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酒店管理专业

2025-05-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美国酒店管理专业(精选8篇)

美国酒店管理专业 篇1

工程管理专业的分布较广,很多学院下都会有这个分支,就业方向也非常广,一直是美国留学申请的热门专业。本文明德立人为大家介绍一下美国工程管理专业。

热门程度:三星半★★★☆

一、专业介绍:

美国大学工程管理(Engineering Management)专业是一门商学和工程学的交叉学科,主要目的在于将理工科背景的毕业生培养成企业的领导者。

工程管理专业是以工程力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等基本知识为背景,以建筑工程技术、工程项目管理、营造制度与建设法规为专业知识的复合型学科。同时它也是一门关于计划、组织、资源分配以及指导和控制带有技术成分经济活动的科学和艺术,内容不仅包括了项目管理,同时也包括了所有以科学、技术为基础的机构的商业运作,如系统工程、产品与服务的开发、以及长期的商业和技术发展战略。

工程管理专业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当时,西方国家开始对工业工程教育进行评估,结论是传统的工业工程教育只注重车间层次的效率和数学方法的运用,其毕业生和工程师们缺乏必要的沟通技巧和管理知识。另外,根据美国工业工程学会的调查,发现70%的工程师在40岁之后都要承担工程管理的工作。

明德立人留学咨询官网: 因此,产生了工程管理这个新的学科领域。

工程管理专业在美国院系的分布情况

工程管理专业的分布较广,很多学院下都会有这个分支,下面就为大家把这个专业的分支细分一下,美国的工程管理主要分布于土木工程学院,工业工程学院,独立开设学院,商学院。

1)土木工程学院:

大多学校的工程管理都集中在土木学院下,主要培养同时掌握建筑方面的一些理念并且在工程管理方面有着很强背景的人才。学生要求上一些土木环境工程,工程类相关,工商管理,建筑,城市规划,法律等的一些课程。毕业后在设计,咨询,建筑公司和一些国家公共部门都能有很好的就业机会。

2)工业工程学院:

以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和生产率为导向,采用系统化、专业化和科学化的方法,综合运用多种学科的知识,对人员,物料、设备、能源和信息所组成的集成系统进行规划、设计、评价、创新和决策等工作,使之成为更有效、更合理的综合优化系统,是一门研究如何对工业企业管理系统和宏观经济管理系统进行规划、设计、评价和创新的学科。因为大多学校的工程管理都设置在工科学院,所以这门课程依然是偏工程为主。

3)单独开设学院:

明德立人留学咨询官网: 很少有学生会知道美国有单独开设这个专业的学院,当然这种学校也是比较少的,主要课程包括市场、金融、知识产权、商业法以及管理等学科。技术选修课程提供的灵活性,把重点放在技术管理,创新管理,业务管理,企业家精神,金融工程或硕士学位的课程。主要开发工程专业人才,以解决当今复杂的业务问题与创新的解决方案。

4)商学院:

这个学院下的工程管理并不多,同时接受GRE和GMAT,由于是设置在商学院下的,所以学校对申请者的工程类背景要求并不多,学校的课程方面也大多以管理和经济的学科为基础。

二、学位设置:

Master of Engineering 工程硕士:学制一年到一年半,授课为主,以就业为导向,侧重学科实践,毕业后进入企业就业。

三、研究方向与课程设置 研究方向

美国设置工程管理课程学校的传统研究方向分别有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管理,建筑管理和工业管理等,特别是系统管理,属于热门方向,多数学校都在进行研究。另外,建筑工程管理也不逊色,有几间学院特别把它列出来单独作为一个分

明德立人留学咨询官网: 支专业。下面就针对这几个热门方向简单介绍一下:

1)项目管理:

是一门应用科学,它反映了项目运作和项目管理的客观规律,是在实践的基础上总结研究出来的,同时又用来指导实践活动。项目管理的目的是通过对工程项目施工活动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计划、组织、控制和协调,使工程项目在约定的时间和批准的预算内,按照要求的质量,实现最终的建筑产品。实际上也是与土木工程学科相关联的。工程项目管理的主要内容有进度控制、质量控制、成本控制、合同管理、安全管理和组织协调。

2)系统管理:

学习管理企业内部计算机系统的软件,软件功能包括:软件发和升级,用户资料管理,版本控制,备分和恢复,日程安排,系统分析和设计,应用发展和实施等。

3)建筑管理工程:

侧重对整个建筑过程进行管理。是针对建筑工业(包括建筑,建筑管理和建筑技术)的管理和技术方面的学习。

4)工业管理:

即是指对工厂所有方面进行系统性的管理。如机械,融资,营销等的管理。

课程设置

明德立人留学咨询官网: 美国的工程管理一般包括Project Management,Risk Analysis and Management,Decision Analysis,Engineering Economics,Marketing,Finance等等的基础课程。另外Operations and Supply Chain Management,engineering law,negotiations,Intellectual property等等也是某些学校比较重视的课程。

美国工程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包括:市场营销、金融学、知识产权和商业法、管理学等,类似于MBA的核心课程。此外,还包括一些技术类的选修课程供学生灵活选择,比如技术管理、创新管理、运筹管理、创业学、金融工程等,还有一些具体工程学分支的硕士课程。这样广泛的课程设计是为了使工程专家们能够用创新的解决方案来解决当今复杂的商业问题。开设不同工程管理的学校在课程的偏重上面会有不同。

四、院校推荐 Stanford 斯坦福大学 Columbia 哥伦比亚大学 Duke 杜克大学 Cornell 康奈尔大学 JHU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 Dartmouth 达特茅斯学院

明德立人留学咨询官网: Northwestern 西北大学 USC 南加州大学

WUSTL 华盛顿圣路易斯大学 Brown 布朗大学 CMU 卡耐基梅隆大学 Rochester 罗切斯特大学 UIUC 伊利诺伊香槟分校 PSU 宾州州立大学 GWU 乔治华盛顿大学 Northeastern 东北大学 Purdue 普渡大学 Syracuse 雪城大学

五、申请分析:

大多数学校的工程管理都设置在工科学院,因此本专业比较青睐有理工科背景的学生。工程管理在美国没有对应的本科专业,所以申请者大多是具有工科背景的转专业申请者,适合工科背景想要转商科方向的同学。这就要求申请者在有工程专业背景的前提下,还需有良好的数学、物理或计算机背景。在申请EM专

明德立人留学咨询官网: 业时,学校也将格外关注学生的专业能力及相关管理经验。

工程管理的申请难度总体来说不算高,但是美国前50的学校中开设这个专业的学校非常少,大概只有三分之一,这就需要申请者有足够优秀的硬件条件和专业背景才能争取最好的项目。一般GPA最低是3.0,托福需要在100分以上,GRE达到320分,同时需要有相应的实习或科研。

另外,工程管理与工业工程都适合工程类的同学转专业申请,两个专业的部分课程也有所重合。

六、就业分析

工程管理是万金油专业,该专业的毕业生可以可在政府经济管理部门或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建筑施工企业、工程建设监理单位、房地产开发企业、工程咨询公司、国际工程公司、投资与金融等单位从事工程管理等工作,也可在高等学校或科研机构从事相关专业的教学或科研工作。

