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闽教版第三册unit7_part教学设计(推荐4篇)
一、说教材
本课是闽教版第三册,第七单元PartA 部分内容,本课围绕庆贺西方最重要的节日,圣诞节这一话题展开各项语言活动。本课主要学习句型What presents do you want? 学生在已学习过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应用该句型表达。同时也为让学生了解西方文化,与第八单元中国传统节日—春节对比,加深学生对本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二、说学生
四年级学生学习了一年的英语,已有了一定的语言基础,头脑较灵活,思维活跃,积极性高,参与意识强,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注意了保持其积极性,参与性,同时培养他们思维的深刻性和灵活性。
三、说学法
通过英语导读法,精讲巧练,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深化教学内容。展开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师生双边活动。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从视,听,说等方面使学生得到锻炼,在愉快,轻松的氛围中温故而知新,达到初步运用英语交际的能力。
四、教学目标及依据
根据教学大纲及现阶段小学英语教学素质教育的要求,确立以下教学目标: 语言知识
1.学习单词:Christmas, robot, tree。2.学习句型:What presents do you want? I want a „.3.学唱歌曲:A Merry Christmas!4.学习字母组合ow的两个基本读音。5.功能:询问,表达喜好,描述圣诞节习俗。语言能力
1.能根据实物或图片说出:a Christmas tree, a Christmas card, a robot。2.能使用What„do you want? 句型征询对方的请求。3.能诵读含ow的单词,并归纳ow的读音。
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
1.学习单词:Christmas, robot, tree.2.学习句型:What presents do you want? I want a„.教学难点
1.能根据实物或图片说出:a Christmas tree, a Christmas card, a robot。
2.能使用What„do you want? 句型征询对方的请求。
五、说教学过程
Step 1 Warming up 1.Greetings 2.Free talk Good morning.I like noodles.Do you like noodles/potatoes/tomatoes„? I like my presents.Do you like your presents? 教师出示礼物盒,复习单词present及其复数形式presents。
【设计意图:与学生自由交谈,复习学生的语言旧知,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为课文的学习做铺垫。】
Step 2 Revision 1.游戏—What’s in the box? 游戏规则:教师将部分已学过的可作为礼物的物品或图片,放入一个礼物盒中,请学生猜盒中的礼物,以此复习单词,如:computer, football, sweater, violin, pen, pencil, ruler, crayon, bag等。
2.欣赏歌曲:A Merry Christmas!教师播放歌曲,并出示一些圣诞节物品,如圣诞帽、圣诞贺卡等,引导学生明白这首歌曲的意思。
3.揭示并板书课题:Unit 7 Christmas Part A 【设计意图:通过实物直接呈现,便于学生清楚的记忆,而且把所学融入句中。】
Step 3 Presentation
(一)词汇教学
1.教学单词Christmas。(1)教师介绍圣诞节,如: 时间:December 25, 代表人物:Santa, 风俗习惯:exchange presents, send Christmas cards等。
(2)教师出示单词卡片Christmas,示范发音,请学生认真倾听,引导其发现字母t不发音,然后用升降调朗读。
(3)教师指向课题Christmas,学生识字,告诉学生节日名称的首字母要大写。2.教学词组a Christmas tree和a Christmas card。
(1)教师出示圣诞树的图片说:“Look!A Christmas tree!It’s beautiful!” 由词组a Christmas tree,引出tree教学。
教师示范朗读tree,请学生观察教师的嘴型,特别强调【i:】的正确发音,快速交替出示词组卡片a green tree, a yellow tree, a Christmas tree等,请学生朗读。
(2)出示单词卡片three和tree,区别three和tree的音和形。
(3)复习字母组合ee的发音,引导学生说出已学过的含有字母组合ee且读成【i:】的单词,如:sheep, green, queen, three等。
(4)出示图片教学a Christmas card。拓展学习a birthday card, a New Year card,引导学生说句子:It’s a beautiful(birthday/New Year/Christmas)card.【设计意图:通过图片导入新词学习,教师示范发音,渗透语音教学。】
(二)句型教学 1.教师说:“Christmas is a big holiday in the USA.How does Sally spend Christmas? Let’s have a look.”
