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维修中的无损检测技术

2025-01-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飞机维修中的无损检测技术(精选13篇)

飞机维修中的无损检测技术 篇1

发表日期:2006年1月5日 已经有340位读者读过此文

一、前言

无损检测技术是材料科学的一个分支,它在不改变,不损害材料和工件的状态及性能下对材料缺陷(不连续性)、工件结构缺陷(不连续性)、物理和力学性能、成分等作出评定。无损检测技术主要应用在制造阶段检验、成品检验和在役检验。对我们航空公司来讲,主要就是在役检验,用于检查航空器的零部件在运行中结构或状态的变化,保证航空器安全、可靠的工作。

无损检测(NDT)作为检查飞机结构损伤的重要手段,在民航飞机维修中应用较晚。我公司直到1998年8月才完成无损检测项目的建设,并于1998年8月1日通过了华东适航处的审批检查,正式取得了开展此业务的资格。这几年以来随着各航空公司维修力量增强,无损检测也越来越得到重视,《中国民航无损检测标准》的制定与贯彻、无损检测新技术的引进、人员素质的不断提高都推动了无损检测的发展。无损检测以其检测有效性、高可靠性得到了各航空公司的认同。

本文旨在阐述机务维修中无损检测技术的大致框架,及其在飞机维修中的应用、作用及发展,希望在实际应用中对飞机维修各部门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二、无损检测在机务维修中的应用

1、无损检测的应用对象分析

无损检测主要针对飞机结构损伤,损伤大致可分为以下五种:①飞机结构零部件生产制造过程中产生的缺陷;②飞机在起飞、飞行、着陆过程中,由于某种原因使飞机产生过大的负载造成的结构损伤。例如重着陆所造成的起落架、机轮组件的损伤;③日常维护过程中造成的刮伤、撞伤等;④由于使用环境所造成的腐蚀损伤,如沿海地区的潮湿空气、飞机货舱运载的海鲜等都是产生腐蚀损伤的根源;⑤交变载荷所造成的疲劳损伤(疲劳裂纹)。这些损伤如果没有得到有效的处理,极易产生裂纹,如疲劳裂纹、应力腐蚀裂纹、腐蚀疲劳裂纹等,例如机轮组件轮毂的轮座圆角过渡区、连接螺拴的螺纹处等一些飞机结构应力集中部位(接头、孔边、拐角)易产生疲劳裂纹。

结构的裂纹萌生和短裂纹的扩展阶段是疲劳的起始和主要阶段,研究表明,该阶段在整个疲劳寿命中所占比例高达80%,因此,结构的裂纹形成寿命成了人们普遍关心的重要指标。尤其在航空领域,由于有些结构的复杂性,在使用过程中难以实施检测。另外,有些结构由于特殊功能的要求,不得不使用高强或超高强材料,而这些材料通常伴随裂纹扩展抵抗能力差的缺点。

2、无损检测方法及应用

有些结构损伤可以用目视检查或其它方法(如内窥镜)检查,在检查微小缺陷或目视检查不能胜任的情况下,需采用无损检测方法。无损检测方法分为无损探伤和声振检测、涡流涂层测厚、涡流电导率测试、超声波测厚。无损探伤又分为磁粉探伤(MT)、渗透探伤(PT)、涡流探伤(ET)、超声波探伤(UT)、射线探伤(RT),无损检测的框架大致如图所示: 目视(高倍放大镜)磁粉探伤 渗透探伤

无损检测无损探伤涡流探伤 超声波探伤 射线探伤

声振检测、涡流涂层测厚、涡流电导率测试、超声波测厚

在实际应用中,它们有明显的区别也有紧密的联系,这里有必要作一简单介绍: ①涡流探伤用于检查导电材料零部件的表面和近表面缺陷,例如检查轮毂裂纹、紧固件周边裂纹、铝蒙皮腐蚀损伤等。这也是目前应用最多的检测方法。②磁粉探伤用于检查铁磁性材料零部件的表面和近表面缺陷,例如检查起落架零部件、轮毂连接螺栓、发动机吊点螺栓、焊接件等。

③渗透探伤用于检查非松孔性材料零部件表面开口缺陷。渗透探伤由于设备简单、灵敏度高等优点应用很广泛。尤其在结构修理中,例如前几年客梯车不慎与飞机客舱门撞击,我们利用渗透探伤精确检测出了撞击引发裂纹的长度、方向,这既可以指明修理的方向,而且保证了修理的质量。

④超声波探伤可以用于检查几乎所有飞机结构零部件的内部缺陷。例如检查机翼与机身连接螺栓、结构腐蚀等。

⑤射线探伤可以用于检查飞机金属材料的内部缺陷。例如检查机身门框、机翼加强肋等处的疲劳裂纹。由于射线探伤受场地、防护、设备投资等因素制约,国内小航空公司大多未开展此项业务,但射线探伤在飞机专业维修公司飞机大修时是必不可少的检测手段。其中五种探伤方法的优缺点对比如下: 探伤方法优点缺点说明

射线 1.可直观显示缺陷形状和尺寸,检测结果便于长期保存2.对内部体积性缺陷有很高灵敏度3.适用于结构件原位检测,不需大的拆卸 1.射线对人员有损伤作用,必须采取防护措施2.检测周期较长,不能实时得到结果主要适用于部件内部缺陷检测

超声 1.对工件内部面状缺陷有很高的灵敏度2.便于现场检测3.可及时获得检测结果 1.缺陷显示不直观对缺陷定性和定量较困难2.对操作人员的技能有较高的要求3.需要耦合剂主要适用于部件内部缺陷检测

磁粉 1.有很高的检验灵敏度,可检缺陷最小宽度为0.1微米2.能直观显示缺陷的位置,形状和大小3.检验几乎不受工件的大小和形状的限制 1.只能检验铁磁性材料表面和近表面的缺陷,通常可检深度仅为1-2毫米2.磁悬液可能导致环境污染3.不利于现场检测适用于表面和近表面缺陷检测

涡流 1.使用最广泛,便于现场检测2.对工件表面要求不高 1.受工件形状影响大2.检测效率低3.对缺陷显示不直观,难于定性和定量4.只能检测表面和近表面缺陷适用于表面和近表面缺陷检测

渗透 1.不需复杂设备,操作简单,特别适合现场检测2.检验灵敏度较高,缺陷显示直观3.可一次性检出复杂工件各个方向的表面开口缺陷 1.只能用于致密材料的表面开口缺陷检验,对被检表面光洁度有较高要求2.对操作人员的操作技能要求较高3.会产生环境污染适用于表面开口缺陷检测 与上述五种常规探伤技术相比,值得一提的还有声振检测。随着复合材料技术的发展,复合材料和蜂窝结构的比强度大,比刚度高,在飞机上的应用越来越多.复合材料和蜂窝结构主要产生分层,脱粘和开裂等缺陷,而声振检测就主要用于检测胶接结构的脱粘,缺胶和分层等缺陷,检测复合材料和蜂窝结构等粘接结构的完整性.例如加拿大生产的冲八飞机隔两年需进行一次全机身胶接检查。检查是否存在脱胶等缺陷。因为现在飞机大量采用复合材料,所以声振检测前景广阔。

当然在实际工作中。无损检测方法的选取必须依据检测对象的材质、形状、易产生的缺陷类型、是否可以即位检查来决定应用何种无损检测方法。

三、无损检测在机务维修中的作用

1、由于无损检测在人员、设备、技术成熟等方面日趋完善,利用无损检测完全可以有效检查出飞机结构缺陷,如疲劳裂纹。以便采取必要措施,排除飞行隐患。对有损伤部件进行维修时,需要根据损伤的严重程度来作出不同的决定。这就需要由NDT 人员首先对损伤区域进行探测和评定,维修人员根据评定结果制定维修方案,以保证修理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修理后,也需由NDT人员对修理区域进行无损探伤,以确保修理件的质量。从而保证飞机维修的可靠性。

2、由于飞机结构的合理设计及无损检测技术的不断改进加强,使得无损检测的即位检查变得可能,也就是无损检测的大部分工作可以在飞机结构件未拆下状态进行检查,这样一方面节省了维修时间和成本,另一方面为整个维修工艺方案的革新改进提出了某些依据。

