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上册要求背诵的课文段落

2025-05-1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五年级语文上册要求背诵的课文段落(精选5篇)

五年级语文上册要求背诵的课文段落 篇1

1.第 3 课《走遍天下书为侣》第 7 自然段(所以,我愿意„„这真像 与另一个人同船而行。)/第 10 页

2.第 5 课《古诗词三首》/第 21-23 页

3.第 6 课《梅花魂》第 13 自然段(是啊,莺儿„„总要有梅花的秉 性才好。)/第 26-27 页

4.第 9 课《鲸》第 5 自然段(鲸跟牛羊一样用肺呼吸„„就可以判断 鲸的种类和大小。)/第 41 页

5.第 11 课《新型玻璃》几种新型玻璃的名称。/第 47-49 页

6.第 13 课《钓鱼的启示》第 10 自然段中父亲的话(道德只是个简单 的是与非的问题„„勇气和力量。)/第 60 页

7.第 15 课 《落花生》 第 10-15 段(父亲说„„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上。)/第 66 页

8.《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古人的两种记事法/第 80 页

9.第 17 课《地震中的父与子》第 12 段中(他挖了 8 小时„„到处都 是血迹。)/第 94 页 10.第 19 课 《 “精彩极了” 和 “糟糕透了” 》 最后自然段(这些年来„„ 我努力地向前驶去。)/第 103 页

11.第 21 课 《圆明园的毁灭》 第 3-4 段(圆明园中„„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第 115 页

12.第 22 课《狼牙山五壮士》第 6 自然段中(五位壮士屹立在„„相 继从悬崖往下跳。)/第 119 页

五年级语文上册要求背诵的课文段落 篇2

师: (板书“想像”) 想像, 同学们已经很熟悉了。无论是读文章, 还是写文章, 想像都是必不可少的。你们谁能解释一下, 什么是想像?

生:就是本来没有这个东西, 自己想出来一个。

师:说得没错。不过, 想像的东西要合情合理, 想像可不等于瞎编。

生:想像出来一个东西, 和瞎编一个东西, 不是一样的吗?

师:要编得合情合理, 那可绝对不是瞎编。我给你们讲一件事。有一次, 在写《童年趣事》这篇作文的时候, 有个同学写不出来了, 他问我:“编一个行不?”我说:“只要合理就行。”于是, 他写了这样一个故事:小时候, 妈妈给他买了好多书, 并且告诉他别光看热闹, 要把书里的内容吃透。有一天, 妈妈没在家, 他想起了妈妈的教导——把书吃透。于是, 他从冰箱里取出一瓶饮料, 又拿过一本书来, 喝一口饮料, 咬一口书, 不一会, 一本厚厚的书就被他吃没了。晚上, 妈妈找那本书要给他讲一讲, 他拍着肚子说, 甭讲了, 我已经把他吃透啦!文章结尾写道:“想起这件事我就想笑, 童年的我太天真啦!”

生:哈哈, 一整本书, 他能吃下去吗?

师:这就是我要问大家的问题, 你们认为这篇作文写得合理吗?

生:不合理!一个人是不可能吃一整本书的。

师:说得对。小孩子不懂事, 很调皮, 他可能会撕下一页吃, 但绝对不可能吃一整本。

生:童话故事也不可以随便编吗?

师:我再给你们讲一个同学写的童话故事, 题目叫“友情”。在一个大森林里, 一群蜜蜂和一个大石头是好朋友。蜜蜂采蜜归来, 给大石头讲外面遇到的有趣的事, 大石头给蜜蜂提供休息的场地, 让蜜蜂落在自己的身上。有一天, 蜜蜂采蜜归来后, 没有找到大石头。这时, 它们忽然听到有人喊救命, 原来大石头和许多石块都被装在一辆大卡车上, 卡车要把它们运往很远的地方。蜜蜂们团结起来, 一起把大石头搬了下来。这个童话故事写得怎么样?

生:太离谱了!即使是童话, 蜜蜂也不可能把大石头搬动呀!

师:那你说一说, 蜜蜂怎么救大石头, 才是合理的?

