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期末复习计划(共9篇)
因此,对于六年级的英语复习,我们的教学策略是——在复习语言知识的基础上,注重提高学生的语言技能,即听说读写的能力,能力才是目标!在培养学生文化意识和情感态度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策略,为他们的一生的英语学习找到“好助手”!也正是因为我们学校一直注重培养孩子的能力,我们的孩子自己编写的英语短剧《郑人买履》在成都市英语短剧与口语大赛上荣获了最佳编剧奖和最佳表演奖两项大奖。这正是综合语言应用能力的体现!
尽管如此,六年级的学生在英语学习方面也存在以下的问题:
1. 两级分化。通过五年的学习,一些学生学习习惯比较差的孩子,逐渐拉大了和优生的距离,成为了“困难户”。因此,尊重学生差异,分层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2. 学习压力大。六年级来临,语数老师施加的压力特别大,如果英语老师不给于足够的重视,学生会在心理上就不会引起重视,那我们的英语教学就更加困难了。
怎样才能让这群高压下的孩子继续快乐的学习英语,并且真正学到知识呢?我们认为,我们必须制作一个详细的复习方案,这样,才能让学生在我们的带领下科学、兴趣、有效的展开复习。
针对我们附小的实际情况,我们制定出以下的复习计划,和大家一起探讨。 我们的复习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结合六七册教材,以话题为板块展开复习。时间为本学期5个月。待会我们,将具体和大家分享这一阶段。
第二阶段,仍然以话题为板块,展开语法专项复习。时间:3月-4月
第三阶段,根据前期复习出现的问题,有针对性的进行一些技巧策略的讲解。时间:4月-5月
现在,由我为大家讲解第一阶段。在第一阶段,我们的以话题为板块,展开复习。通过对小学八本书的分析,小学阶段共有15个主题,他们是。。。。
时间安排如下:共105课时。完成时间:5个月。也就是本学期。
今天,我们以动物话题为例,向大家展示我们的复习流程。动物话题在第七册上的载体为第七模块。
本模块学习需要7个课时,其中,前三课时完成7模块的教学,剩下的4课时复习动物相关的词汇、语法句型、阅读写作的复习。
课前准备:在上本节课之前,我们会提前要求学生复习以前学过的所有动物词汇,并摘抄在作业本上。
第一课时:学习7模块第一单元 I don’t believe it,并完成部分课堂练习。注意在热身部分复习动物类单词。
第二课时:学习7模块2单元 pandas love bamboo.,并完成部分课堂练习。注意在语法练习部分结合第一册和第二册的动物模块,复习单复数,以及what are they? What is it? Are they ?? Is it??
第三课时:完成剩余的课堂练习册,并根据学生出现的错误进行点拨讲解。完成课文新词的听写等。
到这里,新课的部分就基本结束。我们会在这个阶段布置相应的家庭作业。家庭作业尊重学生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分层布置,不一味的讲究大量作业。比如,有部分同学在这个期间,不仅对上课表现好,练习册完成质量高(1个错误),单词听写全对,而且能做到背诵课文,那么他就没有任何的家庭作业,还有一群人,他们的知识掌握的还不够牢固,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那我们就布置第二类的作业帮助他们巩固;当然,还有极少数的学生,基础非常差,我们的重点则落在帮助他们扎实基础上。
第四课时:针对动物相关词汇展开复习。主要的单词的记忆,听写。主要方法是拼读教学。因为我们在教单词的时候一直贯穿拼读教学,即—。。。
所以,在记忆和复习单词的时候,我们常做的拼读游戏有:拼读单词接龙,拼写单词接龙,听音写词,单词归类。另外,我们还自创了很多记忆小诀窍,比如,“闪电记忆”,“分割法”、“移形换位法”等等,这些方法都可以帮助学生们更好的记忆单词,而不是一味的死记硬背。现在,我们的学生记忆单词的能力越来越强了。我们还会在适当的时候开展单词记忆大赛,配合复习。通过这样的复习,学生记忆单词的能力越来越强了。
第五课时:句型时态复习。学生根据不同的基础水平,运用所学的句型进行
对话编排。基础差的同学能够表演出课文对话即可,水平中等的同学把所学课文中的句型做适当的调整,然后编写。能力比较强的同学,我们则要求他们用复习的句型自编对话并表演。其中很重要的一个部分是,同学们在进行改编或者自创后,我们会把对话展示出来,大家来改错。这样就有两点好处:1.纠正句型的语法错误,巩固句型时态;2.通过表演,内化知识,强化能力。