3、无损检测为某些飞机结构零部件的监控使用提供了可能。在实际检查中发现某些零部件存在微小缺陷,虽然达不到判废标准,但考虑到此部件承受较大交变载荷或较大应力,采用监控使用如缩短检查周期是切实可行的,一方面保证了维修可靠性,另一方面延长了部件使用寿命。

4、随着先进无损检测技术的应用,如声发射实时监控等,维修工作将发生根本性转变,由定时维修向视情和可靠性维修方向发展,通过监测、监控飞机结构及零部件的工作状态,根据具体情况作必要的预防性维修,这就需要有适当、有效的检测手段。NDT手段的加强、工艺的不断改进,从目前的损伤定位向损伤定性和定量及可靠性评定方向发展,这是完全有可能实现的。可以说NDT 是革新航空维修方式的技术关键

四、总结

这几年,民航总局适航司、各航空公司给予无损检测很大的重视,成立了民航无损检测鉴委会,制定了民航无损检测标准,对民航无损检测人员进行了统一的资格鉴定,编订了民航无损检测审查规范,使民航无损检测的管理逐渐与国际接轨,步入了良性循环。在实际工作及经验交流中,我也发现无损检测的发展有许多不足之处,如无损检测与整个维修管理存在一些脱节,这主要体现在无损检测与其它维修部门衔接不够上,例如工作单的无损检测部分的编写有效性、工件单的下发到达等,这往往会造成无损检测工作的被动,从而使可靠性降低,甚至无法实施检查。

飞机维修中的无损检测技术 篇2

无损检测技术即非破坏性检测, 是在不破坏待测物质原来的状态、化学性质等前提下, 为获取与待测物的品质有关的内容、性质或成分等物理、化学结果所采用的检查方法。按照此教练机的维护手册要求, 飞机在使用2000小时时必须进行定检, 并且对飞机机体 (机翼、尾翼、机身) 进行无损检测, 由于此机型机体为全金属, 半壳式构造, 故采用涡流检测方法。

2 飞机前起落架检测

在对机体无损检测过程中, 发现前起落架存在异常, 检测过程如下。

2.1 准备

开始检测之前, 做好了前期清洁和准备工作, 防止检测过程中漏项或检测条件达不到要求等人为差错的发生。

(1) 拆下前起落架上面的滚筒装置。

(2) 用溶液清洁被检测区域, 去除污垢和油脂。

(3) 该检测用于确定前起落架轮叉左右两侧是否存在疲劳裂纹。裂纹会产生在图1所示的区域 (如图1) 。

(4) 该检测必须满足维护手册相关要求。

2.2 设备

如表1。

2.3 检测

(1) 沿箭头方向用探头进行扫描, 检测前起落架轮叉区域, 对径向弯角处进行了加强检测。该程序适用于下列组件 (如表2) 。

(2) 检测程序。

(1) 依照厂家说明对涡流设备的平衡和自举进行标准化。

(2) 调整设备的灵敏度, 以确保在参照标件上沿着扇形凹槽约0.020英寸深度位置的径槽处快速偏转。

(3) 在检测过程中, 仪表指针快速偏转并大致返回到先前的读数。说明此处存在裂纹。

(4) 按探头扫描的相反方向仔细重复检测, 确定裂纹确实存在。由于自举、探头晃动或是材料导电性的细小变化, 仪表指针可能上下逐渐移动, 这些都是正常现象。

3 原因分析及处理办法

飞机维修技术探析 篇3

摘要:飞机维修是飞机可靠、安全飞行的基础,直接关系到人身生命及财产安全,同时也代表了国家的先进科学技术,是国防实力的体现。本文阐述了飞机维修的基本原则,提出了提高我国飞机维修技术水平的措施。

关键词:飞机维修原则措施

我国的飞机市场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呈现快速发展趋势,我国除了在国外引进大量空客和波音飞机外也投入了大量自主研发的支线飞机,同时也着手研制和生产大飞机。目前,大家共同关注的主要问题就是如何提高我国飞机的维修技术。早期在设计和制造飞机技术上多采用固定式起落架以及落后的活塞式发动机,由于机载设备简单而比较落后。由于飞机的控制系统、监测系统和操作系统都广泛了使用了数字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从而对飞机的维修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 飞机维修的基本原则

飞机的特殊性决定了其不能像一般机电设备一样出现故障后再维修。首先,飞机的安全运行是生命财产安全的基础,另一方面,昂贵的飞机零部件决定了其维修不能盲目,这两点制定飞机维修周期时必须谨慎。因此我们面临以下问题:什么情况下对飞机进行维修;是否更换使用性能良好但临近使用寿命的零部件以及如何将飞机的故障率降到最低。工作人员在实际维修中要坚持墨菲定律原则,即:“认为越容易出错的事情,其出错的几率就越大”,而在飞机维修过程中,越是认为可能发出故障的部位,就越引起重视,并对该部位进行及时维修。飞机的安全系数一般高于汽车等其他交通工具,但是飞机会受到天气变化的影响,剧烈的气流变化会直接威胁飞机的安全。此外,与其他交通工具相比,飞机各部件工作状态是否良好对飞机的安全飞行至关重要。

如汽车的轮胎使用状况不佳,行驶过程中可能发生故障,通常只要不是在极端及十分巧合的情况下(如在桥梁或高速路上等)某一轮胎发生故障,可能会因此耽误行程,但不会造成较大的安全事故,也不会危及人们的生命安全。又如汽车的发动机存在问题,行驶时发生熄火,通常也不会因此发生安全事故。因此,人们不会非常在意这一类的问题。然而对于飞机,任何一个小小的故障都极有可能引发坠机,造成重大的生命财产损失,因此,在飞机起飞前,任何一个部件可能存在问题,都要认真对待,做好起飞前的检查和维修工作。这就要求飞机维修工作人员具有现代维修理念,即利用有效的维修策略,对飞机进行预防性维修,将一切可能要发生的故障和隐患消灭在萌芽中。表面来看这样的维修理念会增加维修成本,其实不然,若不进行事前维修,虽眼下节约了资金,但一旦故障扩大或引发事故,不但影响飞机按时飞行,带来经济损失,而且还有可能引发安全事故,使人们付出沉重代价。因此,飞机维修应以预防为主为基本原则,在传统维修经验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维修技术和理念,形成一套科学的飞机维修机制。

2 提高飞机维修水平的措施

2.1 现阶段可采取的措施 首先,根据飞机的实际运行情况广泛收集各种信息,包括飞机的结构、性能、安装情况及各种故障情况等,如:飞机的哪个部位容易发生故障,发生故障后会有什么样的现象,引发故障的原因,故障发生的频率,什么情况下更容易发生故障,什么故障在什么情况下最为致命等,并根据飞机的安全程度和故障的危险程度对其进行分级,可分为严重故障、普通故障和无故障;然后,针对每种故障查看记录,寻找该种故障的发生规律,以此制定科学的维修周期;最后,制定出合理的维修方案,以节能、安全、有效为维修目标,采取有效解决措施,确保飞机在下一周期安全可靠。

2.2 设备和技术保障措施 对飞机进行维修目的一方面是排除故障,确保飞机的安全飞行,另一方面通过维修,可对飞机进行改进和提升飞机的等级,及时发现设计和制造过程中的不足,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技术改造,这是飞机维修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同时还为未来飞机设计提供了宝贵的资料。随着计算机技术、现代航空电子技术、软件测量技术及微电子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飞机故障的判断和检测更加快速、准确。利用先进的飞机维修辅助系统,可准确快捷地对飞机进行检测和维修,大大降低了维修成本,同时,由于现代飞机综合了多个领域的先进技术,传统的维修方法已无法适应现代飞机的发展趋势,采用先进的检测和维修技术是飞机维修技术发展的必然方向。

2.3 重视飞机维修资料的收集 飞机维修技术资料是飞机使用和保障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是支持飞机使用、维护及修理的重要工具和资源,是用户使用、维修和管理飞机的规范和依据,开展维修保障工作技术基础。一方面,飞机维修资料为飞机维修提供指导,但另一方面,对飞机的维修实践可以很好的对飞机维修资料进行补充、修订、原始数据的收集分析。因此,无论使用什么样的飞机维修技术,都要注重飞机维修资料的运用及完善。

3 结语

由于飞机技术具有的先进性和特殊性决定了其维修工作是一项重要的综合性技术工作,因此,除了要求工作人员掌握各专业的先进科学技术外,还应当在传统飞机维修技术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科学技术用于创新并不断探索新的维修技术和方法。随着航空技术的不断发展,为了确保飞机可靠安全的飞行,我们必须不断的学习国内外先进技术以及借鉴其先进的管理理念。

参考文献:

[1]飞机维修工程管理系统软件在应用中表现优秀[J].航空制造技术,2011(03).