美国工程管理专业三大就业方向 美国工程管理专业就业方向一:经济师

优秀的工程管理者要具有经济头脑。一个工程耗时多少、成本多少、如何实现成本的最小化和效益的最大化,同时兼顾社会效益,达到环保、利民等效果。如果不具备会计学、财务管理、建筑技术经济、工程经济学、应用统计学、运筹

明德立人留学咨询官网: 学的知识是寸步难行的。如香港青马大桥,长度为2.2公里,主跨长度1377米,离海面高62米。其混凝土桥塔高206米,组成吊缆的钢线总长度达16万公里,单是桥身结构钢重量就达5万吨,超过香港中国银行和香港汇丰银行两座大厦所用的钢材总量。缺少一项专业知识的支撑,那是不可能完成这样高难度的工程的。

美国工程管理专业就业方向二:工程师

工程项目管理、工程造价管理、工程力学、工程结构、工程招标与投标、工程项目融资、工程材料房地产投资与评估、建筑法规、工程制图与识图、工程构造与结构、建筑施工及组织设计、模拟工程报价、房地产估价、资产评估、土木工程概论、房地产投资与经营等都是工程管理专业要学习的 课程。这些是整个工程的全过程所要涉及的各个环节,每个环节联系紧密,缺少了任一环都会在实际操作中出现盲点。对工程的科学有效的管理如果缺少了这些知识 作为底蕴,则很难“驾驭”一项完整的工程。

美国工程管理专业就业方向三:管理者

管理学方面的课程是工程管理的另一只脚,如组织行为学、市场学等。如何与人相处打交道、沟通交流是作为管理者个人魅力的直接体现,既适时的体现出大度灵活,又能坚持自己的原则。

此外,计算机相关软件的应用和熟练操作、外语的听说读写、针锋相对的商务谈判等都是工程管理专业学生必须具备的能力。可见,一个工程管理人员是个

明德立人留学咨询官网: 多面手。或许也有人觉得工程管理专业是万金油,到哪里都可以用。对于工程方面的综合知识和多样素质使你比学经济的更能胜任工程的管理工作。学经济的或者管理的,没有工程方面的知识,无论如何都是做不来工程管理的管理者的。

七、相关申请案例

【明德立人工程管理专业成功案例1】 学生姓名:绍同学

录取院校:杜克大学,达特茅斯学院 录取专业:工程管理专业 学生背景:复旦大学环境工程;

学习成绩:GPA3.69, GRE 324, TOEFL 109 相关经历: 科研丰富

【明德立人工程管理专业成功案例2】 学生姓名:赵同学 录取院校:西北大学 录取专业:工程管理专业 学生背景:清华大学建筑管理;

明德立人留学咨询官网: 学习成绩:GPA 3.4, GRE 324, TOEFL 105

美国酒店管理专业 篇2

一、美国高校专业设置的管理权划分

(一) 政府调控管理

美国是典型的分权制国家, 联邦政府对高校并没有直接的管辖权, 因此也不能直接管理高校的专业设置, 联邦政府对高校专业设置的管理主要是通过立法、政策、资金等手段在宏观上进行引导, 并为高校的专业设置提供信息服务。

美国州政府对高校专业设置有管理权, 由州政府设立专门的机构对高校的专业设置进行管理。为确保州内高等教育学科专业的平衡和适度发展, 各州政府通过设立高等教育委员会 (或高等教育教育协调委员会) 对州内的公立大学和社区学院的专业设置进行统一规划和管理, 主要是从全州的角度去关注专业设置的合理性和社会发展适切性, 避免专业发展的盲目性和资源的浪费, 保证专业质量。

州高等教育委员会对本州高校专业设置的审批有严格的程序, 各学校在申请新专业时必须按照程序进行。申办新专业的学校首先要在校内进行充分的分析和论证, 才能向州教育委员会提交专业审批申请。专业审批需经过四个阶段:一是准备阶段。学校要以申请表的形式书面告知相关专业部门准备申报新专业。部门工作人员对新专业的社会需求、新专业对学校及其他专业的影响等情况进行细致的分析, 如果专业部门同意申报新专业, 学校方可提交正式审批申请。二是提交正式申请阶段。学校提交的申请要符合专业计划书的形式并符合州专业指南的规定, 专业计划书作为同行评估的依据之一。三是评估阶段。由州教育委员会组织专家对提交的材料进行评估或进行现场评估, 评估专家在30天内给出评估报告。四是反馈阶段。将评估报告返回学校后, 学校根据报告内容提出反馈意见, 然后将评估报告和反馈意见一并提交给教育部长, 最终由教育部长决定是否批准新专业。

各州的高等教育委员会在专业审批过程中往往评估以下内容:专业是否符合该校的使命;专业是否符合本州的需要;劳动力市场的需求以及教师和资金情况, 等等。当然,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该专业在州内其他高校是否已存在。评估人员除了本校专家外, 还有州内其他高校的专家以及校外的专家和州外的专家。专业审批避免了大学只注重眼前利益, 盲目趋热, 避免了专业的重复建设。

(二) 社会力量间接管理

社会力量对高校专业设置有重要的影响, 可以说社会力量对高校的专业设置进行了间接管理, 主要体现在捐资助学和专业认证方面。美国鼓励社会团体捐资助学, 高校是捐赠的重要对象。社会捐赠作为高校办学经费的重要来源, 不仅解决了高校办学资金缺乏的困难, 捐赠的同时社会也向高校提出了专业设置的具体要求。在不违背宗旨的情况下, 高校一般会根据社会的要求开设新专业或进行专业调整。

美国专业认证机构是一支重要的社会力量, 它是对高校专业质量进行评价和监督的专门组织, 虽然专业认证机构没有直接对高校的专业设置进行干预, 但是评估机构的专业认证有严格的标准, 为了通过专业认证, 高校在进行专业设置时必须考虑标准和专业认证机构的要求, 从而对高校专业设置起到了间接管理的作用。

(三) 高校自主管理

美国高校具有专业设置自主权, 可以根据自身的发展需要自主设置专业。美国高校专业设置自主权主要是在院系层面, 院系的教师集体拥有专业设置权力。院系组织教师及相关人员进行专业设置的具体工作, 如社会需求程度、新专业对学校影响等。虽然院系拥有专业设置的权限, 但并不意味着可以容易的设置新专业, 要经过反复论证, 最后要由教授委员会投票决定是否同意设置新专业。美国大学对学生个人专业的管理也是很严格的, 学生可以从课程中选择某一特定知识领域的课程计划, 由教师专门指导并审批通过后, 再提交给教授委员会或相关委员会讨论, 经过审核后才能开始学习。董事会是高校的最高权力单位, 在高校事务具有最终决定权, 董事会有专门的委员会对专业设置进行适当管理。