生:蜜蜂可以找朋友帮忙。把大象呀, 老虎呀, 猎豹呀, 都给找来, 一起搬石头。

师:这样一改, 不仅想象合理了, 而且突出了友情的伟大。但是我们写的作文, 字数只有几百个字, 能少一个人物, 就不要多一个人物。文中的人物多了, 文章就会显得很乱。如果只靠蜜蜂的力量, 你们还有什么好办法吗?

生:可以让蜜蜂蜇司机。

师:这个想法真好!司机一旦被蛰, 就会左躲右闪, 方向盘左右摇晃, 大卡车就会在山路上颠簸, 大石头就可以趁机蹦下车厢, 重返树林了。而且, 蜜蜂蛰司机, 更能体现蜜蜂和石头的友谊, 你们知道为什么吗?

生:可以看出蜜蜂特别聪明。

师:我告诉你们吧, 蜜蜂蛰人后, 就会死亡。所以, 蜜蜂一般不轻易蜇人。只有当它感到生命受到威胁时, 才会攻击人。蜜蜂为了朋友, 不怕失去自己的生命, 这是多么深厚的友情啊!那么, 写多少只蜜蜂蛰司机更合理呢?

生:好几百只蜜蜂, 越多越能突出友情。

师:几百只蜜蜂蛰一个脑袋, 司机的脑袋还不得肿得跟地球一样大呀!那蜜蜂也太残忍了。

生:我看, 有十几只蜜蜂蛰到司机, 就可以了, 其它的蜜蜂只是吓唬一下他。

师:大石头落地以后, 蜜蜂们聚集在他身边, 清点蜜蜂数量, 少了13只, 大家都明白, 他们已经为救朋友而失去了生命。13只, 15只, 或者16只, 都可以, 但一定要是个准确的数字, 这样, 可以增加童话的真实感。

童话故事会:合理的与新奇的

师: (师板书“童话故事会”) 今天, 我们了解到想象的基本方法之后, 要来举行一场“童话故事会”。 (师画图:圆圈、长方形、直线) 黑板上的这三个图形, 能让你们联想到什么东西?

生:鸡蛋、手绢、绳子。

生:盘子、地毯、木棒。

生:零分、卷纸、铅笔。

师:下面, 提高一个难度。哪位同学能把自己联想到的三种事物, 编在一个故事里?

生:我可以根据盘子、地毯、木棒, 编一个故事。一只贪吃的小花猫在吃鱼, 它不小心把盘子打翻了, 盘子里的鱼洒在地毯上, 把地毯都给弄脏了。这时, 主人看见了, 特别生气, 就拿起木棒把小猫揍了一顿。

师:你的故事编得合情合理, 但太普通了, 不够新奇。想让文章吸引人, 你编的故事要与众不同。哪位同学再讲一个故事?

生:我想到的这三种东西, 分别是饭碗、桌子和筷子。在一张饭桌上, 放着一个饭碗, 饭碗上搭着一双筷子。一天, 饭桌对饭碗抱怨:“饭碗老兄, 我天天都要站着, 都快累死了, 你却可以坐在我的身上, 你太有福气了。你说, 我怎么这么倒霉?”饭碗一听到桌子这样说, 立刻反驳:“我有福气?主人天天都把刚做好的饭往我身上放, 一百多度的高温啊, 都要给我烫死了。筷子才是最幸福的呢, 最倒霉的是我啊。”饭碗上的筷子一听到这话, 就沉不住气了:“你们二位说话可要凭良心, 我天天被主人掐在手里, 浑身是伤, 主人还把我使劲儿往盘子上戳, 你们看看我的脚, 都扭伤了。还有谁比我倒霉啊!”桌子想:饭碗和筷子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于是就把四条腿横在地上, 趴了下去。饭碗掉在地上摔得粉碎, 两只筷子也从饭碗上滚下来, 滚到墙角的垃圾堆里。主人回家后, 看到这样的场景, 就把桌子、饭碗和筷子都扔了。

师:你编的这个故事真棒!这是一个好故事, 很合理, 很有新意, 还能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请大家给这个童话故事取一个名字吧。

生:叫“饭碗、桌子和筷子”。

师:以主要人物作为题目, 虽然可以概括这个故事, 但是显得平淡, 缺少吸引力。

生:饭碗、桌子和筷子, 都觉得自己是最倒霉的, 于是就“集体自杀”了。题目就叫“谁最倒霉”吧?