[2]王瑛,汪送.基于边际效用理论的飞机维修模式的探讨[J].航空维修与工程,2011(01).

[3]段容宜.浅谈飞机维修手册在线路故障的作用[J].科技资讯, 2011(04).

飞机维修中的无损检测技术 篇4

以目前航空部门普遍采用的DELMIA软件为平台,介绍虚拟维修技术在飞机维修性设计中的.作用,阐述基于DELMIA软件的交互式虚拟维修流程,以及其中的虚拟场景构建、维修仿真过程和维修性分析、评价技术.

作 者:王占海 翟庆刚 WANG Zhanhai ZHAI Qinggang 作者单位:王占海,WANG Zhanhai(北京航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100076;94575部队,江苏,连云港,222345)

翟庆刚,ZHAI Qinggang(北京航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100076)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介绍 篇5

汽车检测与维修行业被称为21世纪美好的“朝阳行业”。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汽车工业和汽车服务业得到了飞跃的成长和发展。目前,我国汽车保有量急剧增加,据公安部交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8月底,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到2.19亿辆。其中,汽车保有量首次突破1亿辆。因此高科技的维修检测专业人才和检测、维修设备具有极其广阔的发展前景。目前我国中高级技术人才短缺情况十分严重,据教育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等六部委联合公布的《紧缺人才报告》,目前国内汽车维修人才的需求量至少存在100万以上的缺口。

主干课程:机械制图及CAD、汽车电工电子技术基础、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液压传动、客户关系管理、机械制造基础、汽车及配件营销、汽车应用材料、汽车构造与维修、汽车电器设备构造与维修、汽车故障诊断技术、汽车典型电控系统的结构与维修、汽车保养技术、汽车车身修复技术等。

培养目标:适应我国汽车市场快速增长的人才需求,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与本专业相适应的文化水平与素质、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新精神,掌握本专业必备的理论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和管理能力,熟练掌握汽车销售、汽车使用与维护、汽车配件营销和管理、汽车保险理赔、汽车售后服务顾问、二手车评估等实际工作能力和技能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其理论知识与技能水平达到国家规定的中级(或高级)汽车维修工标准,在取得学历证书的同时,还应取得国家劳动部颁发的汽车维修中级(或高级)工职业资格证书。

就业去向:毕业生就业岗位:主要面向汽车制造厂、汽车保险公司、汽车4S店及大中型维修企业从事汽车组装、汽车整车销售、汽车配件管理及销售、汽车保险理赔、汽车维修服务顾问、客户服务、汽车维修质量质检、汽车机电维修、汽车维修钣金、汽车维修漆工、二手车评估、二手车销售等工作岗位。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员简历 篇6

☆ 姓 名:牛一虎 ☆ 性 别:男

☆ 籍 贯:江西南昌 ☆ 民 族:汉族

☆ 出生年月:1990.2.10 ☆ 政治面貌:群众

☆ 学 历:本科 ☆ 专 业:汽车检测与维修

☆ 毕业学校:广州新东方汽车学院 ☆ 联系电话:1359098000

☆ 电子邮箱:865886962@qq.com

专业介绍

汽车检测与维修:汽车检测与维修: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汽车构造与原理、汽车检测诊断、汽车营销贸易与策划等专业知识,具有汽车营销、评估与技术管理等能力,适应现代汽车维修行业中汽车技术服务的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

主修课程

主要课程及实践环节:机械设计基础、电工电子技术基础、汽车构造与工作原理、汽车电器设备、汽车电控技术、汽车节能技术、汽车检测技术、汽车运用工程、汽车维修技术与设备、旧机动车鉴定与估价、金工实训、汽车基础模块实训、汽车专业模块实训等。

求职意向:汽车制造厂、汽车销售公司、汽车后市场从事各类机动车的汽车检测与维修、汽车行业管理等工作

自我介绍:

本人性格热情开朗,待人友好,为人诚实谦虚。工作勤奋,认真负责,能吃苦耐劳,尽职尽责,有耐心。具有亲和力,平易近人,善于与人沟通。

学习刻苦认真,成绩优秀,品学兼优,连续三年获得优秀班干部奖励。

曾担任班级干部、班级生活委员等,在学生工作和外出实习过程中,大大提高了自己的办事和处事能力。此外,还积极参加课外文体活动,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和兼职工作等,以增加自己的阅历,提高自己的能力。在工作中体会办事方式,锻炼口才和人际交往能力。曾获得学院“暑期社会实践积极分子”等荣誉称号。

在平时学校生活中,做过很多兼职。例如:酒楼服务员、派传单、问卷调查,还到工厂打过暑期工,亲身体会了各种工作的不同运作程序和处事方法,锻炼成了吃苦耐劳的精神,并从工作中体会到乐趣,尽心尽力。

三年的大学生涯,让我的组织协调能力、管理能力、应变能力等大大提升,使我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让我在竞争中拥有更大的优势,让我在人生事业中走得更高更远。获得了“优秀寝室长”和“优秀毕业生”的称号。

能力与特长:

专业能力: ◇掌握了汽车工程的基本知识。

计算机能力:◇熟悉Office等应用办公软件;◇计算机网络及多媒体知识

语言能力: ◇有良好的沟通技能,交际能力较强。

◇粤话、普通话标准、流利,且具备较好的理解能力、书面与口头交流能力。

综合能力: ◇责任心强,有独立工作能力强,吃苦耐劳,有团队精神。

◇具有良好的策划、组织、协调、管理能力。

◇做事细心和有条理,尤其胜任财务、秘书、资料整理等方面工作。

◇数学运算能力较好,思考、逻辑能力较强。

教育经历

.9-.7 广东省佛山市第二中学 初中

2008.9-2011.7 广东省佛山市雅图中学 高中

2011.9-.7 广州新东方汽车学院 专科

技能证书

◆ 助理汽车评估师 ◆ 四级汽车维修工

飞机维修中的无损检测技术 篇7

一、虚拟演播室技术在飞机维修教学中应用的意义

飞机及飞机的部件都非常昂贵。出于对教学成本和飞机安全考虑, 民航院校机务专业教学, 以及航空公司对机务人员的培训都不可能在现役飞机上完成, 只能在早已退役的三叉戟、安-24等机型上进行。而这些老机型与目前现役的A320、B737等主力机型设计理念和实际系统差别都很大。特别是飞行仪表、飞行操纵系统方面, 由于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水平的进步, 功能与操作已经很不相同了。继续在老机型上做维护训练往往事倍功半。另外, 专业的维修模拟机造价昂贵, 航空公司和民航院校都不可能大量购买。因此, 目前各维修单位的新员工培训、机型执照培训和改装, 老员工的复训, 以及各民航院校机务专业学生的教学环境都有待改善。

虚拟演播室技术是以图形工作站为基础, 在表现虚拟现实上有先天的优势。现役飞机、飞机部件、系统及其故障显示都可以采用视频片段和动画模拟等虚拟现实的手法来表现。把人置于虚拟的环境中与飞机、飞机部件融为一体, 使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如真三维虚拟演播室的飞机维护训练系统具有以下优点:

1.飞机、飞机部件、系统及其故障显示等都可以通过计算机绘制生成, 大大降低训练成本。由于场景易于更换, 很容易实现对不同机型、不同系统、不同故障之间的切换。根据需要, 还可以进行进一步的开发, 所花费的只是生成模型和编辑的成本。

2.通常培训靠教员的现场指导, 由于教员的水平不一, 标准不统一, 培训效果很难保证。而虚拟训练系统可以统一训练标准, 选取最优秀的教员为全民航所用, 节约大量的人力物力。

3.适合于大量培训人员。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 该系统可以通过互联网运行, 使学员可以在现场, 也可通过远程登陆进行训练。同时还可以制作成教学光盘, 供个人单机使用。