第六课时:我在这里和大家分享写作这一块。同样体现了分层的理念。我曾经去听过一个特别优秀的语文老师桂老师的讲座,关于作文。特别强调写作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即使是六年级的学生,我们依然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从抄写好作文,到创意作文,都可以。作文一定要让学生写自己想写的作文。比如,假如我有一个动物园,就能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我记得上学期,我结婚的前期,因为同学们都知道了这个事。我就命题《我参加老师的婚礼》,学生写的作文,运用了大量的词汇和形容词,且妙趣横生,让我印象非常深刻。另外,作文最好面批面改,一方面可以鼓励学生,另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纠正一些细小的错误。好的作文在班上念一念,让学生们一起感受写作给他们的带来的乐趣,同时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第七课时:小考是针对这六节课的内容,新知和相关的复习内容进行的检测。一方面检测学生的水平,另方面帮助没掌握的同学改正错误并掌握。
在这个部分,我们的家庭作业也有相应的调整:对于检测后掌握的很好的同学,那么这周他的作业可以是一些摘抄语法知识点,作为培优;考试错误比较多的同学侧重错题集,不仅要写错误,我们还要求他们进行具体的分析。当然,对于错误很多的同学,我们会把这张试卷评江后,让他们回家再做一次。我们会很认真的看他们上交的作业,发现错误,又再一次让他们改正,直到正确为止。有些时候,同一份作业,我们会来来回回批改四五次,直到学生全对。
那么,以上,就是我们和大家分享的第一阶段的复习,总结一下就是,以话题为板块,以七八册教材为载体,每个模块展开了7-8课时的学习和复习,既完成了教材内容,又完成了相关话题在词汇、句型时态、阅读写作这三方面的复习,在分层教育的基础上,培养不同水平学生相应的听说读写四方面的能力。
第二阶段的复习,我们仍然会在以板块为基础上,展开系统的语法复习。具
体的步骤是:先用话题讨论,引出语法。然后会给学生一些相关语法的题目,让学生先试做。学生做完题后,会出现一些问题(错误),这个时候我们会给学生梳理语法知识,因为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已经给学生讲过语法知识了,现在作为复习时间,我们是给学生来一个梳理。在梳理语法知识后,会给出专项练习题。待学生语法知识点掌握差不多的时候,会进行语法专项测试。
接下来,我就仍然以动物篇为例,与大家一起分享我们附小在这一块的做法。新标准三起的教材在这三册中的这些单元出现过动物方面的内容。通过我们整理句型,这些句型当中会涉及以下语法知识,名词单复数,动词三单现,动词变分词,一般疑问句。我把我们六年级在名词单复数方面的做法给大家展示一下。
这是我们为孩子编写的语法知识的其中一个章节,首先是一小段激励六年级孩子的话。接着我们会和孩子们一起谈论这个话题,what’s your favorite animal? Why?从学生的答案中,我们提出语法知识:名词,名词的分类,可数名词单复数的变化,规则的,不规则的。我们给孩子们编出这样的顺口溜:
然后会提一提不可数名词。下面是我们为孩子设计的闯关练习题,先是单词的变化,再是习题的练习,接着是家庭作业,在家庭作业后面会有错题的分析与总结,老师心语,家长心语。接着会有关于这个语法点的一张考试试卷。争取通过一定的练习,让学生真正掌握名词,突破这个语法点。其他的语法复习,我们的方式大致都是按照这样的模式进行的。
晶(晶莹) 莹(晶莹) 蔼(和蔼)
品(品味) 荧(荧光) 竭(竭力)
资(资源) 矿(矿产) 赐(恩赐)
姿(姿色) 旷(旷课) 碣(踢球)
胁(威胁) 睹(目睹) 堵(堵住)
协(协作) 赌(赌博) 诸(诸位)
悼(悼念) 骏(骏马) 竣(竣工)
掉(掉队) 俊(俊俏) 峻(险峻)
眷(眷恋) 滥(滥用)
券(证券) 监(监视)
二、解析课文、语句
《只有一个地球》采用科学小品文(文艺性说明文)的形式,从人类生存的角度介绍了地球的有关知识,阐明了人类的生存“只有一个地球”的事实,呼吁人类应该珍惜资源,保护地球。 文章采用了多种说明方法,运用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举例子等多种说明方法,科学地介绍了地球的多方面知识,有力地说明了“只有一个地球”的事实。 用词严谨,表达生动,是本文语言的主要特点。同时,课文多处采用比喻、拟人等手法,体现了科学小品文语言的生动形象性。