师:这个题目好!提出问题, 既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又跟故事的主题紧密相连。饭碗、桌子和筷子, 都自私自利, 斤斤计较, 只关心自己, 不关心别人, 最后, 它们都倒霉了。像这样的人,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没有呢?

生:有啊。小明的脚被小刚不小心踩了一下, 他就不依不饶, 跟小刚打了起来, 结果, 两个人都被老师批评了。

生:参加活动时, 两个人为了争一个座位而闹起了别扭, 好朋友变成了仇人, 这都是斤斤计较的后果。

师:任何想像都是来自生活的。所以, 我们编故事不能脱离生活, 我们读故事也要学会联系生活。现在, 请大家结合刚才的经验, 把你想到的童话故事写成一篇作文。 (作文完成后讲评) 这名同学把圆圈、长方形和直线联想成橡皮、削笔刀和铅笔, 作文的题目是《文具王国里的“阴谋”》, 请大家听听他想像的故事。

生: (朗读) 夜晚, 在小主人的卧室里, 三个小文具争吵了起来。铅笔站在台灯上, 大声宣布:“以后, 我, 就是你们的大王了, 还不快跪下!”虽然大家都不服气, 可是一想到他那些厉害的士兵, 都跪下了。铅笔大王回到他的移动卧室——文具盒里去了。大家散开, 各干各的活儿去了, 只有橡皮和削笔刀还留在皇家广场——课桌上, 商量着怎么才能好好治一治铅笔国王的骄傲劲儿。橡皮眼睛一亮, 说:“削笔刀大哥, 你看我们这么办行吗?我们混进宫去……”削笔刀为难地说, “我们怎么进去呀, 那个皇宫戒备森严, 就连一只蚊子都飞不进去。”橡皮说:“你等我把话说完呀, 我们以服侍铅笔国王为由, 他写错字我就擦, 主要还是你, 削笔刀大哥, 你只要一看到他不尖了, 你就给它削一削, 等到你把他削短了, 主人就会扔了他。”削笔刀说:“老弟, 你真聪明, 能想出这么个好办法。好, 我们明天就进宫!”橡皮和削笔刀很顺利的进入了皇宫, 老说好话, 把铅笔削得越来越短……

师:你们能根据刚才讲到的想像的方法, 说一说这个故事好在哪里吗?

生:他编得很合理。铅笔就是越削越短, 橡皮是擦铅笔错字的, 削笔刀又是专门削铅笔的, 他是根据这些文具的特点编出这个故事的。

生:文章的结尾写得也好, 没有说明最后到底怎么样, 但谁都能想到。铅笔越来越短了, 最后肯定会被小主人扔掉的。

生:我认为题目也写得好。好人想出来的方法, 不叫阴谋, 叫主意。这篇文章的作者把“阴谋”两个字加上引号了, 说明是反语。这个带引号的“阴谋”, 叫……叫……

师:叫智慧!你们说得太好了。只有想像得合理, 想像得新奇, 才能编出一个好故事。希望同学们从这节课中, 学会如何想像, 并在以后的写作和阅读中, 都能用到。下课!

备课笔记唱吧, 放开你的歌喉

百灵鸟会唱歌, 乌鸦也会唱歌, 你喜欢听谁唱歌呢?

这个问题很傻很傻, 因为人人都知道百灵鸟是“歌坛巨星”, 乌鸦是“噪音大王”。

其实, 我们写文章就是在唱歌, 唱自己心中的歌。

既然是唱歌, 就得考虑到观众的感受。你不能唱跑调, 声音不能刺耳, 表情不能呆板, 感情不能冷漠。这跟写文章一样, 语言不能枯燥, 内容不能空洞, 构思不能陈旧, 主题不能分散……