4.在使用过程中, 随着新机型的出现, 只要不断丰富素材库, 就可以做到“与生产实际同步”。

二、真三维虚拟演播室飞机维护训练系统的工作原理

真三维虚拟演播室飞机维护训练系统的组成框图如图1所示。其工作原理就是将摄像机拍摄的授课老师在带识别标志的蓝屏前授课的视频图像送往色键器作为前景画面, 同时将摄像机跟踪系统采集到的真实摄像机运动参数送给图形计算机, 图形计算机根据真实摄像机的运动参数生成合适的虚拟背景画面 (飞机驾驶舱等工作场景) 和遮挡信号, 按照一定的遮挡关系, 空间比例、正确的透视关系将前景画面 (教师) 与虚拟背景画面进行色键合成, 形成教师在飞机维护现场的“真实场景”的画面输出。由于使用的真三维虚拟演播室将摄像机跟踪技术、背景设计和蓝背景技术、灯光技术、色键技术和切换技术有机结合起来, 使虚拟背景和真实物体或人很好地合成到一起。

在使用飞机维护训练系统进行教学时, 用虚拟背景代替教室, 老师在里面进行授课。虚拟背景画面可以是驾驶舱, 也可以是其它部位。教师在虚拟的背景中间可以移动并针对其中的某个特定的维护任务进行讲解或维修演示, 仿佛教师处在现场中。以教师讲解飞机航前驾驶舱检查任务为例, 可以先制作驾驶舱的三维图形, 作为虚拟的背景, 同时将面板局部图片、维护工卡, 零部件的三维图形等制作成需要的视频。当教师讲授到某一个具体的维护工作时, 技术人员就可以进行局部放大或者是进行局部的背景运动以突出细节, 教师也可以绕着某一个虚拟出的零件进行活动, 从各个角度进行讲解。这样我们可以生成一个教师正在飞机维护现场授课, 学生仿佛在现场听课的场景。

三、虚拟演播室技术在飞机维修教学中的应用前景

1.机务新员工训练、老员工的复训及民航院校在校学生的教学

培养一名好的机务维护人员是一项投资大、时间长的工作。从民航院校刚毕业的新员工, 要让他们尽快地成长起来;在一些小维修公司的老员工、航站的工作人员维护经验少, 技术单一, 要在短时间内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 都可以采用飞机维护虚拟训练系统将一个完整的飞机各系统的结构、布局、系统原理和常见故障的显示和故障分析, 以及维护实际操作同时展现在他们面前。这对提高机务维修人员的知识完整性, 全面性有很大帮助。对于目前民航院校实训设备相对陈旧, 学生缺少对现役飞机进行维护的实习状况, 该训练系统可以使学生在学校就可以接触到将来到生产单位进行的维护工作。使教学贴近实际, 效果好、成本低。

2.机型培训和改装

维修单位往往反映, 目前在机型培训和改装方面教学手段单一, 训练方面缺少必备的条件。飞机维护虚拟训练系统可将飞机各个系统“真实”展现在每个学员的面前, 对不同机型的系统差别进行比较, 为机型培训和改装提供一种崭新的平台。

3.降低复杂项目维护风险

对于很复杂的维护项目, 需要预先制定必要的维护方案, 但限于技术水平和维护经验, 对于这些复杂项目的维护可以在该系统上进行模拟预操作, 使工作人员获得必要操作的感性认识, 对于即将进行的操作心里有数, 减少实际操作时可能出现的失误。

4.进行社会科普和游戏娱乐活动

由于本系统具有的虚拟场景和互动特性, 可以使许多有志于中国民航事业的青少年及航空爱好者通过本系统对民航机务工作获得初步的认识和体会, 以帮助普及民航技术, 提高民航行业社会影响力。同时, 该系统的互动特性可以和现在流行的“模拟飞行”等游戏进行交互, 使游戏参与者实践更加真实完整的飞行体验。

参考文献

[1]栗曦坤, 刘家勋.基于虚拟演播室的教学模式[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 2004, (1) .

[2]刘革平.协作型辅助教育系统的理论探讨[J].电化教育研究, 1998, (6) .

飞机维修中的无损检测技术 篇8

关键词:飞机维修 信息管理 .NET技术

在航空企业中,飞机维修主要是对飞机进行一系列的保障,从而使飞机保持一种正常工作的状态。本文通过对分析部门的飞机维修现状,在此基础上进行信息管理系统的研发,将.NET技术的管理信息系统运用其中,以为航空领域中飞机维修业务的发展提供技术上的支持和帮助。

1 系统体系架构

基于.NET技术的管理信息系统采用的架构方式是数据访问、业务逻辑和界面表现三个层面,从而为代码的更好阅读和扩展提供保障。在这个系统中,将.NET技术融入到用户的前台界面,是一个表现层。在中间层使用的是C#语言,起到连接前后台的作用。在后台则使用的是SQL SERVER数据库,存储数据。这个系统主要是对前台界面进行.NET技术的实现,通过中间层的C#语言来对数据库、前台进行衔接,实现了前后台之间的数据交互。这样的三层结构架构能够更好地将应用界面和数据库实现分离,让业务逻辑程序更加专业化,界面设计也更加专业,整个程序都实现了有效分工开展。

2 系统功能构成

基于.NET技术的管理信息系统包含了两个模块,分别是工作流管理模块和信息资源管理模块。工作流管理模块主要是实现业务流程的标准化运作,信息资源管理模块主要是实现维修基础数据的统一管理。对于信息资源管理模块,它可以实现对基础信息的有效提供,更加准确有效,控制流程。具体的结构流程如图1所示。

2.1 信息资源管理模块 ①基本构型管理。这一模块主要的功能就是管理飞机各部件和零件的状态。这一模块主要包括的内容是有关各部件名称、供应商、部件型号的基础信息和相关的静态描述。基本模块管理所提供的这些信息是为其他模块提供基础数据调用的,是数据基础保障。②飞机交付动态。这一模块主要的功能是管理飞机的相关交付动态进行管理,包括的内容有是否交付飞机之间的交换信息、飞机型号、飞机降落次数等。这一模块主要是为了对相关决策信息、数据等进行交付,为故障信息的维护、备件的管理提供数据信息基础。③出差任务管理。这一管理模块就是对飞机维修人员的相关信息进行管理,方便各个科室对相关的人员到岗情况、出差情况等进行调查,方便进行月度、季度人员出差天数、费用等的统计,从而为管理人员进行决策提供相关基础。④人力资源管理。这一模块主要的功能就是实现对飞机维修人员相关信息的统计,为企业内部相关的检索信息提供基础,并能自动导出生成相关表单和信息档案。系统管理员可以给角色赋予相关子权限,从而实现对人员的增删、编辑、权限赋予等功能。这一模块所提供的信息是其他各模块进行管理所需要信息的基础,是重要的飞机维修业务管理的基础人员信息。

2.2 工作流管理模块 ①技术单管理。这一模块的主要功能是提供相关的技术服务,包含工程技术、工程支援服务等,这样便可以将流程中的问题有效排除,实现流程的可靠运行。②信息反馈管理。这一模块的主要功能就是对飞机产品的相关故障情况信息进行及时反馈,确保信息能够及时传达到相关部门,让故障能够得到有效解决。用户通过该流程模块实现协同操作。整个流程和客户故障处理模块相似,各个处理环节用户自身都有明确的角色定位以及相应权限,从而实现对流程的随时跟踪。③客户故障处理。这一模块的主要功能就是对飞机维修业务所面临的相关故障进行处理。按照相关的维修标准,业务维修人员对发生故障的飞机进行信息卡的构建,发放返修卡,并填制一些相关的申请用件、咨询方面的信息等。按照故障卡上面的反馈信息,将相关的情况进行科室之间的相互传递,最后使得故障能够得到快速处理,并很好地反馈到用户。④事务处理。这一模块的主要功能就是对飞机维修业务人员的相关任务进行布置,传达相关的信息,从而让这一部门的基础事务得到有效处理。用户可相互发起流程并传送多人分办,且本人能实时掌握流程中各参与人员的进度状态。该模块还具有待办在办事务登录提示、紧急事务区别显示等功能,可以使部门的日常工作得到快速、高效的实现。

3 结语

在航空领域,科研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相关的科研信息管理工作也得到广泛关注,如何提升科研信息的管理是科研工作的一项重点工作。基于.NET技术的飞机维修业务信息管理系统使管理、控制、服务分布于飞机产品维修业务的全过程,从而完善现有的飞机维修管理体制。

参考文献:

[1]麻日坪.基于B/S结构的粮库信息管理系统[J].粮油食品科技,2007(05).