虽然美国高校拥有专业设置的自主权, 但是一个新专业的设置也不是随随便便、轻易完成的事情。美国高校要设置新专业一般要经过长时间的调查论证, 甚至需要两三年的时间。社会对专业的需求是否达到一定规模、专业是否符合学校的使命、学校是否有条件开办该专业、该专业对其他已有专业有什么影响、其他学校有没有这个专业等内容都要经过反复论证, 各项条件均符合要求时才能设置新专业。

二、启示

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归根结底在于专业设置, 为了培养富有竞争力的创新型人才, 增强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竞争力, 改革我国高校专业设置势在必行。

(一) 转变政府职能

我国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对高校的专业设置具有行政审批权。我国自实行市场经济后, 政府在一定程度上下放了管理权, 但是仍然控制着高校的专业设置, 政府的宏观调控没有发挥应有的职能, 管理手段单一, 常以行政命令的方式直接干预, 且缺乏法律法规来规范政府对专业设置的管理行为。

我国政府对高校专业设置的管理应从对微观的具体事务的管理转为宏观调控管理, 明确其职能在于从全国范围内合理调整专业结构, 保证冷热专业均衡发展, 保持高等教育总量平衡发展。政府应改变过去直接的、命令式的管理手段, 利用立法、财政、规划等手段进行宏观调控, 使高校的专业设置自觉的符合国家的要求, 通过科研项目、奖学金等方式为高校提供资金, 将高校的专业设置引导到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国防事业做贡献上来, 实现对高校专业设置的监控。

立法是专业设置与调整规范进行的必要条件, 它标志着国家依法适度而有效地干预高校专业设置与调整。我国应建立健全高等教育法律法规, 明确政府、高校各方的权利和责任, 保证政府和高校按照法律规定行使专业设置的权利, 高校在法定的范围内享有专业设置与调整自主权, 不能受到随意干涉。政府对高校专业设置的管理也应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 不能随意采用强制的行政手段。

(二) 发挥社会中介作用

目前我国专业设置缺乏社会参与机制, 社会间接管理缺失, 导致高校与社会之间的横向联系不足, 也就不能及时、充分地进行信息传递和反馈, 对社会、经济、科技和文化新发展和新变化的反应不灵敏, 造成高校专业设置的主观随意性和脱离社会实际需要的现象发生。

社会参与高校专业设置、对高校专业设置实施间接管理是发展的必然趋势。专业设置时, 高校必须考虑地方工商界和行业团体的要求, 按一定比例和资格让社会各界代表参与专业设置。国家应制定相关政策, 如减免税收、表彰、奖励等, 鼓励社会各界捐资助学、校企联合办学, 一方面, 解决高校办学经费有限的困难;另一方面, 回应社会各界提供经费资助时对高校专业设置提出的直接或间接要求, 使高校及时了解社会各界对专业的要求, 从而促进专业的合理设置。

中介评估机构对高校专业设置的管理作用也是间接。中介机构对高校专业教育质量的评估, 能够反映出专业设置存在的问题, 并通过高校之间的竞争和学生对专业的选择, 促使高校进行合理的专业设置。在我国中介评估机构还是新生事物, 力量还很弱小, 要在逐渐壮大中不断的完善, 只有具备完善的评估制度、严格的评估程序、专业的评估人员以及科学的评估标准才会使我国的专业评估更专业、更科学、更有效, 同时间接管理高校专业设置, 才能对高校专业设置产生有力的影响。中介评估机构不仅需要国家的鼓励和提倡以及政策法规的支持, 同时也要有广大人民群众质量意识的提高和积极的行动, 支持、信任中介评估机构。

(三) 落实高校自主权

我国的《高等教育法》第三十三条规定:高等学校依法自主设置和调整学科、专业, 但是实际上我国高校并没有真正的专业设置自主权。我国政府对高校专业设置的管理经历了从“一抓就死、一死就放、一放就乱、一乱就收”的循环, 计划经济的影响、行政手段的采用, 使我国政府对高校专业设置的管理仍有着实际的掌控权。另外, 高校专业设置行为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很大, 也使得政府不能将专业设置自主权完全赋予高校, 但让高校拥有更大的专业设置自主权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也是高校专业设置合理化的必然趋势。

我国高校专业设置自主权的落实要通过政府和高校双方的努力。首先政府要转变职能, 加强宏观调控, 减少对高校专业设置具体事务的管理, 加强目标性和宏观性管理。如改变专业目录的功能。我国专业目录应该成为一种引导性文件, 为全国范围内专业的均衡分布、调整区域内专业结构发挥积极的指导作用, 解除专业目录对高校专业设置的指令、限制作用, 让高校拥有新专业的设置、名称的确定、学位的授予较大的自主权, 使专业设置具有高度的灵活性, 允许设置特色专业, 促进交叉学科和新兴学科发展。

其次, 高校要形成内部的自我约束机制, 要有专门的人员或部门管理专业设置, 使高校真正对自己的专业设置行为负责, 使专业设置既充分满足社会需要, 又符合自身条件, 保证专业设置的合理性。专业设置管理部门负责全校的专业设置管理、协调、监督和评价工作, 对院系提出的专业设置及调整申请要进行充分的论证、分析, 并及时解决, 协调院系之间的关系、评价院系专业设置情况并及时处理出现的问题。

摘要:专业设置是搞好专业教育的前提, 是保证和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基础。美国高校拥有专业设置自主权, 联邦政府和州政府对高校专业设置进行宏观调控管理, 同时美国社会也通过经费、评估等方式间接管理高校的专业设置, 使美国高校的专业设置独具特色并使专业教育卓有成效。美国高校的专业设置为我国高校的专业设置提供了宝贵经验。针对我国高校专业设置的管理现状, 转变政府职能, 加强宏观调控, 落实高校专业设置自主权, 利用社会干预增强高校专业设置合理化, 至关重要。

注释

1[1]薛天祥.高等教育学[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2[2]杨二辉.我国高等学校专业设置与调整机制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6:36-41.

3[3]阳荣威.高等学校专业设置与调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06:106-110, 143-151

4[4]杨晓波.美国州级高等教育管理机构的形成及其特点[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3, (4) :88.