1、“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
这句话引用了宇航员的感叹,与前文照应,简洁、形象地概括了地球的特征,突出了保护地球生态环境的重要性。说地球“可爱”,是因为地球无私地养育着 人类,孕育着万物。而“破碎”一词,一般用来形容玻璃、瓷器之类的易碎品, 在这里可理解为因各种原因造成的对地球的伤害,如,文中提到的资源枯竭的危机。这样表达不仅使句子生动形象,同时又能引起人类的警觉,突出了保护地球的紧迫性。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这篇文章被誉为是有史以来在环境保护方面最动人心弦的演说,文章生动形象地描述了人类与大地上河水、空气、动植物等的血肉关 系,强烈地表达了印第安人对土地无比眷恋的真挚情感,表达了人们对土地的爱。
1、“如果我们放弃这片土地,转让给你们,你们一定要记住:这片土地是神圣的”
这句反复出现,产生一咏三叹的表达效果,不仅使主题深化,而且强化了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
2、我们和大地上的山峦河流、动物植物共同属于一个家园:
“山峦”指连绵的山。起伏的群山蕴藏着宝贵的资源,流淌的河水养育着万物的生命;动物与植物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人类的生活和生存,是人类不可或缺的 朋友。这句话再一次表明了人类与大自然紧密相连的关系,同时也告诉我们:不应该以旁观者的姿态去面对,而应该用主人的身份去保护自己的家园。
3、 任何降临在大地上的事,终究会降临在大地的孩子身上:
地球是人类的家园,人类生活在大地上,沐浴着阳光雨露,感受着风霜雨雪,在大地母亲的怀抱里成长。如果家园受到破坏,而我们不能及时醒悟,不懂得及时补救挽回,那么任何对大地的影响,对地球的伤害都将演变成对人类自身 的伤害。假如人们唾弃了大地,那么他们就是唾弃了自己。如果家园遭到毁灭, 人类又怎能独自生存?
这句话直接将人类的生存与大地的保护联系起来,指出了两者兴则共兴、灭则同灭的密切关系。
4、大地不属于人类,而人类是属于大地的:
谁也没有权利,也不可能拥有对大地的控制权,谁也不能凭借自己的喜好、善恶来对待神圣的大地,来破坏、损伤大地的完整和庄严;相反,人类属于大地,因为大地拥有着生命成长的物质,使人类的生命不断得以繁衍、延续。因此只 有爱护大地上的一草一木、一山一石,才能确保人类生命成长需要的各种自然 条件,从而保持生命的延续。这是文章的中心所在,是作者所要传达的主旨。
三、必背内容
1、 日积月累
(1)善待地球就是善待自己。
这是世界环境日(6月5日)的主题,意思是:人类在破坏地球环境的同时,也在毁灭着自己,要拯救人类自己的生命,唯一的途径就是拯救地球,减少破坏。因为人类只有一个地球,正如人类只有一次生命。
(2)拯救地球就是拯救未来。
(3)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出自《增广贤文》 ,
意思是:只希望留存这方寸 之地,给子子孙孙以耕种之用。意味着要为子孙后代着想,保护好现今的土地。
(4)有限的资源,无限的循环。
(5)珍惜自然资源,共营生命绿色。
1、课后积累里的作为重点。
2、多音字组词,能正确区分所学的形近字、同音字。
3、能进一步巩固平常学习中的易错字、难记忆的字。尤其是会认字必须读准。
4、每个单元的听写要过关。
词:
1、所有生词,书本里的,都要会写,会运用。
2、所有四字词语,成语牢记,听写,并会填空。
3、按照词的类型分类复习,掌握所学的词语,认读并听写这些词语。
4、复习课文中出现词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
5、根据句意填出适当的词语。
句:
1、一个句子能清楚地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要求学生掌握四种基本的句式:陈述句、疑问句、感叹句、祈使句。
2、所有课后积累里的句子、段、文以及教材中的古诗词部会背会默写,及时抽考。
3、注重句型之间的转换训练,能按要求完成或改写各种句式:比喻句、拟人句、夸张句、陈述句、反问句、被字句、把字句、缩句、扩句。