[2]朱润铭,吴华滨,陆剑锋.基于B/S模式的制丝线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J].广西轻工业,2007(07).

[3]彭锦玉,邹涛.模具信息管理系统简介[J].中国橡胶,2010(12).

飞机维修中的无损检测技术 篇9

毕业设计(论文)

论文题目: 论汽车检测技术的发展

系 别:

专业班级: 汽车检测与维修级技术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二O一五年四月九日

目 录

引 言.....................................................................2 1 汽车检测技术的发展.......................................................2

1.1 国内汽车检测技术的发展概况..........................................2 1.2 汽车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3 2 汽车检测前沿技术.........................................................4

2.1 现代人对车的需求....................................................4 2.2 汽车检测前沿技术的发展..............................................4 参考文献...................................................................8 致 谢.....................................................................9

i

四川汽车职业技术学院

汽车检测技术的发展

————国内汽车检测技术的发展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汽车检测诊断技术也飞速发展,传统的检测方法已不能满足现代汽车检测需要,其它领域新技术的发展渗透也促进了汽车检测设备与手段的发展更新。目前人们已能依靠各种先进仪器设备,对汽车进行综合检测诊断,而且具有自动控制检测过程,自动采集检测数据等功能,使检测诊断过程更安全、更快捷、更准确。使用现代仪器设备诊断技术是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汽车检测技术是伴随着汽车技术的发展而发展的。在汽车发展的早期,人们主要是通过有经验的维修人员发现汽车的故障并作有针对性的修理。即过去人们常讲的“望(眼看)”、“闻(耳听)”、“切(手摸)”方式。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的进步,汽车检测技术也飞速发展。目前人们能依靠各种先进的仪器设备,对汽车进行不解体检测,而且安全、迅速、可靠。汽车综合性能检测就是在汽车使用、维护和修理中对汽车的技术状况进行测试和检验的一门技术。

【关键词】汽车检测 国内现状 发展趋势 检测前沿技术

四川汽车职业技术学院

在汽车发展的早期,人们只是通过有经验维修人员发现汽车的故障并作有针对性的修理,检测技术还停留在表面。随着现代化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的进步,汽车检测成为了对汽车的技术状况进行检测和试验的一门技术,人们依靠这一技术可以对汽车进行不解体的检测,既安全又方便。加之我国的汽车制造业和公路交通运输业的迅猛发展,汽车的检测技术和设备也与日俱增。进入70年代后,相继出现了汽车检测诊断、数据采集处理自动化、检测结果直接打印等功能的汽车检测仪器和设备。在此基础上,各国也相继建立起汽车检测站和检测线,推进了汽车检测技术的发展。

本研究以当前国内基本状况为背景,多层面探索汽车检测技术的发展及对人们生活带来的好处。

汽车检测技术的发展

1.1 国内汽车检测技术的发展概况

我国对汽车检测与故障诊断技术的研究起步较晚,始于20世纪60年代,进入90年后得到迅猛发展。目前,我国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的发展,主要突出了如下三方面的特点。

1.检测技术水平逐步提高。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计算机技术在我国的迅猛发展及电子控制系统(燃油喷射系统、制动防抱死系统、安全气囊等)在汽车上的应用,汽车维修检测市场上不仅出现了大量的诊断硬件设施,同时应用计算机的汽车故障诊断专家系统软件也有了长足的发展。我国自行研制生产的诊断设备已由单机发展为配套,由单功能发展为多功能,由手工操纵发展为自动控制,并逐步开发出与计算机联网,满足快速、方便、准确测试的汽车诊断专家系统。

目前全国生产汽车综合性能检测设备的厂家已达100多个,除交通部门外,机械、城建、高等院校等部门也进入汽车检测设备研制、开发、生产、销售领域,已能自己生产全套汽车检测设备。

2.法规建设逐步完善。交通部从加强车辆管理的需要出发,1990年在《汽车运输业车辆技术管理规定》中提出要对车辆实施“定期检测、强制维护、视情修

四川汽车职业技术学院

理”的汽车维修制度。

1991年4月,交通部颁发了《道路运输业车辆综合性能检测站管理办法》,对汽车检测站的职责、分级、基本条件及资格认定等进行了明确的规定。

2007年7月1日实施的GB18352.3-2005《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Ⅲ、Ⅳ阶段)》中规定:所有汽车必须装备车载诊断(OBD)系统。

目前,国内已发布实施了有关汽车检测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计量检定规程等100多项。这些规章的出台,促进了汽车检测站的建设与发展,汽车综合性能检测基本做到了有法可依。

3.检测站普及全国。检测站是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的,当时,我国汽车保有量急剧增加,为保证车辆安全运行,减少交通事故,政府有关部门采取了一些积极措施。自1980年交通部在大连建立第一个检测站后,汽车检测站作为检测技术的象征在全国各地蓬勃发展。在全国中等以上城市,建成了许多安全性能检测站,促进了汽车诊断技术的发展。目前建成了1000多个汽车检测站,可以说我国已基本形成了全国性的汽车检测网,汽车检测与故障诊断技术已初具规模。

1.2 汽车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 1.2.1网络化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汽车检测技术和管理模式开始朝着网络化的方向发展。从我国目前汽车检测站的检测系统来看,多数已经应用了计算机管理系统进行汽车检测,运用计算机进行测控能够提高检测站的工作效率,同时便于实现网络化发展。通过检测系统和检测站点的网络化发展,能够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伴随我国自主研发技术的不断加快,在不久的将来,高速公路将会充分借助信息系统构建互联网络,实现对各区域车辆状况的掌握,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汽车检测技术的提升。

1.2.2智能化

汽车检测技术的又一发展方向是人工智能化,从汽车检测技术的发展态势来看,汽车检测以及汽车诊断技术发展的重点是监控预测功能,将会实现对汽车运行的动态监控。汽车检测技术逐渐系统化、智能化、科学化,当汽车检测发展到对元件状态的有效测控后,汽车的使用寿命将得以延长,而且汽车运行的可靠性将大大提高,从而促进汽车诊断参数信息的识别、技术传感技术、故障解析技术的不断进步。此外,汽车检测技术的不断开发与创新,将会实现高速微处理机及

四川汽车职业技术学院

大容量廉价记忆装置的普及和推广。

1.2.3规范化

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随着环保理念的推行,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把关注重点从汽车的外观设计转向汽车的安全指数、驾驶性能、耗油标准以及碳排放量等方面。由此可见,加强对汽车的轮胎、轴距、扭矩、制动、悬挂等方面的检测变得越来越重要,这客观上促进了汽车检测技术的规范化、标准化。汽车检测行业发展越迅速,就越需要统一规范的检测标准。如果缺乏对汽车检测技术以及检测设备的规范化要求,在很大程度上就会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因此,有必要制定规范的、标准的检验方法,完善汽车检测项目,使之更加科学化、人性化,促进汽车检测领域逐渐实现硬件和软件的和谐发展。汽车检测前沿技术

2.1 现代人对车的需求

汽车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在生活节奏如此快的时代里,我们需要利用汽车来满足我们对生活的某些要求。汽车扩大了人们日常生活的半径,加速了商品的运输速度,是人们的出行更加随心化。但是,汽车也常常成为人们困扰的问题,机器总避免不了出现一系列的问题,当汽车出现问题时总会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如果只是采用以前的汽车检测技术,既不能在短时间内找出问题,还拖延了时间。所以,汽车检测前沿技术就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2.2 汽车检测前沿技术的发展

2.2.1GPS卫星定位技术应用于汽车试验与检测:

GPS系统由导航卫星、地面控制站和用户接收机三部分构成。GPS卫星定位技术作为一套全天候、全球性和高精度的连续导航与定位系统,在车辆监控管理方面的应用已经有相当大的规模。在普通定位导航、调度指挥、监控管理应用方面已经相当成熟。与普通定位导航相比,将GPS运用于汽车性能测试中有其不同的特点:一是测试时间短,这减小了对测量传感器的要求;二是要求测试系统反映快速,适宜动态性能测试;三是车载单元工作环境恶劣,系统可靠性要求高;四是能够进行测试数据的事后处理与分析,这有助于测试算法的改进。