歌曲是唱给别人听的;文章是写给别人读的。所以, 在你落笔的时候, 一定要在语言、内容、构思、主题等方面动脑筋下功夫。

有人说, 想像可以天马行空, 随心所欲, 尤其是孩子们的想像作文, 更是可以一任天真, 放任自流。可是, 我却觉得, 没有规矩, 不成方圆。

很多同学咬着笔杆, 干瞪眼儿, 除了缺乏观察,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 就是缺乏“想像细胞”。有了“想像细胞”, 就会“无中生有”——空“无”一字的脑海“中”就会“生”出写也写不完的“有”趣的故事。你睁大眼睛瞧一瞧吧:

本来是一根点燃的火柴, 可是看着看着就变成了火炉、烤鹅和亲爱的奶奶。于是, 经典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诞生了。

本来是一只讨厌的老鼠, 可是接触久了, 它却变成了可爱的米老鼠。于是, 经典卡通形象诞生了。

本来是一双旧拖鞋, 在作家的脑海里, 它们变成了一对恩爱的老夫妻, 缺了一个, 另一个也没有了生存的意义。于是, 一篇童话诞生了。

……

这一切, 都是“想像细胞”在发挥作用。如果你是笨鸡, “想像细胞”会为你插上有力的翅膀, 把你变成高飞的孔雀;如果你文思枯竭, “想像细胞”会为你送来滋补大脑、润滑笔尖的灵感之泉。

想像的关键是合理。

要让想像合理, 你就得设身处地想一想, 你想像的情节在现实生活中能否发生。你可以把自己想像成作文中的那个人, 如果是你, 这时将会怎么样?

要让想像合理, 你就得先弄明白人物特点。比如猴子, 它聪明、好动, 尾巴长, 让它去完成“猴子捞月”的任务, 再合适不过了。如果换成兔子, 非掉河里淹死不可。

想像要合理, 要新奇, 归根结底还是要观察生活, 思考生活。所以, 在“童话故事会”上, 我一边引导同学们张开想像的翅膀, 一边不断地联系生活, 让他们知道, 拥有了“无中生有”的本领, 张开想像的翅膀, 在合理的跑道上起飞, 你才会享受翱翔蓝天的喜悦。

五年级语文上册要求背诵的课文段落 篇3

第一单元

一二三四五,金木水火土,天地分上下,日月照今古。

云对雨,雪对风。花对树,鸟对虫。ft清对水秀,柳绿对桃红。

(《对韵歌》)

第四单元

天气凉了,树叶黄了,一片片叶子从树上落下来。天空那么蓝,那么高。一群大雁往南飞,一会排成个“人”字,一会排成个“一” 字。啊!秋天来了!(《秋天》)

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儿两头尖。我在小小的船里坐,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小小的船》)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江南》)

草芽尖尖,他对小鸟说:“我是春天。” 荷叶圆圆,他对青蛙说:“我是夏天。” 谷穗弯弯,他鞠着躬说:“我是秋天。”

雪人大肚子一挺,他顽皮地说:“我就是冬天。”(《四季》)第五单元

远看ft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画》

【唐】王维)

一个大,一个小,一只黄牛一只猫。一边多,一边少,一群鸭子一只鸟。一个大,一个小,一个苹果一颗枣。一边多,一边少,一堆杏子一个桃。(《大小多少》)

五星红旗,我们的国旗。国歌声中,徐徐升起。迎风飘扬,多么美丽。向着国旗,我们立正;望着国旗,我们敬礼。(《升国旗》)

第六单元

谁的尾巴长? 谁的尾巴短? 谁的尾巴好象一把伞? 猴子的尾巴长。兔子的尾巴短。松鼠的尾巴好象一把伞。谁的谁的尾巴弯? 谁的尾扁? 谁的尾巴最好看? 公鸡的尾巴弯。鸭子的尾巴扁。孔雀的尾巴最好看。(《比尾巴》)

第八单元

下雪啦,下雪啦!雪地里来了一群小画家。小鸡画竹叶,小狗画梅花,小鸭画枫叶,小马画月牙。不用颜料不用笔,几步就成一幅画。青蛙为什么没参加?他在洞里睡着啦。(《雪地里的小画家》)

日积月累

一片两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九片十片无数片,飞入水中都不见。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咏鹅》骆宾王(唐代))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念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悯农诗》其二 唐李绅)

早晨起来,面向太阳。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古朗月行》〔唐〕李白)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风》唐·李峤)