4、会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能掌握基本的病句特点。尤其是改病段。
5、会正确使用关联词语,初步了解一些复句之间的关系。
6、认识句子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反问等。要能恰当地运用比喻,把话写得生动一点。
标点符号:
能正确地运用句号、逗号、顿号、冒号、问号、感叹号、双引号、书名号、省略号。认识分号和破折号。标点符号,只要求能正确地运用,不要求说出其作用。
阅读
1、抓住每次测试卷上的篇章练习为主,掌握阅读方法和技巧,在总结测评时,教师可适当补充一些知识及问题,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2、将书上所有精读课文内容都过一遍,让学生尽可能多的去了解课文。掌握要点。
3、关于阅读的要求,作一些说明:(1)句子意思的理解。(2)给自然段划分层次。(3)分段和概括段落大意。(4)文章的中心思想。复习时,既要提示学生弄清作者的本意,又要尊重学生自己的独特体验。(5)体会思想感情。实际上有三种情况:一句话、一段话、全文。有的体会作者的感情,有的是体会文中人物的感情。只要求体会感情的基调。(6)回答问题。要针对问题作答,回答要全面,句子要连贯。问题从性质来看,有三种类型:是什么?怎么样(怎么写)?为什么?从回答问题的要求来看:有的问题的答案必须是求同的,或者说答案是唯一的;有的问题的答案是多元的。如:你读了以后,受到什么启发?这类问题应该是多元的。
4、背诵。主要是第十二册课本中要求背诵的课文,课后提出背诵自己喜欢的内容,一般是要求背诵课文中重要的部分。默写,只指课本中规定的内容。
习作:
从习作的类型来看,有写记叙文,也有写应用文。从习作的形式来看,有记实性的习作,写自己平时所见、所闻和所想;有想像性的习作,包括看图作文、续写等。从习作的内容来看,有写人、记事(记叙一次活动)、有写景。从习作的命题形式来看,主要有三种:全命题、半命题、自由命题。不管哪一种命题形式,习作的内容都有一些具体的要求。一定要求学生认真地阅读习作的题目和习作的所有提示。
1.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1)字词的音义;(2)病句的修改;(3)课内古诗文的默写;(4)理解性的默写(主要是教材要求背诵的,含现代文);(5)课外的十首古诗;(6)课外名言名句的积累。
2.阅读理解:(1)课内语段阅读理解;(2)课内文言文阅读;(3)课外短文或片断阅读理解;(4)课外文言文阅读理解。
3.名著阅读:主要针对教材出现的三部名著进行复习(《朝花夕拾》《骆驼祥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4.习作:根据题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二、复习范围
1.八年级上册教材:生字词;第五、六单元的文言文;课本附录的十首古诗;教材附录的三部名著解读。
2.练习册:古诗文专题;期末测试(一)(二);精读课文的练习(达标体验、能力提升)。
3.现代文阅读:以记叙文和说明文为主。
三、复习安排
1.单元与综合练习结合,分工到人,适时训练,落实本单元的学习重点、难点;
2.分题型进行单项训练,主要是三大块:
(1)积累运用,此项内容注意印发一些资料,补充学生的积累,如名言警句、名句阅读。探究、改错再做专项训练,针对学生薄弱环节进行指导,减少失分。
(2)阅读理解,课内现代文和文言文的阅读语段,注重各类题型的答题技巧的训练、指导,提醒学生注意审题,落实一个“规范性”。
(3)作文指导以记叙文体为主,针对学生写作中不会具体描写,只会概括叙述的空洞弊病,加强训练,充分利用课堂进行片段训练,分写人、写事、写景三类进行训练,同时在课堂上将一些优秀作文作为典型进行分析,让学生边写边学,掌握得更加透彻。
四、课时安排
两周的期末考试复习周,每班每周一共有5节语文课,每班一共有10节语文复习课,具体的复习课时安排如下:
课时
具体复习内容
1
字词的积累,古诗文的默写,课外十首古诗,课外名言名句积累
2
修改病句的专项训练
3
第五单元的文言文
4
第六单元的文言文
5
古诗文专题练习评讲
6
记叙文、说明文阅读理解练习评讲
7
名著阅读以及练习评讲
8
作文训练
9
作文训练
10
练习册期末测试(一)(二)评讲
一、看拼音写词语(10分)
jūn yún zhù zhǐ tān wán kāi pì hãng jiàn
( ) ( ) ( ) ( ) ( ) níng jiã yí zhí tuījiàn shān diào zhǎn xīn