GPS卫星定位技术应用于汽车试验与检测,汽车运动性能测试系统实现了轨迹的动态显示,可实时测试汽车侧倾角、俯仰角、航向角、横摆角速度、纵向速

四川汽车职业技术学院

度、侧向速度、前进速度、纵向加速度、侧向加速度、切向加速度和质心侧偏角等运动参数。通过对以上参数的时间特性进行测量和分析,达到高效、准确地评价汽车的动力性、制动性和操纵稳定性性能的目的、GPS车载测试设备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功能强、操作简便、功耗小等特点。作为一项新的汽车试验与检测技术,GPS定位系统在车辆检测上的应用前景非常好。

2.2.2制动性能检测技术:

随着汽车ABS、ASR技术的进一步普及,现阶段的反力式制动检测台已经不能够满足汽车检测的需要,为了在室内进行相应的制动力检测,国外知名企业先后开发了相应的双轴ABS制动检测台。如意大利Simpesfaip SPA(辛波斯法普股份有限公司)制动台及日本弥荣(株)开发的ABS制度检测台。这一类设备可根据车辆自动调整轴距,进行高速的制动性能检测,并且可根据车辆配置的ABS进行ECU通讯检测。制动检测完全满足我国GB7258法规的检测要求。但这类进口设备的价格都很高,想要在国内汽车检测维修单位普及有一定的难度。

2.2.3汽车底盘间隙智能化检测新技术

所谓汽车轮、轴、悬架间隙,就是指汽车悬架系统和转向系统相配合零部件之间的间隙,如轮毂轴承副、主销配合副、球头配合副、独立悬架摆臂铰链、纵横拉杆、钢板吊耳、骑马螺栓等处的配合间隙。过大还是润滑不良,都会导致汽车的行驶性能下降,操纵稳定性变化,行车摇摆不定,轮胎与悬架零件加速磨损,转向不灵敏等等不良后果, 严重时更会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所以必须加强对悬架间隙的检测和维护。新式设备检测台主要有上板、中扳、下板、轴承、位移和力传感器、前后左右驱动油缸液压站部分等组成。自动方式检测时, 将汽车的前轮停在间隙检测台的滑动板上,由计算机自动控制检测台的滑板左、右运动,检测轮毂轴承副、主销配合、球头配合副、独立悬架摆臂铰链的间隙;然后踩住刹车,由计算机自动控制检测台的滑板前、后运动,检测纵横拉杆、钢板吊耳、骑马螺栓等处的配合间隙。计算机自动绘制力与位移曲线,并根据曲线特征自动判断汽车的悬架、转向系间隙的大小是否合格。使底盘间隙检测达到了智能化和自动化。

2.2.4车辆轮胎测试技术

据统计,我国高速公路的交通事故,约40%是由于爆胎造成的。造成爆胎的原因很多,其中胎面磨损和胎冠的磨损、裂纹和凹坑是造成汽车爆胎的主要原因。

四川汽车职业技术学院

在我国只强调检测轮胎动平衡,对轮胎胎面及胎冠的磨损情况只靠目测,而在德国是通过轮胎测试仪来测试轮胎,确定是否需要更换,防止出现爆胎事故。其原理是:在轮胎测试仪下方装有摄像头,轮胎装在测试仪上后,开始测试;测试仪自动将轮胎分为8个截面,当轮胎的某一截面旋转至对准摄像头位置时,测试仪自动将对轮胎进行充气和泄气;在此过程中,摄像头摄下了轮胎表面的膨胀和收缩情况;每个截面测完,计算机根据摄像情况分析其膨胀率和收缩率;如超出标准值,则说明某处截面存在裂纹凹坑等不正常情况,必须更换。随着轮胎内置检测芯片的不断普及,对这一类内置芯片数据的相关解码和检测也是未来检测技术的发展方向。

2.2.5光电技术和计算机处理技术的运用:

在前照灯的检测手段方面,目前国际上已经普遍采用的光电池到使用硅光二极管的转换, 以此来提高光轴定位、光度测试的精度。目前国外普遍采用的汽车牌照自动检测装置就可以对汽车牌照进行自动识别检索。这项科技含量较高的检测技术,就是通过图像处理控制器、摄像机、回转台、投光器及车辆位置测定等高新技术设施的运用而实现的。经过计算机处理后,通过输入、检索、存档等一系列程序的运作,可以打印出登录所需要的数据。

2.2.6汽车四轮定位检测技术:

四轮定位相关技术在汽车维修和检测作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究其原因,主要是发达国家的高速公路已形成网络,车辆行驶速度高,从安全性和车辆行驶稳定性方面来说,四轮定位检测和调整非常必要;另一方面是汽车四轮定位设备调校简单,使用方便,精确度高。在动态条件下测定与调整车轮定位参数,是车辆四轮定位检测技术的发展新方向。如日本D2000型四车轮定位动态测定系统是一个地面平台,汽车支承在四组滚筒上,传感器以轮胎侧面为定位基准,四个车轮的定位值,是在车轮被滚筒驱动的动态下进行,如需调整,也可在行驶状态下进行,故调整参数很稳定,有很好的重复性。德国SCHENCK(申克)公司生产的车轮定位台,能根据所检测的车辆自动识别,自动调整轴距,并采用激光无接触测量,前后轴共同检测和在线调整。该设备测量精度高,后桥测量结果对前轮调整进行补偿,确保车辆的驾驶性能。同时,测量时间短,进行了人性化设计,确保调整人员的安全。是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车轮定位检测调整设备。

2.2.7汽车排放检测新技术:

四川汽车职业技术学院

简易工况法,是一种比怠速法更先进的检测技术,是针对机动车的复杂工况,利用底盘测功机模拟机动车在道路(负荷)行驶工况各种状态下检测机动车排放的主要废气污染物CO(一氧化碳)、HC(碳氢化合物)、NOx(氮氧化合物)等,从而发现高排放车辆,对在用的机动车辆实施机动车排放污染控制。简易工况法检测技术主要包括稳态加速模拟工况(ASM)、瞬态加载工况(IM240)和简易质量测试Vmas(IG240)稳态加速模拟工况(ASM)分为ASM5015和ASM2525,根据研究表明,这两种测试方法均可识别80%的CO和HC的高排放车。将ASM5015和ASM2525 结合形成的ASM2测试方法,也是一种使用有负荷测功机的稳态的尾气浓度测试方法,通过测试得到尾气排放浓度与被测发动机排放量,能够得到近似的质量排放结果。瞬态加载工况(IM240)是在保证车辆的测试工况与实际运行条件更加相似情况下,通过采集尾气的排放量,从而得到污染物的质量排放。与稳态测试方法相比,能提供较真实的CO、HC、NOx的测定值,检测技术更具先进性。简易质量测试Vmas(IG240)是一种相对较新的瞬态检测方式,结合了IM240和ASM的特征,实时测量排放尾气的流量和密度,从而测得车辆排放的污染物质量。

2.2.8检测设备一体化、集成化:

由于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汽车检测设备的集成化随之有了长足的进步。如日本弥荣公司把汽车制动台、车速表、排放分析仪、噪声计等与四轮定位动态测定系统组合一起,不但可以测定汽车四轮定位参数,还可测定底盘输出功率、发动机功率、汽车行驶状态模拟,四轮定位、振动悬挂以及制动和速度等,具有一机多项的测试功能。西门子公司开发的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线,集成度高,在20米的长度内包括了车速、制动、排放、灯光噪声等功能,并还可以按照要求加装电涡流测功机。由此可见检测设备的一体化、集成化也是汽车检测下一阶段的发展方向。

四川汽车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曹锦.美国车辆排放检测和维护制度概要[J].中国汽车保修设备,2005 [2]夏先扬.汽车检测技术的发展与管理工作[J].车辆检测,2005 [3]张毅.法国汽车检测技术及启迪

[4]慧聪网行业研究频道.2005年国内汽车检测设备调查报告 [5]古樱阳.汽车安全检测模式的探讨,广东公安科技,2005.4 [6]刘乐涛.邓楚南.王书贤.汽车检测技术发展综述 [7]李佳鹏.汽车性能检测技术的发展 [8]曲正新.刘世刚.浅谈我国汽车检测的现状 [9]王辉.中国汽车检测技术发展浅谈

[10]武恒军.对汽车综合性能检测行业发展的思考

四川汽车职业技术学院

光阴荏苒,不知不觉两年半的大学生活已接近尾声,当初入校时的情景至今仍历历在目。在学校学习和生活期间,我不仅对专业的知识有了一定的掌握,还在做人做事的态度上受到了老师的熏陶。

首先,向我的导师王成健老师致以诚挚的谢意。大学阶段能够师从王老师,在论文的选题以及论文的撰写与修改等诸多方面都得到了老师精心的指导。同时王老师勤奋的工作态度,严谨的治学风格,坚实的专业知识以及亲民的待人方式,都是我学习的榜样和进步的动力。然后对同宿舍的室友以及同班的同学也表示衷心的感谢,感谢你们在生活和学习中对我的关心和帮助。最后,感谢我的父母,感谢他们对我这么多年的抚养和教育,希望我个人的不懈努力和社会的认可能够使多年来含辛茹苦的他们得到欣慰。

飞机维修 篇10

飞机维修

瑞士航空技术公司与上海航空公司签订起落架维修协议 6月19日,瑞士航空技术公司与上海航空公司签订协议,瑞士航空技术公司将为上海航空公司的6架波音737-700和6架波音737-800飞机的起落架提供维修服务.工程将于今年9月在瑞士航空技术公司位于爱尔兰都柏林机场的维修中心展开.