2.翻开课本第50页,教师播放课文教学光盘,学生认真听。教师问学生:“When is Christmas? Can you tell me?”学生可以用汉语回答。教师出示12月份的日历,用红笔圈出25号,板书句子Christmas is coming.并教学。
游戏—摇头晃脑
游戏规则:全班同学跟着教师的指令,摇头晃脑地说句子。当教师立正时,全班要起立说句子。教师奖励做得好的小组。
2.教师说:“Christmas is coming.What presents does Sally/Ben/Kate want? What presents do they want?”再次播放录音给学生听,然后请学生说一说对话中的三种礼物,引出新词robot的教学。
(1)教师出示单词卡片robot,示范发音,提醒学生注意字母o的不同发音,并请学生一边模仿机器人的动作一边读robot。
(2)游戏—不许动。
游戏规则:全班同学一起边用升降调朗读robot,边做机器人的动作。当教师读降调的时候,必须将动作“定格”下来,教师表扬及时“定格”的同学。
4.教师戴上圣诞节的帽子,说:“Hello, kids.I’m Santa.Christmas is coming.I have many presents for you.What presents do you want?”板书:What presents do you want? 教师背上礼物袋,全班反复说句子What presents do you want? 教师在某位学生面前停住,引导该学生用I want a „.来回答。
游戏—梦想成真。
游戏规则:教师将部分学过可作为礼物的图片和今天所学的a Christmas tree, a Christmas card, robot等卡片放入袋中,引导全班同学一起问:“What presents do you want?”学生A回答:“I want a „.”如果学生A抽中的正是他/她所说的礼物的图片,教师要奖励他/她两颗星,未抽中的话,可奖励一颗星。
【设计意图:在学习单词的过程中适时呈现短语、句型,做到词—词组—句型的紧密结合与活学活用,避免单一的教学模式。】
(三)课文教学
1.教师播放课文录音,学生逐句模仿跟读。
2.教师请一位学生扮演圣诞老人,完成课本第51页的Look and say.部分。3.学唱歌曲:A Merry Christmas!(1)再次欣赏歌曲:A Merry Christmas!(2)出示wish和merry单词卡片,初步教学。
(3)全班翻开课本第54页,教师播放歌曲录音,学生跟录音齐唱。
(四)语音教学
1.教师出示window和yellow的单词卡片,反复朗读,引导学生发现ow的读音【əu】,尝试听音拼读出slow, row, low, bowl等新词,或出示这几个新词请学生尝试朗读。
游戏—循声寻迹。
游戏规则:教师将window, yellow, slow, row, low, bowl等单词卡片贴在黑板上,请两位学生上台来,教师读词,学生抢单词卡片。教师奖励拿到正确单词卡片最多的学生。
2.用同样方法归纳出新词cow, how中ow的读音【əu】,尝试听音拼读出bow, now, wow, pow, owl等新词,或出示这几个新词请学生尝试朗读。
游戏—手拉手。
游戏规则:教师请六位学生到讲台前,请他们面对面站好,将单词卡片window, yellow,cow, how, now, slow发给他们,要求他们将单词卡放在胸前。教师举起自己手中的单词卡片window,全班齐读,拿着单词卡片yellow和slow的学生要迅速走过去,与手持window卡片的学生手拉手。教师更换卡片,游戏继续。教师奖励正确反应的学生。
【设计意图:通过反复跟读,让学生感悟单词的发音,试读新的单词巩固教学。】
Step 4 Extension 综合活动:礼物大派送
教师展示下列情境:Christmas Day, Chidren’s Day, New Year’s Day, a birthday party。出示一些school things, clothes, food类图片,将学生分成四人或六人一小组,选择一个话题,在小组中开展对话活动:
A:„is coming.What presents do you want? B: I want a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活动中展示自己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Step 5 Homework 1.听课文录音并模仿跟读。
2.完成《活动手册》上本课的练习。
3.和你的朋友用今天所学的句子聊一聊圣诞节或新年想得到的礼物。
板书设计
以苏教版第三册中的《识字5》的教学为例, 该部分要求掌握词语如下:
寒流 大雪 北风 腊梅 翠竹 苍松
蟒蛇 蚂蚁 刺猬 滑雪 溜冰 跳绳
一、创设轻松愉快的课堂情境
教师只有营造良好的情境, 亲近学生, 才能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学习知识, 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片断一:
(一) 导入
1. 聊天 (文图同展) :
“百花盛开, 莺歌燕舞”———春天;“阳光灿烂, 树木葱郁”———夏天;“金风送爽, 硕果累累”———秋天。冬天呢?