( ) ( ) ( ) ( ) ( )
二、比一比,再组词(5分)
沸( ) 跪( ) 旋( ) 稳( )燥( ) 佛( ) 桅( ) 旅( ) 隐( )躁( )
三、把下列词句补充完整(6分)
风( )浪( ) ( )天( )地 胸( )成( ) 受益( )( ) 望子( )( ) 欣喜( )( ) 清风明月本无价
莫以善小而不为,
既异想天开,又 ,这是科学工作者特有的风格,让我们 在 的真理吧。(郭沫若)
四、按要求改句子(16分,1-4题每题2分)
1. 霞光照的小孩子的脸红红的。
“把”字句:
“被”字句:
2. 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怎么能不让人感到亲切,舒服呢? 改为陈述句:
3. 阳光照在他的脸上。(扩句)
4. 选词填空
矗立 耸立 屹立
(1)人民英雄纪念碑( )在天安门广场。
(2)一座八角宝塔形的三层建筑( )在半山腰上。
5. 修改病句(8分)
(1) 妈妈总爱回忆过去的往事。
(2) 星期天,我画了一幅画和一篇作文。
(3) 春天的兰州是一个美丽的季节。
(4) 图书室的书架上整齐地摆放着。
五、阅读(27分)
(一) 默写《送元二使安西》并回答问题(10分) 这首诗的作者是 代诗人 。后两句诗的意思是: 这首诗通过 场面 的描写,表达出诗人对友人的 。
(二)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17分)
祖国的宝岛
祖国的宝岛——台湾,有许多风光秀丽的名山大川。峰峦挺秀的阿里山就是其中之一。它以奇特的“神木”,呼啸的林海,变幻的云海,壮丽的日出为人们所称道。
这里奇数茂密,古木参( cān shēn cēn )天。有3000多年树龄的红桧 高52米 离地面最低处的树围有23米 被誉为 神木 还有4100多种高龄的“大神木”和树中生树、三代同堂的“三代木”。这些奇异的树木,汇成一片绿色的海洋。微风乍起,千枝婆娑,万叶摇动,像大海涌起层层波涛,发出阵阵涛声。即使站在山下,也能听到林海的呼鸣。每当黄昏的时候,白云从山谷涌起,迎风飘荡,把山谷和树海遮掩得若隐若现。伫(zhù chù)立山峰,遥望脚下,白浪翻飞,犹如置身海上仙山之中。在观日楼看日出,景色更为壮观。远远的玉山那模(mï mú)糊的轮廓在微微地晨曦中逐渐清晰起来。天空忽而墨蓝,忽而淡青,忽而灰白,忽而殷红。不一会儿,墨绿色的山影缓缓地显现出来。霎时,红澄澄的一轮朝(zhāo cháo)阳蓦然升起,腾向空中,射出灿烂的光芒,给青山翠谷抹(mā mǒ mî)上一层瑰丽的色彩。
1、在文中的( )里选择正确的读音,用 画出。(2.5分)
2、给文中画线部分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2.5分)
3、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2分)
近义词:奇异( ) 瑰丽( ) 反义词:隐( ) 模糊( )
4、在第2自然段中,用﹏﹏画出一个比喻句。(2分)
5、用‖把第2自然段分成4层。(4分)
6、填空。(4分)
短文从 、、、四个方面描写了阿里山秀丽的风光。
六、习作(30分)
在20世纪,人类的许多幻想变成了现实。让我们展开想象的翅膀,畅想21世纪的科技发展,畅谈各自的奇思妙想,说说未来的衣服、未来的食品、未来的住宅、未来的交通。
为了让学生加强对语文知识的识记,提升对语文的理解和感悟能力,提高语文素养。对期末复习做以下打算:
一,时间;12月6---26日。每单元约2课时。
二,分三大块:积累和运用阅读和理解写作
三,三个为主:课本为主练习册为主自学为主
四,内容和措施
1.生字和生词,能识记音 形 义。包括文中和课后中的。完成相应练习册的“课前预习”中的字词练习。
2.识记文学知识,看文下注释
3.知道文体知识。看课本后面的附录部分:小说诗歌。115页和122 页的议论文短文
4.名著导读,以《水浒》为主,识记相关内容。
5.修辞标点改错 仿写句子,在具体的练习中讲解。
6.归纳文言文的语言现象
五,阅读理解:
1,完成课后练习和练习册中的“随堂作业”
2,重点课文,教师补充课内和课外阅读。
3,教师讲授个单元文体的阅读技巧
4,背诵和默写相关课文
六,写作,1,会写记叙文,议论文
2,会写命题和半命题以及话题作文。
3,选材广泛,真是
4,书写工整。
5,在600子左右。
6,完成3篇文章。
七.一次模拟考试。
一、复习范围:
九年级上册1----6单元所有内容。
二、复习方法:
单元复习和专题复习、综合复习相结合,讲与练相结合,通过大量练习的方式加以巩固。练习准备采用考试的方式进行。