美国大学管理学专业TOP 10 篇3

1881年,为了给当地培养专门的企业管理人才,美国费城商人约瑟夫·沃顿向宾夕法尼亚大学(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捐款10万美元,设立了后来举世闻名的沃顿商学院(The Wharton School of Finance and Economy)。这是美国第一所商学院。在此后将近一个世纪的时间里,美国的管理学教育迅速发展。至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全美已有40多所大学设立了管理学院或商学院,而1958年当年毕业的管理学学士人数更是占了同级学士学位授予总人数的14%。

20世纪60年代,美国管理学专业经历了以哈佛大学为代表的“案例教学派”和以芝加哥大学为代表的“理论教学派”之间的争论,争论的最终结果是两大派别互相补充,形成了目前大多数学校兼顾案例教学和理论教学的理念。进入21世纪以后,美国各大学管理学专业的教学逐步改变了过去偏重技术数量分析、而相对忽视企业外部动态因素分析的做法,转而开始重点研究企业所面临的外部环境和外部条件。

名校介绍

笔者在下面的介绍中采用的是《美国新闻和世界报道》(US News and World Report)中美国商学院管理学专业(Management Specialty)2008年的最新排名。

哈佛商学院 :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该学院是工商管理学硕士(MBA)申请人数最多的研究生院,每年都有6,000余人提交申请,而每年800人左右的录取规模使得入学竞争相当激烈。

2000年以来,哈佛对其管理学课程进行了重大改革,包括课程修读年限和课程内容。在课程设置上加强了领导能力、处理复杂问题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等方面的训练。

2007年秋季入学的管理学新生GMAT平均成绩为707分,国际考生还需要提供TOEFL或IELTS成绩。院方鼓励申请者在每轮申请过程中尽早提交申请材料。哈佛商学院的录取分三轮进行,最后的截止日期是3月7日,2008年秋季入学的申请费为235美元(仅接受信用卡付款)。

网址:http://www.hbs.edu/mba/

西北大学凯洛格商学院:

Kellogg School of Management,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该学院的课程设置分为全日制、非全日制和在职管理班三种课程。全日制工商管理硕士课程每年招收600名新生,学制为两年,共分6个学期;非全日制课程在晚间上课,大约需两年半至五年完成学业;在职管理班课程在周末授课,招生对象为已有至少十年工作经验的在职管理者,学制亦为两年。

2007年西北大学从4,449名申请者中招收了502名两年制和73名一年制的工商管理硕士新生。入学新生的GMAT平均成绩为703分。2008年招生分三轮进行,最后的截止日期为3月9日。申请费为225美元。

网址:http://www.kellogg.northwestern.edu/admissions/index.htm

密歇根大学罗斯商学院:

Stephen M. Ross School of Business, University of Michigan—Ann Arbor

该学院的管理学研究在美国一直名列前茅。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每年可开出200余门选修课。在课程设置上,学院采用了8周浓缩授课的形式,使学生一年内可修多达28门课程,比一般商学院选择更多。

2007年密歇根大学罗斯商学院招收了407名工商管理硕士新生,国际新生的比例为35%。入学新生的GMAT平均成绩为701分,本科GPA平均成绩为3.3分,平均工作经验为5年。2008年招生分三轮进行,最后的截止日期为3月1日,申请费为200美元。

网址:http://www.bus.umich.edu/

斯坦福大学商学院:

Stanford Graduate School of Business

该学院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理论深度,一般要求学生在学完第一年的基础课程之后,第二年选一个专业方向,如制造企业管理、创立小型企业和国际工商管理等,以使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对将来可能从事的行业有深入系统的了解。学院在教学中注重高科技的运用,很多管理课程的实际内容都涉及如何创立高科技公司、如何在某个行业或企业进行技术变革,以及如何运用最新技术来开发新产品等。

斯坦福大学商学院的录取分三轮进行,最后的截止日期是3月21日,申请费用为250美元。

网址:http://www.gsb.stanford.edu/mba/index.html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

The Wharton School,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该学院是美国第一所商学院。学院共设立了18个研究中心来进行管理学的教学与研究。沃顿商学院在全美首创了许多全新的国际性商务课程,并开设了第一个工商管理和硕士双学位课程。

根据目前可获得的资料,2006年沃顿商学院从6,189名申请者中招收了1,165人,其中38%为国际学生。申请者需要向院方提供GMAT和TOEFL成绩、两封推荐信和四篇Essay。三轮申请的最后截止日期是3月1日,申请费为215美元。

网址:http://www.wharton.upenn.edu/mba/index.cfm

达特茅斯大学塔克商学院:

Tuck School of Business at Dartmouth

该学院创立于1900年,是世界上规模最小的商学院之一。学院充分发挥了小而精的优势,为规模较小的学生群体提供了优质的全日制教育。1:9的师生比例使教授与学生能够进行充分的接触。

学院每年的招生规模在250人左右。据目前资料统计,2006年入学新生来自全球31个国家,平均年龄为29岁,拥有平均5年左右的工作经验。新生的GMAT平均成绩为699分,最高成绩780分。录取分Early Action(提前录取)和另外三轮进行,截止日期最晚是4月17日,申请费为220美元。

网址:http://www.tuck.dartmouth.edu/index.html

弗吉尼亚大学达顿商学院:

Darden School of Business, University of Virginia

该学院是美国除哈佛之外的另一所全案例教学商学院。学院以其卓越的学术声誉、融洽的校园文化、优越的就业机会和一流的师资队伍而闻名。由于采用了高密度的案例分析教学模式,达顿商学院的学习强度比较大。但学院近年来实施课程改革,已适当削减了一些案例,以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进行商业管理实践。

达顿商学院的录取分Early Action(提前录取)和另外两轮进行,最终截止日期为2月28日,申请费为190美元。

网址:http://www.darden.edu/html/default.aspx

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

Columbia Business School

该学院管理学专业多年来一直位居全美前十名之列,被誉为“真正面向21世纪的管理学课程”。学院主要看重申请者的学术能力、专业前景和个人品质,要求申请者具有卓越的智力水平、明确的职业发展规划、雄心、突出的领导才能以及为社会作贡献的良好意愿。

2006~2007学年录取新生总数为515人,平均年龄28岁,入学GMAT最高成绩为790分。新生入学前所从事的行业主要为金融服务业、投资银行业和咨询业。2008年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的录取程序分三轮进行,国际学生最后的申请截止日期是2008年3月3日。申请者必须提交的材料有:TOEFL和GMAT成绩、本科GPA成绩、四篇Essay和两封推荐信,申请费为250美元。

网址:http://www.gsb.columbia.edu/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哈斯商学院:

Haas School of Busines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Berkeley

该学院建于1898年,是美国建立的第二所商学院。学院力图把国外的最新管理学内容全部结合到核心课中去,很多管理学的课程都与美国著名公司的国际咨询项目挂钩,从而大大丰富了学生的国际化管理经验。

2006~2007学年,哈斯商学院从2170名申请者中录取了249名新生。入学新生来自世界39个国家和地区,平均年龄28岁,拥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GMAT平均成绩为703分。2008年哈斯商学院的录取分四轮进行,最后截止日期为3月12日,申请费为175美元,这在排名前十的商学院里是最低的。

网址:http://mba.haas.berkeley.edu/

杜克大学富卡商学院:

Fuqua School of Business, Duke University

该学院成立时间并不长,但已连续数年跻身全美前十大商学院的行列。学院近年来对管理学的课程设置进行了全方位改革。新生一入学就必须修读为期一年的Business Communications和Managerial Computing课程。在两年的学习期内,学生须攻读12门选修课程。此外,学院会还在每学期开始之初对学生进行为期一周的团体合作和领导能力训练。

2006~2007学年,杜克大学富卡商学院录取了430名新生,学生平均入学年龄为29岁,拥有5年半的全职工作经验,国际学生比例为39%。GMAT最高成绩为750分,本科GPA最高成绩为3.8分。2008年富卡商学院的录取分三轮进行,最后截止日期为3月3日,申请费为185美元。