2. (展示课件) 冬天有哪些景象呢?
你们看到了什么, 又听到了什么? (北风吹, 小朋友穿棉衣、戴帽子, 植物和动物的变化等。)
3. 这节课, 我们学习———识字5 (整体感知)
教学伊始, 以春夏秋冬作为话外音, 煽动学情, 聚焦冬日。在新课开始就引学生潜入词串的意境中。
二、限制讲授, 感受景象, 入境寒冬
遵循教学的直观性原则, 限制老师的讲授, 恰当地运用直观的情境教育手段, 可以使复杂、抽象的识字教学内容显得比较简单、明确和具体。明丽的色彩、生动的形象、动听的声音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 不仅减少了老师的讲授, 还提高了学生识字的效率, 使他们快速地领悟字词的意思。
片断二:
1. 多媒体展示。范读:“寒流大雪北风”
2. 这一组描写严冬特征的词语, 你想读好哪个词? (自己练读)
(1) 读“大雪”。
(2) 音形结合, 会意记形:看了“雪”字, 你会想到什么? (交流、讨论)
“雨”字头, 雪花像下雨那样从天上飘下来, 下面的“彐”部分就像雪片的样子……
(3) 提示:“雨”作为部首时, 第三笔是横钩。学生在田字格里描红一个, 仿写一个
3. 看雪景听风声, 感受“北风”“寒流”
大雪纷纷地下, 北风呼呼地吹, 空气很寒冷, 这样强的冷空气叫“寒流”。生读, 正音。
4. (1) 齐读词串, 读准每个音节, 有韵律感, 有节奏感。 (范读、跟读、齐读)
(2) 你还知道哪些词语能表示寒流来了, 冬天到了? (北风刺骨, 天寒地冻……)
本组词串是识字5的窗口。观雪景, 听风声, 朗读。将词语举像, 抽象的“寒流”也具体了。对相关词语的营造, 让孩子们走进了寒冬的氛围。
三、契合童心, 引活冬运, 学生踊跃表现
《语文课程标准》把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 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列入教学的第一目标。爱因斯坦说过:“对于一切来说, 只有兴趣, 才是最好的老师。”低年级学生年龄小, 有意注意持续的时间很短。因此, 一堂课中如何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激发学生的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
片断三:
1. 寒流来了, 下大雪了, 北风来了, 看银妆素裹, 一片雪白的世界。冬天来到了……
2. 学生欲欲争先:“我才不怕冷”“我要滑雪!”“我要溜冰!”“我们能打雪仗!”……
3. 欣喜地看画面:
勇敢的小朋友和你们一样不怕严寒, 正头顶北风, 脚踩冰雪, 他们在 (出示词卡) :滑雪、溜冰、跳绳。
4. 学生读词, 老师点评。 (注意:绳、冰正音、后鼻音) 生把词卡贴在对应的画面上。齐读。
5. 练习说话:孩子们在冰雪的天地里, 有的____;有的____;还有的___。冬运会把身体锻炼得更棒!
6. 寓字形于词串的情境:
请仔细看字形想意思, 把自己的发现和同学交流;
田字格里描摹, “滑”和“冰”都是左窄右宽, 描红, 临写。
7. 顶风冒雪、寒冬运动、锻炼身体, 勇敢的小朋友, 我们一起来读。
本组词串与学生的实践很近, 借用学生实践资源为背景导出词串, 恰到好处, 引起了学生的兴趣, 童年无忌, 面对风雪气候有着各自的兴趣, 所以他们是冬天里的一把火。“滑雪、溜冰、跳绳”互相碰撞, 情投趣合。因为他们面对的是纯洁而又奇丽的天然游乐场!连接字义辩字形, 不但利于记忆, 也教给了学生一些识字的方法。
四、小组合作, 凸显主体交流, 张扬本真
词串中, 编者故意在“词”与“词”之间留下了空隙, 给学生以想象的空间。寒流、大雪、北风、腊梅、翠竹、苍松、蟒蛇、蚂蚁、刺猬、滑雪、溜冰、跳绳, 如马致远的小令《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给人以无限的想象。教师要利用小组合作, 激发学生的无限想象, 促使孩子们语言能力的提升!