三、复习过程:
(一)、按单元复习:
1、按单元复习,重点每课的字词,包括注音、词语解释、运用等。
2、每个单元复习重点课文,主要复习课文内容、重点段落的阅读方法和文章主旨。
3、文言文每篇都要详细复习,重点复习翻译、文言虚词和实词的用法。
4、诗词鉴赏要重点理解诗词的主旨、所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名句欣赏。
5、课外古诗词默写复习,要识记背诵并默写。
以上用8课时一个星期时间完成。
(二)、专题复习:
1、结合练习复习字词,包括拼音、错别字的辨析、成语的运用等。(2课时)
2、课内文言文和课外文言文的复习,综合几种类型(实词和虚词的运用、通假字、一次多义、古今异义、词性的活用、重点句子的翻译和默写等),结合课外文言文进行题型练习。(3课时)
3、课外现代文阅读训练,掌握文章体裁,文章主要内容及段落
层次的分析以及写作手法和写作技巧,结合例文进行训练。(2课时)
4、诗词鉴赏和默写,结合试题巩固训练。(早读课)
5、语言实际运用和名著导读的复习,通过讲和练进行复习巩固。(2课时)
6、作文的复习,材料作文和半命题作文的方法要给学生讲清楚。怎样认真审题,做到主题明确,其次开头和结尾的方法,文章语言的运用、书写、字数等都要重点强调。(3课时)
(三)、综合复习:
进行一次综合性的检测,批改并评讲。(3课时)
xiōng pú fù shuì yě liàn tǔ rǎng tóng kuī
( ) ( ) ( ) ( ) ( )
二、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成语。(12分)
(1)来源于神话故事 、 、 、
(2)形容事物稀少 、 、
(3)含比喻的手法 、 、
(4)在括号里写相应的词语。例:害怕(惊慌失措)
高兴( ) 伤心( ) 愤怒( )
三、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10分)
(1)大卫( )年纪小,( )力气大,从来没有怕过什么。
(2)( )哪一门学科,( )要有扎实的基本功。
(3)我们( )迅速发展生产,( )逐步改善生活。
(4)( )明天下雨,体育课( )在体操房里上
(5)( )你答应了这件事 ,你( )应该负责到底。
四、按要求写句子。(10分)
(1)秋风一吹,树上的叶子便随风飘落。
(改为拟人句)
(改为比喻句)
(2)我们要注意维护视力。(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3)狄仁杰是大法官。(扩句)
(4)对于盲人来说,难道他们不渴望见到红花绿草吗?(改为陈述句)
五、选择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的用法。(3分)
A表示引用中省略的部分 B表示断断续续 C表示语意未尽
(1)没有火来照明,就只好在无边的黑暗中,熬过一个又一个漫长的夜晚……( )
(2)“我……对不起……大家,我……( )
(3)她轻轻的哼起了《摇篮曲》:月儿明,风儿静……( )
六、联系课文,说说句子意思。(4分)
(1)夸父与日逐走,入日。
(2)河、渭不足,北饮大泽。
七、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6分)
(1)大禹治水时曾经“三过家门而不入”。( )
(2)《大卫》选自《希腊神话》。( )
(3)《夸父逐日》、《精卫填海》都出自《山海经》。( )
(4)《天上偷来的火种》颂扬了普罗米修斯富有同情心,为人类谋利益而不畏强权、勇敢机智的伟大精神。( )
(5)《女娲造人》是寓言故事。( )
(6)大卫打败了非利士巨人歌利亚。( )
八、阅读短文 ,回答问题。(15分)
死海不死
死海是怎样形成的呢?请先听一个古老的传说吧。远古时候,这儿原来是一片大陆。村子里男子们有一种恶习,先知鲁特劝他们改邪( )归正,但他们拒绝悔改。上帝决定惩罚他们,便暗中谕告鲁特,叫他携( )家带眷在某年某月某日离开村庄,并且告诫他离开村庄以后,不管身后发生多么重大的事故。都不准回过头去看。鲁特按照规定的时间离开了村庄,走了没多远, 他的妻子因为好奇,偷偷地回过头去望了一眼。哎哟,转瞬之间,好端端的村庄塌陷了,出现在她眼前的是一片汪洋大海,这就是死海。她因为违背上帝的告诫,立 即变成了石人。谁然经过多少世纪的风雨,她仍然立在死海附近的山坡上,扭着头日日夜夜望着死海。上帝惩罚那些执迷不悟的人们:让他们既没有淡水喝,也没有 淡水种庄稼。