课文原文填空

1、(()()()()(),金木水()()()。())分()()。()照今古。

2、()对(),雪对风。花对树,()对()。()清对()秀,柳绿对桃红。

3、()气凉(),树叶黄(树(),一片片叶()())落()来。天空那么蓝,那么高。一群大雁往南飞,)字。啊!秋天()一会儿排成个()字,一会儿排成个(()。

4、弯弯的((()两()()()()的船,()()()。)()的船)坐,)尖。我()的船()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5、江南()采莲,莲叶何(莲叶()()。鱼戏莲叶间。鱼戏),鱼戏莲叶()。

6、远看(()()()色,近听()()()无声。春()花还(),)惊。

7、草芽尖尖,他()()()说:“()()春()。”

8、一个(边(),一个(),一()黄牛一()猫。一),)一边(),一群鸭子()()()。一个(一个(),一个苹果一颗枣。一边(),一边(),一堆杏子一个桃。

9、我的()()包,宝贝真()()。课本作业本,铅笔转笔()。()课静悄悄,()课()乱跑。()()起得(),陪我()学校。

10、()()明,(尘。((()()男。()()尖,()())人(),()()众。双木()不成众,独(),三()森。)()条)()不成林。众(),黄()变成金。

11、()星红旗,()()()国旗。国歌声(),徐徐升起;迎风飘扬,()么美丽。向着国旗,我们()()。

五年级语文上册要求背诵的课文段落 篇4

春风 夏雨 秋霜 冬雪 春风吹 夏雨落 秋霜降 冬雪飘

青草 红花 游鱼 飞鸟 池草青 山花红 鱼出水 鸟入林

课文2 《姓氏歌》(4页)

你姓什么?我姓李。

什么李?木子李。

他姓什么?他姓张。

什么张?弓长张。

古月胡,口天吴,双人徐,言午许。

中国姓氏有很多,赵、钱、孙、李,(单姓)

周,吴、郑、王,诸葛、东方,(复姓)

上官、欧阳„„

课文3《小青蛙》(6页)

河 水 清 清 天 气 晴,小 小 青 蛙 大 眼 睛。保 护 禾 苗 吃 害 虫,做 了 不 少 好 事 情。请 你 爱 护 小 青 蛙,好 让 禾 苗 不 生 病。

语文园地一

(读一读记一记)(11页)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音序查字法口诀(40页)

音序查字要记牢,先把大写字母找。字母下面找音节,看看它在第几页。

日积月累(13页)

(描写春天的四字词语)

春回大地 万物复苏 柳绿花红 莺歌燕舞

冰雪融化 泉水丁冬 百花齐放 百鸟争鸣

语文园地二 日积月累(27页)

《春 晓》(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语文园地三 日积月累(40页)

赠汪伦

(唐)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赠我情。

课文8(43页)

《静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语文园地四 日积月累(52页)

《寻隐者不遇》

(唐)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课文6《古对今》(56页)

古对今,圆对方。

严寒对酷暑,春暖对秋凉。

晨对幕,雪对霜。

和风对细雨,朝霞对夕阳。

桃对李,柳对杨。

莺歌对燕舞,鸟语对花香。

课文8《人之初》(60页)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语文园地五 日积月累(歇后语)(64页)小葱拌豆腐—— 一清(青)二白 竹篮打水—— 一场空 芝麻开花—— 节节高

十五个吊桶打水—— 七上八下

课文12《古诗两首》(67页)

《池上》

(唐)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荫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课文13 《荷叶圆圆》(70页)

①荷叶圆圆的,绿绿的。

②小水珠说:“荷叶是我的摇篮。”小水珠躺在荷叶上,眨着亮晶晶的眼睛。

③小蜻蜓说:“荷叶是我的停机坪。”小蜻蜓立在荷叶上,展开透明的翅膀。

④小青蛙说:“荷叶是我的歌台。”小青蛙蹲在荷叶上,呱呱地放声歌唱。

⑤小鱼儿说:“荷叶是我的凉伞。”小鱼儿在荷叶下笑嘻嘻地游来游去,捧起一朵朵很美很美的水花。

语文园地六 日积月累(79页)

(气象谚语)