网址:http://www.fuqua.duke.edu/

对中国申请者的建议

申请者在提交自己的材料时要力求突出管理学的专业背景,并详细说明自己在这一领域的发展意愿。以下是中国学生申请知名商学院管理学硕士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GMAT成绩GMAT考试是美国各大学商学院和管理学院招收MBA学生的入学考试。该考试由美国管理学专业研究生委员会(Graduate Management Admission Council — GMAC)发起,其主要目的是评定考生在智力水平和逻辑思维方面是否具有入学资格。GMAT成绩满分为800分(语文+数学),分析性写作满分为6分。要想进入美国排名靠前的商学院学习MBA,GMAT的分数一般要达到700分以上,分析性写作一般不低于4分。

本科GPA成绩 GPA(Grade Point Average)是美国商学院衡量申请者本科阶段学习表现的主要标准。在美国,通常计算GPA成绩的方法是将本科各科成绩按系数等级乘以学分,相加后再除以总学分。按照惯例,美国学校在计算时大多采用4分制来衡量学生成绩:90~100分的系数为4.0,80~89分的系数为3.0,70~79分的系数为2.0,60~69分的系数为1.0,0~59分的系数为0。美国商学院一般对申请者的GPA有最低分数要求。通常本科阶段的GPA成绩应在3.0以上;如果申请前十名的商学院,GPA成绩最好能达到3.5以上。如果申请者的GPA成绩较低,则需要通过GMAT成绩、工作经验、个人陈述和推荐信等因素来进行弥补。如果申请者在申请时已获得或将获得硕士学位,则必须向商学院提交本科和硕士阶段全部课程的GPA成绩。

申请文书(Essay) Essay是申请者根据学校要求而写的文章,它是MBA申请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原创性书面文件,同时也是写作难度最大的文件。Essay是对申请者整体素质的综合考察,对商学院录取评审委员会的决定有着重大影响。

美国哪些大学体育管理专业好 篇4

1、哥伦比亚大学

专业:M.S. Sport Management

哥伦比亚大学的此项目为Part-time,所以并不能保证为国际学生申请到学生签证,因此只能作为以持有学生签证的学生的第二辅修学位。

2、纽约大学

专业:M.S. Sport Business

纽约大学在继续教育与专业研究学院下设体育商业硕士项目,强烈建议申请者有相关行业的工作经验。

3、康涅狄格大学

专业:M.A. Sport Management

康涅狄格大学的体育管理项目设置在教育学院运动系下,为2年课程,平均每年招收20-25人。

4、佛罗里达大学

专业:M.S. Sport Management

佛罗里达大学在旅游/娱乐与体育管理系下设此专业,有春夏秋三个开学期。

5、马萨诸塞大学安姆斯特分校

专业:M.S. Sport Management

以上是美国体育管理专业怎么样的介绍,建议大家根据自身情况制定一份适合自己的留学规划。

1.英国大学里哪些体育专业好

2.西班牙留学哪些专业好

3.哪些美国大学及专业适合中国留学生?

4.美国国际商务专业最牛的大学

5.留学美国必读的专业

6.哪些理由让你去美国MBA留学

7.备受中国人喜爱的美国大学有哪些

8.申请美国大学留学需要满足哪些条件

9.美国留学专业之心理学专业解读

美国酒店管理专业 篇5

美国大学工程管理专业申请情况介绍。工程管理是门交叉性学科,即工程与管理的结合。有的学校工程管理设置在工科学院,申请者要有工程类的专业背景,有的学校设置在商学院底下,要求申请者好有工作经验。下文是美国大学工程管理专业申请情况介绍。

美国大学工程管理专业申请情况:

工程管理是门交叉性学科,即工程与管理的结合。无论设置在哪个学院底下,由于该专业涉及到管理层面,所以申请者在有工程专业背景的情况下需要有良好的数学,物理或计算机背景,学校还比较欣赏具有逻辑推理能力的学生。

工程管理课程学校的传统研究方向分别有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管理,建筑管理和工业管理等。其中项目管理:主要内容有进度控制、质量控制、成本控制、合同管理、安全管理和组织协调。系统管理:是学习管理企业内部计算机系统的软件,软件功能包括:软件发和升级,用户资料管理,版本控制,备分和恢复,日程安排,系统分析和设计,应用发展和实施等。

建筑管理工程:是侧重对整个建筑过程进行管理。是针对建筑工业(包括建筑,建筑管理和建筑技术)的管理和技术方面的学习。.工业管理是指对工厂所有方面进行系统性的`管理。如机械,融资,营销等的管理。因为工程管理研究方向涉猎面较广,各学校的特色也不同,申请者一定要早日了解学校的课程设置,有针对性的准备TG考试。

美国酒店管理专业 篇6

1 Babson College

2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南加州大学

3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麻省理工学院

4 Indiana University-Bloomington印地安纳大学伯明顿分校

5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宾夕法尼亚大学

6 The University of Arizona亚利桑那大学

7 the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Chapel Hill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

8 Syracuse University雪城大学

8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10 University of Texas-Austin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

11 Baylor University贝勒大学

12 University of Maryland -Park马里兰大学帕克分校

12 University of Michigan- Ann Arbor密西根大学安娜堡分校

14 Saint Louis University圣路易斯大学

15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华盛顿大学

15 Washington University in St. Louis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

17 Loyola University Chicago芝加哥洛约拉大学

18 Oklahoma State University俄克拉荷马州立大学

18 University of Colorado-Boulder科罗拉多大学波尔得分校

18 University of Houston休斯顿大学

18 University of Louisville路易斯维尔大学

18 University of Oklahoma俄克拉荷马大学

18 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

美国酒店管理专业 篇7

关键词: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学历框架,DQP

0 引言

当前,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速度非常迅猛, 也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 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问题已成为当前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创新的重要研究课题。国外发达国家高等职业教育的许多有益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如何借鉴和融合国际先进经验, 提升本国、本校的高等职业教育水平, 是推进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进程的有益探索。

1 学习与借鉴美国DQP学历框架的现实意义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人们对教育的投入和回报问题开始研究和思考, 受教育者开始以消费者的视角审视教育投入和回报的问题。随着法制建设的逐步完善, 公共问责制也开始受到关注, 教育教学的改革将逐步重视受教育者的学习成果的问题, 人们将更加关注教育投入的回报与实际产出的现实需要, 因此树立以学习成果为导向的教育理念应该逐步在教学过程中推行。

DQP体系是美国诺明纳基金会 (Lumina Foundation) 借鉴欧盟的“欧洲学历框架”而开发出来的给高等教育院校在设计学位课程体系中使用的一套“参考标杆”体系, 并经美国独立院校委员会 (The Council of Independent Colleges (CIC) ) 推荐其成员院校试行, 取得了良好的经验与效果。目前, 美国DQP学历框架 (Degree Qualifications Profile) 是对美国高等教育进行改革的工具。DQP在OBE基础上更进一步地清晰阐述了学生想要获取不同层次学历时, 知道做什么和能够做什么。DQP通过清晰的多个学习领域参照点、学习过程的成长性和累积性提出对不同学历毕业生的能力要求, 并通过学习成果进行展示。DQP的推行, 使得人才培养方式得到了更进一步的优化, 因此也成为当前美国重要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框架体系。