片断四:
1. 在寒冷的冬天里, 一些小动物和植物怎样生活呢?请自己拼读词串, 读准他们的名字, 再把你知道的动物和植物的故事在小组里交流。
2. 小组合作, 自读互读, 交流小故事。
3. 回忆在《蚂蚁和蝈蝈》一文中, 小蚂蚁过冬的故事, 小组合作续编故事。
4. 小组推选同学讲故事, 班级交流, 老师和同学评价。
5. 朗读。
“冬天里, 小动物藏在洞里睡得正香呢”我们读的时候要低一些, 轻一些, 我们一起来轻轻地叫准他们的名字———学生轻声读。
凭借生动的语言描述及对应的画面, 教师选用合适的方法, 让学生合作, 更好地释放学生的潜在本能。
(一)教学目标:
1、会认17个生字,写好田字格里的8个生字。
2、了解“办法、旅行、准备、蒲公英、降落伞、苍耳、铠甲、山洼、豌豆、豆荚、纷纷、四海为家”等词的意思。
3、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了解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感受自然界的奇妙,学习观察大自然,热爱大自然。教学重点:会认17个生字,写好田字格里的8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难点:了解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感受自然界的奇妙,学习观察大自然,热爱大自然。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1、谈话引入:小朋友,秋天是植物种子成熟的季节,种子宝宝要告别妈妈开始自己的生活,你们想知道植物妈妈是用什么好办法来送别自己的孩子的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植物妈妈有办法》。
2、课件演示:播放蒲公英、苍耳等植物传播种子的动画,引导学生观察。今天《植物妈妈有办法》这一课要告诉我们植物传播种子的巧妙办法,现在我们就来学习。(板书课题。)本课内容充满童趣,谈话直奔课文主旨,吸引学生,激发学习兴趣。采用学生喜欢的形式,引导学生观看动画,整体感知,激发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二、学习本课生字和词语。
1、自读读课文,让学生边读边标出生字,画出新词。借助汉语拼音读一读。
2、同桌开展相互间的学习。(1)打开课后的生字表,分别读一读,如果读得不正确,进行纠正,还可以借助工具书查一查,读准字音。(2)两个人读一读画的新词,相互解答不明白的词义,利用工具书查一查,看看解释。
3、教师检查学生自学情况。教师出示生字卡片,让学生读一读,指名读,开火车读。
4、分小节朗读课文。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读生字。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帮助学生认字,激发学生学习生字的兴趣。
三、合作探究,理解课文。同学们认识了这么多的生字朋友,老师可真佩服你们。
(一)学习第一小节:
1、你知道孩子什么时候才能离开自己的妈妈呢?你是从哪知道的?
2、“旅行”“四海为家”是什么意思?
(二)学习第二—四小节:
1、课文介绍了几种植物妈妈的办法?仔细读一读,对同桌说说自己读懂的,和自己的不明白的地方。
2、结合学生的情况引导学生读懂: 蒲公英:观察简笔画,并结合学生生活所见读文。理解“降落伞、纷纷”。蒲公英种子,就像一把小伞,可是要想走遍天涯,还要谁来帮助他? 苍耳,发给学生苍耳的种子。仔细观察苍耳,说一说的特点。(有刺,扎手,椭圆形,灰色的)课文中是怎么说的?读一读 “铠甲”是什么?学生结合电视中看到的理解 豆荚(方法同苍耳)
(三)同学们可真棒,联系自己的生活读懂了课文。你最喜欢哪种植物妈妈的办法,就读一读那一小节,试着背一背。可以在读时加上自己的动作,和小组同学比一比谁读的最好。背的最快。
(四)指名读,全班互评。通过教师有针对性的问题,引入对课文内容的学习。对重点词语的理解,有利于学生深入理解课文。通过实物的观察,掌握联系生活实际和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来理解词语的方法。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在理解的基础上读文,在此感受课文的音韵之美。
四、扩展编诗 夸植物妈妈。
1、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反复朗读每一节诗歌,引导他们发现诗歌押韵的特点,然后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诵,体会诗的韵律美和节奏美。
2、扩展编诗。课后练习题安排了扩展交流的内容,教学时可利用课前搜集的资料,引导学生自由地说说其它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交流之后,有兴趣的同学可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种植物,尝试着编一首小诗歌,夸一夸其它植物妈妈传播种子的方法,汇报交流。拓展延伸,开阔学生的视野,增加学生对植物知识的储备,激发学生的好奇心,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去广泛的学习。同时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五、实践活动。在家长和老师的带领下,到大自然中进行一次观察活动,观察的具体内容不限,仔细观察后请你带回一些植物或植物种子,回到班里和同学们交流。“生活有多大,语文就有多大”,回到自然,回到生活中,让孩子们自己探索,品味乐趣。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1、认读本课生字卡片,组词,并说句子。