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有雨山戴帽,无雨半山腰。

早晨下雨当日晴,晚上下雨到天明。蚂蚁搬家蛇过道,大雨不久要来到。

语文园地七 日积月累(99页)

(读书名言)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 不知则问,不能则学。——《荀子》 读书百遍,而义自见。——董遇 读书万卷,行万里路。——董其昌

语文园地八 日积月累(114页)

《画鸡》

(明)唐寅

五年级语文上册要求背诵的课文段落 篇5

《草原》第1段:(同时注意关注第5段)

1、含有“绿色”意思的词语:一碧千里、绿的、绿毯、翠色欲流

2、“走到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注意比喻句。

3、动景:羊群;

静景:骏马、大牛、天空、小丘、平地、草地。

4、所表达的感情:作者对于草原的热爱与赞叹。

5、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第一段的中心句)

一:全、都。

这句话写出了草原碧绿、辽阔的特点。这句话也是全段中心句。

6、“翠色欲流”指的是青草鲜嫩,颜色青翠,似在流动,富有生机。

7、“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无限乐趣”

看似写骏马和大牛,实际上写的是自己的感受。作者被大草原的美丽景色陶醉,所以他感到周围的一切事物也同他有一样的心情。《白杨》第12、13段:

1、这是爸爸介绍白杨树的话,典型的借物喻人,这段话写出了白杨树三个特点,分别是:高大挺秀;适应力强,具有奉献精神;坚强不动摇。表现了白杨树两种精神:一是忠诚无私,尽职尽责;二是不怕困难,坚强执著。

2、“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

借物喻人,托物言志,借白杨树表达自己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决心。

3、爸爸为什么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

表达自己的心愿,希望孩子们向他一样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第16段:

“高大的白杨树”暗喻老一辈的新疆建设者;“几棵小树”暗喻边疆建设者的后代。【理解体会:爸爸自己已经扎根边疆献身边疆,他希望自己的子女如同小树一样经受锻炼成为建设边疆的栋梁之材。】爸爸微笑是因为他感到欣慰,相信儿女们在老一辈的教育下,一定会经受考验,成长为新的边疆建设者。

《童年的发现》

1、2段:

1、“我在九岁的时候„„完全是独立思考的结果”:

“九岁”、“完全”、“独立”等词,显示出了“我”这个发现的不同凡响,和对这个发现抑制不住的自豪。

2、从第二自然段可以看出作者对于自己的发现感到自豪之余,还带有丝丝的愤懑。第14——19段:

1、老师把作者的笑误解为不怀好意。

2、“世界上„„驱逐和迫害的风险”:

一语双关。“我”把自己的这种遭遇与世界上有重大发明、发现的人受到驱逐和迫害联系起来。用自嘲的方式表达了对此事的看法,话里不乏愤慨的成分。【例子:哥白尼发现了日心说,结果怕遭到教会的处罚而不公布真相,布鲁诺坚持了日心说,结果被教会处死;哈唯发现血液循环,结果被烧死。】 《晏子使楚》第4段:

1、段中三个成语:张袂成阴、挥汗如雨、摩肩接踵。

2、五个与“瞅”意思相近的词语:瞥、扫、瞄、瞟、瞧

3、楚王瞅了他一眼,冷笑一声,说:“难道齐国没有人了吗?”

写出了楚王对齐国的蔑视。

3、这一语段主要写了晏子巧驳楚王侮辱齐国没有人。

4、言外之意:晏子采用自我贬低的方法来暗示楚国是下等国。

5、此段修辞手法:夸张、排比。《再见了,亲人》第1段:

1、“是您带着„顶着„„冒着„„穿过„„”

写出了朝鲜人民为了志愿军战士,不顾个人的生命安危的可贵品质。

2、雪中送炭:在下雪天给人送炭取暖。比喻在别人最困难、最需要帮助时给予物质上或精神上的帮助。

文中体现雪中送炭的句子:“记得五次战役„„送到阵地给我们吃。”

3、反问句:难道您担心我们会把您这位朝鲜阿玛尼忘怀?