在实践中我们发现, 应用美国学历资格轮廓 (DQP) 来搭建我们现行的专业学历框架是可以清晰、明确地来判定我们的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目标是否客观、科学。同时也能较为直观地分析我们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合理性。这对于实现高等职业教育提出的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 德、智、体全面发展, 具有较为宽广基础理论、较强实践动手能力的高素质的生产、建设、管理与服务第一线的技术应用型及高技能型人才目标有较积极的促进作用。

2 基于美国DQP学历框架中国化的实践应用

在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的大背景下, 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于2014年6月开始提出推行完全学分制改革。为配合学分制的改革, 经过分析比较, 最终认为借鉴美国DQP学历框架体系作为基础, 能有效解决在完全学分制推行过程中的一些主要问题。工商企业管理专业 (连锁经营方向) , 在学校的支持下作为第一批改革试点专业, 于2014年9月开始探索如何基于DQP学历框架体系建立符合应用型、复合型高技能型人才目标的专业规范、课程规范和学习评价维度。

经过一年的探索与实践, 逐步建立了一套基于DQP学历框架的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所需的专业规范与课程规范, 这些规范的形成和实践得到了学生、教师、用人单位的认可, 也有效促进了学生扩展学习自由, 有效规划学业、选择学习课程, 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兴趣得到了明显的增强。

2.1 基于DQP体系建立以学习成果为导向的教学框架

2.1.1 明确以成果为导向的教育评价维度

根据实际情况, 在参照美国DQP (Degree Qualifications Profile) 副学士标准基础上, 确定了我院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学历资格的五大学习领域 (见图1) 的预期学习成果和学分结构, 以此来体现对毕业生在本专业领域的职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对核心领域知识的融合与应用能力等方面的要求。

五大领域包括:

(1) 专业知识 (Specialized Knowledge) ;

(2) 广泛和融合的知识 (Broad and Integrative Knowledge) ;

(3) 智力技能 (Intellectual Skills) ;

(4) 应用和协作学习 (Applied and Collaborative Learning) ;

(5) 公民和全球学习 (Civic and Global Learning) 。

以上五个学习领域, 是本专业的课程开发与管理、学分设置的依据。

2.1.2 明确以成果为导向的教学要求

DQP的内涵是OBE (Outcome-based Education) , 是指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的目标是学生通过教育过程最后所取得的学习成果。强调如下4个问题:

(1) 我们想让学生取得的学习成果是什么?

(2) 我们为什么要让学生取得这样的学习成果?

(3) 我们如何有效地帮助学生取得这些学习成果?

(4) 我们如何知道学生已经取得了这些学习成果?

这里所说的成果是学生最终取得的学习结果, 是学生通过某一阶段学习后所能达到的最大能力。它具有如下6个特点:

(1) 成果并非先前学习结果的累计或平均, 而是学生完成所有学习过程后获得的最终结果。

(2) 成果不只是学生相信、感觉、记得、知道和了解, 更不是学习的暂时表现, 而是学生内化到其心灵深处的过程历程。

(3) 成果不仅是学生所知、所了解的内容, 还包括能应用于实际的能力, 以及可能涉及的价值观或其他情感因素。

(4) 成果越接近“学生真实学习经验”, 越可能持久存在, 尤其是经过学生长期、广泛实践的成果, 其存续性更高。

(5) 成果应兼顾生活的重要内容和技能, 并注重其实用性, 否则会变成易忘记的信息和片面的知识。

(6) “最终成果”并不是不顾学习过程中的结果, 学校应根据最后取得的顶峰成果, 按照反向设计原则设计课程, 并分阶段对阶段成果进行评价。

明确以成果为导向的教学要求, 对建立我院特色学历框架, 对规范课程开发与管理, 建立学分制管理体系, 推动职业技术技能人才培养, 对接并实现课程的国际化, 具有基础性和战略性意义。

2.2制订基于DQP的工商企业管理专业规范

学生取得毕业资格的一个重要条件, 就是通过学习能够完成或达成上述学习领域中的预期学习成果。在设计整个专业规范及课程体系之前, 将基于职业岗位分析所获得的培养规格要求, 包括知识、技能、态度等职业能力要求, 以“专业的预期学习成果” (Program Outcome, 简写POC) 和“课程的预期学习成果” (Subject Outcome, 简写SOC) 来厘定和明确陈述, 使学生知道“学习的期望”, 让未来的用人单位得悉毕业生的能力, 让教师能从更全面的维度来设计教学内容, 为学生提供学习指引。

以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为例, 学生想要取得毕业资格必须按照五大领域的具体POC要求完成学习过程并取得相应的学习成果。POC要求列举如下:

2.2.1 专业知识 (Specialized Knowledge)

(1) 能够用工商管理专业领域的相关术语来描述市场调查、市场定位、商品采购、仓储配送、企业流程管理、商品管理、电子商务运营、质量管理, 以及涉及企业人、财、物管理等领域的核心理论和实践, 并且提供至少一个与专业领域相关的案例。 (对应POC1.1)

(2) 能够应用专业领域的相关工具、技术和方法 (如市场调研方法、品类管理技术等) 去解决本专业市场调查、市场定位、商品采购、仓储配送、企业流程管理、商品管理、电子商务运营、质量管理, 以及涉及企业人、财、物管理等领域内给定的提问和难题。 (对应POC1.2)

2.2.2 广泛和融合的知识 (Broad and Integrative Knowledge)

(1) 能够描述所学习的每一项核心领域 (如商品采购、销售与服务、电子商务运营、思政与博雅教育领域等) 的现有知识或现有实践的研究进展。 (对应POC2.1)

(2) 能够描述和评估至少两项所学习的学科 (如现代商业技术、消费者行为研究、数学等) 怎样定义和解释在科学、艺术、社会、人类服务、经济寿命或科技领域的选定问题对社会的重要意义。 (对应POC2.4)

2.2.3 智力技能 (Intellectual Skills)

智力技能有六方面:解析探究、利用信息资源、多元化视角、道德思考、定量分析、和沟通技巧。

(1) 在解析探究 (Analytic Inquiry) 方面, 本专业的毕业生应该能够在选定的学习范围内识别和定义框架问题 (如微营销、微服务、质量管理标准等) , 并区分框架问题的一些想法、概念、理论或实践方法。 (对应POC3.1)

(2) 在道德考量 (Ethical Reasoning) 方面, 本专业的毕业生应该能够描述政治上、经济上、医疗保健上、技术上或艺术上的突出伦理问题, 并且指出怎样可以用伦理原则和伦理框架做决策来应对这些问题。比如能对采购黑幕、生产造假、价格欺诈、网络诈骗、招聘乱收费、人肉搜索、网暴行为等问题, 分析道德准则或框架如何产生影响或作用。 (对应POC3.4)

