的第八题,太厉害了,我带你去王宫觐见国王吧!”“小猴,小猴,快来救救我呀,我不要被关进监狱。”从不远处传来一阵熟悉的呼救声,原来是大于号正拖着小鹿去监狱。小猴赶紧往那边跑去。加号从后面追了上去气喘吁吁的喊道:“客人,你走错方向了,那边是通往监狱的道路,不是王宫。”可是小猴管不了那么多,一直冲到小鹿身旁,拦住大于号指着小鹿说:”它是我朋友,我们一起来到这里的,我帮它回答它需要答的那道题目吧!”

“好吧,那你帮它解答吧,要是答不出来,把你一起抓进监狱。”大于号凶恶的地说道:“小猴5天没撕日历了,它一次撕下前5天的日历,这5天的日历上的数字之和是30,请问小猴是几号撕的日历?”“不就是9号撕的日历,这种数学对我来说太简单了。30÷5=6,6就是第三天没撕的日历的数字。那么剩下的没撕的数字分别这么算:6-1=5(号),6-2=4(号),6+1=7(号),6+2=8(号)。”

听完小猴的解答,大于号放开了小鹿,小鹿连忙躲到小猴身后,暗暗下决心:等离开这里后,我也要向好好学习,不再像以前那样贪玩了,要像小猴那样遇到难题能够自己解决。于是,在大于号跟加号的带领下,它们通过了一关又一关,终于来到了一座金碧辉煌的宫殿里。国王送给它们一块奖牌和一个奖杯。然后一挥手,在一阵龙卷风中,把小猴、小鹿又送回到了沙滩上。“小猴,我刚才做了一个梦““我也做了一个梦,梦到我去了数学王国......”。“咦,小猴,你瞧这是什么?

数学王国历险记读书笔记 篇14

这几天,我阅读了一本《数学王国历险记》故事书。这是一本数学趣味的书,写了丁当和小贝去弯弯绕国做客,到野生动物园参观;古算馆里学习数学;还去了数学宫探索。书中写了许多精彩的历险故事,在历险的过程中要不断开动脑筋,运用数学知识解答难题,看谁解得又多又快,才能闯关成功。从中我了解到了这些问题的意思,增添了许多知识。

我最喜欢书中的《快乐与烦恼之路》这个故事,里面写了丁当和小贝去见布直首相的坎坷之路。在路上遇见了真假机器人,丁当用自己的认真判断找到了快乐之路;接着看见了食堂,却要先回答问题才能进食堂用餐,他们又运用数学逻辑关系破了谜,才美美地饱餐了一顿;接着又出现了4扇小门,里面会藏着一只吃人的恶狼,他们经过仔细地分析,最终打败了恶狼,遇见了圆圆。

读了这篇文章,我觉得无论做什么事都要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多动脑筋;不要还没经过思考就胡乱猜测,这样得到的答案不一定就是对的。如果你懒于动脑,贪图安逸,烦恼就会找到你的头上。考试也一样,我们要冷静思考,认认真真地做题,仔仔细细地检查,我们也会像丁当和小贝一样一步步地迈向成功之路!

上一篇:薪酬岗位评价下一篇:考博英语完形填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