其实,死海是一个咸水湖,它的形成是自然界变化的结果。死海地处约旦和巴基斯坦之间南北走向的大裂谷的中段,她的南北长80千米,东西宽4.8至 17.7千米,海水平均深度300米,最深的地方大约有400米。死海的源头主要是约旦河,河水含有很多的矿物质。河水流入死海,不断蒸发,矿物质沉淀( )下来,经年累月,越积越多,便形成了今天世界上最先的咸水湖――死海。
1、 给文中加点的字注音。(3分)
2、 用波浪线画出第二段的中心句。(2分)
3、 文中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所列的数字有确数和约数两种。其中运用确数的是( )和( ),运用约数的是( )和( )。(2分)
4、 死海的形成原因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6分)
一是
二 是 三是
5、 这段文字运用了 的说明方法。(2分)
九、习作园地(30分)
学完《出色的老师》后,你是否发现在自己生活中也经历过或听说过这样的事情呢?那就动笔写一写吧。要注意写清事情的经过以及你当时的心理活动。题目自拟。
一、拼音汉字。(11分)
1、给下面加点的字词补充音节。(3分)
ch ù d q ì
惩 罚 赋 税 追 悼 锲 而不舍 包 庇 堤 岸
2、写拼音写词语。(5分)
gǔn tàng xī rǎng é luǎn shí hú lu tiě liàn
( ) ( ) ( ) ( ) ( )
chuǎi cè chōu tì yě liàn xiōng pú hé’ǎi
( ) ( ) ( ) ( ) ( )
3、运用查字典的知识填空。(3分)
“孰” 用音序查字法查大写字母( ),再查音节( );用部首查字法查部首( ),再查( )画。“孰”在字典中的解释有①谁;②哪个;③什么。“孰为妆多知乎”中的“孰”应选( );“是可忍,孰不可忍”中的“孰”应选( )。
二、词语。(14分)
1、将词语补充完整。(4分)
( )云( )志 ( )劳成( ) 忧心( ) ( ) ( ) ( )扬威
( ) ( )名言 声名( )起 ( ) ( )大怒 大发( ) ( )
2、 选词填空。(2分)
祈求 哀求 乞求 请求
(1)人们苦苦( )天帝,( )他驱逐洪水。
(2)他好吃懒做,却总是( )别人给他衣食。
(3)我( )班主任将这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交给我。
3、用“――” 画出句中的错别字,再改在后面( )里。(3分)
(1)他到处惹事生非,总不听老师的劝诫。( )
(2)看着一地的花辫,他却分辩不出颜色。( )
(3)我们应该自觉尊守纪律,围护社会公德。( )
4、将画线部分改写为成语。(3分)
(1)狄仁杰位居宰相后,辅助国君安定国家,深为武则天倚重。( )
(2)他用一种让人坐着都不安稳,心情烦躁的目光打量我。( )
(3)小伙子手捧五十两黄金,心情愉快满脸笑容地走了下来。( )
5、解释加点字词的意思。(2分)
夸父与日逐走( ) 渴,欲得饮( )
见两小儿辩斗( ) 孰为汝多知乎( )
三、句子。(20分)
1、将诗句补充完整并根据实际情况填写谚语等。(4分)
(1)随风潜入夜, 。 ,江船火独明。
(2)当你的朋友对你撒谎,你想对他说 。
(3)当你看到街头的交通秩序井然,你会想到 。
(4)请你为学校的花坛,草坪设计一条广告词 。
2、按要求写句子。(3分)
(1)这一切是那么美丽,简直是一幅图画!(仿照例子用加点词写一句话)
(2)为人类造福,有什么错?( 改为陈述句)
(3)没有一个“聪明人”试图去破坏这样的秩序。(仿照引号的用法写一个带引号的句子)
3、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4分)
(1)铅球对我非常感兴趣。
(2)科学发展到今天,谁也不会否认地球不是绕着太阳转的。
(3)小明这次没考好,难过得流下了伤心的眼泪。
(4)他夸夸其谈的报告使人们深受教育。
4、明辨是非,对的打“√”,错的打“×”。(2分)
(1)我国在10月15日那天,“神舟五号”飞船被送上了太空,航天员杨利伟顺利完成了空间出舱活动。( )
(2)我看到了“规则之美,人性之美”是因为那条左右极不“平衡”的车道本身就很美。( )
(3)《大卫》这篇课文选自美国作家亨德里克房龙的《圣经》。( )
(4)《商鞅南门立木》中扛木柱的小伙子不仅为得到赏金而高兴,他更高兴的是朝廷官员说话算数了,以后老百姓的日子好过了。( )
5、按原文补充句子,再说说句子的意思。(1.5分)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 ?”