2.2.4 应用和协作学习 (Applied and Collaborative Learning)

(1) 在应用和协作学习方面, 本专业的毕业生应该能够书面汇报至少一个企业管理案例, 并能运用专业所学理论对案例进行合理性的分析。 (对应POC4.1)

(2) 分享或教会同学们至少一个在课堂外学来的重要概念或方法 (主要是本专业相关领域的概念或方法, 可以是课外资料学习得来, 也可以是课外实践接触到的实际经验得来) 。 (对应POC4.2)

2.2.5 公民和全球学习 (Civic and Global Learning)

(1) 在公民和全球学习方面, 本专业的毕业生应该能够清晰地介绍自己的个人背景与文化背景, 包括:发源与发展、信仰与价值观、人生观, 并能结合自身专业学习情况, 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对应POC5.1)

(2) 参与一个社团项目, 就其过程做出口头或书面的总结 (报告) , 例如参与义工或社会服务、参观爱国主义基地等, 并进行口头或书面的总结 (报告) , 重点突出这次经历中遇到的公民问题, 以及这次经历中个人的感悟。 (对应POC5.3)

2.3 设置课程在五大领域的学分分配

依据专业规范中的POC要点, 结合人才培养课程内容, 将课程所修学分按照五大领域进行分布 (具体见表1) , 这样一是可以让师生更多地了解课程内容的侧重点, 二是明确学分分配布局。

2.4 建立POC与SOC的对应关系

经过前期的学习研究, 整个专业的预期学习成果 (POC) 将由各门课程每一个可观察、可衡量的预期学习成果 (SOC) 来实现, 同时也需要检测学习成果导向的人才培养要求会不会出现五个学习维度 (即POC) 有空白点。如果出现空白点, 意味着需要通过其它课程或开设新课程填补, POC与SOC需对应合理保持平衡才能体现学习维度的平衡和合理。

3 基于美国DQP学历框架中国化的实践体会

人才培养质量既是社会和政府关注的焦点, 同时也是各院校生存和发展的关键, 其中体现培养质量和培养特色的载体就是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或人才培养模式。目前, 我国尚无针对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共同遵守的操作框架和质量标准, 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与实施具有一定的自主性和随意性。因此, 在这样的背景下, 各校人才培养质量和培养特色就成为共同关注的焦点, 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也成为各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改革的前提是要树立科学的教育教学理念, 我国现行教育教学理念大多属于“以教师为中心”, 我们更多关注的应是教师应该教什么?怎么教?认为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就等于提高了教学质量, 而事实上在近30年的教育教学改革中, 似乎没有体现出教师水平与学生学习成果的相互匹配, 他们之间没有出现正比关系。教学水平很高的教师, 教出的学生也不一定就水平高, 这一现象是当下教学改革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

改革现行教育教学理念, 从“以教师为中心”逐步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 将学生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 成为知识意义和内涵的主动建构者, 将教师定位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以及学生建构意义的帮助者和促进者。合理的教学结构更关注学习中具体的非结构性的知识层面, 并在此领域进行深入研究, 这对于如何使学生的认识由抽象走向“思维中的具体”是很有启发的。不断重视学习活动中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重视学生面对具体情境进行有意义的建构, 这些相对于经典学习理论是一种进步。两种教育教学理念与教学结构各有特点、各有利弊, 也各有自己的适应性, 不存在孰优孰劣的问题。但在教育国际化的背景下,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正逐步影响着我国高等教育, 作为职业教育建立以学生学习成果为导向的教育教学理念更是值得积极探讨。

4 结束语

通过何种方式来培养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已经成为我国当前高等教育的一个重大课题。在世界各国都在不断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背景下, 主动借鉴, 学习先进、可行的人才培养模式, 结合我国高职教育的实际现状做出改进和探索, 希望籍此能解决部分高职教育中的瓶颈问题。

参考文献

[1]陈保荣.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及对策研究[J].职教论坛, 2012, (01) :15-18.

[2]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关于2014级实施学分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的指导性意见.2014年4月.

当代美国影视专业教育一瞥 篇8

第一,课程安排更加注重实践性;

第二,教学人员更加注重技术性;

第三,教学目的更加注重市场性。

众所周知,在美国大学里面有各种各样的教学委员会。按照美国大学的规定,每位教学人员,无论是刚刚参加工作的讲师或者是资深的终身教授,每个学年都必须参加一个教学委员会。而其中有一个称为Curriculum Development Committee即课程改革委员会,负责对于新课程的建设的审批工作。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机构,因为它负责对于学院每个系的监督。按照北卡州立大学的规定,如果有的系在三年内没有新的课程建置,就会受到警告;四年就会涉及到工资升迁等。从九十年代开始,美国的艺术教育专业包括电影与电视专业增加了不少新的课程,同时也删除了一些传统的课程。如果同八十年代的课程进行比较,大约50%的课程是新课程——不仅是理论,就是技术性的课程也有较大的改变。课程变化的更大特点就是有一些课程的寿命很短,大概讲上两三次之后就不再开设了。

当前美国艺术教育课程的设置更加注重实践性或实用性。比如说传统的美术教育即艺术(Fine Art),学习油画的越来越少了,而学习设计的越来越多,于是油画课程就由过去的五个课程减少到两个课程;而设计则从两个课程增加到六个课程。电影专业中的电影理论课程过去是两个课程六个学时,现在减少为一个课程三个学时,有的学校则完全取消了这个课程,改为电影与电视传播理论或影视理论等。电影史也是如此。或者改为电影类型研究或改为特殊的电影文化史。这样,从七十年代已经确定的传统的电影课程:电影理论与电影历史,就被改变了。当然,也会有换汤不换药的情况出现:比如说电影理论改变名称或改变一下侧重点变成电影美学(Aesthetics of Film)或者电影哲学(Philosophy of Film)等。当传统的电影学课程被减少之后,多余的学时可以用来开设更多的实践性或者技术性的课程。九十年代中期开始,随着电脑与网络的流行,特别是新兴科技在电影与电视创作中的应用,美国大学影视教育也越来越重视影视专业技术人员的培养。这样,类似电脑合成技术,数字摄影技术,多媒体设计,三维动画,网络音响设计,数字剪接等课程分外流行。而且电影电视专业的实践课程也从过去的摄影棚和暗房实践转到实验室即电脑实验课堂Lab进行。

由于上述的新型课程的建置,美国大学影视专业的教学人员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越来越多的科技人员成为新的教员。目前,由于美国经济困难,美国大学的工作也越来越难找。美国影视专业目前并不是很热门的专业,报考这个专业的学生比起八十年代减低了不少,因此出现这样的情况:有时一位有电影历史博士学位的毕业生找不到工作,而一名仅有硕士学位的电脑图像设计专业的学生却被聘用为助理教授。以北卡州立大学为例,在电影电视专业中的从教人员中只有一位是博士学位的教授讲授电影与电视的历史:还是美国电影与电视历史;同时他还开设电影理论的课程——一年只开设一次。而讲授电影制作课程有三位分别教授电影摄影,电影录音和电影后期制作。而有五位开设数码技术的教师,而且他们的课程还是高级课程——即三和四年级的课程。这样,就出现了重实践或重实用而轻理论的情况。