作 者:作者单位:刊 名:航空维修与工程 PKU英文刊名:AVIATION MAINTENANCE & ENGINEERING年,卷(期):”"(4)分类号:关键词:

试析汽车总线技术与检测维修 篇11

【关键词】汽车总线技术;检测;维修

【中图分类号】U4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1—0065—01

伴随着当前电子高科技技术的迅速发展与应用,电控系统在现代汽车上的应用也变得越来越多,为尽最大可能的减少传感器和导线的数量,同时也让各电控系统间能实现信息的共享,于是就出现了汽车总线技术。

一、汽车总线的简介

汽车总线其实就是CAN数据总线。把汽车上的控制器加以整合并将其在网络之中,各个计算机来共同分担和分享其传达的信息从而实现所要的功能。运用采用总线技术能很大程度上缩减所用电线的总量,进而也就大大的减少了线路上的多个接点。

CAN数据总线是德国一家公司为了能解决当前汽车中各个电控模块间数据的交换而研制开发的通信协议。终端电阻、收发器、导线以及控制器这四个部分共同组成了汽车CAN数据总线。其中控制器是翻译收到及发送的信号,而收发器则是接收并发送网络上的共享信息。此项技术的设计考虑到了汽车所能经历的各种恶劣环境,其可靠性很高。由于CAN数据总线在很多现场总线当中占据第一位,所以它也就成了汽车总线的一个代名词。

CAN数据总线所具有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如需扩展数据来增加新信息,仅需升级相关软件便可;所传信息可以通过控制单元来实时的检测,如检测到故障便存储相关的编码;使所使用的控制单元及插孔都是小型的可以节省空间;传感器的信号线能减少到最小,从而使控制单元能较快速的传输信息;CAN数据总线达到了国际相关标准,所以它可以应用在不同型号的控制单元之间的数据信息传输。

二、汽车CAN数据总线可能出现的故障

通常来说,有三种因素可能引起汽车CAN数据总线中多路信息传输系统的故障:

首先,汽车电源系统导致的故障。电控模块是汽车多路信息传输系统中的最核心部分,它正常的工作电压一般是在10.5付到15伏之间。一旦低于这个范围,就可能造成电子控制单元停止工作,进而使得汽车的多路信息传输系统不能正常的通讯。

其次,电子控制单元出现故障。这部分包括软件故障和硬件故障,软件故障是指传输协议或者是软件程序存在缺陷或冲突,进而导致了系统通讯的混乱甚至不能工作,此种故障会成批的出现,并且不能维修。而硬件故障通常是指通讯芯片出现故障或着集成电路出现故障,导致汽车的多路信息传输系统不能正常的工作。此种故障,只能运用替换的办法来检测。

再次,通讯线路出现故障。如果通讯线路出现短路、断路或者线路的物理性质所引起的部分通讯信号失真,可能会导致多个电控单元不能正常的工作甚至是电控系统出现错误操作。

三、汽车总线的检修

假如汽车采用了CAN数据总线技术,一旦出现故障相关的维修人员首先要检测的就是汽车的多路信息传输系统。多路信息传输系统万一出现了故障,那么汽车的整个多路信息传输系统的部分信息将不能正常的传输,而接收相关信息的那些电控模块也将不能正常的工作,进而使得故障诊断比较困难。在维修汽车的多路信息传输系统时,要按照多路信息传输系统的实际结构及控制回路来具体分析。

汽车的多路传输系统拥有故障自诊断的模式,通过自诊断就可以读出故障的相应编码,从而找出各控制单元中存储单元内相应的故障信息,判断出具体的故障原因,进而排除相应的故障。

(一)测量终端电阻

汽车的多路信息传输系统存在两个终端电阻,在两个控制单元中分别一个电阻,这两个控制单元一定要相连,它们的作用就是阻止CAN数据总线的信号所产生的变化导致的电压反射。假如终端电阻存在故障,受线路反射的影响,导致控制单元中的信号失效。因为这两个终端电阻以并联的方式连接的,所以维修人员可按照并联电路所具有的特性来测量电阻的阻值进而判断出故障。如果拔下拥有终端电阻的一个控制单元插头以后其测量出的阻值若没发生变化,那么说明此系统中有故障,一种可能是拔下的控制单元中的终端电阻遭到损坏或是总线出现了断路。如果情况相反的话,就会是在连接中的控制单元中的终端电遭到阻损坏或是总线出现了故障。

(二)测量波形

运用专用的仪器去测量波形,例如,大众系列的车可用其专门的检测仪器——5051。利用检测仪5051中的示波器便可通过两个通道来一起测出CAN高位数据和CAN低位数据的波形,按照这种方式可以在同一个界面之中同时显示出CAN高位数据和CAN低位数据的同步波形,进而能比较直观性地分析出这个系统在哪些出现了问题。

笔者总结了几种比较典型性的故障:CAN高位数据线和CAN低位数据线出现短路;CAN高位数据线对地出现短路;CAN高位数据线对正极出现短路;CAN高位数据线出现断路;CAN低位数据线对地出现短路;CAN低位数据线对正极出现短路;CAN低位数据线断路。

检测仪5051中示波器所检测出实际具体的波形,代表的是不同类型的故障原因,按照波形找出故障的具体部位然后加以排除。

(三)读取总线中的通讯状态

利用专门的检测——VAG1551亦或是VAS5051来读取某一个控制单元的数据块,便可观察出哪一些控制单元和此控制单元产生了信息交流及其工作状态的正常与否。

(四)维修CAN数据总线

通常来说CAN数据总线是双绞线导线,如果导线出现破损或者出现断路在接线的时候,每一段的长度应该大于50毫米,两段之间接线长度要大于100毫米,假如维修是在中央的接点处,那么就要严禁打开此处的接点,只能在距离接点100毫米之外来断开导线。另外,接线点处一定得做好相应的屏蔽处理,避免传输信号被干扰。每一条CAN数据总线的导线长度一定不要长于5米,要不然的话就会使导线中的脉冲信号失真。

结束语

在现代汽车上广泛的应用CAN数据总线将会将会提高汽车的安全性、动力性、燃油经济性、操纵稳定性,进而让汽车技术的不断发展带来新的活力。相应的当前汽车的维修人员一定要深入的掌握学习汽车总线技术的相关知识原理,比如它的构成、它工作的原理、典型故障的特点以及相应的诊断排除方法,也只能这样做汽车维修人员才能适应此项技术的运用要求,进而保证维修人员能比较准确且快速地排除装有CAN数据总线的汽车中出现的故障。

参考文献

[1]吴作斌等.CAN总线技术在汽车上的应用及检测维修[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10)

探析民航飞机的维修技术 篇12

关键词:民航飞机,维修方法,维修理念,维修原则

当前,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我国的民航业迈入了高速发展的新阶段,飞机市场呈现出一片繁荣局面。为了促进我国民航业的快速发展,我国不断从国外引进新型的波音飞机和空客飞机,与此同时,也在自主研发新机型,比如支线飞机等等。不论是从国外引进的先进机型,还是自主研发创新的国内机型,都必须定时进行维修与保养。民航飞机的维修不仅关乎着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而且关系着我国民航业的长远发展,鉴于此,我国民航飞机的维修人员必须高度重视,并且要在实践中不断提高维修水平,增强维修技能。

1 民航飞机的维修现状

民航飞机的维修目的是为了保证飞机系统的安全运行,而由于飞机这种交通工具的特殊性,因此飞机维修不能像其他交通设备一样,故障出现了以后再进行维修。现代的民航飞机维修理念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预防为主。

其一,飞机的正常运行是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基础,飞机的各种零部件也非常昂贵,这些都直接决定了在检查和维修飞机时要遵循科学的程序和步骤,不能盲目。

其二,维修方法可以分为两种:修复性维修和预防性维修。在进行飞机维修时,要着重考虑一下几个问题:飞机维修的正常周期是多长时间?在何种情况下采取修复性维修方法?在什么情况下采取预防性维修方法?怎样科学运用维修技术降低飞机的故障率?