句意:
6、将序号填在文段中的横线上。(2分)
爱心是 ,使饥寒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爱心是 ,使濒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爱心是 ,使孤苦无依的人获得心灵的慰藉;爱心是 ,使心灵枯萎的人感到情感的滋润。
①一首飘荡在夜空里的歌谣 ②沙漠中的一泓清泉
③一场洒落在久旱的土地上的甘霖 ④一片冬日的阳光
7、乱句重组。(3.5分)
( )晚上7点整联欢晚会开始了。军乐团高奏国歌,100门礼炮鸣炮28响。
( )晚上7点20分,礼花升起来了。
( )夜幕降临,天安门广场彩灯齐放。
( )随后,北京市少先队员鼓乐队奏起了庄严肃穆的《献花曲》。
( )在火树银花、流光溢彩的天幕下,广场上的人们翩翩起舞。
( )身穿56个民族服装的少先队员,把鲜艳的花篮献在人民英雄纪念碑前。
( )看到这一切,我在心里默默祝福:“祖国啊,衷心祝愿你蒸蒸日上,繁荣富强!”
姓名:___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
一、对号入座(填正确答案的序号每题5分共30分)
1、栽了一批树苗,成活40棵,死亡10棵,这批树苗的成活率是()A、75% B、80% C、25% D、20%
71028122、下列分数中能化成有限小数的是()A、30 B、25 C、120 D、29
3、小明的妈妈要买一块台布盖住家中一张直径1米的圆形桌面,你认为选()种比较合适。
A、120厘米×120厘米 B、120厘米×80厘米 C、3140平方厘米 D、314平方厘米
5、至少需要()个小正方体才能拼成一个较大的正方体。A、2 B、4 C、8 D、9
126、一根绳子被剪成两段,第一段长4米,第二段占全长的5,那么()
A、第一段长 B、第二段长 C、两段一样长 D、无法确定
二、合理计算
1、脱式计算(注意简便每题5分共20分)
7.43+4.85-2.43 5.8×0.375+8.625×5.8
322111138×[(3-5)÷10] 2+3×(4-5)
三、应用题(每题10分,共50分)
1、一个圆锥形沙堆,量得底面周长是37.68米,高是1.5米,每立方米沙重1.4吨,这堆沙约重多少吨?
2、如图,一辆客车和一辆货车同时从新浦和南京南京两地相对开出,2.5小时后相遇,客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13、修一条500米长的水渠,前三天修了全长的5,照这样计算,修完这条水渠需要多少天?(你能列出几种算式)
4.某班有40名同学,期中测试有2名同学生病缺考,这时班组平均分为89分,缺考同学补考各得99分,这个班期中平均分是多少分?
本学期语文教学已完满结束.为了扎实学生的基础知识,提高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特制定复习计划一份,希望能帮助学生在期末考试中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具体计划如下:
一、复习内容:语文出版社三年级上册教材(一)积累
1,识字230个;辨别同音形似字83组;辨别多音字22个。2,《语文百花园》中的“读读背背”、“我的采集”。3,,书中的四字成语、优美短落能够准确的诵读。4,课内外的古诗能够正确的书写。
(二)阅读
1,标点:了解冒号、引号的一般用法;
2,书中23篇精读课文要求懂得文章蕴含的浅显道理,体会文章思想感情;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语的意思;重点段落重点句型能够准确的理解与应用。对于9篇自读课文了解其内容即可。3,书中《语文百花园》出现的思维训练,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知识梳理和扩散练习,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
4,课外阅读部分,根据所学的有关阅读知识逐步的解答出问题。
(三)习作
本书习作练习共8篇。熟练此8篇文章,并通过对此8篇习作的学习,掌握写作技巧。根据要求,审清题意,抓住重点,顺利的完成各种命题的写作。
二、复习形式及时间安排 本次复习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2月29日——1月14日):按单元结构对书上的内容进行复习
1,重新熟识每篇文章,找出每篇文中的生字新词,对易错难辨字进行反复的听写考量,牢固基础知识。
2,对每篇文后的课后习题采用互问互答的方式使学生把解题思路解题方法铭记在心。
3,百花园中内容重新讲解。
4,单元测试,及时找出单元中仍出现的不足。第二阶段(1月15日——1月20日):对重点知识进行分类复习。1,将基础知识分为词语听写,辩字组词,近反义词,多音字等大项反复练习。
2,对特殊句型进行归纳讲解,教会准确的应用。3,课内外阅读,捡重点挑典型进行针对性的操练。
4,将8篇习作从命题形式进行分类,使学生掌握好每种命题的写作方法。
第三阶段(1月21日——1月26日):检测复习,差缺补漏
以综合内容测试为手段,培养解题能力为目标,同时考察大家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对出现的共性问题加强指导,让学生扎实的掌握各类型知识。
【2024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期末复习计划】推荐阅读: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句子复习资料09-25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复习资料01-18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试卷09-22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复习试卷09-15
人教版三年级下语文 期末复习01-26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教案05-20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期末测试卷01-23
人教语文五上期末复习04-06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总复习提纲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