陈述句:您不用担心我们会把您这位朝鲜阿玛尼忘怀。

6、读了这个语段的感受(结合考卷来回答,属于感悟性的问题,应结合上下文来答题):应侧重体现两点:

1、朝鲜人民为了志愿军战士不顾个人安危。(例子);

2、朝鲜人民与志愿军战士之间的深情厚谊。(例子)。

3、我被深深地感动了。第4——6段: 《桥》:

文章表达方法:(重点,背诵,结合文中例子来说明)

1、构思新颖别致,设置悬念,前后照应。

2、文章多用简短的句、段来渲染紧张的气氛。

3、大量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增强表现力。7、8段:

1、属于外貌、神态描写。

2、“他像一座山”:

既表现了老汉的威严、冷静,又写出了老汉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这座“山”是人们获得生的希望的“靠山”。

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呻吟:

作者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不仅形象地写出了木桥在洪水的冲级中,在人们的重压下即将断裂的危急情景,也为下文写木桥的轰塌埋下了伏笔。老汉吼道:“少废话,快走。”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这句话属于动作、语言描写。写出了老汉的着急和果断。

文中描写水势的句子的作用:写出了形势的危急;表现人物品质的高尚。《将相和》:(结合《每课一练》P44页和第五单元卷子第七段复习)17——18段:

1、小标题:负荆请罪

2、将相和好的根本目的:爱国,维护国家利益,齐心协力保卫赵国。

3、此部分体现的蔺相如的性格:顾大局、识大体,为国家利益着想。

廉颇的性格:知错就改、爱国,为国家利益着想。

4、蔺相如怕廉颇吗?为什么处处避着廉颇?(参考卷子答案,一定要复习!)《草船借箭》:7——9段

1、草船借箭成功的原因:诸葛亮神机妙算、足智多谋,知天文、晓地理、知人心。

2、诸葛亮是个足智多谋、料事如神、神机妙算的人。

3、曹操是个生性多疑的人。

4、“吃惊”一词写出了鲁肃意想不到,心里感到害怕。体现了鲁肃的忠厚老实。《人物描写一组》:

1、“小嘎子精神抖擞,欺负对手傻大黑粗„„仿佛很占了上风。”

这句是动作、心理描写。体现了小嘎子的争强好胜、机敏、富有心计。

2、“严监生喉咙里的痰响得一进一出„„伸着两个指头。”

这句是动作、神态描写。体现了严监生爱财胜过生命。

3、“一语未了,只听„„不曾迎接远客。”

这句是语言描写。体现了王熙凤的泼辣张狂。

4、王熙凤的外貌描写体现了王熙凤的美丽、华贵、爱炫耀地位。

5、“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偏就去世了。”

这句话体现了王熙凤善于阿谀奉承。

6、“这熙凤听了,忙转悲为喜道„„该打该打。”

这句话体现了王熙凤善于见风使舵的本性。《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第3段:

描写花美的词语: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花的海洋。

1、段中体现“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句子:“每一家都是这样„„自己又看别人的花”

2、应接不暇:形容事物繁多,都来不及看了。

暇:空闲。

3、耐人寻味:指意味深长,值得仔细体会琢磨。

4、“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我为人人”是说每个人心中要有他人,要有社会责任感,要用实际行动为大众着想,为社会尽到义务。如果大家都这么做,就必然会换来“人人为我”的结果。“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实例很多,学生轮流值日打扫教室卫生,每个人带课外书到班上建立图书角等等。第2段:德国人爱花表现在:家家户户都在养花。

德国人养花与我们养花不同在:

1、家家户户都养花;

2、花栽种在临街窗户的外面;3、花朵都朝外开

莞尔一笑:形容微笑的样子。(多指女性)。从中读懂了德国人认为这样养花是天经地义的。第4段:

1、变化是有的,但是美丽并没有改变。

一是指德国沿街的奇丽风景没有改变,依然是“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二是作者言下之意还在赞扬德国人民那“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美好品质没有改变。

2、最令作者难忘的是什么?为什么会难忘?(《每课一练》第68页)《威尼斯的小艇》第2段:

1、写出了小艇的长度、宽度、形状、速度。连用三个比喻句。

2、小艇的这些特点决定了它与威尼斯的河道有密切的联系。第4段:

上一篇:媒介经营管理教学大纲下一篇:初中生爱国情感的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