其三,修复性维修包括分解飞机部件,更换飞机的零部件,在故障发生后,维修人员要尽快使之恢复到正常状态;预防性维修包括飞机部件的更换、飞机部件的检查以及机体本身的润滑等多个程序。

其四,在实际的维修过程中,维修人员应分清主次,重点检查和维修可能发生故障以及经常发生故障的部位,做到有的放矢。

其五,飞机的安全飞行不仅受天气以及气流等各方面外部因素的影响,也会受到飞机各个部件运行状态的影响,由于飞机本身的特殊性,一旦发生突发事故,会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以及财产损失。因此,维修人员应高度重视飞机维修,坚持不带故障飞行的维修原则以及“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维修理念,认真检查各个飞机零部件,及时更新老化零件,采取针对性的维修策略和维修方法,保障飞机的安全飞行。

2 民航飞机的维修方法与维修技术

2.1 立足传统,借鉴吸收维修理念和维修经验

在以往的民航飞机维修中,由于技术水平和科技水平的限制,飞机维修主要依赖人们的维修技能和维修经验,这些传统的维修理念和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传统的飞机故障不外乎飞机材料老化和机械磨损两个方面,由于当时的飞机制造技术比较落后,所以飞机的安全度与可靠度主要与飞机零件的使用时间有关。鉴于此,人们发现可以利用飞机维修的时间间隔保障飞机系统的正常运行以及飞机的安全行驶,进而总结出一套科学完善的飞机维修理念:以定期修理为核心,配合经常检查与返修[1]。

2.2 立足现代,充分利用维修技术和维修手段

2.2.1 利用数字技术,准确分析飞机故障

为了提高民航飞机的维修技术和维修水平,故障数据的收集整理以及后续的分析统计工作非常重要,特别是经常出现的一些经典和典型的飞机故障,故障数据的重要性就更为突出,利用故障数据,可以准确查找导致这些故障的因素,并提出针对性的策略。例如,航班延误是飞机经常出现的故障,利用这些数据就可以找出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因素,结合质量管理的一些原则,通过分析测、环、料、法、人、机等各个因素,最后再辅助帕累托图与因果图,就可以得出上述五类因素的影响与比例[2]。此外,通过分析故障数据,还可以评估现阶段维修人员的维修效果,还可以准确分析飞行时间和飞行季节,制定系统科学的维修计划,为下一阶段的维修工作打下坚实基础。总之,故障数据在现代民航飞机维修中的用途及其广泛,维修人员可以建立相应的故障数据库,并及时进行更新与维护。

2.2.2 利用信息技术,建立动态信息体系

在实际的民航飞机维修过程中,主要涉及三大要素,分别是维修人员、维修航材、维修设备。基于此,我们可以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整合保障资源、飞机飞行、技术、专家系统、制造厂、运营商、适航当局、维修经验、维修技能等各个方面的信息,建立一个多类型、多平台、多元化、多源性的动态维修信息资源系统,进而为民航飞机的维修提供科学、准确的数据参考[3]。在系统的建立过程中,要利用先进的数据处理技术和信息技术,将各种信息进行采集、传输、汇集、分析、过滤、综合、合成,形成一个数字化、智能化、信息化的飞机维修数据库系统,保证维修工作的高效、合理、有序运行。

2.2.3 利用科技手段,提高维修技术水平

传统的飞机故障主要是简单的机械类故障,而现代的飞机故障涉及到更多的高科技因素,例如数字技术故障、信息技术故障、电子故障、机电故障等等。现如今,民航飞机领域应用比较广泛的维修技术包括微电子技术、软件测量技术、计算机技术以及数字技术。在这种情况下,维修人员除了要掌握上述一系列高科技的维修技术外,还必须熟悉和了解飞机维修的一些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的性能,利用愈加丰富的维修经验发现飞机制造和飞机维修过程中的不足与欠缺。比如,在很多民航飞机中都配备了相应的电子诊断以及电子监控技术与功能,这样就能帮助维修人员快速、准确地判断和检查民航飞机的故障,有助于预防维修工作的开展,还能够有效降低维修成本。

2.3 立足时节,高度重视换季维修

众所皆知,在同样的时间内,乘坐飞机这种交通工具,人们可以到达更远的地方,这不仅节约了人们的旅行时间,而且还缩短了国与国之间的距离。实际上,由于季节变换以及气候变化的影响,不同航线的故障率是有所差别的。例如,北方地区在春季和秋季沙尘天气比较多,夏季异常炎热,冬季又异常寒冷,有些地方的气温甚至能降至零下30多度。基于此,经常来往于南方与北方的飞机就比较容易发生故障,尤其在换季时节,受气候变化的影响,一些飞机的性能会大打折扣。鉴于此,在每年的四月份、五月份、十月份、十一月份,应将换季维修放在预防维修的首要位置,重点维护和检查不同机型的民航飞机。具体来讲,在四五月份,要重点检查和更换飞机的传感器元件和空调系统,反之,在十月份和十一月份,则要做好除冰工作,重点检查和更换飞机的给水系统。

3 结语

综上所述,民航飞机的维修策略与维修技术不仅关乎到民航飞机的维修水平和效果,也直接关乎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做好飞机维修工作。因此,维修人员要不断学习飞机维修的相关理论和知识,还要逐步掌握现代化的高科技维修手段和维修技术,不断增强维修技能。本文从传统、现代、时节三个角度着重阐述了民航飞机的维修策略,包括准确分析飞机故障、建立动态信息体系、利用现代化的维修手段等,以供参考和借鉴。

参考文献

[1]陈意亮.民航飞机维修企业维修故障分析及质量改进方法探讨[J].科技风,2014(03):215-215.

[2]李锐.浅谈民航飞机维修技术方法[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25):640-641.

空客飞机维修专业英语词汇 篇13

空客飞机维修专业英语词汇

飞机结构 aircraft structure 机身 fuselage;body 前机身 fwd fuselage 中前机身 mid-fwd fuselage 中后机身 mid-aft fuselage 后机身 aft fuselage 驾驶舱 cockpit 客舱 cabin 蒙皮 skin 风挡 windscreen;windshield 油箱 fuel tank 机头(机鼻)nose 机头罩 nose fairing 机腹 belly 雷达 radar 登机门 Entry Door(s)服务门 Service Door(s)货舱门 Cargo Door(s)维护门 Access Door(s)应急门 Emergency Door(s)机翼 wing 翼展 span;wingspread 翼展方向spanwise 副翼 aileron 襟翼 flap 前缘 L.E.(leading-edge)前缘襟翼 leading-edge flap 后缘 T.E.(trailing-edge)后缘襟翼 trailing-edge flap 襟副翼 flaperon 缝翼 slat 扰流板 spoiler 调整片 trim tab 翼尖 wingtip 翼梢小翼winglet 翼刀 wing fence 尾翼 empennage;tail 水平尾翼 horizontal tail(wing)水平安定面 horizontal stabilizer 升降舵 elevator 全动式水平尾翼 all-moving horizontal tail 垂直尾翼 vertical fin 垂直安定面 vertical stabilizer 方向舵 rudder 动力装置 power plant 航空发动机 aeroengine;air engine 螺旋桨 propellor 发动机 engine 活塞发动机 piston engine 涡轮 turbine 涡轮喷气发动机 turbojet 涡轮风扇发动机 turbofan 涡轮螺旋桨发动机 turboprop 涡轮冲压发动机 turboramjet 涡轮发电机 turbo-generator 压气机 compressor 起落架 landing gear;undercarriage 主起落架 main landing gear(MLG)前起落架 nose landing gear(NLG)机轮 wheel 起落架舱门 landing gear door 起落架轮舱 landing gear wheel well

上一篇:机关轮训心得体会下一篇:事故案例学习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