同目前国内出现的情况相似,由于美国经济的困难,美国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出现困难。同其他专业比较起来,影视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的情况还好一些,特别是影视文化产业的发展为更多的年轻人提供了展示才华的机会。但从就业的机会和需求来看,绝大多数是属于技术性人才,按照美国迪斯尼公司的一个报告来看,未来五年到十年这家公司将会有百分之四十到五十的人员退休,而且由于国际上的发展,他们需要大约雇佣五万到八万人员,其中有百分之八十的从业人员为技术人员。在这个报告中还透漏将在亚洲地区包括中国大陆招募上万专业人员。人才市场的这种情况就使得美国影视专业的教育的目的有所改变:从艺术创作人才的培养转为适应市场需求而培养的技能式人才。

由于电影与电视在美国依然是最为重要的娱乐形式,美国大学出现了从来没有过的电影电视热。这就产生了一个有趣的对比:大学里面的影视专业存在不少问题与困难,而有关影视的课程却越开越多。从九十年代开始,在美国大学中最为热门的就是跨学科研究(Interdisciplinary Study)。我们不是说这种研究不好,应该讲这种研究非常好而且非常重要。但是,这种研究也为一些“半调子”或“二把刀”提供偷懒或者“成为专家”的机会。目前,美国大学里面出现的影视研究热就是一个例证:很多人把影视作为媒体,在“文化研究”的大旗下进行各方面的研究而开设各种课程。比如《女性电影研究》,《电影人类学》,《电视与社会》,《黑人电影》等等。注意,开设这些课程的有些教授并没有受到过专业的影视教育,甚至缺乏基本的影视专业知识,但是他们具有其他的专业学位,就敢开设这些电视与电视的课程。有些教授就很聪明,比如在教学中避开专业性的电影作品的形式分析,而侧重作品中所表现出的主题、思想与故事的分析。

我这里特别想说一下“文化研究”。曾几何时,文化研究(Cultural Study)在美国和中国被炒作的红及一时。有些人甚至认为文化研究彻底改变了当代电影研究。当传统的电影理论与电影历史研究遇到困难时,文化研究为电影研究开拓出一个更为宽广的研究区域。但是我以为,目前流行的文化研究是替代不了传统的电影研究的。我们可以把文化研究作为电影研究的一个特殊的、具有独特意义的研究部分,但却不能用文化研究替代电影研究。

以笔者曾经工作过的北卡洛莱纳的几所州立大学的影视教育为例,美国学生学习影视艺术,似乎比中国学生更自由,更独立,更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因此也就相对地更轻松一些。在北卡州大的16所大学中,大约有几百位以影视艺术作为专业的学生,大多分布在不同的院系里面,有的属于视觉艺术院系,有些属于传播院系,也有属于影视艺术院系,并没有一个统一的规定。一般情况下,对于影视艺术学士学位要求是128个学分,其中专业课程至少为54个学分,即要求至少15-16门专业课程,一般通识课程即要求的公共课程要求必须有44个学分即12到15个课程,其余的选修课程为30学分即8-10门课程,非专业课程可以在全校范围内任意选择。而且,学校也为了学生提供了大量的文学艺术等领域的课程,来增加大学生的文化素质底蕴;对于美国大学来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成为具有创作型能力的技术精湛,学识充实的创造型人才。

美国大学目前还出现把影视课程作为“公共课程”来开设的情况。由于美国人对于电影与电视的特别关爱:美国人到电视院观看电影的次数要远远地高于中国人,而电视是每个家庭必备的电器,所以美国大学中开设电影电视的公共课程作为每个学生基础教育课程。虽然各学校的影视课程名称不一,比如有的叫《电影欣赏》,《电视观赏》,《影视经验》,《影视概论》,《电影与视觉媒体》等,但教学内容大同小异,就是讲如何观赏电影与电视的。这样的课程很受欢迎,因为学生们有机会观看更多的电影。除了作为公共课程,其他各系还开设有关的特殊课程,比如文学系开设《电影与文学:从小说到电影的改编》,《妇女与电影》,乃至《功夫电影》等。这些课程除了对本系开放,还可以作为选修课程供其他系的学生们选修。

对于影视艺术研究生来说,除了要求学习一些影视技术课程,还开设了大量的历史,理论,批评等专业方面的课程。专业技术课程划分细致和严格,研究生可以从电影制作,电视制作,影视剧作,动画技术,特别是3-D 动画,数码电影技术,摄影,美术设计,剪辑,录音等专业技术课程,一般研究生可以选修3-5门专业技术课程,获得15-20个学分;而其他的课程,比如影视导演艺术,影视编剧,影视理论与批评,美国电影史,和世界电影史,最近比较热门的东亚电影历史等,都是研究生要求学习的;记得在一次中国高等院校影视教育研讨会上,很多教授提出影视教育是要培养一些“拍”电影或“做”电影的,还是要培养一些说电影或“谈”电影的人才时,大家展开了争论;但由于某些原因,这场有意义的争论从来没有进行下去。实际上,目前国内无论是做电影,还是说电影,都是人才缺乏,因此美国大学的影视教育是有借鉴意义的。

的确,美国大学影视专业教育是有一些值得介绍与学习的好的地方。比如越来越多的大学开始注重了电影电视的艺术与技术的关系。这点正如中国的上海大学的电影电视艺术与技术学院一样。值得介绍的就是美国著名的麻省理工学院的视觉艺术学院,特别面向本科生与研究生开设了比较媒体研究专业。

总结

我遇到了不少曾经来到中国访问的美国教授,他们对于中国高等院校中的电影与电视教育的情况很为称赞:认为中国的电影研究将是最为先进的。虽然,中国的电影创作暂时出现了一些困难:比如电影创作不佳,电影观众减少等;但中国高等院校的电影与电视教育确实值得赞扬。我在美国看到一些文章介绍中国的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上海大学、复旦大学等院校的艺术特别是影视教育的成就。我认为,一个新型的中国电影研究学派已经形成,并将发展成为国际上最具有影响的学派。无疑,这对于我们来讲是一种激励和促进。我认为目前是正式宣告我们中国电影研究学派建立的时机。同时,我也感到我们应该进一步把一些学科更加规范化。像中国艺术研究院的电影学,上海大学的电影学都招收了博士研究生,就是一件了不起的大事。还有广播电视艺术学等。美国目前还出现了人才的青黄不接的现象:比如有些大学一旦老一辈教授退休之后,就出现接不上的局面。从这方面来讲,中国的情况就好得多了。总之,中国是希望是未来!

[1]Contemporary education in USA, 2008

上一篇:英文简历的原则下一篇:商业银行干部