2、小组讨论如何记忆字型,如何把字写好看。
教学工作总结
容西镇中心学校
梁海超
光阴似箭,一学期的工作即将结束。本学期,在学校领导的支持与指导下,与同事团结协作,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思想,深入开展教学研究,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切实提高教学研究的效果,促进教与学的创新。经过一学期的努力工作,顺利完成了各项教育教学任务。现对本学期的教学教研工作总结如下:
一、认真做好常规工作
1.认真做好备课、上课、作业设计、作业批改、课后辅导、测试和试卷讲评等各项常规教学工作。
2.教研组活动经常化、规范化。除按时观摩学习本校语文公开课以外,每周进行一次集体备课,并开展科组教研活动。
3.重视朗读,加强指导,做到人人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且表情大方、入情入境。
4.重视写字的指导,要求学生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执笔姿势,按照教学要求,严格要求,严格训练,不断提高写字质量。
5.重视口语交际和写作能力的培养。注重培养学生流畅表达的能力,开展多种形式的说,由说到演来训练学生的交际能力。经过由说到演的长期训练,学生的自信心树立起来了,感悟语言的能力高了,学习的积极性也高了。在培养学生语感的基础上,注重调动学生说与写的愿望,努力营造良好的写氛围。
二、加强业务学习
1.在科组活动中,认真学习《语文课程标准》、新的教育教学理论和方法,把握课程标准的新特点、新要求,领会其精神实质,树立新的教学理念。
2.积极参加学校举行的各种教研活动,加强理论学习,掌握最新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切实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三、切实抓好课堂教学工作
1.用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改革课堂教学
在教学中主要实施以“感知――探究――反思――延伸”为主线的重点篇目学习法,以“合作――探究――创造――创新”为核心的语文活动课等。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2.用生动灵活的教学方式,焕发课堂活力
新课标要求我们建立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的教学模式,激活学生好奇心,探究欲,培养学生主动思考、质疑、求索以及善于捕捉新信息的能力,并把这种能力的培养定为课堂教学的终极目的。为了准确把握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思维特点,积极探索有利于激发兴趣、激活思维、激励探讨的课堂教学方法。在处理每单元的重点篇目时,我们始终采用“整体感知――合作探究――反思质疑――拓展延”的教学模式,根据不同内容精心设计问题,组织课堂教学。
这样教学,课堂上感受到的是一种亲切、和谐、活跃的气氛。教室也转变成为学生的学堂,学生再也不是僵化呆板、默默无闻的模范听众。他们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展现与培养:或质疑问难,或浮想联翩,或组间交流,或挑战权威。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组际互动,环境互动,在有限的时间内,每一位学生都得到了较为充分的锻炼和表现的机会。教室中再没有阴暗冰冷的 “死角”,课堂上充满着流动的阳光,平等、和谐与交流共存,发现、挑战与沉思同在。活跃的思维,频动的闪光点,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真正的主人。3.用先进的教学手段,提高学习效率
新课程要求课堂要以更新教学手段为重点,借助各种媒体和教学资源让学生自主体验、感受,使得师生在探索中经验共享。信息时代多样的媒体和无所不在的网络正好为我们扩展课堂教学的领域,拓宽摄取知识的渠道,实现提高学生信息素养,开发学生的探究能力、学习能力、合作能力、创造能力 提供了一个 的可操作的平台。教学中,一改过去课堂上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内容上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结构上过于强调学科本位,实施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等状况,仔细研究教材内容,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将学生从原有的课堂圈子中“解放”出来,调动学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使他们能够在自主探究与交流的过程中,不断挑战自我,扩展创造性思维。
【小学英语闽教版第三册unit7_part教学设计】推荐阅读:
苏教版小学美术第三册教学计划和教案04-19
闽教版小学三年级英语下册教学计划10-25
闽教版小学英语三年级下册教学计划09-10
闽教版小学英语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12-09
闽教版小学英语四年级上册单元教学反思04-04
闽教版小学六年级英语06-21
闽教版小学英语四年级下册期末练习06-17
闽教版英语三年级03-15
闽教版四年级英语上册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